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曲线

合集下载

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力负荷的碳排放核算方法_概述说明

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力负荷的碳排放核算方法_概述说明

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力负荷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对碳排放的关注,储能系统和双向电力负荷在能源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储能系统可以存储和释放电能,从而平衡电网供需之间的差异,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双向电力负荷指的是能够调整用电行为以适应电网的需求,并有可能向电网反馈多余的电力的负载。

本文旨在概述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力负荷碳排放核算方法,并详细探讨其关系。

首先,我们将介绍储能系统和双向电力负荷的基本定义及其相互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碳排放核算方法的背景和重要性,并对常用的碳排放核算方法进行概述。

最后,我们将详解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力负荷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计算以及考虑能量转换效率方面的考虑。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以及目的。

第二部分是储能系统和双向电力负荷的概述,包括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是碳排放核算方法的概述,介绍了背景、重要性和常用方法。

接着,我们将在第四部分详细探讨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力负荷的碳排放核算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二氧化碳排放因子计算以及考虑能量转换效率方面的考虑。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及研究发现,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力负荷碳排放核算方法的综述,为相关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参考。

通过对碳排放核算方法在储能系统和双向电力负荷中的应用进行梳理和解析,可以更好地评估其环境影响,并为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同时,本文也希望促进对储能技术与电力负荷管理领域深入研究,并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与应用实践。

以上是《储能系统与双向电力负荷的碳排放核算方法》文章中“1. 引言”部分的内容。

2. 储能系统和双向电力负荷的概述2.1 储能系统的定义储能系统是一种将电能以不同形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供应电力的技术设备。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边际减排成本曲线(Marginal Abatement Cost Curve,缩写MACC)是指在实施气候变化相关政策和行动过程中,衡量不同减排措施成本与减排效果之间关系的一种工具。

该曲线通过将减排成本与减排量进行量化和对比,帮助决策者评估和比较不同减排选项的经济效益和可行性。

在过去几十年,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际社会采取了一系列减排政策和措施,以应对地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威胁。

然而,减排措施的实施成本既显著又不同,这使得政策制定者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面临重要的决策。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知识空白。

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他们进行减排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通过对比不同减排选项的成本效益,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最具经济效益的减排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减排目标。

其次,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也可以为国际协商提供参考依据。

国际社会对于减缓气候变化达成共识并取得合作非常重要,而边际减排成本曲线可以帮助各个国家比较各自减排措施的成本和效益,从而为国际减排目标的制定和分配提供参考。

总之,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作为一种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减排行动的经济效益。

它不仅可以指导政策制定者做出明智的决策,还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数据的丰富,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应用前景将更广阔,为构建可持续低碳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五个部分来展开对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解释和讨论: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将对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重要性进行概述,同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将详细解释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定义。

我们将讨论什么是边际减排成本曲线,以及它是如何构建和计算的。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将探讨边际减排成本曲线的应用。

通向低碳经济之路——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2.0版)

通向低碳经济之路——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2.0版)

通向低碳经济之路——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2.0版)减排成本曲线新版显示,减排必须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减排必须从现在做起;减排机会主要集中于提高能效、低碳能源供给、陆地碳汇和改变消费行为四个范畴。

2009年12月• Tomas Nauclér and Per-Anders Enkvist来源:气候变化特别倡议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正在讨论减排目标。

有些地区已经制定出了减排方案。

例如,欧盟制定的减排目标是: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应该比1990年的排放水平降低20%。

此外,欧盟还表示,如果其他高排放国家也承诺与其对等的减排量,它还愿意将排放水平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30%。

与此同时,人们对不同减排目标水平在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应该寻求哪些减排机会,以及不同减排方案的成本代价,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为了给这种探讨提供一个量化的基础,麦肯锡公司在全球10个领军企业和组织的支持下,开发出一个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数据库。

该数据库包括了至2030年的时间范围内,对10个经济部门和全世界21个地区的200多种温室气体减排机会的潜力和成本的深入评估。

此项研究是以较早版本的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数据库为基础,该版本由麦肯锡公司与瑞典公用事业公司Vattenfall共同开发,于2007年1月正式发表。

本文为新版报告,其中包括了对低碳技术发展的最新评估、最新的宏观经济评价、对不同地区和行业减排潜力更加详尽的见解、对投资和融资需求的评估以及成本估算,而且还加入了为更加动态性地了解如何才能实现减排而建立的执行情境模式。

我们的分析并没有将撰写报告期间发生的金融危机考虑在内,这是基于一个假设,即这次金融危机并不会对2030年的时间点产生重大影响。

本研究有意回避了对各项政策和监管抉择进行任何评价。

它的目的是提供一组客观、统一的数据,因此可以成为企业领导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探讨如何以最佳方式实现减排目标的一个出发点。

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文献评述与展望

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文献评述与展望

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文献评述与展望【摘要】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发展产业低碳化,可以减少以二氧化碳为表征的温室气体排放,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低碳产业是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低碳技术创新研究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的系统研究,而作为建筑产业的低碳、控碳技术的创新管理更是一个复杂系统。

本文结合高能耗建筑产业低碳技术创新有关文献进行归纳和分析,对建筑业低碳技术创新管理提出了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关键词】建筑产业;低碳技术;技术创新;创新管理建筑产业高能耗与低增值性的行业特征与现行能源危机的矛盾日益突出。

据统计,全球房地产建筑及相关领域施工、使用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问题气体的70%,建筑业成为高能耗行业之首,因此建筑业已经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领域。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1、建筑产业低碳化发展定位分析建筑业虽然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也是高能耗、高排放产业。

据统计,建筑有关的环境污染,占全社会总环境污染的34%,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等等。

从我国情况看,目前全球有大量的建筑材料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建筑行业,但95% 以上的建筑为不节能建筑,建筑的建造与使用过程中消耗了50% 以上的能源。

同等条件下与发达国家相比建筑能耗要高出许多,与我国可持续发展gdp的目标和需求严重不符。

从图 1 可以看出,建筑业标准煤的消耗量并未随gdp的增值产生明显大幅增加,说明建筑行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重视了节能减排,并显著成效。

但技术创新和建筑节能的不连续性说明,低碳化产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建筑产业低碳化发展是国家减排落实的重点,对未来建筑物整体的资源节约和营造良好环境有着重大影响。

化工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及碳交易市场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2021年)

化工碳排放配额分配方式及碳交易市场对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2021年)

表 1:免费配额分配方法优缺点比较
分配方法 历史法 基准法
优点 简单易行 注重减排效率
缺点 高排放低效率企业获得高配额,鞭打快牛;新增企业缺乏参考依据
数据收集、标准确立、履约过程管理及行政成本高
关于历史法和基准法的各自优缺点比较已有大量研究讨论,再次无须过多论述。核心差别就是历史 法的数据易得,操作起来也简单。但是容易造成高排放企业获得更多配额,减排意愿降低;而低排 放企业却获得更少的配额,从而造成鞭打快牛的现象,效率丢失。基准法则重视减排效率,排放强 度相对基准水平越高的企业减排压力越大,能够激发减排能动性,但这种方法对于产品结构、工序 复杂的工业企业来说数据收集及监管的难度较大。我们认为,虽然技术层面难度存在,化工行业采 用基准法分配免费配额是大趋势所在,且随着市场运行的成熟度提升,拍卖分配初始配额的比重也 将逐渐替代,这与欧盟成熟市场的演进过程一致。
0.126 0.126 0.126 0.059
而受限于行业复杂性,大多数工业部门包括化工行业在内基本还是以历史总量法进行免费配额的 分配,即以过去几年的历史排放总量为基础,设置总量上的年度下降系数作为履约年的免费排放额 度。但部分试点例如广东、湖北和福建,也会对产品相对单一的部分工业行业采用基准线法分配, 比如水泥、钢铁、造纸、电解铝等行业。例如广东省对钢铁行业炼钢各环节设定了单吨产品的排放 基准值;而湖北水泥企业的标杆值则采用湖北省 18 年位于第 40%分位水泥企业的单位熟料碳排放 量,即 0.7823 吨二氧化碳/吨熟料。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受限于基础数据等完备性的限制,化工直 接采用基准线法还有较大的技术难度,但参考水泥行业,国内大宗品制造业采用基准法也并非无迹 可寻。更重要的是,欧盟碳交易市场(EU-ETS)经历三个阶段十余年发展,已从祖父法(历史总 量法)完全过渡到全行业标杆法(即基准法)分配免费配额,为我国基准法的完善带来丰富的经验。

