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类精神病的诊治

合集下载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完整版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完整版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一、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1 联想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

表现为思维联想散漫,缺乏目的性、连贯性,具体性和现实性;严重者甚至表现句与句,词与词之间无任何逻辑关系,显破裂性思维,或表现为中心思想无法捉摸,缺乏实效的空洞议论(诡辩症);或病理象征思维和语词新作。

2、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症状,起特点是内容离奇荒谬,缺乏系统性,具有泛化趋势,或呈原发性妄想。

常见的妄想有关系、被害、夸大、嫉妒和钟情妄想等。

3、幻觉:较常见,以言语性幻听多见,如经常出现评论性或争论性幻听,命令性幻听和思维化声,则更具有特征性和诊断价值。

4、情感障碍多为情感淡漠,也常出现与客观刺激和内心体验不相称或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即情感不协调或情感倒错。

5、行为障碍可表现为行为愚蠢、幼稚、怪异,或出现紧张症状群(如缄默、刻板动作、模仿动作、违拗、作态、或木僵),无目的冲动行为。

6、被动体验如内心被揭露感,被控制体验,思维被播散,思维被插入,思维被夺和思维中断,常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7、意志减退较发病前明显孤僻、懒散、退缩、被动,对社交、工作和学习缺乏要求,对基本的日常活动缺乏主动性。

有的还可出现意向倒错或矛盾意向。

【诊断要点】临床上患者首先要符合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学诊断标准,且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单纯型起病缓慢,病程至少2年。

若精神病症状学标准符合,而病程不符合上述病程标准时,则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

严重程度标准要求患者的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因此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个人史和现病史,并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

诊断时应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以及由精神活性物质、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二、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临床表现】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而且这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显间歇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六种精神障碍的症状及常规用药

六种精神障碍的症状及常规用药
劳拉西泮2mg/qn
安坦2mg/tid
氯氮平50mg/tid
氟哌啶醇2mg/tid
阿普唑仑0.4mg/qn
分裂样精神病
幻觉、交流困难、猜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伤人毁物、无故外走、自语自笑、孤僻懒
痊愈:自知力完全
好转:自知力不全
利培酮2mg/bid
劳拉西泮2mg/qn
丙戊酸镁250mg/bid启维2Fra bibliotek0mg/bid
劳拉西泮2mg/qn
丙戊酸镁250mg/bid
启维200mg/bid
劳拉西泮2mg/qn
安坦2mg/tid
氯氮平50mg/tid
氟哌啶醇2mg/tid
阿普唑仑0.4mg/qn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幻视幻听、无故外走、自语自笑
痊愈:自知力完全
好转:自知力不全
丙戊酸镁250mg/2次
劳拉西泮1mg/3次
氟哌啶醇2mg/3次
疾病名称
疾病症状
自知力就是病人自己对自己有病的认识程度
常规用药
(一)
常规用药
(二)
常规用药
(三)
精神分裂症
幻觉、交流困难、猜疑、喜怒无常、行为怪异、伤人毁物、无故外走、自语自笑、孤僻懒散
痊愈:自知力完全
好转:自知力不全
利培酮2mg/bid
劳拉西泮2mg/qn
丙戊酸镁250mg/bid
启维200mg/bid
碳酸锂250mg/tid
悲观厌世、自杀、自伤
痊愈:自知力完全
好转:自知力不全
氟西汀20mg/tid
d西酞普兰20mgbid
舒必利100mg/tid
舍曲林50mg/bid帕罗西丁20mg/bid

精选-六种重症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精选-六种重症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六种重症精神病的诊断标准一、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断标准:(1)联想障碍(2)变妄想⑶幻觉⑷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3、严重程序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二、双相情感障碍诊断要点:1、必须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一)噪狂发作:(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1)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减少。

(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以及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

(3)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2、严重程序特点:躁狂、抑郁发作及混合性发作均可能使病人感到痛苦,或使患者社会功能明显损害,但轻躁狂发作时社会功能无明显损害或程序很轻。

3、病程特点: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持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至少持续存在 2 周以上。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临床症状。

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的逻辑推理和解释,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系,常见的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很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的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他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4、病程及严重程序要求:持续性病程,至少达3个月,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丧失。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作中,明显而确实的分裂症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相差几天。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具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同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明显功能缺陷。

