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微生物大象版五年级

合集下载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我研究的微生物》课件1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我研究的微生物》课件1
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的概念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条件,或创 设一定条件来引起某生物现象 以进展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调查法、分类法、文献法等。 其中实验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各种菌类图片
金针菇 例
本卷须知
注意论文格式,如标题、落款、日 期等。同时注意内容的取舍,把有 用的、能证明结论或最新的发现的 材料写进论文里。
目标
1、学会自己设计实验进展研究 2、通过研究微生物,培养自己良好的生活习惯 3、总结实验过程,写出科学小论文
讨论、思考:
实验中遇到的困难? 调查中学到的经历? 思考生活中能不能缺少微生物?
作业:
1、观察日常生活用品,至少找出 两种含有或利用的微生物的。 2、完成课后“试剑石〞的问题, 并与你的实验结果比较、分析异 同。
下课!谢谢欣赏!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我研究的微生物》课件3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我研究的微生物》课件3
我研究的微生物
学习目标
能自己设计和完成实验。 梳理自己完成过的实验,整理最有意义 的结果和发现。 把自己最满意的结论和发现写成小论文针菇
牛肝菌 木 耳
论文例如
格式:
注意
1、小组为单位,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合作与交流。 2、对材料进展恰当的取舍,将有用的、 能证明结论或最新发现材料写进论文 里。
讨论
以小组代表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本组的 成果,并讨论实验过程中的优缺点, 评选出最优的小组。
作业:
1、阅读科学自助餐:?青霉素的诞生?, 向大家讲诉青霉素诞生的故事。 2、独立完成课后“试剑石〞的作业, 并与你的实验结论相结合进展分析、比 较。
家庭作业:
回忆本章前几课的内容,预习下一 章。
下课!

【新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我研究的微生物》【创新教案】

【新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我研究的微生物》【创新教案】

《我研究的微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整理、撰写科学小论文,在这个过程中,用案例的形式,明确科学论文的结构与特点,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规范,但没有特别限定条条框框,使学生在动手做基础上,自然整理成自己的科学小论文。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三节课的学习,认识了微生物的特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实验、收集资料和交流学习,学生收获颇丰,展示欲望强烈。

但学生对于科学论文的规范并不十分了解,本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写规范的科学小论文。

学习目标1.梳理自己研究过的微生物,整理最有意义的结论或发现。

2.把自己最满意的研究结论或发现定成格式规范的科学小论文。

3.比较谁的研究论文既规范又全面地表达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教学重难点整理在研究微生物的过程中得出的最有意义的研究结论或新发现,写成科学小论文。

评价任务按照规范完成自己的科学小论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整理研究资料1.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研究了有益的微生物、有害的微生物,请大家把你认为最有意义的结论或新的发现整理出来。

2.学生整理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二、撰写科学小论文1.经过整理,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发现和结论,你们想让更多人知道吗?让我们把自己最满意的研究结论或新发现写成科学小论文展示给大家吧!2.提问:怎样写科学小论文。

3.课件出示“怎样写科学小论文”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论文的结构。

三、交流与总结将你完成的科学小论文展示出来让大家评论。

看谁的小论文写得好。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最为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论文的结构。

再就是对材料的联取舍,把有用的、能证明结论或最新的发现的材料写进论文里。

在展示论文时主要对内容和格式两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这也是表达与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

找出不足,才能修正错误,不断进步。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寻找微生物教案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寻找微生物教案

《寻找微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提出问题,学会猜想与假设。

2、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搜集资料,验证猜想方法。

3、情感与价值: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食物品尝会”活动,学会从提出的问题中进行准确的猜想与假设难点: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一、食物出示趣味导入1、小组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活动材料。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你们面前的这些食物吗?分别是什么?你们吃过这些食物吗?喜欢吃不?它们味道各怎样呢?相同吗?你们想尝尝它们吗?2、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就来办个“食物品尝会”,老师请你们尝一尝这些食品,但是老师这儿有个要求,边对比品尝边思考每组食品你有什么发现和不明白的地方?在问题银行中提出你的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交流猜一猜。

二、自主探究(一)、食物品尝会1、尝一尝。

分组对比品尝,看看这些食物在加工前后有什么变化。

2、想一想。

学生提出想了解的问题。

3、说一说。

学生小组内说说对比品尝的发现和想知道的问题。

(二)、查一查1、引导提出探究的问题:师:好,刚刚老师访问了一些小组发现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本节课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解决了,下面就冋学们提得最多的1、提供食物并讨论他们的味道,激发兴趣。

2、导入课题“食物品尝会”是开启本课的一个关键活动,组织开展好这个活动,对于后续内容的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这一教学环节的关键环节是引导学生能够准确地猜想出:微生物参与了食品加工过程,这是能否使学生“找到”微生物的重点。

