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1)
地理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4.2农业第一课时教案

4.2 农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2.运用图文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3.运用图文资料,分析我国农业地域差异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农业分布特点。
难点:我国农业地域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读图指导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谈论法、对比分析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图片——吃货眼中的中国,请同学们观看的同时,思考不同区域传统美食的差异、对我国的饮食文化有初步的认识,所有的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美食,这些美食与农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农业。
新课讲授:一、农业及其重要性1.农业的含义活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找出农业的概念。
学生进行总结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2.农业的分类活动:请同学们结合图文资料,找出农业的主要类型。
农业的劳动对象就是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其产品也是生物本身,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等部门。
3.农业的地位活动:教师提供材料:“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
它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粮食、副食品、工业原料、资金和出口物资。
学生总结:农业的地位:是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二、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1.分布特点活动:通过读图总结:我国的农业西部和东部,南部和北部存在差异。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我国各地逐渐根据自然条件形成了稳定的农业部门和生产对象,在我国的东部和西部,农业生产存在明显的不同。
我国西部地区降水稀少,地形崎岖,因此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东部地区降水较多,在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区主要分布着种植业,在地形崎岖的山地主要是林业,渔业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沿海地区和南方地区。
由于我国南北方地区地形和气候的差异,我们南北方地区农作物的种类和熟制有显著的差异。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 农业课件(37张PPT)

种植业
林业
农业
渔业
畜牧业
判断以下活动是否属于农业。
谷物、蔬菜 肉、蛋、奶
鱼、虾等 水果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农业 第一产业
2.影响农业的因素 我的农场我做主: 把以下地区和适合开展的农业生产部门用线连起来。
太行山区 华北平原 内蒙古高原 太湖沿岸
渔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林业
种植业
林业
因地制宜
大棚农业
存储、保鲜技术
超 级 杂 交 水 稻
知识点三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1.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及其分布。
中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不同,他们的主食各是 什么?其主食与跟当地种植的粮食作物有关。北方与南 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各是什么?
读图,说一说中国水稻和小麦的分布特点,并简要 分析形成该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
农作物熟制
主要粮食作 物
主要经济 作物
洞庭湖 平原
水田
一年两熟 到三熟
水稻
甜菜
三江平原 旱地 一年一熟 小麦、玉米 油菜
知识点四 畜牧业分布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主要畜产品
牛、羊、马 家禽和生猪
饲养方式
放牧 圈养
饲料来源
天然草场 粮食
读中国畜牧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的四大牧区是指哪些地区?主要畜种有哪些? (2)读图分析中国牧区发展畜牧业有哪些有利条件? (3)中国农耕区的畜牧业主要饲养的禽畜有哪些?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日
课堂小结
让“土地奉献” 的产业
概念 影响因素
农 业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2.1 农业(一)》精品教学课件

再见
1.活动中,属于农业活动的有( A)
①挖笋②采茶③观候鸟④编竹子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2.活动中的农业属于( C)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3.开展活动的地理区域是( B)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D.②③ D.渔业
随堂练习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粮食生产更是重中之重。下图示意我国
探究新知
农业的地区分布
全国各地 特色美食
探究新知
农业的地区分布
【东西差异】“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干 湿地区分布图”,并出示问题。
探究新知
东西差异
1.请同学们试着总结分析农业在东西差异及原因。完成下表。 并分析东部与西部的差异的原因。
地区 东部 西部
农业差异 种植业 畜牧业
种植业
探究新知
农业部门特点
畜牧业
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 得产品的生产部门称为畜牧业。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 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 部门称为渔业。
渔业
探究新知
农业的重要性
请同学们结合生活实例,收集相关资料,从生产和生活两个 方面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
肉蛋奶、粮食、水果等为食品加 工工业提供原材料,畜牧业的皮 毛和种植业的棉花为皮革工业和 纺织工业提供原材料;林业为造
主要粮食作物分布。读图,完成4-5题。
4.我国( C)
A.秦岭—淮河是小麦种植的北界 B.玉米仅种植在北方地区
C.粮食作物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D.水稻集中产区分布最广
5.与小麦集中产区相比,水稻集中产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农业-中国的农业》说课稿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农业-中国的农业》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农业-中国的农业》是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农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农业的类型、分布、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中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中国农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可能还不够清楚。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中国农业的多样性,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并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农业的类型、分布、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文字材料,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农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增强对农业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农业的类型、分布、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难点: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文字材料等,直观地展示中国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地区的农业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中国农业的类型、分布、生产特点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案例分析:分析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如水稻种植业的分布、畜牧业的养殖条件等。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加深学生对中国农业的理解和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粤人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1农业(共30张PPT)

