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封装知识(3)

合集下载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Stingjames @ 2004-10-29 13:15电子封装是一个富于挑战、引人入胜的领域。

它是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完成后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是器件到系统的桥梁。

封装这一生产环节对微电子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都有极大的影响。

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看法认为,在微电子器件的总体成本中,设计占了三分之一,芯片生产占了三分之一,而封装和测试也占了三分之一,真可谓三分天下有其一。

封装研究在全球范围的发展是如此迅猛,而它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也是自电子产品问世以来所从未遇到过的;封装所涉及的问题之多之广,也是其它许多领域中少见的,它需要从材料到工艺、从无机到聚合物、从大型生产设备到计算力学等等许许多多似乎毫不关连的专家的协同努力,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新型高科技学科。

什么是电子封装 (electronic packaging)? 封装最初的定义是:保护电路芯片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物理、化学的影响)。

所以,在最初的微电子封装中,是用金属罐 (metal can) 作为外壳,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气密的方法,来保护脆弱的电子元件。

但是,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芯片钝化层技术的不断改进,封装的功能也在慢慢异化。

通常认为,封装主要有四大功能,即功率分配、信号分配、散热及包装保护,它的作用是从集成电路器件到系统之间的连接,包括电学连接和物理连接。

目前,集成电路芯片的I/O线越来越多,它们的电源供应和信号传送都是要通过封装来实现与系统的连接;芯片的速度越来越快,功率也越来越大,使得芯片的散热问题日趋严重;由于芯片钝化层质量的提高,封装用以保护电路功能的作用其重要性正在下降。

电子封装的类型也很复杂。

从使用的包装材料来分,我们可以将封装划分为金属封装、陶瓷封装和塑料封装;从成型工艺来分,我们又可以将封装划分为预成型封装(pre-mold)和后成型封装(post-mold);至于从封装外型来讲,则有SIP(single in-line package)、DIP(dual in-line package)、PLCC(plastic-leaded chip carrier)、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SOP(small-outline package)、TSOP(thin small-outlinepackage)、PPGA(plastic pin grid array)、PBGA(plastic ball grid array)、CSP (chip scale package)等等;若按第一级连接到第二级连接的方式来分,则可以划分为PTH(pin-through-hole)和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二大类,即通常所称的插孔式(或通孔式)和表面贴装式。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程(ppt-35页)全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程(ppt-35页)全

微电子技术发展对封装的要求
四、高密度化和高引脚数
高密度和高I/O数造成单边引脚间距缩短、封装难
度加大:焊接时产生短路、引脚稳定性差
解决途径:
采用BGA技术和TCP(载带)技术
成本高、难以进行外观检查等。
微电子技术发展对封装的要求
五、适应恶劣环境
密封材料分解造成IC芯片键合结合处开裂、断路
解决办法:寻找密封替代材料
Ceramic
Ceramic or
Thin Film on Ceramic
Thin Film on PWB
PWB-D
•Integration to
BEOL
•Integration in
Package level
PWB-Microation at
System level
1、电源分配:传递电能-配给合理、减少电压损耗
2、信号分配:减少信号延迟和串扰、缩短传递线路
3、提供散热途径:散热材料与散热方式选择
4、机械支撑:结构保护与支持
5、环境保护:抵抗外界恶劣环境(例:军工产品)
确定封装要求的影响因素
成本
外形与结构
产品可靠性
性能
类比:人体器官的构成与实现
微电子封装技术的技术层次
芯片,但两类芯片的可靠性和成本不同。
封装材料
芯片封装所采用的材料主要包括金属、陶瓷、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
问题:如何进行材料选择?
依据材料的电热性质、热-机械可靠性、技术和
工艺成熟度、材料成本和供应等因素。
表1.2-表1.4
封装材料性能参数
介电系数:表征材料绝缘程度的比例常数,相对值,通常介
电系数大于1的材料通常认为是绝缘材料。

