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哈代的思想在《苔丝》中的体现

托马斯·哈代的思想在《苔丝》中的体现
托马斯·哈代的思想在《苔丝》中的体现

托马斯·哈代的思想在《苔丝》中的体现

摘要托马斯·哈代是一位非常有名的英国作家,他的许多作品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通过对托马斯·哈代及其作品的介绍,深入探究了《苔丝》中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结合哈代与《苔丝》二者进行探讨,总结了哈代的宿命论与超现实浪漫主义。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苔丝宿命论超现实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托马斯·哈代生平简介

托马斯·哈代出生于英国西部的农村,是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后代。哈代的生活环境和家庭为他后来的写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十六岁开始做建筑学徒,所著作的建筑论文曾获得过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奖。哈代于1867年开始从事写作,他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远离尘嚣》《还乡》《德伯家的苔丝》等都是他创作的非常优秀的作品。同时,哈代在音乐、绘画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还精通拉丁文和希腊文。

二《苔丝》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1 女主人公苔丝的人物形象分析

对于苔丝的人物形象,很多人的看法都是有争议的,有的人认为苔丝是美丽善良的,她质朴、仁爱、敢于自我牺牲和自我反抗,同时她对于美好生活是一直抱有幻想的。她有着美丽女人的气质,浓烈的感情和坚强的意志。但也有人认为苔丝作为一个“未婚先孕”

(英语毕业论文)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注定的女性悲剧命运

最新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礼貌现象研究 2 中英社交禁忌习俗异同之比较分析 3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 4 幸福婚姻中爱情与金钱并重——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5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看文言语体在英文歌词 6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 7 浅析隐藏在“面纱”之后的伯莎梅森 8 论《最后的莫西干人》中的印第安情结 9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Speaker’s Intent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versation 10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 论《马丁伊登》中一个成功者的幻灭 12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13 Unreliable Narration – The Approach to Irony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4 分析与比较中美电视新闻的娱乐化,及其未来的发展 15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 16 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的《莎乐美》中的女性意识 17 《大地》中赛珍珠女权主义分析 18 论福斯塔夫的性格 19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人物关系 20 英语专业学生课外网络自主学习问题研究 21 对鲁滨逊性格特征的分析 22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23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 24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 25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26 论托马斯哈代《还乡》的悲剧效果 27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28 英语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及回避方式 29 浅析广告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30 An Analysis of the Nam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31 社会阶层与语言关系在《雾都孤儿》中的投射研究 32 从Hofstede的文化维度角度解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33 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品牌发展 34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35 奥斯卡王尔德童话中的理想与现实 36 母语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 37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 38 非传统式英雄——从女性主义批评角度看《名利场》 39 论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40 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 4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scar Wilde and Dorian Gray

托马斯哈代爱情诗的悲观色彩探源

李慧《托马斯?哈代爱情诗的悲观色彩探源》 时间:2010-03-21 12:34:05 来源: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要:在哈代的众多诗歌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爱情诗体现出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但相对于他创作的以现实生活中的冲突与抗争为题材的悲剧小说,哈代爱情诗的悲观色彩自有其独特根源。本文从隔岸怀旧的审美情怀、悲观主义的时间意识和无处不在的命运征兆三方面为其爱情诗的悲观色彩寻根溯源,展现出哈代诗歌在其深层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形成上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因素与价值。 关键词:哈代爱情诗悲观主义怀旧时间征兆 如果说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在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那么,他对于20世纪英国文学最重要的贡献则是他的诗歌。20世纪后再无小说问世的哈代,却因创作了近千首诗歌而成为代表当时英国诗歌主流的杰出诗人。无论对于作家本人还是世人而言,作为诗人的哈代与作为小说家的哈代相比,似乎毫不逊色。在哈代本人心中,诗歌甚至比小说更能表露他的思想和感情。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在诗里,我可以充分地表现与顽石般的消极意见相对立的思想与情绪…如果伽利略用诗来宣布地球自转的话,宗教裁判所也许不会为难他…”[①] 就世人评价而言,英国著名诗人菲利普·拉金甚至认为哈代是20世纪超过艾略特和叶芝的诗人,其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诗能“年复一年地让人感到惊喜”。[②]无论是在小说还是诗歌中,哈代创作均呈现出浓厚的“悲观主义”思想和阴郁的“悲观气质”,这一点已为众多的哈代研究者广为认同。然而在本文看来,这一创作特点在其形成根源和具体表现上却并非铁板一块、整齐划一。 首先,哈代诗歌中的悲观主义与其小说中的悲观主义有着不尽相同的影响因素。就创作内容而言,虽然人物与客观环境和社会制度的冲突及其造成的悲剧在其诗歌、小说中皆有体现,但哈代小说中的悲观色彩主要来自他对社会现实中的悲剧冲突的思考,包括威塞克斯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与现代工业社会的弊病、英国南部宗法制传统社会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侵入、淳朴的道德伦理观念与资本主义的伪善行为、农民日趋困窘的生活与资产阶级的压迫扩张之间的冲突等。此外,维多利亚时代的农村与城市的伦理道德、宗教法律、婚姻爱情、教育制度、人际关系等在他的小说中都得到了现实主义的展现,而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随着这一社会背景的展开而呈现出历史的必然性。虽然在人物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中也夹杂着复杂的个性、心理、精神、自然及一些非理性的因素,但这些复杂的悲剧因素被融入小说所展现的深刻广阔的社会生活悲剧中而呈现更多的价值取向。相比之下,诗歌所涉及的社会生活诸方面的素材容量显然不及小说丰富,也无法在短小

