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打样工教学大纲
染色打样实训教程
![染色打样实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f29793aeaad1f346933f9a.png)
洗液多用于不便用刷子洗刷的仪器或刷子
刷不下的污垢。
有机溶剂是针对各类油性污物的洗涤,或
借助某些有机溶剂能与水混合而又挥发快 的特殊性,冲洗一下带水的仪器。
东 莞 永 亨 织 带 有 限 公 司
常用洗液的制备及使用
铬酸洗液 碱性洗液:常用的有:碳酸钠洗液、碳酸
玻璃仪器图片
东 莞 永 亨 织 带 有 限 公 司
东 莞 永 亨 织 带 有 限 公 司
玻璃仪器图片
二、容量分析仪器使用规范
东 莞 永 亨 织 带 有 限 公 司
(一)移液管和吸量管
1、移液管和吸量管选用
移液管又称胖肚吸管,精确度较高。 吸量管准确度低于移液管。 在使用前,需根据移取体积选择合适的移液
氢钠洗液、磷酸三钠洗液等。
碱性高锰酸钾洗液 纯酸纯碱洗液 有机溶剂 草酸洗液
(二)洗涤玻璃仪器的步骤与要求
东
莞 1、常规洗涤方法
永
亨 (1)用水刷洗
织
带 (2)用合成洗涤剂刷洗
有 限
(3)用去污粉刷洗
公 司
(4)碱酸浸洗
东 莞 永 亨 织 带 有 限 公 司
溶液转移
3、定容
向容量瓶内加水至离标线1厘米左右时,应
东 改用滴管小心滴加,最后使液体的弯月面与标线 莞 正好相切。若加水超过标线,则需重新配制。
永 亨
4、摇匀
织
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
带 体混合均匀。静置后如果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有 这是因为容量瓶内极少量溶液在瓶颈处润湿所损
管和吸量管。一般选取规格大于或等于移取 溶液体积的移液管;大于溶液的体积时,要 选取相近规格的吸量管。
《印染打样》课程标准
![《印染打样》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caddd8f8762caaedd33d42a.png)
《印染打样》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印染打样》【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适用专业】:绍兴中专纺织品检验和贸易1.课程性质:印染打样是染整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
随着新型纺织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纺织产品的花色品种丰富多彩,服装加工对染整产品的色光要求不断提高,这给从事配色打样工作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们应掌握拼色基本原理与方法、染化料助剂及纺织品的性能,尤其对仿色所用染料的色泽特征(包括色光、力份、染深性等)要有充分的了解,并对各类染料的三原色混色效果要有足够的认识,以便正确选用染料,快速、准确地配色、打样、放样,并投入生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仿色打样有深入的了解;使学生熟悉印染打样的工作程序,掌握来样仿样的方法,基本胜任印染厂仿色打样的工作。
2.课程内容2.1 课程重点与难点2.1.1 本课程的重点了解常用染料的色泽、色光、染深性、拼色效果等,学会制作单色样卡和拼色宝塔图,初步掌握拼色方法与基本技巧,具备常见色泽的配色打样能力。
2.1.2 本课程的难点基于本课程对印染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求较高,本课程必须补充常见织物的染色方法和基本实验仪器的操作使用方法,并要求学生操作准确和熟练,使学生初步具备仿样能力。
2.2 课程内容绪论课程介绍;课程内容,课程目的以及其它相关课程;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介绍;第一章实验基础操作(1)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2)染料母液配置及换算第二章仿样部分(1)单色样卡制作(2)三原色拼色宝塔图制作(3)仿色综合操作第三章电脑测色配色系统原理及使用(1)光与色的基本知识(2)电脑配色的三种方式(3)电脑配色过程3.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3.1 实践教学的要求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训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2 实践安排4.考核办法4.1 本课程属于第二类课程。
4.2 期末成绩:平时占30%,期中考核占30%,期末考核占30%。
染整打样教案
![染整打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79abce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4b.png)
染整打样教案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教案班级13染整技术课程染整打样教师许凯鸿日期课题染整打样常用仪器设备课时 2 教具打样相关仪器授课教材《染整打样》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1、了解染整打样常用的设备种类、工艺适用性、性能特点;2、了解各种打样设备的基本结构、运转(动作)过程、设备使用的操作规程;3、掌握打样常用设备的操作、有关工艺参数的设定方法和编程方法;4、掌握打样常用仪器的使用清洁和保管方法。
