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的诊断治疗,
踇外翻的诊断标准
踇外翻的诊断标准
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以下是一般的诊断标准:
1.踇趾偏斜度:测量踇趾与第一跖骨之间的夹角,正常值为15-30度。
若夹角大于30度,则表明有踇外翻。
2.踇趾关节活动度:检查踇趾关节的活动范围。
正常时,踇趾关节可以弯曲30-40度。
若活动范围小于这个值,则可能存在踇外翻。
3.踇趾长度:测量从第一跖骨到踇趾顶端的长度。
正常值为1.7-2.2厘米。
若长度超过2.2厘米,则可能存在踇外翻。
4.跖骨内翻程度:检查第一跖骨向内倾斜的程度。
正常值为5-10度。
若内翻角度大于10度,则可能存在踇外翻。
5.疼痛程度:询问患者是否有踇趾关节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可以作为诊断的参考。
6.畸形程度:观察患者的足部是否有明显的畸形,如踇趾向外偏斜、跖骨内翻等。
若存在明显的畸形,则可能存在踇外翻。
7.X线检查:拍摄足部X线片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跖骨和趾骨的位置和形状,有助于确诊踇外翻。
综合以上标准,可以对踇外翻进行诊断。
然而,诊断应由专业医生进行,因为足部畸形的病因和程度因人而异,需要细致的检查和评估。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拇外翻,又称为“拇外翻畸形”,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通常指大脚趾向外侧偏移,与其他趾相叠。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行走。
因此,寻找最佳治疗方法对于拇外翻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治疗拇外翻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如物理治疗、矫形鞋垫和按摩等。
这些方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畸形的发展,并帮助患者延缓手术的时间。
然而,对于严重的拇外翻畸形,手术治疗往往是最有效的方法。
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方法也有很多种,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现代的微创手术。
传统的开放手术通过切开皮肤和骨头来矫正畸形,但术后恢复期长,创伤大。
而微创手术则是通过小切口和内固定器械来进行矫正,术后恢复快,创伤小。
因此,现代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拇外翻的首选方法。
在进行手术治疗之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X光检查、足部功能评估和术前准备等。
手术治疗的目标是矫正畸形,缓解疼痛,恢复足部功能。
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以帮助恢复足部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除了手术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如选择合适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走路、定期进行足部保养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症状,延缓畸形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总的来说,治疗拇外翻的最佳方法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可以尝试保守治疗,而严重畸形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北京拇外翻的x线诊断标准
北京拇外翻的x线诊断标准拇外X线诊断标准
1、拇外摄片:
通常拇外X线检查会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拇外摄影技术,如剪影、环仔片、表面拇外片等,具体用于诊断和结果定位具体依据患者临床表现来确定,以保证拇外检查更加准确有效。
2、拇外CT检查:
CT检查是对足部结构的MRI检查。
通过不同的专业程序,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照片,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的了解拇外疾病的状况,并有助于提供准确的治疗建议。
3、拇外磁共振成像:
拇外的MR和CT的检查方法类似,都是通过使用磁场,电磁场和脉冲计算机来收集和构建详细的图像。
MR技术可以检查骨头、韧带、脊柱等区域不同部位,帮助医生有效地检测出此类疾病。
4、拇外X射线摄片:
拇外X射线摄片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的了解拇外疾病的情况。
