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与写作 徐州讲话.》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⒈言为心声。今天,我们就看看清代的龚自珍是怎样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的。
板书:己亥杂诗
2.题解:【出示课件18】
“己亥” 本诗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这一年,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曾经强盛 的大清帝国行将没落。腐朽的清政府对外卑躬屈膝,对内大肆打压,官吏贪污腐败,百 姓民不聊生。这时候,龚自珍写下了我们要学的这首诗。这是第220首。
六、重点解析:
①重点句解析:“风雷”借指重大的变革,“万马齐喑”比喻在封建专制统治下的人民没 有任何的言论自由,大家都不敢说话,社会死气沉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 看法,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
②重点句解析:诗人对清朝末年哪种扼杀生机、禁锢思想、万马齐喑的社会局面感到十分痛 惜,他在大声疾呼:当权的人要打破一切清规戒律去选用人材。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五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板书 创景抒情---希望社会变革,期待人才辈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学了解 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还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 的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划分诗歌节奏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诗歌,提高他们对诗歌的兴趣。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己亥杂诗》这首诗的“ 己亥”解释得有点笼统,很多学生还没有真正的理解。
【出示课件24】
⒋概括中心:《己亥杂诗》这首诗通过描写当时社会政治死气沉沉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希望社 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出示课件25】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ppt课件

整本书阅读《乡土中国》ppt课件

如何读《乡土中国》这本书
二、阅读与思考相结合。
阅读社科类论著,最费功夫的,还要厘清其论证理路。 《乡土中国》十三章,每一章都有一个“分论点”,诸多 “分论点”汇聚并支撑起层级更高的主旨论点。每读完一章, 合上书,把内容过过脑子,想一想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最 好还能用书中的一两句话或者自己的语言小结一下。对于初 学者来说,“小结”不容易,这需要化繁为简,把一本厚书 读成薄书。但这种训练对于思辨性思维的养成很有效果。
(五)《乡土中国》告诉你为什么“小哥哥”、“小姐姐” 这么流行
对陌生人的称呼,一直都有特 别的门道。老乡、同志、师傅、大哥 、美女等等“老土”的称呼都逐渐遭 到了年轻人的唾弃,而“小哥哥”、 “小姐姐”这样的叫法却流行了起来 。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五)《乡土中国》告诉你为什么“小哥哥”、“小姐姐” 这么流行
整本书阅读
乡土中国导读课
S TA N D A R D
T E M P L AT E
统编上册
CONTENTS
01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02 为什么要读《乡土中国》 03 如何读《乡土中国》
PART ONE
《乡土中国》 与今天的生活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一)中国人发朋友圈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一)中国人发朋友圈
“哥哥”、“姐姐”正是乡土社会中 的重要根基。《血缘和地缘》一章中,费 孝通先生梳理了中国社会关系的两条脉络 ,其一为血缘,其二为地缘。在血缘关系 下,中国“小家族”式“男女有别”家庭 结构中,哥哥、姐姐正是最重要的角色之 一。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五)《乡土中国》告诉你为什么“小哥哥”、“小姐姐” 这么流行
《乡土中国》与今天的生活 (二)中国人为什么爱种菜

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部编版九语文(下)教PPT-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

徐州市铜山区马坡镇中心中部编版九语文(下)教PPT-送东阳马生序PPT课件

冻馁( něi )
谒( yè )
撰( zhuàn)
贽( zhì )
2.读课文,掌握节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 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 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 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挤满屋子 稍微和缓 言辞脸色 站着 伺候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 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 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 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
译文: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 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 慕古代圣贤的 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问渊博的 老师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 有名望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 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不曾把言辞和 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 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 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 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yè)屣(xǐ)行/深山巨谷 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 得 遍