能源经济学课件:能源与气候变化

能源经济学课件:能源与气候变化
➢ 提高环境资产持续发挥效用的能力:人造森林; ➢ 提高现有环境资产的利用效率:改进炼钢设备。 9
16.1 能源利用的环境成本
生态资源保护费用
➢ 环境的自净能力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免费提供对生态 资源的保护,超过此能力,则需要有实际的支出, 以避免生态资源的降级或消除降级发生后的影响。
企业生态资源保护费用:
➢ 收入-气温存在强相关关系:气温提高一个百分点导 致人均收入下降0.9个百分点
➢ 气温升高3华氏度将导致全球GNP下降4.6个百分点
20
16.2.1 气候政策
气候变化问题表面上是一个环境问题,其实质 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
21
16.2.1 气候政策
22
16.2.1 气候政策
在一个确定的世界中,一般认为基于价格(如税和补贴)或 总量控制(如排污许可权)的环境政策手段能处理任何要求 水平上的产出控制问题。
14
16.2 气候变化
IPCC(2001)的第三次评估 报告认为,从1901-2000年 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 0.6摄氏度(0.4-0.8℃)。 在过去的50年里,全球平 均地面温度每10年增长 0.13℃,全球变暖速度相 当于过去100年的两倍。
15
16.2 气候变化
IPCC(2007)的第四次评估 报告认为,1995-2006年的 全球平均气温是自1850年 以来出现的最暖的12年, 在1906-2005的一百年里, 全球平均地面温度上升了 0.74℃,远高于第三次评 估报告的0.6℃,其中亚洲 平均地面温度上升最快, 近年来甚至超过了1℃。
环境成本作为能源利用成本一部分的优势:
➢ 企业由被动减排变为主动减排:企业为了提高自身 的市场竞争力,会想方设法改进技术,降低环境成 本;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的作用机制、比较与制度选择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的作用机制、比较与制度选择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的作用机制、比较与制度选择陈向阳摘要:生态环境治理要把握的两个关键点是“多元”和“极限”,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尤其必要。

碳排放权交易和碳税都是政府通过对市场的干预来实现碳减排的有效手段,在推动碳减排上二者有着不同的作用机理,各有优劣并产生不同的碳减排效果。

结合二者的作用机制和比较优势,认为碳减排政策的多目标需要政策工具的组合,碳排放权交易不能服务于两个独立的目标,即提高市场效率和公平分配,但可将它与碳税融合运用、相互协调配合,二者的互补作用可更好地实现碳减排目标。

寻找优化二者契合度的作用机制是创新碳减排政策的一个重要方向,应考虑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之间的协调关系来进行碳税制度设计,以发挥两者在碳排放调控中的协同效应。

关键词:碳排放权交易;碳税;协同效应作者简介:陈向阳,经济学博士,广州大学经济与统计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F832.0;F81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402(2022)01-0075-12环境污染问题是人类将生态环境的多元价值单一化为财产价值,并无限度地向自然界索取其财产价值而产生的,这是工业文明的弊端,也是生态治理要克服的弊病。

因而,生态环境治理要把握的两个关键点是“多元”和“极限”:多元是生态环境价值的多元,其价值存在于自然形成的生态环境的整体中;极限意味着环境资源对人类的需求是有边界和极限的。

生态环境价值的“多元”和环境供给的“极限”意味着生态治理必须尊重环境的整体性和价值多元性。

中国走过了一条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这种模式对控制环境资源的使用、破解邻避效应和避免“搭便车”现象具有优势。

从实践来看,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失衡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我国环境成本的区域特征及平衡机制研究”(GD17CLJ01)。

75以及环保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环境规制权力上的失衡,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着。

PAGE09模型翻译

PAGE09模型翻译

PAGE09模型PAGE09模型是PAGE2002模型的更新版本,在世界八个区域和十个时间期间不确定的条件下计算气候变化的影响、减排成本和适应政策。

这边文章描述了PAGE2002到PAGE09的变化以及PAGE09的全部文件。

PAGE09是评价气候变化影响、减排成本和适应政策的新模型,设计的目的是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它的成本和采取行动的收益。

PAGE09采用最新的科学和经济信息,主要是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

PAGE09使用简单的方程来预测来自复杂科学和经济模型的结果。

为到2200年的世界八个区域、十个时间期间计算四个影响因素(海平面上升、经济、非经济和不连续性)。

和PAGE2002一样,所有的计算是通过概率进行,使用拉丁超立方抽样(LHS)来建立结果的概率分布。

PAGE09建立的原因对PAGE2002的改变,建立PAGE09的原因来自于:科学、影响、减排和适应。

一、科学方面“京都议定书”所有六种温室气体的纳入:在PAGE2002中明确模拟的温室气体只有三种,分别是CO2、CH4和SF6。

在PAGE09中的温室气体有四种,前三个分别是CO2、CH4、N2O,第四个温室气体是那些浓度很低以至于它们对辐射强迫的贡献是浓度的线性函数的其他温室的总称(HFCs,、PFCs 和SF6)。

来自N2O的辐射强迫与CH4的形式是一样的,都是基于浓度的平方根。

N2O和CH4的重叠部分通常是0.1W/m2。

在PAGE2002中,来自温室气体的超额辐射强迫没有明确模拟,导致冷却的硫酸盐排放是作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单一预测输入,不会随减排场景的变化而变化。

在PAGE09中,来自温室气体的超额辐射强迫也没有明确模拟,但是现在允许随着减排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这些变化提供了减排政策的更丰富、更准确的探索来结合CO2削减和非CO2温室气体限制。

渐进气候反应的纳入:温度对CO2浓度反馈的修改:纬度土地温度模式:海平面上升的明确纳入:二、影响GDP的比重的影响:Figure 1.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by temperature rise in PAGE09不连续性影响:公平权重影响:三、减排成本Figure 2. Marginal abatement cost by amount of abatement in PAGE09四、适应五、公平权重的成本PAGE09方程一、气候PAGE09的气候方程基本是基于PAGE2002模型,它的改变如下:(1)N2O的纳入PAGE09的前12个方程与PAGE2002的前12个方程是一样的。

碳资产信息化全过程管控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碳资产信息化全过程管控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论文大赛获奖论文 科技创新TPaper contest winners &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348 | 电力企业管理创新论文集(2018)碳资产信息化全过程管控平台的研究与实践文/中国水利电力物资集团有限公司 叶河云 郑守忠 大唐碳资产有限公司 郑悦 崔宇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12月19日启动的全国碳市场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管理制度的创新;有助于构建约束和激励并举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电力行业是全国碳市场首先纳入的行业。

作为碳排放大户的电力企业,根据估算2016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34.76亿t 二氧化碳,而当年的全国碳排放总量为101.51亿t,占比超过34.24%。

因此,无论是在目前的碳交易试点,还是在全国碳市场,电力行业都必将面临着碳排放约束压力和成本增加的经营压力。

同时碳市场的作用会倒逼企业整合自身的碳资产管理,适应碳市场的需要,优化碳资产结构,完成国家的自主减排目标。

本文将对发电集团开展碳排放报告和碳交易过程中的各流程进行梳理并探讨提出碳资产管控平台建设方案,以实现发电集团碳减排、碳排放数据和碳资产经营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通过管控平台实现发电集团碳资产管理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发电集团碳资产信息化全过程管控平台关于碳资产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中认为的“碳资产”主要是指狭义上的碳资产,即指在各种碳交易机制下产生的,代表控排企业温室气体(GHG)许可排放量的碳配额,以及由温室气体减排项目产生,并经特定程序核证,可用以抵消控排企业实际排放量的减排证明(也称“碳信用”)。