4、抓住猜想到的微生物,搜集资料,验证猜想。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教学过程较为简单,学生做问题展开讨论,其他问题暂时存入问题银行吧!出示讨论问题:(1)食物加工前后有什么变化?(2)是什么改变了它们的品质和味道?2、讨论猜想。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大胆猜想。

师:就第二个问题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谁在使这些食物(如鲜奶变酸奶)加工过程中起了作用改变了它们的品质和味道呢?师:冋学们的猜想,有些是有道理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5.1《寻找微生物》说课稿大象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5.1《寻找微生物》说课稿大象版

《寻找微生物》说教材:《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五下教材《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常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

最后,得出结论,并交流总结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从而对微生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了解,为后两节课认识微生物的益处与危害奠定基础。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了一些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已经具备了观察、提问、猜想与自主研究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

同时。

本单元涉及的科学知识——微生物对于人的感官来说,多数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比较抽象,但微生物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这方面来说,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起来。

说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对教材的简单剖析和对学生的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能积极提出问题,大胆猜想与假设。

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搜集资料、验证猜想的方法。

2.意识到重视实验和证据是一种良好的科学态度。

3.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说材料:教师准备:白萝卜、酸萝卜、白豆腐、霉豆腐、生面团。

一次性碗。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面包、一次性筷子(每人一份)搜集微生物相关知识的资料。

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导入部分我充当一个学校餐厅的美食顾问,调查学生都喜欢哪些食物。

科学教师被聘为顾问,学校为的是让伙食更加营养丰富,科学合理,这一情境的设计隐藏着学科学就是为了用科学,为了更好地用科学知识来改善我们的生活的意思。

在导入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食物,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这些食物多数是用蒸、煮、烤、炸、煎的常用方法制作的,搂着再推出一种特制食物让学生品尝,留有悬念,勾起学生品尝的欲望。

2.品尝讨论,发现问题。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寻找微生物》教学课件

大象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寻找微生物》教学课件

DNA
无细胞结构
有细胞结构
我们和微生物的关系——疾病
我们和微生物的关系——食品 酵母菌
我们和微生物的关系——食品
乳酸菌
自己来试试
微生物形态:有丝状菌丝——霉菌
菌落表面:光滑,湿润——细菌 粗糙,干燥——放线菌
寻找微生物
什么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等
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霉菌
2.无细胞结构:
病毒
微生物的种类——细菌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不成形
细菌模式图
微生物的种类——酵母菌
微生物的种类——霉菌
微生物的种类——病毒
如何辨别——有没有细胞结构
蛋白质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PPT: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复习课件大象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PPT: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复习课件大象版

微生物的种类
1.细胞结构:
原核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霉菌。
2.无细胞结构:
病毒。
五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形形色 色的微 生物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五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形形色 色的微 生物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微生物的种类
1.细胞结构:
五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形形色 色的微 生物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五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形形色 色的微 生物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微生物的危害
禽流感
禽流感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是一种人禽共患的烈性传染病。 自2003年12月暴发,截至2004年2月1日,禽流感已导致韩国、越南 和日本数百万只鸡被宰杀,越南有21人因此死亡。
3.蘑菇的形态包括菌丝、菌柄、菌盖三部分。
微生物的危害
流感
症状:高烧、头痛、咳嗽、乏力、咽喉痛…… 主要传播途径:空气、接触流感病毒 预防措施:勤洗手、戴口罩、打疫苗、勤通风……
1918年,席卷全世界的流感,一夜间击 垮了大批的健康人,当年,因此病大约死亡 了4000万人。
五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形形色 色的微 生物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五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形形色 色的微 生物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与微生物和平共处
接种疫苗,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合理利用微生物造福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
五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形形色 色的微 生物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五年级下 册科学 课件- 形形色 色的微 生物 复 习课件 - 大象 版

最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附教学反思《寻找微生物》教学设计

最新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附教学反思《寻找微生物》教学设计

《寻找微生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寻找微生物》是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形形色色的微生物》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旨在通过“食物品尝会”这一活动的导入,引起学生对餐桌上常见到的食物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发现问题,进行大胆猜想与假设,再通过对搜集的资料进行阅读、整理、筛选,来验证猜想。

最后,得出结论,并交流总结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从而对微生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与了解,为后两节课认识微生物的益处与危害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的科学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了一些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已经具备了观察、提问、猜想与自主研究的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

同时。

本单元涉及的科学知识——微生物对于人的感官来说,多数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比较抽象,但微生物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这方面来说,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活跃起来。

学习目标1.提出问题,学会猜想与假设。

2.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搜集资料、验证猜想的方法。

3.知道什么是微生物,以及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食物品尝会”活动,学会从提出的问题中进行准确的猜想与假设。