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重点难点: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授课类型堂授,综合课教学关键掌握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对方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作业布置1.简单总结一下染整打样设备有哪些特点?2.操作使用打样设备要注意哪些问题?3.标准光源灯箱中,D65、CWF、TL84、UV等各代表什么光源?课后附记染整打样离不开染整打样的设备。
对设备的熟悉和掌握是之后染整打样实践的基础。
教学过程教学课题三原色拼色样卡制作项目教学环节师生活动一、移液管和容量瓶的使用1、移液管:常用来吸取染料母液或助剂溶液的计量器具。
在使用时,要规范操作,以确保所移取的溶液体积准确。
(1)移液管的选用分为胖肚式和直管式。
管上有“吹”字则为吹出式,即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无“吹”字的或标注“快”字的不需要将管尖溶液吹出。
使用前要看清。
为了减小溶液移取时的体积误差,在使用前,需根据移取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移液管。
在移液管上端有一色块,色块上方数字即为移液管的规格,色块下面的数字为移液管的精度。
一般选取移液管规格等于需移取溶液的体积。
选取的移液管的规格要大于或等于移取溶液的体积,而不宜用小于移液体积的移液管分次移取;大于溶液的体积时,要选取相近规格的移液管。
对于不同吸料量要选用正确的移液管,一般规定:0.93mL以下选用1mL吸管0.93~1.8mL选用2mL吸管1.8~4.6mL选用5mL吸管4.6~9.3mL选用10mL吸管9.3mL以上选用15mL吸管(2)吸料的正确姿势和注意事项①吸料时,身体站直,左右手分执洗耳球与吸管,吸管与水平面垂直并紧靠瓶口(打样瓶或料瓶)内壁。
区职教中心 教学设计 活性染料染色来样打样
![区职教中心 教学设计 活性染料染色来样打样](https://img.taocdn.com/s3/m/574a3fa16bd97f192279e9fb.png)
课题:活性染料染色-来样打样
班级:15染服课程:印染打样主讲:**
一教学目的:
1 掌握活性染料浸染棉织物来样打样过程
2 熟悉颜色之间的色差,会对色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来样打样
难点:颜色色差比较
三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请学生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 现在染棉布所用的染料是什么?
2 在染色时,我们一般设定水浴锅温度为多少?
[新课]
1来样打样的定义及流程
客户提供小样(颜色),你染出小样的颜色,同时得到染色配方。
确定颜色配方→染色→修改配方→再次染色
2 比较颜色的色差
确定两块颜色接近的小样,比较两块小样的颜色差别,并通过加减层
来确定两块样的配方差异。
3 发样,染色操作
1)分析来样,确定配方
①每人一块小样,根据样本来确定配方,写下来
②要求会加减层,调色。
2)实验操作(学生动手操作)
①吸料:根据配方吸取所需母液。
②染色:加元明粉促染,加纯碱固色
③后处理: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4 教师指导
根据学生的操作,教师示范。
指导学生操作。
[小结及注意点]
1 颜色的色差辨别,左右并列,10秒钟确定差别。
2 来样打样,先确定配方,写下来,再吸料操作
3 实验操作
吸料要准确,称量要精确,实验要到位,处理要得当。
染色打样实训教程
![染色打样实训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5be725f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84.png)
染色打样实训教程1. 引言染色打样是一种常见的纺织品设计和制作的步骤之一。
通过染色打样,可以对纺织品材料进行颜色测试和效果预估,帮助设计师和制造商确定最终产品的色彩方案。
本教程将介绍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和一些常用的实训技巧。
2. 准备工作在开始染色打样实训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2.1 材料准备•纺织品样品:选择需要进行染色打样的纺织品样品,可以是纱线、面料或成衣等。
•染料:根据设计需求选择合适的染料,保证染色效果符合预期。
•辅助材料:包括搅拌棒、盛放染料的容器、手套等。
2.2 实验环境准备•染色实验室或工作室:确保工作环境整洁、通风,并具备染色实验所需的设备和仪器。
•安全设施:佩戴手套、戴口罩等防护设备,避免人体接触到有害物质。
3. 染色打样步骤以下是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3.1 准备染料溶液根据实验需要,将合适的染料溶解于水中,得到染料溶液。
确保染料完全溶解,避免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情况。
3.2 样品处理将纺织品样品浸泡在准备好的染料溶液中,搅拌保证染料均匀分布。
根据实验需要,可以调整搅拌的时间和方式,以达到预期的染色效果。
3.3 清洗和固定染色将染色后的样品取出,用清水冲洗以去除余染料。
接下来,将样品浸泡在固定剂中,保证染色效果得以固定。
3.4 干燥和整理将固定后的样品进行晾干,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工作,如剪裁、缝边等,以最终呈现出设计师预期的效果。
4. 染色打样实训技巧以下是一些染色打样实训中常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4.1 染料比例根据染料的浓度和需要染色的纺织品材料重量,合理调整染料的比例。
过高或过低的染料浓度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4.2 温度控制染色时,控制染料溶液和样品的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染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染色效果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验要求合理调整温度。
