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7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和答案解析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1200de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0.png)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绪论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答:是中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4、社会主义荣辱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答:1.只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是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2.是维系社会团结的和睦的精神纽带;3.是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指引社会前进方向的精神旗帜。
因此学习践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利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有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全社会的凝聚力量,有利于鼓舞全国种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昂扬斗志,有得于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3.大学生的历史使命:答:1.继往开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勇于创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积极努力,为世界和平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事业作贡献。
第一章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1.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为什么说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答: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3、因为理想和信念是同一种人类精神现象即信仰现象的两个侧面。
任何信仰都包含信念和理想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这一信仰的基本信条和这些信条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
人们对世界和自身及其关系的把握和相信就是信念,而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想象,就是理想,所以说是联系在一起的。
2.理想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方面的重要作用答:1.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向导;能够向人生提供目的和意义,为人生指明追求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
2.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动力;能够给人生一种推进的力量,为人生实践提供动力和毅力,是人生的力量源泉。
自考毛概简答题
![自考毛概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c05689d2bb4cf7ec4afed07e.png)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论述)试题举要(2013年10月—2011年1月)2013年10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根据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划分为哪些类型?42.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43.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44.简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45.简述刑事诉讼中强制措施的概念和类型。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47.论述当代大学生为什么要用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指引人生方向。
2013年7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42.简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和基本特征。
43.如何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的顺境和逆境?44.简述道德的含义和主要功能。
45.简述法的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什么是家庭美德?联系实际论述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意义。
47.论述公民如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2013年4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42.在新时期怎样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43.简述建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现实要求。
44.简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45.简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
2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联系实际论述如何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境遇。
47.试述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及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意义。
2013年1月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点。
42.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3.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精选6套)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精选6套)](https://img.taocdn.com/s3/m/b53b6069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60.png)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精选6套)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及答案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1.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A.信念B.信仰C.理想D.空想2.由于所处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同,不同的群体和人们会拥有不同的理想信念。
这体现的是理想信念具有的()。
A.阶级性B.思想性C.实践性D.时代性3.根据内容的不同,理想信念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个人认为自己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成就什么样的人格形象,这属于()。
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D.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有着内在联系。
它们之间是()。
A.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B.科学理想与非科学理想的关系C.阶段性理想与最终理想的关系D.有实现可能性的理想与纯粹主观想象的关系5.个人理想的实现往往以社会共同理想的实现为基础条件,在很大程度上,追求理想也是一个集体的群众的事业。
这说明个人理想的实现()。
A.是一个顺应等待的过程B.是一个自我奋斗的过程C.是一个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过程D.是一个完全遵循内心选择的过程6.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B.维护个人权利、促进自由发展C.维护民主法治、促进公平正义D.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7.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密切联系。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简单延续B.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基础C.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D.时代精神是对民族精神的全面超越8.作为中国人,在祖国还不够富裕的时候不妄自菲薄,在强国大国的压力面前不奴颜婢膝,面对金钱地位的诱惑不做丧失国格人格的'事情,面对侵略者的武力威胁不屈膝投降。
学历类《自考》自考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学历类《自考》自考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042dc5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3.png)
学历类《自考》自考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互相区别,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下列有关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B 、社会价值的创造过程与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统一的C 、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其自我价值实现的程度D 、实现自我价值是因,创造社会价值是果,不实现自我价值,就无从创造社会价值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各级人民法院之间,同级人民l 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这体现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的( )A 、平等原则B 、公平原则C 、自愿原则D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行政行为有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之分。