因此 都 把
于是 能够广泛地阅读
群 书。既 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各种书籍 已经,到了 更加仰慕 学说 担心
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 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大师 交往,结交 跑到,快步走 向当地 前辈
执 经 叩问。先达德 隆望 尊,门人弟子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高一语文开学第一课+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总结------ 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
学好语文其实就是四个字:听、读、写、背。 如果还要加四个字,那就是——多听、多读,多写,多背!理科学习靠题海,文科学习靠书海。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三、学习基本要求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①必动笔。随时在课本上记下重点、难点、疑点,为后期复习做好准备。
(一)新教材的类别:高中语文教材分必修教材和选择性必修教材两种。必修教材供高一学生使用,选择性必修教材供高二学生使用。必修教材2册,共15个单元,选择性必修教材编3册,共12个单元。 整个教材以27个单元,覆盖课程标准所要求的18个学习任务群。
创新教材体例设计,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双线组织单元。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为核心,细化出“伟大的复兴”“使命与抱负”“青春激扬”等若干人文主题,作为单元组合和内容选择的一条重要线索,发挥语文教材的铸魂培元作用。
语文是秋虫的低吟,是落叶的叹息,是鸟儿的飞翔,是溪水的流淌,是青草的气息,是野花的芳香。
语文是什么
语文是李白的诗——浪漫飘逸,想象奇特,带你上天入地,与神仙结伴同游祖国山河。
语文是苏轼的词——豪迈豁达,心鹜八极,带你评古论今,与哲人携手共探人生真谛。
语文是魏征的治国方略——告诉帝王该如何治理好国家。
“整本书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拓展视野,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把标准降低,学生只要大致读完,读完就不错,读完就能磨性子,读书是为了养性,培养毅力,涵养心智,去除浮躁。经典的阅读总会有困难,但又是充满乐趣的,读书不能就易避难,不要总是读自己喜欢的,浅易的,流行的读物,不要在低水平圈子里打转,读一些深一点的,可能超过自己能力的经典是一种挑战,设计整本书阅读,就是为了给学生磨性子,把他从流行文化,网络游戏中往回拽一拽,拉一拉。” ------温儒敏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明确:手法——①夸张、比喻。 效果——用春水来比喻愁, 写愁思像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写出了愁思之多; 又像春水之昼夜不停,无穷无尽,写出了愁思之绵长 。
手法——②设问、夸张 效果——结句以设问的形式和富有感染力的夸张,
将愁思写得既引人深省,又形象概括地写出了愁思之多。 总之,最后一句有深度、有力度地表达了感情,“暗恨”变为“悲恨 激动”,有不顾一切的感情冲动,大胆抒发了亡国之恨。
而李煜说 你灭了我的国
我却点燃了宋词的火
语境默写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 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 是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2.李煜《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 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 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出愁思的多与深广 的句子: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与李白的“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 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
时光流逝,人生无常
思 考 ④ : “ 故 国 不 堪 回 首 月 明 中 ” 词人借
用“明月”这一意象有何用意?
明确:“明月”清冷凄凉。居于人下的 孤寂的李煜独自登上小楼,迎面而来的春 风,带他回到自己故国 , 但 是 感 受 到 的 却是寒冷的氛围,发出“月是故乡明” 的感慨。表达了李煜的思国怀乡之情, 营造出一种悲剧氛围。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隔句相承,专说宇宙永恒不变; “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也是隔句相承,专说人生之短暂无常。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PPT课文电子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PPT课文电子课件

结构梳理
陈太 丘与 友期 行
对话背景:客人无信
对话内容
客人:无信、无礼 元方:据理反驳
对话结果:客认错,元方入门不顾
聪慧明理 个性率真
◆古今异义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4、“友人惭,下车引之”表现了什么?
“惭”字写出了“友人”已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对 自己的言行感到后悔,尽显人物羞愧的神情。“引”字则表 明了友人想对元方表示自己的友好,以示悔意。
5、陈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元方对友人的批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元方有着 良好的家庭教养,表现了他懂礼识义的品质。元方对粗俗 的友人“入门不顾”流露出小孩子性格直率,好恶情感易 外露的特点,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特征。
《 世 说 新部 语编
版 七
》年 级
两语 文 课
则件
目录
CON






太 丘








作品简介
C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 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 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 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行、形式,较多地 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 放诞的作风。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
——鲁迅
咏雪
C
生难字识记
古今异义词
古义:泛指小辈,抱括侄儿、侄女等。 今义:专指子女。
古义:趁、乘、凭借。 今义:因为。
特殊句识记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省略句
①(兄女)即公大兄无奕女。②(君)日中不至。