4.3 染色时间染色时间是影响染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短或过长的染色时间都会导致染色不均匀或染色过深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验经验进行合理控制。
4.4 搅拌方式在染色过程中,搅拌样品的方式也会影响染色效果。
染整打样教案
![染整打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493b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5.png)
染整打样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染整打样的概念和作用。
2. 学习染整打样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掌握染整打样过程中的实验操作技巧。
4. 提高学生对染整打样结果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整打样的概念和作用1.1 什么是染整打样1.2 染整打样的作用2. 染整打样的基本步骤2.1 准备工作2.1.1 确定染整打样的目的2.1.2 确定打样布的种类和规格2.1.3 准备染料和助剂2.2 打样前的处理2.2.1 布料的准备2.2.2 预处理2.3 草图和色样2.3.1 制作草图2.3.2 制作色样2.4 进行染整打样实验2.4.1 染色实验2.4.2 整理实验结果3. 染整打样的注意事项3.1 实验室安全操作3.2 设备和试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3.3 温度、时间和pH值的控制3.4 数据的记录和整理4. 染整打样结果的分析和评价4.1 样品色泽和均匀度的评价4.2 色差的评价4.3 光泽度、手感和牢度的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染整打样的概念、作用、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验操作演示在实验室中进行染整打样的操作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实验操作的理解。
3. 实验操作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染整打样实验操作训练,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讨论组织学生对染整打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促进他们对染整打样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1. 染整打样的概念和作用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染整打样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染整打样在纺织品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染整打样的基本步骤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演示,向学生介绍染整打样的基本步骤,并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3. 染整打样的注意事项通过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演示,向学生介绍染整打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帮助他们避免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危险。
4. 染整打样结果的分析和评价组织学生对染整打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观察和判断样品的色泽、均匀度、色差、光泽度、手感和牢度等指标。
印染打样课程标准最新版11
![印染打样课程标准最新版11](https://img.taocdn.com/s3/m/689be9c751e79b896902264e.png)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印染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印染打样》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印染打样二、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染整技术专业三、教学课时:792四、学分:48五、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的学习常见的纤维及混纺制品染色、印花打样、具备较高的配色打样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能根据来样情况正确的制定染色或印花工艺。
2.能根据工艺进行小样染色、印花操作。
3.能利用灯箱进行熟练的对色操作,并根据色差进行调色。
4.能根据客户来样进行大小样的确定。
六、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染整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核心课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项目教学法”,并贯彻“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路,在教学理念一体化的原则。
