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论文农业生态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生态农业论文范例(2018年优秀范文6篇)

生态农业论文范例(2018年优秀范文6篇)

生态农业论文范例(2018年优秀范文6篇)现代生态农业是依据生态学、经济学的原理,采用了当代科学技术成果和当代管理的手段,结合传统型农业的实践经验建立起来的,并能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平稳的发展、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农民生活水平质量得到显着提高的必经之路。

希望以下6篇态农业论文对你有所帮助。

范文第一篇题目: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研究摘要:从财政政策视角出发,通过各种财政方式增加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与支持力度,逐步改善我国农业生产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环境发展,不但可以推动"三农";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本文拟从财政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分析当前我国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财政政策问题,探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支持路径,旨在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财政政策;惠农政策生态农业主要是依据生态发展规律与生态学原理,通过现代化管理方式、科技成果以及农业发展经验等构建起来的农业发展模式,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的特征。

然而,影响生态农业建设的因素也很多,财政政策支持就是其中尤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针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呈上升状态,但依然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与瓶颈问题。

由于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财政政策不完善,致使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困境,如财政观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自身问题等。

因此,为加快推动生态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财政政策的支持力度,进而充分发挥国家的财政宏观调控职能。

一、财政政策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必要性(一)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

根据商务部实际调查结果,我国近90%的农畜产品出口企业都不同程度受到国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损失额度达到每年90亿美元。

当前国际市场通行的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是由发达国家发起的保护农产品贸易的一种合法手段,目的是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与实践研究

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与实践研究

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与实践研究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建筑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农业建筑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农舍和仓库,而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需要精心的设计和实践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深入探讨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理念以及相关的实践案例,以期为未来的农业建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理念1、能源效率能源效率是农业建筑生态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建筑朝向、保温隔热材料的使用以及自然采光和通风的优化,可以显著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将农业建筑的窗户设计在朝南方向,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太阳能,减少冬季的取暖需求。

同时,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如泡沫塑料或岩棉,能够有效减少热量的散失,降低夏季的制冷成本。

2、水资源管理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

生态设计应注重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的建立。

通过设置雨水收集槽和储水设施,可以将雨水用于灌溉和牲畜饮水。

此外,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能够精准地为农作物提供所需水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材料选择在农业建筑的建设中,选择环保、可再生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木材、竹子等天然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性能,而且能够为建筑营造出自然、舒适的氛围。

同时,使用再生钢材和回收的建筑材料,也有助于减少对新资源的开采和环境的破坏。

4、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建筑环境的设计应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通过营造多样化的生态栖息地,如湿地、草地和果园,可以吸引各种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促进生态平衡。

例如,在农田周边种植防护林带,不仅能够防风固沙,还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和觅食的场所。

5、土地利用规划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是农业建筑生态设计的基础。

避免过度开垦和土地浪费,根据地形和土壤条件进行农业生产布局,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同时,预留一定比例的绿地和公共空间,有助于改善农村景观和生态环境。

二、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实践案例1、生态温室生态温室是一种将农业生产与生态设计相结合的典范。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建设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生态农业,作为一种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农业模式,不仅能够增加农业产出,还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本文将探讨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1. 选择合适的生态环境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进行种植。

因此,选择合理的生态环境是系统设计的重要前提。

首先,地形应该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水质清洁,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其次,要注意避免环境恶劣的区域,如地震、洪水和风暴等。

2. 建设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合适的基础设施是建立生态农业系统的保障。

基础设施包括温室、生态防治系统、水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

温室能够保护植物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生态防治系统能够控制害虫数量和保护土壤的健康,水灌溉系统和施肥系统则能保持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3. 选择适宜的模式生态农业有多种种植模式,种植模式与环境、资源有关。

种植方式可以选择单一种植或多种混种田野农业模式,再结合学科,制定多样性的管理措施,实现有机耕作、化学不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平衡。

选择合适的模式能够提高种植效率、增加产出并保护环境。

4. 单一种植模式单一种植模式是生态农业的一种容易实施的方式,也是生态农业较早采用的种植方法。

生态农业的单一种植模式通常都是在相对较小的区域内进行,能够很容易地进行操作、施肥和灌溉。

5. 多种混种田野农业模式多种混种田野农业系采用不同植物之间的协调性来提高农作物种类和品质。

比如种植与麦子混植的鲜花,并与茄子、豆类植物以及番茄等混种。

将多种混种田野农业融入到生态农业中,可以使农作物能够在相同土地上获得最大产量。

6. 实行环保管理策略在生态农业的重要策略中,环境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农民应该积极地采取环保措施,例如种植绿色作物、减少化肥使用、加强防治病虫害、保护地球自然环境以及注重干净的使用化学物质等。

因此,合理的管理策略和操作大大增加了生态农业的生产力和效益。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是一种绿色发展模式,旨在实现高产、高效、高质量、低污染的农业生产。