《三顾茅庐》ppt课件

《三顾茅庐》ppt课件
写张飞是为了衬托出刘备谦虚、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形象特点。
重点探究
2.迁移拓展: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一位老师或同学。 (建议:在写作中不要透露所写老师或同学的姓名,在写完后进行展示 ,请大家猜猜写的是哪一位)
示例: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腋下夹着几本资料书从容地走上讲台, 并自然地弯下腰去,同时用那已被常年板书磨出厚茧的大拇指和食指 夹起一支粉笔,像托起一只刚出生的小鸡,眼里充满了怜爱。
课堂总结
求贤若渴
语言描写
刘 备
三顾茅庐
动作描写 侧面烘托
气度恢弘
当堂检测
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举行了一个“读名著,知三国”的语文学 习活动,请你参加。
(1)《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含有数字的故事,如三让徐州、桃园三结义 、三顾茅庐等,你在阅读中积累了哪些呢?请再写出三个。 【示例】过五关斩六将、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三英战吕布等。(任选三 个即可)
【示例一】曹操是一个英雄。他唯才是举,有 远见卓识,是一流的政治家;他身经百战,出 生入死,是一流的军事家;他对酒当歌,慷慨 赋诗,是一流的文学家。 【示例二】曹操是一个奸雄。从“杨修之死”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虚伪奸诈、老谋深算、嫉贤 妒能、阴险狠毒之人。
重点探究
探究二:掌握运用烘托等手法侧面表现人物的方法 1.文中对张飞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刻画人物的方法:既可以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直 接描写,又可以通过写其他人或事物来侧面烘托。可以先从课文中找出对张飞
的描写,然后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你可以这样说:“_____________”是 对张飞的描写,作用是__________(结合文章或自己总结)。 2.迁移拓展: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写一写你身边的一位老师或同学。

让“写”在整本书阅读里发生———以《小学生萧红读本》的主题创写为例

让“写”在整本书阅读里发生———以《小学生萧红读本》的主题创写为例

对立,知识是素养生长的良性土壤。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能寄望于通过削弱知识的地位来实现,而要回归知识实践,让知识内化为学生个体生长的实践素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一书中“承认教育和知识作为全球共同利益”,指出,“获取何种知识,以及为什么、在何时、在何地、如何使用这些知识,是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知识可以大致理解为包括信息、理解、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能力是指特定情境下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关于教育(或学习)的讨论都习惯地关注习得知识和培养知识运用能力(能力)的有意识的过程。

然而,在当今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关于教育和学习的讨论应超越关于习得、认证和运用知识的过程,还必须解决创造知识和控制知识等根本性问题。

”这是在新的全球学习背景下,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对教育和学习做出的反思。

这给我们的母语教育带来怎样的反思呢?这是一个发展素养的新时代,教育格局在发生变化,世界格局也在发生变化。

呼吁对话,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追求平等、公平与正义。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上,来自不同母语文化背景的人有着“共同利益”,也有着“共同责任”。

这种情怀与态度便是“必备品格”。

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母语,一个人从一出生就是以自己的“母语的方式”存在的,他在母语的环境中濡染习得的是一种“母语素养”。

我们的母语素养还体现在“获取什么样的语文、为什么获取这样的语文、在何时何地怎样使用语文”的过程中互动学得的“关键能力”。

“母语素养”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核心素养吗?这就是母语能力、母语情怀和母语文化!(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合兴小学)责任编辑王韧一、整本书阅读的迷思“为什么读那么多书,作文还是写不好?”这是一个现实而普遍的追问。

当下众多老师和家长的阅读迷思。

关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有一种形象的说法是:阅读是“吸”,写作是“呼”,两者是紧密的“呼吸”关系。

但是,长期以来,整本书阅读常患上“呼吸困难症”,吸多呼少或者干脆吸而不呼。

《师说》ppt课件

《师说》ppt课件

知识砖2
• 古文运动: 新乐府运动
• 是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提倡的一种文体和文学语
言的革新运动。
• 他们提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合一” 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 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故称作“古文”,并使之和“俗下文字”,即六朝以来流
这类人。徒:类
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
不一定
有专攻,如是而已。 古今异义
于:比
专门研究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 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三个人同行,(里面) 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 不一定比学生贤能,(老师和学生的区别只是)明白道理有的早有的迟,学 问和技艺(各)有(各的)专长,(只是)如此罢了。
全文感知
段1 吾师道也,夫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名作动,学习。
庸:反问语气,岂,哪。
之:主谓之间取独。 是故:因此。
于:介词,在,比。 无:无论。
改变其后词语 的词性
所存:所字结构,存在的地方。
我(向他人)学习道理,哪里要管他出生的年份比我早还 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 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之:指示代词,这类(人) 相:互相 云者:等等 而:连词,表修饰
巫医、乐师、工匠这类人,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一 听到有人以“老师”、“学生”相称,就许多人聚集在一起讥笑人家。
全文感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背影》课件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 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 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整体感知
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试着各拟一个小标题
