下列选项中,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A 、行政立法B 、行政许可C 、行政征收D 、行政处罚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下列选项中,既属于公民权利,又属于公民义务的是( )A 、劳动B 、政治自由C 、人身自由D 、依法纳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及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宪法基本原则中()A、人民主权原则的要求B、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要求C、社会主义法治原则的要求D、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的要求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法律的实施包括法律适用和法律执行。
其中,法律适用的主体,除了人民法院之外还有()A、公安机关B、人大机关C、人民政府D、人民检察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一个国家的全部法律规范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组合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在此基础上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法律汇编B、法律体系C、法律编纂D、法律渊源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的理解,正确的是()A、法是最高统治者的意志B、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法律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简单相加D、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1、国家安全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其支柱和核心包括国防安全和()A、经济安全B、政治安全C、文化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2、强调把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来治理社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及其规范作用的治国理念是()A、法制B、法治C、礼治D、人治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3、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a2c11d6bd97f192279e9b7.png)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参考答案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3.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的世界或天堂地狱,因而人应该在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离开社会、离开世界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幻景。
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未来目标,具有( )A.虚幻性B.抽象性C.现实性D.狭隘性4.“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
”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A.超越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5.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7.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答案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bd4e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ce.png)
⾃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答案⾃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及答案 ⼀、单选 1. A 是我国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民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A.《中华⼈民共和国宪法》B.民法C.⾏政法D.经济法 2. B 亦称国家性质、国家的阶级本质,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活中的地位和作⽤。
A.政体B.国体C.国家结构D.国家制度 3. A 是⼀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宪法、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的制度的总称。
A.政体B.国体C.国家结构D.国家制度 4. B 是我国的国体。
A.政体B.⼈民民主专政C.⼈民代表⼤会制度D.国家制度 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社会主义B 。
A.政体B. 政党制度C.国体D.国家制度 ⼆、多选 1.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的鲜明的特征:(CDE) A.在制定权上,省级以上(包括省级政府)均可制定 B.在内容上,宪法⽆所不包 C.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 D.在效⼒上,宪法的法律效⼒最⾼ E.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往往⽐其他法律严格 2.下列属于宪法的基本原则的有(ABCDE) A.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B.⼈民主权原则 C.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D.法治原则 E.民主集中制原则 3.我国的国家制度主要包括(ABCDE) A.⼈民民主专政制度 B.⼈民代表⼤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治制度 E.基本经济制度 4.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是(ABCDE) A.平等权,政治权利和⾃由 B.宗教信仰⾃由,⼈⽣⾃由权 C.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D.社会经济权,⽂化教育权 E.特定主体权利 5.下列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有(ABCDE) A.维护国家统⼀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D.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E.依法纳税等其他义务。
专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101~201210单选多选
![专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101~201210单选多选](https://img.taocdn.com/s3/m/2b18983a83c4bb4cf7ecd1c5.png)
浙江省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灵魂是()A.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 B.人才的文化素质C.人才的心理素质D.人才的身体素质2.当代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信念,它的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A.大同世界 B.小康社会C.和谐社区D.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3.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爱国主义 B.爱好和平C.勤劳勇敢D.自强不息4.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A.自然观 B.历史观C.人生观D.世界观5.人的本质属性是()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C.地缘属性D.业缘属性6.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内容的是()A.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不学礼,无以立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集体主义原则有着多层次的要求,包括最高层次的要求、较高层次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
其中,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先公后私、先人后己C.无私奉献、一心为公D.先私后公、先己后人8.在社会规范体系中,法律与道德是两种不同的行为规范。
下列关于二者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凡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必定是法律所制裁的行为B.法律是道德形成的基础,能够为道德规范的制订提供依据C.法律的调节更具有广泛性,能够渗透到道德不能调节的领域D.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通常也是道德所反对和谴责的行为9.爱国主义的基础是()A.爱国情感 B.爱国思想C.爱国行为D.爱国言语10.下面各项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有()A.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教育儿童的方法B.在有人看见的情况下放纵自己C.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不具有价值D.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坏事的可能而不做坏事11.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A.自由主义 B.乐观主义C.勤劳勇敢D.为人民服务12.“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体现着我国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精华。
全国2011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00468
