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653716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95.png)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数学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时间: XXXX年XX月XX日地点: XX教室参会人员:数学教师、班主任会议议程:1. 讨论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明确教学内容和安排。
2. 分析学生的学情,制定教学策略和方法。
3. 准备教材和教具,确认使用的教辅资料和学生练习册。
4. 讨论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方式。
5. 分工合作,制定备课计划和时间安排。
6. 确定测评方式和评估标准。
会议记录:1.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数字,学会对数字进行比较和排序,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 重点难点:数字的认识与比较、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 学情分析和教学策略- 分析学生掌握数字的情况,可以通过数字游戏、数字卡片等活动进行认知巩固和巩固。
- 对于加法和减法的教学,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教学,比如购物和找零。
3. 教材和教具的准备- 教材:《XXXXX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器、图表等。
4. 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设计数字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数字的认知和比较。
- 设计购物和找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加法和减法。
5. 备课计划和时间安排- 第一课时:数字的认识与比较- 第二课时:数字游戏活动- 第三课时: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第四课时:购物和找零活动- ...6. 测评方式和评估标准- 通过课堂练习、小组活动和个人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测评。
- 以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和综合能力表现等为评估标准。
会议总结: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数学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制定了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并准备了相应的教材和教具。
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设计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备课计划和时间安排合理,确保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将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测评,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集体备课 记录表
![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集体备课 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f67a29f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0.png)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针对性的巩固练习(主备人) 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
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
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
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
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活动要求:小组合作两个组长当营业员,
其余的组员当顾客。
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
负责收钱、找钱。
文明购物互相交流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
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
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
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从而达
到对教学的难点突破。
针对
性
的巩
固
练习
(集体
讨论)。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499ef927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6.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示例文章篇一:《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场充满趣味与探索的旅程》今天呀,我想给大家讲讲我们学校一年级上册数学的集体备课活动。
那可真是超级有趣呢!我们的数学老师们呀,就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学习数学,聚在一起商量着各种教学的好点子。
活动一开始,李老师就拿着课本,满脸笑容地说:“咱们得让这些小娃娃们觉得数学就像玩游戏一样好玩。
”大家都纷纷点头。
王老师紧接着就站了起来,眼睛亮晶晶的,她说:“就拿数的认识来说,咱们不能光让孩子们死记硬背1、2、3,得让他们摸摸小棒,数数小方块。
这就好比是让小厨师认识食材,得让他们亲手去拿一拿,才能知道这个食材是啥样的。
”大家听了都觉得这个比喻太妙了。
这时候,张老师也忍不住开口了:“对呀,还有加减法呢。
我们可以把教室当成一个小超市,让孩子们拿着卡片当钱去买东西。
比如一个小本子标3元,孩子拿5元去买,他就得算出找零是多少。
这就像小探险家在寻宝,得自己去探索怎么才能得到宝藏。
”其他老师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个主意太有趣了。
赵老师呢,他是个很细心的老师。
他皱着眉头想了想,然后说:“可是那些理解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孩子怎么办呢?我们得有个更基础的办法。
”大家一下子都安静下来,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过了一会儿,孙老师拍了下大腿,兴奋地说:“我们可以编一些关于数字的儿歌呀!就像‘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上漂……’这样朗朗上口,孩子们肯定爱唱,一边唱就一边把数字记住了。
这就像是给数字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让它们变得更吸引人。
”大家听了,又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都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然后呀,大家又开始讨论起图形来了。
李老师又说话了:“图形这一块,可不能光在黑板上画。
咱们得把那些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都拿到教室里来,让孩子们摸一摸,滚一滚。
就像小动物认识新伙伴一样,得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这些图形的特点。
”这时候,有个年轻的小周老师问了个问题:“那我们怎么去检查孩子们到底有没有学会呢?总不能光看作业吧?”这个问题可把大家都难住了。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e0fed8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36.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确定文章类型本文将记录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的过程和内容,为读者提供详细的信息和深入的理解。
二、梳理关键词本文将聚焦以下关键词: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教学策略、课程设计、学生需求、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教育理念。
三、记录备课过程本次集体备课于2023年3月1日星期二下午2:00-4:00在学校数学教研室进行。
参与人员包括五位数学老师和一位数学教研员。
首先,我们讨论了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和技能,分析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求。