六种重症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六种重症精神病的诊断标准

六种重症精神病诊疗标准一、精神分裂症:诊疗标准:1、症状连续最少1个月。

2、符合症状学诊疗标准:(1)联想障碍(2)变妄想(3)幻觉(4)情感障碍(5)行为障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3、严重程序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效显著受损,或现实检验能力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4、排除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非依靠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并排除心境障碍。

二、双相情感障碍诊疗关键点:1、必需符合躁狂或轻噪狂发作,混合性发作及抑郁发作症状标准(一)噪狂发作:(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维奔逸(3)意志增强(4)其它:常有睡眠需要降低,食欲、性欲增强等。

(二)抑郁发作:(1)持久心境低落为主,表现思维缓慢,言语和动作降低。

(2)生物学特征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下降,和心境低落呈晨重夕轻节律改变)。

(3)反复出现想死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2、严重程序特点:躁狂、抑郁发作及混合性发作均可能使病人感到痛苦,或使患者社会功效显著损害,但轻躁狂发作时社会功效无显著损害或程序很轻。

3、病程特点:躁狂发作或轻躁狂发作连续一周以上,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最少连续存在2周以上。

三、偏执性精神障碍1、以系统妄想为关键临床症状。

其妄想内容不荒廖离奇,不怪异,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密逻辑推理和解释,和现实生活有一定联络,常见妄想有被害、嫉妒、夸大、疑病和钟情等。

2、通常极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想内容相关异常情感和意向行为外,患者其它个人行为基础没有损害,人格保持相对完整。

4、病程及严重程序要求:连续性病程,最少达3个月,社会功效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丧失。

四、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只有在疾病同一次发作中,显著而确实分裂症症状和情感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相差几天。

1、有经典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含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一样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作,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显著功效缺点。

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Introduction:精神疾病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对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了解精神疾病的类型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这些困扰人们的问题至关重要。

一、常见类型1.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

患者会出现长时间的低落情绪、缺乏兴趣和喜悦感,以及体力减退等症状。

该类障碍可通过心理辅导、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手段有效控制。

2.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也是常见的精神障碍,患者表现为过度担心和紧张,可能伴有身体不适如心慌、恶心等。

针对焦虑障碍的治疗可以采用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

3.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可能经历幻觉、妄想和思维紊乱等症状。

对于这种类型的精神障碍,常规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以及心理治疗的辅助。

4.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也称为躁郁症,患者在不同时间会经历情绪波动较大的两个极端:抑郁和躁动。

治疗方法通常结合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以稳定患者情绪并防止复发。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是许多精神障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根据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医生会选择不同类别的药物。

例如,抗抑郁药常用于抑郁障碍的治疗,抗焦虑药可以缓解焦虑障碍等。

然而,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剂量控制和长期使用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精神障碍治疗中重要的一环。

它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治疗和家庭系统治疗等。

通过与专业心理医生的面对面交流,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问题。

3. 社会支持提供适当的社会支持也是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家人和朋友的关怀、鼓励和帮助可以极大地促进患者建立自信、培养积极情绪。

4. 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精神障碍患者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营养的饮食以及参与适度体力活动有益于缓解抑郁和焦虑的症状。

此外,避免过度工作和压力也是重要的。

精神疾病的分类与治疗策略

精神疾病的分类与治疗策略

精神疾病的分类与治疗策略一、精神疾病的分类近年来,精神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这些疾病,医学界对精神疾病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策略。

1.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思维紊乱等。

根据其发展情况、临床表现和预后等因素,可以将其分为散发性精神分裂症、持续性幻觉妄想型和消极型等不同亚型。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抗精神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等多种手段,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2. 抑郁障碍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患者表现出持续的低落情绪、缺乏兴趣和愉悦感、精力不足等症状。

根据严重程度和发作次数,抑郁障碍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障碍。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等综合手段,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预防复发。

3. 焦虑障碍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度焦虑和紧张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碍,患者表现出过度担忧、不安、易怒等情绪状态。

常见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症和社交恐惧症等。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或二者结合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感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4.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即躁狂抑郁障碍,在不同时间呈现出躁狂期和抑郁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状态。

