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资料

合集下载

清史研究资料

清史研究资料

清史研究清史研究作为历史学中的一项重要领域,主要研究清朝时期的历史。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跨越近300年,留下了丰富而复杂的历史文献和遗产。

清史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清朝的历史沿革、政治制度、社会变迁等方面,还可以为我们审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提供重要参考。

清史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对清朝时期历史的客观还原和深入探讨。

清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其政治、社会、文化制度都具有独特性。

通过对清朝历史的研究,可以了解清朝开国以来政治制度的演变、官僚体系的建立、封建经济的特点等诸多重要议题。

同时,清史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清朝的兴衰周期,从中汲取教训,为今日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清史研究的内容涵盖了清朝时期的诸多方面。

首先是清朝政治制度的研究。

清朝政治制度奠定在封建基础之上,实行专制统治,重视礼制、儒学等传统文化。

清代皇帝的统治方式、官员选拔机制、地方行政体系等都是研究的重点。

其次是清朝社会经济结构的研究。

清朝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商业、手工业也有一定发展,清政府的税收制度、海疆开发等问题都是清史研究亟需解答的问题。

此外,还包括了清朝文化教育、军事制度、外交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清史研究的方法论也在不断发展与完善。

随着历史学研究方法的日益多样化,清史研究也借鉴了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理论,如考据学、文献学、微观史、比较史等。

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人文在清史研究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历史文献的整理、分析和传播效率。

总体来看,清史研究作为历史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和意义。

通过对清朝时期历史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只有持续深入研究清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历史,为构建更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历史基础。

清朝大事年表26704资料

清朝大事年表26704资料

▪ 1888年,清廷建立北洋水师, 加强军备,巩固海疆。
▪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 (1894~1895年)爆发。同年,孙中 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 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割让台湾及辽东半岛。俄法德三国 干涉还辽。同年,洋务运动宣告终 结。
▪ 1896年,《中俄密约》签订; 此后列强纷纷在华租借港湾,划分 势力范围。
▪ 1911年,4月黄花岗起事未成;5 月清攻府宣布铁路国有,引起保路风 潮;10月武昌起义,南方各省纷纷宣 布独立,史称辛亥革命。
▪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 布成立。2月12日,宣统帝 溥仪宣布退位,清朝统治被 推翻。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 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 争爆发(1840~1842年)。
▪ 1842年,中英签订《五口通 商章程》,《虎门条约》。同年,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订立。
▪ 1851年,清咸丰元年,清朝人 口达43610万。同年,拜上帝会在 广金田村起事,建号太平天国。
清朝大事年表26704
▪ 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 为由发动叛乱。同年,爆发了萨尔 浒之战。
▪ 1621年,后金迁都辽阳。
▪ 1625年,后金迁都沈阳。
▪ 1635年,太宗皇太极废除女 真族名,正式定族名为“满洲”。
▪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 为「大清」
▪ 1640年,明清松锦之战开始, 至1642年结束。明将洪承畴降清。
▪ 1901年,清政府和西方列强十一 国签订《辛丑条约》。清廷下令筹划 新政。
▪ 1905年,清政府罢科举,派五大 臣出洋考察宪政。同年,孙中山创立 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清朝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

清朝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

清朝的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对于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清朝的历史文献来源、研究方法和学者贡献三个方面展开,以探讨其在史学研究领域的地位和价值。

一、历史文献的来源清朝的历史文献主要分为官方史料和民间史料两大类。

官方史料包括清朝的官修史书、内阁档案、皇帝诏令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清史稿》、《乾隆实录》等。

这些官方文献内容广泛,记录了清朝统治者的政治决策、王朝兴衰和社会变迁,堪称研究清朝的重要参考资料。

民间史料则是指那些由民间个人或机构创作、保存的文件,如家族档案、私人日记、传记等。

由于清朝社会多元化的特点,民间史料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对于研究清朝社会生活和经济变迁有着重要的价值。

二、史学研究的方法清朝的史学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文献研究是指通过研读和比较历史文献,还原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

研究者需要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分析其内容、背景和时代特征,以获取对清朝历史的深入理解。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文献的记载,可以辨析真伪、查证事实,从而建立比较完整的清朝历史叙事。

田野调查是研究者亲自前往史料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资料的方法。

研究者会深入到历史遗迹、博物馆、图书馆等地,收集与清朝相关的文物、图片和口述历史等资料。

这些实地考察不仅有助于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还可以提供直观的观察和感受,为史学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三、学者贡献清朝历史文献与史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一批批杰出的学者的贡献。