碳资产通过专业化的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碳资产的流转,这对于火电企业、新能源企业、乃至经济整体的节能减排形势,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碳减排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碳减排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碳减排约束下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内容摘要:碳减排概念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对如何在减排的前提下全面发展进行了广泛研究,具体涉及碳减排额度的选择、减排措施和成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观点进行梳理和评论。

关键词:碳减排碳排放量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经济学相关研究(一)碳排放量的确定关于碳排放量的确定,气候经济学模型为气候科学提供了经济学解释。

最早进行碳排放研究的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它先后提出四次综合评估报告(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

1990年报告明确指出,碳排放速率和大小很可能对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在IPCC的组织和推动下,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碳排放量的确定。

共有30多个气候经济学模型,这些模型组成综合评估模型,可分为五大类(有些类别之间有重叠):福利最大化、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模拟和成本最小化。

美国经济学家Nordhus(1991)DICE模型将全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Nordhaus与Yang(1996)RICE模型,分析碳排放量区域的分配,这是一些西方国家配额方案的基础。

近几年,Nordhus先后对RICE和DICE模型进行改进和实证检验,得到RICE-2004、DICE-2008模型。

Stern则在2006年发表《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中,在比较临界值的影响和减缓达到临界值所需的成本之后,建议全球的碳排放目标应该定在450~550ppm二氧化碳当量(CO2e)(Stern,2006)。

此外,Hope、Dietz、Auman等人对损害函数进行分析,运用各种排放情景来预测气候变化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害及损失的规模,从而寻找到合适的排放额度。

最近,由James Hansen领导的由10名气候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公布了一项对地质气候数据的分析,提倡将二氧化碳的浓度目标定在350ppm(低于当前的385ppm)(Hansen等人,2008)。