躁狂期表现为情绪高涨、自我膨胀和冲动行为,而抑郁期则表现为低落情绪和社交退缩等。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并结合患者的生活调整,以控制情绪波动、缓解症状。

5. 强迫症强迫症是一种以持续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特征的焦虑障碍。

患者常常有反复出现的特定思想或行为,并且无法摆脱其控制。

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帮助患者改变思维方式和逐渐减少强迫行为来减轻其症状。

二、精神疾病的治疗策略精神疾病的治疗需要个体化的方法,并且通常是长期而持续性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见精神疾病的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选择适当类型和剂量的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精神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现代社会中,精神疾病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精神疾病包括各种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了解精神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对于保护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一、精神疾病的分类1. 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体验到持续的悲伤、无望和丧失兴趣的情绪。

抑郁症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抑郁症。

轻度抑郁症的患者可能仅体验到轻微的沮丧情绪,而重度抑郁症可能导致自杀倾向。

2. 焦虑症焦虑症是一种由无法控制的、过度担忧所引起的心理疾病。

焦虑症可表现为泛焦虑、社交焦虑、强迫症等。

患者常常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和恐怖场景感到过度紧张和恐惧。

3.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其症状包括混乱的思维、幻觉、妄想和情感问题。

患者可能出现听觉幻听、被害妄想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丧失感。

二、精神疾病的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疾病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

对于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医生会根据症状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开具不同的药物处方。

例如,抗抑郁药物常常用于治疗抑郁症,而抗焦虑药物则用于缓解焦虑症的症状。

2.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方式。

心理治疗可以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动力疗法、家庭疗法等。

它旨在协助患者理解和应对疾病引发的问题,并通过建立积极的心理模式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社会支持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社会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身边的支持系统和理解可以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挑战和困境。

家人、朋友和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可以共同提供社会支持。

4. 康复计划康复计划是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患者可以参与各种康复活动,如职业培训、社交技能训练和日常生活技能培养,以提高自我管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结语了解精神疾病的分类和治疗方法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支持和康复计划都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持续的关怀,精神疾病患者能够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走出疾病的阴影,重拾健康和幸福的人生。

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

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

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是指在中国法院判决中,通常被承认的六种精神病的鉴定。

这六种精神病分别是精神分裂症、躁狂障碍(又称抑郁发作性精神病)、强迫症、多动症、思路性精神分裂症和孤独症。

精神分裂症是指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觉和想法的失调,以及严重的认知紊乱、幻觉和妄想,以及思维不清、心理活动减退等行为表现。

其中包括:精神功能障碍、情绪失调、行为异常、社会适应能力差、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等。

躁狂障碍(又称抑郁发作性精神病)是指一种重度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思维活动过度或缓慢、感觉萎缩、精神衰弱、行为不正常、人际关系紊乱、精神活动紊乱、睡眠紊乱、自杀倾向以及其他症状。

强迫症是指一种有明显压抑症状和强迫行为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迫切的紧张不安情绪、强迫性思维或行为以及其他相关症状,影响其情绪和行为。

症状表现主要有:迫切的紧张不安情绪、强迫性思维或行为、恐惧、焦虑、回避恐惧物或行为、心理强迫、多余思考等。

多动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社交障碍和认知障碍等,有时会导致睡眠问题和抑郁症状。

主要症状包括: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行为问题、学习障碍、社交障碍和认知障碍。

思路性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感觉和想法的失调,以及严重的认知紊乱、幻觉和妄想,以及思维不清、心理活动减退等行为表现。

主要症状包括:抑郁情绪、幻觉、妄想、淡漠、思维混乱、情绪不稳定、自我贬低、恐惧和自杀倾向等。

孤独症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沟通困难、交流困难、孤独感、社会性隐蔽感、言语能力受限、社会技能受限和行为障碍等。

主要症状包括:沟通困难、交流困难、孤独感、社会性隐蔽感、言语能力受限、社会技能受限和行为障碍等。

以上就是法院承认的六种精神病鉴定的详细说明,这六种精神病的鉴定方式相似,但是每种精神病都有其独特的症状表现,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结合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

精神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精神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的治疗方法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精神疾病也逐渐加深了人们的关注。