区
分
别
在
哪
里
花生的主要产区
四川盆地、长江 ?
油菜的主要产区
中下游平原等
中国棉花产区
新疆
我
国
棉
花
的
主
要
产
区
有
哪
些
?
棉花集中产区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 游平原
南稻北麦 粮食作物 → → → 南甘北甜 糖料作物 → → → 南油北花 油料作物 → → →
西部 以畜牧业为主
四大牧区:西藏牧区、青海牧区 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
• 2、形成东耕西牧的原因是什么?
• 我国东部水分条件较好,多土壤深厚的平原,宜于发展种 植业;我国西部干旱少雨,地形崎岖,宜于发展林业和畜 牧业。
小结: 一、民以食为天 1、农业的概念 2、农业主要生产部门; 3、农业的重要性。 二、农业的地区分布与差异 1、南、北方农业的差异; 2、东、西部农业的差异 。
练习题
• 1.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 ____________ 产业. • 2.农业的生产部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 、______ . • 3..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四大牧区是_______ 、____ 、
______ 、______ . • 4.我国东部地区是种植业、_____ 和 ______ 的主要分布区. • 5.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有明显的南北差异,粮食作物北方以______ 为主;
种植业是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蔬菜等农作 物的生产部门。
畜牧业
牧区畜牧业
农耕区畜牧业
林业
渔业
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物品 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农产品。
第四章第二节农业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时 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教师结合古诗《锄禾》引入农业,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阅读古诗《锄禾》,思考并区分广义的农业与狭义的农业。
认识农业的概念和主要
生产部门
学生阅读教材90-91页,思考广义的农业包括哪些生产活动。
教师总结农业的生产部门,并归纳农业的生产对象和所获得的劳动产品。
认识农业的
性“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2010年)”和“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水稻产量(2010年)”等资料,引导学生归纳我国
农业的特点,并结合学生举例,小结农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学生阅读资料,归纳我国农业的特点,并举例说明农业对国民经
济的重要性。
农业(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说出农业的概念,举例说出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2.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3.运用图文资料,简单分析饮食文化、生活与农业和自然的关系,说明农
业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举例说出农业的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举例说出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
认识现代农
业
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体验,从三个角度介绍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科
技水平,农业形态的发展,以及产业体系的变化。
教师结合教材图4.7介绍国家对于现代农业的重视,以及现代农
业对人才的需求。
总结
教师结合我国粮食浪费现状教育学生珍惜粮食,爱惜粮食。
最后教师小结本节课知识框架,梳理知识体系。
重要性
学生完成教材92页活动1:收集相关资料,从生活和生产两个方
面举例说明农业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图片,1.引导学生从衣、食、用等方面分析农业与人类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第1课 农业的分布