大家一致认为,在课程设计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
接下来,我们针对每个单元的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我们确定了教学策略,包括问题导入、情境创设、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
同时,我们还针对一些难点和重点制定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发言,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教研员也给予了我们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四、总结优缺点本次集体备课取得了以下优点:1.老师们积极参与,讨论热烈,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2.我们深入了解了教材和学生需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3.老师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得到了共同提高。
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讨论过程中,有些老师的发言时间过长,影响了其他人的参与。
2.在制定教学策略时,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
五、提出建议根据本次集体备课的经验和不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在下次集体备课时,要更加注重时间的分配,确保每个人的发言时间。
2.我们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3.在备课过程中,我们要多参考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4.我们建议学校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例如教学软件、教学设备等,以便我们更好地开展数学教学。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深入了解了教材和学生需求,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10785c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5.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记录时间:2022年3月10日地点:xx小学一年级教室参与人员:一年级所有数学老师主持人:王老师一、备课目标本次备课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识别数字,认识数的顺序,掌握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二、备课内容1. 数字识别- 利用教学软件或课件展示数字卡片,供学生观察和识别。
- 设计互动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方式巩固数字的识别,如数字拼图、数字猜谜等。
2. 数的顺序- 制作数的顺序卡片,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按卡片上的数字顺序进行排列。
- 进行数的顺序游戏,例如数字连线游戏,让学生根据提示将数字连起来,锻炼数的顺序意识。
3. 简单加法运算- 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卡片和教具认识加号和加法的概念。
- 制作加法练习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 设计加法游戏,如教师出示数学题目,学生用手中的卡片或教具进行计算。
4. 简单减法运算- 引导学生通过教学卡片和教具认识减号和减法的概念。
- 制作减法练习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
- 设计减法游戏,如教师出示数学题目,学生用手中的卡片或教具进行计算。
5. 知识巩固和拓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讨论,通过分享和合作,巩固所学的数字识别和简单运算技能。
-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继续进行相关的练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备课方法和策略1. 教学手段多样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教学软件、课件等,以图表、图片等形式呈现数字和运算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制作教学卡片、教具等视觉辅助材料,便于学生观察和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2. 情景教学法- 设计具有情境的教学活动,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的内容。
3. 合作学习- 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和互动讨论,在共同合作中建立信心和提高学习效果。
4. 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和辅助材料,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一年级分与合
![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一年级分与合](https://img.taocdn.com/s3/m/a23a9854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6.png)
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记录一年级分与合一、活动目标本次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的目标是帮助一年级学生在分与合的学习中建立概念、形成思维,并能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集体备课教研,我们将共同研究教材中相关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二、活动内容本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知识点明确:梳理并概括一年级数学教材关于分与合的知识点,明确学习目标。
2.教学方法研讨:分享各自教学中取得的成果与困惑,共同探讨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分与合教学方法。
3.教学资源分享:共享各种适合一年级学生分与合学习的教学资源,包括练习题、游戏、教具等。
4.课堂实践演示:选取几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小组成员进行实际演示,展示教学策略与方法。
5.教学反思与研讨:通过观摩与讨论演示课堂,从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改进教师个人教学方法。
三、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将分为两天进行,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上午 - 9:00-9:30:活动开场与介绍,明确活动目标。
- 9:30-10:30:梳理一年级数学教材关于分与合的知识点,共享个人教学心得。
- 10:30-11:00:茶歇上午 - 11:00-12:00:分组研讨,小组成员分享教学方法,讨论问题。
- 12:00-14:00:午餐休息下午 - 14:00-15:30:分享教学资源,交流使用教学工具与游戏的心得体会。
- 15:30-16:30:小组成员进行实际演示,展示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二天上午 - 9:00-10:30:观摩演示课堂,对演示进行评价与讨论。
- 10:30-11:00:茶歇上午 - 11:00-12:00:总结经验与教训,改进教师个人教学方法。
- 12:00-14:00:午餐休息下午 - 14:00-15:30:提出下一步行动计划,明确教学调研与改进目标。
-15:30-16:00:活动总结与闭幕。
四、活动效果与总结通过本次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活动,与会教师们共同研究了一年级分与合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一上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中小教育)
![一上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中小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6567afaa8956bec0875e36d.png)
集体备课记录年级一年级地点办公室主备教师郭彩妮科目数学时间9.3 主持人郭彩妮元单第一单元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活动流程1、主持人发言:今天我们进行第一单元的集体备课,请主备教师老师开始说课,其他老师准备进行点评。
