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口服给药定位控制释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口服给药定位控制释药系统及其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定义:
是一类能延长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一般大于4h),从而延长药物 在整个胃肠道的转运,增加药物吸收,提高临床疗效的新型制剂
开发意义:
增加药物的吸收量,进一步提高生物利用度 减少药物剂量及给药次数,降低毒副作用 降低成本
特 点
•胃内滞留型制剂在胃内的停留 时间较一般制剂长(通常>4 h), •通过制剂中聚合物的作用缓慢 释放药物, •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小肠:消化管最长的部分,由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等三部分组成,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胆总管和胰管的末端开口于十二指肠 组织形态结构特征:有小肠绒毛、微绒毛
大肠:由盲肠、结肠(升、横、降结肠)和直肠等三部分组成。 主要功能是回收水分, 排除体内过剩的钙盐和铁盐.
1.2 药物透过生物膜的能力
(一) 转运机制:同吸收机制,多数为被动转运方式 透过生物膜。
为顺浓度扩散、不耗能、需载体、具饱和性、选择性 和竞争性作用
氨基酸、单糖、某些高极性药物易被吸收
1.3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一)消化系统因素
1.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胃
胃液:2L / 天,胃蛋白酶、盐酸, pH 低( 1~3 ), 面积小, 药物崩解、分散、溶解、少量吸收
1.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小肠
二、实现缓释的方法
3. 利用溶蚀作用(Erosion)
溶蚀是溶出限速和扩散限速相结合的过程,其释放特性 用数学方法描述可能是很复杂的,一般用可溶蚀的厚块 (slabs)、圆筒和球形的模型来描述其释放机制。
式中n对球形为3,对圆筒形为2,对厚块形为1,α是球形 或圆筒形的半径或厚块形的半高。Mt是t时的释放量,M0 是开始的释放量,C0为骨架中单位体积的量。这个系统 是骨架材料与药物二者溶解与扩散相结合的结果。

缓释控释制剂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1]

缓释控释制剂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1]

缓释控释制剂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释放原理和制剂成型机制及临床应用意义,从现代药剂学的角度阐释了制备口服缓释、控释剂型的常用技术及临床用药特点。

同时介绍了缓释,控释制剂的临床测评及应用。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基本概念1.1缓释,控释制剂的定义: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长时间内持续放药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率过程。

而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以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之内的制剂,其药物释放主要是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率释放。

广义:控释制剂包括控制释药速度、方向和时间,靶向制剂、透皮吸收制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

狭义:在预定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放药物的制剂1.2缓释,控释制剂的基本特点优点(1)降低给药频率(2)方便给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3)吸收完全,提高药物疗效(4)减少血药浓度波动(5)降低毒副作用(6)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7)全程治疗费用降低(8)适于儿童及吞咽困难的老年患者缺点(1)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如果遇到某种特殊情况,往往不能立刻停止治疗。

有些国家增加缓释制剂品种的规格,可缓解这种缺点,如硝苯地平有20、30、40、60mg 等规格。

(2)缓释制剂往往是基于健康人群的平均动力学参数而设计,当药物在疾病状态的体内动力学特性有所改变时,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

(3)制备缓释、控释制剂所涉及的设备和工艺费用较常规制剂昂贵。

(4)制备工艺稍有不慎,药物的释放速度就难以符合设计要求,甚至出现药物的突释现象,产生毒性反应。

(5)缓控释制剂的释药速率相对较慢,因此药物起效也相对较慢。

每4小时服药血药浓度示意图 A:最适宜的治疗浓度区域; B:可能发生中毒区域二.缓释,控释制剂的类型骨架型(基质型)缓、控释制剂 膜控型(包衣型)缓、控释制剂 渗透泵控释制剂胃内滞留片 脉冲式给药系统控释试剂缓释试剂普通试剂Higuchi 方程L C ADK dt dM ∆= LCAD dt dM ∆= 2/1t kQ H=其他:植入型缓、控释制剂2.1 缓释、控释制剂释药原理和方法缓、控释制剂主要有骨架型和贮库型两种。

药物的新剂型口服缓控释制剂

药物的新剂型口服缓控释制剂
第4页/共86页
二、设计缓控释制剂时应考虑的 问题
所谓治疗指数(TI)可以用可耐受的最高血 药浓度(C*max)和能产生合适治疗效果的 最低血药浓度(C*min)之间比值来表示。
第5页/共86页
剂量间隔(τ)和治疗指数(TI)
之间的关系。
对于具有线性、单隔室模型特性的药物来 说 , Theeuwes 和 Bayne[2] 给 出 了 其 剂 量 间 隔 (τ)和治疗指数(TI)之间的关系。
④肠溶制剂(Enteric coated products):中国 药典2000年版将肠溶制剂定义为:“肠溶制剂 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的酸性介质中,不释放 或几乎不释放,而在缓冲液中大部分或全部 释放的制剂”。肠溶制剂是延迟释放 (Delayed-release)制剂的一种类型。
实际上,国内外一般文献中,此类词语没有 严格统一,往往还与其它一些词语相串用, 如extended release, timed-release, slow-release等 等
第2页/共86页
(二)名词术语
①缓释制剂(Sustained-release dosage form):中国药典2000年版 二部将缓释制剂定义为:“缓释制剂系指口服药物在规定溶剂中, 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且每日用药次数与相应的普通制剂 (immediate release)比较至少减少一次或用药的间隔时间有所延长 的制剂”。
第24页/共86页
②将药物颗粒均匀分散于生物可降解性或 非生物可降解性固体骨架中,通过药物扩 散或骨架溶蚀或二者共存来控制药物释放。
第25页/共86页
③将药物均匀分散于水凝胶型骨架材料中, 这种材料遇水后形成自表面至中心(surface to center)的溶胀,药物自溶胀层中扩散释 放,达到控制释放速度的目的。

