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等水准测量完整ppt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水准测量的分类
总结词
水准测量根据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可分为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
详细描述
水准测量根据精度要求和测量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一、二、三、四等。各等级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的仪器精度 、视线长度、读数精度和限差等。其中,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广泛应用于地形测绘、 施工放样等领域。
0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等级划分
等级划分
三四等水准测量分为一、二、三、四等,其中三四等是最常用的等级,用于基 础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和更新。
适用范围
三四等水准测量适用于地形起伏较小、精度要求较高的地区,如城市规划、土 地利用、资源调查等领域。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01
02
温度变化影响
注意控制测量时的温度变化,避 免其对仪器和测量结果的影响。
地球曲率影响
在测量时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 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修正。
05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领域
建筑工程
在建筑工程中,三四等水准测量常用于确定建筑物的相对高程,确保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稳定。
水利工程
03
测量仪器
三四等水准测量应使用高 精度水准仪,如电子水准 仪或自动安平水准仪,以 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观测方法
采用往返观测法,即从两 个已知高程点出发,沿同 一线路进行观测,以减小 误差影响。
测量精度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 求较高,如读数误差应小 于0.5mm,距离误差应小 于0.1mm/km等。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实施流程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控制方法 •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经研究,因大气折光引起 的视线曲率半径约为地球 曲率半径的7倍,取k=1/7
f c r f1 f 2 0 . 43 D R
2
2R
上式中地球半径R=6371 km ,水平距离D以km为单位
三.三角高程测量的 其他特点
三、三角高程测量的其他特点
三角高程测量两点距离较远时,应考虑加两差改正; 两点间对向观测高差取平均,能抵消两差影响; 三角高程测量通常组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以检验精度; 三角高程测量通常用于代替等外水准测量,而不用 于代替等级水准测量; 据有关资料称,用电子全站仪进行三角高程测量,能 代替四等水准测量。
视距差检核:
( 9 ) (1 0 ) 本 页 末 站(1 2 ) 前 页 末 站(1 2 )
本页总视距
( 9 ) (1 0 )
三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测 站 点号 编 号 后 下丝 前 下丝 尺 上丝 尺 上丝 方向 后视距
视距差d(m)
及尺 前视距 号
Σ d(m)
三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测 站 点号 编 号 后 下丝 前 下丝 尺 上丝 尺 上丝 方向 后视距
视距差d(m)
及尺 前视距 号
Σ d(m)
水准尺读数 ( m) 黑面 红面
平均 K+黑-红 高差 (m)
备 注
(1) (2) (9) (11)
后 (3) (8) (14) 前 (6) (7) (5) (13) (10) 后-前 (15) (16) (17)
二、三四等水准测量作业方法
1.采用双面尺法作测站检核 2.每站观测次序: 后视(黑面) 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 上丝读数,下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 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 中丝读数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


同一水准尺黑、红面中丝读数之差应等于该尺的尺常数K
检 (4.687和4.787)。
前尺 (13)=(3)+K1-(4)

后尺 (14)=(7)+K2-(8)
2020/3/3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3)、高差的计算和检核
计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对于三等水
2
2020/3/3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2.总的计算和检核(观测结束后的计算与检核 )

在手簿每页末或每一测段完成后,应作下列检核:
(1)视距的计算和检核

末站的 12 9 10

(2)高差的计算和检核

当测站数为偶数时
总高差
18 11516
高 具体测量指标和限差可参见表8-4 。



2.计算
(1)依测得的斜距S(或平距D),竖直角,仪高i和
目标高V,计算高差。
(2)根据平距D,计算两差改正数f。
(3)将相应的改正数f加上高差成为最终的高差。
2020/3/3
第三节 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表8-4 :三角高程路线高差计算表
测站点
Ⅲ 10
401
角 站仪)三角高程测量。
高 优缺点

这种方法较之水准测量灵活方便,但精度较低,主要用于山区 的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点的高程测定。
测 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

利用平面控制测量中,已知的边长和用经纬仪测得两点间的竖
直角来求得高差。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课件

视距丝
n m
十字丝
;.
10
视线水平时的水平距离
M
a
l
b
N
B
D
l ab
一般K=100,所以
n′
A
D K l
D ;. 10l0
11 n
1 l2
13 m
1 4
11
a
上丝,下丝读数 分别多少?
D=?
;.
12
讲题: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一)适用:平坦地区的高程控制测量。 (二)精度技术要求:
观测顺序为:后-前-变仪器高-前-后,变更仪器高前按三丝读数,以后则按中丝读数,
;.
31
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变更仪器高法)
下丝
下丝பைடு நூலகம்
测后