2、主备人说课: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首先,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在探索的过程中得到答案。
接着认识大于小于和等于号,在认识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之后,再让学生比较啦啦队认识,是对新知识的巩固。
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运用不同形式的练习,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练习巩固。
四、小结通过学生谈收获,对本节课的知识加以回顾,起到巩固的作业。
3、教师观点:孙镭萍: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集体备课记录年级一年级地点办公室主备教师段丽丽科目数学时间9.3 主持人段丽丽元单第二单元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活动流程1、主持人发言:今天我们进行第一单元的集体备课,请主备教师老师开始说课,其他老师准备进行点评。
2、主备人说课: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各种样子的本子、各种样子的橡皮、各种样子的铅笔等。
请一位同学帮助老师分类整理,过程用实物投影展示。
二、学习例题你说我讲教师引导:分类在我们生活中的用处可大了。
你看,妈妈正需要你的帮助呢!引导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体会分类标准不一样。
三、自主探索教师引导:妈妈很辛苦,我还能帮妈妈做点什么呢?说说自己的想法。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关爱妈妈的情感四解决问题教师出示自主练习第三题图,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
一上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文本记录表
![一上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文本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6e87eeecc77da26925c5b091.png)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六 课外实践
回家帮助家人分类整理物品,并和家人说说自己分类的方法,请家人给你评价。
七 作业设计:请你将厨具分类整理一下好吗?
3、教师观点:
王建丽:《妈妈的小帮手》是分类比较的第一课时中的内容,他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分同一类的物品,理解对同一类的物品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分的结果是不同的。并且要让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1、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2、增加游戏难度 引出左右
3、认识左右手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渗透思想教育
4、认识身体中其它一左一右的好朋友
5、增加“听口令做动作“游戏的难度巩固左右的知识
围绕自己身体上的组成部分辨认左右,通过游戏活动学生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物体间左右位置关系奠定基础
三、做韵律操
四、认识前后、上下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交流与倾听。
四、猜一猜
教师:“我们认识的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猜一猜哪种形状的物体滚得最快?”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验证。小组汇报结果。
五、找朋友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模型。提出问题“你能从教室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在生活中你还能找到他们的朋友吗?
1、认识前后
2、认识上下
围绕学生间的座位关系的讨论,学生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所以在描述两个物体位置时,应该说清谁在谁的哪一面。
五、小结:
3、教师观点:
段丽丽:教学中先让学生举举左手,举举右手,了解学生对左右方位的已有经验,以此为基础组织游戏活动。游戏中,先向学生说明和演示游戏的规则,“鼻子,鼻子,左眼!鼻子,鼻子,右耳”说到哪儿,指到哪儿,再找两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组织二人结伴做游戏。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3e2eb57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4.png)
一年级数学上册集体备课记录一、课程目标与要求本学期的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要目标包括:1.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如数数、加减法等。
2. 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一年级数学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数的认识:包括0-20的数数、认数、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等。
2. 加法和减法:初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3. 平面图形:认识基本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4. 实践活动和游戏:通过实践活动和游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达成上述目标,我们采取以下教学方法与策略:1. 直观教学: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游戏化教学: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4.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四、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2. 学习习惯和态度: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
3. 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如理解困难、运算错误等。
4. 学习反馈和评价:定期进行学习反馈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年级数学集备教研记录
![一年级数学集备教研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7ed187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1.png)
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集体备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探讨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研内容1. 教研主题: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2. 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数学教师3. 教研过程:(一)集体备课1. 分组讨论:将一年级数学教师分为三个小组,分别针对一年级上册的三个单元进行集体备课。
2. 交流分享:各小组在备课过程中,针对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初步的教学设计。
3. 教学设计展示: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教学设计展示,其他教师针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和补充。
(二)专家讲座1. 邀请区级教研员进行专题讲座,主题为“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策略与方法”。
2. 讲座内容:教研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讲解:一是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活动;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是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三)经验交流1.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
2. 针对教师们提出的问题,其他教师和教研员共同探讨,提出解决方案。
三、教研成果1.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