第1课 农业的分布
■农业与我们 ■种植业的分布 ■畜牧业的分布 ■林业的分布 ■渔业的分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是通过人工培育 和饲养动、植物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人们习惯上将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 牧业、渔业。
种植业
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种植业的分布
练 习
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一般要求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并且具有可 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 等气候条件。
中国主要种植业区及农作物分布示意
水稻
各类种植业农作物
小麦
甘蔗
棉花
畜牧业的分布
我国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 业。 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干旱草原 地区和青藏高寒草原区,以放养牛、羊、马、 骆驼为主。 农耕区畜牧业主要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为 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 家禽。
西南林区
东北林区
我国是世界上的少林国家。 要加强营林造林,大力发展经济 林。
东南林区
渔业的分布
渔业是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 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我国发展渔业的水域条件相当优越。
中国渔业资源分布
本课小结
种植业的分布:我国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平 原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 方以水田为主。西部地区的种 植业,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 好的平原、绿洲和河谷地区。 农业的分布 畜牧业的分布:我国牧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半 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 寒草原区。 林业的分布:我国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 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 渔业的分布: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地区。
中国畜牧业的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第1课时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习题课件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知识点一: 农业及其重要性 1.农业的劳动对象和获得的劳动产品都是生生物物 。 2.主要农业部门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3.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基础础 。目前,从总体上说,我国农业还比较 薄弱,国家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农业的现现代代化化 进程。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2.我国的四大牧区分布在
①陕西 ②内蒙古自治区 ③新疆 ④甘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②③⑤⑥
( D) ⑤青海 ⑥西藏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临沂中考)粮食问题涉及国家安全,为保证粮食安全,我国提出了确 保 18 亿亩耕地红线、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要求。读图,完成第 13 题。
是
( C)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云贵川等西南省区
名师点拨
自主学习
基础夯实
整合运用
思维拓展
八年级 地理 上册 人教版
11.读下面四幅我国经济作物分布图,指出下列排序与图中相符的是 ( C)
A.①甜菜 ②油菜 ③棉花 ④甘蔗 B.①油菜 ②棉花 ③甘蔗 ④甜菜 C.①甘蔗 ②棉花 ③油菜 ④甜菜 D.①棉花 ②油菜 ③甘蔗 ④甜菜
(1)图 1 中 A 线是我国主要的种植业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该线大致与 我国 440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从地形上看,我国畜牧业区的地形以高高原原、、盆盆地地 为主。
名师点拨
【中教记忆课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知识清单4.2农业(晨读篇)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农业
【考点一】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农业及其重要性
(1)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
(2)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3)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2.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东部和西部的差异
2. 南方和北方的差异
(1)主要粮食作物分布
(2)主要经济作物分布
【考点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此外,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还要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交通运输、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等。
2.影响农业的因素: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河湖
①气候干旱,地形较平坦,草原广阔——畜牧业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种植业
③气候湿润,河湖众多————————渔业
④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林业
(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市场需求量、国家政策、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
如:很多城市郊区农民,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积极发展蔬菜、肉、蛋、奶等的生产。
3. 建立商品农业基地
(1)商品粮基地: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
(2)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江淮平原,南疆棉区。
4. 我国三大平原农业发展条件比较。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农业》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农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农业》主要介绍了农业的定义、分类、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农业知识的基本认识,为后续学习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技术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农业有所了解,但可能对农业的重要性和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掌握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关注农业发展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农业的分类和重要性。
2.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趋势。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2.调查法:让学生调查身边的农业产业,了解农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讨论法:分组讨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农业资料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农业调查。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农业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的定义和分类。
2.呈现(10分钟)讲解农业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以及我国农业的发展状况。
3.操练(10分钟)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农业调查。
4.巩固(10分钟)分组讨论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分享调查结果。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农业政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7.家庭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的短文。
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教学课件

桑基鱼塘是将低洼地挖深变成水塘,挖 出的泥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为地基,基和塘的 比例为六比四,六分为基,四分为塘,基上 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喂蚕,蚕砂(屎) 用以饲鱼,而鱼塘中的塘泥又取上来作桑树 的肥料。
桑基鱼塘流程图
桑树 桑叶 蚕
蚕粪 鱼塘 塘泥
桑树
桑叶
蚕 蚕 粪
鱼塘
优势: • 整个过程没有废物,而且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 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 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 肉、乳、禽、蛋生产,你认 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因为A地距离城市近,市场对花卉、蔬菜、肉、乳、 禽、蛋的需求量大,而且价格比水稻高,所以由水稻 改种花卉、蔬菜,发展肉、乳、禽、蛋能获得更高的 经济收益。
走科技强农之路
对环境无污染。 • 实现农业的循环发展。
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
图中A为城市郊区,B为 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 地,D为海洋。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 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 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A地以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禽、蛋的生 产为主,因为A地位于城市郊区,距城市近,生产城市 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经济效益最高。B地以种植水稻小 麦等粮食作物为主,因B地位于远离城市的平原,土壤 肥沃,水源充足,适合发展种植业。C地适宜发展林业, 因C地是山地,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 保持水土。D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因D地位于海洋, 水域辽阔。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长期以 来,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形 成了比较稳定的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对象。
•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西部与东部、 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林业 种植业
种植业
4.1《农业》课时2课件-- 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_1

农业
课堂小结
粮食作物
定义 种类(南稻北麦)
主要农作物的分布
地位 棉花(新疆、黄河流域)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南油菜北花生)
糖料作物(南甘蔗北甜菜)
牧区畜牧业
饮料作物:茶叶
畜牧业分布
(四大牧区,发展条件)
农耕区畜牧业(分布、发展条件、地位)
冬至是中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北方地区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
(2)议一议,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重要的启示?
(1)为什么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甲村和乙村均可通过出售菜籽油和鲜李获得收入,除此之外,甲村还利用 农业景观获得了旅游收入,因此甲村的经济效益会显著好于乙村。
(2)议一议,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重要的启示?
农业的发展,可以通过加大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投入,从而获得更优质、 高产的物质产品,同时也可以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和景观优势发展相关的加 工业和旅游观光业,从而提高农业效益。
①温暖湿润
②光照强烈
③高原荒漠
④低山丘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下图中我国农业的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B 5.对我国农业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农作物一年一熟,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 B.棉花是②③地区共同种植的经济作物 C.Ⅰ线以东以种植业为主,没有畜牧业 D.③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区
【自主学习】 根据课本P86-88,完成: 1.农作物分为哪两种?其代表作 物分别是? 2. 在 图 4-7 中 , 找 出 小 麦 、 水 稻 的分布地。 3.在图4-10中,棉花、甘蔗、甜 菜的分布地。
1.农作物分为哪两种?其代表作物分别是?
①农作物分类: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②粮食作物: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研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 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 ③粮食作物种类:主要分为谷类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薯类作物: 如红薯、马铃薯;豆类作物:如豌豆、蚕豆。 ④粮食作物的地位:是我们食物的基本来源,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一节农业