站 编
尺 上丝

上丝

后视距
前视距
视距差d(m) (1)
(2) (9) (11) 1.681 1.307 1
37.4 -0.2
Σd(m) (4)
(5) (10) (12) 0.849 0.473
;.
18
黑红面高差之差=黑面所测高差-红面所测高差 =h黑-(h红±0.100m)
后视尺
A
前视尺
B
;.
19
A
;.
B
20
(三)作业方法
1、每站观测程序(见图) (1)顺序:“后前前后(黑黑红红)”;一般一对尺子交替使用。 (2)读数:黑面“三丝法”(上、下、中丝)读数,红面仅读中丝。
;.
21
第1次 后视(黑面) 前视(黑面) 前视(红面) 后视(红面)
;.

1-4三、四等水准测量

1-4三、四等水准测量

路线类型
附合路线 支水准路线
150KM
20KM
视线高度 三丝能读数
四等 100KM 80KM
20KM
三丝能读数
2)、 三四等水准测量区格式水准尺
①特点:基本刻划1cm;黑红面注记;黑红面读数之差为 4687/4787 mm;成对使用。
19 18
66 65
19 18
67 66
03 02
01 00
50 49
2、测段为偶数测站;
3、测站观测限差要求
等级
仪器 类型
标准视 线长度
/m
前后 视距 差/m
前后视 黑红面 距差累 读数差 计/m /mm
黑红面 所测高 差之差
/mm
检测间歇 点高差之
差/mm
三等 DS3 65 3.0 6.0 2.0 3.0
3.0
四等 DS3 80 5.0 10.0 3.0 5.0
5.0
(1) (2) (12) (14) 1 571 1 197 374 -0.2 2 121 1 747 374 -0.1 1 914 1 539 375 -0.2 1 965 1 700 265 -0.2 0089 0020
69 -0.5
前尺
上丝 d 下丝
前距
(5) (6) (13) (15) 0739 0363 376 -0.2 2 196 1 821 375 -0.3 2 055 1 678 377 -0.3 2 141 1 874 267 -0.7 0124 0050
提供水平视线(主条件)
VV∥L’L’
粗平仪器
VV⊥横丝
方便读数
二、误差分析
误差类型
误差
i角误差

水准测量的方法ppt课件

水准测量的方法ppt课件

C hAC HC
测站 测点
BMA Ⅰ
TP1
水准尺读数/m 后视读数 前视读数
2.014
1.223
高差/m 平均高差/m 高程/m 备注
+0.791
32.186
进行方向
后视读数 2.014
后视点
A
前视读数 1.223 前视点 TP1 h1

HA
D=1000m 大地水准面
C hAC HC
2.测站检核
C hAC HC
进行方向
TP3
2.424
0.558
2.312
0.450 TP2
TP1

A
h1

HA
h2
D=1000m 大地水准面
C HAC HC
进行方向
2.424 2.312
2.014 1.901
1.223 1.108
TP1
A
h1

HA
2.077 1.955
0.558 0.450 TP2
h2

2.413 2.287 0.866 0.740
加设的这些立尺点并不需要测定其高程,它 们 只 起 传 递 高 程 的 作 用 , 故 称 之 为 转 点 , 用 TP (Turning Point)表示。
进行方向
2.424 2.312
2.014 1.901
1.223 1.108
TP1
A
h1