它的理念是将农业与生态有机结合,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围绕生态农业系统的设计与规划展开讨论。

一、生态农业系统的构成生态农业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耕地、农作物、家禽家畜、水资源、土壤、气候等元素。

在设计和规划生态农业系统时,农民们需要考虑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其达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效果。

首先,耕地是整个生态农业系统的基础。

优质的耕地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和生长环境,保障农作物良好的生长发育。

其次,农作物是生态农业系统的核心。

它们的种植应遵循合理轮作和休耕制度,以保证土壤富含养分的同时,避免重复种植引起的土地疲劳。

家禽家畜肥料是农作物生长的源泉,也是生态农业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的家禽养殖和畜牧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水土、减少化肥的使用等作用。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也是农业生产需要的必要条件。

在生态农业系统中,水的利用效率和节约使用非常重要。

应采用节水农业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措施,实现化肥和水利资金的双重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对于土壤的保护和修复是实现高效生态农业的前提。

养分的平衡、有机物的积累和合理的翻耕都是保障土壤质量的重要措施。

同时,与此相关的还有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问题。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保障作物生长,同时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最后,气候因素是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照射、湿度、温度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种植,并利用全球气候变化智能预警平台实现智能化的农业管理。

二、1.选址与设计确定生态农业系统的选址是生态农业系统设计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生态农业系统应该位于离城市较近的区域,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土地质量和水资源充足,既有便利的市场和交通,又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环境与生态论文(精选五篇)

环境与生态论文(精选五篇)

环境与生态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环境与生态论文环境与生态论文坏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坏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坏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坏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我的家乡是河南,不久前豫皖两省发生跨省污染事件,近日安徽获得来自河南的首笔400万元污染赔款。

近年来,类似跨省界水污染纠纷呈逐年增加之势。

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以部门管理与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流域管理体制,束缚了管理效力的发挥,加上流域上下游间的污染转嫁,存在流动性和不好定性等问题,增加了协调治理污染的难度。

前段时间,留言板接连收到不同地区有关地下水污染问题的留言。

3月14日,有浙江绍兴网友称,当地一在建污水沉井由于施工工艺原因,使用后可能会泄露,造成地下水及土壤污染,建议采取相关补救措施。

3月15日,河南网友发帖称,位于开封市通许县的某公司将工业污水通过深井排入地下,给周围居民的饮水安全造成威胁。

两则留言都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回应,表示“未发现污水排入深井的情况”、“不靠的。

但类似留言的集中出现却实实在在地反映出民众对于当前地下水污染问题严重性的担忧。

据国土资源大调查计划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显示,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综合质量整体较差,几乎无Ⅰ类地下水。

其中,直接可以饮用的Ⅰ—Ⅲ类地下水仅占22.2%,且沿地下水流向下游逐渐变为以Ⅳ类地下水为主,至中部平原下游和滨海平原主要分布为Ⅴ类地下水。

这说明在华北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到了一个很严峻的地步。

几乎是与此项研究相佐证,近日,山东、河北等地相继爆出地下水污染事件,而当地环保部门的一些回应,更是引起媒体和网友的质疑。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

林业生态工程课程设计范文一、课程设计背景。

林业生态工程啊,就像是大自然的一场精心策划的绿色魔法。

咱这课程设计呢,就是要把书本上那些干巴巴的理论知识,变成实实在在的、能让森林更茂盛、生态更美好的计划。

想象一下,咱们就是大自然的设计师,要给森林这个超级大社区来个全面的升级改造。

二、设计目标。

1. 改善生态环境。

让那些小动物们有更舒适的家,就像给小鸟打造豪华鸟窝公寓一样。

让空气更清新,就像给地球装了一个超级大的空气净化器。

而且还要让土壤更肥沃,让树木像吃了菠菜的大力水手一样茁壮成长。

2. 提高森林的经济效益。

不能光让森林美美的,还得让它赚钱呢。

比如说,合理规划树木的种植,让那些可以做木材的树长得又好又快,就像培养森林里的赚钱小能手。

同时,发展林下经济,像是种点蘑菇啥的,这就相当于森林的副业啦。

3. 增强森林的生态稳定性。

森林里的物种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成员,要让它们和谐共处。

不能让某个物种太霸道,也不能让某个物种太孤单。

所以我们要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让森林这个大家庭热热闹闹、稳稳当当的。

三、设计区域概况。

咱选的这个设计区域呢,是一片位于山区的林地。

这片林地就像一个性格复杂的家伙,有陡峭的山坡,也有相对平缓的谷地。

土壤肥力呢,就像个调皮的孩子,有的地方肥沃得很,有的地方就比较贫瘠。

而且这片林地里的树木种类也是五花八门,有高大挺拔的松树,就像森林里的大哥哥;还有一些矮小的灌木,像是一群小跟班。

这里的小动物也不少,经常能看到松鼠在树枝间跳来跳去,就像在玩杂技。

四、具体设计方案。

1. 造林规划。

在山坡的上部,因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我们就种上一些根系发达的树种,比如马尾松。