托马斯哈代

生平 哈代(1840~1928)英国诗人、小说家。他是横跨两个世纪的作家,早期和中期的创作以小说为主,继承和发扬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传统;晚年以其出色的诗歌开拓了英国20世纪的文学。 哈代1840年6月2日生于英国西南部的一个小村庄,毗邻多塞特郡大荒原,这里的自然环境日后成了哈代作品的主要背景。他的父亲是石匠,但爱好音乐。父母都重视对哈代的文化教育。1856年哈代离开学校,给一名建筑师当学徒。1862年前往伦敦,任建筑绘图员,并在伦敦大学进修语言,开始文学创作。 哈代的文学生涯开始于诗歌,后因无缘发表,改事小说创作。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计出无奈》问世于1871年。成名作是他的第四部小说《远离尘嚣》(1874)。从此,他放弃建筑职业,致力于小说创作。 《无名的裘德》、哈代一生共发表了近20部长篇小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德伯家的苔丝》、 《还乡》和《卡斯特桥市长》。诗8集,共918首,此外,还有许多以“威塞克斯故事”为总名的中短篇小说,以及长篇史诗剧《列王》。 哈代的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侵入英国农村城镇后所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以及人民(尤其是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和宗教的虚伪性。他的作品承上启下,既继承了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也为20世纪的英国文学开拓了道路。 主要作品 德伯家的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2008) 卡斯特桥市长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2003) 绿荫下Under the Greenwood Tree (2005) 红色紧身衣The Scarlet Tunic (1998) 远离尘嚣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1998) 雪岭传奇The Claim (2000) 苔丝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998) 无名的裘德Jude (1996) 还乡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1994) 集市过后的那天The Day After the Fair (1987) 西波雷奇遇Exploits at West Poley (1985) 两份雄心的悲剧A Tragedy of Two Ambitions (1973) 枯萎的臂膀The Withered Arm (1973)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还乡 托马斯哈代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Thomas Hardy A SATURDAY afternoon in November was approaching the time of twilight, and the vast tract of unenclosed wild known as Egdon Heath embrowned itself moment by moment. Overhead the hollow stretch of whitish cloud shutting out the sky was as a tent which had the whole heath for its floor. The heaven being spread with this pallid screen, the earth with the dark vegetation, their meeting-line at the horizon was clearly marked. In such contrast the heath wore the appearance of an installment of night which had taken up its place before its astronomical hour was come: darkness had to a great extent arrived hereon while day stood distinct in the sky. Looking upwards, a furze-cutter would have inclined to continue work; looking down, he would have decided to finish his faggot and go home. The distant rims of the world and of the firmament seemed to be a division in time no less than a division in matter. The face of the heath by its mere complexion added half-an-hour to eve: it could in like manner retard the dawn, sadden moon, anticipate the frowning of storms scarcely generated, and intensify the opacity of a moonless midnight to a cause of shaking and dread. In fact, precisely at this transitional point of its nightly roll into darkness the great and particular glory of the Egdon waste began, and nobody could be said to understand the heath who had not been there at such a time. It could be best felt when it could not clearly be seen. Its complete effect and explanation lay in this and the succeeding hours before the next dawn: then and only then did it tell its true tale. The spot was, indeed, a near relation of night; and when night showed itself an apparent tendency to gravitate together could be perceived in its shades and the scene. The somber stretch of rounds and hollows seemed to rise and meet the evening gloom in pure sympathy, the heath exhaling darkness as rapidly as the heavens precipitated it. The obscurity in the air and the obscurity in the land closed together in a black fraternization towards which each advanced half way. The place became full of a watchful intentness now. When other things sank brooding to sleep the heath appeared slowly to awake and listen. Every night its Titanic form seemed to await something; but it had waited thus, unmoved, during so many centuries, through the crises of so many things, that it could only be the imagined to await one last crisis---the final Overthrow. It was a spot which returned upon the memory of those who loved it with an aspect of peculiar and kindly congruity. Smiling champaigns of flowers and fruit hardly do this, for they are permanently harmonious only with an existence of better reputation as to its issues than the present. Twilight combined with the scenery of Egdon Heath to evolve a thing majestic without severity, impressive without showiness, emphatic in its admonitions, grand in its simplicity. The qualifications which frequently invest the fa?ade of a prison with far more dignity than is found in the fa?ade of a palace double its size lent to this heath a sublimity in which spots renowned for mere prettiness are utterly wanting. Gay prospects wed happily with gay times; but alas if times be not gay.