集成电路封装基础知识

集成电路封装基础知识

集成电路封装基础知识教材集成电路封装基础知识第一章集成电路的概述第一■节序言第二节集成电路的产生第三节集成电路的定义第四节集成电路的前道和后道的定义第五节集成电路的分类第二章集成电路的构成第一节集成电路的主要构成第二节各组成部分的作用第三章集成电路的封装类型第一节国外集成电路的封装类型第二节国内集成电路的命名第三节本公司内部的集成电路的封装类型第四节集成电路未来发展的趋势第四章集成电路的一脚(INDEX)识别第一节集成电路的一脚构成第二节集成电路的一脚识别第五章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材料第一节集成电路的主要原材料第二节各原材料的组成、保管、主要参数第六章集成电路封装工艺流程第一节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工艺流程第二节集成电路封装的详细工艺流程第三节封装中工艺流程的变化第七章集成电路封装设备的主要结构第一节封装设备的通用结构第二节设备各部分的作用第三节各工序各部分的结构不同第四节设备操作面板上常用英文和日文单词注释第八章集成电路封装设备的主要控制原理第一节PLC的概念第二节PLC的控制原理第三节设备的控制原理第九章集成电路封装中的常用单位换算第一节长度单位换算表第二节质量单位换算表第三节体积和容积单位换算表第四节力单位换算表第五节力矩和转矩单位换算表第六节压力和应力单位换算表第七节密度单位换算表第一节序言从本世纪50年代末开始,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无线电电子技术正酝酿着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掀起的缘由是微电子学和微电子技术的兴起•而这场革命的旋涡中心则是集成电路和以其为基础的微型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的问世,开辟了电子技术发展的新天地,而其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则迎来了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曙光•由于集成电路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在一块小指甲般大小的硅片上集中数千万个晶体管的奇迹;使过去占住整幢大楼的复杂电子设备缩小到能放入人们的口袋,从而为人类社会迈向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奠定了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无怪乎有人将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兴起看成是跟火和蒸汽机的发明具有同等重要意义的大事1 •集成电路的产生5•集成电路的分类:TTL集成电路;(定义)集成运算放大器;COMS集成电路;接口集成电路; ECL集成电路;集成稳压器与非线性模拟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HTL集成电路.2•集成电路的构成:.集成电路的封装类型1. 国外集成电路封装类型的命名及分类SIP ---------------------------------------------- (SINGLE IN -INE PACKAGE) ZIP ---------------------------------------- (ZIG-ZAG IN-LINE PACKAGE)DIP-------------------------------------------- (DUAL IN-LINE PACKAGE) SHDIP -------------------------- (SHRINK DUAL IN-LINE PACKAGE)WDIP ------------------ (WINDOW TYPE DUAL IN-LINE PACKAGE)PGA -------------------------------------- (PIN GRID ALLEY PACKAGE)SVP---------------------------------- (SURFACE VERTICAL PACKAGE) SOP ----------------------- (SMALL OUTLINE L-LEADED PACGAGE) TSOP1 ------------ (THIN SMALL OUTLINE L-LEADED PACKAGE)LSSOP -------------------------------------- (LOW PRO SMALL OUTLINE PACKAGE)TSSOP -------------------------------------- (THIN PRO SMALL OUTLINE PACKAGE)UTSOP ------------------------------------ (ULTRA THIN SMALL OUTLINE L-LEADED PACKAGE)QFP ------------------------------------------------------------------ (QUAD FLAT L-LEADED PACKAGE)LQFP -------------------------------------------- (LOW PRO FLAT L-LEADED PACKAGE)TQFP --------------------------------------------------------- (THIN QUAD FLAT L-LEADED PACKAGE)UTQFP ------------------------------------------ (ULTRA THIN QUAD FLAT L-LEADED PACKAGE)HQFP -------------------------------------------------------------------------------- (QFP WITH HEAT SINK)TPQFP ------------------------------------------------- (TEST PAD QUAD FLAT L-LEADED PACKAGE)SON ---------------------------------------------------- (SMALL OUTLINE NON-LEADED PACKAGE)QFN ----------------------------------------------------------- (QUAD FLAT NON-LEADED PACKAGE)SOJ ----------------------------------------------------------- (SMALL OUTLINE J-LEADED PACKAGE)QFJ ------------------------------------------------------------------- (QUAD FLAT J-LEADED PACKAGE)BGA ------------------------------------------------------------------------------------ (BALL GRID ARRAY)SPGA ------------------------------------------------------------- (SHRINK PIN GRID ALLEY PACKAGE)LGA ------------------------------------------------------------------------ (LEAD GRID ALLEY PACKAGE)DTP ------------------------------------------------------------------- (DUAL TAPE CARRIER PACKAGE)QTP ------------------------------------------------------------------- (QUAD TAPE CARRIER PACKAGE)SIMM ------------------------------------------------------------- (SINGLE INLINE MEMORY MODULE)DIMM ----------------------------------------------------------------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SOCKET TYPE3. 国内外封装名称对照:SIP ----------- S INGLE IN LINE PACKAGE ------------------ 单列封装SIPT --------- S INGLE IN LINE PACKAGE WITH TAB----- 带散热片的单列封装DIP ----------- D UAL IN LINE PACKAGE ----------------------- 双列封装DIPT --------- D UAL IN LINE PACKAGE WITH TAB -------- 带散热片的双列封装SDIP --------- S HRINK DUAL IN LINE PACKAGE ----------- 纵向收缩型双列封装2. 国内集成电路的名称和代号:玻璃陶瓷扁平封装 W 陶瓷四面引线扁平封装 Q 塑料双列弯引线封装O 陶瓷熔封扁平封装 H 塑料双列封装 P 陶瓷熔封双列封装 J 金属菱形封装 K 塑料片式载体封装 E 陶瓷扁平封装 F 塑料扁平封装 B 塑料四面引线扁平封装 N 陶瓷双列封装 D 塑料单列封装 S 金属圆形封装 T 陶瓷无引线片式载体封装 --------------- C陶瓷针栅阵列封装 ---------------------- GSWDIP ----- SKINNY DIP OR SHRINK WIDTH DUAL IN LINE PACKAGE----------- 横向收缩型双列封装QIP ---------- QUAD IN LINE PACKAGE ----------------------- 四列封装ZIP ----------- ZIGZAG IN LINE PACKAGE -------------------- 引线交叉排列封装CERDIP ——CERAMIC DUAL IIN LINE PACKAGE ------- 陶瓷熔封双列式封装CDIP -------- CERAMIC DUAL IN LINE PACKAGE (SIDE BRAZED )----------- 陶瓷双列式封装(通常指侧面钎焊的)PGA --------- PIN GRID ARRAY --------------------------------- 针栅阵列封装SOP --------- SMALL OUT LINE PACKAGE ------------------ 微型封装(两面出腿)SOJ --------- SMALL OUTLINE PACKAGE WITH J LEAD----J 形弓 I 线微型封装PLCC -------- PLASTIC LEADED CHIP CARRIER ----------- CLCC/LCC--CERAMIC LEADLESS CHIP CAEEIER ------ 陶瓷片式载体 QFP --------- QUAD FLAT PACKGE ---------------------------- 四面引线扁平封装 薄的微型封装(两面出腿)塑封有引线的片式封装TSOP ------- 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 ------------4.本公司内现有的封装类型SIP、SIPTDIP、DIPT、SDIP、SKDIPDIP24、DIP28、DIPT14、SDIP42、SDIP52、SDIP64、SKDIP22、SKDIP24SOP8、SOP14 SOP16 SOP20、SOP24 SOP28 SOL8SOJ26QFP48、QFP64、QFP80、QFP100.集成电路的一脚(INDEX)识别印记正对人的位置,产品最左下角的起脚为一脚,然后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以次列数.DIP8、DIP14、DIP16、DIP18、DIP20、 SOP 、SOL SOJQFP5.本公司内现有的圭寸装品种.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材料1. 引线框架:LEAD FRAME(IC的载体,连接芯片和PCB板)(框架的一脚标记与芯片的一脚在装片时,要保持一致)2•银浆Ag:用以粘接芯片和L/F的PAD.3. 金丝:用以连接芯片和L/F.4. 树脂(塑封料):用以包封以键合好的半成品,以达到保护芯片的目的5. 