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影响人们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的问题,不仅对患者本身造成巨大困扰,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对待精神疾病,我们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精神疾病以及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精神疾病的分类1. 焦虑类障碍:焦虑类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恐慌障碍、强迫性障碍等。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过度担忧、紧张不安,并伴有身体上的不适或强迫行为。

2. 心境类障碍:心境类障碍包括抑郁障碍和躁郁障碍。

抑郁障碍使得患者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而躁郁障碍则表现为情绪波动的周期性改变。

3. 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错觉、幻听,思维杂乱和行为异常等症状。

4.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心境障碍,患者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经历抑郁和躁狂两种极端情绪。

5. 食欲与进食障碍:这包括厌食症、暴食症和进食障碍等。

这些障碍导致患者对食物有强迫性的控制需求或行为。

6. 成瘾与物质使用障碍:成瘾与物质使用障碍包括各种类型的成瘾,如药物滥用、酒精滥用和赌博成瘾等。

患者对某种物质或行为表现出依赖性。

二、常见的治疗方法1. 谈话治疗:谈话治疗是精神科医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心理支持的一种治疗方法。

通过与患者的对话,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并帮助他们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途径。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精神疾病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

根据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医生会开具合适的药物来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例如,抗抑郁药可用于治疗抑郁障碍,抗焦虑药可用于治疗焦虑类障碍。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家庭系统疗法和情绪调节技巧等。

这些方法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问题并学会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以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

4. 社会支持: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社会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朋友和社区组织等都可以给予患者鼓励和关爱,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6大类重性精神疾病常见症状及药物治疗基层工作手册

6大类重性精神疾病常见症状及药物治疗基层工作手册

6大类重性精神疾病常见症状及药物治疗
基层工作手册模版
疾病名称:如精神分裂症
一、疾病定义
二、常见症状
(一)幻觉:定义
①幻听:定义及常见类型;患者的描述;如何发现患者是否有幻听
②幻视:
(二)妄想:定义
常见的妄想;患者的描述;如何发现患者是否有妄想......................................
三、药物治疗
1、药物名称:如氯丙嗪
①药物调整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治疗剂量及最大安全剂量范围:(18岁以下、18岁—50岁、50岁以上、合并躯体疾病):
②常见副反应及处理:
2、药物名称:如氯氮平
①药物调整的一般原则及方法;治疗剂量及最大安全剂量范围:(18岁以下、18岁—50岁、50岁以上、合并躯体疾病):②常见副反应及处理:..........................................。

甘肃省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疗方案(2018版)》

甘肃省6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诊疗方案(2018版)》

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严重精神障碍诊疗方案(2018版)一、严重精神障碍诊疗(一)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智能基本正常,但部分患者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认知功能的损害。

病程一般迁延,呈反复发作、加重或恶化,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但有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1.诊断。

采用WHO的国际疾病分类手册ICD-10的诊断标准。

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具备下述(1)-(4)中的任何一组(如不甚明确常需两个或多个症状)或(5)-(9)至少两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①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思维被撤走及思维广播。

②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的被影响、被控制或被动妄想、妄想性知觉。

③对患者的行为进行跟踪性评论,或彼此对患者加以讨论的幻听,或来源于身体某一部分的其他类型的幻听。

④与文化不相称且根本不可能的其他类型的持续性妄想,如具有某种宗教或政治身份,或超人的力量和能力。

⑤伴转瞬即逝或未充分形成的无明显情感内容的妄想,或伴有持久的超价观念,或连续数周或数月每日均出现的任何感官的幻觉。

⑥思潮断裂或无关的插入语,导致言语不连贯,或不中肯或语词新作。

⑦紧张性行为,如兴奋、摆姿势,或蜡样屈曲、违拗、缄默及木僵。

⑧阴性症状,如显著情感淡漠、言语贫乏、情感迟钝或不协调,常导致社会退缩及社会功能下降,但需澄清这些症状并非由抑郁症或神经阻滞剂治疗所致。

⑨个人行为的某些方面发生显著而持久的总体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丧失兴趣、缺乏目的懒散、自我专注及社会退缩。