X射线摄片也可以帮助我们分辨疾病是否实施过影响性的治疗,或者有否复发。
5、核磁共振(NM)成像:
NM成像使用磁场和速度脉冲计算机来收集详细图像,它可以判断出像肌肉病变、皮下脓肿和液性脓肿等情况。
NM成绩也可以被用来展示血管受损情况,帮助医生确诊拇外病变。
以上就是关于拇外X线诊断标准的介绍,本标准将有助于医生更准确的诊断拇外病变,并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治疗建议,保证拇外患者的足部恢复及足部健康。
中医大拇指外翻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大拇指外翻最好的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大拇指外翻是由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肝经郁滞等原因引起的。
因此,治疗大拇指外翻的中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如补益脾胃的药物,活血化瘀的药物等。
具体的药物选择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医生。
2. 针灸疗法:针灸可以调整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大拇指外翻的症状。
3.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大拇指和相关穴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促进大拇指的恢复。
4. 中药外敷:可以使用一些中药熏洗、药物外敷等方法,来改善大拇指外翻的症状。
此外,还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避免过度使用大拇指,保持良好的姿势和运动习惯,有助于防止大拇指外翻的进一步发展。
最好在中医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拇外翻的表现症状及危害有哪些治疗拇外翻最佳方法
拇外翻的表现症状及危害有哪些治疗拇外翻最佳方法症状一:拇趾外翻畸形后会导致足的一系列病理改变。
拇外翻后会导致第一跖骨内翻,足掌前部增宽。
足的负重点发生改变,足部常感疲劳。
由于第一跖骨内翻,第一跖骨头常受到摩擦、挤压等刺激,形成骨赘,表面形成假性滑囊。
皮肤增厚,形成胼胝体。
因常受到持续性摩擦作用,会出现滑囊炎,皮肤可出现溃疡、感染。
这时,疼痛较重,影响行走。
拇趾外翻畸形不断加重,会出现第一跖趾关节半脱位及骨性关节炎。
这时,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导致关节功能受限。
这是中老年拇外翻的主要特点。
症状二:某线片显示,拇趾向外偏斜,第一、二跖骨间距增大。
第一跖骨头内侧形成骨赘。
晚期,第一跖趾关节间隙变窄,关节周围骨质有增生。
患者多数是在青年时期形成的,中老年患者在预防方面主要是防止畸形加重,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症状三:拇趾向外偏移,挤压第二趾,使第二趾抬高,位于拇趾之上,形成槌状趾。
第二趾上方皮肤由于穿鞋的摩擦增厚,或形成溃疡。
拇趾根部内侧突出,皮肤增厚、压痛。
出现滑囊炎时局部肿胀、发红,压痛明显。
因足的负重点改变,足掌受压,皮肤增厚、疼痛。
晚期第一跖趾关节出现骨性关节炎,活动受限,疼痛加重,行走受到影响。
拇外翻的三大危害1、由于拇外翻患者的拇趾向外侧偏斜,将第2趾背起,其余足趾受到来自鞋外侧的挤压,造成2-4足趾像鸡爪子一样的畸形,这样足趾背侧受摩擦后,可形成鸡眼,最多见于2、4足趾背侧;同时,由于足趾畸形,将跖骨头压低塌陷,又会在跖骨头足底部形成脚垫,这种情况最多见于第2趾骨头足底部。
鸡眼、脚垫会有严重疼痛,并反复发作,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的。
这是拇外翻的危害表现之一。
2、由于前足变宽,横弓塌陷,行走时或多或少会出现拇外翻的情况,这样,导致踝关节负重面的改变,会造成踝关节的创伤性炎症,出现疼痛,甚至影响到膝关节、髋关节以至腰部。
这也是由于拇外翻的危害所致。
3、同样,由于拇外翻患者的前足变宽,横弓塌陷,足部缓冲震荡以及足部弹跳能力下降,这些人的运动能力受到严重影响。
大脚骨拇外翻的治疗方法
大脚骨拇外翻的治疗方法
1诊断
脚部骨折一般分为两种,它们分别是断裂性骨折和擦伤性骨折,其中大脚骨拇外翻多为擦伤性骨折,还有可能伴随诸如肌肉劳损,滑囊损伤以及脚踝关节炎等其他损害。
为了确定大脚骨拇外翻的治疗方案,应先进行诊断,进行物理检查,物理检查可能包括X光检查、磁共振检查等等,以及脚部功能评估,包括总康复和动态疼痛评估。
2治疗
大脚骨拇外翻治疗的第一步是缓解炎症和安抚疼痛,应采取冷敷、拔罐和草药热敷等措施。
其次,应考虑加用抗炎药物治疗,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有时还应考虑补充血液流变分子,如氨基酸和有机锌。
接下来,应进行骨折骨折愈合矫形期,应使用止血带、腰带或布料材料来保持自然位,以确保骨块复位,并采取适当的复位技术,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最后,应进行有氧运动训练,以有效改善骨骼疼痛和肌肉功能缺失问题。
3预防