油墨:用以标识集成电路.四.集成电路封装工艺流程1. 主要工艺流程:(磨片)-----划片-----装片-----键合——塑封——去飞边——电镀-----打印-----切筋打弯-------- 外观-----(测试)----包装2. 工艺流程的细化:贴片----磨片----贴片----划片----超声清洗----UV照射----崩片----装片----银浆固化----键合----塑封前烘----塑封----后固化----切筋----去飞边----电镀----打印----油墨固化----成形----外观----测试----包装七.设备的结构和控制原理1. 磨片(减薄):在使用大直径的硅片制造集成电路芯片时,由于其厚度较大,不能满足划片,装片和键合的工艺要求,因此需要对圆片的背面进行处理和减薄,除去其背面的氧化层,才能保证在装片和键合时有良好的浸润性,并改善装片后芯片与中岛之间的欧姆接触,减小串联附加电阻和提高散热性能.1.)研磨法:是利用大量硬度较大,颗粒较细并具有复杂棱角的磨料,在外力的推动下对被加工表面进行磨削作用的一种机械加工方法•研磨料:可采用天然或人造金刚砂,如a -AL2O3;a -SiC 磨料与水的比例为:1:52. )磨削法:是将机械平面磨削方法应用到半导体器件的加工中.磨削圆片时,砂轮和转盘各自以相反方向旋转,借助于它们的相对运动将圆片磨削减薄.(例:MPS2R30C减薄机)结构:由磨头,转盘(吸盘),磨头垂直和水平进给机构和冷却装置等部分组成.2. 划片:把已制有电路图形的集成电路圆片切割分离成具有单个图形(单元功能)的芯片,常用的方法有金刚刀划片,砂轮划片和激光划片等几种.而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砂轮划片.砂轮划片机的砂轮转速为30000r/min左右,切割速度通常在50-150mm/min之间.圆片的固定方法是采用真空吸盘,并且工作台面是气垫式的,因此可以保证切割深度完全一致.同时利用监视图象或显微镜来进行定位.全自动划片机工艺步骤包括:圆片上料,对准,划片,清洗,烘干,进圆片盒等工步. 划片的切割方法:通常我们采用的是切割留深法.划片的切割方式:A模式(用于非FJ产品) C 模式(用于富士通产品)3. 装片:是把集成电路芯片粘接到引线框架中岛上的指定位置,为丝状引线的连接提供条件的工艺,称之为装片.3.1 装片的方法有:导电胶粘接法,银浆,低温玻璃烧结法和低熔点合金的共晶熔接法等.3.2 导电胶粘接法由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易采用自动化专用设备,同时在胶粘剂中增加一定比例的金属粉粒,以改善胶粘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有利于改善芯片的散热条件,因此目前广为应用的就是导电胶粘接法.3.3导电胶:是利用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所制成的胶粘剂,是以环氧树脂为主体并加有银粉或铝粉等金属粉粒,再配置少量的固化剂和溶剂而成,其具体要求是:粘接牢固,固化时间短,在经受一定的温度后仍能保持其固化状态不变,并在固化期间不产生过多的挥发气体而污染芯片和具有较高的导电散热能力.3.4装片机:由承片台,真空吸嘴,芯片传送机构,加热系统,工件传送机构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承片台:主要作用是将已经分离的但仍与塑料薄膜保持粘贴的芯片,连同贴片环进入承片台后,可由步进电机驱动承片台,作X和丫方向的移动,并通过图形识别装置,挑选出合格与合格芯片.对缺角,破裂和注有不合格标志的芯片,将有反馈信号加至步进电机,使承片台迅速移动,不将其剔除不用;而对合格芯片,则也有反馈信号输至步进电机,使承片台移动,将其送入到规定的位置上.真空吸嘴:作用是将到达规定位置的芯片,为了保护芯片不受损伤,采用真空吸力键芯片吸起,并送到引线框架的中岛上进行装片.真空吸嘴分为:平面吸嘴,斜面吸嘴和角锥吸嘴等. 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金属吸嘴和海绵吸嘴等.芯片的传送机构:通常采用悬臂式结构•主要作用是将由真空吸嘴吸取的芯片直接送到规定位置去进行装片,也可经过中途修正台修正位置后再送到规定位置上•加热系统:由内热式电阻加热,体积小但功率可达150-200W,并附有调温装置和预热设备,但仅限于共晶焊接装片使用.工件传送机构:对于塑料封装引线框架,可根据引线的尺寸来调整其轨道的宽度,并由步进电机按规定程序使之准确就位•4. 键合:将芯片的电极用金丝与引线框架的内引线连接起来,这一工艺过程称之为键合•4.1集成电路的芯片与封装外壳的连接方式可分为:有引线键合结构和无引线键合结构两大类有引线键合结构就是通常所说的丝焊法,即用金丝或铝丝实行金-金键合,金-铝键合或铝- 铝键合•由于都是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的焊接,故又称为压焊•4.2目前塑料封装的集成电路通常使用有引线键合的金丝焊接.金丝焊接又分为:热压楔焊,热压球焊,超声热压焊,超声焊.4.3热压焊键合:就是在加热和加压的同时,对其芯片金属化层的压点(一般是铝层)以及外壳或引线框架的外引线引出端头,用金属丝引线(一般是金丝)通过焊接连接起来.由于金属丝和芯片上的铝层同时受热受压,其接触面产生了塑性变形,并破坏了界面的氧化膜,使两者接触面几乎接近原子引力的范围;又因为金丝和焊接层(铝层,镀金层或镀银层)表面存在的不平整现象,加压后其高低不平处相互填充而产生弹性嵌合作用,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键合的目的.键合时,外壳或引线框架应预先加热到310-350 C°,金丝通过陶瓷,碳化钨或碳化钛硬质合金所做成的劈刀,并加热至200C°左右.当金丝由劈刀毛细孔中伸出时,利用氢气或电火花在其端头进行加热,使其熔化成球状,并立即通过50-160g的压力压焊在芯片金属化层的压点上.外焊点则仍采用楔形焊,,即金丝与外壳或引线框架的外引线引出端头实行金-金的热压焊接.4.4超声焊键合:是利用超声波的能量将金属丝(通常是用铝丝)在不加热的情况下,实行内外焊点的键合.其工作原理是由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几十千周的(通常为50-60kHz)超声波振荡电能,通过磁致伸缩换能器,在超声频磁场感应下迅速伸缩而产生弹性振动,再经变幅杆传给劈刀,并同时在劈刀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劈刀就在这两种力的作用下,带动金属丝在芯片金属层的压点和外壳或引线框架的外引出端头的表面迅速摩擦振动.这样不仅破坏了两者焊接界面的氧化膜,同时也使两者产生塑性变形,使两种纯净的金属面紧密接触,形成牢固的键合.超声焊接的内外焊点都是成楔形的,不需要对芯片和外壳加热,压点是实行铝-铝键合.键合状态主要由以下三个工艺参数所决定的:功率,时间,压力.4.5超声热压焊键合:在热压焊的基础上再加增加超声的能量所实现的键合,称之为超声热压超声热压焊同时具有热压和超声压焊两者的优点,可以降低热压焊的温度(从单纯的热压焊温度---300 C°以上下降至200-260 C°),使一些耐温不高的外壳货基片也能应用金丝作互连•对于引线框架较厚的和带有散热片的塑料封装集成电路,因为它们的散热好,温度梯度大,也可采用超声热压焊•超声热压焊机分为:手动式,半自动式,全自动式.操作步骤:(1)位置复原:确定芯片一金属化层压点为第一个焊接点,并调整其位置,使之置于对位光点之下;11/15(2) 按下开动钮:劈刀降落并进行第一点的焊接.当金球与芯片压点接触时,劈刀端头的内凹面在热能的作用下将金球压成钉头状的焊点,此时超声波发生器同步启动,并产生超声能量,以加速焊接的进行;(3) 劈刀自动提升到一定高度,丝夹张开,使金丝自动送出;(4) 把引线框架外引线一相应的引出端头作为第二焊点,并调整其位置,使之置于对位光点之下,按下开动钮,劈刀降落,以第二点的焊接,并用劈刀端头的外侧把金丝压成楔形的焊点,此时超声波发生器同步启动,并产生超声能量,以加速焊接的进行;(5) 劈刀自动升起时丝夹夹紧金丝,把金丝从楔形焊点的端头拉断,成为一个无丝尾的焊点;(6) 劈刀自动停在复原位置上,丝夹仍然夹紧金丝,电子烧球器产生高压电火花,把金丝端部烧成金球;(7) 丝夹松开,靠金丝的张力把金球升起到劈刀端部,准备进行下一个程序的循环.全自动式金丝球焊机:当对其第一个产品进行光点对位或采用自教程序进行焊接后,则所有的动作程序全部存储在微处理机中,通过自动传输机构,对以后的同类产品进行连续作业作业人员只需用料盒将已经装片的引线框架放到送料台上,并取走已焊接好的产品.如果个别芯片装片位置不当或有其他差错时,则设备上图形识别装置将会自动报警停机,以待作业人员处理.同时,当金丝使用完毕后,设备也会自动给出信号,告诉作业人员添加金丝.图形识别装置的作用:就是对芯片的焊接位置进行寻找和检测,其工作原理是采用相关法技术,即用工业视频摄像机摄取芯片表面的图形,并将摄取图象转换为二进制数码,然后和预先存储的标准的二进制数码图象进行比较.当发现差异时,可由步进电机按给定信号驱动工作台,作X和丫方向的移动,直至对位准确为止.校准范围一般在X= ± 0.2mm,Y= ± 0.2mm 0 =±5°.4.6 球焊劈刀:适用于金丝球焊键合,都是空心管状轴对称型,其端头的锥角有30 ° ,20 ° ,15° ,10° 等.劈刀常用材料有:陶瓷,碳化钨和碳化钛等.由于陶瓷能耐王水(3HCL+HNO3)的腐蚀,当金丝阻塞劈刀通孔而不能取出时,可用王水浸泡而将残存的金丝溶解出来,因此陶瓷劈刀应用较多.4.7金丝要求:(1)丝材的表面应光滑,清洁,不应有任何有机物如油脂,指印等的污染;(2) 不应有大于直径四分之一的影响丝材横截面的缺凹,划伤,裂痕,凸块和附着物⑶丝材应卷绕在特定的绕线轴上,不应有小于30°的死弯和小于0.76mm直径的结存在,且卷绕紧密整齐,不能杂乱松动;(4) 任意长的丝材卷绕在绕线轴上时,只能单层上绕式密绕,且每轴只绕一根,并在首尾注有标记;(5) 每轴丝材都应有严格的包装,以防止受损或污染,并应有规定的标志.⑹金丝纯度要求在99.99%以上,经制成细丝后还需进行退火处理,以保证其拉力强度和延伸率都能符合键合工艺要求.金丝成分表:金丝的选用:应根据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流来加以选择.一般金丝的熔断电流与金丝的直径成线性关系.5.塑封:即塑料封装,是一种非气密性封装.它是将键合后的半成品用塑料封装起来,以达到保护作用以适应一定的环境.5.1塑料封装从50年代开始,70年代推广,到今天九十年代已广为使用.之所以塑料封装能发展到目前的水平,因其存在诸多的优点:(1) 塑料封装在集成电路的组装过程中一次加工完毕,不同与其他形式的气密性封装,需要事先作成封装外壳,大大简化了工艺流程;(2) 生产工艺简便.一次成型几百只,节省时间,提高工效,易于实现自动化,便于大批量生产;(3) 成本低.所用材料少,除了在初建初期需要对设备和模具投资外,以后的维护费用很低,是气密性封装的1/3-1/5;(4) 重量轻,抗冲击,振动和加速运动等机械性能都比较优越;(5) 环氧和硅酮树脂的抗辐射性能好;(6) 绝缘性能好,寄生参数小;(7) 抗化学腐蚀能力强;(8) 塑料封装中铀,钍的含量少,适于VLSI存储器的封装. 缺点:(1) 抗潮性能差;(2) 热性能差;(3) 抗盐雾腐蚀性能差;(4) 电屏蔽性能差;(5) 易老化.5.2塑封树脂:是一种热固性塑料,以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树脂为基体,加入固化剂仮应促进剂(催化剂),填充剂,阻燃剂,脱模剂和着色剂等组成.常用树脂有:环氧树脂,硅酮树脂等.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环氧树脂. 树脂发展趋势:高纯度,低应力,低a射线等.树脂的保管:5C°以下.5.3塑料封装的成型方法有滴涂敷法,填充法,浇铸法和递模成型法.目前我们使用的是递模成型法. 递模成型法:是将塑料包封机上油缸压力,通过注塑头,传递到被预热的塑料上,使塑料经浇道,浇口缓慢挤入型腔,并充满整个型体,把芯片包封起来,该成型法称之为递模成型法.也就是通常称的塑封.5.4塑圭寸的工艺条件:⑴塑封模的温度:175土5C°(2) 合模压力:根据塑封模的大小,重量,型腔数,以下框架材料,成品外形尺寸和注塑压力等条件选定的.(3) 注塑压力:也称为递模压力和传递压力,其作用是传递塑料,使塑料能充满型腔.一般30-100Kg/cm2.⑷预热温度:塑料(塑封料)的预热温度取决于塑料的凝胶时间和流动性,一般为80-100C。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一、概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指将芯片封装成实际可用的器件的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封装技术不仅仅是保护芯片,还可以通过封装形式的不同来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封装类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内容。

