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专题六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目录
返回目录
5.如图3-6-8,线段AB=6 cm,延长AB至点C,使BC=AB,反向延长线段AB 至点D,使AD=AB. (1)按题意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CD的长;
解:(1)如答图3-6-4.
因为BC=AB=AD=6 cm, 所以CD=AD+AB+BC=18(cm).
返回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若M,N分别是线段AD,BC的中点,求MN的长. (2)如答图3-6-5.
因为M,N分别是线段AD,BC的中点, 所以AM= AD=3(cm),BN= BC=3(cm). 所以MN=AM+AB+BN=3+6+3=12(cm).
返回目录
拓展提升
6. 如图3-6-9,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4,-10,8, 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 t s.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____t____, PC=___3_2_-_t__; (2)当点P运动到点B时,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 点C运动,点Q到达点C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 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长度?如果能,请 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有
(C )
①a<c<b;②-a<b;③a+b>0;④c-a<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返回目录
考点突破
【例2】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6-3.试比较-a,a-b,a+b的 大小,用“>”把它们连起来.
解:因为a<0,所以-a>0. 因为|a|>|b|,a<0,b>0,所以a+b<0. 因为b>0,所以a-b<a+b<0. 又因为-a>0,所以-a>a+b>a-b.
第三部分 专题探究
专题六 数形结合思想
目录
01 考点突破 02 变式诊断 03 基础训练 04 拓展提升
考点突破 考点一: 与代数相关的数形结合 【例1】 如图3-6-1,在数轴上点A,B对应的数为a,b,则a+b+3的和为 (A )
A.正数 B.负数 C.0 D.不确定
返回目录
变式诊断
1.已知a,b,c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3-6-2,下列判断错误的
返回目录
变式诊断 2.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6-4,化简|a+2b|-|a-b|.
解:根据数轴,得a+2b>0,a-b<0. 则原式=a+2b+a-b=2a+b.
返回目录
考点突破
考点二:与几何相关的数形结合 【例3】已知线段AB=10 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 cm,M是线段AC 的中点. (1)如图3-6-5,当点C在线段AB上时,求线段AM的长;
返回目录
基础训练 4.已知∠AOB=40°,∠AOB的余角为∠AOC,∠AOB的补角为∠BOD,OM平 分∠AOC,ON平分∠BOD. (1)如图3-6-7,当射线OM在∠AOB的外部时,用直尺、量角器画出射 线OD,ON的准确位置; 解:(1)如答图3-6-3①②.
返回目录
(2)求(1)中∠MON的度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因为∠AOB=40°,∠AOB的余角为∠AOC,∠AOB的补角为∠BOD, 所以∠AOC=90°-∠AOB=50°,∠BOD=180°-∠AOB=140°. 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 所以∠MOA= ∠AOC=25°,∠BON= ∠BOD=70°. ①如答图3-6-3①, ∠MON=∠MOA+∠AOB+∠BON=25°+40°+70°=135°; ②如答图3-6-3②,∠MON=∠BON-∠MOA-∠AOB=70°-25°-40°=5°. 所以∠MON=135°或5°.
③如答图3-6-8,当点Q到达点C后返回,且点P在点Q左侧时,此时有 t+2+3(t-14)-32=32,解得t=26. 所以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2.
返回目录
④如答图3-6-9,当点Q到达点C后返回,且点P在点Q右侧时,此 时有t-2+3(t-14)-32=32,解得t=27. 所以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3. 综上所述,P,Q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表 示的数为-4,-2,2,3.
返回目录
变式诊断 3. 如图3-6-6,∠A+∠B=90°,点D在线段AB上,点E在线段AC上,DF 平分∠BDE,DF与BC交于点F. (1)依题意补全图形; 解:(1)如答图3-6-2.
返回目录
(2)若∠B+∠BDF=90°,则∠A=∠EDF吗?请说明理由. (2)∠A=∠EDF.理由如下: 因为∠A+∠B=90°,∠B+∠BDF=90°, 所以∠A=∠BDF. 又因为DF平分∠BDE,所以∠BDF=∠EDF. 所以∠A=∠EDF.
返回目录
解:(2)当t=14 s时,点P运动到点B. 所以点P运动的距离为t,点P所表示的数为-24+t,点Q运动的距离为 3(t-14)(t≥14). ①如答图3-6-6,当点P在点Q右侧,且点Q还没有追上点P时, 3(t-14)+2=t,解得t=20. 所以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4.
返回目录
②如答图3-6-7,当点P在点Q左侧,且点Q追上点P后,相距2个单位 长度,此时有3(t-14)-2=t,解得t=22. 所以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2.
解:(1)因为线段AB=10 cm,BC=4 cm, 所以AC=AB-BC=10-4=6(cm). 因为M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AM= AC=3(cm).
返回目录
(2)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求线段BM的长. (2)如答图3-6-1,因为BC=4 cm,所以AC=14 cm. 因为M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AM= AC=7(cm). 所以BM=AB-AM=10-7=3(cm).
