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含模拟动画)

合集下载

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含模拟动画

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含模拟动画
学以致用
<1>.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D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D.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相同点:振动形式完全相同,两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不同点:B比A迟一些开始振动。 垂直
思考
O
A
B
E
C
D
3、这绳波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波源O点迁移到A点没有?
形成过程:见P42页 没有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波的分类
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横波
4.波向外传播的是什么:
运动形式和能量
思考
4、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思考
O
A
B
E
C
D
1、外力使O点上下振动,后来A点为什么也上下振动起来了?
绳子各相邻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外力使O点上下振动时,O带动相邻的质点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振动,最终A点振动起来。
思考
O
A
B
E

波的形成与传播—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件

波的形成与传播—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件
动; 波动是介质中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2、联系:
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动周期.
1 2 . 1 波 的形 成与传 播—人 教版高 中物理 选修3 -4课件 -(共23 张PPT)
典 型 12.1 波的形成与传播—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课件-(共23张PPT)
振动的步调一致吗? 思考3:绳上各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起振方向)?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二、波的分类及特点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波峰 波谷
2、纵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疏部 密部
每一小段可以看做一个质点 质点之间有相互作用力
1 2 . 1 波 的形 成与传 播—人 教版高 中物理 选修3 -4课件 -(共23 张PPT)
物理模型:把绳子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 以想象为(如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由于相邻质点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当绳中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振 源)时,就会带动相邻的质点,使它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 远一些的质点振动起来,从而使绳子上的质点都跟着振动起来,这 样波源的振动就传播出去了。
A .介质中各质点都做受迫振动,频率都 相同
B .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保持不变 C .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D .横波和纵波不可以同时在同一介质中 传播
典 型 例例题4 . 关 于 机 械 波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BCD) A.介质中的各质点由近及远地传播 B.介质中质点的振动形式由近及远地 传播 C.介质中质点的振动能量由近及远地 传播 D.介质中的各质点只是振动而没有迁 移

《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

《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

A处.该波的波长可能等于(AC )
A.0.60 m
B.0.20 m
C.0.12 m
D.0.086 m
变式训练2 (2010年高考浙江卷)在O点有一波源,t=0 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t1=4 s 时,距离O点为3 m的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 s时 ,距离O点为4 m的B点第一次达到波谷.则以下说法正
4.决定波长的因素:波长由_波__源___和__介__质__共同决定.
小结:1.对波长的理解
①在波动中,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两个相邻质点间的距离。 ②质点振动一个周期,波传播的距离。 ③在横波中,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在纵波中,两个相邻密部(或疏部)间的距离。
注意:波速是指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振动速度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1.关于振动和波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有机械波必有机械振动 B.有机械振动必有机械波 C.波就是振动,振动就是波 D.离波源远的质点振动得慢
横波和纵波的区别
例2 区分横波和纵波的依据是(C ) A.质点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振动 B.波沿水平方向还是沿竖直方向传播 C.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是相互垂直还 是在一条直线上 D.波传播距离的远近 【题后反思】 在横波中二者“相互垂直”,在纵波中二 者“在同一直线上”.
A.平衡位置相距一个波长的两个质点运动情况总是相同 B.运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个质点相距一个波长 C.在横波中,两个相邻的波峰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 D.在横波中,波峰到相邻的波谷之间的距离等于半
个波长。
(即时突破,小试牛刀) 2.如图所示,S是波源,其振动频率为100Hz,所产生 的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80m/s。P、Q是波传播方向上 的两个质点,已知SP=4.2m,SQ=5.4m。当S通过平衡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含和视频PPT课件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含和视频PPT课件
THANK YOU
2020/9/30
可编辑
二、机械波的分类及其特点
思考:地震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二、机械波的分类及其特点
思考:水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认识波 波是如何形成的
波的特点 波的分类
思考: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
第二章 机械波
第一节 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生、活机中械的波机的械形波成与传播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请点击手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振源(波源)
介质
即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
即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
注: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固、液、气
一、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为什么绳上各点都能动起来呢?凹凸相间的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5.波在传递振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能量和信息。
二、机械波的分类及其特点 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横波的特点: 波峰 波谷
绳 波
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纵波的特点: 疏部 密部
弹 簧 波
二、机械波的分类及其特点
思考:声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声波是纵波
SUCCESS
SUCCESS
THANK YOU
2020/9/30
可编辑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D.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C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波的衍射和干涉(含多个演示动画)课件

