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大电影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后现代主义详细PPT课件

后现代主义详细PPT课件

Part II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 ㈠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及两次世界大战 的爆发
• 利奥塔( Jean-Francois Lyotard ):1984年, 作为哲学术语的“后现代主义” 在《后现
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并认 为它产生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
• 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 ): 《现代性 的哲学话语》,1987年,他认为,后现代 主义兴起于“二战”后,是一股反现代主 义的思潮。(不过,作为反现代主义的思 潮,其出现的时间则还可追溯到本世纪一、 二十年代的达达主义)
前现代,正如这个语词所表达的,指的是人类知 识史之中的一个阶段,这个知识史包括所有自泰 勒斯时代哲学诞生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直至启蒙运动的思想史。前现代主义,就像 其后的现代主义一样,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 阶段,也无法用某一个世界观来加以刻画。就像 维夫(Gene Edward Veith)所说,它是一个复杂的、 动态的、充满张力的时代,既包括神话中的异教 信仰和传统的理性主义,也包括圣经的启示。尽 管前现代表现出多样化的理解,但几乎所有学者 都形成了某些共识,比如它是对超自然的坚定信 仰,并存在绝对的真理。(D. Martin Fields)
Part I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 Part II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Part t I 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
Premodern(ism) VS.
Modern(ism) VS.
Postmodern (ism)
从后现代开始
• 从时间上说,我们始终处于现代,追 求新异;而从特征与风格上说,后现 代主义并没有割断与现代主义的联系, 后现代主义是从现代主义的母腹中成 长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是对现代主 义出现的一些新风格的萌芽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

第七讲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思潮

第七讲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思潮
• • • • (1)实质 一个矛盾的概念 “后”是什么意思 后现代主义实质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否 定 • (2)特征 • 1)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 • 2)反对基础主义与本质还原论
2.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实质与特征
• • • • 3)否认整体性和同一性 4)反对确定性 5)反对理性与现代性 6)反对符合论真理观
后现代主义电影元素
三、后现代主义评析
• • • • • 1.意义与作用 坚持了哲学的批判性 关注时代与现实 批判了现代主义与资本主义 创立了新的世界观
2.不足与缺陷பைடு நூலகம்
• • • • • 导致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 反对理性与消解主体性 导致相对主义 局限于知识范围的批判解构 导致反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
思考题
• 1.试述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 • 2.如何理解后现代主义的实现与特征? • 3. 如何评价后现代主义思潮?
感谢THANKS
• 谢谢大家,最后我愿用以下这句话 与大家共勉,并结束我们的课程: • 你只要注意思想的完美即可,至于 其他东西,纵然不尾随而至,在失 去时也会浑然不觉。(培根)
二、德里达及其解构理论
• 1.德里达其人其书 • 法国哲学家、符号学家、文艺理论家和美 学家,解构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主要著作 有:《人文科学话语中的结构、符号和游 戏》、《论文字学》、《言语和现象》、 《文字与差异》、《论散播》、《有限的 内涵:ABC》、《署名活动的语境》等
2.解构及其特点
• • • • • • 解构与结构 对传统哲学的解构 文字的作用 文本的开放 人的终结 走向怀疑主义与虚无主义
第七讲 后现代主义思潮
武汉大学
赵士发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实质与特征
• 1.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 • (1)现代主义的危机 • (2)科技和理性的极端发展与两次世界大 战 • (3)人沦为理性和机器的奴隶 • (4)资本主义对自然的破坏 • 以上这些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西方20世纪的现代美术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后现代主义 PPT课件

后现代主义 PPT课件

后现代设计产生背景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是一场反叛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潮和设计运动, 反对传统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理念和方法。
事件: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的消失(日本设计师山崎实—普鲁帝·艾戈公寓)
后现代设计的特征
(1)反对设计单一化,主张设计形式多样化。 (2)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主张以游戏的心态设计。 (3)强调形态的隐喻、符号和文化的历史,注重设计的人文含
“POP”一词是”popular”的变体。意思是通俗的、流行的、大众化的。
英国画家查理德·汉戴尔顿:“通俗的、短暂的、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机智 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和冒险的、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充满了战后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反叛。
波普艺术之父---理查德·汉密尔顿理(Richard Haoilton )
香山饭店
一九七九年,贝聿铭接受了香山饭 店的设计工作。他考察当地的大建筑和 园林,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 落的布局方式,使它与周围的水光山色, 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贝聿铭说 「香山饭店我下的功夫比在国外设计的建筑 高出十倍」。他还说「我们不能每有新建筑 都往外看,中国建筑的根还在,还可以发 芽」 。
文丘里设计的建筑总是与社会、文化相关。
他的创意灵感来源于所有的历史建筑和现有模 式,因此他所设计的建筑既有个性,又与当地 环境紧密相连。
设计理念与方法
反对密斯·凡德罗的名言“少就是多”,他认为现代主义建筑语言群众不懂,而群众喜欢的建筑往往 形式平凡、活泼,装饰性强,又具有隐喻性。
经常在全面设计规划图中将讽刺和喜剧寓于其中,常以国际风格和流行艺术为指导。他以标记和符 号为装饰,运用简单的几何图形,并将其融入他的设计中。