返回目录
5.如图3-6-8,线段AB=6 cm,延长AB至点C,使BC=AB,反向延长线段AB 至点D,使AD=AB. (1)按题意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CD的长;
解:(1)如答图3-6-4.
因为BC=AB=AD=6 cm, 所以CD=AD+AB+BC=18(cm).
返回目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若M,N分别是线段AD,BC的中点,求MN的长. (2)如答图3-6-5.
因为M,N分别是线段AD,BC的中点, 所以AM= AD=3(cm),BN= BC=3(cm). 所以MN=AM+AB+BN=3+6+3=12(cm).
返回目录
拓展提升
6. 如图3-6-9,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4,-10,8, 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移动时间为 t s. (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到点A和点C的距离:PA=____t____, PC=___3_2_-_t__; (2)当点P运动到点B时,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 点C运动,点Q到达点C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在 点Q开始运动后,P,Q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长度?如果能,请 求出此时点P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有
(C )
①a<c<b;②-a<b;③a+b>0;④c-a<0.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返回目录
考点突破
【例2】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6-3.试比较-a,a-b,a+b的 大小,用“>”把它们连起来.
解:因为a<0,所以-a>0. 因为|a|>|b|,a<0,b>0,所以a+b<0. 因为b>0,所以a-b<a+b<0. 又因为-a>0,所以-a>a+b>a-b.
第三部分 专题探究
专题六 数形结合思想
目录
01 考点突破 02 变式诊断 03 基础训练 04 拓展提升
考点突破 考点一: 与代数相关的数形结合 【例1】 如图3-6-1,在数轴上点A,B对应的数为a,b,则a+b+3的和为 (A )
A.正数 B.负数 C.0 D.不确定
返回目录
变式诊断
1.已知a,b,c三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3-6-2,下列判断错误的
返回目录
变式诊断 2. 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3-6-4,化简|a+2b|-|a-b|.
解:根据数轴,得a+2b>0,a-b<0. 则原式=a+2b+a-b=2a+b.
返回目录
考点突破
考点二:与几何相关的数形结合 【例3】已知线段AB=10 cm,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4 cm,M是线段AC 的中点. (1)如图3-6-5,当点C在线段AB上时,求线段AM的长;
返回目录
基础训练 4.已知∠AOB=40°,∠AOB的余角为∠AOC,∠AOB的补角为∠BOD,OM平 分∠AOC,ON平分∠BOD. (1)如图3-6-7,当射线OM在∠AOB的外部时,用直尺、量角器画出射 线OD,ON的准确位置; 解:(1)如答图3-6-3①②.
返回目录
(2)求(1)中∠MON的度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因为∠AOB=40°,∠AOB的余角为∠AOC,∠AOB的补角为∠BOD, 所以∠AOC=90°-∠AOB=50°,∠BOD=180°-∠AOB=140°. 因为OM平分∠AOC,ON平分∠BOD, 所以∠MOA= ∠AOC=25°,∠BON= ∠BOD=70°. ①如答图3-6-3①, ∠MON=∠MOA+∠AOB+∠BON=25°+40°+70°=135°; ②如答图3-6-3②,∠MON=∠BON-∠MOA-∠AOB=70°-25°-40°=5°. 所以∠MON=135°或5°.
③如答图3-6-8,当点Q到达点C后返回,且点P在点Q左侧时,此时有 t+2+3(t-14)-32=32,解得t=26. 所以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2.
返回目录
④如答图3-6-9,当点Q到达点C后返回,且点P在点Q右侧时,此 时有t-2+3(t-14)-32=32,解得t=27. 所以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3. 综上所述,P,Q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个单位长度,此时点P表 示的数为-4,-2,2,3.
返回目录
变式诊断 3. 如图3-6-6,∠A+∠B=90°,点D在线段AB上,点E在线段AC上,DF 平分∠BDE,DF与BC交于点F. (1)依题意补全图形; 解:(1)如答图3-6-2.
返回目录
(2)若∠B+∠BDF=90°,则∠A=∠EDF吗?请说明理由. (2)∠A=∠EDF.理由如下: 因为∠A+∠B=90°,∠B+∠BDF=90°, 所以∠A=∠BDF. 又因为DF平分∠BDE,所以∠BDF=∠EDF. 所以∠A=∠EDF.
返回目录
解:(2)当t=14 s时,点P运动到点B. 所以点P运动的距离为t,点P所表示的数为-24+t,点Q运动的距离为 3(t-14)(t≥14). ①如答图3-6-6,当点P在点Q右侧,且点Q还没有追上点P时, 3(t-14)+2=t,解得t=20. 所以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4.
返回目录
②如答图3-6-7,当点P在点Q左侧,且点Q追上点P后,相距2个单位 长度,此时有3(t-14)-2=t,解得t=22. 所以此时点P表示的数为-2.
解:(1)因为线段AB=10 cm,BC=4 cm, 所以AC=AB-BC=10-4=6(cm). 因为M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AM= AC=3(cm).
返回目录
(2)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求线段BM的长. (2)如答图3-6-1,因为BC=4 cm,所以AC=14 cm. 因为M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AM= AC=7(cm). 所以BM=AB-AM=10-7=3(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