注重学法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围绕生产实际工作任务的需求,让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并提高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种面料的染色、印花配色打样技能。
七、内容纲要八、教学方法与建议1.本课程利用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强调学生实践操作,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建议分4学期授课。
九、评价方法与建议1.本课程采用实践考核2.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初级及中级工资格证考核。
十、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议1.要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应紧密联系企业,了解最新的印染打样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2.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通过与企业合做,开发一套印染打样实践操作教学视频应用到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十一、教材编写与建议1.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课程标准》,有利于落实课程目标。
2.以“项目”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基本技术分解成若干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确定教材内容。
3.教材内容要符合当前企业印染打样的实际情况,去除原先的落后的打样技术,让学生学到先进的、实用的技术。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讲课稿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讲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aa341b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94.png)
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讲课稿染色打样的基本步骤纤维制品的染色生产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即浸染法和轧染法。
两种方法各有其特点,例如:浸染法适合小批量,多品种产品染色加工,设备占地小,单台机价格相对低,使用灵活性强。
而轧染法则突出体现为染色生产具有连续高效的优点,而且对某些染料如还原染料等更适合应用。
相对应两种染色方法,染色打样也分别具有浸染和轧染打样两种方式。
一、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浸染法打样的基本步骤可表示为:润湿被染物→准备热源→配制染液→染色操作→整理贴样1、织物(或纱线)润湿:将事先准备好的织物(或纱线)小样,放入温水(40℃左右)或冷水(对于低温染色的染料如X型活性染料等)中润湿浸透,挤干、待用。
2、热源准备打开水浴锅加热,没有水浴锅者可用电炉子间接水浴加热。
3、配制染液根据染料浓度、助剂用量及浴比配制染液。
一般缓染剂在配制染液时加入,促染剂在染色一定时间(一般为15min)后开始加入。
4、染色操作将配制好的染液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入染温度,放入准备好的织物开始染色,在规定时间内升至染色的最高温度,加入所用促染剂(对用量较大的可分2~3次加入);加入时,先将织物提出液面,搅拌溶解后再将织物放入,染至规定时间,取出染样,水洗,皂煮(需要固色的要进行固色),水洗,最后熨干。
5、整理贴样将染色或固色后已经干燥的织物,裁剪成适合样式表格大小的整齐方形或花边方形,在裁好的方形反面边沿处涂抹固体胶,对应粘贴在样卡上。
注意粘贴时,各浓度样织物纹路方向要一致。
染色后的纱线可整理成小束后,扭成“8”字形等,用胶带粘贴在样卡对应处。
6、注意事项(1)在染色开始的5min内和刚加入促染剂后5min 内,染料上染较快,此时,需加强搅拌,以防染色不匀;(2)在染色的整个过程中,要尽量防止织物暴露在液面外;(3)染色时,织物要处于松弛状态,避免玻璃棒压住织物影响染液渗透;(4)如果染色结束时染液的颜色较浓,说明染料的上染率低,此时应检查染色处方是否合理;若与染料的实际上染能力不相符(如活性染料一般较低,直接染料及酸性染料一般较高),则应调整助剂的用量重新染色;(5)若出现染色不匀现象,必须重新染色。
第四章_染色打样基本知识演示文稿
![第四章_染色打样基本知识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cc36a0a3284ac850ad0242f6.png)
表征染色基本理论的重要术语 表征染色质量的主要术语
表征染色工艺的重要术语
二、染色打样中有关浓度的表示方法。
熟悉各浓度表示方法的适用范畴,掌握各浓
度表示含义和染色常用溶液的配制方法。
三、熟练掌握染色打样中的相关计算和染色 生产中的相关计算。
染料直接性解读与测定
直接性解读:
染料直接性产生的内因是染料分子或离子与纤
山 东 丝 绸 纺 织 职 业 学 院
维之间总是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又称为范德华 力,简称范氏力)、氢键或库仑引力(离子键) 等作用力,而这种作用力又大大超过染料分子 或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故而表现为染 料直接性。 直接性测定:
在规定的染色条件下,测定染料的平衡上染百