(2)病程标准。

特征性症状在至少1个月或以上时期的大部分时间内肯定存在以上1-4症状至少1个,或5-10至少2组症状群中的十分明确的症状。

重性精神疾病可分6类

重性精神疾病可分6类

重性精神疾病可分6类一、精神分裂症:诊疗标准:1、症状连续起码1个月。

2、切合症状学诊疗标准:(1)联想阻碍(2)妄图(3)幻觉(4)感情阻碍(5)行为阻碍(6)被动体验(7)意志减退3、严重程序标准:自知力丧失或不全,或社会功能显然受损,或现实查验能力受损,或没法进行有效谈话。

4、清除脑器质性精神阻碍,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阻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非依靠性物质所致精神阻碍,并清除心境阻碍。

二、双相感情阻碍诊疗重点:1、一定切合躁狂或轻噪狂发生,混淆性发生及抑郁发生的症状标准(一)噪狂发生:(1)情绪高涨和(或)易激惹(2)思想奔逸(3)意志加强(4)其余:常有睡眠需要减少,食欲、性欲加强等。

(二)抑郁发生:(1)长久的心境低沉为主,表现思想迟缓,语言和动作减少。

(2)生物学特色性症状(食欲降低,体重降落,以及心境低沉呈晨重夕轻的节律变化)。

(3)频频出现想死的念想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2、严重程序特色:躁狂、抑郁发生及混淆性发生均可能使病人感觉难过,或使患者社会功能显然伤害,但轻躁狂发生时社会功能无显然伤害或程序很轻。

3、病程特色:躁狂发生或轻躁狂发生连续一周以上,抑郁发生或混淆性发生起码连续存在2周以上。

三、偏执性精神阻碍1、以系统妄图为主要临床症状。

其妄图内容不荒廖离奇,不独特,不泛化,较为固定和系统,带有较为严实的逻辑推理和解说,与现实生活有必定联系,常有的妄图有被害、妒忌、夸张、疑病和钟情等。

2、一般极少或不伴幻觉。

3、除了妄图内容有关的异样感情和意愿行为外,患者其余的个人行为基本没有伤害,人品保持相对完好。

4、病程及严重程序要求:连续性病程,起码达3个月,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和自知力丧失。

四、分裂感情性精神阻碍只有在疾病的同一次发生中,显然而的确的分裂症症状和感情性症状同时出现或只相差几日。

1、有典型的抑郁或躁狂症状,同时拥有精神分裂症症状,且两种症状同时存在,相同突出。

2、病程间歇性发生,症状缓解后间歇期无显然功能缺点。

六类重症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六类重症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六类重症精神障碍诊断标准
六类重症精神障碍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症状标准:患者出现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异常思维体验、情感反应不协调等。

这些症状异于正常人,可能导致患者的社会功能受损。

2. 严重标准:精神障碍对患者的家庭、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患者无法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3. 时间标准:患者的精神障碍症状持续时间达到一个月以上。

不同疾病的时间标准可能有所不同,如抑郁症需持续两周以上,躁狂症需持续一周以上。

4. 排除标准:排除躯体疾病或其他相关疾病导致的精神症状。

在诊断精神障碍时,需首先排除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生理因素。

5. 分类标准: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特点,将其分为不同类型的精神障碍,如精神萎靡症、抑郁症、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

6. 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时间、排除等因素,由专科医生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诊断标准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专科医生的判断。

如患者出现精神障碍症状,请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

六种重性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临床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一般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患者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多起病于青壮年缓慢起病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患者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CCMD--- I诊断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分裂症另有规定:一、症状标准:1、反复出现的言语行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回忆,妄想心境,妄想悟性)或其他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诡辩症;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二、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三、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和严重程度标准至少已持续一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时,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情感性精神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分裂症。

四、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分裂症病人,若又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

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主要分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向情感障碍。

A、临床分型:1、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人仅以易激惹为主。

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六大类精神疾病诊治

六大类精神疾病诊治

第一章六大类精神疾病概述1、精神分裂症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4、偏执性精神障碍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6、精神发育迟滞第二章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一、流行病学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成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明,可能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

(2)被动体验患者常常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

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

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释,如“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仪器”等等。

(3)思维联想障碍直觉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费劲”。

患者在交谈时经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点儿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

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言语的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

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否”,很少加以发挥。

同时患者在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

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内容却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3、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六大类精神疾病概述1、精神分裂症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4、偏执性精神障碍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6、精神发育迟滞第二章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具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精神活动和环境不协调为特征。