农村社会结构
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变革, 农村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 化,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社 会矛盾。
现代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
农业科技与产业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进入了快速发展 阶段,逐步实现了现代化。
农业科技不断进步,农业生产逐步实现产 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
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农业发展受限, 主要种植特色农产品和畜牧业。
中部地区
以平原和丘陵为主,主要种植粮食作 物和油料作物。
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农业产值
随着农业科技和生产力的提高,中国 农业产值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渐 放缓。
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差距 仍然较大,需要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 和发展。
农业机械化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信息化
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效率,实 现精准农业。
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 续发展。
循环农业
推动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提 高资源利用效率。
低碳农业
推广低碳农业技术,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 放,应对气候变化。
农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ontents
目录
• 农业概述 • 中国农业发展历程 • 中国农业现状 • 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中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01 农业概述
农业的定义和重要性
农业是指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是 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地理湘教版第一节农业

旧社会落后的农村和贫困的农民
三、农作物分布 我国粮食作物的分布 我九大商品粮基地 我国经济作物的分布
南方和北方的饮食习惯的不同
我国北方居民与南方居民的主食是不同的。下面两幅图, 哪一幅反映的是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哪一幅反映的是南方人的 饮食习惯?他们的主食各是什么?
1、三江平原
1 2
2、松嫩平原
珠江三角洲具有更好的区位和运输的优势,所以更适合发展外向
型农业,其农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地区
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
什么是桑基鱼塘, 它们多见于我国哪里? 有哪些特点?
桑基鱼塘
谈一谈你的看法
开荒可多打粮食
湿地破坏了, 禽鸟就无家可 归了
有人说:“北大荒,就让它荒!”,持反对意见的人认为:“‘北大荒’ 变成‘北大仓’ 后,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粮食等农产品,功不可没!随着 中国人口的持续增加,‘北大荒’应继续开荒种田。”,说一说你的看法。
一
基地有东北的
、
松嫩,平四原
三江平原
,湖南的 成都平原 ,
洞庭湖平原
。
鄱阳湖平原
主要分布在北方的
地半区干和旱、干旱草原
区。优良青牲藏畜高有原内蒙古的
、
, 三河马 三河牛
,新疆的
滩羊,青藏高原的细毛羊。
牦牛
一、什么是农业?
?
农业就是种植 农作物吗?
这些图片表示的是什么内容, 你认为农业还包括哪些内容?
不仅如此, 农业还包括……
在农田,人们种植庄稼;在牧场,人们饲养牲畜; 在山野,人们植树造林;在水域,人们撒网捕鱼……这 就是农业。 一种直接利用土地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 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6、江汉平原
8、江淮地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农业》PPT课件(8篇)