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

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赵春杰一、为什么提出药剂学问题执业药师要做好药学服务,还必须掌握药剂学的一些知识,特别是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的一些基本知识。

因为,剂型是药物临床价值的体现,新剂型的快速增加,使用药方式多样化,而患者在应用缓控释、吸入、透皮等新剂型药物时,容易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一些医院的医生只重视药理,而忽略药剂,以致出现医疗事故;传统医学教育中药剂内容不多,传统药剂学与临床结合欠密切(如只重视工业药剂等)。

二、不同适应证对剂型的要求有的疾病要求药物尽快达到峰浓度,以便迅速产生药效,如解热止痛药;有的需要较高的血药浓度,如抗生素等;有的需要较恒定的血药浓度,如多数慢性病的治疗药物,以及治疗浓度范围较窄的药物,如拜心通;有的药对某些疾病确有疗效,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就需要改进剂型以减轻副作用,如烟酸缓释片。

三、常见的药物剂型所谓药物制剂,从狭义上讲,就是药物的剂型,如针剂、片剂、膏剂、汤剂等;从广义上讲是药物制剂学,是一门学科。

药物制剂对人类治疗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药物制剂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感冒了,我们会吃一些感冒药,有的人吃的是胶囊的“康泰克”,有的人吃的是片状的“感康”。

其实“胶囊”、“片状”,就是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的作用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能为患者减少痛苦。

有的人生病了不想吃药,因为他讨厌药的苦味,药真的是苦涩难咽。

但是一旦把药做成糖衣片就不同了,避免了让患者饱受苦涩的煎熬。

二是使药物发挥其作为“药物”的作用和效果。

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被人体食用后会变为自身营养。

把胰岛素做成针剂,注射到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将会对糖尿病患者起到治疗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随着各专业学科的迅速发展,药物制剂的研究与生产也相应迅速发展,新工艺、新设备不断出现。

各种剂型品种数量猛增,产品的纯度质量、稳定性有了提高。

同时,随着科学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剂型和制剂已不能满足用药水平提高的要求,如高效、长效、低毒和控释等。

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特点及临床应用

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特点及临床应用口服缓控释制剂临床应用广泛,在治疗有效性、使用顺应性等方面,具有较普通制剂的优越性。

但其制剂处方、剂型等纷杂,如何科学用药,达到更好的用药效果,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笔者结合临床实际,就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药剂学特点和在临床应用中的选择处理总结分析如下,与同行分享交流。

1 缓控释制剂的概念缓控释制剂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或恒速释放药物,较相应的普通制剂,给药频次减少,且能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

其中,缓释制剂主要是以一级速度释放药物,控释制剂则主要是以零级或接近零级速度释药[1]。

2 缓控释制剂分类及特点根据处方及制备工艺的不同可分为:膜控型、骨架型、渗透泵型、微丸及胃内滞留制剂。

2.1 膜控型制剂为普通片剂外包具有良好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薄膜,以控制药物释放速率的一类制剂[2]。

包括:微孔膜包衣片、膜控释小片及肠溶膜控释片。

2.1.1 微孔膜包衣片衣膜材料在胃肠道中不溶解,包衣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性物质为致孔剂,然后包裹在普通片剂上制成。

当与胃肠液接触时,包衣膜上出现无数微孔,使衣膜具有通透性,胃肠道液体通过微孔渗入膜内,溶解片芯中的药物,利用渗透压原理获得零级或接近零级的药物释放速率。

其包衣膜在胃肠道内不被破坏,最后由肠道排出体外。

胃肠道严重狭窄的患者应慎重使用,以免发生梗阻的症状。

2.1.2 膜控释小片将药物和辅料按常规方法制粒,压制成直径仅为3mm的小片,外包缓释膜材料后装入硬胶囊。

茶碱微孔膜缓释小片是此类较典型的例子,其优点在于释放速度可控,可根据需要调节装入胶囊的片剂的包衣材料和厚度;其次,具有包衣颗粒的优点,但又克服了颗粒剂包衣不均匀,影响释药速率的缺点;而且制成小片后包衣,生产工艺简便,易于质量控制。

2.1.3 肠溶膜控释片将药物压制成片芯,外包肠溶衣,再包含药糖衣的制剂,肠溶衣片芯在进入肠道后衣膜溶解,释放药物,因而延长了释药时间。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doc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doc

浅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摘要】缓释、控释药物可依照使用目的的差别分成口服、腔道粘膜、透皮吸收、植入等类别。