低碳考试综合参考答案

低碳考试综合参考答案

考试答案操作说明选择题答案要根据选项内容来选择,因为选项的位置不同试卷不同,要特别注意!!!!第一章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 低碳经济理念是在〔 B 〕的背景下产生的. A. 经济危机 B. 气候变化 C. 全球合作 D. 知识经济 2. 人们所谈与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温室气体在很多时候是一种狭义范围上的,主要指的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所确定的〔 C 〕种气体. A. 4 B. 5 C. 6 D. 7 3. 从1990年启动《公约》谈判到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国际气候谈判在20年间经过了〔 B 〕阶段. A. 两个 B. 三个 C. 四个 D. 五个 4.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中,是2003年2月24日由〔 D 〕发表的《能源白皮书》. A. 美国 B. 中国 C. 日本 D. 英国多项选择题1. 以下气体中属于《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温室气体的是〔BDE 〕. A. 水汽 B. 二氧化碳 C. 臭氧 D. 甲烷 E. 氧化亚氮 2.《京都议定书》虽然在1997年就已经面世,但由于〔 BDE 〕等国迟迟不愿批准而未能尽早生效. A. 英国 B. 美国 C. 日本 D. 澳大利亚 E. 俄罗斯 3. 低碳转型的推力是〔 ABCDE〕. A. 保障能源安全 B. 避免碳锁定效应 C. 提升国际竞争力 D.实现可持续发展 E. 应对金融危机判断题 1. 二氧化碳当量是常被用于测量温室气体的单位.〔对〕2. 臭氧是温室气体中在大气中存活时间最长、存量最大的气体.〔错〕3. 国际气候博弈的本质是生存权之争.〔错〕4. 产业革命以前,人类社会的碳排放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对〕第二章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最高的国家是〔C 〕.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2. 发达国家中,〔D〕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呈现强脱钩的特征. A. 美国 B.日本 C. 挪威 D. 英国 3. 研究表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之间存在近似〔C〕的曲线关系. A. 倒"V"形 B. "V"形 C. 倒"U"形 D. "U"形 4.〔D〕是实现低碳经济的物质基础. A. 经济发展阶段 B. 资源禀赋 C. 消费模式 D. 技术进步多项选择题 1. 目前,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主要基于以下〔BCD〕三种原则. A. 国际合作原则 B. 国际公平原则 C. 人际公平原则 D. 投入与产出的效益原则 E. 基本需求原则2. 以下这几个国家:〔CDE〕的碳生产力水平位列全球前三名. A. 美国 B. 日本 C. 乍得 D. 阿富汗 E. 马里 3.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是〔ABDE〕. A. 经济发展阶段 B. 资源禀赋 C. GDP值 D. 技术进步 E. 消费模式4. 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经济发展阶段"主要体现在〔BCE〕方面. A. 技术水平 B. 产业结构 C. 人均收入 D. 人力资本 E. 城市化判断题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对〕2. 一国收入水平的高低与碳生产力的大小存在直接联系.〔错〕3. 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但高增长.〔对〕4. 低碳经济不等于贫困经济,高生活质量也不等于高排放.〔对〕 5. 发展低碳经济要限制特定产业〔如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错〕6. 相对于低碳经济,对绿色经济的评价较为困难.〔对〕第三章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D〕推出了一系列实现低碳经济转型的所谓"绿色新政",推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政策. A. 老布什政府 B. 克林顿政府 C. 小布什政府 D. 奥巴马政府2. 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气候变化对〔D〕的影响远大于其他发达国家. A. 美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日本 3. 在使用生物乙醇减排方面〔C〕走在了世界前列. A. 印度 B. 中国 C. 巴西 D. 南非4. 2010年"阿尔法文图斯"风能电站的并网发电标志着〔D〕的海上风电进入大发展时期. A. 美国 B. 英国 C. 法国 D. 德国5. 碳关税是一种特殊的关税政策,指对高能耗产品的〔A〕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 A. 进口 B. 出口 C. 进出口 D. 生产多项选择题 1. 在调整能源结构方面,欧盟的能源支柱产业是〔CD〕. A. 不可再生能源 B. 化石能源 C.新能源 D. 可再生能源 E. 传统能源2. 在印度国家行动计划中,与低碳经济密切相关的项目是〔BCD 〕. A. 实现低碳社会行动 B. 国家太阳能行动 C. 改善能源效率国家行动 D. 绿色印度行动 E. 绿色地球行动3. 以下不属于新能源范围的是〔CD〕. A. 太阳能 B. 核能 C.煤炭能源 D.石油 E. 海洋能4. 目前征收碳关税的国家有〔ABCDE 〕. A. 丹麦 B. 意大利 C. 芬兰 D. 荷兰 E.挪威判断题1. 欧盟于2008年正式启动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帮助其成员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承诺.〔错〕2."福田蓝图"是日本低碳战略形成的重要标志.〔对〕3. 韩国总统李明博被美国的《时代》杂志称为"环保总统".〔对〕4. 2009年获得欧盟资助最多的新能源是风能.〔错〕第四章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单项选择题1.〔C〕的发展使得能源需求和碳排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A. 农业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服务业 2. 从全球来看,未来碳排放的增加将主要来自〔A 〕. A. 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 C. 俄罗斯 D. 印度 3. 中国能源消费以〔A〕为主,而优质能源的利用存在"先天不足". A. 煤炭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核能 4. 我国目前唯一现实的能大规模发展的替代能源是〔 C 〕. A. 天然气 B. 太阳能 C. 核能 D. 地热能 5. 人工造林面积居于世界第一位的国家是〔C 〕.A. 印度 B. 巴西 C. 中国 D. 俄罗斯多项选择题 1. 欧盟能源战略的核心是〔CD 〕.A. 安全 B. 稳定 C. 节能 D. 提高能效 E. 价格低廉2.属于高耗能的行业是〔ABCD 〕.A. 钢铁 B. 水泥 C. 石油化工 D. 有色金属 E. 旅游3. 我国促进工业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仍面临一些〔ABDE〕的障碍. A. 经济 B. 技术 C. 政治 D. 意识 E. 制度 4. 从世界其他国家的减排政策来看,优化能源结构的主要途径是〔ADE〕.A. 发展核电B. 发展煤电C. 石油代替煤炭D. 天然气代替煤炭E. 发展可再生能源5. 从森林的利用上讲,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有〔ACD 〕. A. 植树造林 B.毁林造田 C. 加强森林管理 D. 保持并增加碳汇 E. 减少碳汇判断题1. 发展中国家普遍将建筑和交通作为节能和提高能效的重点领域.〔错〕2. 石油是我国交通运输消耗的主要能源.〔对〕3. 毁林会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错〕4. 水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是无碳能源.〔错〕 5. 世界上在建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对〕6. 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对〕第五章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 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B 〕.A. 《节约能源法》 B.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C. 《循环经济促进法》 D.《清洁生产促进法》2.〔A〕参议员提出的《低碳经济法案》是迄今为止以"低碳经济"为名的世界第一份议案. A. 美国 B. 英国 C. 日本 D. 法国3.〔A〕是中国促进低碳转型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政策手段. A. 规划引导 B. 法律手段 C. 市场途径 D. 经济激励4. 政府节能减排的财政补贴方式主要有〔B 〕. A. 贴息和间接补贴 B. 贴息和直接补贴 C. 贴息和税收减免 D. 直接补贴和税收减免 5. 欧盟对于节能研究项目最高提供〔C〕的资助额度. A. 20% B. 30% C. 50% D. 60% 多项选择题1. 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大致包括〔ACDE 〕. A. 法律规范 B. 行政命令 C. 规划引导 D. 市场途径 E. 经济激励 2. 实现低碳转型的政府政策工具中成本比较小的是〔CD〕. A. 法律规范 B. 行政命令 C. 规划引导 D. 市场途径 E. 经济激励3. 各国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常用的经济手段是〔CDE〕. A. 罚款 B. 许可证制度 C. 可再生能源的财税激励政策 D. 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 E. 碳税 4. 我国节能减排的财税优惠政策中,产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包括〔 ABCDE〕. A. 免征增值税 B. 增值税即征即退 C. 增值税即征即退50% D. 增值税先征后退 E.增值税减二免三5. 樊纲等学者认为碳税的主要特点是〔BCDE〕. A. 容易征收 B. 税率固定 C. 管理成本低 D. 财政收入可观 E.促进低碳技术的使用判断题1. 我国的《清洁生产促进法》,标志着治理方式从传统的末端治理转向了污染预防和全过程控制方面.〔对〕 2. 英国人视《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未来"的世纪承诺.〔错〕3. 欧洲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补贴均来自于国家财政.〔错〕4. 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仅适用于以废弃的动物油和植物油为原料生产的生物柴油.〔对〕第六章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 2009年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 D 〕举行. A. B. ## C. 保定 D. ## 2. 可以被称为"低碳试验场"的地区是〔D 〕. A. 北美 B. 东亚 C. 西欧 D. 北欧 3. 北欧各国得天独厚的林木和风能资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B〕的地区. A. 核能和风能 B. 生物质能和风能 C. 太阳能和风能 D.地热能和风能4. 〔 B 〕地区成功地打造了"明日之城"住宅示范区. A. 哥本哈根 B. 马尔默 C. 东京 D. 斯德哥尔摩 5.〔C〕是我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定的第一个低碳经济案例研究试点的城市. A. ##市 B. 市 C. ##市 D. 昆明市多项选择题1. 根据"大城市气候领导组织〔其后更名为"世界大都市气候先导集团"〕"的动议召开的会议分别在〔BD〕举办. A. 伦敦 B. 纽约 C. D. 首尔 E. 华盛顿2. "低碳东京"的基本政策包括〔ABDE 〕. A. 协助私人企业减排 B. 倡导家庭减排 C. 推行"绿色家居" D. 城市减排 E. 交通减排 3. 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领域是〔ABD 〕. A. 建筑 B. 交通 C. 水利 D.规划 E. 教育 4. 零碳项目提出了三步能源路径,它们分别是〔ACD 〕. A. 限制能源需求 B. 利用不可再生能源 C. 利用可再生能源 D. 提高化石能源效率 E. 遏制能源需求 5. 哥本哈根的绿色交通包括提倡〔CDE〕的使用. A. 地铁 B. 飞机 C. 电力车 D. 氢动力车 E. 自行车 6. 保定市提出了建设"中国电谷"的概念,近年来,已经形成〔ABCDE〕的产业体系. A. 光电 B. 风电 C. 储电 D. 输变电 E. 电力自动化判断题 1. 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放量降低到零.〔对〕2.云南省是在全国较早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省份.〔对〕3. 东京市政府定下目标,要以200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少20%的温室气体排放.〔错〕4. 丹麦松德堡市的"零碳项目"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该地区建筑的零碳排放.〔错〕第七章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国家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B〕以上属于节能产品.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 我国目前实行的"五级能效"标准,一级能效比〔D〕3.4.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大于等于 3. 据测定,电器设备在热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A〕左右. A. 10% B. 20% C. 30% D. 50% 4. 全球人均碳足迹约为〔D 〕. A.3.9 B.4.0 C. 4.2 D. 4.35. 〔C〕已经被确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之一. A. 测定"碳足迹" B. "熊猫标准" C. "地球一小时" D. "世博绿色出行低碳交通卡" 多项选择题 1. 以下行为中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CDE〕. A. 居住小户型 B. 电器不用时候保持待机 C. 购买棉质衣服 D.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E. 选择自行车出行 2. 低碳社会方式的价值体系包括〔ABE 〕. A. 生态文明的环境观 B. 生态文明的物质观 C. 生态文明的效率观 D. 生态文明的公平观 E. 生态文明的幸福观 3.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能耗包括〔ABCDE〕. A. 照明 B. 办公设备 C. 家用电器 D. 交通客运 E. 采暖判断题 1. "追求生活的便利"是低碳消费观的一部分.〔错〕 2. 塑料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产品.〔对〕3."碳足迹"是通过估算个人或机构的"碳排放量"来定量衡量个人或机构行为的环境影响.〔对〕 4. 使用一次性筷子是很好的低碳生活方式.〔错〕学习《循环经济促进法》电视大赛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循环经济促进法》由哪个机构审议通过?<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C.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D.环《循环经济促进法》从什么时间起施行?< C >A.2008年8月29日B.2008境保护部2、年12月1日C.2009年1月1日D.2009年7月1日3.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A >A.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B.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C.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D.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实施、公众参与4.全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部门是< A >?A.