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导言:新课标指出在数学课堂中应当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而在传统的数学课上往往存在教师一味的讲,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其实在课党中教师更应放手让学生多说、多讲,真正做到让学生做学习的小主人。
数学不同于其它的学科,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只有通过让学生说算法、说算理、讲图意、讲过程,才能真正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方法。
因此在数学课堂中,除了采用电化教学、直观教学及实验动手等手段外,教学中更要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通过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气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有计划地对学生加强说话训练好处多多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让学生说算理,讲过程,让学生更清楚,更清晰自己思路,自己的想法,学生会说了,自然就代表他明白了题目、他懂了,他懂了自然就会做了。
通过这样说一说,让学生思路更明确,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以数学课中应该多让学生说。
如我在教学应用题时:男生有15人,女生是男生的2倍,一共有多少人?这道题部分学生会存在以下问题:只用15乘以2等于30,就算了,做完了。
他并没有细想题目,所以在课堂中我会让学生说,15是什么?2是什么?求出来的30是什么?这里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通过说一说,理清自己的思路,立刻就明白到原来还要用30加15等45(人)。
又如我在教学乘法竖式计算时:467乘以5,有些学生会存在忘了加进位数。
我会让学生当小老师出来说,你是怎样算的。
从而让学生明白先从个位算起,每一步算什么,当学生一步一步说下去的时间,他就会明白了。
这可比起老师说一百遍还有有效。
还有一些图片题目,更要让学生多讲,只有通过讲一讲,说一说,学生的记忆才会深刻,对题目才能更理解,这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我们知道数学课最难上的就是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及公式的学习。
学生往往对一些概念、性质定位不准,对法则和公式又整天记不住。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兰州市西固区陈官营小学吕文玲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敢说、能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
在低年级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法则以及公式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学数学时能“说”,通过“说”理清思路,能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一、在概念学习中训练“说”,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概念、性质、法则是个难点。
因此,课堂上我利用实物、教具、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指导学生在实践操作、形象演示的过程中训练“说”,在“说”的同时,学生们理解了知识难点。
我在教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时,先让同学们多次测量“1厘米”、“1分米”和“1米”有多长,然后让他们说说身边的物体哪些是1厘米、1分米、1米那么长。
我让同学互相说,小组轮流说。
这样,同学们不仅有了讨论交流的机会,而且课堂气氛也很活跃。
同学们对这三个长度单位具有了感性认识,也体会到这三个长度单位之间的不同。
我在教同学们说“厘米、分米、米”这三个词时,“米”是最长的,我让他们说时音拖长些,“分米”是较长的,说时音稍拖一点,“厘米”是短的,说时不拖音。
这样,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同学们开心极了。
同学们在有节奏的说中,很好的区分了“厘米、分米、米”,不仅掌握了知识,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在课本主题图中训练“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又不完整,尤其是数学语言,更难于正确表述。
我在教学时,针对这一弱点,从学生用完整话回答问题开始加强训练说。
如:在教学比高矮时,老师刻意强调说“谁比谁高或谁比谁矮”哪位同学用完整话来告诉老师?这样经常坚持训练,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一年级教学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认识时,我让同学们说说课本主题图中有哪些图形拼成,并根据图形说一句话。
小学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之我见【摘要】: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说的训练。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说,敢不敢说,能不能说,其关键取决于教师有没有给予学生说的时间,有没有创造学生说的氛围,有没有交给学生说的方法。
只有“慧于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秀于口”的学生。
【关键词】:数学、农村小学、说、重视、训练、数学课上,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回答问题的意识逐渐减弱,有的孩子明明想说话,却很少开口,即使碰到困难更是不张口,还有的孩子习惯于用摇头、点头来表达意思,很少直接开口回答问题。
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更是常见。
据调查,现在农村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说的偏少,这不是教师不让学生说,而是学生不想说不会说。
低年级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还比较高,到了高年级学生就不肯说、不敢说、不愿说。
所以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说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发现,虽然教师“一言堂”现象有了很大改观,但大部分学生课堂发言,不是不能积极参与表达,就是不知如何表达。
于是,就聚焦学生课堂用语,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上分析小学生口语表达的特征,把握正确的要求,找出学生课堂语言表达困难的原因,对症下药。
我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说,敢不敢说,能不能说,其关健取决于教师有没有给予学生说的时间,有没有创造学生说的氛围,有没有教给学生说的方法。