对于大脚骨拇外翻的预防,应加强身体锻炼,注意脚的护理,避免过重的负荷,以增强腿部肌肉的支撑力,避免损伤发生;另外应穿戴或者保护足部,以防止擦伤性骨折。
总之,大脚骨拇外翻的诊断、治疗以及预防应予以重视,从而减少和控制患病的发生。
拇外翻程度的划分标准(一)
拇外翻程度的划分标准(一)拇外翻程度的划分标准概述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其严重程度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
本文将介绍拇外翻程度的划分标准并进行详细解析。
1. 轻度拇外翻•脚趾小姆指略向外偏转,与其他脚趾相比角度较小。
•小姆指与其他脚趾相对位置较正常,无过度叠加或重叠现象。
•步行时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感,但无明显影响。
2. 中度拇外翻•脚趾小姆指明显向外偏转,与其他脚趾相比角度较大。
•小姆指与其他脚趾间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叠加或重叠现象。
•步行时出现明显的不适感,可能会引起轻度疼痛或摩擦。
3. 重度拇外翻•脚趾小姆指严重向外偏转,与其他脚趾形成较大的角度。
•小姆指与其他脚趾间存在明显的叠加或重叠现象。
•步行时疼痛感明显增强,可能导致疲劳感、行走困难等问题。
划分标准的重要性一个明确的拇外翻程度划分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1.诊断和分类:拇外翻程度的划分能够帮助医生正确诊断患者的病情,并进行有效分类。
这有助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2.治疗选择:不同程度的拇外翻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手段。
通过明确程度划分,医生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3.预测和评估:拇外翻程度的划分有助于预测病情发展趋势,评估病情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这为患者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管理自己的疾病。
总结拇外翻程度的划分标准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准确诊断和分类,还能指导治疗选择,预测病情发展,并对患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只有通过明确的划分标准,才能更好地管理和治疗拇外翻,减少其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以上是拇外翻程度的划分标准的相关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一)治疗1.非手术疗法早期病变,疼痛较轻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穿着前部宽大的跟高不超过2.5cm的鞋、按摩、搬动拇趾向足内侧,在沙土上赤足行走,锻炼足肌,热敷,休息等。
体操矫正拇外翻也有一定疗效,即在两侧第1趾上套橡皮带做左右相反方向牵引动作,2次/d,每次5~10min。
设法减轻对骨突的压力和摩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骨突周围放一软的垫圈,如果疼痛局限于拇囊炎或跖趾关节,可行痛部穿刺排液,局部注入类固醇剂。
2.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疼痛,纠正畸形,适用于中晚期病人。
有些拇外翻畸形很严重,但并不痛,则不需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已报道的有200多种,可归纳为5类:①软组织手术:主要将拇收肌在近节趾骨的止点切断,移位于第1跖骨头的腓侧,以McBride手术为代表;②骨切除术:切除部分骨骼,使挛缩的软组织松弛,解除症状常用的有Mayo手术和Keller手术;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截骨术,或同时施行软组织手术和(或)骨切除术;④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⑤小切口手术。
各种手术包括的主要操作有:①矫正拇趾近节趾骨外翻畸形;②切除第1跖骨头的骨赘,必要时切除滑囊;③矫正第1跖骨内翻畸形;④矫正紧张的拇长伸肌腱;⑤矫正前足的其他畸形,如锤状趾等,介绍几种常用的术式:(1)第1跖骨头骨赘切除术(Mayo手术):①适应证:拇囊炎明显而跖骨间角和拇外翻畸形不严重,疼痛局限于第1跖骨头内侧拇囊炎年轻者。
②手术要点:A.在第1跖趾关节背面沿拇长伸肌腱内侧做突向背侧的弧形切口,其部位应避开被鞋帮压迫摩擦之处。
将拇背胫侧皮神经以及与之伴行的静脉牵向外侧,在拇囊炎背缘将关节囊弧形切开,滑囊关节囊瓣向远侧翻开,显露出跖骨头的唇样增生骨,使拇趾向腓侧半脱位,自胫侧关节软骨沟处向近侧切除,跖骨头内侧的骨赘修平,向近侧拉紧滑囊关节囊筋膜瓣,使拇趾与跖骨干长轴平行一致,纠正外翻,与近侧骨膜缝合,但切勿内翻缝合。
拇外翻