因为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给药次数并不频繁、对胃肠刺激较小、治疗时间较长、峰谷时期血药浓度波动不大、使用安全,所以也促进了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令其获得了良好的进展。

【关键词】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研究进展;临床应用引言:由于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具备了研发周期较短、资金投入较低的特征,并且制作的经济风险较低,单位药物含有的技术含量较高,商家获取的利润较为丰厚,使其与传统制剂相比更具有市场优势,所以被制药行业所重视。

一、缓控释制剂的定义与特点缓释制剂指的是在相应的释放介质中,通过标准缓慢、非恒速的方式释放药物。

控释制剂指的是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依照需求渐渐恒速或靠近恒速释放药物。

与其对应的普通制剂对比,这两类制剂给药次数至少降低一半或相对降低,可以提高或明显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其中控释制剂远比缓释制剂血药浓度更为稳定。

缓控释制剂为需要临床治疗所需而引发的[1]。

透过临床实践可以发现,有些慢性病患在通过普通制剂进行治疗时依从性较差,而缓控释制剂逐渐释放药物具有以下特征:1、可以稳定药物浓度,以免峰谷现象的发生,对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十分有利。

尤其对治疗窗窄的药物,能够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2、令血药浓度在长期内保持良好的治疗浓度,对半衰期短的药物,可以减少给药次数,以免夜间还需给药,使用更为方便;3、最大程度降低毒副作用。

二、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类别1、定速释放技术此种药物运用后在相对时间中可令药物释放与呼吸速度相持衡,并与自身的代谢有关。

此类制剂依照零级释放动力学定律,通过相应的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

定速释放技术能够降低血浓度波动,确保药效能长时间有效,提高病患的顺从性。

能够透过转变药剂的几何形状来转变药物的释放状况,比如环形骨架片、双凹型带孔包衣片、迭层扩散骨架片等。

2、定位释放技术为了提高局部治疗效果,可对病患采用定位释放。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近年来,随着药用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及给药系统研究的深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日益增多。

该制剂具有的给药次数少、峰谷血药浓度波动小、胃肠道刺激轻、疗效长、安全等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因此近年来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技术研究进展十分迅速,广大药学工作者结合临床研究了多种缓释、控释制剂。

笔者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1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作用特点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长效制剂,是通过药剂学设计来获得减慢药物释放速率的药理屏障,药物依靠自由扩散、基本骨架的生物降解或溶蚀以及渗透压的作用突破屏障缓慢释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h[1]。

1.1 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的顺从性[2]:使用缓释、控释型口服药或注射药,则每天或几天甚至上月仅需服药1~2次,可防止漏服或忘记服药。

1.2 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保持平稳而有效的血药浓度:提高了药物的安全性,缓释、控释药物制剂能在吸收位点提供恒定的药物浓度,吸收后血药浓度维持在允许的治疗范围内。

1.3 释放缓慢,减少人体对药物的对抗作用,增强药物的有效性:药物在口服之后缓释出有效成分,吸收也较恒定,使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3],临床有效药力能维持较长时间。

1.4 降低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普通制剂由于口服后在胃肠道中迅速崩解溶出,可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若制成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即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2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类型缓释、控释制剂技术有3种释药类型:定速、定位、定时释药[3]。

2.1 定速释放技术:是指制剂以一定速率在体内释放药物,基本符合零级释放动力学规律,口服后在一定时间内能使药物释放和吸收速率与体内代谢速率相关。

定速释放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情况,增加患者服药的顺从性。

可借助于改变片剂的几何形状来控制药物的释放,如迭层扩散骨架片、双凹形带孔包衣片、环形骨架片等。

缓控释制剂合理应用 ppt课件

缓控释制剂合理应用  ppt课件
ppt课件
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辉瑞 克拉霉素缓释片(诺邦)——江苏恒瑞 吡贝地尔缓释片(泰舒达)——施维雅 氯化钾缓释片(补达秀)——广州迈特兴华 吲哒帕胺缓释片(纳催离)——施维雅 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辉瑞 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施维雅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泰白)——正大天晴 茶碱缓释片(息莫忧)——广州白云山 克拉霉素缓释片(莫欣)——海南普利 帕利哌酮缓释片(芮达)——西安杨森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湖南正清
3 渗透泵控释制剂
4
植入型缓、控释制剂
5 脉冲式和自调式缓、控释制剂
ppt课件
10
骨 架 型 ( 基 质 型 )
不溶性 骨架片
此类片剂在胃肠道中不崩解,消化液渗 入骨架孔隙后,药物溶解并通过极细的 通道向外扩散。 药物释放后完整的骨架 随粪便排出。
举例:单硝酸异山梨醋缓释片(依姆多)
溶蚀性 骨架片
1
临床应 用中的 注意事 项
缓控释制剂的服用间隔一般为12 h或24 h。为 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应注意不要漏服,以免血药 浓度过低不能控制症状;也不要随意增加剂量, 否则血药浓度太高,会增加毒性反应。 给药间隔尽量保持一致。
2
此类制剂一般起效缓慢,不适合用作急救 目的。 与常规制剂之间转换时要注意用药剂量的 调整。
ppt课件
24
我院可以掰开服用的缓控释药品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依姆多)——阿斯利康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倍他乐克)——阿斯利康 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赛诺菲 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依静)——南京亿华 卡左双多巴控释片(息宁)——杭州默沙东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奇曼丁)——北京萌蒂 咪唑斯汀缓释片(皿治林)——西安杨森 托特罗定缓释片(舍尼亭)——南京美瑞