2.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为一年级数学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教研反思1. 集体备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今后要继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
2. 教研活动要注重实效,既要解决实际问题,又要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 教研活动要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 持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不断完善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与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135453c4a7302768e9939f1.png)
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年级黄冬云张继环曾广安一、教材分析1、课程目标:知道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连加、连减式题。
初步感知连加、连减算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集思广益事半功倍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
扎扎实实做好新课标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
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的落实,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适合学校发展的集体备课机制。
目标任务:加强新课标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加强听课、评课、说课的力度,做到每课时都进行集体备课。
主要措施:1、把每一单元的内容落实到人,以这位老师为主,写出教案,集体修改补充,形成用集体智慧形成的教学方案。
2、记录每次学习、听课、以及与外校教师交流会议的内容。
3、坚持备课组内互相听、评课制度4、做到每节课后及时交流课堂上收获。
明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个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次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回去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法、减法的含义和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悉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法、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分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备课教研活动记录备课教研活动记录备课教研活动记录备课教研活动记录备课教研活动记录备课教研活动记录备课教研活动记录集体备课体会转眼间,一学期就要结束了。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9c363746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24.png)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范文一、活动基本信息。
活动主题: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
活动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活动地点:[详细地点]参与人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教师。
二、活动目标。
1. 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
2. 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 探讨创新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活动过程。
# (一)开场(轻松幽默开场,活跃气氛)主持人(数学教研组长李老师):“各位数学大侠们,咱们今天又聚在一起开始‘华山论教’啦!看看咱们怎么把小学数学这门‘武功秘籍’更好地传授给咱的小徒儿们。
”大家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 (二)教材分析。
1. 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张老师)张老师:“我先来说说一年级的教材哈。
这一年级的数学啊,就像是给小娃娃搭积木,一块一块基础得很。
像认识数字这块,那些个1、2、3,在咱眼里简单得很,但对小娃娃们来说,就像发现新大陆。
特别是数字的书写,那歪歪扭扭的,咱可得费不少功夫纠正。
还有比大小,那些个‘>’‘<’符号,小娃娃们老是搞混,就像在玩绕口令似的。
我觉得这部分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能清晰地认识数字、理解数的概念,难点就是符号的运用和数字书写规范。
”其他老师纷纷点头,王老师打趣说:“是啊,我每次看他们写数字,都像看天书一样,那小指头捏着笔,写出来的数字就像在跳舞。
”大家又笑了起来。
2. 三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刘老师)刘老师:“三年级可就有点小挑战咯。
这时候开始学乘除法了,就像给孩子们开了个小‘智慧迷宫’。
比如说乘法口诀,背起来容易,但在实际做题的时候,有些孩子就转不过弯来。
还有那个除法的竖式计算,格式啊、步骤啊,错得五花八门的。
我感觉教学重点就是让孩子们熟练掌握乘除法运算,难点在于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且能灵活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赵老师补充道:“没错,就像那个应用题,问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有些孩子就直接瞎写,根本没搞懂除法在这里的意义。
小学数学一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
![小学数学一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6528a3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85.png)
小学数学一年级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范文介绍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活动是教师们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4811e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7.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备课内容: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数一数》二、备课目标:1、熟练掌握数的组成,为学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好基础。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备课过程: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单元,主要内容有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这些内容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2、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可能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直观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
3、教学方法设计: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方法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直观教学的方法,例如使用图片、实物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
(2)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等。
4、教学环节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数出它们的数量。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数的概念。
(2)学习新课:通过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和数的表示方法。