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对于此种疾病的治疗受到多种临床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要求、放射学检查,外科医师擅长的手术手法等等。
由于临床上遇到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还没有哪一种方法可以作为通用方法使用。
从单纯的非手术治疗到各种手术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也有所差异。
1病因及发病机制拇外翻的发生内因与外因都起着重要作用,内因包括扁平足、第1跖骨内翻、类风湿性关节炎、胶原及神经肌肉障碍性疾病、第1跗跖关节活动过大和遗传因素;外因包括穿过紧的鞋和高跟鞋。
Sim-Fook等[1]比较穿鞋与不穿鞋人群拇外翻发生率,分别为33%与1.9%。
2诊断2.1临床表现询问疼痛的特定位置及有无囊肿的家族史。
若足深部疼痛或跖肌疼痛则提示籽骨受累,而内侧痛则提示黏液囊性炎症。
赤脚走路发生疼痛则提示病情累及了更多的关节(跖趾关节)而不是单纯压迫内侧隆突。
患者普遍主诉鞋不适、疼痛性囊肿、美观上缺陷、跖痛症等。
体格检查要求患者坐位和站立位。
可发现:外翻平跖足畸形,跟腱紧张,僵硬性或可矫正的外翻,指内旋,脚趾上和皮肤硬结,第2跖趾关节关节滑囊炎,趾间神经瘤,第1跗跖关节活动过大。
2.2放射学检查拇外翻术前应进行X线平片检查,包括足在负重状态下的正位、斜位和侧位X线片。
除此之外,摄取籽骨的图像来判断籽骨是否处于半脱位状态。
若证实籽骨存在半脱位,那么就可判定存在退行性变化。
特殊的测量包括:拇外翻角,第1、2跖骨间夹角,以及跖骨远端关节角。
此外,第1跖趾关节适合度也应给予高度重视。
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将畸形的严重程度分级,轻度:拇外翻角≤19°,第1、2跖骨间夹角≤13°;中度:拇外翻角20°~40°,第1、2跖骨间夹角14°~20°;重度:拇外翻角> 40°,第1、2跖骨间夹角> 20°[2]。
3非手术治疗对一些畸形较轻,疼痛较轻不影响生活和工作的或合并较重的系统疾病,有明显的下肢循环障碍的,可以通过穿宽松的鞋,穿通过足底力学测量制作的鞋垫,理疗和应用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等方法治疗。
拇外翻的诊断标准
拇外翻的诊断标准
拇外翻是指大脚趾向内侧转动,使外侧的足弓减小或扁平化。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拇外翻的诊断标准:
1. 拇趾外翻角度:根据大脚趾与正常足轴的夹角来评估。
通常,当夹角超过8-10度时,可以被认为是拇外翻。
2. 跨趾:在拇外翻时,大脚趾向其他趾骨压迫,形成趾间隙减小或消失。
3. 足底凸起:当站立时,足底不再保持自然的弓形,而是扁平化或凸起。
4. 疼痛和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足部疼痛、疲劳和不适,特别是在长时间行走或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时。
5. X线检查:X线可以用来确定拇外翻的程度,并排除其他相关问题,如关节炎或骨折。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的诊断标准,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拇外翻,请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确诊和治疗建议。
拇外翻疾病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和护理诊断
护理
6.健康指导:术后3天换药,14天拆线。克氏针3 周后拔除,弹力绷带包扎6周。六周后可穿宽 松舒适的鞋子,恢复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临床表现
• 引起疼痛原因: 1.拇趾根部隆起后受到鞋的挤压和摩擦引起拇囊炎。 2.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 3.拇外翻后拇趾负重功能下降,2、3趾所受压力增加,
跖骨头下产生胼胝体,出现转移性跖骨头下疼痛。 4.拇趾外翻推挤第2趾形成锤状趾,趾间关节背侧受
鞋面摩擦后产生胼胝体引起疼痛。 5.拇外翻后可合并第二跖骨头坏死和趾间神经瘤 。
拇外翻的护理
拇外翻定义
•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 度的一种足部畸形。
• 外翻角(HVA):指第一跖骨与近节趾骨轴线的 夹角,反映拇外翻的程度。HVA〉15° 为异 常。
• 第一、第二跖间角(EA)∶ 指第一、第二跖 骨轴线的夹角,它反映笫一跖骨内翻的程度。 当>10°可诊断第一跖骨内翻。
临床表现
• 拇外翻主要表现:畸形和疼痛 (1)足拇趾外翻畸形,局部疼痛、影响行
走,出现拇囊炎,局部可溃烂、感染。 (2)足拇趾外翻、旋转畸形。第二趾朝背
面挤出,形成锤状趾。前足变宽。 (3)第二、三跖骨头跖面(即足底面)皮
肤因负重加大,形成胼胝。 (4)第一跖趾关节突出部皮肤增厚,甚至
红肿产生拇囊炎。
治疗
•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外翻、疼痛较轻者 。 1.减轻局部压力:选择合适的鞋子,鞋跟不要太
骨科精读拇外翻的诊治,看这篇就够了!