通常意识清晰,智能尚好,部分病人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

多起病于青壮年,常缓慢起病,病程迁延,有慢性化倾向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

一、流行病学在成年人口中的终生患病率在1%左右。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高峰集中在成年早期这一年龄段:男性为15~25岁,女性稍晚。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不明,可能因素:遗传因素;神经病理学及大脑结构的异常;神经生化方面的异常;子宫内感染与产伤;神经发育病因学假说;社会心理因素等。

三、临床表现1、感知觉障碍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内容多半是争论性的,或评论性的,幻听还可以以思维鸣响的方式表现出来,即患者所进行的思考,都被自己的声音读了出来。

2、思维及思维联想障碍(1)妄想妄想的荒谬性往往显而易见。

(2)被动体验患者常常会出现精神与躯体活动自主性方面的问题。

被动体验常常会与被害妄想联系起来。

患者对这种完全陌生的被动体验赋予种种妄想性的解释,如“受到某种射线影响”、“被骗服了某种药物”、“身上被安装了仪器”等等。

(3)思维联想障碍直觉同精神分裂症患者交谈“费劲”。

患者在交谈时经常游移于主题之外,尤其是在回答医生的问题时,句句说不到点子上,但句句似乎又都沾点儿边,令听者抓不住要点(思维散漫)。

病情严重者言语支离破碎,根本无法交谈(思维破裂)。

(4)思维贫乏根据患者言语的量和言语内容加以判断。

语量贫乏,缺乏主动言语,在回答问题时异常简短,多为“是”“否”,很少加以发挥。

同时患者在每次应答问题时总要延迟很长时间。

即使患者在回答问题时语量足够,内容却含糊、过于概括,传达的信息量十分有限。

3、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迟钝或平淡。

4、意志与行为障碍(1)意志减退患者在坚持工作、完成学业、料理家务方面有很大困难,往往对自己的前途毫不关心、没有任何打算。

(2)紧张综合征以病人全身肌张力增高而得名,包括紧张性木僵和紧张性兴奋两种状态,两者可交替出现,是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的典型表现。

木僵时以缄默、随意运动减少或缺失以及精神运动无反应为特征。

木僵病人有时可以突然出现冲动行为,即紧张性兴奋。

四、临床分型1.偏执型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一个类型。

其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往往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

情感、意志、言语、行为障碍不突出。

起病多在30岁以后。

这类病人较少出现显著的人格改变和衰退,但幻觉妄想症状长期保留。

2.紧张型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的表现。

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自动性顺从与违拗。

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

3.青春型多于青春期发病,起病较急,病情进展快,多在2周之内达到高峰。

以情感改变为突出主要表现,情感肤浅、不协调,有时面带微笑,却给人傻气的感觉;有时又态度高傲,显得不可一世;或喜怒无常、扮鬼脸、恶作剧,不分场合与对象,开一些幼稚的玩笑。

思维破裂,言语内容松散、不连贯,令人费解,有时会伴有片断的幻觉、妄想。

行为不可预测,缺乏目的。

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欠佳。

4.单纯型起病缓慢,持续发展。

早期多表现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如主观的疲劳感、失眠、工作效率下降等,逐渐出现日益加重的孤僻退缩、情感淡漠、懒散、丧失兴趣、社交活动贫乏、生活毫无目的。

疾病初期,常不引起重视,甚至会误认为患者“不求上进”、“性格不够开朗”或“受到打击后意志消沉”等等,往往在病程多年后才就诊。

治疗效果较差。

5.未分化型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无法被归入上述分型中的任一类别,临床上有时会将其放到“未分化型”中,表明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型的特点,但没有明显的分组特征。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精神分裂症诊断中必须考虑的因素1.起病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初次发病的年龄在青春期至30岁之间。