思念父亲
望父买橘
父子分别 别后怀念
整体感知
4、课文写了“我”几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 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别人 送他不放心,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 自送。体现了对儿子深切的关怀。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 要走动。
——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 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 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 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自己受 点累,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甘心的。他 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 怀真是无微不至。
归纳小结
祖母死了 父亲失业
悲伤之泪(见父亲 睹家境 想祖母) 感动之泪(望父亲买橘 父子离别) 迷恋之泪(背影远去依依惜别) 担忧思念之泪(再现背影 泪光)
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在写作过程中,朱自清除了写父亲买
橘子看到的背影这件事情外,还写了为 儿子做了哪些事?


朱 自 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 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名篇有《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 河》、《荷塘月色》。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作 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 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

新课标视野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以《简·爱》名著阅读为例

新课标视野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以《简·爱》名著阅读为例

教学·视角新课标视野下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思考与实践———以《简·爱》名著阅读为例文|黄金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

新课标有关语文阅读的这一要求启示义务教育学段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工作,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及其能力。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深知整本书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积极探索与实践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策略及其方法,有效推动了学生语文阅读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一、整本书阅读的定义整本书阅读是指将一本完整的书籍从头到尾地读完,全面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内容、结构和意义的阅读过程。

由定义来看,整本书阅读不仅是对书籍进行快速浏览或片段阅读,而且还需要读者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持续的阅读过程,逐渐融入书中,体验作者所创作的故事、思想和情感,以便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细节,进而实现把握整个故事的线索和主题,理解文学技巧和艺术表达。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有效教学策略以下,我仅以《简·爱》这一经典名著为例,详细论述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奠定整本书阅读教学基调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是指在教授一本完整的书籍时,教师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和期望学生获得的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仔细阅读所选书籍,了解其内容、主题和结构,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学习价值,以此判断教学重点和关键知识点;还要考虑所教学生的认知水平、阅读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因素,了解他们的整本书阅读学习需求,以此确定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框架,结合《简·爱》整本书的实际内容,将其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制订如下。

1.文化自信(1)了解小说《简·爱》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理解其中反映的英国乡村生活和社会阶级差异。

《石钟山记》ppt课件

《石钟山记》ppt课件
四处“笑”: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 怀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
还笑他们和李渤的观点一样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拟人
③因笑谓迈曰。 高兴、欣慰、开心的笑,作者经过艰辛探索,终于找
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④而笑李渤之陋也。 嘲讽的笑
文本探究
6.苏轼为什么要嘲笑李渤?李渤真的可笑吗?
笑李渤没有深入实地去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 无”。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 重视实践的思想。
学习提示
《石钟山记》是一篇游记,详述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 其中深夜乘舟“至绝壁下”一段,将山水之间万籁俱作、鸟鸣浪 涌、众声纷起之状,写得妙趣横生,兴会淋漓,堪称“绘声”文 字中的上品。文章不只是记游,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之中,始终萦 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出游之因,乃疑前人之说,既析之以理, 又验之以实;父子出游,不避夜深舟小,亲身探访,终有所得;进 而引申出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道理。全文将情趣与理 趣融为一体,由小事入由深理出,其中体现的质疑和求实的精神 值得我们学习。古代散文中,有的格局谨严而不乏情采,有的潇 洒随性而自有法度,《石钟山记》可谓后一类文章的典范。阅读时 对这一点要多加关注,反复诵读,细心体会。
写作背景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 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 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苏轼一生遭受政治磨难。入朝任职后,因不同意王安石推行 新法,出任杭州通判,后改为知密州、徐州、湖州。宋神宗元丰 二年(1079),御史李定等弹劾他作诗讽刺新法,以“谤讪朝廷” 罪被捕下狱,这就是北宋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幸而未死, 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三年(1080)到黄州。元丰 七年(1084)被调赴汝州,这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 汝州团练副使时,顺便送他长子苏迈到饶州德兴县任县尉,途径 湖口,游览了石钟山,写了这篇文章。