二、发展历程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随着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逐渐成熟。

最早的集成电路封装形式是引脚直插式封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芯片级、无尘室级封装技术。

如今,随着3D封装、CSP、SiP等新技术的出现,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正朝着更加高密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方向发展。

三、主要封装类型1.BGA封装:球栅阵列封装,是一种常见的封装形式,具有焊接可靠性高、散热性好等优点。

2.QFN封装:裸露焊盘封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尺寸要求严格的应用场合。

3.CSP封装:芯片级封装,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的应用场合有着广泛的应用。

4.3D封装:通过将多个芯片垂直堆叠,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5.SiP封装:系统级封装,将多个不同功能的芯片封装在一起,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四、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兴起,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未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将朝着更高密度、更低功耗、更可靠、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同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应用将为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带来更多可能性。

五、结语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封装技术也在不断演进,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集成电路封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集成电路封装方式

集成电路封装方式

集成电路封装方式在现代电子技术中,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的封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封装是将芯片固定在外部载体上,并提供电气连接和机械支撑的工艺过程。

不同的封装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影响着集成电路的性能、功耗和成本等方面。

一、封装的重要性集成电路的封装是将微小的芯片封装到外部载体中,以便在实际应用中使用。

封装可以提供电气连接、机械支撑和热管理等功能,并保护芯片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同时,封装还可以为芯片提供更好的散热条件,以确保芯片的正常工作。

因此,合理选择封装方式对于集成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非常重要。

二、封装方式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封装方式,集成电路的封装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裸片封装、贴片封装和插装封装等。

1. 裸片封装裸片封装是将芯片直接粘合到基板上,然后通过线缆或焊接将芯片与基板连接起来的封装方式。

裸片封装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高集成度和小尺寸的应用场景。

然而,由于裸片封装没有外壳保护,芯片容易受到机械损伤和环境影响,对环境要求较高。

2. 贴片封装贴片封装是将芯片粘贴在基板上,并使用导线将芯片与基板连接起来的封装方式。

贴片封装可以分为表面贴装技术(SMT)和无引线封装技术(BGA)等。

SMT是将芯片直接焊接在基板表面的封装方式,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BGA是一种无引线封装技术,通过焊球连接芯片和基板,具有高密度、高可靠性的特点,适用于高性能和高可靠性要求的应用场景。

3. 插装封装插装封装是将芯片插入到插座中,并通过插针与插座进行连接的封装方式。

插装封装具有更好的可替换性和维修性,适用于开发调试和小批量生产。

然而,插装封装的尺寸较大,不适合高集成度和小尺寸的应用。

三、封装方式的选择在选择封装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应用场景、性能要求、成本和生产规模等因素。

1. 应用场景不同的应用场景对封装方式有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于手机等便携设备,尺寸和重量是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常采用贴片封装。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简介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简介

封装外观尺寸
TSOP II 54LD内部构造 内部构造
A6 A2 DS A5 A7
A5
Items
Thickness (mm) Nominal 1.000 0.127 Alloy 42 0.279 0.100 0.050 0.210 0.254 0.238
Thickness (mils) 39.37 5 A42 11 4 2 8 10 9.37
Die(Chip)
俯视图
Gold Wire L/F Pad Epoxy Inner Lead Die
正视图
工艺流程(前道工艺) 工艺流程(前道工艺)
打线结合(Wire Bonding)
主要工艺参数: • ball shear test • wire pull test • ball bond size • Ball placement • Pad Cractering Test • Loop Height Test • Reject(see PBI reject criteria) 见下页图示 打线后图片 设备与材料: 1. 打线机 2. 金线 3. 劈刀 主要机器参数: 1. 超声波功率 2. 焊接压力 3. 焊接持续的时间 4. 焊接温度
银胶
框架
胶带
固化 传统银胶粘结工艺
加热 固化 胶带粘结工艺
工艺流程(前道工艺) 工艺流程(前道工艺)
晶片粘结(Die Bonding) 银胶 芯片
框架焊盘
Fillet height BLT
Die Tilt
Y2
芯片
主要工艺参数: 1. BLT 2. Die tilt 3. Fillet height 4. Wetting 5. Die placement 6. Die shear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概念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概念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概念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概念1. 引言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是现代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是将微小的芯片封装在保护性外壳中,以便保护芯片免受损坏,并提供电气连接和散热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概念,从封装形式、封装材料、封装技术以及封装的发展趋势等多个方面展开,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关键电子技术。

2.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形式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常见的封装形式包括:2.1 芯片级封装(Chip-scale Package,CSP):CSP封装将芯片直接封装在微小的外壳中,尺寸比传统封装更小。

它适用于高密度集成电路和轻薄移动设备等应用。

2.2 简单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DIP):DIP封装是最早的一种封装形式。

芯片被封装在具有导脚的塑料外壳中,易于插拔和焊接。

但该封装形式占用空间较大,适用于较低密度的应用。

2.3 小型封装(Small Outline Package,SOP):SOP封装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封装形式,兼具DIP封装的插拔性和CSP封装的高密度特点。

2.4 超薄封装(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TSOP):TSOP封装比SOP封装更薄,适用于具有高密度布局的应用。