西部
畜牧业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有一个小山村,周围的土地大多易受风沙,洪水侵蚀, 农作物产量一直很低。从因地制宜的角度考虑,该地方 应继续耕种,还是应该采取其他对策?谈谈你的想法。
答:应退耕还林,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肥力。
2.新疆塔里木盆地某些地区的土壤是盐碱土、
无法种植庄稼,人们生活不好,你能想想
3.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 真 )
既然农业的地位这么重要,那么它在 我国分布有什么规律呢?下面就让我们 以农业考察员的身份去考察一下吧!
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以畜牧业为主
西部
1.东部和西部的差异
(400mm的降雨量线)
有少量种植业 种植业: 平原
东部
林业:
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 东南丘陵的人工林区
广义的农业包括农(种植业)、林、牧、 副、渔等 组成部门。
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
农业的定义: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 产部门统称农业。
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吗?为什么?
1.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 ( 真)
2.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明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真 )
我 国 三 大 产 棉 区
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 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在 图中的适当部位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 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 样的分布规律?
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 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一熟; 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
粮食产量高,商品律高,成为我国的商品粮基地。
找出我国的九大商品粮基地
无土栽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耕地的现状?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知识点拨
、渔业分布
中国主要的畜牧区和种植业区
畜牧业
种植业
渔业 林业
畜牧业
种植业
干湿地区 气候
干旱、半干旱 地区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山地气候
湿润、半湿润 地区
热带,亚热带,温带 季风气候
3.我国四大牧区所在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新、青、藏、内蒙古 B.甘、青、藏、内蒙古
C.甘、青、藏、新
D.甘、青、陕、内蒙古
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 )
A.国民经济的主导 B.国民经济的关键
C.国民经济的基础 D.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形区适宜发展的主要 农业生产类型是( )
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知识点拨
农业及其重要性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一、农业分类 二、农业重要性
吃
穿
穿
用
一、农业分类
种植业
在耕地上种植水稻、小麦、 大豆、棉花等农作物。
林业 渔业 畜牧业
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 木以及对树胶、松脂等林产 品进行采集和加工。
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 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 物。
玉米播种机 镰刀
农业为各行各业提供原材料; 各行各业也为农业提供支持。
数字农业
13亿中国人一天消费粮食52万吨。一天要吃掉 130万头猪。
中国用约占世界 10%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 20% 的人口。
这些数字确实给我们一种震撼,那么它 们说明了什么?
四国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 量(2010年)
世界、部分国家单位面积 水稻产量(2010年)
5%
海拔(米)
<200 200~500 500~3000
>3000
粮食作物
水稻 水稻、冬小麦 春小麦、马铃薯
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 (图1)。据此回答l~3题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地区 2.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酸雨 C.全球气候变暖 D.水土流失 3.影响该地区粮食作物生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降水量 C.光照 D.农业科技
干湿地区图
淡水渔业主要分布在南 方水源丰富的地区
1.种 植 业:地势平坦,水源充足
2.畜 牧 业:地势平坦,降水较少
3.林 业:山区,降水较多
4.淡水渔业: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方。
林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总结
1.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生产需要的原材料和消费 市场离不开农业。 3.我国四大牧区是: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 西藏牧区。这些地方的畜牧业分布在地势较平坦的高原和 盆地内,但降水稀少。 4.我国林业:东北林区,西南林区是天然林区,东南林区 是人工林区,他们主要分布在山区,降水较多的地方 5.渔业,沿海地区还是我国海洋渔业基地,南方地区水源 充足,淡水渔业发达。
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 而获得产品。
棉衣 米饭 羊绒被 鱼翅 苹果
书 牛排
原料来源 棉花 水稻 羊 鱼
苹果树 林木 牛
农业分类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林业 畜牧业
二、农业重要性 1.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原材料
消费市场
早餐
小麦播种机
工业为农业提供的农具和用于农业生产的机器
小麦播种机
活动探究
1.四大牧区分布的自然环境原因(降水、地形) 2.三大林区分布的自然原因(地形,降水) 3.为什么南方淡水渔业发达? 4.什么地方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淡水渔业?
地形区图
三大林区主要分布在山 地地区,降水较多的湿 润区
四大牧区地形以高原 和盆地为主,地势较 平坦降水较少,适合 发展畜牧业。
A.长江中下游平原──渔业 B.大兴安岭──林业 C.内蒙古高原──种植业 D.东北平原──畜牧业 6. 下列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东北林区伐木种粮 B.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 C.云贵高原陡坡开荒 D.西北牧区退耕种草
地貌类型
占土地面积比 例
平原
20%
丘陵
60%
中、低山
15%
高山
地形
高原、盆地
平原、丘陵
西部也有种植业 东部也有畜牧业
一、畜牧业分布
内蒙古牧区 新疆牧区 西藏牧区 青海牧区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青藏高原
二、林业分布
东北林区 天然林区 西南林区 天然林区 东南林区 人工林区
横
断
山
脉
东南丘陵
三、渔业分布
海洋渔业 沿海地区 淡水渔业 南方地区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我国铁路东密西疏 2.主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上海,郑州
复习巩固
自主学习
1.农业分为哪四个部门? 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什么? 3.我国西部农业以什么为主,东部呢? 4.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哪四个 5.林业集中分布在哪三个地方 6. 我国海洋渔业主要分布在哪里?淡水渔业 分布在哪里?
第二节 农业(一)
1.了解农业的分类,知道农业的重要性(重点) 2.知道我国林业,畜牧业,渔业的分布(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