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控释及缓释药物根据给药途径以及用途的不同可分为:透皮吸收,植入,腔道粘膜,口服等。

控释缓释剂相比常规的药物制剂具有:治疗时间维持长,给药频率小,较轻的刺激胃肠道,安全性较高,药物谷峰期波动小等优点,因此也被广泛用于临床。

控释以及缓释制剂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药物制剂研究的发展,为了给关于控释及缓释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本篇笔者就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标签:控释;缓释;药物制剂;应用进展随着医学临床对高分子材料应用的研究发展,以及药物理性的研究深入,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开始广泛用于临床[1]。

控释缓释剂相比常规的药物制剂具有:治疗时间维持长,给药频率小,较轻的刺激胃肠道,安全性较高,药物谷峰期波动小等优点。

控释以及缓释制剂的出现大大推动了药物制剂研究的发展,为了给关于控释及缓释的研究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本篇笔者就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具体内容如下。

1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的应用特征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能够使药物维持长久療效的制剂技术,主要用到了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可以使药物产生药理屏障作用,以达到药物缓慢释放,并且释放的药物能够针对治疗状态进行扩散[2]。

2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技艺对缓释及控制制剂的制取主要的技艺有3类[3]:药物定时的释放,药物定位的释放,药物定速的释放。

2.1定时释放药物制剂技艺定时释放主要是依照患者病情最适合的治疗时间,胃肠道对药物吸收特性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特点定时释放特定剂量的药物,以确保药物疗效发挥到最大。

药物定时释放也叫做脉冲释放,可以按照一定的时间节律进行按时释放药物,主要是能够维持药物在患者疾病容易发作的时间以及对治疗效果最佳的时间内释放药物而起效[4]。

在缓释及控释药物制剂的实际制取过程中一般是通过要带动力学研究来确定药物释放的时间,然后使用高分子材料包裹加上其他复杂的工艺处理。

2.2定位释放药物制剂技艺为了使药物靶向性更强,可以使用药物的定位释放。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1.1优点(1)降低给药频次普通制剂一般需要每天多次给药,因此常会造成漏服药现象,一些患者甚至会擅自改变给药方案,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而缓释制剂的载药量高于传统剂型药物的单剂量,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因此为了达到方便用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开发每日一次给药的缓释或控释是今后的重要趋势,特别适用于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哮喘等。

地尔硫卓.茶碱.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双氯芬酸钠等均有一天给药一次的产品。

(2)方便给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缓控释制剂具有普通制剂不能提供的可以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的特点。

如减少用药次数。

随着缓释制剂给药频率的降低,患者漏服的现象很少发生,同时也方便了患者的白天和夜间用药。

(3)吸收完全提高药物疗效普通制剂的血药浓度处于“波合”时很可能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而不能发挥疗效。

而峰浓度时又可能高于最低中毒浓度而产生毒性作用。

缓控释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峰合现象”。

且与普通制剂相比,药物在吸收部位滞留的时间较长,吸收较为完全。

因此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从而起到增加药物疗效的作用。

(4)降低毒副作用普通药物制剂血药浓度处于“波峰”时可能会高于“最小中毒浓度”因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缓控释制剂可以克服这一点,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另外,一些缓控释制剂具有局部定位作用,在提高了局部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全身吸收带来的毒副作用。

(5)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普通制剂口服后迅速在胃肠中崩解、溶出,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

若制成缓控释制剂可降低药物溶出过快所造成的对胃肠的刺激。

如普通的阿司匹林在体内水解生成水杨酸后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而将其制成缓释片后,药物缓慢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可缓冲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性。

(6)全程治疗费用降低虽然应用缓控释制剂花费与普通制剂相比较高,但从全程治疗花费看,缓控释制剂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也要基于疗效的提高,毒副作用减少及陪护人员护理时间、疗程缩短,等多方面原因。

缓释控释制剂概述及临床应用

缓释控释制剂概述及临床应用

缓控释制剂简介
延缓药物在胃肠的吸收 减少了服药次数,但不能达平稳的血药浓度 易受胃肠道环境影响,“药物倾泻”现象 理想的缓释制剂:奏效快,药效持久
5
缓控释制剂简介
• 控释制剂(controlled release preparation, CRP) :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 地恒速释放药物,其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 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给药频率比普 通制剂有所减少,血药浓度比缓释制剂更加平 稳,且能显著增加患者的依从性的制剂。 • 控释给药系统(control release drug delivery system, CRDDS)
16
缓控释制剂简介
(2)骨架小丸压制片
17
缓控释制剂简介
2. 膜控型缓释、控释制剂
(1)高分子聚合物膜包衣片
18
缓控释制剂简介
(2)膜控释小丸
聚合物衣膜
H2O
含药丸芯
1 mm
通过扩散控制 药物释放
19
口服定时和定位释药系统
一、口服定时释药系统
(一)含义特点 • 口服定时释药系统 是根据人体的生 物节律变化特点,按 照生理和治疗的需要 而定时定量释药的一 种新型给药系统。
8
缓控释制剂简介
二、缓、控释制剂的特点
缓控释制剂简介
1. 减少服药次数,使用方便 给药间隔时间(τ):
4
τ ≤ t1/2 ( lnTI / ln2 )
每6h给药一次 t1/2=3h
缓控释制剂简介
2. 避免或减小“峰谷”现象,利于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Blood Data
150
Sustaine d Release Immediate release