波的衍射和干涉(含多个演示动画)课件
衍射现象
衍射类型 衍射公式
干涉动画
干涉现象
展示两列波相遇时产生干涉的现 象,说明干涉是波的叠加产生加
强或减弱的现象。
干涉类型
介绍不同类型的干涉,如驻波和 行波干涉,并解释它们在实验中
的应用。
干涉公式
介绍干涉的定量公式,如波动方 程和干涉相长公式,并解释其在
理论分析中的作用。
综合演示动画
综合演示 实验分析 应用实例
CATALOGUE
结论与总结
结论
衍射是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的现象,是波特有的性质。
干涉是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互 叠加,形成稳定的强弱分布的 现象。
衍射和干涉是波动性质的重要 表现,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有 广泛的应用。
总结
本课件介绍了波的衍射和干涉的 基本概念、产生条件、现象和应
用。
通过动画演示和实验视频,帮助 学生深入理解衍射和干涉的原理
当两列或多列波相遇时,它们相互叠 加形成干涉现象。
反射
当波遇到较大的障碍物时,波会被反 射回来,形成反射现象。
CATALOGUE
波的干涉
干涉现象
干涉现象定义 干涉现象的实例 干涉现象的特点
干涉原理
干涉原理概述
1
干涉原理的数学描述
2
干涉原理的应用
3
干涉分 类
CATALOGUE
演示动画
衍射动画
CATALOGUE
实验操作
衍射实验
准备实验器材
包括光源、狭缝、屏幕等。
操作步骤
调整光源和狭缝的位置,观察衍射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
分析衍射图像,计算衍射角、衍射强度等参数,并与理论值进行 比较。
干涉实验
准备实验器材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②疏部:质点分布__最__疏____的位置
机械波
1.介质 (1)定义:绳、弹簧、水、空气等___波_____借以传播的物质。 (2)特点:组成介质的质点之间有_相__互__作__用_,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引起相邻质 点的振动。 2.形成 机械振动在__介__质____中传播,形成机械波。 3.两个产生条件 (1)要有__振__源____。 (2)要有传播振动的__介__质____。
4.传递的三个特点 (1)介质中的机械波传播时,介质本身并不随波一起传播,它传播的只有 __振__动____这种运动形式。 (2)波是传递_能__量_____的一种方式。 (3)波可以传递__信__息____。
『判一判』 (1)在水平方向传播的波为横波。( × ) (2)在机械波中各质点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 ) (3)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中,所有质点同时运动,同时停止运动。( × ) (4)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各质点振动的周期、起振方向都相同。( √ ) (5)纵波指的是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 ) (6)横波中分密部和疏部,纵波中分波峰和波谷。( ×)
机械波按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可分为横波和纵波。
(1)(多选)关于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C A.在横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B.在横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C.在纵波中二者方向有时相同 D.在纵波中二者方向一定不同
(2)如图所示,若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a点是波传播方向上的某一质点, 则质点a的振动方向一定上下振动吗?
复习课件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第1节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机械波
〔情 景 切 入〕 波是常见的运动现象,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波,其中水波、声波是我们 熟悉的。那么,波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规律? 〔知 识 导 航〕 本章在机械振动的基础上学习波动的基础知识。波动是振动在介质中的传 播而形成的,是自然界中一种普遍的运动形式。本章通过波的形成、波的描述 、波的图象、波的传播规律、波的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来学习波的 基础知识,了解波的特性,为以后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波动是以振动为基础的一种运动形式,它研究的是波的传播方向上参与波 动的一系列质点的运动规律。因此机械波的形成就构成了本章的难点,而形象 的描绘机械波传播的波的图象是本章的重点。