分率(见平衡上染百分率测定)。 返回
返回
染料配伍性的解读与测定
配伍性解读: (1)配伍性是染料拼混使用时的重要性能。
山 东 丝 绸 纺 织 职 业 学 院
(2)配伍性差的染料拼混时存在竞染现象。
(3)染色时必须选用配伍性良好的染料。以保 证染色产品颜色的稳定。 配伍性测定: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料在同一染浴先后染
色数块织物或纱线,根据染后织物的颜色深浅
(一)上染与染色
山 东 丝 绸 纺 织 职 业 学 院
定义:指染料与纤维间通过物理、化学
或物理化学的作用,或者染料在织物上 形成色淀,而使纺织品获得指定色泽,
且色泽均匀而坚牢的加工过程。
解读: 两个概念不完全等同。
(二)上染百分率(简称上染率)
定义:指染色至某一时间时,上染到纤
山 东 丝 绸 纺 织 职 业 学 院
不同时间的染料上染百分率,作出上染率和 时间的关系曲线。 返回
《染整工艺》教学大纲
![《染整工艺》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7ff154360cba1aa811da95.png)
《染整工艺》教学大纲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染整工艺》是高职高专染整技术专业的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属(理论+实践)课程,本课程是高职高专国家级精品课程。
课程是以市场实际需要的染整加工终端产品为载体,以不同纤维类型即以纤维纤维、蛋白质纤维和合成纤维织物及其他形态的染整加工方式为主线,按照印染行业职业岗位群对染整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素养与基本岗位技能的要求取舍教学内容;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对实际职业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
本课程通过校企合作,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学生必须获得染色小样工中级工技能等级证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染整生产过程、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会制定各种纤维及纺织品染整工艺的专业实践能力,完成染整企业主要产品生产的工作过程。
《染整工艺》与其它课程的先后衔接关系如图:本课程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独立操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主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是校企合作课程。
1.2设计思路(1)以染整企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分析作为切入口,根据工作对象、内容、手段与成果的要求,将基于学科知识系统的课程教学方式转换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方式。
(2)将染整加工典型产品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主线而展开教学,以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为载体,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会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达到培养染整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的目的。
(3)本课程将按照典型生产产品确定不同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是由各个工序的工作过程所组成,将不同工序的工作过程串行起来,即完成该工作任务,所以本课程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
(4)在课程实施中,通过教学情境设计,采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专业知识竞赛等方法,针对每一个工作过程来实现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掌握。
染色打样培训计划
![染色打样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f070379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9a.png)
染色打样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近年来,随着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染色打样技术要求也日益提高。
为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公司计划开展染色打样培训活动,以满足市场需求并提高企业竞争力。