2.5 高温封装(High-Temperature Package,HTP):HTP封装在高温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电性能,适用于高温工作环境中的电子设备。

3.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材料3.1 塑料封装材料塑料封装材料是集成电路芯片封装中最常见的材料之一。

它具有廉价、轻便、隔热、防潮的特点,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常见的塑料封装材料有聚酰亚胺(Polyimides)、环氧树脂(Epoxy Resin)等。

3.2 陶瓷封装材料陶瓷封装材料的热导率较高,能够较好地散热,适用于高性能和高功率的集成电路芯片。

常见的陶瓷封装材料有氧化铝(Alumina)和氮化铝(Aluminium Nitrite)等。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概念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概念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概念一、前言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封装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是将芯片封装在塑料或金属外壳中,并通过引脚与外部器件相连接的过程。

本文将从概念、分类、工艺、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概念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是指将芯片封装在塑料或金属外壳中,并通过引脚与外部器件相连接的过程。

其主要目的是保护芯片,以及便于与其他器件进行连接和使用。

同时,集成电路芯片封装还可以对信号进行滤波和放大等处理。

三、分类根据不同的封装方式,集成电路芯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DIP(双列直插式):该类型是最早应用的一种封装方式,具有引脚数量较多且易于手动插拔等特点。

2. SOP(小轮廓封装):该类型采用表面贴装技术制作,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频率高等优点。

3. QFP(四边形平面封装):该类型采用四边形平面结构,具有引脚数量多、密度高、体积小等特点。

4. BGA(球形网格阵列封装):该类型采用球形焊珠连接芯片和PCB 板,具有密度高、功耗低、频率高等优点。

5. CSP(芯片级封装):该类型是最小的一种封装方式,将芯片直接封装在塑料或金属外壳中,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等特点。

四、工艺集成电路芯片封装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芯片切割:将硅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

2. 焊盘制作:在PCB板上制作出与芯片引脚相对应的焊盘。

3. 封装过程:将芯片放入塑料或金属外壳中,并通过引脚与焊盘相连接。

4. 焊接:使用焊接设备将引脚与焊盘进行连接。

五、特点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保护性强:集成电路芯片通过封装可以有效地保护其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2. 功能强大: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可以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具有强大的功能。

3. 体积小巧:集成电路芯片封装体积小,可以方便地携带和使用。

4. 稳定性高:集成电路芯片封装具有稳定性高的特点,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

六、结语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是现代电子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集成电路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集成电路的英文缩写是()A. ICB. CPUC. PCBD. ROM答案:A解析:集成电路的英文是Integrated Circuit,缩写为IC。

2. 以下不属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是()A. 光刻B. 蚀刻C. 焊接D. 扩散答案:C解析:焊接通常不是集成电路制造的核心工艺,光刻、蚀刻和扩散是常见的制造工艺。

3. 集成电路中,负责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是()A. 晶体管B. 电容器C. 电阻器D. 触发器答案:D解析:触发器是集成电路中用于存储数据的基本单元。

4. 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集成电路的制造()A. 玻璃B. 塑料C. 硅D. 铝答案:C解析:硅是集成电路制造中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

5. 集成电路的发展遵循()定律A. 摩尔B. 牛顿C. 爱因斯坦D. 法拉第答案:A解析:集成电路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

6. 集成电路封装的主要作用不包括()A. 保护芯片B. 散热C. 提高性能D. 便于连接答案:C解析:封装主要是保护、散热和便于连接,一般不能直接提高芯片的性能。

7. 在数字集成电路中,逻辑门是由()组成的A. 二极管B. 三极管C. 场效应管D. 晶闸管答案:C解析:场效应管常用于数字集成电路中构成逻辑门。

8. 以下哪种集成电路属于模拟集成电路()A. 微处理器B. 计数器C. 放大器D. 编码器答案:C解析:放大器属于模拟集成电路,其他选项通常属于数字集成电路。

9.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是指()A. 芯片面积B. 晶体管数量C. 工作频率D. 功耗答案:B解析:集成度通常指芯片上晶体管的数量。

10. 集成电路设计中,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有()A. C 语言B. Java 语言C. VerilogD. Python 语言答案:C解析:Verilog 是集成电路设计中常用的硬件描述语言。

11. 以下关于集成电路测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以检测芯片的功能是否正常B. 可以提高芯片的可靠性C. 测试只在生产完成后进行D. 有助于筛选出不合格的芯片答案:C解析:集成电路测试在生产过程的多个阶段都可能进行,不只是在生产完成后。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在电子学金字塔中的位置既是金字塔的尖顶又是金字塔的基座。

说它同时处在这两种位置都有很充分的根据。

从电子元器件(如晶体管)的密度这个角度上来说,IC代表了电子学的尖端。

但是IC又是一个起始点,是一种基本结构单元,是组成我们生活中大多数电子系统的基础。

同样,IC 不仅仅是单块芯片或者基本电子结构,IC的种类千差万别(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射频电路、传感器等),因而对于封装的需求和要求也各不相同。

本文对IC封装技术做了全面的回顾,以粗线条的方式介绍了制造这些不可缺少的封装结构时用到的各种材料和工艺。

集成电路封装还必须充分地适应电子整机的需要和发展。

由于各类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的功能不同,其总体结构和组装要求也往往不尽相同。

因此,集成电路封装必须多种多样,才足以满足各种整机的需要。

集成电路封装是伴随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前进的。

随着宇航、航空、机械、轻工、化工等各个行业的不断发展,整机也向着多功能、小型化方向变化。

这样,就要求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复杂。

相应地要求集成电路封装密度越来越大,引线数越来越多,而体积越来越小,重量越来越轻,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封装结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集成电路的质量。

因此,对于集成电路的制造者和使用者,除了掌握各类集成电路的性能参数和识别引线排列外,还要对集成电路各种封装的外形尺寸、公差配合、结构特点和封装材料等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了解。

以便使集成电路制造者不因选用封装不当而降低集成电路性能;也使集成电路使用者在采用集成电路进行征集设计和组装时,合理进行平面布局、空间占用,做到选型恰当、应用合理。

为什么要对芯片进行封装?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芯片封装的意义又体现在哪里呢?从业内普遍认识来看,芯片封装主要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固定引脚系统、物理性保护、环境性保护和增强散热。

下面我们就这四方面做一个简单描述。

1.固定引脚系统要让芯片正常工作,就必须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而封装最重要的意义便体现在这里。

集成电路封装概述

集成电路封装概述

集成电路封装概述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迅猛,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超过了之前钢铁、石油、汽车传统工业成为了支柱产业。

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产品更新速度为每18个月增加一倍,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强有力的引擎。

而封装测试业作为集成电路行业重要环节,已为我国集成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集成电路领域首先发展的即是封装测试业,由于具备成本和地缘优势,同时国外半导体公司也向中国转移封装测试产能,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封装基地之一。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起步较晚,由于国家大力扶持科学技术人才发展,大力支持科学技术改革与创新,所以我国的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迅猛,而作为集成电路的重要环节,集成电路封装也同样是发展迅猛,得益于我国的地缘跟成本优势,依靠于广大市场潜力和人才发展,集成电路封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集成电路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优先发展的就是集成电路封装。

国外半导体公司也向中国转移封装测试产能,我国的集成电路封装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封装基地之一。