只有“慧于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秀于口”的学生。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在低年级,而且在中高年级教学中,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交流、合作意识;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让学生有心理压力,激发他们想说、敢说、有话可说,有机会可说,乐意去说,善于去说,让学生学得有趣、有益、有效。
引导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说”
引导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往往被顺理成章地认为是语文老师的责任。
其实不然,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也是数学教学任务。
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由于低年级学生数学语言正处在起步阶段,这一阶段是语言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教师必须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认识特点,加强“说”的训练,以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那么怎样引导低年级学生“说”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氛围,使学生“敢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
当学生处于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心情会愉快,就能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思维,敢于表达。
低年级学生多数胆子小,声音轻,怕说错话,怕老师批评,怕别人笑话而不敢举手发言。
少数人虽能积极举手却又说不清。
这样,营造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就显得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抓住课前谈话的几分钟,跟学生聊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以消除儿童的胆怯心理,鼓励他大胆说话。
把自己当成他的朋友、亲人,态度要和蔼可亲,说话要富有童趣。
去年我带的是一年级,在上第一节课时,我跟学生一见面,先作一下自我介绍,然后热情洋溢的说:“小朋友们,在暑假里你看了哪些动画片啊?你们愿意向老师介绍一下吗?”短短的几句话,拉进了同学们和我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产生了想和老师交谈的欲望,为大胆说打下了一个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通过赞扬的评价,激励说话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表扬,多鼓励,不批评,不指责。
教师要用表扬和肯定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同时,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表扬和肯定要有针对性。
二、给机会。
让学生“试说”曾有人这样说过:“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说话兴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扩展训练:“孩子们,在生活中,你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今天老师把超市搬进了我们教室,在这个超市里你想买什么?你会怎样付钱呢?”问题一提出来,学生们就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我想买书包60元,付100元”有的说:“我想买文具盒12元,付1张10元和2个一元”有的说:“我想买本子5元,就给一张5元的”顿时想象如放飞的翅膀,大家都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整个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这样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
小学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在以往的教学中,关于学生“说”的训练通常都应用在语文、英语等学科的教学上,忽视了数学课程中“说”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
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主要通过视觉形成大脑的第一反应,来对各种知识形成深刻理解,而语言能力正好能满足这一点,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拓展延伸,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小学生“说”的能力,认识到“说”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以有效提升。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说”的重要性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数学学科本就是偏重于思维性的学科,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顽皮的阶段,对学习也是玩性较大,也正是因为如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兴趣学习,通过自己动脑进行数学知识学习和累积,对数学教材中的各种概念、数量关系进行记忆,形成自己的理解。
老师也要紧随其后,将各种基础性的数学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让学生把自己的推理判断和解题思路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一方面可以延伸他们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
老师在进行数学内容讲解时,可以根据课本内容进行知识提问,让学生在回答的同时,注意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而不是只要结果对了过程无所谓,恰恰相反,数学的学习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时候过程错了会弄得满盘皆输,所以必须重视学生的逻辑能力。
学生有机会“说”出来,才会有逻辑思维能力的拓展,才会提高学习质量,才能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2.有利于学生强化记忆。
小学生因为年纪较小,灵活性较高,所以在记忆方面是十分强势的,他们能准确的记住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点。
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们虽然拥有较强的记忆力,但是理解能力却相对有限,尤其是数学中涉及到的各种概念、公式,理解起来有较大的难度,以至于在做题的时候出错率很高。
再加上他们本身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不高,因此在学习效果上一直不理想。