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与应用

口服缓控释制剂设计与应用

茶碱微孔膜控释小片
无水茶碱细粉
( 主药 )
直径3mm,片重20mg,每 片含茶碱15mg
5%SCMC浆 ( 稀释剂 )
制颗粒
硬脂酸镁
压片
( 润滑剂 )
干燥
Eudragit RL 100
Eudragit RS 100


纤 维
无水茶碱细粉
口服缓控释制剂 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药物传递系统
• 20 世 纪 90 年 代 以 来 , 药 物 剂 型 和 制 剂 研 究 已 进 入 药 物 释 放 系 统 (Drug Delivery System,DDS)时代。新型药物释放系统已成为药 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 DDS是现代药剂学中新制剂和新剂型研究成果的典型代表,无论在理 论系统、新型制剂和制备工艺的设计、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都取 得了重大的进展。
• 是目前应用最广、品种较多的剂型。 • 其缓释原理是在普通片剂外包以具有良好成膜性能和机械性能
的高分子聚合物形成的薄膜,如CA、EC和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 • 依据包衣材料的性能和包衣工艺,这类制剂可大致分为微孔膜
包衣片、肠溶膜控释片和膜控释小片。
多孔膜包衣片结构示意图
刚性半透膜
多微孔膜
药室
服用前
商品名
芬必得

英太青

久保新

长效异乐定

合贝爽
哈乐
主要药物成分
布洛芬 双氯酚酸钠 吲哚美辛 5-单硝酸异山梨酯 地尔硫卓 坦索罗辛
国内上市缓/控释制剂
商品名
补达秀

福乃得 美施康定

拜心通

息宁
瑞易宁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与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与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缓、控释制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注意事项1、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1.1优点(1)降低给药频次普通制剂一般需要每天多次给药,因此常会造成漏服药现象,一些患者甚至会擅自改变给药方案,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而缓释制剂的载药量高于传统剂型药物的单剂量,且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因此为了达到方便用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开发每日一次给药的缓释或控释是今后的重要趋势,特别适用于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如心血管疾病、哮喘等。

地尔硫卓.茶碱.硝苯地平.非洛地平.双氯芬酸钠等均有一天给药一次的产品。

(2)方便给药,提高患者的顺应性缓控释制剂具有普通制剂不能提供的可以提高病人用药的顺应性的特点。

如减少用药次数。

随着缓释制剂给药频率的降低,患者漏服的现象很少发生,同时也方便了患者的白天和夜间用药。

(3)吸收完全提高药物疗效普通制剂的血药浓度处于“波合”时很可能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而不能发挥疗效。

而峰浓度时又可能高于最低中毒浓度而产生毒性作用。

缓控释制剂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峰合现象”。

且与普通制剂相比,药物在吸收部位滞留的时间较长,吸收较为完全。

因此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从而起到增加药物疗效的作用。

(4)降低毒副作用普通药物制剂血药浓度处于“波峰”时可能会高于“最小中毒浓度”因而容易产生不良反应甚至中毒,缓控释制剂可以克服这一点,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

另外,一些缓控释制剂具有局部定位作用,在提高了局部治疗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全身吸收带来的毒副作用。

(5)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普通制剂口服后迅速在胃肠中崩解、溶出,对胃肠产生较大的刺激作用。

若制成缓控释制剂可降低药物溶出过快所造成的对胃肠的刺激。

如普通的阿司匹林在体内水解生成水杨酸后对胃肠道粘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而将其制成缓释片后,药物缓慢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可缓冲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性。

(6)全程治疗费用降低虽然应用缓控释制剂花费与普通制剂相比较高,但从全程治疗花费看,缓控释制剂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这也要基于疗效的提高,毒副作用减少及陪护人员护理时间、疗程缩短,等多方面原因。

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

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

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分析与临床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3-02-28T01:52:46.87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3期作者:王莹[导读] 随着临床药学与医学研究的日渐深入,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王莹商丘市妇幼保健院河南省商丘市 476000摘要:随着临床药学与医学研究的日渐深入,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的临床应用更加广泛,也成为医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首先阐述了缓控释制剂药剂的用药原理,进而探究了其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希望为医药学工作者提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剂学;临床应用目前,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药品剂型也逐渐优化和升级,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便是重视缓控释制剂的临床研究。

从其特点来看,不仅能够保证浓度的相对稳定性,尽可能减少可能存在的峰值或者低谷值,且能够较好地控制毒副作用。

如今,医学界往往将口服缓控释制剂分为三种类型,本文将分别探讨其应用状况。

1.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1.1骨架型缓控释制剂口服缓控释制剂中的首要类型便是骨架型,其指的是通过高分子辅料以及药物混合从而制备骨架,实现控制药物的释放。