SIP是基于SOC的一种新封装技术,将一个或多个裸芯片及可能的无源元件构成的高性能模块装载在一个封装外壳内,包括将这些芯片层叠在一起,且具备一个系统的功能。

SIP将多个IC和无源元件封装在高性能基板上,可方便地兼容不同制造技术的芯片,从而使封装由单芯片级进人系统集成级。

它是在基板上挖凹槽,芯片镶嵌其中,可降低封装体厚度,电阻、电容、电感等生成于基板上方,最后用高分子材料包封。

在一个封装中密封多个芯片,通常采用物理的方法将两个或多个芯片重叠起来,或在同一封装衬底上将叠层一个挨一个连接起来,使之具有新的功能。

它可实现系统集成,将多个IC以及所需的分立器件和无源元件集成在一个封装内,包括多个堆叠在一起的芯片,或将多个芯片堆叠整合在同一衬底上,形成的标准化产品,可以像普通的器件一样在电路板上进行组装。

SIP为一个封装内集成了各种完成系统功能的电路芯片,是缩小芯片线宽之外的另一种提高集成度的方法,而与之相比可大大降低成本和节省时间。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程(2024)

集成电路芯片封装技术培训课程(2024)

2024/1/28
生物医学应用中的特殊封装实例
如植入式医疗设备、生物传感器、神经刺激器等。
26
06
封装设备选型及使用注意事项
2024/1/28
27
关键设备介绍及选型建议
封装设备分类
根据封装工艺和芯片类型,封装设备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和全自动 三类。
关键设备介绍
包括贴片机、焊线机、塑封机、切筋打弯机等,分别用于芯片贴装 、焊接、塑封和引脚成型等工序。

高导电性、抗氧化、耐腐 蚀,用于高端封装中的引 线和触点。
8
绝缘材料
陶瓷
高热稳定性、良好的绝缘 性和机械强度,用于高端 封装和特殊环境。
2024/1/28
塑料
低成本、易加工、良好的 绝缘性,广泛用于中低端 封装。
玻璃
较高的热稳定性和绝缘性 ,用于某些特定封装中。
9
密封材料
环氧树脂
低成本、良好的密封性和绝缘性,广 泛用于中低端封装。
主要以金属罐封装为主,体积大 、重量重、成本高。
2024/1/28
中期封装技术
逐渐出现塑料封装和陶瓷封装,体 积减小、重量减轻、成本降低。
现代封装技术
不断追求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 化和低成本化,出现了多种先进封 装技术,如BGA、CSP、3D封装等 。
5
常见封装类型及其特点
DIP封装
双列直插式封装,引脚从两侧引出,插装方便 ,但封装密度较低。
选型建议
根据生产需求、预算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型号和配置,注意 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生产效率和易维护性。
2024/1/28
28
设备操作规范与维护保养要求
2024/1/28
操作规范

集成电路封装介绍

集成电路封装介绍

由陶瓷封装向塑料封装发展
在陶瓷封装向高密度 ,多引线和低功耗展的同时 , 多引线和低功耗展的同时 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由塑料封装所取代。 越来越多的领域正在由塑料封装所取代。而且 , ,目前以PQFP和 目前以PQFP 新的塑料封装形式层出不穷 ,目前以PQFP和 PBGA为主 全部用于表面安装 这些塑料封装 PBGA为主 ,全部用于表面安装 ,这些塑料封装 占领着 90 %以上的市场 以上的市场


半导体制造装备概述
芯片制造(前道) 芯片制造(前道)
单晶硅拉制、切片、表面处理、光刻、减薄、 单晶硅拉制、切片、表面处理、光刻、减薄、 划片
芯片封装(后道) 芯片封装(后道)
测试、 滴胶、 测试、 滴胶、Die bonding、Wire bonding、 、 、 压模
Y
Y
Y
Y

封装类型 无引线(面) 栅阵列 小外形或小外 形IC 小外形J形引 线 载带自动焊 列直插封装 单列直插封装 单边交叉双列 直插封装 四边单列直插 封装 单列直插存储 器模块
缩写词 LGA SO或SOIC SOJ TAB SIP ZIP QUIP
SMTPGA TAB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多芯片模块 MCM针栅阵列 缩小的DIP 多I/O引脚数SIMM
MCM MCMPG A
SIMM (SIP)

微电子封装一般可分为 4级 ,如图 所示 ,即 : 级 如图 即 0级封装 级封装———芯片上器件本体的互连 级封装 芯片上器件本体的互连 1级封装 级封装———芯片 (1个或多个 )上的输入 / 级封装 芯片 个或多个 上的输入 输出与基板互连 2级封装 级封装———将封装好的元器件或多芯片 级封装 将封装好的元器件或多芯片 PWB)组装成电 组件用多层互连布线板 (PWB 组装成电 PWB 子部件 ,插件或小整机 插件或小整机 3级封装 级封装———用插件或小整机组装成机柜 级封装 用插件或小整机组装成机柜 整机系统

集成电路封装的设计陶瓷封装外壳芯片低熔点玻璃陶瓷盖板-Read

集成电路封装的设计陶瓷封装外壳芯片低熔点玻璃陶瓷盖板-Read

封接合金材料
封接合金材料主要是用来与相应的陶瓷、玻璃或塑料进 行封接的,其具体要求是: ① 一定温度范围内,封接合金材料的线膨胀系数必需与相应 的封接体基本一致,以达到良好的匹配; ②要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导热性能,能耐腐蚀、其加工性 能要好,可以制成丝、管、带、棒等几何形状,抗氧化和具有 好的塑性。并且它们的冲裁成型性、表面平整性等都能达到所 需的要求; ③ 封接合金材料在使用时,应没有金相组织的转变,不会因 相变而带来线膨胀系数的急剧变化,因为这将造成封接材料的 内应力增加,使之产生炸裂等现象而导致漏气; ④ 材料中非金属杂质、有害元素和气体的含量应当在真空中 或氢气保护下进行退火时,能够很好的脱碳、脱气; ⑤在性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价格要尽可能低廉。
热分析与散热设计技术
布线、实装形态与电信号传输特性分析 应力分析
三、集成电路封装工艺流程
1、划片 划片就是把已制有电路图形的集成电路圆片切割分离成 具有单个图形(单元功能)的芯片,常用的方法有金刚刀划片、 砂轮划片和激光划片等几种:金刚刀划片质量不够好,也 不便于自动化生产,但设备简单便宜,目前已很少使用; 激光划片属于新技术范踌,正在推广试用阶段。目前使用 最多的是砂轮划片,质量和生产效率都能满足一般集成电 路制作的要求。
2、绷片和分片
绷片:经划片后仍粘贴在塑料薄膜上的圆片,如需要分离成 单元功能芯片而又不许脱离塑料薄膜时,则可采用绷片机进 行绷片,即把粘贴在薄膜上的圆片连同框架一起放在绷片机 人用一个圆环顶住塑料薄膜,并用力把它绷开,粘在其上的 圆片也就随之从划片槽处分裂成分离的芯片。这样就可将已 经分离的但仍与塑料曲膜保持粘连的芯片.连同框架一起送 入自动装片机上进行芯片装片。现在装片机通常附带有绷片 机构。 分片:当需人工装片时,则需要进行手工分片,即把已经经 过划片的圆片倒扣在丝绒布上,背面垫上一张滤纸,再用有 机玻璃棒在其上面进行擀压,则圆片由于受到了压应力而沿 着划片槽被分裂成分离的芯片。然后仔细地把圆片连同绒布 和滤纸一齐反转过来,揭去绒布,芯片就正面朝上地排列在 滤纸上,这时便可用真空气镊子将单个芯片取出,并存放在 芯片分居盘中备用。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
前言 第一章 电子封装工程概述 第二章 封装工艺流程 第三章 厚薄膜技术
前言
一、微电子封装的作用和意义 1、从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事说起——着装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服装的种类、式样、所用的材料、 制作工艺都在不断的进步,所起的作用不仅限于御寒和美观上。
元器件与电路板连接
封胶材料与技术
陶瓷封装
塑料封接
气密性封装 封装过程中的缺陷分析
封装可靠性工程
第一章 电子封装工程概述
1.3.1 20世纪电子封装技术发展的回顾
第一章 电子封装工程概述
1.3.2 发展趋势 1、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迅速
芯片尺寸越来越大
工作频率越来越高
发热量日趋增大
引脚越来越多
第一章 电子封装工程概述
随着封装技术的进步,引线节距和封装厚度不断地减小 引线节距从2.54mm(PDIP)降至0.65mm(PQFP) 封装厚度从3.6 mm(PDIP)降至2.0mm(PQFP)和
第一章 电子封装工程概述
1.2.3封装技本术与课封装程材所料 涉及的工艺技术
芯片封装工艺流程 焊接材料
厚膜/薄膜技术 印制电路板
第一章 电子封装工程概述
1.2 封装技术
1.2.1封装工程的技术层次
1.2.1封装工程的技术层次
层次1 它是指半导体集成电路元件(芯片)。芯片由半导体厂商提供,分二类,一 类系列标准芯片,另一类是针对系统用户的专用芯片。由于芯片为厂家提供, 如何确保芯片质量就成为关键问题。将其列为1个层次是指集成电路元器件间 的连线工艺。
封装的发展趋势已初见端倪。 (1)高性能CSP封装 以其超小型、轻重量化为特色,如果能在高速、多功能低 价格两个方面兼得,CSP在LSI封装中将会迅速得到普及。 (2)以芯片叠层式封装为代表的三维封装 三维立体封装包括封装层次的三维封 装、芯片层次的三维封装和硅圆片层次的三维封装等三种。 (3)全硅圆片型封装 其特点是在完成扩散工序的硅圆片上进行封装布线、布置 引线端子、贴附焊球、完成封装,最后再切分一个一个的封装件。 (4)球形半导体 涉及到半导体前工程、后工程等许多基本工序的变革,能否在 技术上突破并发展为实用的封装形式,还要经过实践检验。