主题十二 真题演练 阅读与写作指导 课件-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主题十二 真题演练 阅读与写作指导 课件-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文刻画的对象就是姥姥,所以用“姥姥的端午”为题。③“姥 ⁠
姥的端午”凝聚着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④把姥姥的 ⁠
形象放在传统佳节端午来刻画,体现了姥姥身上勤劳能干的传 ⁠
统美德。⑤姥姥勤劳、能干、慈爱的品格将与端午一样,永久 ⁠
地影响着“我”,熏陶着“我”,让“我”永生不忘。 ⁠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点拨】文章以“姥姥的端午”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脉 络清晰。文中把姥姥的形象放在传统佳节端午来刻画,体现出 姥姥身上勤劳能干的传统美德,而且她身上的美德也对“我” 产生了长久、深远的影响。此外,“姥姥的端午”也蕴含着我 们对姥姥的怀念之情。
⑧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 似乎稍不留意就会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 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 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 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不语,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 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 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
2. 提能力 仿照示例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示例: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 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
笑白.头.。 作者抓住姥姥的外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姥姥呵护儿孙健康成长
耗费了毕生心血,表达出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 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 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刻画出姥姥生怕惊醒“我”而轻手轻脚的

乡村生活的怀念,表现了她的勤劳。 ⁠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精品PPT共26张)

高考语文复习:《如何读懂诗歌》课件(精品PPT共26张)

二读诗人:知人论世功夫深
陈师道,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 人,三司盐铁副使陈洎之孙,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 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 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 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亦能作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 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
篮舁:即“篮舆”,指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 力抬着行走,类似后世的轿子。也说古时一种竹制的坐椅。《晋书·孝友传 ·孙晷》:“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於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 扶持。” 宋·欧阳修 《丰乐亭游春》:春云淡淡日辉辉,草惹行襟絮拂衣 。行到亭西逢太守,篮舆酩酊插花归。
①从题目上来看,有“酬”“ 和”“赠”“次韵”“答”等 字眼。②或表谢意(含婉拒)情 感,或表深情,或表干谒,或 表心志。
内容 情感
内容多为送亲别友、寄远怀人。大致有以下几 种方式: ①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②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 但不必用其原字。 ③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 ④次韵,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 序都须相同。
诗歌的题目,有的有标志词“酬、和、赠、次韵、答”,有的词带有一定的情感,如“怀、思、送、寄、 答”等词,这些词往往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①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②细心寻找隐性“情语”,即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 又”“惟”“空”“可”“岂”等。需要引起注意。 ③明确“情语”出现的位置。直接“情语”多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出现在 中间及小序中;隐性“情语”一般在写景叙事绘人的文字中和诗的中间位置,有时也会出现在注释中。 必须盯紧这些关键“部位”。 ①揣摩所写景物的特点,包括声、色、形、态、味、虚、实、时令方面的特点,进而把握情感:早春之 景给人的感觉是充满生机,富有生命力,抒发喜悦、向上的情感;暮春之景衰败纷乱,抒发感伤、惋惜之 情;秋冬给人凄凉萧瑟之感,抒发悲哀惆怅之情。 ②善于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特征。 ③把握景与情之间的内在关系:一是情与景之间的一致性,即通常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二是情 与景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初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思维与语言的互动

初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思维与语言的互动

初中“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中思维与语言的互动摘要:“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连贯而完整的文化场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活动。

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语言与思维的互动过程提升培养学生的语感、对语言蕴含情感的理解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

阅读过程不仅是学生阅读感受和基本知识的提升过程,更是借助语言调动思维活跃的过程,并在大量阅读体验的积累之下,在之后的语言情境中能触发学生语言的敏感度和思维的活跃度。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思维语言引言“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改变了之前以单篇教学开展教学的传统课堂模式,为语文课堂注入了别样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带给了学生更为生动的课堂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思维方式的转变。