难点:了解有害微生物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评价任务1.品尝食物,能够对食物加工前后的变化及原因进行猜想。

2.收集资料,认识微生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鲜牛奶,酸牛奶,新鲜豆腐,豆腐乳,新鲜蔬菜,泡菜。

教学过程一、食物出示,激趣导入1.小组出示课前准备的各种活动材料。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你们面前的这些食物吗?分别是什么?你们吃过这些食物吗?喜欢吃不?它们味道各怎样呢?相同吗?你们想尝尝它们吗?2.猜一猜。

师:今天我们就来办个“食物品尝会”,老师请你们尝一尝这些食品,但是老师这儿有个要求,边对比品尝边思考每组食品你有什么发现和不明白的地方?在问题银行中提出你的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交流猜一猜。

2016春五年级科学下册 5.1《寻找微生物》课件2 大象版

2016春五年级科学下册 5.1《寻找微生物》课件2 大象版

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 菌、真菌等。它们身体微小,构造 简单。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 并且类型多样。它们在自然界的物 质转化和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 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多种 形态。个体微小,必须用显微 镜才能看见。遍布于土壤、水、 空气、有机物质中及生物体内 和体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起着巨大作用。
寻找微生物
酸牛奶、豆腐乳、泡菜等 都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有趣 的是这些食品的制作方法与 蒸、煮、烤、炸等常用的食 品烹饪方式是不同的。
想一想这些食品加工前后的 变化,是什么改变了它们的 品质和味道?
微生物并非都是我们的朋友。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 霉烂的水果、蔬菜,多是由真菌 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伤口感 染化脓、饭菜变馊等等,其罪魁 祸首也都是微生物。
螺 旋 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杆 菌
球 菌

【精品课件】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寻找微生物 课件1

【精品课件】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寻找微生物 课件1
我们要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有益微生物, 使微生物更好地与人类相处。
我们的猜想正确吗?搜集资料,从中寻找 正确答案,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 它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微生物分布广泛, 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它们在自然界的物 版 科学 五年级下册
寻找微生物
口语交际
新冠病毒
认识微生物
微生物你知道多少?
微生物是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 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 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却与人 类生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有害的众 多种类,广泛涉及健康、食品、医药、 工农业、环保等诸多领域。
微生物与人类关系密切。有些微生物可以使食物 腐败、使人患病,但多数微生物是有益于人类的, 如用于制作食品、制药等。
放线菌
真菌
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有球形、杆形、 螺旋形等多种形态。个体微小,必须用显微 镜才能看见。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 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对自然界的物质 循环起着巨大作用。
球菌
杆菌
螺旋菌
大象版 科学 五年级下册
非常感谢收看

五年级下册科学寻找微生物大象讲课文档

五年级下册科学寻找微生物大象讲课文档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寻找微生物大象PPT
第一页
微生物的发现之旅
•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
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 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 总称。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 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它们具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 易变异及适应环境能力强等特点。
每个喷嚏的飞沫含4500-150000个细菌,重感冒患者为8500万;
第二十一页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
2、人体内的细菌有哪些 ?
益生菌: 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有害菌:
大肠杆菌、产气荚膜 梭状芽胞杆菌等
当益生菌占总数的80%以上,人体保持健康状态, 否则处于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
第二十二页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
第四十页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
9、食物为什么会发霉 ?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 即“发霉的真菌”,霉菌有
着极强的繁殖能力,而且繁殖 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霉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它们比较青睐于温暖潮湿的 环境,一有合适的环境就会大 量的繁殖。
霉菌
第四十一页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
,会造成用药混乱 。
● 误区七、一旦有效就停药
×。可能因为残余细菌作怪而反弹,复发再次用药,
会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第三十二页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
4、国标为什么要降低 ?
第三十三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微生物
4、国标为什么要降低 ?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人和动物是它们的优良居所 。在健康人中,鼻子、喉和手是最适合它们生长的地方。此外,如 果有伤口,伤口处也容易大量滋生。

大象版科学五下5.1《寻找微生物》ppt课件1

大象版科学五下5.1《寻找微生物》ppt课件1
1寻找微生物
酸牛奶、豆腐乳、泡菜等都 是人们喜爱的食品。有趣的是, 这些食品的制作方法与蒸、煮、 烤、炸等常用的食品烹饪方式是 不同的。想一想这些食品加工前 后。变化?是什么改变了它们的 品质和味道?
微生物拍并非都是我们的朋友。流行性 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霉烂的水果、蔬菜, 多是由真菌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伤口感 染化脓、饭菜变馊等等,其罪魁祸首也都是 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 菌、和真菌等。它们身体微小,构 造简单。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 并且类型多样。它们在自然界的物 质转化和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病毒和放线菌
真菌
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 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多种 形态。个体微小,必须用显微 镜才能看见。遍布于土壤、水、 空气、有机物质中及生物体内 和体表,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 起着巨大作用。
细菌
病毒、细菌、真菌统称为微生 物。 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与 我们的果;松软的 馒头、面包是酵母菌的功劳;可口 的泡菜是是细菌加工的产品;蘑菇、 猴头、木耳,都是真菌的菌丝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核结构的、只能 寄生生活的特殊生物。
二、细菌
1、个体大小:个体比病毒略大些,用高倍显 微镜可以看到 2、形状分三种: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细菌的形态
球菌 (coccus)
杆菌 (bacilus)
螺旋菌 (spirillum)
细菌的结构
特殊结构
一 般 结 构
细胞壁