集成电路封装举例说明

集成电路封装举例说明

集成电路封装举例说明
集成电路封装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中在一起,通过封装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模块。

它在电子设备中起到连接、保护和提供电气连接的作用。

下面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集成电路封装类型:
1. 双列直插封装(DIP):这种封装形式是早期集成电路常见的一种封装方式。

其特点是具有两列金属引脚,通过插入到插座或焊接到电路板上进行连接。

它广泛应用于诸如存储芯片、逻辑芯片和模拟电路的集成电路。

2. 表面贴装技术(SMT):SMT是一种现代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通过焊接
贴装到印刷电路板(PCB)上。

SMT封装常常以薄片形式存在,可以有效地提高
电路板的布局密度。

常见的SMT封装类型有QFP(方形扁平封装)、BGA(球栅
阵列封装)和SOP(小外形封装)等。

3. 裸片封装(Wafer-level Packaging):裸片封装是一种先进的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其封装过程发生在硅片被锯开之前。

在这种封装技术中,集成电路芯片直接在硅片上封装,有效提高了尺寸和成本的优势。

裸片封装被广泛应用于移动设备、计算机芯片和图像传感器等。

4. 三维封装(3D Packaging):三维封装是指将多个集成电路堆叠在一起,实
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

这种封装技术通过垂直堆叠多个封装层,可以在占地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实现更多的功能。

三维封装适用于高性能计算、通信和互联网 of Things (IoT) 等领域。

总之,集成电路的封装类型多种多样,各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通过选择合
适的封装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电子设备的性能、可靠性和布局密度。

集成电路封装介绍

集成电路封装介绍

集成电路封装介绍
封装集成电路
封装集成电路(Package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PIC),是将集
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C)封装成有形的组件,它可以安
装在微机或其他电子设备上,从而发挥其功能的一种电子元件。

封装集成
电路是在技术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在早期的示波器、计算
机中,它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封装集成电路可以分为三类:平板封装集成电路,模块封装集成电路
和板上封装集成电路。

1、平板封装集成电路
平板封装集成电路是最常用的封装方式,它采用矩形底座,上面安装
引脚,除此之外还有抗表面电容、抗表面电阻等组件,芯片直接安装在底
座上,然后将相关的接线组件安装在底座上,使其具有可靠性和耐用性。

2、模块封装集成电路
模块封装集成电路采用整体结构,底座和芯片及其相关部件,如滤波器、电容器、变频器、电感器等,均采用封装的方式,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而且安装方法更加方便,因此,模块封装集成电路在技术上具有良好的性能,已经大量地应用于各种设备中。

3、板上封装集成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电路封装知识(3)在目前的封装工艺中,越来越多的制造商选择使用激光打码技术,尤其是在高性能产品中。

器件装配的方式有二种,一种是所谓的波峰焊(wave soldering),另一种是所谓的回流焊(reflow soldering)。

波峰焊主要用在插孔式PTH封装类型器件的装配,而表面贴装式SMT及混合型器件装配则大多使用回流焊。

波峰焊是早期发展起来的一种PCB板上元器件装配工艺,现在已经较少使用。

波峰焊的工艺过程包括上助焊剂、预热及将PCB板在一个焊料峰(solder wave)上通过,依靠表面张力和毛细管现象的共同作用将焊料带到PCB板和器件引脚上,形成焊接点。

在波峰焊工艺中,熔融的焊料被一股股喷射出来,形成焊料峰,故有此名。

目前,元器件装配最普遍的方法是回流焊工艺(reflow soldering),因为它适合表面贴装的元器件,同时,也可以用于插孔式器件与表面贴装器件混合电路的装配。

由于现在的元器件装配大部分是混合式装配,所以,回流焊工艺的应用更为广泛。

回流工艺看似简单,其实包含了多个工艺阶段:将焊膏(solder paste)中的溶剂蒸发掉;激活助焊剂(flux),并使助焊作用得以发挥;小心地将要装配的元器件和PCB板进行预热;让焊料熔化并润湿所有的焊接点;以可控的降温速率将整个装配系统冷却到一定的温度。

回流工艺中,器件和PCB板要经受高达210℃到230℃的高温,同时,助焊剂等化学物质对器件都有腐蚀性,所以,装配工艺条件处置不当,也会造成一系列的可靠性问题。

封装质量必须是封装设计和制造中压倒一切的考虑因素。

质量低劣的封装可危害集成电路器件性能的其它优点,如速度、价格低廉、尺寸小等等。

封装的质量低劣是由于从价格上考虑比从达到高封装质量更多而造成的。

事实上,塑料封装的质量与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但封装性能更多取决于封装设计和材料选择而不是封装生产,可靠性问题却与封装生产密切相关。

在完成封装模块的打码(marking)工序后,所有的器件都要100%进行测试,在完成模块在PCB 板上的装配之后,还要进行整块板的功能测试。

这些测试包括一般的目检、老化试验(burn-in)和最终的产品测试(final testing)。

老化试验是对封装好的电路进行可靠性测试(reliability test),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出早期失效的器件,称为infant mortality。

在该时期失效的器件一般是在硅制造工艺中引起的缺陷(即,它属于坏芯片,但在片上测试时并未发现)。

在老化试验中,电路插在电路板上,加上偏压,并放置在高温炉中。

老化试验的温度、电压负载和时间都因器件的不同而不同,同一种器件,不同的供应商也可能使用不同的条件。

但比较通用的条件是在125℃到150 ℃温度下,通电电压在6.2到7.0伏(一般高出器件工作电压20%到40%)通电测试24到48小时。

为了了解集成电路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除了上述的老化试验外,常用加速试验使器件在较短的时间里失效,并进行失效机理分析,以便尽快找到失效原因,改进设计或工艺条件,提高器件的寿命和可靠性。

加速试验(accelerated test)是可靠性测试中的一种,一般选择一个或几个可能引起器件失效的加速因子,如潮气、温度、溶剂、润滑剂、沾污、一般的环境应力和剩余应力等,模拟器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使用环境。