马尾松的根就像无数只小手,紧紧抓住土壤,防止土壤溜走。

就像给山坡穿上了一件结实的防滑鞋。

在山坡中部,土壤肥力还可以,我们种上一些经济价值比较高的阔叶树,像樟树。

樟树不仅能提供优质的木材,它的叶子还散发着一种清香,让整个森林都香喷喷的。

在谷地呢,水分比较充足,我们可以种上一些喜湿的树木,比如水杉。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毕业论文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毕业论文

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毕业论文论文编号:论文题目: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专业:农村行政管理姓名: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保护摘要: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正处在发展时期,在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农村的环境问题。

农村环境的恶化问题正在逐渐加剧,面临着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式,我国的农村环境的整治与保护已经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党在十七大中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之一.关键词:环境保护三农问题新农村环境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它直接关系到改革开放的成败。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直接影响当代人民的生活环境,影响子孙后代的健康,而且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关乎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农村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同时,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企业、工业对资源利用强度的扩大,使我国农村本来就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中国的区域和人口重点都在农村,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后盾。

如果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那么这将不单单影响和制约农业的稳产增收、农民的脱贫致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也将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关乎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是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而且它也应当成为我国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化肥不可理使用造成对河流、空气、植物的污染。

由于农民群众对化肥的使用不够科学,从而使得大部分化肥并没有施放在正确的地方,而是依靠雨水、空气流通、牲畜等间接方式将化肥带入河流、草地、林地等,造成了河流的污染,植物的增长迅速,使水体富养化,使植物营养不均发生病虫灾害,这对人、动物都是存在威胁的。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论文_5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论文_5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论文农田水利对生态环境的作用本文作者:贺祺彦单位: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绪言农业生态系统是具有明显人为影响.输入与输出量较大的非闭合系统(开放型•耗散型)。

该系统是以种植业为主,是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复合系统,它的形成受地形.地貌.气候.技术•经济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具有特定的生物群落和结构特点。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田生态系统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农田灌溉.排水.降渍和防洪,调节农田水分状况.保持水土的人工工程;其建筑规模小,但分布范围较广.数量众多。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不可低估。

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应该从环境水利的角度出发,不能仅仅考虑其保证粮食安全的水利功能,还有保护国土资源.景观. 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功能。

但由于传统水利观念的影响和生态环境理念的缺乏,普遍认为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就是简单的混凝土堆砌,于是出现了渠道.沟道.田间道路甚至田境都混凝土化,填河开山,大量平田整地,认为这就是现代农业,而不注重生态农业环境的建设。

在如今大投入的农田水利建设屮,不可避免要改变原来的地形地貌或造成农田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背景的不良变化会改变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与转化途径,破坏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如何协调农田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Z 间的良好关系,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1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过度灌溉带来面污染问题。

适量的灌溉可以加速有机化合物的溶解,便于作物的吸收利用;但过量的灌溉水会通过对农田土壤的冲蚀.淋溶,将泥土颗粒. 矿物质.无机物离子.细菌病毒.农药.化肥等排入河流或湖泊而引起下游和容泄区的地表水污染。

大量化肥•农药的施用,对传统的灌溉方式提出了严峻挑战。

因此,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是农业与环境生态发展的根本。

节水灌溉工程不但节水.节地.提高农产品品质,减轻农业面污染的发生,而且大大地减少了蚊子和钉螺的繁殖。

节水灌溉还可以提高水温. 地温,在日照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节水灌溉比深水灌溉平均每天提高水温1°C,增加土壤含氧量,使水稻根系发达,抗倒伏,还可以充分发挥肥效•药效。

设计农业生态工程方案

设计农业生态工程方案

设计农业生态工程方案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资源的有限性,农业生态工程的发展成为了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领域。

农业生态工程可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生态工程方案,以期为推动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做出贡献。

二、背景分析1. 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业生态环境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壤污染、草地退化等。

一些地区出现了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的情况,农业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同时,环境污染、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日益严重,给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2. 农业生态工程的发展趋势针对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农业生态工程的投入和研发。

以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种植技术改良和生态农业的推广等成为了当前农业生态工程发展的趋势。

同时,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新型农业模式也开始逐渐走向成熟,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目标和原则1. 目标本项目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实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原则- 科学性原则:所有策划和实施都必须基于科学的依据和评估,保证项目的可行性和效果。

- 综合性原则:项目必须兼顾生态环境、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效率等多方面因素,保证项目的综合效益。