骨科精读拇外翻的诊治,看这篇就够了!1.拇外翻的病因1.遗传因素约有一半的拇外翻患者在 20 岁以前即出现畸形,而出生至 20 岁正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至成熟的时期。
先天遗传因素对拇外翻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2.鞋袜因素穿鞋因素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可能只是加重了某些结构不良足的病理变化。
穿尖头鞋前后足部 X 线对比3.骨性结构异常第1 跖骨内翻:一些学者支持跖内翻为原发,拇外翻为继发。
第 1 跖楔关节:拇外翻可能与第 1 跖楔关节活动度过大有关。
籽骨系统:当各种原因引起跖骨籽骨系统发生附着肌群的力量失衡,拇趾逐渐倾斜于外侧,改变了正常力线,如图所示。
第1 跖骨头形态:有三种形态,其中方形和方形带嵴较稳定,较少发生拇外翻。
4.其他因素包括肌力失衡、炎症性及神经肌肉性因素、创伤性因素、韧带松弛、激素水平等。
2.病理表现1.拇外翻2.第 1 跖骨内翻合并跖骨头内侧骨赘增生和拇囊炎3.第 1 跖趾关节半脱位或合并骨关节炎4.第1 跖骨籽骨系统脱位及退行性改变5.前足横弓塌陷及足底疼痛性胼胝体6.拇内收肌及外侧关机囊过度紧张7.第 2 足趾向背侧半脱位,锤状趾畸形8.第 1 跖楔关节下移、过度活动3.x线检查匹配关节不匹配关节1.拇外翻角(HVA):第一跖骨纵轴线与第一趾近节趾骨纵轴线之夹角,正常< 20°。
2.跖骨间角(IMA):第一、二跖骨纵轴延长线之夹角,正常6°~12°。
3.趾骨间角(IPA):第一趾近节趾骨与远节趾骨纵轴延长线之夹角,正常11°~18°。
4.近侧关节固定角(PASA):第一跖骨远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垂线与该骨纵轴线之夹角,正常3°~8°。
5.远侧关节固定角(DASA):第一趾近节趾骨近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垂线与该骨纵轴线之夹角,正常1°~7°。
6.跖楔角(MCA):第一跖骨近侧实际关节面连线的垂线与其纵轴线之夹角,正常6°~15°。
北京大脚骨拇外翻的治疗方法
北京大脚骨拇外翻的治疗方法骨拇外翻(Hallux Valgus)是骨盆区足部最常见的畸形病,他由
脚部外展,骨盆末端拇骨翻转而成,在这种病情下,拇趾肌肉及关节
组织伤害明显而且有相当程度的不适感反应,让患者在平日的行走、
步行中及有负担时会遇到明显之掣肘疼痛。
一般来说,当发现有骨拇外翻的症状出现时,应尽早进行诊断治疗,以减轻症状、减缓病情的发展。
大脚骨拇外翻的治疗有多种,包
括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及中药治疗,以选择最好、最合适的一种护具
患者改善骨拇外翻的症状。
一、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是治疗大脚骨拇外翻的最常用方法,主要有冷热性疗法、制动性治疗及有氧运动等。
1.1 冷热性疗法:此疗法分别采用冷敷和热敷,对骨拇外翻有很
好的缓解疼痛效果,可以舒缓患者的疼痛、减轻肿胀;
1.2 制动性治疗:主要采用外部力改善脚部肌肉骨骼的不协调,有助于脚踝肌肉矫正不良姿态,进而减轻大脚骨拇外翻的症状;
1.3 有氧运动:有氧运动能够活络关节,加强组织对营养的吸收及改善关节肌肉功能,能够改善脚部肌肉组织伤害及形成病症,
二、手术治疗
大脚骨拇外翻的手术治疗也是治疗骨拇外翻的重要方式之一,一般通过骨拇外推、拇骨开放放缓及矫形外固等手术动作来减轻症状,使大脚骨拇外翻的症状减轻,脚部恢复正常。
另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例如用药治疗或拇骨矫形支具,等,可以选择性使用,以便达到改善骨拇外翻症状的目的。
三、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骨拇外翻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采用特殊药方,六味地黄加重楚药等混合熬制,适当搭配脚拇指周围位置的贴膏;外加艾灸温经;上下腿拖拉等治疗法,可以较好的缓解疼痛。
拇外翻最好的治疗方法
拇外翻最好的治疗方法拇外翻,俗称“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通常表现为大脚趾向外翻,与其他趾部形成角度。
这种畸形不仅影响了足部外观,还可能导致疼痛和不适。
因此,寻找拇外翻的最佳治疗方法是很多患者关注的焦点。
在治疗拇外翻时,首先要明确病因。
拇外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鞋履不当、足部结构异常等。
因此,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早期拇外翻,可以通过物理治疗来进行矫正。
物理治疗包括足部按摩、矫正器使用等,可以帮助改善足部的畸形,减轻疼痛,并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
此外,还可以配合适当的运动锻炼,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有助于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对于中期和晚期的拇外翻,手术治疗可能是更有效的选择。
手术治疗可以通过矫正骨骼结构,重建足弓,修复软组织损伤等方式来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手术治疗通常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持久性。
除了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管理的方法来帮助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比如选择合适的鞋履,避免穿着过紧或过高的鞋子;注意足部卫生,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感染等。