尤其是语文课文中的某些课文取自或经删改自某些经典文学作品。

仅靠片段或者章节的学习难以支撑和构建起对于正本文学作品的脉络把握和价值理解,而且对于文学人物形象的理解则定格为单篇文章所呈现的片面性和单薄,而对于涵盖单篇文章或片段的整本书的学习往往归于课下和课外活动进行,难以检测学生完成的质量和程度,导致在今后的考试或者引经据典的实践过程中,学生对于该作品的把握仍停留于在大多数学生心目中已经形成的认知而缺乏丰富和个人理解,将整本书的主要情节理解定格于单篇文章之上,将人物形象的理解停留于单篇文章呈现的特点之上,忽视了对人物立体性、层次性的认知,对于丰富学生的文学体验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其实是存在一些弊端的。

新课标提出的“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既规避了之前大多数教师将整本书阅读研究放置于课下或课外活动而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难以把握的弊端,又为教师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了思路和引领。

将“‘整本书阅读’的‘整’具有完整、整体的意思,既包括对全书脉络的通盘把握,也包括对全书内容的周延思考;‘本’是阅读的数量单位,既可以是独立的一本,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多本;‘阅读’,可以是深读、浅读,也可以是精读、泛读,还可以是课内读和课外读;阅读对象可以是文学作品、文化典籍,也可以是科学论著、学术著作。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字季伯,徐州彭城人,南朝宋宗室,曾任荆州刺史
刘义庆是宰相、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王刘道怜之子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的一批文人所编写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记述世人及统治者的生活和思想,展示“魏晋清谈”的风貌
善用对照、比喻、夸张、与描绘的文学技巧
除了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引用
【文章断句】
/
/
/
/
/
/
/
/
【课文翻译】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期行,
期日中。
舍去,
乃至。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友人离开了,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家君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客人很惭愧,下了车拉元方(表示好感),元方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精读课文
【课文理解】
读课文说说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去后乃至。”
将“大雪纷纷”比作“撒盐空中”,表现出大雪下的猛烈密集;
将“大雪纷纷”比作“柳絮因风起”,表现出雪花飘落时轻盈的姿态,富有诗意和美感;
如何理解文中“公大笑乐”?
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满意
笑“撒盐空中”的比喻,乐“柳絮因风起”的比喻
“笑乐”的对象只是“柳絮因风起”的比喻
大概有三种理解:
文章结尾为什么要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心得分享》课件 新人教版

江苏省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九年级语文《写作教学心得分享》课件 新人教版
例2: 情不自禁、引人注目、梦寐以求、脍炙人口、诠释、馈赠、温 馨、凝视(8选6)
二、片段写作
(一)选词组段: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方寸之间见真知灼见,
难度系数不亚于一篇大作文,但众多训练要素是在不知不觉中 自然完成,学生不觉得心理害怕或无话可说。
小贴士:(学生习得,教师归纳)
1、词语运用恰当,注意本义、比喻义、引申义。 2、内容围绕一个明确话题展开。(叙述) 3、片段相对独立完整。(微型作文) 4、展开丰富想象,切勿荒诞不经。 5、情节真实再现,亦可以当虚构,但要符合人认知世界的逻辑思维。 6、细节描写的锦上添花。(描写) 7、写作的对象不限,人、事、物、景皆可。 8、当再现真实人物、事件或历史名人故事时,不仅会还原本来面貌,更要有自己独 特的感悟或评价。(例海伦凯勒、司马迁、周恩来等) (抒情或议论)

★教学课时安排:
一周每班---课程标准6节华文课,其中2节连在一 起(单周图书馆阅读课、双周写作课),两周一篇 作文,一学期6—8篇写作要求。 每个华文教师教授2个班级,一周共计2*6=12节课。
★师生状况:
学生喜欢听老师讲评赏析作文,却不愿写作文。 教师喜欢批阅随笔,却不愿批阅大作文。
一、细节描写
如何使简单平淡的事或场景在我们的笔下细腻 生动起来?
游戏互动一
小试牛刀二
花开着
1、五颜六色的小野花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随风摇曳,就 这样自由自在的开着,仿佛陶醉在春风无限的柔情里。 2、悬崖峭壁间那一抹红色的杜鹃花,伴着满山苍翠,聆 听着涧水潺潺,傲然盛开着。
★小贴士:
把叙述语转化为描述性言的语言。注重细节 描写,添加适当修饰成分来扩充语句。
二、片段写作
★ 字---词---句---段---篇 1、字词:要求书写正确、工整;