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说”的训练
1 6 X 7 5 =4×4 ×3× 2 5
灌输 、 再灌 输 ” , 学 生在 课 堂上 几乎 都在 听 老 师讲 , 没有 机 会 去 “ 说” , 现在 这 种鼓 励 “ 说” 是一 种全 新 的学 习模 式 , 发挥好 这 样 的教学 模式 , 可 以有效 的提 高教 学质 量 。
很重 要 的特点 , 这种“ 说” 不断 能够 巩 固 旧的 知识 ,还 能够 有 效 的理解 课堂 中新 的知识 。 另外“ 说” 也 是 表达 表 达 学生 的思 维 过 程 和 思 维 方式 ,这也 是 纠 正 学生 学 习的 重 要 方 式 。正 因为这 样 , 要 时刻 锻炼 小学 生在 数 学 课堂 中“ 说” 。
1 6 =4×4
4 = 1 2 0 0这样 就 能够 直 接算 出结 果 ,每 个 学 生在 做完 这道 题 目之 后 , 都要 把 自己的想 法 说 出来 , 这样 可 以进行 思考 、 判断 。 这 样不 仅 是在 锻炼 一道 题 的学 习方 法 , 也是 在 总结 很 多道 题 的解题 思路 。 第三点 , 课 堂 中说 出 解题 思 路 , 这 是 课 堂 中“ 说” 的重 要 组成 部分 , 在 学 习新 知识 的 过程 中 , 要 通 过学 生们 “ 说” 去 找 出新 知识 和 旧知识 之间有什 么样 的 区别 和联 系 ,这样 可 以概括很 多 内容 理解很 多基本 原理 。例如 在 小学 生学 习进 位加减法 的时 候 ,学 生会 利用 些 以前学 过的不进位 算法 ,这样 让他们 说 出 自己的解题 思路 , 他们 会很 明确 的说 , 计 算 的时 候要先算 各位 , 再算 十位 。 满 十要 向百进 一 :最后 计算百 位 , 很多 学生 也许会 出现算 错 的现 象 , 忘 记 了进位 的小 1 , 这样 进行 反 复的 强调 就能够保 证学生 用语 言准确 的表达 计算 的思路 , 培养学 生的 自我思维 能力 。 第 四点 , 在 一堂 课 学 习 结束 以后 , 要 求 学生 对课 堂内容进行 总结 ,概括 归纳课 堂 中 的一 些重点 内容 ,通过 这样 的总结 能够 锻炼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训练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语言训练低年级学生由于年纪小,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常常出现会做不会说,想说不会说的情况。
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认为,教师应该注重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地、有计划地,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模仿性训练。
这一训练是低年级学生训练的第一步,也是最基本的训练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结合不同的教材内容跟着老师进行:⒈朗读;⒉口述插图图意;⒊口述式题计算过程及结果;⒋口述应用题题意,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⒌根据图意提出的要求口编应用题。
教师一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爱说敢说。
二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启发和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准确的话、合乎逻辑的话,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使学生逐步积累数学词汇,把生活语言变为数学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二、图示性训练。
低年级数学教材的特点是:图文并茂,有大量的彩色插图为我们进行直观教学创设语言情景提供了极好的材料。
教师必须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去观察、想象,表达各种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进而训练学生学会较规范地运用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图意,并从说一句话发展到说几句话。
如教学初步认识减法的意义时,让学生看插图连起来完整地说话。
如:树上有5只小鸟,飞走了1只,还剩4只。
等等。
三、演示和操作性训练。
低年级数学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安排了大量的教具演示和学具操作活动。
在演示和操作过程中常常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理、算法。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演示过程,让学生口述演示或操作过程,动口、动眼、动手,加深对算理、算法的理解,使知识内化。
如:教学“9加几”的进位加法时,可放手让学生用学具小棒子进行操作“9+3”、“9+4”。
先让学生自己在桌左边摆9根小棒,右边摆3根小棒,接着指导学生按刚才老师演示例题的方法有序地分步操作,边操作边口述操作过程。
然后用幻灯机示示例2插图,让学生结合插图,把自己操作的过程口述给大家听。
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说”的训练
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说”的训练“说”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的一部分,以往的教学,老师采取的教学方式是“灌输、灌输、再灌输”,学生在课堂上几乎都在听老师讲,没有机会去“说”,现在这种鼓励“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发挥好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中“说”的原因学习中,语言是一种思维的体现,思维和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在小学数学课,进行语言交流,是一种逻辑思维的交流,具有很重要的特点,这种“说”不断能够巩固旧的知识,还能够有效的理解课堂中新的知识。
另外“说”也是表达表达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这也是纠正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正因为这样,要时刻锻炼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说”。
二、小学生数学课堂“说”的内容文中强调的“说”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成一下四点。
第一点,说出心中的难点,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出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者与自己的理解发生矛盾的地方,这些地方经过很多次的思考,也没有挖掘出良好的解决方式。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认识时间的时候,整点和几点几分有什么样的不同,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等,要尽量鼓励学生说出这些不同和联系,这样就会避免一些理解的误区。