- 可持续性原则:项目必须注重长远效果,保证项目实施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农产品的生产稳定性。

四、设计方案1. 建设生态农田生态农田是生态工程的核心和基础,主要包括了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和作物种植三方面内容。

土地整治包括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等工作,农田水利主要是指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土保持,作物种植则是对作物种类的选择和种植技术的改良。

2.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是以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环境和农作物的种植,保持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调控功能,减少农业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论文_18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论文_18

农业生态论文-农业论文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与解决措施本文作者:邵亮单位: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农业的生态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要素的总称,是农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1]。

目前中国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污染量占全国总污染量(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已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2]。

随着我国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短缺的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加剧将严重制约和影响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也将会动摇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1.1化肥和农药污染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生产占有很大的比重。

化肥的使用量占世界使用总量的第一位,而且以氮肥为主,其中氮肥平均利用率只有30%~50%,造成了大量的氮肥流失,化肥的重复使用添加,不仅造成经济的损失,还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3];其次是农药污染。

长期使用农药对大气.水体.土壤和食物的污染日益彰显,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导致生态失衡,直接危害生物多样性,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同时也使国民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地膜污染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在棉花产区和北方寒冷地区,塑料地膜技术广泛在农村农副业生产中使用,而且使用量很大,回收不净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地膜主要成分为聚乙烯,残留的地膜进入土壤后很长时间内难以自然降解,造成土壤的渗水及保水.保气性能下降,破坏耕作层土壤结构,造成土壤地力下降,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

另外对回收的地膜往往采用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1.3畜牧养殖业污染畜牧养殖业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很多经济发达的地区进行了及规模化和集约式的发展,但是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还有所欠缺,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等未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这些畜禽固体粪污和养殖污水含有COD.B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污染了水体和大气及养殖场周围的环境,还对水体和其他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4;绝大多数的农村养殖户还是以散养为主,所产生的废渣.粪便四处堆放,受整体综合条件的限制,无法集中处理,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破坏。

农田生态整治工程方案设计

农田生态整治工程方案设计

农田生态整治工程方案设计农田生态整治工程是为了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农田生产力,并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田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农田生态整治工程成为当前农村发展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二、目标1.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通过整治工程,减少农田污染,改善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2. 提高农田生产力。

通过整治工程,改善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3.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通过整治工程,提高农田产值,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工程方案设计1. 水土保持工程农田水土保持是农田生态整治工程的重点内容。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土壤的保持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要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加强农田的防风防尘、防洪防滞、防腐蚀等能力,维护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

具体措施包括:- 构筑沟渠、堰塘、集雨池等雨水利用设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种植防护林带,阻挡风沙侵袭,保护土壤资源;- 安排合理的田坎田沟,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土地流失。

2. 水资源利用工程农田生态整治工程的另一个重点是合理利用水资源。

要通过开展水资源利用工程,加强农田的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提高农田的灌溉水利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 构建节水灌溉系统,采用滴灌、喷灌等方式,减少用水量,提高灌溉效果;- 修建农田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渠道等设施,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实现农田排灌灌溉;- 开展农田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的水资源节约意识,促进农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为了保护农田的生物多样性,必须加强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恢复。

具体措施包括:- 保护和修复农田生态系统,重点保护湿地、水域、适宜种植和生长的农田;- 促进种植多样性农作物,引导农民种植多种不同的农作物,丰富农田植被类型,增加生物多样性;- 加强农田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第一部分农业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 (2)第二部分生态保护工程对农业的重要性 (4)第三部分环保法规在农业环保中的作用 (6)第四部分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生态农业模式 (10)第五部分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和技能的方法 (12)第六部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14)第七部分建立和完善农业环保监测体系 (16)第八部分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19)第九部分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21)第十部分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农业环保 (23)第一部分农业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农业环境问题的现状与挑战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工业化程度加深,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加。

本文将从当前农业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及其原因出发,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农业环境问题的现状1.土壤污染问题严重:化肥、农药过度使用是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据《中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显示,2014 年全国范围内土壤总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农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8.3%。

此外,重金属污染也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

2.水资源短缺:根据水利部的数据,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比例高达62.7%,而水资源利用率却仅为4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同时,地下水超采现象普遍,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压力。

3.生物多样性下降:大规模单一化的种植方式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

例如,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导致大量其他农作物和野生植物减少甚至消失。

4.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农作物残余物、禽畜粪便等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和处理,易引发环境污染问题。

二、农业环境问题的原因1.生产方式落后:传统的粗放式农业生产方式,以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为特征,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导致农业效益低下。

2.技术研发滞后:虽然现代农业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但在解决农业环境问题方面仍存在局限性。