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B.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C.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D.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5. 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规划的城市是<B >A B 贵阳C 苏州D ##6. 率先提出循环经济发展"3+1"模式〔"3"指的是循环,"1"指的是发展再生产业〕的省是?<C >A ##省B ##省C ##省D 广东省7. 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是世界上著名的生态工业园区,下列哪家企业不包括在该工业共生体系中?< D >A 生物酶制剂厂 B 石化厂 C 热电厂 D 氯碱厂8. 下列哪种物质或材料不能循环再利用?< A >A 化肥B 报纸C 钢材D 塑料瓶9. 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 A >A 粉煤灰 B 脱硫石膏 C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10. 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的名录与管理办法,由哪个部门规定?< B >A国务院标准化主管部门B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C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D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11. 在从事工艺、设备、产品与包装物设计时,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下列哪个特性不属于优先选择的材料?<C>A易回收B易拆解C 易运输D易降解12. 下列哪项不属于《循环经济促进法》中规定的工业企业在节水方面应当采取的措施?< A > A海水淡化B采用先进或者适用的节水技术C配备和使用合格的用水计量器具D建立水耗统计13. 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水、高污染行业?< A >A造纸B汽车C建筑D运输14.下列哪个行业是高耗能行业?< C >A饮料制造业B家具制造业C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D仪器仪表与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15.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 B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16. 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经过修复后销售,除符合再利用产品标准外,还须:< B >! }A不得以高出原价的价钱销售B在显著位置标识为再利用产品C必须在环保部门登记D不得出口17. 生产下列哪种类型的砖对土地损毁最大?< A >A粘土砖B混凝土砖C灰砂砖D透水砖18、我国现有建筑中有多大比例的建筑不节能?< D >A 65% B 75% C 85% D 95%19.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温室气体?< D >< l+A 氧气B 氮气C 氦气D 甲烷20. 我国现有能源生产结构中,哪种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额最大?< C >A 太阳能B 水能C 风能D 地热能21. 工业是我国耗费能源、资源,污染环境的最主要产业,其能耗约占全国的多大比例?< C >A 50%B 60%C 70%D 80%22. 一般混合动力车的混合动力指的是< D>- gA油-氢混合动力B油-太阳能混合动力C油-风能混合动力D油-电混合动力23. 在我国再生纸中使用废纸浆的比例约多少?< D >2 ZA30%-50% B50%-70% C60%-80% D60%-100%24. 我国粉煤灰的主要利用途径是什么?< B >A用于炼钢B用作建筑材料C改良土壤D肥料生产25. 生产、销售列入淘汰名录的产品、设备的,依照哪部法律的规定处罚?< A >A循环经济促进法B消费者权益保障法C环境保护法 D产品质量法26.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于哪年出台?< A >A 2005年 B 2006年C 2007年 D 2008年27. 人均而言,下列哪种出行方式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大?< C >A 自行车B飞机C出租车D 公共汽车28. 在宾馆中,下列哪些行为不属于循环经济的范畴?< C >4A采用节能照明设备 B倡导宾客在夏天将空调温度控制在26摄氏度以上C提供一次性产品D垃圾分类处理29. 下列产品中,哪种物质可以在自然界中较快降解?< D >R0A 玻璃瓶B 塑料袋 C废旧轮胎D 果皮30.下列废旧产品中,哪种属于法律禁止直接再利用?< A >A 报废汽车B 废旧电视机C 废旧家具D 废旧报纸二、多选题〔共30题,每题可有多于一个的正确选项〕31、《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所称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哪些活动的总称?< ABC >A减量化B再利用C资源化D无害化32.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规定的指标包括哪些?< BCD >A资源产出率B废水处理率C废物再利用率D资源化率33、下列哪几项属于《循环经济促进法》减量化一章中规定的内容?< ABD >A产品包装 B矿山开采C余热发电D建筑设计34、下列哪些指标属于我国"十一五"规划所列出的约束性指标? < CD >A GDP增长速度 B人均GDP C单位GDP能耗D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35、下列哪些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AD >A 计划生育B 发展经济C 节约资源D保护环境36、日本循环型社会法律体系包含的法律有哪些?<ABC D >A 《食品再生法》B 《绿色采购法》C《促进循环型社会形成基本法》D 《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37、日本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中规定了哪些指标来度量循环型社会的进展?< BCD>A 资源生产率B 循环利用率C 单位GDP能耗D最终处理量38、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包含哪些环节?< ABCD >7 A 原材料加工B 产品制造C产品使用D循环利用39、下列哪些属于循环经济的产业链?< CD >A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C 煤炭-发电-建材 D 石油-塑料-塑料再生产品40、下列哪几种可以用作为生物质能源?< BC >A 森林资源 B 农作物秸秆 C 禽畜粪便 D 粉煤灰41、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电力、石油加工、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企业,必须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期限内,以哪些清洁能源替代燃料油,停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燃油发电机组和燃油锅炉?<ACD >*A洁净煤B重油C天然气D石脑油42、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和相关企业采用先进或者适用技术,对下列哪些物质进行综合利用?< ABCD >A农作物秸秆B畜禽粪便C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D废农用薄膜4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与其农业等主管部门应当推进土地集约利用,鼓励和支持农业生产者采用哪种类型的先进种植、养殖和灌溉技术< BC>A节地 B节水C节肥 D节约种子44、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应当配套建设节水设施.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 ABC >.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产使用D 同时废弃45、下列哪些行业属于重化工业?< ABC >A 石油化工B 钢铁C 水泥D 造纸46、下列哪些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 ABD >A 太阳能发电B 生物制药C 火力发电D 软件业47、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指将产品生产者应负担的环境责任延伸到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特别是产品消费后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环节,是减少生产过程以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的一种综合产品环境保护政策.它主要包含哪些责任?< BCD >A刑事责任B 回收责任C经济责任D 信息责任48、下列哪些措施属于清洁生产范畴?< ABC >A 堆肥B 医疗垃圾安全处置C采用先进工艺D产品改进49、综合利用下列哪些资源属于可以并网发电的项目?<A BCD >A余热余压B垃圾C煤层气 D煤矸石50、对下列哪些产品进行拆解或者再利用,应当符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A BCD>A废电器电子产品B报废机动车船C废轮胎D废铅酸电池51、生态工业园区鼓励采用哪些措施?< ABCD ><A废物交换利用B能量梯级利用C土地集约利用D基础设施共享52、第一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包含下列哪些开发区?< ABC >A. 苏州工业园区B##经济技术开发区C.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D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53、第二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包含下列哪些城市?< BD >A B青岛C宁波D邯郸54、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出现了"3+1"模式,下列哪些属于该模式的要素?< ABCD >A 企业清洁生产B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C 社会废物循环D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55、对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和包装物,消费者应当将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交给下面哪些组织?< ABC>A生产者B生产者委托回收的销售者C 当地环保部门D可以自行处理56、废旧电子产品再利用的过程中可能排放哪些有害金属?< ACD >A铅B铁C镉D汞57、生活垃圾中下列哪些物品属于可回收的?< ABC >A 塑料瓶B易拉罐C 旧报纸D 剩饭58、按照《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依法吊销营业执照;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AC >A 销售没有再利用产品标识的再利用电器电子产品的;B 销售一次性餐饮用具的;C 销售没有再制造或者翻新产品标识的再制造或者翻新产品的;D 销售废旧家电的.59、国家在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方面实行的经济激励政策包括?< ABCD >A税收政策B金融政策C价格政策D 财政政策60、宣传《循环经济促进法》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形式?< ABCD >A 宣传画B 电视广告C 知识竞赛D 口袋书三、是非题〔共40题,只能用对或错来回答〕61、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单独负责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对>62、地方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负责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进行回收.< 错>63、上级人民政府对下级人民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状况定期进行考核,并将主要评价指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与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对>64、生产列入强制回收名录的产品或者包装物的企业,必须对废弃的产品或者包装物负责回收.< 对>65、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责任制,采取规划、财政、投资、政府采购等措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对>66、对废弃产品或者包装物,生产者可以委托销售者或者其他组织进行回收.< 对>67、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 对>68、回收的电器电子产品,需要拆解和再生利用的,应当交售给生产企业.< 对>69、《循环经济促进法》生效后,《清洁生产促进法》就可以不必执行了.<错>70、矿山企业在开采主要矿种的同时,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和伴生矿不能进行开采.<错>71、国家鼓励利用无毒无害的固体废物生产建筑材料,鼓励使用散装水泥.< 对>72、国家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统计制度,加强资源消耗、综合利用和废物产生的统计管理,并将主要统计指标每季度向社会公布.< 对>7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年度计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等规划,应当包括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 对>74、公民有权举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有权了解政府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对>7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 错>76、循环经济只是政府行为,与普通公民关系不大.< 错>77、塑料器皿底部箭头组成的三角形是"循环再生"标志.< 对>78、废弃的电子产品可以直接放入生活垃圾中丢弃,不必送回厂家或专门的回收机构处理.< 错>79、废墟下的钢筋清理出来后仍可以送到钢厂回炉再炼.< 错>80、医院中所使用过的针头可以回收直接再利用.< 错>81、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规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立和完善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率.< 对>82、国家实行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的价格政策,引导单位和个人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 对>83、对用电高峰和低谷执行差别电价可以起到节能的效果.< 对>84、垃圾焚烧发电可以将有机垃圾转换成电能,因此无论城市大小,都应该大力推广.< 错>85、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已经实行垃圾分类回收,这种方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对>86、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但是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错>87、我国的废纸回收率较高,用于造纸的废纸原料基本都来源于国内.< 错>88、国家鼓励通过以旧换新、押金等方式回收废物.< 对>89、《循环经济促进法》施行后新建的餐饮、娱乐、宾馆等服务性企业,应当采用节能、节水、节材和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技术、设备和设施.< 对>90、再生水是指污废水经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后供作回用的水.它可以用于补充水。