![全国2011年7月自考《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00468](https://img.taocdn.com/s3/m/e76ade1e6c175f0e7cd137f3.png)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德育原理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46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封建社会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的著作是( B )1-8A.《学记》B.《大学》C.《论语》D.《中庸》2.决定德育社会阶级性质的是( C )5-86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社会意识3.德育过程的基础是( D )7-128A.自我教育 B.学校教育C.品德情感D.活动和交往4.下面属于初中教育阶段德育内容的是( A )6-114A.社会公德、“五爱”国民公德启蒙教育B.培养学生初步的社会公德、国民公德的品质C.共产主义理想的启蒙教育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科学人生观、世界观的启蒙教育5.直接影响德育的根本观点和实施方法的是( C )5-91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哲学观点D.商品经济6.德育的实质是( A )2-23A.育“德”B.育体C.育美D.育人7.我国古代德育批判继承的基本出发点和目标是建立( B )3-51A.中国现代德育体系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德育体系C.中国社会主义德育体系D.共产主义德育体系8.“教,是为了不教”,主要反映了德育应遵循的原则是( A )8-148A.品德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C.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阐述思想道德方面的原理、原则和行为规范要求,提高学生品德认识和能力的方法是( A )9-154A.讲解法B.陶冶法C.谈话法D.讨论法10.建立在自愿性、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基础上,通过活动进行的德育组织形式是( B )10-175 A.共青团活动 B.课外校外活动C.学生会活动D.少先队活动11.品德修养最基本、最重要的主观条件是( D )12-211A.自我品德的涵育性B.自我品德的内省性C.自我品德的实践性D.自我品德评价能力和品德修养的自觉性12.培养正确集体舆论的关键是( B )11-191A.形成优良的班风和传统B.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C.提出共同的奋斗目标D.培养好班集体领导核心13.现代德育的目标具有( B )3-42A.全面发展性B.全面性C.科学性D.主体独立性14.从科学理论出发,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管理决策的学校德育管理模式是( D )16-278A.经验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B.决策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C.行政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D.科学型学校德育管理模式15.德育与品德发展的中间环节是领会和( C )4-69A.识记B.运用C.掌握D.理解1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应了德育工作者劳动的( B )15-260A.主体性 B.长期性C.复杂性D.示范性17.德育过程中的主要关系是( C )7-116A.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及方法的关系B.受教育者和德育环境的关系C.教育者施教传道与受教育者受教修道的关系D.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及方法的关系18.平行教育原则的提出者是前苏联教育家( C )1-10A.凯洛夫B.赞科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19.德育效果检测最主要最经常的检测形式是( D )13-230A.教师查测B.集体查测C.管理者查测D.自查自测20.从制度作用角度看,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应健全激励性制度和( A )16-291A.约束性制度B.陶冶性制度C.养成性制度D.测评性制度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21.简述品德修养的基本过程。
全国自考思修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考思修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7504db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0e.png)
全国自考思修试题及答案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 思想道德修养的核心是()A. 爱国主义B. 集体主义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D. 个人品德2. 法律的最基本的特征是()A. 规范性B. 强制性C. 普遍性D. 公平性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改革、创新、协调、绿色4.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是()A.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 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C. 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D. 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体现5-20. (类似结构的题目)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21. 下列哪些属于思想道德修养的范畴?()A. 个人品德B. 社会公德C. 职业道德D. 家庭美德22. 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A. 指引作用B. 评价作用C. 强制作用D. 教育作用23-28. (类似结构的题目)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2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公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30.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31-38. (类似结构的题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39. 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之间的关系。
40. 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指导作用。
41-42. (类似结构的题目)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43. 论述如何通过提高个人思想道德修养来促进社会和谐。
44. 分析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45. 阅读下列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及道德争议。
案例:(案例内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CBDDA6-10 略11-15 略16-20 略二、多项选择题21. ABCD22. ABCD23-28 略三、判断题29. 正确30. 正确31-38 略四、简答题3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相辅相成,思想道德修养是内在的自我约束,而法律基础是外在的强制规范。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6e8e120fe87101f69e3195d1.png)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比较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7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早期比较教育学家庄泽宣于1929年出版的一部重要的比较教育著作是( )A.《比较教育》B.《各国教育的动力》C.《比较教育学》D.《各国教育比较论》2.比较教育作为一个学科诞生的标志是法国19世纪比较教育学家朱利安在1817年发表的( )A.《我们从对别国教育制度的研究中究竟能学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B.《教育的新时代:比较研究》C.《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D.《比较教育:教育的因素和传统》3.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包括两大类型:一是区域研究,二是( )A.国别研究B.比较研究C.问题研究D.发展研究4.国际教育的观念基础主要是( )A.普世主义B.世界主义C.文化殖民主义D.国际主义5.就横向组织而言,在美国小学最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包班制B.科任制C.双重进度制D.小队教学6.英国教育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央、地方、教师以及民间团体相互之间形成的所谓( )A.“独立”关系B.“领导与服从”关系C.“等级”关系D.“伙伴”关系7.德国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是( )A.国民学校B.基础学校C.幼儿学校D.主要学校8.在法国,主要任务是培养技术员和为高等教育的技术专业输送人才的中学类型是( )A.普通高中B.教育中心C.职业高中D.技术高中9.面向21世纪日本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在宽松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 )A.竞争能力B.学习能力C.生存能力D.考试能力10.俄罗斯联邦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A.9年B.10年C.11年D.12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月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da5c65e518964bcf847c65.png)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课程代码03706)本试卷共9页,满分I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十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理想信念之所以能成为种推动人生实政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力量.是因为它具有【 B 】 A思想性 B实践性 c时代性 D阶级性2.邓小平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昵?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这段话说明【 B 】A理想信念是人生的行为规范 B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c理想信念是人生的主观臆造 D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状态3.无产阶级追求的是牡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中国却首先要为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而奋斗。
述说明理想的实现具有【 C 】A自发性 B趋同性 c曲折性 D偶然性4.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不加分析地全盘认同当下的现实,对于现实中的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