世界电影史【上大电影学课件】

世界电影史【上大电影学课件】
• 1920年代中后期出现在前苏联的一个电影艺术 流派。 • 1925年,爱森斯坦导演的《罢工》发行,被认 为是蒙太奇电影运动的开始。 • 代表人物:爱森斯坦、普多夫金、亚历山大•杜 甫仁科等。 • 代表作: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十 月》,普多夫金的《母亲》,等等。 • 苏联蒙太奇风格大约在1933年就已经正式结束。
• 室内剧电影的情节、环境和场景比较简单,影片集中在人物的心 理刻画上。室内剧电影经常采用“三一律”的表现形式。
• 在思想上,室内剧电影具有浓厚的悲观主义精神和宿命论观念。
苏联电影的特殊政治经济条件
• 电影工业:1922年电影国有化。 • 电影性质:服务政治。 • “所有艺术中,电影是最重要的。”列宁
印象派电影的衰落
• 1、市场的压力。法国印象派电影诞生的初期获得了法国 电影工业的支持。与此同时,印象派电影在艺术电影俱 乐部和艺术电影院也相当有市场。1920年代中后期,随 着其他实验电影的兴起,印象派电影不再能够独占电影 俱乐部和艺术电影院的票房,大公司再无兴趣投资拍摄 印象派电影,小公司纷纷破产。印象派电影由此走向衰 落。
• 印象派在工业体制中制片,但超现实主义主要依靠私人 赞助,并在艺术家聚会等小型场合放映。因此,超现实 主义比印象派更加激烈、前卫。
• 超现实主义主张通过对意象不合逻辑的组合,探索人类 的无意识心理心理。超现实主义的信条是:“不需要任 何理性的控制,超越任何美学的或道德的框架。”
• 代表有路易斯·布努艾尔的《一条名叫安达鲁的狗》和杜 拉克的《贝壳和僧侣》。
• (3)1897年,梅里爱建立了电影史上的第一座 摄影棚。
百代公司
• 1、卢米埃尔和梅里爱之后,法国电影工业的代表是百代与高蒙。 百代在1906年左右成为全球最大店公司。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PPT课件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PPT课件

后现代主义——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 初。现代主义追求艺术的“纯粹性”, 艺术与非艺术有着严格的界定。后现代 主义则全力消解了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 将艺术与日常生活混杂起来,高雅文化 与大众文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的距离 消失。崭新的平面而无深度,缺乏内涵 的感觉,正是后现代主义第一个,也是 最明显的特征。所以有人说后现代主义 是对现代主义的一种反动、一种颠覆。
• 现代主义:全人观物
作品中的人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红色写作 如: 闻一多 • 现实主义:个人观物
作品中的人物只能知道自己的感受
• 后现代主义:以物观物
作品中的人物如同一块石头
白色写作(很难看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 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 • 现实主义: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 • 后现代主义:艺术是一种商品
林夕?独自驾车与寂寥随处荡她惯了靠吸烟替代独自谈话墨绿眼镜隔绝阳光不想远望不需暖光因她拒绝期望就让一支烟点起一张很想见的脸冷冷车厢里只得这口烟让上升的烟织出一张摸不到的脸模糊的故事倒映倒后镜内淡绿衬衫衬着红黄灯号车里暗笑的她会淡没在长路艳丽眼睛看着红灯三种抉择偏偏要等灯光变换迷阵?就让一支烟烧出一早封锁了的梦最理想的戏车厢里上演让上升的烟遮掩窗边不想见的路谁人想发现身边满是告示不断吐烟因她一早已习惯将冷却了的烟去用力弄熄不断吐烟因她不想去习惯剥去了镜框看命运在转弯拼命循环不断驾车因她一心要遇到可以变化的街永没路牌风景阿尔特多费尔美丽的大自然风景画我们似乎是站在山坡上的一片灌木丛中从两棵秀丽挺拔的树木间向远处眺望
吸烟的女人 曲:黄耀光 词:林夕