第二点,要说出自己脑中想的问题,对于一些授课的新内容,首先要保证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思考这种题型应该怎样解答,然后把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种“说”的方式能够保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简算这部分教学中,16×75这个题目,表面看起来有点难,但是经过简算以后能够很快的答出这个题目的结果:可以进行分解16=4×475=3×2516×75=4×4×3×25变换一下位置就变成了25×4×3×4=1200 这样就能够直接算出结果,每个学生在做完这道题目之后,都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可以进行思考、判断。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说”的训练是小学低年级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
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程度。
根据义务教材的内容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加强“说”的训练的。
一、说图意
义务教材的低年级课本中大都是以彩图形式出现例题和练习题的。
彩色的图画适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使他们爱观察善思考,而且能诱发他们说的兴趣。
1.说数的图意。
在教学“认数6”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再引导说出:图中有1 个老师,5 个学生,共有6个人,用6 表示;2 个穿裙子的,4 个不穿的,共6 个人,用6 表示;3 个男的,3 个女的,共 6 个人,用 6 表示。
最后引导学生
说出:教室里的 6 张桌子和 6 把椅子,各用 6 表示。
通过反复的观察、数和说,使学生初步抽象出6 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6 说一句话。
如,我有 6 支铅笔;教室里有 6 盆花等。
这样学生对 6 这个数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为进一步抽象认数做好了准备。
2.说加减法意义的图意。
在教学加减法的意义的主题图(一册)时,第一幅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教师一边完整地叙述题意,一边贴图片画圈:先贴出 3 辆小汽车,再贴出又开来 1 辆小汽车,,。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我们经常会听到数学老师在抱怨:农村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太差了,后进生不会做题,当然也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但是学习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你让他站起来给同学们讲一讲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时,居然语无伦次,让人听不明白。
教师把语言表达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生,殊不知,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教给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方法呢?我想,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教给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策略,加强学生“说”的训练。
现论述如下:一、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的意义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语言,就不可能有人的理性思维。
语言对思维的发展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概括作用,二是调节作用。
语言的概括功能,能扩展学生的思维。
首先,有了概括化的语言,能够打破感性器官的局限性,使人从感觉、知觉、表象上升为理性的思维。
其次,概括化的语言成分,是承担概念、判断、推理的外壳,人们正是借助语言,运用概念、判断、推理来作为思维材料进行思维,从而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对于学生来说,语言的逐步掌握和不断发展,推动着他的思维内容日益丰富,调节他的思维活动逐步完善,促使他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二、结合知识特点,有目的地加强“说”的训练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是小学数学的基本特点之一,而这也正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
发挥这些因素的作用,同样离不开学生的语言。
数学中概念、公式、法则和性质的理解离不开大量的感性材料,然而要深刻了解这些知识,必须借助语言。
因此在概念、公式、法则和性质的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说”的侧重点不同。
1.在概念教学中训练学生“说”得准确、“说”得科学。
在概念教学中进行学生“说”的训练是由直观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桥梁。
学生在对某个概念抽象概括时,应将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把非本质性剔除,抓住本质属性形成概念,并通过语言来进行表述。
学生“说”得是否严密,直接反映了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程度。
低年级数学教学“说”的训练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作者程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学生在学习运用概念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等活动时,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
说得好才能想得好,想得好才能学得好,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用训练学生的“说”来引导他们的“想”,从而指导他们的“学”。
让他们先讲清楚,再想明白,最终促使他们学得会。
下面我就“说”的训练谈两点体验:一、锻炼学生说话的魄力,鼓励他们大胆发言,敢于质疑提问并积极参与同学间的交流讨论。
小学生年龄小,训练他们“说”的能力, 要先从能讲清楚一件事开始,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提出过高要求。
“看”是思维的窗口,“说”是思维的载体,要把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由于小学生好奇、爱动。
看的对象应赋之以动和静两种不同的情境,让他们感到新奇有趣,以此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进而引导他们把看到的事情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起来表述,做到有顺序、不乱讲,力求把思维理顺。
譬如:1,看实物说话。
(1)先拿出2个桃子,又拿出8个桃子。
(2)手中有6个气球,放飞了3个。
1,看图片说话。
(1)、树上有5只鸟,又飞来3只。
(2)、树上有5只鸟,飞走了3只。