HA
2.077 1.955
0.558 0.450 TP2
1.附合水准路线 2.闭合水准路线 3.支水准路线
1.附合水准路线
(1)附合水准路线的布设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2)黑、红面读数差计算与检核 前尺:(13)=(3)+K-(7) 后尺:(14)=(4)+K-(8) 对于三等水准测量,( 13 )、( 14 )不得超过 2mm ,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3mm。 3)高差计算与检核 黑面高差:(15)=(3)-(6) 红面高差:(16)=(8)-(7) 检核计算:(17)=(15)-(16)±0.1=(14)-(13) 对于三等水准测量,(17)不得超过3mm;对于四 等水准测量(17)不得超过5mm。该站观测高差: (18)=[(15)+(16) ±0.100]/2
高程控制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用于建立小地区测图以及 一般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首级控制。 三、四等水准测量可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而本节主要介绍用S3水准仪进行三、四等水准测 量的方法; 一、三 .四等水准测量及其技术要求 三、四等水准点的高程应从附近的一、二等水 准点引测;如在独立地区,可采用闭合水准路 线; 三、四等水准点一般须长期保存,点位须建立 在稳固处。
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二、较远距离的三角高程测量 三、三角高程测量的其他特点
一.三角高程测量 原理
一、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A点高程已知,在测站A观测 AB水平距离D和 垂直角,则:
hAB D tan i l
或 hAB S sin i l B点的高程:
H B H A hAB
(9) (10) 本页末站(12) 前页末站(12)
本页总视距 (9) (10)
三等水准测量记录(双面尺法)
测 站 点号 编 号 后 下丝 前 下丝 尺 上丝 尺 上丝 方向 后视距
视距差d(m)
及尺 前视距 号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三四等水准测量》课件

二、测量原理
1 基准面的确定
通过选择合适的基准面,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常用的基准面包括平均 海平面和大地水准面。
2 观测方法与仪器
三四等水准测量使用水准仪进行观测,通过测量水准仪的仰角和目标点的高差,可以计 算出目标点的高程。
三、三等水准测量
1
测区划分
将需要进行三等水准测量的区域划分成多个测区,以便进行有序的测量工作。
测高精度控制
在测量过程中,使用高精度控 制点进行校正,以提高测量结 果的准确性。
五、实际应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准面的应用
基准面的确定对于土地规划和建筑工程非常重要, 可以确保地势高低的准确性。
水准网的应用
通过水准网的测量结果,可以生成高程图和制作数 字地图,为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六、结论
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意义
2
化简水准网
根据测区的特点,对三等水准网进行化简,以减少工作量并保证测量精度。
3
测高精度控制
在测量过程中,使用高精度控制点进行校正,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四、四等水准测量
测区划分
将需要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区 域划分成多个测区,以便进行 有序的测量工作。
化简水准网
根据测区的特点,对四等水准 网进行化简,以减少工作量并 保证测量精度。
《三四等水准测量》PPT 课件
三四等水准测量是地理测量中重要的技术之一。本课件将介绍这一测量方法 的定义、作用以及测量原理。
一、引言
1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定义
三四等水准测量是用于确定地表高程的测量 方法,通过测量高程信息可以绘制高程图和 制作数字地图。
2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作用

四等水准测量详解ppt课件

四等水准测量详解ppt课件
3
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
1.视距计算 后视距离=[后尺下丝读数-后尺上丝读数]*100 前视距离=[前尺下丝读数-前尺上丝读数]*100
2.前、后视的距离差=[后视距离-前视距离] 要求:三等≤ 3m,四等≤ 5m
3、前、后视距累积差Σd=前站前、后视距累积差+ 本站前、后视的距离差 要求:三等≤ 6m,四等≤ 10m
四等水准测量
1
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等 仪器 前后视 黑红面 级 类型 距之差 读数差
视线 长度
视线 高度
前后视 距
差累计
黑红面所 测高差之差
三 DS3 ≤3.0m 2.0mm ≤75m 0.3m ≤6.0m
3.0mm
四 DS3 ≤5.0m 3.0mm ≤100m 0.2m ≤10.0m
5.0mm
2.548
TP1
2.138
|
BM2
1.284 0.871
后尺1# 前尺2# 后-前
2.338 1.076
7.028 5.864
9
7.平均高差 = [h黑+(h红±0.100)]/2
8.水准路线总长L=∑后视距+ ∑前视距
6
四 等 水 准 测 量 的 记 录 表
7
一个测站上的检核
检验: 1.视距部分
∑后视距- ∑前视距=末站视距累积差 2.高差部分
红黑尺面后视总和-红黑尺面前视总和 = ∑ h黑+ ∑ h红=2 ∑平均高差 =2 ∑平均高差±0.100
检测间 隙高差
之差
3.0mm
5.0mm
往返较差符 合或闭合闭
合差
±12 L mm
±20 Lmm