环境生态工程论文2300字_环境生态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环境生态工程论文2300字_环境生态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环境生态工程论文2300字_环境生态工程毕业论文范文模板环境生态工程论文2300字(一):论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的复合体系发展论文摘要:由于发展给环境带了了很多的危害,国家对于环境污染和破坏问题开始进行全面的修复,对于相关阿斗环境保护政策也在制定和完善,随着相关措施的实施,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将在环境治理中起到重要作用。

环境公管处和生态工程虽然有不同之处,但也存在很多的相似,利用二者的相似,将两种工程结合协调使用,将会为我国的环境发展和生态问题带来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工程;复合体系引言由于多年来人类只注重自生科技和生活的发展,导致环境和生态受到了人类排放的污染物的极大破坏,这些破坏也开始对人类的生活產生了不利影响,地球的自净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对环境的需求,糟糕的生活环境也对人类的身体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都是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发展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的复合体系,将会更好的解决环境问题。

本文对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的复合体系的发展进行研究,为二者的复合体系提供更多的研究基础。

一、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的区别(一)目标不同环境工程的目的是为了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行控制,结合人类的破坏找到合适的治理方案,对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废水、废气造成的污染进行治理,在人类正常发展的前提下控制污染。

生态工程的目的是保障人类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使用资源不被人类的发展所破坏,缓解由于人类发展造成的污染,保障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因为人生发展造成的污染和破坏。

(二)工程的侧重方向不同环境工程的主要倾向是在解决环境问题的同时不影响人类的发展,研究适应人类发展的技术和材料。

生态工程的重点在于生态的和谐,将还原自然生态状态放在发展的重点上,主要的研究相较环境工程更加专业,也更加区域化。

(三)发展产业不同环境工程的发展方向是对人类生活区域和工业区域排放的废水、废气、污染物以及产生的噪音进行治理,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环境的质量,也会对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

林业生态工程与环境论文

林业生态工程与环境论文

林业生态工程与环境论文林业生态工程与环境论文随着人口增加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如何保护和优化利用自然资源,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热门话题。

在这个大背景下,林业生态工程被视为一项重要的治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措施之一。

林业生态工程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通过所掌握的学科和技术手段,以满足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为目的,来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和生产力。

在生态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手段包括与生态系统自然规律相一致的植被恢复和多样性增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创造,再生资源经济的发展,生态系统服务的开发与管理,生态系统健康风险控制和预测评估等。

与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森林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等。

水源涵养是指森林通过拦截并且慢慢释放降水,控制水流的流量和污染物的过滤,保持水资源的质量和稳定性;土壤保持是指森林生态系统通过其植被覆盖的保护作用,使土壤不受侵蚀、流失,并且保存其中的有机物质和微生物,从而维护生态环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气候调节是指森林通过拦截太阳辐射和调节水分蒸散降温,从而调节气候和地表水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是指森林所存在的生物多样性,鸟类、哺乳动物、昆虫、植物和微博物种、基因等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化,维持着生物链和食物网的平衡,在抗击疾病、变异和环境压力,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保障人类健康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和复杂。

大规模的森林砍伐、过度的人类活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了古老的、强健的、生产性的生态系统的破坏。

例如,在中国,当代林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土地利用变化、资源过度利用和环境老化等多种影响。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生态工程的实践和研究。

因此,加强林业生态工程与环境保护的研究和实践,是当前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农业生态工程:利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工程:利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农业生态工程:利用生态学原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引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对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日益加大。

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成为当务之急。

农业生态工程作为一种综合应用生态学原理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探讨农业生态工程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一、农业生态工程的定义和重要性1. 定义农业生态工程是指通过应用生态学原理,结合农业生产的特点,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的一种工程技术。

2. 重要性(1)保护土壤资源:农业生态工程可以通过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土壤保护措施,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农田土壤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利用。

(2)保护水资源:农业生态工程可以通过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灌溉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保护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

(3)维护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工程可以通过保护农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促进自然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二、农业生态工程的应用方法1. 水土保持采取合理的耕作方式,如保持耕地平整、合理轮作、梯田建设等,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的风险。

2. 有机农业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3. 农田生态景观规划通过设计合理的农田景观,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韧性。

4.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功能生物、降低农药使用,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提高农田生态环境的健康性。

5. 水资源管理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浪费和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农业生态工程的效果评估1. 生态环境指标评估通过对农田生态环境指标的监测和评估,如土壤质量、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来评估农业生态工程的效果。

2. 农业生产效益评估通过比较农业生态工程应用前后的农业生产效益,如农作物产量、品质、经济效益等,来评估农业生态工程的效果。

生态农业中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农业中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

生态农业中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人对食品的品质和环保要求越来越高,而这就催生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指采用可持续生产模式,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同时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的农业。

在这样一种趋势下,生态农业中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变得非常重要。

一、生态农业的基本特征生态农业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 可持续性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具有可持续性,采用自然循环的方式,重视循环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浪费。