专题03 议论文开头十大技巧(上篇)(课件)-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

专题03 议论文开头十大技巧(上篇)(课件)-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人生并非一场话剧,不需要夸张表现去博人眼球,相反,它更像一 场平淡的旅途,在淡泊中方能收获真实。这启示我们,表现不能浮夸, 低沉的虫鸣的表现更引人心。

2、设疑法


3、铺排法


4、比喻法

5、引用法
直截了当,直入主题 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句式整齐,声势夺人 形象生动,增加文采 有内涵,有文采。
(一)开门见山法
开门见山法,顾名思义,就是开篇直接提出中心论点,直入主题。它的优点是重 点突出,直截了当,简洁明了,观点明确,缺点是文采不够,近几年的高考范文中 已经不怎么常见,不是很值得推荐使用。举例如下:
在棋局中,本手如泥沙,看似无足轻重,实则有着关键的作用;妙手正如滚滚 波浪,能为胜局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却并非制胜的万能招数。人生亦是如此,一 个人唯有扎实把握本手,待其炉火纯青之时方能下出妙手,形成精妙之势。
针对训练 请用比喻法,为下面的材料写一个开头。
材料作文6、(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期中?是毛泽东的“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壮志和豪情 ,是闻一多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奋斗和奉献,是昌耀的“朝向峨日朵之雪 彷徨许久的太阳”的不屈和强劲,青春是美好的,实现青春的价值,要以奋斗为底 色,扬起理想的风帆。
这里开篇设问开头,提出问题,青春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然后马上作出了问答 ,再自然而然提出观点,水到渠成,没有故弄玄虚。
考生开头:
好的故事是一场春雨,可以滋润心灵干涸的人;好的故事是一把钥匙,可以 开启智慧的大门;好的故事是炽热的阳光,可以给民族以希望。好的故事是有力量 的,我们要讲好中国的好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8
情境任务的设计
指向课程目标:习惯、方法、经验、能力 积累、把握、梳理、检索、研读、欣赏、探究、分享……
知识在情境任务中发现、生成,在运用中深化、升华 能力在情境任务中形成、提升,在探索中修正、稳固
2020/10/18
以《三国演义》教学目标为例
1.借鉴前人阅读《三国演义》的经验,结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制 定阅读计划,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等方法阅读整本书,形成阅 读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经验。
与教材配套的校本阅读(部分)
整本书阅读学生作品集(部分)
毕 飞 宇 走 进 附 中
王开岭走进附中
翻译家蓝英年讲座
刘 亮 程 走 进 附 中
附:讲座精彩语录 1.离开乡村之后,感到满街的城市的尘埃都落在我的身上,不同于往日落在身上的草叶和尘土。 2.这种距离的视角,使我从一条狗,一声鸡鸣,一个白天空空的光影开始写起,她被遗忘多年又被全部想起。 3.我的故乡把这样的写作机遇留给了我的30岁,她觉得这个年龄的人可以承载我对她的怀念了。 4.它是一个人的村庄,是一个“人”的村庄,它是一个人的孤独梦想,是一个人的睡着和醒来,是一个人的春 暖花开,也是一个人的寒风吹彻。 5.那场大雪还在纷纷扬扬地下,这一场雪是准备给全世界的,也是给一个人的,每一场雪,都是下给感知到它 的一个人的。我们一起在过冬,一起在寒冷,也一起在温暖。 6.优秀的文学都有一种梦的气质。它是一个人在世间的走神。
避免:过度娱乐化、片面高大上
2020/10/18
▲活动是大任务达成的过程,是对教学目标的分解 ▲活动要求力求清晰明了,活动之间有内在逻辑 ▲每个环节有任务单,主要环节有测评
2020/10/18
我 的 文 学 三 国
2020/10/18
走 进 毛 姆 的 月 亮
2020/10/18
仿 佛 神 山 如 可 见
4
发布分享
作文选评》《整本书阅读专刊》《“走进鲁迅课程基地 ”专刊》《年度作文选》《微光》等,负责任地发表自
己的见解,分享包括论文在内的研究作品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相关联想
阅读过程中、阅读之后,围绕这部书作相关联想,包括 :作家作品、新闻时事等
2020/10/18
……
学习评价
▲评价不应只关注结果,更要涉及过程
过程检测+综合测评
内容、手法的指认当能力
讲解分析——学生?
总是被迫阅读是一件糟糕的事
零散活动——逻辑?
将整本书当成单篇来教
基于新课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以《三国演义》《月亮和六便士》《小词大雅》为例
整本书阅读要姓“整”
整体