托马斯哈代爱情诗歌的研究内容和基本观点

托马斯哈代爱情诗歌的特点分析 在美丽的大不列颠之岛,在阴雨天气之中的英格兰人或许有着天生的一种浪漫气质,而这种浪漫气质又是有别于法兰西人和意大利人的,她似乎是种保守,是种有些东方韵味的含蓄。而诗歌更可以体现一个民族的气质吧。托马斯哈代的爱情是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一、现实性 爱情诗在英国文学中有着深厚的传统。“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末期,爱情是抒情诗人最重要的主题。”这个时期的诗人多以抒情诗的形式歌颂爱情,歌颂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女性。诗人更多关注的是爱情的丧失。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托马斯·哈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歌颂爱情的纯真,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幻想的同时,另一方面以冷峻的目光观照现实,揭示出现代社会中爱情丧失的悲剧,因而具有现代主义诗歌的思想情绪。哈代的爱情诗通过对生活的反思,揭示出爱情给人们带来的无穷欢乐和精神充实,表现了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眷恋。而爱玛组诗真实地讲述诗人的恋爱经过,婚后的不和谐,爱玛去世后对她的眷恋以及因反思过去而产生的悔恨之情。 二、叙事性 叙事与抒情的有机结合是始终如一的,尤其贯穿着民谣的叙事风格。他逐渐摆脱了过于直露的抒情方式,而更加注重感情表达的含蓄性。例如在在《比尼崖》(BeenyCliff)中,哈代描述了四十年前他同爱玛一起访游比尼崖的情景:“啊,西部大海上蛋乳石般的白浪,/蓝宝石般的碧波,/一位女人骑着马,/秀发飘风,/矗立在悬崖处,/那是我深深爱的女人,/她也深深地爱着我。”多么真挚的情怀,多么令人惋惜的经历。哈代的爱情诗之所以深受读者的喜爱,其重要的原因是叙事和抒情的结合。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用极强的画面感冲击着读者的每一根神经,仿佛自己和哈代此刻不分彼此,眼前的爱玛便是自己的爱妻,这个打动人心的叙述在讲述一个故事的同时,用极富生命力的词汇描绘了内心的感受。使用“蛋乳石”和“蓝宝石”这样华丽的辞藻来形容波浪的颜色。爱玛在临终前时常回忆起她与哈代相见的情景以及他们访游的经历,并对当时美妙的时光充满了眷恋之情。“几乎没有一个作家和他的妻子有过如此浪漫的幽会。” 这样的感人诗句不知打动了多少女性读者的