2. 生态友好生态农业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如保护水源、森林、土壤等生态系统,以及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等。

3. 高效性高效性是生态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通过科学的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高效利用土地、水和其他资源。

二、农业生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生态系统整体性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应当注重整体性,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层面出发,做到系统的相互平衡。

2. 生态系统自然规律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 生态系统循环利用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要遵循资源循环利用原则,让系统中的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

4. 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原则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必须注重可持续性,保障生态系统的长期保护。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设计内容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农业景观的规划对农业景观的规划是生态农业的农业生态系统设计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它要考虑扰动、空间结构等因素。

应该在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基础上,考虑到创造美的目的,形成和谐的农业生态系统。

2. 农业生产模式的设计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是一种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工艺流程,包括土地利用变化、资源循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利用、生物多样性平衡等多个方面,因此需要在到产、技术创新、市场开发等层次上进行统筹。

农业生态学结课论文

农业生态学结课论文

农业生态学结课论文第一篇:农业生态学结课论文浅谈农业生态学的发展与展望摘要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及调节控制的生态学重要分支学科,是一种农业应用性学科。

它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基础作用、综合作用、带动作用、关键作用和渗透作用。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产生期、发展期, 目前已迈入完善期。

而新世纪的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会越来越突出,农业生产的需求会越来越紧迫,这就要求农业生态学走高效持续的模式,为推动生态农业建设是实践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农业生态学发展展望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包括农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目标是要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安全、高效,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并最终达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农业生态学在现代农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多方面的作用。

20世纪农业生态学有了较快发展,进入新世纪,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又面临新的机遇。

1农业生态学的学科地位和作用1.1 基础作用农业生态学的基础作用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首先,农业生态学揭示的规律(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规律,生物与环境互适互作规律,生物物种间的相生相克规律等)是农业科学的最基本规律,是学习和研究其他农学学科的基础;其次, 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规律, 如“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等,是指导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第三,任何从事农业科技的教学、科研、生产、推广和行政管理人员,都应具有农业生态学的思维方式、方法和基本知识。

否则,在生产实践中行不通。

1.2 综合作用农业生态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1)农业生态学知识的综合性。

在研究农业生态学规律时,除应具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知识外,还应具有物理学、化学、数学、土壤学、气象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畜牧学、林学、水产学、园艺学、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同时还要运用历史、经济、政治、地理、法律等社会科学知识。

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与实践

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与实践

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与实践在当今社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对农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农业建筑环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如何在农业建筑的设计与实践中融入生态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农业建筑环境涵盖了众多领域,包括养殖场、温室大棚、农产品加工厂、仓储设施等。

这些建筑不仅要满足农业生产的功能需求,还要考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传统的农业建筑设计往往侧重于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因素,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土壤污染、水资源浪费、能源消耗过大等。

因此,推动农业建筑环境中的生态设计与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设计理念在农业建筑环境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上。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在农业建筑中,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来发电,为照明、通风、灌溉等系统提供动力。

同时,利用太阳能热水器为养殖场和加工厂提供热水,既降低了能源成本,又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风能也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在一些开阔的农业区域,可以安装小型风力发电机,为农业建筑提供部分电力。

水资源的有效管理也是生态设计的关键环节。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用水量巨大。

通过采用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收集雨水并进行净化处理,用于灌溉和其他非饮用用途,也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措施。

在农业建筑的设计中,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实现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回灌,有助于补充地下水资源,维持水生态平衡。

农业建筑的选址和布局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土地的承载能力、生态敏感性和周边环境的相容性。

避免在生态脆弱区和水源保护区建设农业建筑,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在布局方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合理安排建筑物的朝向、间距和高度,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在北方寒冷地区,将温室大棚朝向正南,能够充分接收冬季的阳光,提高室内温度,减少采暖需求。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设计与优化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设计与优化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设计与优化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设计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实现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的目标。

一、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概述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是指农业生产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该系统中,农业生产作为主体,环境保护作为辅助,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包括农田、水体、空气、植物、动物等多个要素,其中,农田是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核心要素,它不仅提供作物生长的土壤、水源和养分,同时也承担着水、氮、磷等污染物的过滤和净化功能,对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影响。

二、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设计原则设计是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优化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在合理的设计基础上,才能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1. 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是指在设计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系统时,应优先考虑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例如,可以采用生态灌溉、有机农业等方式,减少农业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

2. 循环利用原则循环利用是指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废水、废气等资源进行有效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例如,可以将生活垃圾、畜禽粪便等转化为有机肥料,促进土地肥力的提高。

3. 综合治理原则综合治理是指通过多种综合手段,对农业生产和环境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理。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灌溉系统、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降低农业水资源的浪费,同时改善土地质量和生态环境。

三、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优化措施优化是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提高效率和环境友好性的过程,在优化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系统的平衡和协调。