高中物理2.1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高中物理2.1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2〕介质中各质点不是同时起振的,离波源近的 质点先起振〔步调不一致〕。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 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但各质 点起振方向均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3〕振动停止后波的传播并不立即停止,仍向前 传播一段时间.
思考3:波源停止振动后,波就立即停止吗?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4〕传播过程中各质点的振动都是受迫振动,驱动力 来源于振源,其频率等于振源频率.
思考4: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介质中各点振动的 周期〔频率〕是否相同?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即学即练:
❖ 关于机械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
❖ AA.BC各质点都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的后一质点
课堂小结
波 波的形成 的 和传播 形 成 和 传 播 波的分类
定义: 形成原因 条件 特点 横波
纵波
再见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4.特点:
〔1〕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往复运动,并不随波 迁移.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传递了能量和信息.
〔2〕介质中各质点不是同时起振的,离波源近的 质点先起振〔步调不一致〕。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 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但各质 点起振方向均与波源起振方向相同. 〔3〕振动停止后波的传播并不立即停止,仍向前 传播一段时间.
♦后面质点的运动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重复性〕 ♦后面质点的运动要滞后前面质点的运动,从而形 成凸凹相间(疏密相间)的波形.(滞后性)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 械波
2.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带动性 重复性 滞后性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3.1波的形成(共28张ppt)

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3.1波的形成(共28张ppt)
必定落后于前一质点
课堂练习 课堂检测
第 20 页
练习:(多选)关于机械波的形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B ) A、物体做机械振动,一定产生机械波 B、机械波是介质随波迁移,也是振动能量的传递 C、参与振动的质点都有相同的频率 D、后振动的质点总是跟着先振动的质点重复振动,只是时间落后一步
课堂练习 课堂检测
波的特点:
带动性 滞后性 重复性
新新课课讲讲授授 知识讲解
做一做:
第8页
新新课课讲讲授授 知识讲解
二、横波和纵波
第9页
思考与讨论: (1)这列波的波形特点是什么?
凹凸相间的波纹
(2)这列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有何特征? 相互垂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间有怎样的关系?
例如:绳上或弹簧上有波传播时,它们的质点发生振动,但质点并不 随波迁移,传播的只是振动这种形式。
注意2:波不但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 产生条件:①有振源;
②有传播振动的介质。
新课讲授 知识讲解
机械波的传播特点:
第 16 页
(1)沿波的传播方向,介质中各质点由波源开始由近及远的依次开
始振动,靠近波源的质点超前于远离波源的质点;
第 12 页
横波和纵波的特征:
1.横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只有固体能承受切变, 因此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2.纵波在介质中就形成稠密和稀疏的区域,故又称为疏密波. 因此纵波能在所有物质中传播.
新课讲授 知识讲解
第 13 页
四、常见机械波 1.声波: 一般是纵波
纵波速度的大致范围 为5.5~7km/s,横 波速度的大致范围为
例题 例 下列关于横波、纵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横波和纵波传播的都只是振动这种运动形式