Thomas Hardy托马斯哈代

and divergent, and they did not always work together in harmony. Hardy was to some degree interested in exploring his characters' psychologies, though impelled less by curiosity than by sympathy. Occasionally he felt the impulse to comedy as well as the impulse to farce, but he was more j often inclined to see tragedy and record it. He was also inclined to literary realism in the several senses of that phrase. He wanted to describe ordinary human beings; he wanted to speculate on their dilemmas rationally ( and, unfortunately, even schematically); and he wanted to record precisely the material universe. Finally, he wanted to be more than a realist. He wanted to j transcend what he considered to be the banality of solely recording things exactly and to express as ' well his awareness of the occult and the strange. In his novels these various impulses were sacrificed to each other inevitably and often. Inevitably, because Hardy did not care in the way that novelists such as Flaubert or James cared, and therefore took paths of least resistance. Thus, one impulse often surrendered to a fresher one and unfortunately, instead of exacting a compromise, simply disappeared. A desire to throw over reality a light that never was might give way to the desire on the part of what we might consider a novelist-scientist to record exactly and concretely the structure and texture of a flower. In this instance, the new impulse was at least an energetic one, and thus its indulgence did not result in a relaxed style. But on other occasions Hardy abandoned a perilous and highly energizing impulse in favor of what was for him the fatally relaxing impulse to classify and schematize abstractly. When a relaxing impulse was indulged, the style—that sure index of an author's literary worth—was certain to become verbose. Hardy's weakness derived from his apparent inability to control the comings and goings of these divergent impulses and from his unwillingness to cultivate and sustain the energetic and risky ones. He submitted to first one and then another, and the spirit blew where it listed, hence the unevenness of any one of his novels. His most controlled novel, Under the Green Wood Tree, prominently exhibits two different but reconcilable impulses—a desire to be a realist historian and a desire to be a psychologist of love—but the slight interlocking of plot is not enough to bind the two J completely together. Thus even this book splits into two distinct parts.

