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猜想教学的策略研究
数学猜想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它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事实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非逻辑手段得到的一种假定,一种合理的推理(G·波利亚语:“在数学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只要数学的学习过程稍能反映出数学的发明过程的话,那么就应该让合理的猜想占有适当的位置”)。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明确地肯定了猜想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想,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在课堂教学中,什么样的数学猜想才是合理的呢?作为执教者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猜想呢?本文试结合一些小学数学猜想的案例谈谈引导学生猜想的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发点,激发猜想
合理的数学猜想凭借的直觉思维,但它离不开生发点,不是凭空瞎猜。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等方面往往存在着某些内在的联系,这些都可以作为数学猜想的生发点。因此教师在新知的教学中,要提供有连接性的教学材料,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比较,引导学生合理地猜想。
案例1:猜一猜,哪块草地的面积大?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样两幅草地图:
师: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
生1: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谁来猜一猜,哪一块草地的面积大?
生2:长方形的大。
生3:一样大。
生4:平行四边形的大。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我要准确比较出这两块草地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办法?
生5:求出它们的面积。
师:哪一块能够求出来?
生6:长方形这块可以求出。
师:你告诉我怎么求出来?
生6:长方形面积=长╳宽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
案例2:“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圆柱的体积有关”。
师:(课件演示圆柱体)这是什么形体?
生1:圆柱体。
师:用课件动态地将圆柱切削成一个圆锥(底面和高分别相等)。
师:(指着切削成的圆锥)这是什么形体?
生2:圆锥。
师:假设让你来研究圆锥的体积,你认为圆锥的体积会与什么有关?
生3: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圆柱有关。
师:猜一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生4:如果圆柱和圆锥的底面和高都分别相等的话,那么,圆锥的体积可能是圆柱的二分之一。
生5:可能是三分之一。
生6:可能是五分之二。
师:大家都提出自己的猜想,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
思考:案例1执教者关注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等积变形的内在联系,案例2执教者通过课件动态的切削(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非常直观地使学生感悟到了圆柱和圆锥之间的某种联系。正是这些数学知识、数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的内在联系,为学生的猜测作了孕伏和铺垫,并由此产生的内驱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愤悱之中,从而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探求欲望。
二、去伪存真,验证猜想
猜想是一种似真判断,学生提出猜想后,应引导学生加以验证、分析或解释。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猜想,却忽视了猜想后的验证。
案例3:比的基本性质。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分数,还初步认识了“比”,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 =():()
师:快速把答案填在卡片上。(生填卡片)
师:你愿意把自己所填的结果告诉大家吗?(学生回答,教师填写)。
投影出示:()÷()= = ():()
除法分数比
(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指着投影),除法有商不变的性质,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比呢?(先指“比”字,再指向问号),你有什么样的猜想?
生:(思考片刻)比可能也有类似的性质。
师:对!比也有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师:比的基本性质会是怎样呢?大家猜一猜。
生1:我猜想,比的基本性质是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比的大小不变。
师:(询问其他的同学)你们认为呢?
生2:我觉得不能乘或除以0,因为比的后项不能为0。
生3:对,应补上“0除外”。
师:大家考虑的真周到!现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比的基本性质?
学生述说比的基本性质。
师:下面我们就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出示例题)。
案例3中,执教教师创设了一个好的猜想时机,让学生由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类比猜想,从而猜想出比的基本性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学生猜测出比的基本性质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去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而是让学生机械地记住“猜想”结果,直接运用结果解题。这种只求猜想,不求验证的教学,只定位于让学生猜想“是什么”,而不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
案例4:你能想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吗?
师:(出示正方形纸片)大家猜猜,
生1:
生2:(马上补充)四边一样长。
师:是吗?请大家选择所需的实验材料,你能想办法证明你的猜想吗?(学生操作验证活动后,交流汇报)
生1:我把正方形纸片的四边折在一起,发现四边会重合,可以看出正方形的四边相等。
生2:我用尺子量正方形纸片的四边,也能发现这一规律。
生3:(十分急切)我有不同方法,我用毛线来比正方形的四边,也发现了这一规律。……
师:大家自己动手想办法证明了自己的看法,很好!看来只要大家勤于动脑、动手,这样就能越学越聪明。
思考:案例4中,在学生形成猜想之后,执教者没有直接把“正方形四边相等”这一结论直接、机械地告诉学生,而是帮助学生弄清猜想的真伪,努力引导学生对这个猜想加以验证、分析和解释,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等学习方式,多角度地参与了“正方形四边相等”这一结论的验证过程,实现了知识技能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的和谐发展。
三、转变观念,鼓励猜想。
在某些狭隘的教学观念认为:只有“说得清,道得明”,步步为营,层层推进的逻辑思维,才是唯一合法的逻辑思维。在这种狭隘的数学思维观的指导下,试探和直觉色彩很强的猜想活动就不可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提倡。
案例5:“数学是讲究依据的,千万不可随意猜测。”
某教师在教学“除法的意义”练习课上,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这样一道习题:“有一批鸭梨,每筐装30千克,正好装35筐;现在只有30个筐,要把鸭梨都装上,平均每筐要多装多少千克?”集体讨论时,学生出现了以下两种解法:
1.用现在每筐装的千克数减去原来每筐装的千克数,
列式为:30╳35÷30—30
2.用原来比现在多出的筐里所装鸭梨的千克数除以现在的筐数,
列式为:30╳(35—30)÷30。
这时,一位学生高高举起了手,脸上“写”满了激动。
生1:老师,我觉得要求平均每筐多装的千克数,可以用35减去30(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同学们都愣住了)。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1:我,我……只凭直觉!(教室里立刻哄堂大笑)
生2:老师,他的解法是错误的,因为他只用了两个条件,一步解答的。
生3:老师,他是在凑得数。
生4:他的列式如果理解成35筐减30筐,求出的应该是原来比现在多几筐,不是所求的问题。如果理解成35千克减30千克,那么题中哪来的35千克呢?显然他的列式是错误的(班上许多同学都点头默认)
师:(满脸的严肃)数学是讲究依据的,千万不可随意猜测。
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那位说出“35-30”算法的同学,顿时那位同学的脸涨得通红,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思考:由于这道题鸭梨的总重量是一定的,即(30╳35)千克。由“35个筐装,平均每筐要装30千克”,从而猜想到“用30个筐装,则平均每筐就要装35千克,所以平均每筐要多装(35-30)千克”。这显然是合理的猜想,而执教者的作法确实令人担忧,学生的奇思妙想被教师的一瓢冷水泼得烟消云散。像这样下去,以后每当学生面临一个数学问题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