煤电CCUS_产业化发展路径与综合性政策支撑体系

煤电CCUS_产业化发展路径与综合性政策支撑体系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 年 第34 卷 第1 期CHINA POPULATION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ol.34 No.12024煤电CCUS 产业化发展路径与综合性政策支撑体系陈语1,姜大霖2,刘宇3,4,魏宁5,李奥6,吴微7(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2.国家能源集团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 102200; 3.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4.北京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北京 100871;5.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71;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7.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福建 厦门 361005)长期以来,燃煤发电承担着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作用。

2022年,中国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为58.4%,有力保障着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双碳”目标提出后,碳减排约束给煤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长期挑战,煤电面临着退出压力[1]。

然而,由于传统煤电技术路径具有锁定效应和发展惯性,在储能技术未突破经济性制约实现大规模应用的现实背景下,煤电的快速退出将会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风险。

在因气象因素导致新能源发电无法安全稳定供应时,煤电的顶峰价值便日益凸显。

当处于阴天无风时,大规模并网的新能源发电出力不足,需要煤电进行顶峰发电,通过改变出力来适应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

因此,存量和未来可能新增的先进煤电机组如何实现低碳化利用及科学规划布局,是关系能源革命和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议题[2-3]。

1 文献综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 )技术是实现煤电产业低碳转型升级的重要技术路径,有利于在履行国家气候变化承诺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

CCUS 是指将CO 2从工业、能源生产等排放源或空气中捕集分离,并输送到适宜的场地加以利用或封存,最终实现CO 2减排的过程[4-5]。

环境分权、市场分割与碳排放

环境分权、市场分割与碳排放

环境分权、市场分割与碳排放陆远权;张德钢【摘要】中国有着庞大的环境管理队伍以及巨大的国内市场,科学的环境管理制度以及高度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将深刻改变碳排放格局,然而,已有研究对于这些影响碳排放的体制性因素既缺乏足够的理论分析也缺乏实证检验.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分权和市场分割影响碳排放的理论机理,并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设,进一步地,本文以环境管理人员在不同层级政府的配置衡量环境分权度,以相对价格法衡量市场分割程度,基于1995-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实证层面检验了环境分权和市场分割对碳排放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环境分权和市场分割都显著地加剧了碳排放,原因在于分权的环境管理体制安排扭曲了激励,无法对碳排放形成真实有效的约束,而市场分割则恶化了碳排放在区域闻的配置效率.同时,环境分权与市场分割对碳排放的共同影响作用上存在互补效应,即环境分权程度越高,市场分割对碳排放的负面影响效应越大,反之,市场分割程度越高,环境分权对碳排放的负面影响效应也越大.这主要是由于环境分权与市场分割是地方政府一对互补的策略行为,在环境分权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进行市场分割的能力越强,而在市场分割较高的地区,地方政府争取环境事务管理权的动力越强.因此,在既定的碳排放约束下,中央政府一方面需要适度集中环境事务管理权限,进一步优化环境事务管理机构设置以及人员队伍在不同层级政府闻的配置,提高对碳排放的管控效率,另一方面需要打通省际壁垒,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优化碳排放的区域配置,提高碳排放效率.【期刊名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年(卷),期】2016(026)006【总页数】9页(P107-115)【关键词】环境分权;市场分割;碳排放;互补效应【作者】陆远权;张德钢【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30;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133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6碳排放作为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产生的温室效应所诱发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碳中和的技术体系大全

碳中和的技术体系大全

碳中和的技术体系大全一、技术体系概况碳中和愿景的技术体系主要由零碳电力系统、低碳/零碳终端用能技术、负排放以及非 CO₂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四大类技术构成。

其中前三项是CO₂净零排放技术体系的重要支撑。

零碳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的快速零碳化是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必要条件之一,其重点是全面普及使用零碳能源技术与工艺流程,完成从碳密集型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重要转变。

为此,既需要大力发展传统可再生能源电力(风能、光伏、水电等),还要大幅度提高地热、生物质、核能、氢能等非传统可再生能源在供能系统里面的比例。

为了支撑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供电,需要匹配强大的储能系统和智能电网,从而完成能源利用方式的零碳化。

低碳/零碳终端用能技术低碳/零碳终端用能技术往往集中于减排成本曲线最左端,具有减排成效显著、减排成本较低,甚至可以带来显著减排收益等特点。

该类技术的应用领域包含工业、建筑、交通等重要的能耗部门,其中工业又有钢铁、水泥、化工等细分,因此该类技术涵盖较多具体技术,门类众多,工艺上也存在较大差异。

但从减碳的途径上,该类技术可以归结为两个方向:一是通过结构调整、产品替代、工艺再造、行为改变来提高单位产出的用能效率,减少能源消费;二是通过新型燃料替代、电气化替代来减少终端能耗过程中化石能源的直接使用,进而减少碳排放。

例如,根据已有研究测算,目前各应用领域的能源效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如交通部门能效仍有可能提高50%,工业部门能效提高潜力可达到10%~20%左右。

负排放技术负排放技术可为部分难减排环节提供直接或间接抵消减排,这类技术主要包括农林碳汇、CCUS、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BECCS以及直接空气碳捕集(DAC),其经济性将取决于各地区可行且安全的碳封存有效容量的大小。

碳电有赢渔二、零碳电力系统中的零碳电源技术零碳电力系统实现零碳电力系统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为此,需要在工业、交通、建筑等多个部门实现从传统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转变。

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基于CEEPA模型的分析

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对中国边际减排成本的影响:基于CEEPA模型的分析

本研究是基于 中国能源与环境政策分析模 型
f h n E eg &. E vrn na P l y ia n ry C n i me tl oi An ls o c ay i s
家或地区的 M C不仅受到别 国减排政策、 A 国内以
前 的 减 排 政 策 的 影 响 , 受 到 技 术 进 步 的 J还
i g a d d cii g i tr ai n l n r y p c r h y n n e l n e n t a eg r e a e t e s mmer a. n n o e i tc 1 i
Ke r s y wo d :Ma gn lA ae n o t e eg rcn ;n e ain le e g r e v lt i c mp t be g n r l q i b i ri a b tme t s ; n r p i g it r t a n r p c o ai t o u a l e e a u l r C y i n o y i l y, e i —
作者简介 : 姚云飞(96 , 河南息县人, 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 1 一)男, 8 中国 学士, 研究方向: 能源与气候经济学 , 能源与环境政策建模及应用。
16 5
理论 ・ 法 与案例 国际能 源价格 波动 对 中国边 际减排成 本 的影 响 : 于 C E A模 型的 分析 方 基 EP
二 、 究方法 研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单位排放所需追加的经济成本 。 J
近年来 , 在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政策分析方面 ,
M C已成为重要的分析工具越来越受到研究 者和 A 政策制定 者 的关 注 ] 。作为 一项实 用 的分析 工 具 ,A M C本身受哪些因素影响 , 是否具有鲁棒性等 问题也 日益引起 了关注。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关 于 M C本身特征的研究 。这些研究显示 , A 一个 国

边际减排成本与中国环境税改革

边际减排成本与中国环境税改革

边际减排成本与中国环境税改革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减排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其减排行动对于全球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边际减排成本作为衡量减排难度的关键指标,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环境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边际减排成本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中国环境税改革中的应用,以期为中国环境税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简要介绍边际减排成本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阐述其在环境税改革中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环境税改革的现状和挑战,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地设定环境税税率,以最小化边际减排成本,从而实现减排目标。

本文将深入研究边际减排成本在中国环境税改革中的应用。

通过构建边际减排成本模型,分析不同税率下的减排效果和成本变化,为中国环境税政策的制定提供量化分析依据。

本文还将探讨如何在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环境税改革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转型。

本文将对边际减排成本在中国环境税改革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中国环境税改革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推动中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边际减排成本概述边际减排成本(Marginal Abatement Cost, MAC)是指为减少单位量的温室气体排放所需要增加的成本。

这一概念在环境经济学和气候政策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直接关联到减排技术的选择、减排策略的制定以及环境税等经济政策的实施。

理解边际减排成本对于评估减排潜力、制定环境税改革方案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边际减排成本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技术进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政策环境等。

随着减排量的增加,减排成本往往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这被称为边际减排成本曲线。