1. 优化种植结构合理的种植结构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同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例如,可以实行轮作种植,减少单一作物种植对土壤的损害和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增加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摘要:农业生态工程是生态工程的重要内容,其关乎着我国农业的科学发展与快速进步,研究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资料,按照生态学理论,对农业生态工程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本文首先对生态工程和生态工程设计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又系统的介绍了农业生态工程的概念、基本原则和存在问题,着重对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流程和主要模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总结了农业生态工程设计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生态工程设计;模式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循环再生的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1]。

生态工程设计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核心,明确生态工程设计,是建设良好的生态工程的根本手段。

而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我国传统农业之精华和我国劳动力充分之优势,遵循生态学原理和利用生态工程技术,合理地进行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概述1.1生态工程1.1.1定义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在复杂且相互关联的社会需求下应运而生[ 2],由中国生态学家马世骏与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H.T.Odum)在20世纪60年代分别提出。

几十年间生态工程的定义随着理论与应用的拓展得到不断修订更新[ 3]。

根据实践和研究的进展, 生态工程定义可修订为:“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双双受益, 着眼于生态系统, 特别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整合工程技术。

促进人与自然调谐, 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从追求一维的经济增长或自然保护, 走向富裕、健康、文明三维一体的复合生态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4]。

1.1.2特点生态工程作为一种生产工艺系统,除了具有一般工程的共性外,还有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5]:1.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活的生物为主体,强调利用生物与生物对我共生功能、生物物质的循环再生功能、食物链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原理,来进行多层次、多方向的生产工艺设计。

2.利用生态系统的反馈控制和稳态机制等稳定性特点,生态工程重视培育和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自我调节功能。

3.生态工程强调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

4.生态工程尤其是农业生态工程是在石化农业逐渐走入死胡同的形势下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石化农业的种种弊端。

5.生态工程包括生态工程体系和生态工程技术两个方面。

1.1.3应用生态工程的应用已在诸如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主要包括土壤恢复生态工程、水体污染修复生态工程、固体废弃物利用生态工程、微生物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产业生态工程等等。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与西方生态工程产生和发展的侧重点不同。

西方国家生态工程首先是治理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清洁生产。

而我国则首先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兴起, 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态工程分支—农业生态工程[ 6]。

1.2生态工程设计1.2.1基本原理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有许多,现在国内外普遍接受的基本原理是整体、协调、循环、再生[ 7]。

在此原理的基础上,王如松等提出了生态工程调控的开拓适应、竞争共生、连锁反应、系统乘补、循环再生、多样性主导性、结构功能、最小风险等8条设计原则,成为指导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原理[ 8]。

1.2.2原则生态工程设计是建立在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的。

Scott 提出生态工程的设计原则,这些原则包括:1.遵循自组织、多样性和复杂性、循环再生等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

2.根据实地情况进行设计。

3保持设计功能的独立性,基于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进行设计来提供自然所未能提供的功能,而这种设计要保持功能的独立性,则不会对自然过程产生影响。

4.能量和信息高效的设计。

5.认同促成设计的目的和价值。

生态工程是人工设计的一个生物群落、一个生态系统或一个更为宏观的地域性的生态空间,以生物种群为主要结构成分,人为参与调控,并实现一定功能的环境治理、修复工程。

因此在设计与实施上,需要遵循下面原则:1.因地制宜原则。

是指紧紧围绕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具体情况,进行环境生态工程的设计。

2.整体性原则。

环境生态工程研究与处理的对象是作为有机整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的生态系统[ 9],生态工程在设计上必须以整体观为指导,在系统水平上来研究,并以整体控制为处理手段,则在研究建设一个生态工程的设计上,必须遵守整体性原则,统筹兼顾。

3.科学定量原则。

由于生态工程目标的多样化,在经济上需要高效益,且能实现环境治理的目的,所以在实施上必须进行严谨的科学量化。

4.生态学原则。

我国生态工程的设计根据其基本原理,多方面进行人为干预,在遵循基本原则下达到预期目标。

其原则又包括适当输入辅助能原则,再生循环及商品生产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和环境的时间节律与生物的机能节律原则。

1.2.3设计路线[ 10]1.制定目标。

生态工程设计的对象是由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三个系统组成,其目标的制订也必须重视社会、经济和自然三者的整体协调,即自然环境是否被保护,经济条件是否有利,社会系统是否有效等。

同时,根据当地的条件,强化某个系统的目标。

2.背景调查。

因地制宜的基础是了解实施生态工程设计的背景条件,只有正确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该地区的自然、社会和经济背景,才能充分发挥和发掘当地的潜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背景调查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条件和调查资料与数据的整理。