(完整版)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完整版)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一、观测方法三四等水准测量仍采用DS3水准仪,水准尺可用双面尺,观测程序可简述为后前前后,即在每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为:1,后视黑面,依次读取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2,前视黑面,依次读取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3,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4,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和计算次序(表1)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顺序也可以采用后后前钱,四等水准测量还可采用单面尺进行观测,其观测顺序为后—前—变更仪器高—前—后二、计算与检核的方法1,三等和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表2)2、计算与检核(1)视距计算后视距离:(9)=[(1)-(2)]X100前视距离:(10)=[(4)-(5)]X100前、后视距差:(11)=(9)-(10)前、后视距差(11)之值应符合表2中之规定前、后视距累积差:(12)=前一站的(12)+本站的(11) (12)之值应符合表2中前、后视距累积差的限差要求。

(2)高差计算①同一水准差红面、黑面中丝读数的校核 红、黑面中丝读数差按下式计算:前尺:(13)=(6)+K 前-(7) 后尺:(14)=(3)+K 后-(8)其中:K 前、K 后为水准尺红、黑面的常数差,分别为4.687m 和4.787m 。

(13)、(14)之值应符合表2中红、黑面读数差限差的要求。

②计算黑面、红面的高差黑面: (15)=(3)-(6) 红面: (16)=(8)-(7)由于两尺的红面常数差K 分别为4.687m 和4.787m ,因此(16)±0.100后才是红面测得的高差。

若后尺为4.687m,前尺为4.787m ,应取“+“号,反之,后尺为4.787m ,前尺为4.687m ,则应取”-“号。

校核:(17)=(15)-(16)±0.100=(14)-(13)(17)之值应符合表2中红、黑面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要求。

③计算平均高差 平均高差:(18)=21[(15)+(16)±0.100]=(15)- 21(17)=(16)±0.100+(17) (3)测段的最终校核 ①高差部分∑[(3)+(8)]- ∑[(6)+(7)]= ∑(15)+(16)]=2∑(18)(±0.100) 其中,括号中的±0.100在测站数为奇数的情况下才需要。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7.3高程控制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顺华能源学院 刘宏涛 教授
7.3.1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三
等 级 三 四 仪器 类型 DS3 DS3 前后视 距之差 ≤3.0m ≤5.0m 黑红面 读数差 2.0mm 3.0mm 视线 长度 ≤75m ≤100m 视线 高度 0.3m 0.2m 前后视 距 差累计 ≤6.0m ≤10.0m 黑红面所 测高差之差 3.0mm 5.0mm 检测间 隙高差 之差 3.0mm 5.0mm 往返较差符 合或闭合闭 合差
±12
L
mm
±20 L mm
三等水准测量一个测站上的观测顺序
简称:为后→前→前→后 后尺(黑面)—前尺(黑面)—前尺(红 面)—后尺(红面) 后视黑面,读取下、上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黑面,读取下、上丝读数、中丝读数; 前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后视红面,读取中丝读数;
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
1.视距计算 . 后视距离=[后尺下丝读数 后尺上丝读数]*100 后尺下丝读数-后尺上丝读数 后视距离 后尺下丝读数 后尺上丝读数 前视距离=[前尺下丝读数 前尺上丝读数]*100 前尺下丝读数-前尺上丝读数 前视距离 前尺下丝读数 前尺上丝读数 2.前、后视的距离差=[后视距离 前视距离 前 后视的距离差 后视距离 前视距离] 后视距离-前视距离 要求:三等≤ 3m,四等≤ 5m 要求:三等 ,四等 3、前、后视距累积差Σd=前站前、后视距累积差 、 前站前、 后视距累积差 前站前 后视距累积差+ 本站前、 本站前、后视的距离差 要求:三等≤ 要求:三等 6m,四等 10m ,四等≤
一个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
4.同一水准尺黑、红尺面读数差 同一水准尺黑、 同一水准尺黑 后视尺黑、红尺面读数差=后黑中+k-后红中 前视尺黑、红尺面读数差=前黑中+k-前红中 要求:三等≤ 2mm,四等≤ 3mm 要求 5.高差计算 高差计算 黑尺面求得的高差=后黑中-前黑中 红尺面求得的高差=后红中-前红中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视线长度 前、后视 前、后视 红、黑面 红、黑面
等级
距离差 距离累积差 读 数 差 高差之差
(m)
(m)
(m)
(mm)
(mm)
三 等 ≤65 ≤3
≤6
≤2 ≤3
四 等 ≤80 ≤5
≤10
≤3 ≤5
表6-5
三、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公里高 附合路 差中误差 线长度 (mm) (km)
水准仪 测段往返测 附合路线或
三、四等水准测量
●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用于建立小地区测图以及 一般工程建设场地的高程首级控制。
● 三、四等水准测量可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 而本节主要介绍用DS3水准仪进行三、四等水准测 量的方法
一、三、四等水准测量及其技术要求
● 三、四等水准点的高程应从附近的一、二等水 准点引测;如在独立地区,可采用闭合水准路线;
+0.1 +0.1
TP.12 TP.2
1.954 1.373 58.1
1.276 0.694 58.3
后6 1.664 6.350 前5 0.985 5.773 后-前 +0.679 +0.577
+1 -1 +2 +0.6780
安-徽0.工2 业大学-0.1
土木工程系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三、三四等水准测量成果整理
• 单一水准线路的计算方法与等外水 准路线相同。 (如附合水准路线、闭合水准路线) • 结点水准路线、水准网的平差计算, 要考虑“权”。
安徽工业大学
土木工程系
2020年3月19日星期四
级别 高差不符值 环线闭合差
(mm)
(mm)