3,看演示动作说话。
(1)拿出4个乒乓球,还有6个乒乓球。
(2)拿出4个乒乓球,又放进6个乒乓球。
4,看算式说话(从具体到抽象)。
(1)70+20=可表述为:水果店原有70箱水果,又运来20箱,现有水果多少箱?或水果店卖出水果70箱,还剩20箱,原有水果多少箱?(2)70-20=可表述为:水果店原有水果70箱,卖出了20箱,还剩水果多少箱?或水果店原有70箱水果,现剩20箱,卖出了多少箱?虽然这种训练要求比较高,做起来也比较难,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却很高。
在教学应用题时,采取这种训练方式,让学生在说两句话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就不会感到困难、乏味。
实际上,同样的条件,经教师激励、点拨后,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
这种训练,既可以帮助学生表述情境,丰富他们对事物的表象,又可以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主动性,进而增强他们说的魄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综合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听训练是指通过学生听老师讲解和课堂讨论的方式,使学生理解
数学知识点。
老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尽量使用学生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和表达方式。
学生也要认真倾听,积极思考,理解老师的讲解内容,并提出问题和疑惑,与老师进行积极互动。
说训练是指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自己理解的数学知识点讲述出来。
通过口头
表述,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
说训练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口头表述,并及时给
予评价和指导。
读训练是指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习题、作业等,将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点转化成文
字的方式。
通过读训练,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读训练中,
老师可以通过布置阅读任务、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阅读,并及
时纠正他们的读音和发音错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听说读写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听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
数学知识;通过说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读训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
识点的理解和记忆;通过写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针对不
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帮助他们全面提高数学水平。
学生也要积极配合,主动
参与训练,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如何加强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说话训练
如何加强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说话训练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思维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都要通过语言来表达,语言的磨练又能促进思维。
加强说的训练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十分重要。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说话能力的训练必须从小抓起。
低年级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数学语言更是难以正确表达。
怎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说话的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下面谈谈我的一点体会。
一、“说”要体现学科特点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加强数学学科“说”的训练,其重点是要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说得完整、准确、简练、有条理。
1.说得准确。
数学教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计算法则等的表述都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较固定的叙述形式。
教学时,先通过实例,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小结出概念、法则的有关内容,然后教师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加以总结,给学生示范,使学生有例可仿,再让学生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说的话力争完整、准确。
2.说得有条理。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由于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思维过程不是能用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于是,我设计了一些相关联的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说,然后让学生练习连起来说一说,促使学生把稍复杂的思维过程有条理的用语言表达出来。
3.说得有创意。
在“说”的训练中,教师要十分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在提问题、补条件、说说算式的意思、根据图意说算式等练习中,我要求学生不重复别人的答案,启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二、“说”要根据教材特点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为了使学生获得较牢固的感性认识,低年级教材中编制了大量的插图,安排了较多的操作实践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插图和操作活动进行“说”的训练。
1.看实物图说。
如在教学看图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时,我出示图(如4个花瓶,每个花瓶插了5朵花),要求学生看图说清图意。