起病多较隐袭,急性起病者较少。

2.前驱期症状患者常常伴有不寻常的行为方式和态度的变化。

由于这种变化较缓慢,可能持续几个月甚至数年,多在在回溯病史时才能发现。

前驱期症状包括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紧张性疼痛、敏感、孤僻、回避社交、胆怯、情绪不好、执拗、难于接近、对抗性增强、与亲人好友关系冷淡疏远等,有些出现不可理解的行为特点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3.症状学有关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一级症状有:①争论性幻听;②评论性幻听;③思维鸣响或思维回响;④思维被扩散;⑤思维被撤走;⑥思维阻塞;⑦思维插入;⑧躯体被动体验;⑨情感被动体验;⑩冲动被动体验及妄想知觉。

(二)CCMD-3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 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另规定;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2)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或思维内容贫乏;3)思想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5)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6)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9)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

2.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 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 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及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尚未缓解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若又罹患本项中前述两类疾病,应并列诊断。

六、治疗与康复(一)药物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按作用机制可分为第一代药物与第二代药物两类。

第一代药物有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针剂有哈利多等;第二代药物有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哌西酮、阿立哌唑、氯氮平等。

(二)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必须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部分。

第三章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障碍)双相障碍的临床特点是反复(至少两次)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明显紊乱的发作,有时表现为心境高涨、精力充沛和活动增加(躁狂或轻躁狂),有时表现为心境低落、精力减退和活动减少(抑郁)。

发作间期通常以完全缓解为特征。

与其它心境障碍相比,本病在男女性中的发病率较为接近。

(一)躁狂发作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1.情感高涨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能力是最强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但内容并不荒谬。

2.思维奔逸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富多变,讲话的内容较肤浅,且凌乱不切实际,常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

有的患者可出现音联和意联。

3.活动增多表现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

注重打扮装饰,但并不得体。

社交动多,随便请客,经常去娱乐场所,行为轻浮,且好接近异性。

自觉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劲,不知疲倦。

4.躯体症状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如便秘。

因患者极度兴奋,体力过度消耗,容易引起失水,体重减轻等。

患者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

5.其他症状躁狂发作时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能持久,易为周围事物所吸引。

在急性发作期这种随境转移的症状最为明显。

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称为谵妄性躁狂。

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较轻者称为轻躁狂。

(二)抑郁发作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

1.情感低落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

患者无愉快感,凡事缺乏兴趣,有度日如年、生不如死之感,患者可伴有焦虑、激越症状,典型的病例其抑郁心境具有晨重夜轻节律的特点。

患者自我评价低,自感一切都不如人,将所有的过错归咎于自己,常产生无用感、无希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

伴有自责自罪,严重时可出现罪恶妄想;2.思维迟缓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

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回避社交等。

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症状,应提高警惕。

六、躯体症状很常见,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

5.其他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诊断要点1.临床诊断特征(1)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表现;躁狂发作时,情感高涨,伴有思维奔逸及意志活动的增多;抑郁发作时,情感低落,伴有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少。

(2)可伴有躯体不适症状。

躁狂发作时常伴有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抑郁发作时,躯体症状更为多见,若出现早醒、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及抑郁心境表现为昼重夜轻的节律改变,有助于诊断。

2.病程特点大多都具有发作性病程,而在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

既往有类似的发作,或病程中出现躁狂与抑郁的交替发作,对诊断均有帮助。

3.家族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族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脑影像学检查和精神生化检查结果可供参考。

4.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心因性精神障碍;单相躁狂或抑郁等。

(四)双相障碍的治疗双相障碍应遵循长期治疗的原则,由于双相障碍几乎终生以循环方式反复发作,其发作的频率远较抑郁障碍为高。

主要用心境稳定剂治疗。

1.常用的心境稳定剂包括碳酸锂及抗癫癎药丙戊酸盐、卡马西平。

其他一些抗癫癎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以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等,可能也具有一定的心境稳定剂作用。

2.电抽搐治疗和改良电抽搐治疗(五)预防复发双相障碍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障碍患者,若在过去的两年中,双相患者每年均有一次以上的发作者,主张应长期服用锂盐预防性治疗。

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双相障碍的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四章偏执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是一组以妄想为突出临床特征的精神病性障碍。

妄想常具有系统化的倾向,个别可伴有幻觉但历时短暂而不突出。

病程演进较慢,一般不会出现人格衰退和智能缺损,并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病因学本病原因不明。

起病年龄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

病前性格多具固执、主观、敏感、猜疑、好强等特征。

【临床表现】本病发展缓慢,多不为周围人所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