二、培训目标1.了解染色打样的基本概念和流程;2.掌握染色打样的技术要点和操作方法;3.提升员工的染色打样能力,提高质量和效率;4.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培训内容1. 染色打样基础知识•染色打样概念及作用•染色打样流程和要求•常见染色打样工艺及注意事项2. 染色打样技术实践•染色配方的制定和调整•染色试样的处理和评估•染色色相分析和调整方法3. 染色打样质量管理•染色打样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异常处理及预防措施•染色打样质量评估方法四、培训方式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授染色打样的基础知识和技术要点;2.实践操作:组织实际操作练习,让学员亲自参与染色打样过程并掌握实践技能;3.案例分析:结合真实案例分析,帮助学员理解染色打样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实训考核:设置考核环节,考核学员对染色打样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培训时间安排•培训周期:2个月•培训时间:每周3天,每天4小时•培训地点:公司内部培训室六、培训收益1.员工技能提升,提高染色打样的质量和效率;2.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市场竞争力;3.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团队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七、总结通过染色打样培训计划,公司将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增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让员工在染色打样领域更加熟练和专业,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染整精品教案:来样打样(多拼色)
![染整精品教案:来样打样(多拼色)](https://img.taocdn.com/s3/m/12f61847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7d.png)
来样打样一、打样流程:1、浸染(母液浓度2g/L)R x%R10 x(mL)(1)定配方Y y% 吸染料Y 10y (mL) ――打样――对样――B z% B 10 z (mL)R x1%R10 x1(mL)调正配方Y y1% 吸染料Y 10y1(mL) 打样对样B z1%B10 z1(mL)R x n%确定配方Y y n%B z n%二、工艺配方1、浸染工艺配方浅色中色深色染料(o.w.f %)1以下1--3 3以上Na2SO4(g/L) 10 25 50Na2CO3(g/L) 10 15 20三、工艺条件1、浸染染色温度:600C 浴比:1:40上染时间:30分钟固色时间:30分钟后处理:水洗→皂洗(3g/L中性洗涤剂,浴比1:30,95℃以上5min)→水洗→干燥四、方法1.先总评色差,:6成色、8成色、9成色。
2.用深浅、色光、鲜暗评色差:例:很深、偏深、差不多、很浅,很深的话至少下调20%;色偏红、偏青、偏绿、很红、很青、很绿;色鲜、色暗、太鲜、太暗;3.色差最大的项排在前,调方时先处理:例:一个宝蓝色太暗、偏红、深浅差不多,先调暗。
4.一般调方先将色光鲜暗、色差加于配方,再调深浅总份量,四舍五入。
5.8成色的话,调方大于10%;9成色:调方2~5个;6.掌握染料之间的转换关系,例:两个不同的兰怎样转换。
7.积累经验,某类色加减效果的强弱(变色的强弱),并会对一些异常进行处理。
五、注意事项(1)水浴锅温度调节(约+50C)(2)布先润湿,挤干(3)放盐和碳酸钠时将布用玻璃棒捞起,并且边搅拌边缓慢加入(4)不断搅拌并注意不要让布浮出液面(5)1-6组加1.6克盐,7-12组加0.8克,碱剂均加1.6克(6)做好卫生工作。
附吸染料量计算方法V(ml)=(布重×染色浓度/母液浓度)×1000后处理:冷水洗→皂洗(3g/L中性洗涤剂,浴比1:30,95℃以上5min)→热水洗→冷水洗六、实验报告1、实验名称2、工艺配方3、工艺条件4、操作步骤5、贴样。
染整打样培训
![染整打样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5246173169dc5022abea0038.png)
看看A与B哪个深, 哪个红一点
A
B
二、色环
❖ 色光可以按照光谱显现 红、橙、黄、黄绿、绿、 蓝绿、蓝、蓝紫。再加 入紫、红紫,首尾相接 而排列成的环状。
紫
橙黄
绿 绿蓝
三、光源
A光源:标准黄色光(钨丝灯),它可用于鉴定染料及颜 料的同色异谱现象。
D65:相当于天然日光。至今它已被推荐为普遍应用的标 准照明体。
对色打样入门
写在培训之前……
培训内容
❖ 对色
颜色三要素 色环 光源 配色
❖ 操作
操作流程 面料代码 常用染料、工艺、助剂
图片展示
第一部分 对色
色的概念
色是当光射入肉眼,刺激视网膜而产生的视神经活动 传送到大脑,为大脑所认识的感觉之一。
❖ ❖
一、颜色三要素
色光(色相)、亮度(明度)、纯度(彩度)
让我们去现场看看吧…… Let’s go!
坯布准备
准备阶段
助剂准备
染料准备
吸料
红外线
上染
摇摆机
一般染白色(棉 类),腈纶与麻
灰
水车
烘干
CWF光源:美国商店灯,美国客户常用。 TL84光源:欧洲商店灯,欧盟客户常用。 UV光源:紫外光,用于比较白度及荧光增白剂的含量。
灯箱
日本灯箱
欧美灯箱
光源
D65
A
TL84
UV
同色异谱
❖ 一组颜色在不同光源下辨别色光,会呈现出 不同的色彩,即为“同色异谱”,又称“色 变”
D65
A
CWF
四、配色
尼龙:酸性染料
改性涤纶:分散阳离子染料
常用工艺
❖ 涤棉:染涤——套棉
❖ 腈棉:染腈——套棉 ❖ 尼棉:染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染尼
染色打样培训内容2
![染色打样培训内容2](https://img.taocdn.com/s3/m/433eeff410661ed9ad51f3d6.png)
染色打样培训内容2
该染色培训内容来自印染在线
活性染料染色:
1.活性染料是一类能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染料,它通常有染料母
体,活性基,水溶性基和架桥四分组成。
2.活性染料按活性基种类不同可分为均三嗪类, B -乙烯碸类,嘧啶
类,双活性基类等类型;按固色条件不同可分为冷固型,热固型和中温型等类型。
目前我国生产的活性染料主要有X 型(二氯均三嗪活性基,冷固型),K 型(一氯均三嗪活性基,热固型),KN 型(B -乙烯碸活性基,中温型)和M型(双活性基,中温型)等。
3.活性染料的染色过程一般包括染料的上染,固色和染后处理等步骤。