首先要提到的是清朝末年的学者钱穆先生。

他在研究清朝史时,提出了“代表理论”与“代表人物”的概念,强调历史研究要着力探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与其理论,有力推动了清代史学研究的深入。

还有清末民初的历史学家梁启超,他的《清代秘史》对清朝历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拓宽了清代历史研究的视野。

此外,还有一些考古学家和美术史学家投身于清代史学研究。

清朝的历史文献与档案

清朝的历史文献与档案

清朝的历史文献与档案中国历史上的清朝是一个重要的朝代,延续了近300年。

在这段时间里,清朝留下了大量关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历史文献与档案。

这些珍贵的资料为我们了解清朝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重要资源。

一、清朝的建立和特点清朝于1644年由满洲族领导的女真族建立,结束了明朝的统治。

康熙、雍正和乾隆这三位皇帝的统治,被誉为清朝的鼎盛时期。

清朝在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反映在其历史文献和档案中。

二、清朝的历史文献清朝的历史文献十分丰富,包括了大量的皇帝御制文书、朝廷命令、告谕等官方文件。

这些文献多以书信、檀术册、谕旨等形式存在,记录了清朝各个时期政治军事决策、国家政策、宗教信仰、外交关系等重要内容。

其中,清朝官方编撰的《圣武记》、《御制清史稿》、《遗闻编》等历史著作,记录了清朝的兴衰和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

除了官方文献外,普通百姓、文人学士、僧侣等人也留下了许多私人文献。

例如,清朝的文人徐渭、郑板桥等都有大量的书信、诗文、手稿流传至今。

这些文献提供了官方记录之外的历史实情和社会变迁的信息,对于了解清朝社会的方方面面也有着重要意义。

三、清朝的档案记录清朝的档案记录主要体现在官方机构和行政部门的档案中。

随着清朝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建立了庞大的档案系统,记录了大量行政、司法、财政等事务的文件。

这些档案包括了政府的内外对外、内政、外交、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文件。

清朝的档案不仅具有数量庞大的特点,还保持了较好的保存状态。

文献和档案的大部分是纸质文献,由于清朝的政务比较繁琐复杂,因此记录了大量的实质性内容。

这些档案对研究清朝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地方治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清朝的历史文献和档案的研究意义清朝的历史文献和档案是研究清朝历史的重要依据。

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和档案,我们可以了解清朝的政治决策、制度演变、军事动态以及社会经济变革等方面的情况。

清朝的人口统计

清朝的人口统计

清朝的人口统计中国历史上,清朝是一个历时较长,也是人口统计相对完整的朝代。

在此期间,清朝安定的统治使得人口得以稳定增长,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关于人口统计的数据。

本文将从人口总数、人口分布、人口控制等方面,对清朝的人口统计情况进行介绍。

一、人口总数清朝统治初期,人口总数相对较少,但在乾隆统治时期达到了巅峰。

根据历史资料和研究,清朝的人口总数一直在稳步增长。

乾隆皇帝的统治时期,人口达到了大约4亿,成为中国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的朝代之一。

然而,由于缺乏准确的人口普查和统计方法,这一数据仅仅是一个估算。

二、人口分布清朝的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

这主要是由于汉族的人口集中在这一地区,同时这也是清朝的统治中心。

此外,东北和西南地区的人口相对较少,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封建农耕经济的影响。

人口的分布还与清朝的族群政策有关。

清朝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方式来鼓励移民和辅助控制人口,如康熙、雍正时期的“开边”政策,鼓励汉族移民到边疆地区。

这些政策导致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相对人口比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三、人口控制清朝在人口控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是户口制度。

户籍制度对于人口统计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它方便了清朝政府对人口的管理和控制。

根据户籍制度,每个家庭都需要登记户籍,有迁移或添加新成员时需要报备。

这为清朝提供了相对准确的人口数据。

除了户口制度,清朝还实行了一系列人口控制措施。

例如,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清朝实行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

此外,清朝政府还实行了一些措施来控制疾病传播,如加强防疫工作和药物管理,以减少人口的死亡率。

结论清朝的人口统计是中国历史上相对完整的一个时期,它提供了我们研究中国人口变化和历史发展的重要资料。

尽管在统计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清朝人口总数和分布的数据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清朝人口统计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府在人口控制方面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关于清朝历史简介