然后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3)巩固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和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还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教学评价设计: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和反馈。
可以采用口头提问、练习题检测、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同时还可以设置一些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数学知识。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一、活动时间:X年月日二、活动地点:四年级数学备课室三、参与人员: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四、活动主题:提高四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五、活动过程:1、总结上一学期数学教学的得失,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92ff8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21.png)
一年级上册数学集体备课记录
主题:数的大小比较
时间:2021年9月1日
参与人员:
- 张老师
- 李老师
- 王老师
目标:
- 通过比较数的大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比较大小的方法。
讨论内容:
1. 张老师分享了一个引入数的大小比较的活动,每个学生手上拿着一个数字卡片,老师随机叫几个学生出来进行比较,其他学生通过观察他们手上的卡片来判断谁的数字更大或更小。
这个活动能
够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并帮助他们理解数的大小关系。
2. 李老师介绍了一些数的比较符号,如“大于”,“小于”和“等于”。
她建议通过与学生练填写比较符号来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
我们决定在下一堂课上实施这个活动。
3. 王老师分享了一些关于数的大小比较的问题,例如:“5比3大吗?”,“4和4一样大吗?”等等。
这些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
下一步计划:
1. 每位老师根据本次讨论的内容,为下一节课准备相关的教学活动和练题。
2. 张老师将准备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
3. 李老师将准备一些填空练题,让学生练使用比较符号。
4. 王老师将准备一些思考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数的大小比较的理解。
结论:
本次集体备课讨论了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数的大小比较的重要性和方法。
通过活动和练习,我们将帮助学生掌握数的大小比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下一节课,我们将根据本次讨论的内容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的大小比较。
一年级数学教研集体备课
![一年级数学教研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324277b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c.png)
一、备课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一年级数学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一年级数学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10月26日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备课活动旨在通过集体研讨,共同探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备课目标1. 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一年级数学教学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
2. 针对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共同研讨教学策略和方法。
3. 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备课内容1. 教学内容分析本次集体备课内容为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以及图形的简单特征和分类。
2. 教学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并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掌握图形的简单特征和分类。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学策略和方法(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直观演示图形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
(3)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折纸、拼图等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图形的特征。
(4)游戏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设计趣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5)分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分层教学活动,关注全体学生的成长。
4.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
(3)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4)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3篇)
![一二年级数学教研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0c195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a.png)
第1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一二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于2021年9月15日开展了以“提升一二年级数学教学质量”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交流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
二、教研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活动时间:2021年9月10日(2)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3)参与人员:一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4)活动内容:本次集体备课主要针对新学期一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和重难点进行讨论。
首先,各年级备课组长分别介绍了本年级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安排。
接着,针对新学期的教学重难点,教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2. 教学观摩(1)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2)活动地点:学校多媒体教室(3)参与人员:一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4)活动内容:本次教学观摩活动由二年级数学教师张老师执教,课题为《认识钟表》。
张老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理解钟表的结构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观摩课后,全体教师对张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张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提出了改进建议。
3. 交流研讨(1)活动时间:2021年9月20日(2)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3)参与人员:一二年级全体数学教师(4)活动内容:本次交流研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①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②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③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