活性染料上染具有亲和力低,扩散性高,均匀性好,上染率较低,趋向上染平衡时间短等特点,可采用电解质促染,低温染色,小浴比染色等措施提高其上染率。
活性染料的固色通常有亲核取代和亲核加成两张机理,取决于活性基的类型。
影响活性染料固色率的因素主要有染料的性质和染色条件两个方面,其中染料性质包括染料的反应性,亲和力,扩散性等;染色条件包括染色PH 值,温度,浴比,电解质用量等。
4.活性染料染色的方法主要有浸(卷)染,轧染,轧卷堆染等,其中浸
(卷)染有一浴一步法,一浴二步法,二浴法等工艺;轧染一浴法,二浴法工艺。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一浴二步法浸(卷)染工艺,它是
将被染物先投入染液中完成染料上染后,再加入固色剂进行固色,这样可以尽量避免染料的碱性水解,提高染料的固色率和利用率。
5.活性染料除了可广泛地应用于棉,麻,黏胶纤维的染色外,还可
用于Tencel、Modal 等新型纤维素纤维,蚕丝羊毛等蛋白质纤维及锦纶等纤维的染色。
染整工艺原理教学大纲
![染整工艺原理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b2bdb35cfc789eb172dc84e.png)
《染整工艺原理》教学大纲(轻化工程专业,专业主干课,28学时,2学分)一、 课程内容第1讲水和表面活性剂 (掌握水的软化方法和表面活性剂在染整加工中基本用途)1.1水与染整加工的关系1.2水的硬度和印染用水的软化1.3 表面活性剂在染整加工中基本用途第2讲棉及棉型织物的烧毛、退浆、精炼(了解烧毛机类型和烧毛工艺,了解常见浆料及性能掌,握退碱退浆、酸退浆、氧化剂退浆精练原理和工艺)2.1 引言和原布准备2.2烧毛2.3退浆2.4精炼第3讲漂白(了解漂白目的,掌握次氯酸钠、过氧化氢、亚氯酸钠的性质及其漂白原理、漂白工艺条件分析棉织物及其他各类织物漂白方法)3.1引言3.2 过氧化氢漂白3.3 次氯酸钠漂白3.4 亚氯酸钠漂白3.5 其他漂白剂漂白第4讲短流程前处理工艺(了解短流程原理和工艺)短流程前处理工艺发展背景工艺种类工艺条件选择配套助剂及设备第5讲丝光(了解丝光目的,掌握丝光原理和工艺方法)5.1 丝光原理5.2 丝光工艺分析5.3 丝光机和丝光工艺第6讲热定型(了解热定型目的,掌握热定型原理和工艺方法)6.1 热定型机理6.2 热定型工艺分析6.3 热定型设备和工艺第7讲合成纤维的前处理(掌握涤纶碱减量处理原理和工艺)7.1 合成纤维的前处理7.2 涤纶织物的碱减量处理第8讲蚕丝织物的前处理和整理(了解蚕丝前处理内容,掌握脱胶原理和工艺)8.1 蚕丝织物的精炼8.2 蚕丝织物的增重整理第9讲织物的一般整理(掌握一般整理内容和基本工艺方法,包括定幅、手感整理(柔软、硬挺整理)外观整理(增白、轧光、电光、轧纹等)9.1 机械整理9.2 手感整理9.3 增白第10讲防缩整理(了解织物缩水原因,重点掌握整理剂防缩原理)10.1 织物缩水机理10.2 防缩整理方法第11讲防皱整理(了解织物缩水原因,重点掌握酰胺甲醛类和无甲醛整理剂防缩原理)11.1 织物的皱着和防皱原理11.2 酰胺-甲醛类整理剂11.3 无甲醛整理剂第12讲特种整理(了解拒水、拒油、易去污和阻燃整理原理和方法)12.1 拒水、拒油整理12.2易去污整理12.3阻燃整理第13讲印染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了解印染工业的发展历程、现状与趋势。
印染打样课程标准最新版11
![印染打样课程标准最新版11](https://img.taocdn.com/s3/m/689be9c751e79b896902264e.png)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印染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印染打样》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印染打样二、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染整技术专业三、教学课时:792四、学分:48五、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系统的学习常见的纤维及混纺制品染色、印花打样、具备较高的配色打样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1.能根据来样情况正确的制定染色或印花工艺。
2.能根据工艺进行小样染色、印花操作。
3.能利用灯箱进行熟练的对色操作,并根据色差进行调色。
4.能根据客户来样进行大小样的确定。
六、设计思路本课程是染整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的核心课程,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项目教学法”,并贯彻“工作过程导向”的设计思路,在教学理念一体化的原则。
注重学法基本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围绕生产实际工作任务的需求,让学生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学习知识,分析问题,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并提高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种面料的染色、印花配色打样技能。
七、内容纲要八、教学方法与建议1.本课程利用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强调学生实践操作,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建议分4学期授课。
九、评价方法与建议1.本课程采用实践考核2.学生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初级及中级工资格证考核。
十、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议1.要注重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师应紧密联系企业,了解最新的印染打样技术,应用到教学中。