关于清朝历史简介

关于清朝历史简介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

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清朝历史相关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历史简介清朝(1636年[1]-1912年),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

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

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多尔衮率领清兵入关。

入关后20年时间里,平定大顺、大西、南明等政权。

[12]后又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完成全国统一。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

土地增垦,物产盈丰,小农经济的社会生活繁荣稳定,综合国力远胜于汉唐。

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

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凯诱使清帝溥仪逊位,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清朝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清朝统治者统一蒙古诸部,将新疆和西藏纳入版图,积极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

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

极盛时期的清朝,西抵葱岭和巴尔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亚,东到太平洋(包括库页岛),南达南沙群岛。

包括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期间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也推向了最高峰。

清朝前期农业和商业发达,江南出现了密集的商业城市,并在全国出现了大商帮。

在此基础上,人口突破四亿大关,占世界总人口十亿的近一半。

清朝历史历代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朝满族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庙号:清太祖谥号:清高帝登基时间:公元1616年 (天命)爱新觉罗·皇太极清朝满族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庙号:清太宗谥号:清文帝登基时间:公元1636年 (天聪)爱新觉罗·福临清朝满族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庙号:清世祖谥号:清章帝登基时间:公元1644年 (顺治)爱新觉罗·玄烨清朝满族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庙号:清圣祖谥号:清仁帝登基时间:公元1661年 (康熙)爱新觉罗·胤禛清朝满族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庙号:清世宗谥号:清宪帝登基时间:公元1723年 (雍正)爱新觉罗·弘历清朝满族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庙号:清高宗谥号:清纯帝登基时间:公元1736年 (乾隆)爱新觉罗·顒琰清朝满族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庙号:清仁宗谥号:清睿帝登基时间:公元1796年 (嘉庆)爱新觉罗·旻宁清朝满族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庙号:清宣宗谥号:清成帝登基时间:公元1821年 (道光)爱新觉罗·奕詝清朝满族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庙号:清文宗谥号:清显帝登基时间:公元1850年 (咸丰)爱新觉罗·载淳清朝满族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庙号:清穆宗谥号:清毅帝登基时间:公元1861年 (同治)爱新觉罗·载湉清朝满族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庙号:清德宗谥号:清景帝登基时间:公元1875年 (光绪)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满族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谥号:清废帝登基时间:公元1909年 (宣统)到底是谁推翻了清朝清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袁世凯,最根本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亥革命!清朝是袁世凯推翻的,帝制是孙中山终结的,这应该是没有疑问的历史。

清朝末年中华不振的资料

清朝末年中华不振的资料

清朝末年中华不振的资料
清朝末年中华不振的资料有:
1.政治腐败:清朝末年,政府腐败严重,官员贪污成风,政治腐败严重影响了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

2.外国侵略:19世纪下半叶,列强入侵中国,不平等条约接连签订,割地赔款,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国土损失和经济压力。

3.军事失利:清朝末年频繁发生军事失败,如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遭日本彻底击溃,这一事件震惊了国内外人士,揭示了清朝军队腐败和装备落后的问题。

4.民族冲突:清朝末年,民族冲突不断加剧,民族主义思潮兴起。

例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极大地削弱了清朝的统治力。

5.经济危机:清朝末年国家经济危机严重,农村赋税加重,农民生活困苦,同时商业活动受外国控制,国内经济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6.社会动荡: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农民起义、宗教教派活动等加剧了社会矛盾,让社会秩序失去了稳定。

清朝历史资料

清朝历史资料

清朝皇帝列表清朝历代皇帝简介清朝历代皇帝一览表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

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

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

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

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

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

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

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

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

清朝文化资料梳理

清朝文化资料梳理

清朝文化资料梳理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清朝文化资料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和发展。

一、清朝的文化背景清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诞生。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明朝的衰落和动荡,随后由满族人建立了清朝。

清朝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着独特的特点。

二、清朝的文化特点1. 儒家思想的兴盛:清朝秉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将其作为国家的官方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对清朝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文人雅士的繁荣:清朝时期,文人雅士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他们以才情出众和文学造诣高超而受到社会的推崇。

文人雅士们以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为清朝的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3. 书院文化的传承:书院在清朝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传承。

书院不仅是教育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知识传播的中心。

在书院中,学者们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推动了清朝文化的繁荣。

4. 文化交流的开放性:清朝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得到了进一步的开放。

清朝皇帝积极与西方国家进行外交往来,引进了一批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这种开放的态度为清朝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观念。