The_Return_of_the_Native_还乡_托马斯哈代

还乡托马斯·哈代 十一月里的一个星期六的后半天,越来越靠近暮色昏黄的时候了;那一片没有垣篱界断的广大旷野,提起来都管它叫爱敦荒原的,也一阵比一阵地凄迷苍茫。抬头看来,弥漫长空的灰白浮云,遮断了青天,好像一座帐篷,把整个荒原当作了它的地席。 天上悬的既是这样灰白的帐幕,地上铺的又是那种最苍郁的灌莽,所以天边远处天地交接的界线,显得清清楚楚。在这样的对衬下,那片荒原看起来就好像是夜的前驱,还没有正式入夜的时候就走上夜的岗位了;因为地上夜色已经很浓,天上却分明还是白昼。一个斫常青棘的樵夫,如果往天上看去,就还想继续工作,如果往地下一看,他却又要决定束好柴捆回家去了。那时候,天边远处,大地的轮廓和长空的轮廓,不但是物质的分界,而且是时间的分界。荒原的表面,仅仅由于颜色这一端,就给暮夜增加了半点钟。它能在同样的情形下,使曙色来得迟缓,使正午变得凄冷;狂风暴雨几乎还没踪影,它就预先显出风暴的阴沉面目;三更半夜,没有月光,它更加深那咫尺难辨的昏暗,以致使人害怕发抖。 事实上,爱敦荒原伟大而奇特的壮观,恰恰在它每晚由明入暗的那个过渡点上开始,凡是没有在那种时节到过那儿的人,就不能说他领会这片旷野。正由于它在人的眼里看着朦胧迷离,它才让人在心里觉得恰到好处,因为它的力量和意义,完全表现在这个时候以及这个时候以后,第二天曙色以前的那几点钟里面,在这段时间里,也只有在这段时间里,它才露初它的真面目。这块地方实在和夜是近亲属;只有夜一露面,就显然能看出在夜色的苍冥里和荒原的景物上有一种互相凑合的趋势:那一大片郁苍连绵的圆阜和空谷,好像以十二分的同情,起身迎接昏沉的暮色似的;因为荒原一把黑暗吐出,天空也就把黑暗倾下,两种动作都同样迅速。这样一来,大气里的暝昧和大地上的冥昧,就各走一半路凑到了一起,仿 佛同枝连理,结成一气氤氲。 现在这个地方全部都显出专心一志、聚精会神的样子来了,因为别的东西都两眼曚昽、昏昏入睡的时候,这片荒原才好像慢慢醒来,悄悄静听。它那泰坦一般的形体,每天夜里老仿佛在那儿等候一样东西似的。不过它那样一动不动地等候,过了那么些世纪了,经历了那么些事物的危机了,而它仍旧在那儿等候,所以我们只能设想,它是在等候最末一次的 危机,等候天翻地覆的末日。 原来它这个地方,能够让爱它的人回忆起来觉得有一种不同寻常、与人无忤的温蔼面目。花果繁荣的明媚原野,很难做到这一步,因为那种原野,只有遇到一种在结局方面不像现代这样惨淡的人生,才能永远两相调协。苍苍的暮色和爱敦的景物,共同联合起来造出一种风光,堂皇而不严峻,感人而无粉饰,有深远的警戒性,有浑厚的淳朴性。我们都知道,牢狱的壁垒上往往有一种气概,能使它显得比它大两倍的宫殿都要威严得多;现在荒原上也就是因为有这种气概,所以才有一种世俗称为美丽的地点上所绝对难以看到的高超卓越。明媚的景物和明媚的时光,自然能够圆满配合;但是,唉!倘若时光并不明媚,那怎么办呢?我们有时之所以觉得难过,多半是因为景物过于明妍,使人情怀难胜,因而感觉受到嘲弄,很少是因为环境过于萧瑟,因而感觉受到压抑。能受莽荡荒凉的爱敦的感动的,是那种比较细腻和比较稀少的本能,是那种比较晚近才发生的情绪,不是那种只认柔媚艳 丽为美的性情。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f4305666.html, 托马斯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悲观主义 作者:陶亚丹 来源:《北极光》2016年第12期 摘要:哈代的小说总是带给读者一种宿命感,而这一思想的表现在他的名著《苔丝》中尤为凸显。哈代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期,资本主义在引领社会经济逐步走向高峰的同时也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的生活环境更加困苦。资本主义的最大弊端的受害人应该就是农民,资本主义的到来让农民的生活彻底进入灾难的境界。哈代用自己的文字描述着这一切的社会变化,对于农民所遭遇的困境他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尽管他也希望去改变这一状况,可终究是无法成功的,这是他所处时代的必然结果。在这过程中,他的思想也随着社会这些悲观的现象而发生着变化,他从最初信仰上帝的思想到最后形成了他自己的进化向善论和社会向善论。但这思想的变化并没有解决哈代所担心的问题,反而让他成为了悲观主义者。本文将以《苔丝》为例来解读哈代的悲观主义。 关键词:悲观主义;哈代;资本主义 一、《苔丝》中哈代悲观主义产生原因 哈代将自己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用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在《苔丝》小说中,哈代在刻画女主人公苔丝时,这一思想的表现尤为凸显。《苔丝》中哈代笔下出现了大量的巧合和暗示,他运用这一些列的描写来进一步让读者明白苔丝的这灰暗的人生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小说有一幕:苔丝和弟弟用家里的老马去送货,意外却发生了,马在送货的路上被邮车撞死,以至于苔丝不接受父母的安排去亲戚家干活。老马的意外生亡哪怕真的只是一个意外的巧合,苔丝也不得不去承担这个结果,他所做之事都不得由自己的意愿去决定,在那个时代他无法找到一个属于自己人生的出口。 二、《苔丝》中悲观主义的体现 1.宿命论的悲观主义 当苔丝被亚克思诱奸后,哈代把这一切定义为某种报应的结果,在哈代看来德伯维尔很多的祖先曾在得胜归家之时,为了找乐子也一定曾对其他农民的女儿做过同样卑鄙之事。在哈代的言语间,我们意识到她把这样的悲剧看作是对其祖先作孽的报应,在她的悲观主义里这全然无法改变。苔丝在牛奶场工作时,遇到了她以为的真命天子安吉尔,坠入爱情的浴河,当他们决定携手一同踏入婚姻的殿堂的前夜,苔丝以书信的方式,把自己过去所经历的种种都写了下来,并打算交到安吉尔手中,谁知信被塞到了地毯下面导致安吉尔没能及时看到。眼看就要到手的幸福,却因为又一次意外的巧合,让苔丝背负了妻子不忠的罪名,被社会所唾骂,最终她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自然主义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好人难寻》的冷漠主题分析 2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3 英语汉源借词研究 4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5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高低语境文化对比研究 6 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海明威作品 7 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 8 通往女性自由之旅--论约翰·罗伯特·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 9 一个纯洁的女人的毁灭—苔丝的悲剧性色彩浅析 10 从生态批评论梭罗《瓦尔登湖》中对工业化的思考 11 A Comparative Study on American and Chinese V alues Based on Friends 12 功能对等理论透视下的影视片名翻译 13 A Study of Cultural Presupposition in Idioms 14 文档所公布各专业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95 80 35 640 15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 16 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7 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18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 19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艺术魅力 20 A Study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Reflected in Chinese and English Proverbs 21 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 22 Analysis on Heathcliff's Personality in Wuthering Heights 23 麦当劳的制胜之道 24 Cooperative Principle in Business Letters 25 论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26 浅析广告英语的修辞特点 27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28 论《紫色》中西丽实现自我解放的历程 29 《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英译 30 约翰?欧内斯特?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整体主义观 31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and-Daughters-in-Law in China and the West 32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的寓言意义 33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34 语境策略在词汇学习中的有效性 35 《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 36 论《皮格马利翁》的结局 37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38 浅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39 《飘》中郝思嘉性格特征透析 40 论译文质量保证的途径 41 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分析--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 42 An Analysis of Women’s Statu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托马斯_哈代小说中的哲学思想探析_徐国辉