独自驾车与寂寥随处荡 她惯了靠吸烟 替代独自谈话 墨绿眼镜隔绝阳光 不想远望 不需暖光 因她拒绝期望
就让一支烟 冷冷车厢里 让上升的烟 模糊的故事

后现代主义 课件

后现代主义 课件

后现代的知识
• 1.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已经为人们所知晓”,而是等待被人 发现的;是被建构的,是社会的产物,有一定的政治属性。 • 2. 后现代主义质疑现代主义对科学的信念,反对理性主义,认为知 识不是中立的,而是科学事业的一部分。 • 3. 后现代主义否认知识之间具有的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相对 性。 • 4.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是混乱的、不确定和无组织的;反对现代主 义寻求事物的因果关系、预见性、线性的思维。 • 5. 后现代主义认为知识需要重新被定义和讨论。学校不再是知识的 唯一仲裁者、生产者和承办者。
4·语言游戏说
后现代主义者们注重对语言的分析与考察,他们将语言本身作为理 论考察的对象,并被视为所有理论的出发点。 语言没有绝对的意义,语言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完全是随意的、任 意的、约定俗成;语言的意义是各种各样的,语言的意义应该放在特定 的语境中来加以理解。
反对(否定、超越)传统形而上学的体系哲学、心物二元论、基础 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主体主义和人类中心论 (人道主义)、一元主义和决定论。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1 . 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 2. 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 3 . 否认整体性、同一性 4 . 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5. 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 6. 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3 .否认整体性、同一性 后现代主义否认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否认同类事物之间具 有某种同一性,代之以碎片、相对性。认为事物的意义是相对的,事 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偶然的,比如,每一部著作都仅仅是一个文本,没 有作者,没有中心思想,不同人可以读出不同的意义——阅读就是一 种误读,因而作品谈不上普遍性、同一性和整体性。 4 .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中心的存在就意味着有非中心的存在,意味着有主从、本末、内外 等二元论存在;意味着本质决定现象、内决定外、中心决定非中心; 也意味着人的认识总是要通过非中心而揭示中心。这实际上仍是一种 “在场的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是理应受到批判和解构的。 后现代主义强调非中心、差异性和不确定性,以随意播撒所获得的零 乱性和不确定性来对抗中心和本原。

法国电影史——上大电影学课件PPT

法国电影史——上大电影学课件PPT

1、劳动和工作的生活场景 如《工厂大门》 、《木匠》、《铁匠》、《拆墙》、
《烧草的妇女们》、《照相师》、《水浇园丁》以及 《消防员》(四部)等等。 2、家庭生活情趣的记录 如《婴儿的午餐》、《玩纸牌》、《下棋》、《钓鱼》、 《金鱼缸》、《猫的午餐》、《儿童吵架》、《家庭聚 餐》、《恬静的家庭生活》等等。 3、政治、文化、新闻实录 如《耶路萨冷教堂》、《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礼》、 《日本内宅》、《代表们登陆》、《一艘新的船下水》 等等。 4、自然风光和街头实景的拍摄 如《火车进站》、《警察游行》、《街景》、《骑兵表 演》等等。
在形式上,卢米埃尔的 影片,大都是由一个固 定视点的单镜头拍摄而 成的。
卢米埃尔的绝大多数影 片都是在记录着周围世 界的运动,他无意让 “活动电影的“银幕戏剧”
1896年,梅里爱发现了“停机再拍”的电影技术 手段。萨杜尔称这一发现对于梅里爱来说,如同 “牛顿的苹果”一样,使他意识到手中的摄影机 可以成为变戏法的工具,可以把他所熟悉的舞台 魔术经验运用到电影当中去。
第一节 法国电影的早期探索
一、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电影”
法国里昂照相器材制造商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和路 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前人研制的基础上,于1894年
制成了一种既可用于放映,又可用于拍片和冲洗 底片的活动电影机。卢米埃尔用这种手摇的电影 机拍摄了一些纪录日常生活情景的短片《工厂大 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救火队 员》等,并于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大咖啡馆首 次公映,获得成功。这一天被公认是电影诞生的 日子。
先锋派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
1、美国电影的强大竞争力使欧洲电影商业 化倾向日益严重,在艺术上停滞不前。
2、19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 潮日趋流行,侵入电影。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PPT课件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PPT课件