三、清朝文化资料的梳理1. 文学作品:清朝的文学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诗、词、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

其中,代表作品有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

2. 史书编纂:清朝时期,编纂史书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

清朝历代皇帝注重历史的记载和整理,编纂了大量的史书。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清史稿》,该书详细记录了清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3. 艺术品收藏:清朝皇帝对艺术品的收藏非常重视,建立了庞大的宫廷艺术品收藏体系。

这些艺术品包括名人字画、瓷器、玉器等,展示了清朝文化的繁荣和精致。

4. 文化机构建设:清朝注重文化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清朝历史资料

清朝历史资料

清朝历史资料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时267年历史。

清朝末年,闭关锁国、政治文化专制,落后于世界。

没落的清王朝面对西方列强的进攻,以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告终,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历史上的今天将详细叙述清朝历史。

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大家有用。

清朝(1683-1840年),是由“女真人",在远东建立的半殖民,半奴隶制国家,它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古代国家,也是中国的亡国历史之一。

清朝初期,通过剃发易服来奴化、摧垮广大汉族人民尤其是上层人士的民族精神以保持满族的统治地位。

同时由于小冰河时期结束使气温回暖及美洲植物的进一步推广,经济得到一定恢复,这一时期也被鼓吹为“康乾盛世”,但和明朝正常时期比还差很远。

满清统治者对内:采取了民族分治的民族政策;在文化上,制造文字狱,压制汉族进步思想;对外: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拒绝外国先进思想和技术。

这些政策维护了清朝的疆域扩张和社会稳定,但却导致了其统治时期内此起彼伏的民族问题,和末期的国家极度贫弱。

清朝后期,它成为了,英,法等殖民国家侵略扩张的新对象。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被迫与之签定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为维护其统治,晚清政府开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基础。

1898年,光绪帝开始了“戊戌变法”,但受到了保守势力的阻扰,变法失败。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

1912年,溥仪退位,清朝结束。

清朝共十帝,历268年。

后金的建立与清军入关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

源自3000多年前“肃慎”,汉——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靺鞨”,一度建立“渤海国”。

辽金时期称“女真”,辽书中也作“女直”。

金朝就是女真族建立的。

元朝以来,女真族一直居住东北地区。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

复习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复习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复习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清朝(1644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经历了其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本文将对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危机进行复习,并探讨其原因和影响。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清朝建立初期,经过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斗争,得以统一中国并建立王朝。

在其前中期,清朝迎来了繁荣和鼎盛的时期。

政治稳定清朝上层政治统一、稳定,实行了清六部制度,确保了政治上的有效管理。

清朝通过政府重臣的选举和严格的考核制度,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统治阶级。

经济繁荣在清朝前中期,中国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清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如改革土地制度,鼓励商业贸易,并大力发展手工业,提高了人民的生产力。

文化繁荣清朝前中期是中国文化的繁荣时期。

清朝推崇儒家思想,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修正了以前的历史文化积弱。

《四库全书》的编纂和发行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邦交外交清朝前中期,清政府与其他国家保持了相对友好的邦交关系。

清朝与欧洲国家进行了贸易往来,并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给予了清朝在外交上的相对优势。

清朝前中期的危机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并不持久,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危机和问题。

政治腐败清朝上层政治的稳定和统一,也带来了腐败问题。

封建统治和官员贪污现象严重,导致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效率低下。

内忧外患清朝前中期面临了内忧外患的困扰。

内部,藩镇割据、农民起义等不稳定因素不断出现,挑战着清朝的统治;外部,外国势力不断侵蚀着清朝的领土和主权,导致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状态。

经济停滞清朝前中期的经济鼎盛并不持久,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政策的影响,经济逐渐停滞并走向衰落。

清政府实行封建经济政策,限制了商业贸易的发展,同时军费需求侵蚀了经济基础。

文化闭塞虽然清朝前中期在文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政治腐败和经济停滞的加剧,文化繁荣也逐渐走向停滞。

清朝在封建制度下,限制了思想文化的发展,导致了文化上的闭塞和滞后。

鼎盛与危机的原因和影响清朝前中期的鼎盛和危机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深远的影响。

清朝文化资料

清朝文化资料

清朝文化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文化传统深厚,留下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遗产。

清朝文化渗透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文学、艺术、建筑、礼仪等,形成了独特而多元的文化氛围。