总的来说,拇外翻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建议患者务必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确保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日常护理和康复训练,以期望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拇外翻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康复。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改善拇外翻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拇外翻最佳治疗方法
拇外翻最佳治疗方法拇外翻,又称扁平足、内翻足,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主要表现为足部内侧的拇指外翻,使得足弓塌陷,足部外侧骨骼承受过大压力,容易引发疼痛和不适感。
拇外翻不仅影响美观,还会影响行走和站立的舒适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如何治疗拇外翻成为了许多患者关注的焦点。
在治疗拇外翻时,首先需要明确病因,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目前,针对拇外翻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矫形鞋垫、物理治疗、按摩和矫形器等,而手术治疗则包括软组织重建和骨骼矫正两种方式。
针对不同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轻度的拇外翻,非手术治疗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矫形鞋垫可以帮助分散足部的压力,缓解疼痛,改善步态。
物理治疗和按摩可以增强足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有助于纠正足部畸形。
此外,矫形器也可以通过外力的作用,帮助纠正拇外翻,对于一些儿童患者来说,这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拇外翻病例,手术治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软组织重建手术可以通过调整足部软组织的紧张度,使得足部的外形得到改善。
骨骼矫正手术则可以通过骨骼的截骨、复位和固定,来实现足部的矫正。
这些手术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足部的外形,减轻疼痛,提高行走的舒适度。
除了治疗方法的选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细节,来帮助改善拇外翻的症状。
选择合适的鞋子非常重要,应该选择支撑性好、舒适度高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和尖头鞋。
平时可以进行一些足部的按摩和拉伸运动,保持足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
总的来说,对于拇外翻的治疗方法选择,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决定。
非手术治疗适合轻度的拇外翻,而手术治疗则适合严重的拇外翻病例。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也需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来帮助改善症状。
希望每位患者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早日摆脱拇外翻的困扰,恢复健康的足部。
拇外翻影像诊断标准
拇外翻影像诊断标准拇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特指大脚趾伸肌、胫骨前脛骨肌和胫骨后脛骨肌受累,导致大脚趾逐渐外翻,并且足弓下垮。
拇外翻的发生与一系列因素有关,如遗传、先天畸形、脚部结构异常、肌肉失衡、脚部受伤等。
本文将介绍拇外翻的影像诊断标准。
对于拇外翻的影像诊断,常用的方法有X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
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拇外翻的常规影像学方法。
主要目的是评估大脚趾的外翻程度、关节畸形、关节间隙、骨骺发育情况等。
X线检查可以用来测量Hallux Valgus Angle(HVA)和Intermetatarsal Angle(IMA)。
HVA是大脚趾与第一跖骨之间的角度,其增大表示大脚趾外翻程度加重;IMA是第一跖骨与第二跖骨之间的角度,其增大表示跖骨骨骺的异常。
除此之外,X线检查还可以评估骨质疏松、关节周围软组织萎缩等。
2.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图像,对于关节和骨骼的畸形评估更准确。
CT扫描可以测量骨骼的角度、长度、宽度等参数,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判断病变的程度和类型。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如滑膜炎、肌腱炎等。
3.磁共振成像(MRI):MRI是一种无创、无放射线的影像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软组织解剖图像。
