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愚公移山

教学设计过程:

1.在梳理文意的过程中,重点应当是解释难词难句。

2.认识愚公和智叟对话的内涵,这是全文的核心。

3.愚公妻子和智叟的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也很接近,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4. 关于思想意义的分析。首先要充分理解愚公这一艺术形象。其次要认识愚公和智叟对话的内涵,这是全文的核心。再次,要把握神话结尾的作用。

一、通假字

(1)始一反焉(“反”通“返”,义:返回。)

(2)汝之不惠(“惠”通“慧”,义: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义:没有。)

(4)一厝朔东(“厝”通“措”,义:放置。)

二、古今异义

(1)太行、王屋二山,方.

七百里。(古义:方圆,范围,指周围的长度;今义:常指方向,四个角都是90°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六面体。)

(2)惩.

山北之塞(古义:苦于;今义:处罚,警戒。) (3)聚室.

而谋曰(古义:家人;今义:常指屋子。) (4)本在冀州之南,河阳.

之北(古义:山之南,水之北;今义:常指太阳。) (5)达于汉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今义:常指阴天。) (6)何苦而不平(古义:担心什么;今义:表反问语气)

三、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将要,快要) 且.

焉置土石(况且) 且焉.置土石(哪里)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用在句尾,表示的语气,呢) 始.龀(刚刚) 始.

一反焉(才) 其.妻献疑曰(代词,他的) 其.

如土石何(放在“如……何”的句式前,加强反问语气) 河阳之.

北(结构助词,“的”) 跳往助之.

(代词,代愚公等人) 汝心之.

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曾不能损魁父之.

丘(代词,指这件事) 操蛇之神闻之.

(代词,指这件事) 河曲智叟笑而.

止之曰(连词,表修饰关系) 且

而.

山不加增(连词,表转折关系) 聚室而.

谋曰(连词,表承接关系)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介词,凭借,依靠)

河曲智叟无以应(连词,来)

四、词类活用

(1)箕畚..

运于渤海之尾(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运) (2)吾与汝毕力平险.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险峻的大山) (3)面.

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向,面对) 五、主旨

文章通过写愚公移山的过程,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六、结构

第一部分(1自然段):交代故事背景,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2自然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第三部分(3自然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

第四部分(4自然段):故事的结尾,写愚公移山愿望的实现。

七、扫描重难点

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际不愚,而是“大智”,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有“贬义褒用”的作用。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产生了极强的讽刺效果。

八、特殊句式

(1)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省略句,句首省略主语二山。)

(2)如太行、王屋何?(“如……何”是固定结构,表示“把……怎么样”。)

(3)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代词“焉”提前。)

(4)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甚”是主语“汝之不惠”的前置谓语,前置的目的是为了强调谓语,应为“汝之不惠,甚矣”。)

(5)何苦而不平?(倒装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前置宾语。)

(6)帝感其诚。(被动句,同时又是省略句,“感”后省略了介词“于”。)

九、成语积累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有恒心,不怕困难。

十.重点问题探究

(1)在如此艰巨的移山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子孙、遗男、智叟他们分别是怎么说怎而 以

么做的呢?(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由此可见他们各自持怎样的态度呢?

(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的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3)本文在写作上值得我们借鉴的是什么?(明确衬托和对比写法的运用)

(4)故事中的细节描写(语言、神态、动作)都很生动,反应了人们对移山的态度,试举例分析。(如妻子的“献疑”,家人的“杂然相许”,遗男的“跳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等。

十一、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