文学
清朝文学以诗词歌赋为代表,著名的清代文学家如曹雪芹、纳兰性德等人,留
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

清代诗歌以婉约清新、含蓄委婉见长,反映出当时社会风尚和文人雅士的气质特点。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清朝社会的种种风貌和人情冷暖,被誉为中国文学的顶峰之作。

艺术
清代艺术以书画为主要表现形式,自康熙时期兴盛至乾隆时代。

清代书画注重
笔墨结合、品格高雅,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

清代的工艺美术也颇具特色,如雕刻、绘画、瓷器等,展现出了浓厚的民族特色和审美情趣。

建筑
清朝建筑受到了前代建筑的影响,吸收了汉、藏、蒙古、满洲等多元文化的建
筑风格,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清代建筑风格。

富有典雅的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展现了封建社会的奢华和雍容,体现了清朝文化的繁荣和昌盛。

礼仪
清代礼仪严谨,注重礼节和仪式,反映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礼制严格的特点。

清代的礼乐制度精致繁复,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尊卑有序和等级分明。

清代的礼仪文化对后世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清朝文化作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而丰富的
内涵,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清朝文化的精髓将继续激励和启迪后人,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中华文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清政府的腐败资料

清政府的腐败资料

公元1840年英军围困珠江口、攻占浙江定海、直逼天津大沽,使得道光帝大为震惊,忙派琦善等人与英军谈判,同时又将林则徐治罪,重新开放广州。

然而,英军并不满足于此,他们继续对虎门、宁波、厦门等地进行攻击,并于1842年攻占吴淞。

至此,清政府不得不向与英国签定《南京条约》。

此后,法国和美国也效仿英国,与中国签定了中法《黄埔条约》和中美《望夏条约》,中国的门户从此被打开了。

英、法等国于1856年至1860年再次对华宣战,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在这次战争开始阶段,英法联军由天津登陆,直逼北京,清咸丰帝不得已逃往热河避暑山庄。

1856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并纵火烧毁了这座有"万园之园"之称的著名园林。

后,中国被迫于各侵略国签定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不平等条约,迫使清政府进一步对外开放国门,并割让了大批土地。

清朝在同治和其后的光绪二帝在位的时候,大权全部落在慈禧太后手中;在她垂帘听政期间,中国先后与法、日等国交战,特别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赔偿军款,也使刚刚开始的洋务运动遭受了严重的挫折
戊戌变法失败后,中国北方爆发了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运动,以英、美、法、俄、日、德、意、奥八国组成的联军再次进军中国,并攻占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

之后,中国与八国
代表签定了《辛丑条约》,同意进一步开放商埠,割地赔款,并协助消灭义和团。

初中资料清朝统治多少年在历史上存在

初中资料清朝统治多少年在历史上存在

清朝统治多少年在历史上存在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国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统一政权。

也是中国最后我国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统治了中国268年。

;
1616年,族长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前清。

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明朝首都
北京。

一片石之战后,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剃发易服,
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掌握全国。

后历经康雍乾三朝,发展至鼎峰。

这一时期多民族统一国家得到稳固,基本上奠定了中国
版图,同时君主专制发展战略到顶峰。

但是中后期由于自由民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
思想停滞渐次落后于世界。

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多遭列强入侵,主权严重丧失。

第二次鸦片战争小型化之后开始了科技化的探索,地主需要进行了洋务运动。

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稳步加深,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始进行戊戌变法,但是变法失败。

1900年夏天
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中国。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
民地半殖民地。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几百年从此已经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
帝制。

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

入关后的十位十位皇帝分别为嘉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
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清朝虽然腐朽的参考文献

清朝虽然腐朽的参考文献

清朝虽然腐朽的参考文献
一、史料:
1.南开大学历史系编:《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中华书局1959年版。

2.《清朝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

3.《皇朝经世文编》。

4.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李煦奏折》,中华书局1976年版。

5.(清)王庆云:《石渠余记》。

6.(清)叶梦珠:《阅世编》。

7.(清)包世臣:《安吴四种》。

8.《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三联系书店1959年版。

9.李华编《明清以来北京工商业会馆碑刻选编》,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二、近人论著:
1.张研《清代经济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陈桦《清代区域经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南京大学历史系编《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李文治等《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5.傅依凌《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傅依凌《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7.杨端六《清代货币金融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