在减排初期,由于存在大量的低成本减排机会,如能源效率提升、清洁能源替代等,边际减排成本相对较低。

行业碳排放权的初始配额分配——文献综述

行业碳排放权的初始配额分配——文献综述

行业碳排放权的初始配额分配——文献综述张潇;邵鑫潇;蒋惠琴【摘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与实践,而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是建设有效碳市场的重点和难点.当前对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以行业为研究对象的较少,但高能耗行业是能源管理和碳排放总量控制的重点,研究行业之间的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梳理现有的国内外行业碳配额分配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行业分配原则、分配指标、模型应用和分配结果等进行分析,以期厘清行业之间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的关键问题和重要环节,并对行业碳排放权配额分配的发展提出建议.【期刊名称】《资源开发与市场》【年(卷),期】2018(034)011【总页数】6页(P1520-1525)【关键词】配额分配;行业;电力行业;文献综述;指标【作者】张潇;邵鑫潇;蒋惠琴【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22.121 引言气候变化被认为是最复杂的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世界各国长期的努力。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承担了大国的责任,积极推进全国统一的碳市场建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来控制CO2排放。

碳配额分配机制的设定是碳市场建设的重要议题,有关配额分配的研究存在诸多见解与结论,其中包括行业之间的碳配额分配。

在2009年国际能源署(IEA)与经合组织(OECD)联合发布的《Sectoral Approaches and the Carbon Market》[1]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的电力、水泥和林业部门潜在的固定排放量远远大于欧盟和美国,并首次提出以行业/部门为碳排权交易机制可作为发展中国家缓解气候变化的一种手段,而碳排放目标的设定将对行业/部门机制起到关键作用。

图1 行业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文献研究逻辑关于国家间、地区间、省域间的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的研究存在着诸多的见解与结论,然而专门聚焦在行业间配额分配的文献并不多。

环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1.在使用相同资源的条件下,日本可生产30辆汽车或40台计算机,美国可生产40辆汽车或50台计算机,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D )A 日本在汽车生产上有比较优势B 美国在计算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美国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比较优势D日本在计算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2.假定玉米市场中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玉米的产量等于销售量且等于需求量,恶劣的气候使玉米的产量下降20%,在这种情况下:( D )A玉米的生产者的收入减少,因为玉米的产量下降了20%B玉米的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将上升低于20%C玉米的生产者的收入增加,因为玉米的价格将上升超过20%D玉米的生产者的收入不变3.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5%,需求量增加了4%,则这种商品( b ). 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缺乏弹性C.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D.不能确定其需求是否有弹性4 说“资源是稀缺的”,指的是( B )A世界上普遍存在着贫困B 相对于人们对资源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留给后代D 生产资源最终会枯竭4.不完全竞争企业的需求曲线是( d ).A.垂线B.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C.水平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5.已知某企业生产的商品价格为10元,平均成本为11元,平均可变成本为8元。

则该企业在短期内( c )。

A.停止生产且亏损B.继续生产且存在利润C.继续生产但亏损D.停止生产且不亏损6.经济学中所说的长期与短期的划分依据( b )。

A.时间的长短B.以所有生产要素能否得到调整为界限C.以实际量能否达到计划产量为界限D.以上都不是4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D )A管理人员的工资B生产工人的工资C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D生产房屋的租金5。

在同一平面图上有( C )A。

三条无差异曲线B。

无数条无差异曲线C。

许多但数量有限的无差异曲线 D 只有一条无差异曲线6 MR<MC,( B )A这时厂商扩大生产会带来利润的增加B厂商会减少产品产量C厂商的总利润要达到最大,应直到产量增加到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D随着产品产量的不断减少,边际收益递减7公共物品的典型特征是(D )A无竞争性有排他性B无排他性有竞争性C无排他性无竞争性D有排他性有竞争性8某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 A )A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D互补品的价格上升9在公共物品提供的过程中会出现( A )A免费搭车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C委托代理问题D劣币驱逐良币问题10。

中国碳排放权在国际交易中形成价格落差的原因探析——基于MAC的视角

中国碳排放权在国际交易中形成价格落差的原因探析——基于MAC的视角
(0 2 , oc e 和 Z ag 20 ) 2 0 ) Lshl hn ( 0 2 等人均采用 了 M C方 法 来 分 析 国家 间 的碳 排 放 权 交 易 问 A
题。 H is M ln ( 0 1 讨 论 了英 国和 a e 和 ul s 2 0 ) t i


引 言
当前 中国的碳排放权在 出售 时总是处 于被
中 国碳排 放 权在 国际交 易中形成价 格 落差 的原 因探 析
贸 易经济
中 国 碳 排 放 权 在 国 际 交 易 中 形 成 价 格 落 差 的原 因探 析
— —
基 于 MA C的 视 角

204 ) 02 1
赵捧 莲 ,杨 来科 ,艾
(. 1 华东 师范 大学 金融 与统 计学 院 , 上海
有很多研究 温室气体排放 的模 型也 是基 于
MA C分析的 。如 E N模 型 、 N A模 型 、 A — C EE M C
G M 模型 、 E E P T模 型 、 IE模 型等诸 多模 型 的 RC 研 究 出发点均是各 国的碳减排 边 际成 本 。这些 模 型被证 明是分析 当前碳排放 交易 系统 价格机 制的有效工 具 。同时 , 弈论 也被 应 用 到分 析 博 双边 的碳 排 放 权 交 易 问 题 中 , ed n R h az和 T l o
动地位 , 乏对 碳 价格 的定 价 权 。依 照传 统 方 市 中
场( 目前约 占总交易 份额 的 4 % ) 交易大 国, 0 或

丹麦等一些 国家对 国内二 氧化碳排放 交易活 动 的 记 录 和 管 制 。 1 an 等 ( 0 1 l Bh 7 2 0 )使 用 了
204 ;. 东师 范 大学 商学 院 , 海 0 2 12 华 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曲线麦肯锡季刊2007年3月作者:Per-Anders Enkvist, Tomas Naucl e r and Jerker Rosander有关温室气体的争论正日益升温。

在众说纷纭中,一些言论坚持认为,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没有关联,而另一些言论则敦促全球尽快采取一致行动,减少温室气体向大气层的排放。

即使行动的倡议者之间也对行动的时间、目标和手段意见不一。

尽管存在种种争议,但有一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任何形式的法规强化都将对企业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对这一主题的贡献,并非是对气候变化科学进行评估,或者来回答全球各国是否应该以及怎样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问题。

相反,我们旨在通过本文,为决策者(如果他们选择采取行动的话)提供各种可能的减排方法的重要意义和成本,并提供对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相对重要性的认识。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综合数据库和相关成本曲线,以此显示全球及各地区和各行业各种可用方法的重要意义和成本。

我们的另一个目的是,帮助企业领导人认识潜在法规变化对企业和行业的影响。

实际上,许多高层管理者已经在考虑法规问题。

近期的一项调查1显示,欧洲能源密集型行业企业中有一半将《欧盟排放交易方案》视为影响它们长期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为本次研究的一个基准,我们采用了国际能源署(IE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排放量增长常规预测2。

然后,我们分析了减少,即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各种可用方法相对于这些常规预测的重要意义和成本。

我们的研究3覆盖六个地区(北美、西欧、东欧(包括俄罗斯)、其他发达国家、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发电、制造业(侧重钢铁和水泥卜交通运输、住宅和商业建筑、林业,以及农业和垃圾处理行业。

这项研究横跨三个时间段,即2010、2020和2030年,重点研究到2030年我们估计可能花费每吨40欧元或以下的减排措施。

其他人对具体行业和具体地域开展了更为详细的研究。

但据我们了解,我们的研究是所有关于温室气体、行业和地区同类研究中首个涉及微观经济的调查。

解读成本曲线我们建立的成本曲线显示了对预期年减排成本的估计4,以每吨避免排放的温室气体多少欧元为单位5,以及采取这些方法的潜在减排效果,单位为千兆吨(十亿吨)。

例如,风力发电技术的减排成本应被理解为,采用这一零排放技术的额外成本,而非它所替代的用更廉价的化石燃料发电的额外成本。

风力发电减排潜力即我们所估计的以每吨40 欧元或更少的成本可以减少的可行排放量。

从另一角度看,这些成本可以被理解为通过决策采取具成本优势的或其他可行办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终对于全球经济的)代价。