但是,由于制成骨架的材料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根据骨架材料的选择可以进一步分为不溶性、溶蚀性、亲水凝胶以及肠溶性等几种类型。

其中,不溶性骨架片指的是使用塑料的化学成分以及EC等与液体不相溶或者难溶的材料制备的骨架片,同时,在制剂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药物溶解的效率,此时往往会通过增加一些物质进行调整,这种片剂往往不会在人体内分解,药物溶解会在特别狭窄的通道内扩散,在释放完成后通过粪便排出。

溶蚀性骨架片使用的是硬脂酸、氢化植物油等不溶于水但是可以在体内溶蚀的物质,这类片剂可以通过扩散与溶蚀结合的方式来控制药物的释放,而调节释药速度的方式多是通过增加表面活性剂的方式。

亲水凝胶骨架片使用的材料是聚合物以及天然胶类材料,其构成骨架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即不会在消化道吸收,但是在肠道可以降解,物质天然,且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安全性也已得到了专家的证实。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探究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探究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探究摘要:缓释、控释药物制剂主要是为了提升药物使用效率,缩短病症的治疗时间,避免因频繁用药增加患者治疗痛苦。

文章主要对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当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状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缓释药物制剂;控制药物制剂;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高分子材料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针对药物也逐渐开展了系统化研究,缓释、控制药物制剂的临床研究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由于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减少进药次数,并合理控制药物峰值血药浓度,具有更高的临床安全性,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也更加广泛。

1 缓释、控制药物制剂应用优势分析缓释、控制药物制剂长效的药物制剂,从药剂学角度进行科学设计后能够有效缓解药物的释放速率,严格设置药理屏障。

这种类型的药物制剂自身具有较强扩散性,而且通过溶蚀作用和骨架生物降解可以有效突破屏障,减缓药物释放速度,保证患者机体内血药浓度保持稳定。

在临床上应用缓释控释药物制剂可以降低患者用药量,提升患者对服药的依存度。

患者每天只需要服用小剂量缓释和控制的药物制剂即可达到治疗效果,甚至一些药物可以间隔几天甚至数月服药一次。

另外,这种类型的药物制剂能够有效控制血药浓度出现巨大波动,保持血药浓度平稳,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能最大程度缓解患者并发症,提升治疗的安全性。

1.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是一种渗透活性较高的药物,这种药物主要是通过表面包括半透膜和核心来发挥出缓释和控释作用。

药物核心主要有活性层和药理惰性层两个部分[1],都能够发挥出很好的渗透和性。

在片剂外部包裹的外膜具有良好的水渗透性,但对药物并不会出现渗透性。

药物进入人体肠胃道时,渗透层压力逐渐增加,对药层形成挤压作用,通过激光微孔就能够进行药物缓慢释放,而且胃部的ph值和胃肠道活动并不会对药物释放控制速率产生影响。

充分保证了人体内部药物释放速度的稳定性。

1.美施康定美施康定属于一种盐酸吗啡缓释片剂,进入患者胃肠道后,会被胃肠道黏膜缓慢吸收,能够长时间保持患者机体血药浓度处在峰值。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应用及药学监护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应用及药学监护

缓控释制剂的适用人群和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需要控制药物释放速度的患者等 注意事项:避免过量服用、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避免与食物同时服用等 药物相互作用:缓控释制剂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需要医生指导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缓控释制剂可能产生不良反应需要医生指导用药
PRT 3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的定义和意义
定义:药学监护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药师对患者进行药物使用指导、监 测和评估以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意义:药学监护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 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内容: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用药时间、用药方法、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者增多对缓控释制剂的需求不断增加 技术进步:新型缓控释制剂不断研发提高药物疗效和患者依从性 法规支持:政府对缓控释制剂的监管和支持力度加大推动行业发展 国际合作:跨国药企合作研发推动缓控释制剂的国际化发展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发和生产中的挑战和机遇
药学监护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病情 和个体差异合理调整药物 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注意药物 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 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密切观察 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及时发 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药物代谢:了解药物的代 谢途径和代谢产物确保药 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物储存:注意药物的储 存条件避免药物变质或失 效
控释制剂:药物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预定的速度释放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药物释放 时间的药物。
缓控释制剂的优势和特点
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 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疗效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 15 卷 第 34 期 2011–08–20 出版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ugust 20, 2011 Vol.15, No.34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
Lun Guan-fen, Associate chief pharmacologist, Department of Pharmacy, Marina Hospital,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Dongying 257237,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logoyishengpai@
排除标准:重 复 研 究 或 Meta分 析 类 文 章 。 1.2 资料提取策略
检索人相关内容:第 一 作 者 。 检索时间范围:1996-01/2011-04。 关键词:中文关键词:缓释;控释,生物制药,高分 子材料,临床应用;英文关键词:“delayed release;drug delivery carrier;polymer material;controlled release”。 检 索 数 据 库 : Pubmed 数 据 库 , 网 址 /PubMed;维普数据库,网址 /。 1.3 对纳入文献的评价 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70余篇。 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后 筛选纳入 21篇文献进行评价。文献的类型主要包括动物实 验和体内、体外、细胞学实验17篇,综述、述评、讲座类 文 献 4篇 。
膜包衣技术:膜包衣技术是常用的缓释制剂制备技术 之一,片剂、颗粒、小丸甚至药物粉末均可包衣。膜包衣 技术通过包衣膜控制药物扩散到胃肠液的速度,控制和调 节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药物性质、包衣材料的种类、 衣膜的组成、包衣厚度和包衣工艺等是决定制剂缓释效果