以这种方式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矛盾实质上是【 C 】A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B.以理想来肯定现实c.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D以现实来肯定理想5.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把中国疆域内众多的大小民族凝聚在一起,把亿万中华儿女牢牢地吸引在中国大地上,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 A 】A.爱国主义 B民主主义 C.集体主义 D理性主义6.我们应该树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 D 】A.功利主义的人生目的 B.享乐主义的人生目的C极端个人的人生目的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7.马克思说:“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
”在这里,马克思所说的“以人类的幸福”为主要指针,就是为人类谋幸福,为人民献身,这是人生的【 B 】A境遇 B.社会价值 c自我价值 D自然生命活动8.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产生于【 D 】A.人性中的情感、欲望 B.“天”的意志、“神”的启示C.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和善良意志 D.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试题答案(2008年10月到2011年4月共11套)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试题答案(2008年10月到2011年4月共11套)](https://img.taocdn.com/s3/m/c2d48deb83d049649a665836.png)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 )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B.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C.信念是对自身未来发展的设计和想象D.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3.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的世界或天堂地狱,因而人应该在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离开社会、离开世界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幻景。
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未来目标,具有( )A.虚幻性B.抽象性C.现实性D.狭隘性4.“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
”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A.超越人的生活体验和实际行动B.把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结合起来C.学会对不同的理想信念进行辨别和选择D.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社会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5.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A.团结一切爱国同胞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动员和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 A.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B.对本民族进行过度的颂扬和崇拜C.彻底否定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传统D.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切领域都与西方接轨7.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A.人生目的B.人的本质C.人生道路D.人生态度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B.人的实践对于社会、他人和自身所具有的意义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所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图9.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答案与解析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2bb3a5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e.png)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答案与解析
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
A.生杰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生态的重大问题。
B.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要问题。
C.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
D.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
答案:B
2.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核心地位不体现在。
A.人生目的准备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B.人生目的准备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C.人生目的准备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D.人生目的准备人生价值的大
答案:D
3.健康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杰是一个人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必备条件。
下列选项中属于不良心理状态的事O
A.自我评价客观
B.适应力气较强
C经常过度焦虑D.心情间或波动
答案:C。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及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及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32a363a1c7aa00b52acbff.png)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及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是( B )A.理想B.信念C.人生观D.价值观2.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人们会形成不同的理想信念;即使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理想信念。
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D )A.片面性B.政治性C.共同性D.多样性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 D )A.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B.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C.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D.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
我国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D )A.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救亡图存B.加强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和平C.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地位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上,启迪和指引历代优秀人物壮丽人生的一个共同思想因素是( C )A.功利主义B.爱国主义C.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6.人们对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和观点是( C )A.自然观B.历史观C.人生观D.世界观7.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评价一个人社会价值的大小,第一位的是看他( A )A.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B.从社会获得的尊重和满足C.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D.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思想动机8.下列选项中,正确运用了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的是( C )A.时刻提防、猜疑他人B.冷漠严肃,不苟言笑C.宽容待人,诙谐幽默D.尽量拉近人际空间距离9.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
”这里说的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就是指人生的【】A.权利和义务B.责任和使命C.意义和价值D.理想和信念正确答案:B注解:理解性题目,这个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理解名言的意思。
“使命”、“任务”很显然与“责任和使命”有关。
2.在现实人生中,当人们遇到特殊困难或重大打击,甚至陷入绝望境地的时候,如果没有一种力量来支撑着自己,人就会垮下来。
这时起着精神支柱作用,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的是【】A.人们的丰厚财力 B.人们的美好想象C.人们的理想信念D.人们的丰富感情正确答案:C注解:理想信念能支撑着人们的精神和意志,使人在困难和逆境中振作起来,战胜艰难险阻。
3.人们希望自己能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并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
这反映的是【】A.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的理想信念C.道德领域的理想信念D.社会领域的理想信念正确答案:B注解:根据题目,可以判断出来。
这类题目一般是紧扣题目的关键词。
4.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新时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一个新阶段。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A.建设生态文明B.发展循环经济C.促进世界和平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答案:D注解: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道题考的非常频繁。