3.模型分析与模拟。

根据拟定的目标和收集的数据,构建合适的系统模型。

通过模型的建立和运算,评价所选的模型类型和数据集合是否合适通过模型耦合和数据处理,求解或模拟模型,找出关键组分和关键因子,找出各组分之间物质和能量的流通规律以及流通率变化对系统的潜在压力和影响效应,找出组分灵敏性和系统平衡及稳定能力,找出反馈作用的强度和效应等,结合定性研究,分析和评价系统的整体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11][12]。

4.工程可行性报告、规划和施工技术设计。

通过可行性评价和决策分析,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在不同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下,实施生态工程的多种途径;依据确定的经济技术指标,完成规划、施工和工程设计。

5.工程的更新[13]。

工程的更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系统的演替客观规律和发展要求,促进生态系统的更新,使新的系统较原有的系统具有更稳定的结构和生产力;二是日益深化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标准的提高,不断的提高工程系统对污染物的同化范围和水平。

2 农业生态工程的简介2.1概念继1979年马世骏提出生态工程定义后,1987年又进一步阐述了农业生态工程的概念[1]:将生态工程原理应用于农业建设,即形成农业生态工程,也就是实现农业生态化的农业;可以认为,农业生态工程就是有效的运用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的生物群落共生原理、多种成分相互协调和促进的功能原理、以及物质和能量多层次途径利用和转化的原理,从而建立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稳定和持续高效功能的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工程的实质就是应用生态学原理,结合系统工程方法及现代技术手段,建立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方式,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2.2基本原则农业生态工程是是一个复杂的大型系统工程,同样遵循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在该原理的指导下,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科技先导原则、可持续原则和市场协调原则[14]。

农业生态工程建设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通过人工合理调控和技术集成,建立起一个功能高效、结构合理、效益持续的复合生态系统[15]。

2.3存在的问题农业生态工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其阻碍着农业生态工程系统的发展和进步,对农业生态工程的研究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我国农业生态工程目前尚难像精确农业那样,依据可靠的参数,设计出标准化的、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农业生态工程主要是在总结农民自己创造出的模式与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批基于信息和高科技的先进技术作为支撑,缺乏高科技含量;农业生态工程缺乏全面的抽象上升和进一步的理论概括,大尺度、规范化的工程较少,数据采集困难等要求增强理论研究规范化和手段现代化;由于农业生态工程本身是一个集成系统,涉及多种学科知识,然而从事的相关研究人员专业单一,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更全面的研究[16]。

3 农业生态工程的设计3.1设计流程图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时要重视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人为方面的干预,利用自然界存在的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及有机个体,通过系统的结构和信息的输入与输出,优化并重建生态经济系统。

图1农业生态工程设计流程图[17]3.2主要模式3.2.1农林立体结构型生态工程该模式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的特点,通过合理的组合,建立各种形式的立体结构,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的目的。

这种生态农业模式在我国普遍存在,应用较广,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形式:1.各种农作物的轮作、间作和套种。

轮作主要是豆类和稻类的轮换种植。

间作主要是禾本科作物和豆类作物,诸如玉米和大豆的行数比例可以为1:2或2:2,禾本科作物和薯类作物的间作也很常见,往往还会在马铃薯和玉米间种大豆,形成马铃薯-玉米-大豆“三种三收”的种植模式。

我国的套种模式很多,以棉田套种洋葱模式为例,棉株和洋葱可以实现两段共生,可延长棉花的有效生育期,确保秋桃和晚桃如期成熟,洋葱的辛辣味还可趋避棉蚜虫的危害等等。

3.2.2农村的三料工程农村的三料指的是燃料、饲料和肥料,其不仅关系到农民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也关系到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问题。

有效的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由竞争关系到互促关系的良好转变。

传统的农作物秸秆对三料的单一应用使其之间产生了一定的矛盾,诸如将农作物秸秆用作燃料,必然影响饲料的利用,对积攒有机肥也十分不利。

肥料少导致第二年产生的秸秆量就会下降,形成一个肥料少、秸秆就少的正反馈环。

如果农村的农副产品不是单纯的烧掉,而是改为多重利用,对于三料矛盾的解决和资源的有效利用都有很大推进作用,新型的三料工程流程图如图2[17]。

图2三料工程流程图3.2.3农-渔复合生态工程农-渔复合生态工程模式以稻田养鱼和稻田养蟹生态工程最为典型,通过水稻与鱼、蟹的互利共生,在同一田地里进行粮食和渔业生产,使农业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15]。

稻田养鱼生态模式中,将鱼、稻、微生物优化配置在一起[16]。

水稻为鱼类提供荫蔽的栖息地,水稻的枯叶在水中的腐烂促进微生物的繁殖,微生物又是鱼类的饵料。

鱼又为水稻消灭了害虫和杂草,鱼粪为水稻提供了营养肥料;鱼类同时疏松了表层土壤,提高了通透性增加了溶解氧,同时又促进了微生物增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