后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师:〔美〕 M. 格雷夫斯 ( MichaelGraves )
1982 年落成的美国波特 兰市政大楼,是美国第一 座后现代主义的大型官方 建筑。楼高 15 层,呈方 块体形。外部有大面积的 抹灰墙面,开着许多小方 窗。每个立面都有一些古 怪的装饰物,排列整齐的 小方窗之间又夹着异形的 大玻璃墙面。屋顶上还有 一些比例很不协调的小房 子,有人赞美它是“以古 典建筑的隐喻去替代那种 没头没脑的玻璃盒子 ”
over
Thank you !
工业设计设计史
作业 3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现代主义的背景 后现代主义的背景 现代主义的特征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案例
现代主义的背景
现代主义设计是兴起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德国 等欧洲国家,在二三十年代达到高峰,二战以后 通过美国影响到全世界,六七十年代走向衰落的 一场国际性运动。它主张设计要适应现代化大生 产和生活的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进行设计, 提出艺术与科技象相结合的“机 —— 器美学”, 反对因袭传统,厌恶附加装饰,强调功能主义, 用科学的、客观的、理性的精神进行设计。希望 通过现代设计来提高社会发展水平,改善人民生 活,表现出强烈的民主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
案例 ------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 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 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 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 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 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 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 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 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 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
现代主义的特征
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础是功能主义,主张形式遵循功能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 D. 拉姆斯阐述现代主义设计的基 本原则是“简单优于复杂,平淡优于鲜艳夺目;单一色 调优于五光十色;经久耐用优于追赶时髦,理性结构优 于盲从时尚。”这种风格引领了世界范围内的设计主潮。 1919 年包豪斯( Buahus )的成立,奠定了现代主义设 计的基础。它主张以理性主义为出发点,以人类认识自 然与改造自然为前提,强调一种以客观的物性规律来决 定和左右人的主观的人性的规律。 许多现代主义者,从德国的贝伦斯、格罗佩斯到美国的 米斯、赖特、法国的柯布西耶都以重视功能,造型简洁, 反对多余装饰,奉行“少即多”的原则作为自己从事设 计和创作的依据。