基本结构
青霉
草菇
香菇
银耳
羊肚菌
双孢菇
猴头菇
金针菇
木耳
平菇
鬼笔鹅膏
冬 虫 夏 草
茯苓
灵芝
云芝
竹黄
鳞皮扇菇
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
• 制泡菜(乳酸菌) • 制青贮饲料(乳酸菌) • 制米酒(曲霉、毛霉、酵母菌等) • 制甜面酱(米曲霉) • 制豆豉(米曲霉、毛霉、黑根霉等)
真菌
酵母菌
霉菌
蘑菇
探究: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
探究目的
了解霉菌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
材料器具
显微镜、放大镜、载玻片、盖玻片、少许新鲜食品 (馒头、面包、米饭等)、透明塑料袋等
1、分组、将上述某种新鲜食品放置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中, 观察其变化; 探究指导 2、根据上述变化提出有关霉菌生长的环境条件的问题; 3、针对问题,尝试提出推测性解释,即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 5、分工合作,实施实验;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小组间进行交流。
无氧呼吸:无氧条件下,厌氧性细菌。如:要瘤菌, 大肠杆菌,乳酸菌等。
小练习: 假如你手上有1个细菌,在条件适
宜的情况现每10分钟繁殖一代 问:1、在没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
后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
2小时后细菌数=4096个
计算过程:
时间 0分钟 10分钟 20分钟 30分钟 40分钟 50分钟 60分钟
细菌数(个)
1 2 4 8 16 32 64
1小时后细菌数=64个
计算过程:
时间 70分钟 80分钟 90分钟 100分钟 110分钟 120分钟
细菌数(个)
64×2=128 128×2=256 256×2=512 512×2=1024 1024×2=2048 2048×2=4096
2小时后细菌数=4096个
三、病毒的结构
DNA———————
————蛋白质
2、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 壳和遗传物质-核酸,
是结构最简单的生物
三、病毒的生活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ຫໍສະໝຸດ 生物 活的细胞内。对寄主产生危害。
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1、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 极大的危害,如爱滋病、流行性感冒、 SARS和病毒性肝炎。 2、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2、这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
3、实际情况下,2小时后真的能产生这么多的细菌吗?
答:细菌数量增加到一定阶段,由于受到生长条件的限 制,其数量不再增加
(一)有益的方面
1、醋酸杆菌为人们提供食醋 2、豆类植物中的根瘤菌可以固氮, 为人类提供大量的蛋白质
3、部分细菌可以制成高效无毒的生物农药
4、经过改造的细菌可以为人类生产味精、 胰岛素等产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未成形的)
荚膜:粘性 ,保护作用
特殊结构
鞭毛:运动器官
芽孢 :细菌休眠体,对 恶劣的环境有抵抗力
3、生殖方式:无性分裂生殖, 生殖时一个细菌分裂为两个
4、生存方式:多数细菌需要依赖现成的有机 物生活
营寄生:痢疾杆菌、结核杆菌
营腐生:枯草杆菌、甲烷菌
有氧呼吸:有氧条件下,好氧性细菌。如:枯草杆菌。
(二)有害的方面
1、夏天食物变质通常是细菌繁殖所致
2、一些细菌能使人患病,包括烈性传 染性病,炭疽热,鼠疫,霍乱,以及常 见病如痢疾,性病中的梅毒、淋病等。
3、一些细菌能使人们养殖的动物或植 物患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细菌会促使动植物
遗体不断地腐烂、分解, 最终使它们消失掉。动 植物遗体分解生成的二 氧化碳和无机盐,又是 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不 可少的原料。可见,细 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 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 要的作用。 是大地的清洁工
细菌 真菌 特
点 病毒
个体微小 结构简单
体内不含 叶绿素
流感病毒
乙肝病毒
艾滋病病毒
非典病毒
一、病毒的种类:
1、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
2、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萝卜花叶 病毒。
3、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 菌体。
病毒的形态
杆形
球形
蝌蚪形
几种病毒的模式图
一、病毒
1、 个体大小:病毒个体微小,只有在电子 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