这幅图可以表示4个花瓶,每个花瓶插了5朵花,一共有20朵花;也可以表示有20朵花,每5朵插一个花瓶,插了4个花瓶;还可以表示有20朵花,平均插在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了5朵花。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饶阳县留楚乡合我小学肖继红【摘要】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结果。
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数学知识得以内化,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力地促进思维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中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语言低年级教学说话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以上“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行为及思维形式都得由语言作为手段来进行。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结果。
引导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思维过程和结果,既可以使数学知识得以内化,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力地促进思维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在数学教学中得以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表达能力,使信息得以及时反馈,及时校正错误以及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课堂上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说。
一、创设游戏情景学,激发学生“说”的热情低年级学生,语言积累的比较少,往往会出现“语无伦次”和“表达不清楚”,其实他们心里很清楚,但就是说不出来。
这时老师应及时地予以鼓励,利用他们爱说、爱动、善于模仿的年龄特点引导他们“说”的能力。
激发学生“说”的兴趣。
有位儿童学家说过:“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天生的玩家。
”在教学中,适时创设游戏情景,引导学生在玩中说可有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在上一年级第一册“第几”这节课时,我先让10个学生排好队,并做着一个自己认为最酷的姿势,然后让其他学生说说你喜欢第几个小朋友的姿势,并且说说你是从左边数还是从右边数,这样轮流说,学生的兴趣很浓。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训练,较好地激发了学生说话的热情。
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说话氛围中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的知识。
通过“说”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了课堂的气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中“说”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数学课堂中“说”的能力【内容摘要】在数学课堂中应该重视“说”的训练,面向全体,多让学生说,又要引导学生多“说”,怎么“说”,还要想办法让学生有话可说,并且非说不可。
这样才能使学生善说,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增强学生自信心;重视复述,提高学生能力;丰富“说”的感性材料。
【正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先让学生“说”,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在数学课中敢说、多说、善说呢?下面谈一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采取措施,增强学生“说”的自信心。
低年级小学生的成功感和荣誉感特别强烈,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善于表扬和鼓励学生,满足其荣誉感,使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这种情感往往能激励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成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驱力。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说”的自信心,使其丧失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1、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等均有差异,因此,围绕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时,教师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知识水平,又要考虑到提问对象的差异性,教师应知道哪些学生适宜回答哪些问题。
这样,降低了“说”的难度,增强学生“说”的自信心。
让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各尽所能,都获得“说”的机会。
2、及时评价学生的“说”低年级学生的自尊心很强,每个学生“说”完后,心里急切期待的是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表扬和鼓励。
因此,教师应认真听学生的“说”,及时恰当地作出评价,肯定其优点,指出其不足。
这样既可以保持学生“说”的积极性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能使学生认真听其他学生的“说”。
做到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3、采用优点迁移法,消除学生“说”的心理障碍。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总会有一部分胆小的同学。
这些学生往往自尊心较强,怕万一说错会被同学笑话或被老师批评。
因此,为了消除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老师采用优点迁移法,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说”的训练
“说”的训练是小学低年级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说是表达,是思维的外壳。
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反映对数学知识的认识理解程度。
根据义务教材的内容和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是怎样加强“说”的训练的。
一、说图意
义务教材的低年级课本中大都是以彩图形式出现例题和练习题的。
彩色的图画适合儿童的心理需要,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使他们爱观察善思考,而且能诱发他们说的兴趣。
1.说数的图意。
在教学“认数6”时,首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的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教室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再引导说出:图中有1个老师,5个学生,共有6个人,用6表示;2个穿裙子的,4个不穿的,共6个人,用6表示;3个男的,3个女的,共6个人,用6表示。