1-4三、四等水准测量

1-4三、四等水准测量
74 -1.2
方向及 尺号
后 前 后-前
标尺读数
黑面
(3) (4) (16)
红面
(8) (7) (17)
后A 前1 后-前
1 384 0551 +0833
6 171 5 239 +0932
后1 前2 后-前
1 934 2 008 -0074
6 171 5 239 +0932
后2 前3 后-前
1 726 1 866 -0140
2、测段为偶数测站;
3、测站观测限差要求
等级
仪器 类型
标准视 线长度
/m
前后 视距 差/m
前后视 黑红面 距差累 读数差 计/m /mm
黑红面 所测高 差之差
/mm
检测间歇 点高差之
差/mm
三等 DS3 65 3.0 6.0 2.0 3.0
3.0
四等 DS3 80 5.0 10.0 3.0 5.0
5.0
路线类型
附合路线 支水准路线
150KM
20KM
视线高度 三丝能读数
四等 100KM 80KM
20KM
三丝能读数
2)、 三四等水准测量区格式水准尺
①特点:基本刻划1cm;黑红面注记;黑红面读数之差为 4687/4787 mm;成对使用。
19 18
66 65
19 18
67 66
03 02
01 00
50 49
刻划不准确、尺长变化及 标尺弯曲
水准尺零点偏差
气泡不居中带来的视准轴 不水平所引起的误差
同一测站调焦引起的视准 轴变化带来的误差
mm位的估读误差
水准尺若竖立不直引起的 误差

三、四等水准测量.

三、四等水准测量.

③ 高差计算
黑面高差:(15)=(3)-(4) 红面高差:(16)=(8)-(7) 检核:(17)=(15)-[(16)±100)] 平均高差:(18)={(15)+[(16)±100]}/2 检核: 偶数站:∑(18)=[∑(15)+∑(16)]/2
={[∑(3)+∑(8)]
-[∑(4)+∑(7)]}/2
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级路线总长km仪器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高差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m山地mm二等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三等50ds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往返各一次ds16ds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级仪器型号视线长度前后视的距离较差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面读数较差mm所测高差较差mm二等ds050507三等ds1002注
校核:末站(12)=∑(9)-∑(10)
其中(9)、(10)、(11)、(12)以 m 为单位。
② 同一根水准尺黑、红面尺零点差计算 零点差=黑面尺零点 + Ki - 红面尺零点 (13)=(4)+ Ki -(7) (14)=(3)+ Kj -(8) 式中:
Ki、Kj —— 一对水准尺的零点差。
(13)、(14)的理论值均为零。
前视水准尺黑面中丝
前视水准尺红面中丝
(4)
(7)
、上丝

(5)
、下丝
(6)

后视水准尺红面中丝(8)。
括号内为观测顺序。
二、记录计算
1、记录 ① 填写表头; ② 按观测顺序记录观测数据; 表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记录和计算的次序。 其中(1)~(8)是观测数据, (9)~(18)是 计算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形路线。一等水准网是精度最高的高程控制网,它是国 家高程控制的骨干,同时也是地学科研工作的主要依据。
•二等水准网是布设在一等水准环线内,形成周长为
500~750km的环线。它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
.
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
•三等水准一般布置成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
度不超过200km。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的任务:
在测区布设一批高程控制点,即水准点,用精确方 法测定它们的高程,构成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测量的方法:
一 节
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

高程基准面:大地水准面.