整合
整顿
大单元
2020/10/18
大情境 大任务 大≠空
以《三国演义》《月亮和六便士》《小词大雅》为例
王雷老师: “中短篇小说阅读和欣赏”活动
外 国 长 篇 小 说 阅 读 和 欣 赏
阅 读 讲 座 活 动 现 场
阅读讲座活动现场
地平线学生读书社经典阅读
基于新课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2020/10/18
2020/10/18
反 思
2020/10/18
……
知识梳理——能力?
2020/10/18
《月亮和六便士》情境与任务
学校语文老师推荐学生阅读毛姆小说 《月亮和六便士》,遭到了部分家长的强烈 反对,认为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就是一个十 足的“人渣”。(情境)
让我们一起阅读、思考,向家长或老 师提出合理的建议。(任务)
2020/10/18
《小词大雅》情境与任务
古典诗词有如神山,隐约在海阔天遥、苍波远处, 普通读者只知其美而不知其何以为美,欲窥神山面目而 苦无路径。(情境)
2020/10/18
坚守:让阅读真实发生
序号 项目名称
简要说明
1 阅读习惯 制定并执行阅读计划,圈点勾画,摘抄整理,疑问记录
2 问题探讨 归类整理阅读疑问,梳理值得探究的真问题
3
互助合作
在独立自主的前提下,组建合作小组,共同完成有一定 难度的研读内容
在班刊、博客、微信公众号,以及附中杂志《树人》《
2020/10/18
情境任务的设计
原则:整体性、真实性、激发性、适切性
避免:零碎、虚假、僵化、艰深……
2020/10/18
《三国演义》情境与任务
作家方英文有一篇文章《谁“一号人 物”》,提出《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诸 葛亮谁是小说中的一号人物的问题。(情境)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谁才是《三国 演义》的“一号人物”?(任务)
为什么选这三本书籍?
阶 段 性
经 典 性
普 适 性
磁 场 效 应
2020/10/18
个——群——类——自由

安东尼·伯吉斯
乔治·奥威尔





V·S·奈保尔

格雷厄姆·格林



张爱玲
毛姆
马原
面 八


白先勇
王朔
真实深刻地揭露人性邪恶阴暗的一面,直接、不带修饰地讲故事的能力,冷静客观的叙述态度,多重意蕴的对话, 大段独白、议论的写法,对现世道德伦理的批判,对“人”的探索,对生命的重构……
2.利用回目、赞诗、注释、评注、书序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 作品背景、相关评价及论述等资料,探寻以文学视角鉴赏《三国演义》 的方法,进一步拓宽小说阅读的视野,建构丰富而有效的小说深度阅 读路径。
3.通过评选“一号人物”,从《三国演义》的故事、人物、场景、 语言等方面入手,感受、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了解 古白话小说的语言特点,研讨小说的艺术价值,理解小说蕴含的中国 文化精神。
“仿佛神山如可见”是叶嘉莹先生的词句,她学贯 中西,是当代诗词大家。《小词大雅》是叶嘉莹先生的 演讲实录。这本书举例丰富、说理恺切,借着叶嘉莹先 生的指点,读者可以一窥“神山”的奥妙。将你领略到 的奥妙凝结成简洁的文字,编写《小词大雅》简书。 (任务)
2020/10/18
活动的设计
原则:语文性、逻辑性、可操作性
2020/10/18
序号
内容
标准 分值 得分


1
基于新课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小兵 2019.7
探索,在路上
我们一直在路上:
①模糊的“方向时代” ②清晰的“书单时代” ③具体的“导读时代” ④系统的“课程时代” ⑤融通的“全科阅读时代”
一只笼子在寻找一只鸟。
构建一个集“规定阅读”与“自主阅读”于一体的阅读体系,规定作品以贴近并适 合学生为主要原则,形成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框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