第25卷第6期2011年12月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Baicheng Normal University Vol.25,No.6Dec.,2011 托马斯·哈代小说中的哲学思想探析 徐国辉,张 静 (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托马斯·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很大程度归因于他在小说中通 过对人物命运的分析反射出的哲学思想。本文以托马斯·哈代的小说为基础来分析其小说中深厚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小说;人物命运;哲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1)06-0096-03收稿日期:2011-10-27 作者简介:徐国辉(1970———),男,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学论、英美文学;张静(1973———),女,白城师范学院外语系副教授, 研究方向:教学论、英美文学。托马斯·哈代是英国杰出的作家兼诗人,从小 生活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多塞特郡,他的创作同多塞特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家乡一带语言、习俗和生活方式的熟稔和生动表现使他的小说充满活力。哈 代一生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 4部短篇小说集、8部诗集和1部史诗剧 《列王》。哈代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 很大程度归因于他在小说中通过对人物命运的分析反射出的哲学思想。 哈代家乡别具一格的风光与其丰富的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哈代独特的哲学观。纵观哈代的小说,可以看出哈代的哲学思想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 理想主义思想, 第二阶段的现实主义思想,第三阶段的悲观主义思想,第四阶段的社会向善论。 一、理想主义思想 哈代以自己生长生活的故乡为背景进行创作, 小说中称为 “威塞克斯”。哈代极尽笔墨描绘环境优美、 古朴清幽的乡村风光,讴歌风俗淳美、人情质朴的农村社会,洋溢着他对宗法制社会的浓浓依恋、对古老乡村的深深热爱,抒发了他的田园理想主义。哈代的田园理想主义情结源于他出生成长的故乡。哈代出生在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远郊的多切斯特县博克汉普顿村,这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远离工业文明、保持宗法传统的村落。这里林地郁郁葱葱、荒原怪石嶙峋、古代遗迹雄奇神秘、庄园建筑古老幽 深;这里有淳厚朴拙的乡音土语、 古朴幽远的民俗、古老的传统、浓郁的宗法制;这里民风淳朴、生活宁 静和谐,人们之间的情感纯真质朴,人们之间的关系 和谐单纯。这里是哈代眼中的世外桃园,没有浮华世界的喧嚣。哈代在这里精心创作,把故乡的一切整合进艺术世界。哈代早期写作的小说《绿荫下》(1872)、《一双蓝眼睛》(1873)、《远离尘嚣》(1874)和《贝妲的婚姻》(1876),主要描写宗法制社会的自 然文明和农村的传统风习, 抒发其美丽的田园理想主义。 最能反映哈代田园理想主义的作品是《绿荫下》。小说以优美的抒情、欢快的幽默、田园的色彩、牧歌的情调为哈代早期的小说定下了理想主义基 调。哈代运用双线平行叙述手法, 使小说故事情节沿着两条主线展开来讲述年轻农民狄克·杜伊同乡村女教师芳茜·黛的恋爱故事:一条主线描写象征传统的威塞克斯农村社会的梅尔斯托克音乐队的历史命运;另一条主线叙述主人公恋爱的过程和遭遇 的危机。哈代按照四季的变化分冬、 春、夏、秋表现女主人公的爱情,恰到好处地把大自然融于他对情节和人物的构思中,基本情调欢快明朗。哈代用大量篇幅描绘了乡村的风光和习俗,描写了英国农民 恬静愉快的生活, 把宗法社会理想化,对他的田园理想尽情地给予歌颂。 理想主义另一代表作是《远离尘嚣》 。小说讲述农民加布里埃尔·奥克同女农场主巴丝谢芭的爱 情故事, 在主题思想方面同《绿荫下》保持着逻辑上的联系:描写了传统的威塞克斯人所固有的诚实、容 6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