在拇外翻的影像诊断中,MRI主要用于评估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如关节囊肿、滑膜炎、软组织肥厚等,可以为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拇外翻的影像诊断主要依靠X线、CT扫描和MRI,通过这些影像学方法可以评估大脚趾外翻程度、关节畸形、骨骺发育情况、骨骼异常、软组织病变等。
这些诊断标准的应用可以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影像诊断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手术风险和术后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足外翻的诊断标准
足外翻的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足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也称为翻足,是指足部向外翻转或内侧凹陷。
足外翻通常会导致脚掌侧的脚弓变得扁平,造成脚趾向内翻转。
这种畸形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增加脚部受伤的风险。
及早诊断和治疗足外翻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足外翻的诊断标准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法。
一、临床表现1. 脚外侧突出患者的足部外侧会突出,踝关节向外翻。
2. 脚弓陷凹脚弓减少或消失,脚部出现扁平的现象。
3. 脚趾向内翻脚趾偏向内侧,不成直线。
4. 脚部疼痛患者在行走或站立时会感到脚底疼痛,脚部疲劳。
5. 穿鞋困难由于足部形态异常,患者可能难以穿合适的鞋子,导致鞋子磨损不均匀。
二、影像检查1.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诊断足外翻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片可以清楚地看到足部骨骼的位置关系,判断是否存在足外翻畸形。
2.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进一步观察软组织结构,帮助医生确诊足外翻,并了解患者的软组织情况。
三、评估足外翻的严重程度1. 非手术治疗轻度足外翻可以通过矫形鞋、矫形器等非手术治疗方法纠正。
2.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足外翻,如伴随严重足底疼痛或其他并发症的患者,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包括扭转骨折固定术、软组织松解术等。
四、足外翻的预防和注意事项1. 合理选择鞋子选择合适的鞋子是预防脚外翻的关键,应选择符合足部形状,具有良好支撑和缓震功能的鞋子。
2. 适当锻炼足部肌肉加强足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帮助预防足外翻,如常规脚部按摩、瑜伽、伸展运动等。
3. 定期检查足部定期检查足部健康状况,如发现脚部异常,应及时就医。
足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临床医生通常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检查来判断足外翻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预防足外翻也至关重要,应注意选择合适的鞋子并进行足部锻炼。
希望本文能对足外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示例:足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也称为外翻足或扁平足。
(最新整理)拇外翻分型及治疗
• 改善畸形效果有限,往外侧推1mm,改 善IMA角1º
• 一般只能推3-5mm,达到直径的 1/3-1/2
2021/7/26
46
第一跖骨基底截骨
• 1901年Loison首先描述了第一跖骨基底 形截骨术,纠正第一跖骨的过度内收( 翻)
• 此后基底截骨术虽有了一些改进,但80 年来几乎没有明显变化
除HVA外,负重位IMA等均大于非负重位。
2021/7/26
非负重位
负重位
19
拇外翻的分型
2021/7/26
20
(一)按物理检查分型:
• I 度:外翻的拇趾与其它的趾不发生挤压 • II 度:外翻的拇趾与其它的趾发生挤压 • III度: 外翻的拇趾与第二趾相互重叠
2021/7/26
21
(二)按X线片有关角度测量分型:
2021/7/26
65
关节炎
• 跖趾关节融合 • 人工关节
2021/7/26
66
拇外翻手术治疗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
建议术前拍负重位X线片。我们研究发现 负重位X线片除HVA 外, IMA等的度 数均大于非负重位。
2021/7/26
非负重位
负重位
67
问题
: 选择合适的术式 术前应根据X线的测量选择合
2021/7/26
4
拇外翻的病因
• 遗传因素:患者中60%-70%有家族史,18 岁以前如果没有踇外翻,一般认为没有家 族史。遗传特殊的生物力学结构功能。
• 关节炎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 神经肌肉性 • 创伤性 • 穿鞋习惯
2021/7/26
5
拇外翻的病理
(一)直接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拇展肌腱止于近节趾骨基底 内侧。
足底侧
拇长屈肌腱通过内、腓侧籽 骨间沟,向远侧止于远节趾 骨基底.
拇短屈肌腱在跖趾关节跖侧 分为内、外侧腱两部分,分 别经籽骨止于近节趾骨基底 内、外侧跖面
第1跖趾关节可主动背伸50°~ 60°,被动背仲最大可达90°; 主动跖屈30°~ 40°,被动跖屈 45°~50°