水准原点:
我国规定自1989年起一律采用“1985 国家高程基 准”.以这个基准测定的青岛水准原点高程为72.260m。
算 准测量,不得超过3mm。
黑面高差:(15)=(3)-(7)

红面高差:(16)=(4)-(8)

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17)=(14)-(13)=(15)-(16)±100 上式中的100为两根水准尺红面的起始注记之差,单位为mm。

如果(17)符合要求,则计算高差中数 高差中数:(18)= 1 {[(15)+(16)±100]}
.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一般是在国家一、二等水准网(点)的 基础上进行,常用作小地区的首级高程控制,以及工程建设 地区的工程测量和变形观测的基本控制。
与普通(等外)水准测量相比它的精度更高,削弱观测误 差的措施更多,一般需采用黑红双面水准尺。
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尽可能沿铁路、公路以及其他坡度 较小、施测方便的路线布设。尽可能避免穿越湖泊、沼泽和 江河地段。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易于观测 的地方。凡易受淹没、潮湿、震动和沉陷的地方,均不宜作 水准点位置。
水准点选定后,应埋设水准标石和水准标志,并绘制点之 记,以便日后查寻。
.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8-2
等级 三

视线长 前后视


较差

m
m

DS3 65( 80)
3 .0
前后视累 积差 m
黑红面读 数差 mm
6 .0
2 .0
黑红面所测高差 之差 mm
3 .0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表 表8-3
.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三等水准测量 观测顺序应为后一前一前一后 .
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2)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中丝和下丝、上丝读数. (3)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4)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四等水准均为附合在高级点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度不超
过80km。
•三、四等级水准网是直接为地形测图或工程建设提供高
程控制点。
.
高程控制测量
工程建设中的高程控制网 按照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的原则,高程控制网的等 级分为二、三、四、五等水准及图根水准。
视测区的大小,各等级水准均可作为测区的首级高 程控制。首级网应布设成环形路线,加密时宜布设 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
核 前、后视距累积差 (12)=本站(11)+前站(12)
.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2)、同一水准尺红、黑面读数差的检核
计 K为水准尺红、黑面常数差,一对水准尺的常数差K分别为4.687和

4.787。对于四等水准测量,红、黑面读数差不得超过3mm;对于三 等水准测量,不得超过2mm。
即黑-黑-红-红观测顺序
.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计 (1)、视距计算
算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前后视距差不得超过5m;对于三等水准测量,
不得超过3m。
和 后视距离
(9)=(1)-(2)
检 前视距离
(10)=(5)-(6)
前、后视距差
(11)=(9)-(10)

同一水准尺黑、红面中丝读数之差应等于该尺的尺常数K
检 (4.687和4.787)。
前尺 (13)=(3)+K1-(4)

后尺 (14)=(7)+K2-(8)
.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1、测站上的计算和检核
(3)、高差的计算和检核
计 对于四等水准测量,黑、红面高差之差不得超过5mm;对于三等水
独立的首级网,应以不低于首级网的精度与国家水 准点联测。
水准点应有一定的密度,一般沿水准路线每1~3km
埋设一点,埋设后应绘制点之记。水准观测须待埋 设的水准点稳定后方可进行。
.
工程建设中的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表8-1
(km)
第 一 节 概 述
注:① 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②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km);n为测站数。
、 (3)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5)、(6)
(7)
(4)前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8) 。
以上的观测顺序称为后一后一前一前,即黑-红-黑红,在后视和前视读数时,均先读黑面再读红面,读 黑面时读三丝读数,读红面时只读中丝读数。
.
括号内数字为读数顺序。记录和计算格式见表8-3,其 中括号内数字表示观测和计算的顺序,同时也说明有 关数字在表格内应填写的位置。
80

D S3
5 .0
1 0 .0
3 .0
5 .0
( 100)
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 进行。下面介绍用DS3水准仪和双面水准尺进行三、四等水准测 量的程序及其观测记录表
.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
每一测站上,按下列顺序进行观测:
aa12
b2
b1
(1)后视水准尺的黑面,读下丝、上丝和中丝读数. (1)、(2)、(3) (2)后视水准尺的红面,读中丝读数. (4)
.
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
国家高程控制网是用精密水准测量从整体
第 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逐级控制的原则。
一 节
国家水准网分为一、二、三、四,4个等级。


.
高程控制测量
国家高程控制网
•一等水准网是沿平缓的交通路线布设成周长约1500km的
2
.
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水准测量的数据计算和检核
2.总的计算和检核(观测结束后的计算与检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