药学中的药物缓释和控释技术

药学中的药物缓释和控释技术

体内外评价方法及标准
体外评价方法
利用溶出度试验、释放度试验等体外评价方法,模拟药物在体内的释放过程, 预测其体内行为。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药物的释放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体内评价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体内评价方法,观察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 、生物利用度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表现。结合体外评价结果,对制剂的缓控释性 能进行综合评价。
的释放速度。
药物控释原理
02
通过特定的制剂设计,如微囊、微球、脂质体等,控制药物在
体内的分布和释放行为。
作用机制
03
药物缓释和控释技术能够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血药浓度波动、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患者顺应性。
应用领域及市场前景
应用领域
广泛应用于慢性病治疗、镇痛、抗炎、抗肿瘤、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领域。
日期:
药学中的药物缓释和控释技术
演讲人:
目录
• 药物缓释与控释技术概述 • 药物缓释技术 • 药物控释技术 • 缓控释制剂设计与评价 • 新型缓控释材料研究与应用 • 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
01
药物缓释与控释技术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药物缓释技术
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使药物 在机体内缓慢释放,从而延长药 物作用时间的技术。
市场前景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对药物缓释和控释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 阔。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药物缓释和控释技术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和应用。
02
药物缓释技术
骨架型缓释技术
亲水凝胶骨架
遇水膨胀后形成凝胶屏障控制药物释放。
蜡质类骨架
通过调节骨架中蜡的含量以控制药物释放。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水凝胶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应用与注意事项