2.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通过与企业合做,开发一套印染打样实践操作教学视频应用到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十一、教材编写与建议1.教材的编写必须遵循《课程标准》,有利于落实课程目标。
2.以“项目”为主线设计教材,将本专业基本技术分解成若干任务,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确定教材内容。
3.教材内容要符合当前企业印染打样的实际情况,去除原先的落后的打样技术,让学生学到先进的、实用的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纺织面料检测》学生技能大赛考核大纲
一、竞赛内容及要求
(一)理论部分(闭卷笔试,满分100分,时间1小时)
1、掌握纺织纤维基本性能及指标。
(10%)
2、掌握纱线基本指标及测试。
(10%)
3、掌握机织物面料分析。
(30%)
4、掌握纺织品面料的定性定量分析。
(20%)
5、掌握织物基本性能的测试(拉伸强力、撕破强力、水洗尺寸变化率、pH值、织物上游离甲醛含量、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
(30%)
注:考试题型及比例
名词解释10%;选择题 30%;填空题 30% ;作图题 10% ;问答题20%。
(二)实践操作(满分100分,时间4小时)
1、依据机织面料分析及性能检测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相关仪器的操作使用;
2、完成织物原料的定性分析;
3、完成纱线结构分析(纱线结构特征的描述、纱线线密度测试);
4、完成机织面料的分析,要求参赛选手完成1块机织物的织物分析(正反面、经纬向、织物组织、上机图、一花色纱排列、织物密度、织缩率);
5、完成纺织面料耐摩擦色牢度、拉伸强力(条样法)、撕破强力(摆锤法)织物性能测试。
二、成绩评定方法
1、理论(20%):以书面形式考核,卷面满分100分。
2、实践操作(80%):
(1)操作规范(20%):由裁判现场打分,满分100分。
(2)分析结果(80%):根据分析报告打分,满分100分。
(二)比赛等级评定
1、一等奖
2、二等奖
3、三等奖
4、优秀奖
三、大赛所需物品
(一)赛委会提供原材料、主要仪器设备
1、电子天平、光学显微镜、密度镜、摩擦色牢度仪、强力仪、撕裂仪等。
2、试管、酒精灯及各类常规化学分析试剂。
3、草稿纸、意匠纸、打火机等相关材料。
(二)参赛选手自备物品
选手必须自备笔、橡皮、挑针、镊子、剪刀、直尺、胶带纸、计算器、织物照布镜等。
(三)大赛面料
1、比赛面料由中国纺织教育学会统一提供,面料尺寸60cm×60cm。
选手应根据测试项目的要求合理取样,比赛过程中不再另外提供面料。
2、选用面料技术参数范围:一花色纱排列≤100根。
3、织物原料不超过3组分,为棉、毛、丝、麻、粘胶、涤纶、腈纶、锦纶、氨纶等常规原料。
4、比赛用面料将在比赛当天由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参考答案,作为评分依据。
四、大赛推荐的标准及参考书目
1、FZ/T 01090-2008 织物组织图与穿综、穿筘及提综图的表示方法
2、FZ/T 01091-2008 织物中纱线织缩的测定
3、FZ/T 01093-2008 织物中拆下纱线线密度的测定
4、GB/T 4668-1995 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5、FZ/T 01057.1-200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通用说明
6、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燃烧法
7、FZ/T 01057.3-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显微镜观察法
8、FZ/T 01057.4-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溶解性试验方法
9、GB/T 3920-2008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10、GB/T 3917.1-2009 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
的测定
12、GB/T 3923.1-2013 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13、张一心主编纺织材料(第二版),2009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14、沈兰萍主编织物结构与设计,2012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15、李南主编纺织品检测实训,2010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
五、说明
1、由于时间和条件限制,本次大赛不考虑大气条件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不需进行调湿处理或烘干等,可视是在标准大气条件进行的相关测试和分析。
2、分析时,不考虑纱线中非纤维物质的存在。
3、由于时间限制,各相关试验的根数或次数不完全按照标准执行,可酌情减少。
4、实践操作考核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的场所、时间和实验条件下独立完成。
原始数据的记录必须按规范要求填写不得篡改。
卷面要求字迹端正,书写清晰。
5、理论考试参考题库见附件6。
6、实践操作考核参考试卷见附件7,以考前下发的为准。
7、实践操作考核操作规范和分析结果评分标准见附件8。
8、未尽事宜,由大赛组委员会统一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