终于集全了清朝十二帝画像资料

终于集全了清朝十二帝画像资料

终于集全了清朝十二帝画像资料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兵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建立,清帝退位,共有十二帝,国祚267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二十年后,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清军趁李自成占领北京没有稳住阵脚之势,突入关内。

清军逐步掌握全国。

康雍乾三世,国家得到巩固,奠定了中国版图,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清朝中后期由于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政策等,渐渐与世界脱节。

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后,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从此结束。

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满族文化网(微信号:mz_whw)主打满族文化和东北文化,打造最接地气的生活微信。

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努尔哈赤(清太祖)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2.21-1626.9.30),清王朝的奠基者,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25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萨尔浒之役后,迁都沈阳。

之后席卷辽东,攻下明朝在辽七十余城。

1626年兵败宁远城之役,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又亲率大军,征蒙古喀尔喀,七月中旬,努尔哈赤身患毒疽,不久去世,葬于沈阳清福陵。

清朝建立后,尊为清太祖,谥曰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皇太极(清太宗)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被漠南蒙古部落奉为“博格达·彻辰汗”,又称天聪汗,同年改女真族名为满洲,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

皇太极前后在位17年。

在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朝作战,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入关后十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顺治(清世祖)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

清朝的历史文献

清朝的历史文献

清朝的历史文献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历史文献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情况。

清朝的历史文献主要包括史书、诗词、笔记、奏折等多种形式,这些文献对于我们了解清朝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一、史书史书是记录清朝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其中最为著名的史书是《清史稿》。

《清史稿》是清朝结束后编纂的一部详细记载清朝历史的巨著,共360卷,对清朝的建立、发展、衰落等各个阶段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记述。

《清史稿》不仅是对清朝历史的梳理和总结,同时也收录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历代皇帝、文臣武将的事迹,成为研究清朝的重要参考书籍。

另外,清朝还有一些其他史书,比如《清实录》、《皇清文史资料辑录》等,这些史书都是对清朝历史的重要补充。

通过研读这些史书,我们可以了解到清朝王朝的来源、建立方式以及清朝各个时期的统治格局和变迁。

二、诗词清朝时期,文人雅士的创作活动非常活跃,他们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社会的观察。

清朝的诗词体裁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乾隆时期的“诗坛四大家”:纳兰性德、郑板桥、蒋士铨和蒲松龄。

他们的作品以婉约清新、含蓄深沉而闻名,对后世文人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朝的诗词文献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情感,还展现了清朝文人的艺术追求和创作心得。

通过阅读这些诗词,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清朝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文人士大夫的价值观念。

三、笔记笔记是清朝的另一种重要历史文献形式,它们记录了文人们的日常生活、见闻和思考。

清朝的笔记内容广泛,主题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最具代表性的清朝笔记是钱谦益的《续文献通考》,它从历史的角度来审视和总结各种文献,对清朝社会状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考究。

清朝的笔记文献不仅是史书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是了解当时社会风貌和文人思想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这些笔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清朝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清朝文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四、奏折奏折是清朝皇帝和官员们对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事务的上奏文书。

清朝请安制度 史料

清朝请安制度 史料

清朝请安制度史料
清朝的请安制度是当时宫廷和朝廷中的一项重要礼仪制度,有关清朝请安制度的史料主要来自于宫廷记录和史书记载。

以下是一些关于清朝请安制度的史料资料:
1.《清实录》:皇帝的请安和朝见记录可在《清实录》中找到。

这是一部详细记录清朝各朝代皇帝的政务和宫廷活动的史书。

2.《御批实录》:这是清朝皇帝对内阁和各级官员请安的批示记录。

如清雍正帝的御批实录中就有记录了对内阁首辅请安的情况。

3.《宫中档案》:清朝官方对宫廷仪式和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其中包括请安制度。