低血压
吲哒帕胺缓释片
常用口服缓控释制剂的 纳催离
晨服,整片吞服,不能掰开、压碎或嚼 碎
低血压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 片
倍他乐克
注意事项 晨服,至少半杯液体整片吞服或沿刻槽
掰开,但不能咀嚼或压碎;摄入食物不 心动过缓 影响其生物利用度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 胶囊
异乐定
用适量温水整粒吞服,不可咀嚼;可与 食物同服
微丸型
• 将均一的微丸或不同粒径、不同包衣厚度的微丸混合装入 空胶囊制成胶囊剂,或者制成片剂。
• 多单元控释微丸系统, 也称多单元微囊系统, 每100mg的药 片中含有大约1600~1800粒小丸。
每个微丸均为独 立的释放单元
膜控型微丸包衣片剂
实际上是控释制剂,达到胃部后 快速崩解,微丸分散于胃肠道巨大 的表面上,体液经外膜渗入微丸内 部溶解活性成分琥珀酸美托洛尔, 形成饱和溶液,并以几乎恒定的速 度持续向外释放约20 h,血药浓度 稳定、峰谷波动微小; 药代动力学参数更稳定, 在胃肠 道全程中都能稳定吸收,不受进食 或pH 等影响; 药效学上,24 h内阻滞对受体的 总体效果比普通片更强更稳定;
白色物质为不能吸收的残存缓释辅料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可能 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有报道
心血管系统药物
通用名
商品名
正确服药方法
错误方法可出现症状
硝苯地平控释片
拜新同
整片少量液体吞服,不能掰开、压或嚼 碎;整吃整排;不受就餐时间的限制
血压骤降, 心动过速
非洛地平缓释片
波依定
晨服,整片吞服,不能掰开、压碎或嚼 碎;宜空腹口服或食用少量清淡饮食
罗红霉素缓释片 恒特
整片吞服
无参考文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膜包衣技术:膜包衣技术是常用的缓释制剂制备技术 之一,片剂、颗粒、小丸甚至药物粉末均可包衣。膜包衣 技术通过包衣膜控制药物扩散到胃肠液的速度,控制和调 节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药物性质、包衣材料的种类、 衣膜的组成、包衣厚度和包衣工艺等是决定制剂缓释效果
的主要因素。 缓控释用包衣材料一般为水不溶性高分子材料,目前
Received: 2011-05-25 Accepted: 2011-06-15
Abstract BACKGROUND: Newtype 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s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formulations.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techniqu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currently used oral 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release formulations. METHODS: Using "sustained-release, controlled-release, biopharmaceutics, drug delivery, polymer" in Chinese of “delayed release, drug delivery carrier, polymer material, contraled release ”in Eenlish as key words in the title and abstracts, a computer retrieval of CNKI and PubMed database at 2000-02/2011-04 was performed for articles on oral 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release drugs. Language was limited to English and Chinese. Articles related to the polymer medicinal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release drug formulations were included, repetitivearticles were excluded. RESULTS: The ideal dosage form requires a high selectivity of drugs on the target site, efficacy in delaying the necessary time, then rapidly and completely excretes, has no adverse reactions to other organs and tissues. In the design of sustained-release formulations, it need to fully consider the water-solubility of drugs, oi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chemical stability, protein binding rate and other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Physiological factors are still important for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such as site of administration, gastrointestinal peristalsis, first -pass effect, blood supply, patient’s disease state, target organ.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25 (2011)34-06436-04
收稿日期:2011-05-25 修回日期:2011-06-15 (20110525005/W •W)
伦冠芬.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34): 6436-6439. [ ]
比较常用的有渗透型丙烯酸树脂和乙基纤维素等。除包衣 材料外,包衣液处方中一般还包括溶剂(分散介质 )、增塑 剂、致孔剂、抗粘剂、着色剂、稳定剂等其他辅料,应根 据包衣材料的特点进行筛选,以获得合适的渗透性和机械 性 能 [echniqu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oral 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s 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11;15(34): 6436-6439.
应既有普通制剂所具备的奏效快的优点。还应有 普通制剂不具备的作用持久的特点[3-4]。缓释、控 释制剂具有以下优点:①起效时间并不比常规制 剂慢,且作用时间延长。②可以减少服药次数, 明显提高患者服药的顺应性,使用方便。③使血 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 毒副作用。④因延长药物释放,故而降低吸收速 率,达到药物吸收的最佳效果。经济方面,虽然 制剂成本提高,但因为减少了服药剂量,实际上 更经济实惠。本文介绍了缓释、控释剂型的概念 及临床应用意义,并对制备口服缓释、控释剂型
Lun Guan-fen, Associate chief pharmacologist, Department of Pharmacy, Marina Hospital,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Dongying 257237,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logoyishengpai@
[ ]
摘要 背景:新型缓释、控释制剂加速药物制剂的研究速度,使得药物剂型及制剂质量不断提高。 目的:分析了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情况。 方法:以“缓释,控释,生物制药,药物载体,高分子材料”或“delayed release,drug delivery carrier,polymer material; controlled release”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 CNKI和 PubMed 数据库中 2000-02/2011-04 关于口服缓释、控释药物的 相关文章。选入文章内容与高分子药用材料及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技术及和临床应用有关,排除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理想的剂型是指药物对靶部位选择性高,且能推迟必要的药效时间,迅速而完全地排泄,尽量不对其他脏器与 组织产生不良反应。在缓释制剂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药物的水溶性、油水分配系数、化学稳定性以及蛋白结合率等理化 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对缓释制剂释药行为的控制;生理因素对缓释制剂的设计,如给药部位、胃肠蠕动、首过效应、血流供应、 患者疾病状态、药物作用的靶器官等也需考虑。 关键词:缓释;控释;生物制药;药物载体;高分子材料;临床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第 15 卷 第 34 期 2011–08–20 出版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August 20, 2011 Vol.15, No.34
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
2 结果
2.1 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作用特点 缓释制剂是指用药 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持续作用的制剂, 其中药物释放主要是一级速度的过程。控释制剂是指药物 能在较长时间内自动以预定速度释放,使血药浓度长时间 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内的制剂。广义上讲,控释制剂 是指包括控制释放药物的速度,方向和时间的制剂,靶向 制剂,透皮吸收试剂等都属于控释制剂的范畴。狭义的控 释制剂则一般是指在预定的时间内以零级或接近零级的 速度释放的制剂[5-6]。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是一种长效制 剂,是通过药剂学设计来获得减慢药物释放速率的药理屏 障,药物依靠自由扩散、基本骨架的生物降解或溶蚀以及 渗透压的作用突破屏障缓慢释药,使药物在体内达到稳态 血药浓度的时间控制在8~24 h。 2.2 制备口服缓释制剂的常用技术 可以用多种制剂技术 制备口服缓释制剂,目前常用的有膜包衣技术、骨架技术 和渗透泵技术。
6436 万方数据
ISSN 1673-8225 CN 21-1539/R CODEN: ZLKHAH
伦冠芬.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

的常用技术及临床用药特点予以总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缓释、控释药物制剂的作用特点的相关 文献。②缓释、控释药物制剂临床应用的相关文献。③高 分子药用材料及缓释、控释药物制剂技术的相关文献。
伦冠芬
Common techniques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oral sustained-release and controlled release formulations
Lun Guan-fe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Marina Hospital, Shengl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Dongying 257237,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排除标准:重 复 研 究 或 Meta分 析 类 文 章 。 1.2 资料提取策略
检索人相关内容:第 一 作 者 。 检索时间范围:1996-01/2011-04。 关键词:中文关键词:缓释;控释,生物制药,高分 子材料,临床应用;英文关键词:“delayed release;drug delivery carrier;polymer material;controlled release”。 检 索 数 据 库 : Pubmed 数 据 库 , 网 址 /PubMed;维普数据库,网址 /。 1.3 对纳入文献的评价 经检索共查到相关文献70余篇。 经阅读标题、摘要、全文后,排除内容重复、普通综述后 筛选纳入 21篇文献进行评价。文献的类型主要包括动物实 验和体内、体外、细胞学实验17篇,综述、述评、讲座类 文 献 4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