负重位的检查
查体
(2)拇趾抓持力的检查:可让患者负重位站立,将一纸片 置于拇趾跖面,正常站立时,如不能轻易拉出纸片, 说明抓持力很好;如可拉出纸片,让患者将拇趾跖屈 用力,整个拇趾都可抓住纸片,不能轻易拉出纸片时,
说明抓持力一般;如果让患者将拇趾跖屈用力,但只 有拇趾未节可抓住纸片,用力拉出纸片时,说明抓持 力差;如果让患者将拇趾跖屈用力也不能控制住纸片, 说明没有拇趾抓持力。
足的x线测量对于进一步了解拇外翻的病理及设计手术 方案是非常重要。负重足的基本功能,很多足的畸形 在负重状态下可以表现得更清楚。一些测量指标在负 重和非负重状态下可以明显不同。足部各种x线测量一 般都是在足负重位摄片下完成。手术前常规需要拍摄 患足负重位、前后位和侧位,根据需要拍摄足的非负 重位内旋斜位和籽骨轴位。
女性发病多于男性,男女比例 约1︰9~1︰15。
致病因素
一。鞋袜因素 拇外翻患者大多出现在人类使用鞋的时代里,穿鞋过紧, 前足受压是拇外翻的一个病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 跟鞋引进日本,但随之而来的是拇外翻患者快速增多。 中国的研究数据表明穿高跟鞋者拇外翻患病率为不穿高 跟鞋的15倍。但穿鞋并不是引起拇外翻的唯一因素。
拇僵硬
很多患者第1跖趾关节外侧较紧张, 不易纠正
判断跖趾关节面是否适合
内侧跖楔关节稳定性
较严重的拇外翻,还常伴有拇趾的 向外旋转,趾甲指向背内侧,此时称 为外旋或旋前。
足趾胼胝出现的部位常反映出局部 受到异常压力的结果。
较严重的畸形可能推挤第2趾引起移 位
负重位的检查
查体
(1)如果足趾畸形在负重后加重,可能说明关节存在松弛 或足趾不稳定。有些拇外翻患者足负重后出现内侧纵 弓的塌陷,前足呈旋前状态。足垫的支持可纠正前足 的旋前,能很好地缓解症状。
致病因素
二。遗传因素 有专家研究报道:69.48%患者有家族史,其中55%
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出现了拇外翻 至少50%以上的患者在20岁之前就已经发生拇外翻
致病因素
三。足部结构异常
第1跖骨内翻 第1跖骨过长 前足或拇趾的旋前 跖趾关节形态异常 扁平足
致病因素
其他因素 (1)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 (2)小儿麻痹后遗症 (3)创伤
痛风性 关节炎
病史
6.家庭其它成员有无拇外翻。
查体
一般检查
一般检查要观察足部皮肤的 状态,足部的血运情况,感 觉,肌肉的状态,步态。
局部检查
局部检查要在足非负重和负 重状态下分别完成。
查体
非负重位的检查
第1跖趾关节内侧或背内侧肿物突出, 表面皮肤可有胼胝
局部皮肤红肿可形成拇囊炎
拇囊部位的压痛
病理
➢ 第1跖骨内收。 ➢ 第1、2跖骨间夹角(IMA)增大。 ➢ 拇外翻角(HAA)增大。 ➢ 软组织平衡改变。
第1跖趾关节周围软组织解剖示意图
第1跖趾关节由两个关节构成。
跖骨头关节面延伸于跖 骨头的跖侧,并被一嵴 分为两个斜形关节面分 别与胫、腓侧籽骨成关 节
第1跖骨头远端呈椭圆形, 与近节趾骨基底的凹形 关节面形成关节
手足外一科 王伟
概述
拇外翻:也叫大脚骨病,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角 度的一种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见的足病之一。一般认为拇 趾的外翻角>15º可诊断为拇外翻。
>15度
A为正常,B图中拇外翻角约15°,C、D、E的拇外翻 角以15°递增。
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虽 然超过此角度而没有 症状,而另一部分人 拇趾外翻角度虽然不 到15°,却有拇囊部 位的疼痛。
谢谢
虽然拇趾的外翻畸形一目了然, 很快就能作出诊断,但相关的病 理改变,需要仔细的检查方能更 加清楚地了解。
病史
1.疼痛 拇外翻患者常常是以拇趾的疼痛和拇趾外翻 畸形就诊。约有70%拇外翻患者合并有疼痛,需要了 解疼痛的部位。是在拇囊,还是位于跖趾关节或籽骨 部位?疼痛有无向拇趾放射,疼痛的严重程度,疼痛 是否影响到运动、工作还是日常生活,疼痛缓解的方 式,行走时痛还静息痛,疼痛和穿鞋的关系.疼痛开 始的时间,持续的时间和进展的情况。外侧足趾疼痛 的情况
拇趾外翻后,第一跖骨 头内侧骨赘形成,与 鞋面摩擦,形成滑囊 炎,成为拇囊炎
在第一跖骨头背侧突出并伴有滑囊炎者, 又被称为背侧拇囊炎
由于拇外翻后常常伴有足的其他部位病变,如锤状趾、 跖骨痛、小趾滑囊炎、扁平足等,因此,又有人称拇 外翻为“拇外翻复合体”或“拇外翻综合征”
文献报道拇外翻发病率从2%—50%, 差别很大
第一跖趾关节两侧有扇形的侧副 韧带、止于籽骨的悬韧带,跖侧 有厚韧的足底韧带(又称为跖板)
拇趾籽骨是组成第1跖趾 关节的重要结构,起着 保护屈拇长肌腱和跖骨 头的作用,同时类似一 个滑车增加了屈拇长、 短肌腱的力量。
拇趾跖趾关节周围有6条肌腱通 过或附着
足背侧
拇长伸肌腱通过关节背侧止 于远节趾骨基底背侧。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拇外翻角(HAA) :拇趾跖骨中轴线与近节趾骨中轴 线之夹角。正常 为15°~20°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第1、2跖骨间夹角(IMA): 第1、2跖骨中轴线之夹角。 正常为9 °拇外翻时此角通常大于正常。
一:前后位观察和测量
近端关节面固有角(PASA或DMAA) 第1跖骨远端关节面内、外两点引 一连线,跖骨中轴线与上述连线 有一交点,经此交点做关节面连 线的垂线,该垂线与跖骨中轴线 的夹角。正常人一般<7.5°。
病史
2.拇趾外翻畸形和拇囊形成的时间 疾病加重的过程。 对其它足趾影响情况
病史
3.既往穿鞋的情况 有无穿过窄小、高跟 的鞋。现在穿鞋的变化。
病史
4.以前治疗的情况 使用过何种药物,用过何种矫形 支具。既往手术的时间、手术方式和在何处做的手术 等。
病史
5.既往拇趾是否受过创伤、有无类风湿性关节炎、糖 尿病和痛风性关节炎等全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