第7讲-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大电影学课件】

第7讲-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大电影学课件】

• 从形式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与 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 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 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 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 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 构。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2、存在主义哲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尼采、萨特 3、直觉主义和生命哲学的代表——柏格森
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倾向
1、反理性:暴露世界的荒诞和异化; 2、内向性:对苦闷孤寂心情的宣泄; 3、表现性:表现现代人的异化,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无法交流;
现代主义艺术的内容
1、超出常态的事物与现象; 2、复杂异常的内心世界; 3、盲目疯狂的本能与冲动。
• 从实质上看: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 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 “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 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 • 2、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 • 3、向整体性、同一性开战; • 4、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 5、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 • 6、消解主体性; • 7、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现代主义(modernism)
现代主义的兴起:一是在艺术上突破窠臼的强烈愿望;二是对艺 术的模仿人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用极端强调文艺创作的个人化、 极端强调创作过程中“我”的作用作为武器来开辟新路。
现代主义的“我”:一个享有绝对精神自由的我,一个不受理性 制约、超乎社会道德规范之上的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1936年的岁月、流浪艺人、猎人) • 阿巴斯:《樱桃的滋味》、《随风而逝》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 “后现代”是指“非现代”、“反现代”,与现代相对立、相对抗 。亦即后现代主义要与现代的理论和文化实践、现代的意识形态和艺 术风格彻底决裂,反其道而行之。
• “后现代”即“高度现代化”、进一步发展了的现代化、更加完善的 现代化。亦即对现代的继续和强化,是现代主义的一种新面孔和一种 新发展。
1、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 2、存在主义哲学——胡塞尔、海德格尔、尼采、萨 特 3、直觉主义和生命哲学的代表——柏格森
现代主义艺术的主要倾向
1、反理性:暴露世界的荒诞和异化; 2、内向性:对苦闷孤寂心情的宣泄; 3、表现性:表现现代人的异化,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的无-60年代“新浪潮” 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电影美学区别
先锋派
“新浪潮”
“物”的迷恋 纯粹的运动与节奏 画面抽象化 无故事的“纯视觉” 繁杂混乱的潜意识与幻觉
现代的“人” 人的心理与情绪 意识银幕化 故事、人物性格与内心 生存哲理、精神危机的主观探索
“新浪潮”前后
虽然说新浪潮时代之前就已经有了现代主义电影,但从对于世界电影历 史的影响角度,我们可以说,“新浪潮”前后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时代: “新浪潮”前:电影主要偏向于创建完整的语言体系,以讲述一个完美 的有严密逻辑秩序与结构的故事为目的。“新浪潮”后:试图打破这种 完整的语言体系,将重心转移到区别于“客观现实生活的真实”的另一 种“心理和精神的真实”。
后现代主义电影的主要表现
• 后现代的特点:戏仿、反讽、拼贴、复制、表面化、符号化、游戏化 、不可知、反崇高、反主体、商品化、复制性、拼贴性,彻底地去中 心化,呈现出一种洋葱头式的结构。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差异
• 大事件分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导致现代主义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后现 代主义诞生。
• 哲学人物分界:尼采说出上帝死了标志现代主义诞生(上帝死了,人还要活 下去);福柯说出人死了标志后现代主义诞生(作为主体的人也死了)。
• 从形式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它 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 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 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 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 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 批判与解构。
1、超出常态的事物与现象; 2、复杂异常的内心世界; 3、盲目疯狂的本能与冲动。
现代主义艺术的追求
1、强调个人的直觉、本能、情绪、心理 、幻觉和梦境等, 2、晦涩紊乱、荒诞变形,反传统,追求新奇。 3、强调偶然性,不厌其烦的描绘细枝末节,以呈现枯燥、荒诞的现 实生活。
现代主义与电影的三次结缘
第一次:20世纪20年代以法国和德国为中心的先锋派电影; 第二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实验电影,以美国为中心;(40年 代中期发展迅速,成为50年代末期西方现代派电影兴起的前奏) 第三次: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直到60年代,以法国新浪潮为代表, 北欧(瑞典伯格曼)和西欧(意大利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现代派 电影并驾齐驱的时期。
• “ 后现代主义电影 ” 指带有能反映后现代社会时代特征的艺术风格的电影 类型,这种艺术风格上是无中心的、无根据的、拼贴的、戏仿的、模拟的、 多元主义的,它模糊了高雅与世俗、艺术与生活经验的界限,往往是与消费 社会的商业逻辑和高度发达的科技媒介在一起的;
• 它具有知识分子精英的怀疑气质,不再相信真理的存在和可追求性,不再相 信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也不在相信主体人的伟大神话,它是对崇高感、悲 剧感、使命感的疏离和拆解,在具体的电影摄制上,它往往把这种思想气质 融入到电影的表现内容、反映视角、框架结构和镜象语言上,这使得电影往 往能显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质和前卫立场。
• 从实质上看: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 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 的“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的理论特征
• 1、反逻各斯中心主义、反语言中心主义; • 2、反基础主义、反本质还原主义; • 3、向整体性、同一性开战; • 4、反对中心,寻找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 5、反对理性,消解现代性; • 6、消解主体性; • 7、反对真理符合论,强调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和知识的商品化。
西方电影中现代主义奉行不渝的“三无主义”
1、无理性 2、无情节 3、无人物性格
主要现代主义电影作品
• 特吕弗:《朱尔与吉姆》 • 戈达尔:《筋疲力尽》 • 阿伦雷乃:《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广岛之恋》 • 伯格曼:《野草莓》、《第七封印》、《处女泉》 • 费里尼:《八部半》 • 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放大》、现代爱情三部曲(奇遇、夜、蚀) • 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奇爱博士、发条橙、2001太空漫游) • 基耶斯洛夫斯基:《杀人短片》、《爱情短片》、三色(蓝、白、红) • 安哲罗普洛斯:《雾中风景》、《尤利西斯的生命之旅》、希腊近代史三部
以“新浪潮”为代表的现代主义电影的技巧特点
1、用事件的无逻辑组合(生活流手法)或非理性的意识活 动(意识流手法)来代替或打乱逻辑的情节结构;对传统的 情节结构的否定(不受传统道德的约束)。 2、用跳切、自我介入(乱发议论)或其他主观随意手法来 破坏传统的技法,制造间离效果(破除好莱坞式的电影幻觉, 与观众产生特殊的互动,唤醒属于观众的反思和批判意识)。
现代主义(modernism)
现代主义的兴起:一是在艺术上突破窠臼的强烈愿望;二是对艺术 的模仿人生的能力产生了怀疑。用极端强调文艺创作的个人化、极 端强调创作过程中“我”的作用作为武器来开辟新路。
现代主义的“我”:一个享有绝对精神自由的我,一个不受理性制 约、超乎社会道德规范之上的我。
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哲学思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