这些档案目前可以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库中找到。

4.《清世祖实录》:这是关于清世祖康熙皇帝的实录记录,其中记载了康熙皇帝对官员请安的情况,包括有关礼仪和规定等。

5.《官场日记》:一些清代文人和官员在他们的日记或文字作品中有关于清朝请安制度的描述,例如袁枚和纪晓岚等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第一个皇帝努尔哈赤(名),庙号"太祖",谥号先叫"武皇帝",后叫"高皇帝",年号"天命",全称"承天广运神功圣德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第二个皇帝皇太极(名),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年号先"天聪"后"崇德",全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第三个皇帝顺治(年号,以下同),名"福临",庙号"世祖",谥号"章皇帝",全称"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清入关后第一位清朝皇帝第四个皇帝康熙,名"玄烨",庙号"圣祖",谥号"仁皇帝",全称:"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第五个皇帝雍正,名"胤禛",庙号"世宗",谥号"宪皇帝",全称:"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第六个皇帝乾隆,名"弦歴",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全称:"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第七个皇帝嘉庆,名"永琰",庙号"仁宗",谥号"睿皇帝",全称:"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第八个皇帝道光,名"绵寜",庙号"宣宗",谥号"成皇帝",全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第九个皇帝咸丰,名"奕詝",庙号"文宗",谥号"显皇帝",全称:"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第十个皇帝同治,名"载淳",庙号"穆宗",谥号"毅皇帝",全称:"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第十一个皇帝光绪,名"载湉",庙号"德宗",谥号"景皇帝",全称:"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第十二个皇帝宣统,名"溥仪",也被尊为"清逊帝"或"末皇帝"。

2004年,清皇室家族后代已协商为溥仪追加谥号为愍帝,庙号为恭宗清朝皇帝家谱,介绍清朝各位皇帝的子嗣,也就是贝勒和格格。

清朝皇帝家谱:努尔哈赤爱新觉罗褚英,长子,广略贝勒。

爱新觉罗代善,次子,礼烈亲王。

爱新觉罗阿拜,三子,镇国勤敏公。

爱新觉罗汤古代,四子,镇国克洁将军。

爱新觉罗莽古尔泰,五子。

爱新觉罗塔拜,六子,辅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阿巴泰,七子,饶馀敏郡王。

爱新觉罗皇太极,八子,清太宗。

爱新觉罗巴布泰,九子,镇国恪僖公。

爱新觉罗德格类,十子。

爱新觉罗巴布海,十一子。

爱新觉罗阿济格,十二子。

爱新觉罗赖慕布,十三子,辅国介直公。

爱新觉罗多尔衮,十四子,睿忠亲王。

爱新觉罗多铎,十五子,豫通亲王。

爱新觉罗费扬果,十六子。

努尔哈赤有8女,另有1个养女,1个养孙女。

长女东果格格,又称东果公主,嫁给董鄂氏何和礼。

次女:嫩哲格格,又称沾河公主,先嫁给巴图鲁伊拉喀,后又嫁给早年投附的沾河部扬书之子,郭尔罗氏达尔汗。

三女:莽古济,先嫁给哈达部那拉氏吴尔古代,称哈达格格,又称哈达公主;后又嫁给蒙古敖汉部博尔济吉特氏琐诺木杜凌。

四女:穆库什,称和硕格格,又称和硕公主,先嫁给海西女真乌拉贝勒那拉氏布占泰,后又嫁给钮祜禄氏巴图鲁额亦都八子图尔格。

五女:嫁给巴图鲁额亦都次子党奇(达启)。

六女:嫁给海西女真叶赫那拉氏苏鼐(nài)。

七女:嫁给骑都尉那拉氏鄂托伊。

八女:称聪古图公主,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固尔布锡。

养女:嫁给喀尔喀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巴约特台吉恩格德里。

养孙女:嫁给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台吉奥巴----------------------------------------------------皇太极爱新觉罗•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爱新觉罗•洛格,早殇爱新觉罗•洛博会,早殇。

爱新觉罗•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爱新觉罗•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爱新觉罗•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第八子,早殇。

爱新觉罗•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爱新觉罗•韬塞,十子,辅国公。

爱新觉罗•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女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名阿图,母孝庄文皇后,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

六女:固伦公主,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满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伦淑哲公主,母孝庄文皇后,嫁镶黄满洲旗旗人喇玛思。

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

九女: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十女:县君,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母懿靖大贵妃,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十二女:乡君品级,母氏阙,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硕恪纯长公主,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福临儿子(共8个有记载)皇长子爱新觉罗•牛钮皇次子爱新觉罗•福全皇三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皇帝皇四子荣亲王(未取名,幼年逝世)皇五子爱新觉罗•常宁皇六子爱新觉罗•奇绶皇七子爱新觉罗•隆禧皇八子爱新觉罗•永干女儿(6个)皇长女(1652~1653),顺治九年三月十五生,母庶妃陈氏,顺治十年十月殇皇二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母庶妃杨氏皇三女(1653~1658),顺治十年十二月十三生,母庶妃巴氏,顺治十五年三月殇皇四女(1654~1661),顺治十一年十二月初二生,母庶妃乌苏氏,顺治十八年三月殇皇五女(1654~1660),顺治十一年十二月二十生,母庶妃王氏,顺治十七年十二月殇皇六女(1657~1661),顺治十四年十月初六生,母庶妃那拉氏,顺治十八年二月殇养女(3个)和硕和顺公主,承泽亲王硕塞女。