对绝大多数集成电路产品来讲,最短的工作时间也有好几年,但是,制造的时间却很短,因此,在常规操作条件下做资质试验(qualification test)是不太实际的,也是不经济的。

对于使用寿命很长、可靠性很高的产品来讲,在60%的置信度(confidence level)条件下,以每千小时0.1%的失效速率(即103FIT,failure unit)测试产品,则无失效时间长达915,000小时,即若器件样本数为915,则要测试1,000小时才会有一个器件失效;若器件的样本数为92,则要测试10,000小时才会有一个器件失效,这样的测试即不经济又费时,因此,必须在加速使用条件下进行测试。

由于失效是随时间分布的,所以,在分析失效速度时要用到许多统计的方法,包括根据辅助可靠性要求设计的置信度和样本数。

加速试验包括以下步骤:选择加速力;确定加速力的强度;设计测试程序,确定单重加速还是多重加速;将测试数据外推到实际操作条件。

在选择加速力时尤其要特别小心,因为加速试验的目的是在于让确实存在的缺陷提前暴露出来,而不是为了诱导产生新的缺陷或让存在的缺陷逃脱。

加速力选择要与器件可靠性要求紧密关联,否则可能对改进设计、材料选择、工艺参数确定等方面产生误导作用。

不同的器件,其使用条件和可靠性要求不同,需要设计不同的加速试验,以便实验数据能真正反映器件的正常寿命,为改进设计或工艺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在加速试验进行过程中,通常会在不同的时间里对试验样品进行电学性能测试,测试通过的样品继续进行试验,测试没有通过的样品,则要进行失效分析。

器件电学性能测试异常,通常有三种情况:开路、短路、电参数漂移。

器件失效常常有二种情况,一种是所谓的过载(overstress),另一种是破损(wearout)。

前一种的失效是瞬时的、灾难性的,后一种是累积的,漫长的,首先表现在器件性能的衰退,然后才是器件失效。

引起器件失效的机理有多种,但常与金属部件的锈蚀联系在一起,造成锈蚀的原因包括机械、热、电学、辐射、化学(mechanical、thermal、electrical、radiation、chemical)等诱导因素。

在机械方面,包括一般的冲击、振动(如汽车发动机罩下面的电子装置)、填充料颗粒在硅芯片上产生的应力、惯性力(如加农炮外壳在发射时引信受到的力)等,这些负荷对材料和结构的响应有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弯曲(buckle)、脆性或柔性断裂(fracture)、界面分层、疲劳裂缝产生及增殖、蠕变(creep)及蠕变开裂等;在热学方面,包括芯片粘结剂固化时的放热、引线键合前的预加热、成型工艺、后固化、邻近元器件的重新加工(rework)、浸锡、波峰焊、回流焊等,热负荷造成的影响在于材料的热膨胀,由于材料之间的CTE失配,引起局部应力,导致失效;在电学方面,突然的电冲击(如汽车发动时的点火)、由于电压不稳和电传输过程中突然的振荡(如接地不良)而引起的电流波动、静电电荷、电过载或输入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电负荷造成介电击穿、电压表面击穿、电能的热损耗、电迁移,还会引起电锈蚀、由于枝蔓晶生长而引起的漏电流、电热降解等;在辐射方面,封装材料中微量的放射性元素(如铀、钍等放射性元素)引起的a粒子辐射,尤其对存储器有影响,会引起器件性能下降及包封料的降聚作用,在器件表面覆盖聚酰亚胺涂层或用人工合成的填充料都是解决的途径;在化学方面,环境造成的锈蚀、氧化、离子表面枝蔓生长等都会引起失效,而潮湿环境下的潮气进入则是最主要的问题,进入塑封料中的潮气,会将材料中的催化剂等其它添加剂中的离子萃取出来,生成副产品,进入芯片上的金属焊盘、半导体结构、材料的界面等,激活失效机理。

另外,特殊的机械失效也会影响器件性能,如双极型器件中的小信号电流增益和MOS器件中的互导主要受较大机械应力的影响。

减小应力诱导参数变化和失效的方法之一是积极从封装设计、材料选择和工艺参数中来分配热收缩应力。

失效机理分析对于理解和改进塑料封装工艺方面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对失效的器件进行彻底的、正规的分析,并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可以大大提高生产力、成品率和封装质量。

同时,为了保证器件的电学和力学方面的可靠性,在封装设计中失效分析也是关键的因素,而为了使失效分析达到最佳效果,一定要按部就班地进行分析,以保证不遗漏相关的信息。

发现器件失效后,要找到真正引起失效的原因或机理,并不太容易。

除了封装模块的开裂之外,其它失效都发生在模块之内。

所以,要了解器件失效的真正原因,必须有相应的分析手段。

失效分析方法一般可分为无损检测和开封检测二种。

无损检测就是借助于光、电、声等方法,在不破坏器件结构的条件下,寻找器件失效的原因。

开封检测则是首先打开器件的封装部分,再借助仪器设备对失效原因进行检测。

是否要打开包封体是在进行失效分析时要作的第一个重要的决定,一些非破坏性的分析技术,如光学显微镜、X射线显微术和扫描声显微镜在失效分析中已被广泛应用,因为它们可以观察器件的外部形貌或可以"穿透"包封体而"看到"封装内部的一些失效情况。

但是,当封装内部缺陷尺度小于1微米时,就达到了这些技术的分辨率极限。

在许多情况下,需要打开包封体以检测封装内部的缺陷。

开封方法包括化学、机械和等离子体刻蚀等。

器件失效的分析方法有许多,包括各种价格昂贵的专门设备,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分析设备。

X射线成象术:X射线可以穿过塑封料并对包封内部的金属部件成像,因此,它特别适用于评价由流动诱导应力引起的引线变形和/或芯片焊盘的位移。

在电路测试中,引线断裂的结果是开路,而引线交叉或引线压在芯片焊盘的边缘上或芯片的金属布线上,则表现为短路。

X射线分析还可用于评估气泡的产生和位置,塑封料中那些直径大于1毫米的大空洞,很容易探测到,而微束(fine focus)X射线分析仪可探测到尺寸更小的气泡。

X射线分析仪都有一个可以三维移动的平台,并且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旋转。

在Z轴方向上,要有足够的位移,以方便在不同位置上聚焦。

在XY方向,平台要足够大,以方便对整条框架带进行检测而不用将模块切割下来,因为引线扭曲是朝着与转移罐同方向或远离转移罐方向发展,常常暗示着在封装材料选择、封装设计、模具设计和工艺参数确定中的不足,所以,需要在一次检测中同时完成一条框架带上的模块,而不是将模块从框架代上切割下来检测。

用X射线检测芯片焊盘的位移较为困难,因为焊盘位移相对于原来的位置来说更多的是倾斜而不是平移,所以,在用X射线分析时必须从侧面穿过较厚的塑封料来检测。

检测芯片焊盘位移更好的方法是用剖面法,这已是破坏性分析了。

C-SAM:C模式扫描超声显微镜的工作原理与普通医学上所用的B超很相似,只是它使用的是C模式。

声波显微镜很快被集成电路封装研究和失效分析实验室接受是因为它可提供封装电路内部损坏的非破坏性图像,例如封装开裂、空洞、分层等。

用于检测集成电路封装的声波成像技术有好几种,但最广泛应用的模式是反射式。

在该种模式中,聚集声波脉冲穿过封装模块,返回的声波(回声)用于内部结构的成像,这种技术就是通常所说的C-SAM,因为它将七十年代在斯坦福大学发展起来的扫描声显微术与五十年代起就用于非破坏性测试的C-扫描检测深度分布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精确分析和显示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