这个知识点是重点,请学员注意。
5.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称为【】A.民族精神B.风俗习惯C.历史遗产D.道德观念正确答案:A注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6.大学生应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工作,使自己成为新时期【】A.积极主动的行动者B.成熟稳健的从政者C.忠诚坚定的爱国者D.敢闯敢干的冒险者正确答案:C注解:大学生只有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工作,才能真正成为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
7.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C.价值观D.政治观正确答案:B注解: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标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8.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无外乎两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消极无为的人生态度。
下列选项中,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是【】A.玩世不恭B.怨天尤人C.勇于开拓D.悲观怯世正确答案:C注解:怨天尤人、悲观怯世、玩世不恭都不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9.爱因斯坦曾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
”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A.个人价值就是社会价值B.社会价值就是个人价值C.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一位的正确答案:C注解:在人生的社会价值的两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第一位的,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第二位的。
10.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这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属于【】A.庸俗进化论的观点B.马克思主义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B注解: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认为道德产生于人类的历史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
主观唯心主义者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
11.下列格言警句中,反映了“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A.“民生在勤,勤则不匮”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确答案:D注解: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中华民族历来有一种为了国家、社会或民族的整体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奉献精神和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1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是【】A.社会主义政治观B.社会主义人生观C.社会主义荣辱观D.社会主义实践观正确答案:C注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八荣八耻):(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及【】A.敬业奉献B.遵守纪律C.尊重他人D.文明出行注解: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当代概括。
14.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称为【】A.私人生活B.公共生活C.公共秩序D.社会活动正确答案:B注解: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
15.“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是现代社会生活中【】A.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B.以德治国的主要内容C.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D.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正确答案:A注解:家庭美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
16.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这强调的是,完善道德自我、锤炼个人品德、追求理想的道德人生,还必须【】A.知行统一B.积善成德C.省察克治D.陶冶情操正确答案:D注解:要完善道德自我,锤炼个人品德、追求理想的道德人生,必须培养高尚道德情感和道德情操。
17.依法治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A.党的领导B.群众路线C.爱国统一战线D.人民当家作主正确答案:A注解: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8.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其核心内容是【】A.依法治国B.执法为民C.公平正义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A注解:按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其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
(1)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2)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3)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4)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19.按照法的原理、法律原则和立法精神,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和思想取向,称为【】A.法律思维B.法律解释C.法律制定D.法律适用正确答案:A20.对一个国家法律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历史传统B.风俗习惯C.执政党的政策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正确答案:D注解: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21.法的作用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
其中,法在维护阶级统治方面的作用,属于法的【】A.社会作用B.教育作用C.预测作用D.评价作用正确答案:A注解:法的社会作用,指法所具有的维护有利于并适合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2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若干不同的法律部门构成的。
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所属的法律部门是【】A.行政法B.经济法C.民商法D.程序法正确答案:D注解:我国的程序法主要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海事诉讼特别程序法》、《仲裁法》等。
23.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A.个人所有制B.混合所有制C.社会主义公有制D.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正确答案:C注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4.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其核心是【】A.坚持爱国统一战线B.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C.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D.坚持工农联盟的阶级基础正确答案:C注解:人民民主专政和核心是坚持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权。
25.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劳动权属于公民宪法权利中的【】A.政治权利B.人身自由权C.特定人的权利D.社会经济权利正确答案:D注解: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具体包括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权,以及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公民应享有的物质帮助权等。
26.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这体现了我国民法基本原则中的【】A.平等原则B.公平原则C.诚实信用原则D.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正确答案:D注解: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是民事主体在行使民事权利时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2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专利权客体的是【】A.发明B.发现C.实用新型D.外观设计正确答案:B注解: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
28.认定犯罪需要结合主客观方面的要件综合判断。
下列选项中,任何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客观要件是【】A.危害行为B.危害结果C.危害对象D.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注解:危害行为是所有犯罪构成都不可缺少的要件,危害行为是所有犯罪构成都不可缺少的要件,没有危害行为也就没有犯罪。
29.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在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民事案件时,可适用【】A.特别程序B.简易程序C.督促程序D.公示催告程序正确答案:B注解: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可适用简易程序,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30.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是【】A.拘传B.拘留C.逮捕D.监视居住正确答案:B注解: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