和硕柔嘉公主,安郡王岳乐女。

固伦端敏公主,简亲王济度女。

-------------------------------------------------------玄烨爱新觉罗•承祜爱新觉罗•承瑞爱新觉罗•承庆爱新觉罗•赛音察浑爱新觉罗•长华爱新觉罗•长生爱新觉罗•万黼爱新觉罗•允禶以上各子幼殇,未序齿皇长子爱新觉罗•胤禔,固山贝子,原名爱新觉罗•保清皇次子爱新觉罗•胤礽,皇太子,后封理密亲王,原名爱新觉罗•保成皇三子爱新觉罗•胤祉,诚隐亲王皇四子爱新觉罗•胤禛,雍正皇帝皇五子爱新觉罗•胤祺,恒温亲王皇六子爱新觉罗•胤祚,幼殇皇七子爱新觉罗•胤佑,淳度亲王皇八子爱新觉罗•胤禩,原封廉亲王,后废皇九子爱新觉罗•胤禟,封为贝子皇十子爱新觉罗•胤俄,辅国公皇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禌,幼殇皇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祹,履懿亲王皇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祥,怡贤亲王皇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恂勤郡王皇十五子爱新觉罗•胤禑,愉恪郡王皇十六子爱新觉罗•胤禄,出继承泽亲王硕塞之后皇十七子爱新觉罗•胤礼,果毅亲王皇十八子爱新觉罗•胤祄,幼殇皇十九子爱新觉罗•胤禝,幼殇皇二十子爱新觉罗•胤祎,简靖贝勒皇二十一子爱新觉罗•胤禧,慎靖郡王皇二十二子爱新觉罗•胤祜,恭勤贝勒皇二十三子爱新觉罗•胤祈,诚贝勒皇二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秘,诚恪亲王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即位后为避讳,诸皇子名中“胤”字辈的,改为“允”字。

女儿皇长女(1668年—1671年),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生;十年十月殇,时年三岁。

母庶妃张氏。

皇二女(1671年—1673年),康熙十年三月初九生;十二年二月殇,时年三岁。

母庶妃董氏。

皇三女,固伦荣宪公主,母庶妃马佳氏。

皇四女(1674年—1678年),康熙十三年二月初十生,康熙十七年殇,时年五岁。

母庶妃张氏。

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母布贵人兆佳氏。

皇六女,固伦恪靖公主,母贵人郭络罗氏。

皇七女(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六月初一生,八月即殇。

母德妃乌雅氏。

皇八女(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九生,闰六月殇。

母皇贵妃佟佳氏。

皇九女,固伦温宪公主,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女,固伦纯悫公主,母庶妃那拉氏。

皇十一女(1685年—1686年),康熙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七生;二十五年五月殇。

母温僖贵妃钮祜禄氏。

皇十二女(1686年—1697年),康熙二十五年闰四月二十四生,康熙三十六年二月卒,时年十二岁。

母德妃乌雅氏。

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四女,和硕悫靖公主,母贵人袁氏。

皇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母敬嫔章佳氏。

皇十六女(1695年—1707年),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生;四十六年十月殇,时年十三岁。

母庶妃王氏。

皇十七女(1698年—1700年),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生;三十九年十一月殇,时年三岁。

母庶妃刘氏。

皇十八女(1701年),康熙四十年十月十八生,不久即殇。

母和嫔瓜尔佳氏。

皇十九女(1703年—1705年),康熙四十二年二月十四生;四十四年二月殇,时年三岁。

母襄嫔高氏。

皇二十女(1708年),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初九生,十二月殇。

母庶妃钮祜禄氏。

养女,固伦纯禧公主,圣祖弟恭亲王常宁长女,母庶福晋晋氏。

-----------------------------------------------------胤禛爱新觉罗•弘晖,长子,端亲王。

爱新觉罗•弘时,三子,削宗籍。

爱新觉罗•弘历,四子,清高宗,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昼,五子,和恭亲王。

爱新觉罗•弘瞻,六子,果恭郡王,初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后。

爱新觉罗•福惠,七子,怀亲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