在交流研讨环节,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和经验。
通过讨论,大家认识到,提高一二年级数学教学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②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③加强课堂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三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753a568762caaedc33d4cb.png)
小学一年级数学集体备课记录三篇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第一单元数一数(一)教材内容数一数这一单元的内容很少也很简单,但却很重要,“数一数”是义务教材“准备课”中的内容,咱们都知道,义务教材的准备课中包括:数数、认数、分类、比多少和写字的准备等一些内容,由于课程标准中强调比一比和分类两部分内容,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作为单独的单元进行编写,那么数数、认数的内容也就独立成一个单元。
(二)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三)教材说明1.教科书的第2~3页,是这一单元的主题图“美丽的校园”。
我们认为学生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有质的变化。
作为开学的第一课,学生学习数学的第一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爱学校,爱集体的良好情操,是十分重要的。
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一幅校园情境的主题图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在学生观察图,描述图意时,老师可掌握其数数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为学生正式学习数学知识作准备。
2.教材的第4~5页给出了1~10各数,并且配合出现了相应数量的人物和事物的集合圈,与义务教材不同的是,这些集合圈中的人和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使学生看到知识前后的联系,将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四)教学建议那么老师不要急于让学生数,可以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说一说。
在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老师再引导他们数一数。
另外,在充分利用了主题图以后,还让学生们数一数身边的事物,例如数一数教室里黑板、门窗、灯管的数量,文具盒里各种文具的数量等。
第二单元比一比(一)教学内容“比一比”这一单元主要有两部分内容:“比多少”和“比长短、比高矮”。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数学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
![数学一年级下册集体备课](https://img.taocdn.com/s3/m/6a384066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02.png)
集体备课样板正面(一律采用小四号字)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迁移学习方法8+9= 8+8= 7+8= 7+6=14-8= 10-6= 13-9= 18-9=选几题让学生讲讲怎样想的?二、情境导入(多媒体出示)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划船。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问题。
提问:还剩几只船?还剩几瓶矿泉水?(板书问题并列式)揭示课题:这样的题应该怎样计算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十几减8、7)三、主动探索,掌握计算方法1.探究算法。
谈话:“15-8=”你想怎样计算呢?先自己想一想。
小组合作学习,如果计算有困难,可以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可以怎样算,把想法告诉组内的其他小朋友。
学生探索算法,组内讨论交流,把不同的算法在班级内交流。
反馈:学生介绍自己的算法,教师及时根据学生说的情况用学具演示,并相机板书算法。
方法1:看图数出来的。
方法2:分两次减8,15-5=10,10-3=7;方法3:从10里减8再加5,10-8=2,2+5=7;方法4:想加法算减法,8+(7)=15,15-8=7。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把这种方法告诉同桌,并把计算结果填在课本上。
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已经一起把问题一解答出来了,你有办法来解决问题二么?赶快把你的办法告诉你的同桌吧!2.知识迁移,教学“试一试”。
谈话:现在,老师想出题来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板书算式:13-7= 13-8= 12-7= 16-8=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及同桌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当堂达标1.自主练习第1题、第2题。
让同桌先相互说说图意,列式计算,并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算法。
集体备课反面设计集体备课反面设计集体备课反面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备课记录
一、旧知回顾,揭示课题
1.小黑板出示:
A.9个一和6个十是()。
B.89后面的第7个数是()。
C.比较数的大小。
39○36 69○96 50○50+7
2.猜人数:
A.一(2)班的人数的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4,一(2)班
有多少人?
B.一(1)班的人数比45大比48小,一(1)班可能有多
少人?(学生:可能是46人,47人)
C.若还知道一(1)班的人数与一(2)班的人数不相等,
那么一(1)班有多少人?(学生猜出47人)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多些”“少些”。
谈话:同学们,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
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折的,你们想知道比赛
结果吗?请看黑板。
黑板出示例题:小猴和小猫比赛折智慧星。
小猴说:
“我折了34个。
”小兔说:“我折了38个。
(教师在黑板上贴动物图片并板书34和38)
提问:听了小猴和小猫的对话,你知道了什么?请在
四人小组中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回答:小猫赢了比赛,小猴输了;38大
于34,34小于38;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小猴折的比小猫少。
引导: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折的比小猴多很
多吗?得出:38比34 只多
几个,不是很多,所以小猫
折的比小猴多一些。
(板书“多些”)
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得出:小猴折的比小猫少一些。
(板书“少些”)
2.“多得多”“少得多”。
出示小狗图
提问:小猫和小狗怎么比呢?
引导:小猫做的比小狗多得多,小狗做的比小猫少得多(板书“多得多”“少得多”)
还可以怎样比呢?(引导:小猴做的比小狗多得多,小猴做的比小猫少得多)
3.小结。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追问:如果两个数量相差不多,可以怎样说?相差很多呢?
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先看要求,再看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对比说说)
2、想想做做第2题
组织学生依次看两小题的条件和问题,
让学生根据题意选择答案并交流,说说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
3、想想做做第4题
他们为什么做40座的比较合适?
4、估一估(想想做做第5题)提示:右边的大约有几个20本书?
四、游戏活动
出示:小猴拿着卡片50,小兔拿着卡片45。
讲述:小兔和小猴打算用今天学习的“少些”“多些”“少得多”“多得多”这些词玩一个游戏。
你们想不想玩?
活动方法:两人各拿一张卡片,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将两个数比一比。
五、小结
1.今天小朋友又学到了新本领,在今后比多少时,我们不仅可以用“>”“<”或“=”这些符号来表示,还可以用“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来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
2.课外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