有关可用减排措施的未来成本和可行部署率的假设多如牛毛,它们构成了其成本和重要意义的估计。

例如,风力发电技术的重要意义假设到2008 年全球各地区已着手采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

而我们模型(以及本文)中的数量应被视为潜在减排量,而非减排量预测。

我们的减排“供应”模型可以与政府确定的2010 年、2020 年和2030 年温室气体任何减排目标(即“需求”)作比较。

但气候变化科学不属于我们的研究范围,我们专家的研究领域也不在这里。

因此,出于示意目的,我们将调查发现与辩论中所讨论的三大排放量目标,即相应决定大气中550ppm 、450ppm 或400ppm 温室气体长期集中度(ppm 是一种对大气中温室气体分子比例的度量单位)进行了比较。

根据指标的提出者,各项指标的目的是预防全球平均气温提高 2 个摄氏度以上。

到2030 年,这些排放指标中每一项都难以达到,因为,它都要求全球经济中温室气体与常规趋势之比的效率(相对GDP 规模的排放量)至少提高50% 。

全球成本曲线的简化版(图1)显示了我们对2030 年(这一时间足够长到使我们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但要让我们做出合理的实际假设,这一时间又显得太短)前可行减排措施的重要意义和成本的估计。

我们针对三个时间框架为各行业和各地区建立了相同的成本曲线。

Hili词號怎更參龙政康丁*W ・*1■賀启3・・・1(甲■■矗二■耳・■.] ||^4|弗 'ifrAll if-* ITDr^tlJt M■吧・」・ ±K■ BIM|*4^1成本曲线的低端多数是提高能源效率的措施。

这些措施,诸如改善新建筑物的绝缘 功能(参见 充分利用全球能源”),从而可以通过减少电力需求降低排放。

在成本曲线的高端是在发电和制造业采取更多减排技术 (诸如风力发电和碳的收集和封存 6)以及向 更清洁工业流程转变等措施。

这条曲线还代表了通过保护、种植或再种植热带森林,以 及通过采用更大程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农业生产方式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方法。

对于减排需求或全球采取一致行动达成某种具体目标的概率,我们不作评论。

但我们将能源供应层面的研究运用到具体减排目标的做法,能有助于决策者和企业领导人了解减排措施对各地区和各行业的经济影响,以及对企业和全球经济的部分反射效应。

我们的分析假设,研究的重点是统计全球所有最廉价的减排方法,但对最终的成本分摊应该如何不作评判。

当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各群体中每个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的支付能力悬殊很大。

减排方法供应我们的分析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认识。

一方面,通过只采用减排成本每吨不超过40欧元的措施,实现减排267亿吨的减排目标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但由于这些低成本可 能性在各行业和各地区各不相同 (例如,40欧元或更少成本的潜在减排量有一半以上位 于发展中经济体),需要一个高效的全球减排体系。

但这在政治上难度可能非常大。

此外,发电和制造业往往是气候变化争论的主要焦点,但这两个行业只占到了以相□ :£■・■■征 ■ ° ■〒临■里■■輒4 M ■•日咖匚1A■苗诃--««■ »畀沪冒人斗・・D'fl ID竺■谢*■ •■■II 祕郛 BUS・■ —和 5JE ZiEKS i«an« 凰弗\M4ita沱・・-«•' GMINI G1 H /•呢唱号卢 Hi 吃 IL-Ft |f .^v ita u 1 u it ■ ir 1 u'l«B «u «-itM h J v * dH H»-«<0希对较低成本(成本最高每吨40 欧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潜力的不足一半。

这意味着,如果决策者想要按照成本高低的顺序实施减排措施,他们还必须同时找到有效利用交通运输、建筑以及农林业机会的办法。

由于涉及的是数十亿小型排放者(往往是消费者),而不是已经接受严格环保法规监管的数量有限的大型企业,因此,这一潜力更难捕捉。

从具体措施看,以最高每吨40 欧元的成本实施减排潜力中的接近四分之一涉及提高效益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这些措施能减少能源需求且不存在净成本。

我们在这里列出的此类措施无需改变生活方式,也无需降低生活舒适程度,但将迫使决策者通过统一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来解决现有的市场缺陷问题。

此外,我们发现,在经济增长和实施低成本减排措施之间存在很大关联度,因为,在新建电厂、住宅或新造汽车时,采用清洁能源或节能技术比在翻新老厂、老房子或老车型时成本更低。

最后,以2030 年为终点,减排潜力的几乎四分之三源于实施这样的措施。

它们要么不依赖于技术,要么只依赖于成熟技术而不是新技术。

发展中经济体的作用尽管发达经济体相对于人口总数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高于发展中经济体,但我们发现后者占以每吨不足40 欧元减排成本总体减排潜力的一半以上。

发展中经济体之所以占的份额更大,原因有三个:人口众多、压缩新增温室气体排放较减少现有排放量(尤其在高成本发达市场的制造业和发电业)的成本更低,以及热带地区国家有更大潜力以每吨40 欧元或更低的成本避免林业中温室气体排放这一事实。

在以每吨40 欧元或更低的成本减少总量为267 亿吨潜在温室气体的设想中,采取林业减排措施(保护、种植和再种植森林)可减排其中的67 亿吨7 。

我们估计,例如,以每吨不足40 欧元的成本,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热带森林采伐率如分别减少50%和75%。

这一努力将在2030 年前每年减排温室气体接近30 亿吨。

亚洲森林的重大减排成效成本可能更高一些,因为那里的土地稀少,商业采伐的机会成本比非洲的生存农业和拉丁美洲的规模化农业更高。

在产生甲烷和氮氧化物的农业和垃圾处理行业,发展中经济体也占到了以不足40 欧元的成本减少排放15 亿吨温室气体一半以上的潜力。

这一行业的减排措施将包括转而采用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肥料和耕作技术和收集垃圾填埋场所产生的甲烷气。

减少能源需求增长通过采用零成本或负成本的生命周期措施,可以实现以每吨40 欧元或更少的成本进一步减少60 亿吨温室气体排放(几乎是总减排潜力的四分之一)。

这一潜力主要出现在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

例如,提高新车和新建筑的防寒隔热性能,将降低用于取暖的能源需求,从而减少排放。

降低能源支出的成效高于额外的绝缘材料成本。

根据我们的模型,此类措施以及制造业的部分措施,有使全球电力需求未来增长几乎减少一半、从目前的每年 2.5%减少到 1.3% 的巨大潜力。

至于哪些产生净成本的措施,我们发现净成本为每吨40 欧元的所有潜在减排措施中大约有35% 涉及林业,而制造业占28% 、发电业占25% 、农业和交通运输业则分别为6%。

电力角度2002 年,电力行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中的94 亿吨,占24% ,2002 年是提供各行业全球连贯数据的最新年份。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常规预测情景,由于全球电力需求翻番,到2030 年,发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增至每年168 亿吨。

成本为每吨40 或更少的五类主要减排措施与电力行业相关:减少需求、碳的收集和储存、可再生能源、核电以及提高化石燃料电厂温室气体效率。

这五大措施加起来,有到2030 年使电力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72 亿吨的巨大潜力。

在发电技术中,核电(避免温室气体排放成本为每吨0-5 欧元)是最廉价的减排手段,其成本竞争力接近化石燃料发电。

我们估计,通过碳的收集和储存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到2030 年将达到每吨20-30 欧元。

风力发电技术可能平均达到每吨20 欧元,依据所在地点以及依赖天气发电的以往渗透率不同,成本差异悬殊。

在我们的模型中,与常规预测情景相比,电力行业实现450ppm 温室气体浓度目标的额外总成本在2030 年前约为每年1200 亿欧元。

对电力行业企业来说,这一数字代表着监管机构可能采取的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巨大可能性。

应对上述减排潜力可能使企业从传统的燃煤和燃气发电向采用碳收集和封存技术的燃煤电厂、向可再生能源以及向核电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