最后引导学生
说出:教室里的6张桌子和6把椅子,各用6表示。
通过反复的观察、数和说,使学生初步抽象出6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6说一句话。
如,我有6支铅笔;教室里有6盆花等。
这样学生对6这个数就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为进一步抽象认数做好了准备。
2.说加减法意义的图意。
在教学加减法的意义的主题图(一册)时,第一幅图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教师一边完整地叙述题意,一边贴图片画圈:先贴出3辆小汽车,再贴出又开来1辆小汽车,,
要求一共有多少辆?就是把它们合并起来。
同时在4辆小汽车外面画一个圈。
这样边说边画,使学生既看到合并的过程,又看到合并的结果。
第二步,说出用加法计算的道理,并要求学生口述:把3辆小汽车和1辆小汽车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辆小汽车,用加法计算。
在教学第二幅减法意义的主题图时,教师结合演示叙述图意:第一步,先贴4只熊猫,在外面画一个圈,表示原来的;然后在其中一只熊猫的外面画虚线圈起来,表示“去掉”。
这样使学生既看到原来的数和去掉的数,又看到剩下的数。
学生很容易说出图意。
第二步,说出用减法计算的道理,引导学生口述: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多少用减法。
通过这样的口述训练,使学生清楚地知道加减法的意义不同,计算方法也不同。
为以后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
3.说有联系的两幅图的图意,在教学“两种分法对比”的主题图(三册)时,因前面已学习了两种分东西的方法,让学生首先看图(略)口述图意,列出算式:图(1)是把6只兔平均放在3个笼子里,求每个笼子里放几只,算式是6÷3=2;图(2)是把6只兔每2只放在一个笼子里,一共放几个笼子?算式是6÷2=3。
然后要求学生看图说说两幅图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教师的指导下口述:第一个已知条件相同,第二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不同。
最后再看图说一说两幅图意为什么都用除法计算?为什么除法算式不同?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口述;第一幅就是把6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
第二
幅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
所以都用除法计算。
因为两幅图的分法不同,所以列出的算式就不同。
通过比比、说说,沟通了这两种数量关系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了除法的两种应用。
二、说过程
1.复述模仿过程。
数学教学中重点、难点要让学生复述或模仿,以强化听力,促使听清听懂。
如在9加几的教学中,教师边演示边讲解9+2的计算过程,接着请一位同学复述老师的演示、讲解过程,进而要求全体同学仿照刚才的方法边说边操作学具计算9+3:把3分成1和2,9和1凑成10,10加2得12。
学生能说得好,就是弄清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口算起来会又快又准。
2.叙述操作过程。
低年级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有时感到无话可说。
因此要注意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引导学生在动手中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23一7时,解决难点后让学生边摆小棒边说算理。
这样使学生有话可说,从小养成爱说、会说的好习惯。
从而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3.情境叙述过程。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观察与思考的学习情境。
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则。
第一步出示图,要求学生说图意:第=步,根据图意、图形说竖式写法及结果;第三步,观察图与竖式,要求学生舍去具体数,初步概括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第四步,推广到进位加;第五步,概括出笔算两位数加法的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这种训练,使学生学会有条理说话,促进学生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
象思维过渡。
三、说算理
1.说想的过程。
有些类型的题,要求学生口头表述解题的思考过程。
(1)6+2=口想:6和2组成几,因为6和2组成8,所以6+2=8;
(2)12—9=口想:9加几得12,9加3得12,所以12—9=3;(3)23×3=口想:20×3=60,3×3:9,60+
9:69.所以23×3;69;(4)3时c)150分想;3时。
180分,180分>150分,所以3时>150分。
教学中,通过想想说说,不仅能透彻地理解算理,而且能使计算更加熟练。
2.说分析思路。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学生分析思考后,对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是怎样推导得出的,让学生有条理地说出来。
这样训练,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
学生说说怎样解的道理,又能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白兔比黑免多几只?”分析后要求学生口述分析思路和解答方法:从题中知道白兔多,它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和黑兔同样多的7只, 另一部分是比黑兔多的,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要从白兔的只数里去掉和黑兔同样多的部分7只,剩下的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所以用减法计算。
从而使学生知道求“两数相差多
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大数小数=相差数。
教学实践表明:在低年级数学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强说的训练,不但能使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提高计算能力,而且能够加深对概念的
理解,帮助学堂更准确地运用概念,强化运算意义和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说,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开动了学生的脑筋。
使学生理解了所学知识,掌握了本领,同时也培养了儿童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所以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加强说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