波的形成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波的形成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正向上运动,如图中箭头所示,由此可判断此横波(
)
C A.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B正减速运动
B.向右传播,且此时质点C位移正增大
C.向左传播,且此时质点D加速度正减小D.向左传播,且此时质
点E势能正减小
练 习 、 (2022·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一列简谐 横波沿x轴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此时质点F的运 动方向向y轴负方向,则( )
2.地震波:既有横 波又有纵波。且 纵波传播速度大
3.水波:既不是横波也不 是纵波,叫做水纹波。
三、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2.条件:① 有振源(内因)② 有可传播波的介质(外因)
振源(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练习、(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一个小石子投向平静的
湖面中心,会激起一圈圈波纹向外传播,如果此时水面上有一片
树叶(如图),下列对树叶运动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叶慢慢向湖心运动
B.树叶慢慢向湖岸漂去
C
C.在原处上下振动
D.沿着波纹做圆周运动
练 习 、 (2022·四川·雅安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以下对机械
二、横波和纵波
1.横波 (1)定义: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叫做横波
(2)特点:有波峰、波谷 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 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3)说明:横波是靠物体内部形变而产生的弹力作为回复力。 故横波在固体传播
实验中观察到,弹簧圈密集的部分和稀疏的部分交替向右传播,在弹簧 上形成一种与横波不一样的疏密相间的波。
方法二: 逆着波的传播方向,(上坡上,下坡下) 上坡上振(y轴正方向) 下坡下振(y轴负方向)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波的形成和传播课件

例题:日常生活中,发现球掉入池塘里,能否 通过往池塘丢入石块,借助石块激起的水波把球 冲到岸边?
解析:不能.向水中投入石块,水面 受到石块的撞击开始振动,形成水波向四 周传去.这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水波向四 周传播而水只是上下振动并不向外迁移, 所以球也仅仅是上下振动而不会向岸边运 动.
例1、有关机械波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
波的形成和传播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绳波的形成过程:
1.绳子各部分看成许多质点组成,各 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弹力.
2.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个质点比前 一个质点落后一段时间,质点依次 被带动.
3.振动的形式传播出去形成波.
二、横波
1、横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 向垂直的பைடு நூலகம்叫做横波.
2、波峰: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 峰.
3、波谷:在横波中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 谷.
4、横波也叫凹凸波.
横波
三、纵波
1、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跟波的传播方向在 同一直线上的波叫做纵波.
2、密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叫 做密部.
3、疏部:在纵波中,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叫 做疏部.
4、纵波也叫疏密波.
纵波
声波和地震波
• 声波是纵波. • 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四、机械波
1.介质和波源: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波源—— 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2.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有振动不一定存在波,有波一定存在振动
五、波动与振动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
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答案
A点振动的方向向下,B点振动的方向向上,C点的振 动方向向上,D点的振动方向与B、C相同,E点的振动方 向向下。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_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三章机械波1波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横波和纵波
1.对比
项目
定义
标识性物理量
质点的振动方向 波峰:凸起的 横波 与波的传播方向 _最__高__处___
波谷:形
项目
定义
标识性物理量
质点的振动方向 密部:质点分布
与波的传播方向 ___最__密_____的位置 纵波
在__同__一__直__线__上__的 疏部:质点分布
④科学态度与责任:用波动演示器显示波的叠加.观察音叉双臂振 动激发的水波干涉现象.学生们手拉手站成一排,依次下蹲、起立,模 拟机械波.查阅资料,了解多普勒效应的实际应用.查阅资料,举办关 于机械波的讨论会.
本章是力学的最后一章,整体难度并不大,属于高考的重点.本章 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机械波现象,拓展对物理世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创 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概念和规律分析常见的 机械波现象.
探究总结 1.机械波的形成
2.机械波的特点 (1)机械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介质中各质点本身并不 随波传播而迁移,而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2)由于波的形成实际上是从波源开始依次带动介质中的各个质点参 与振动,所以各个质点都在做受迫振动,因此各个质点振动的周期(频 率)与波源的周期(频率)相同.
本章重点 ①知道波的产生和传播,横波和纵波的异同点;②知道 波的反射、折射、衍射、干涉等现象,能解释多普勒效应产生的原因; ③理解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本章难点 ①能分析波的图像问题,能用图像描述横波;②理解波 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并能进行相关计算;③能分析波的多解问题.
1 波的形成
学习目标 1.理解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 条件 2.知道机械波的分类——横波和 纵波 3.明确机械波传播的特点 4.通过对波的认识和理解,逐步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4课件:第十二章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19-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探探究究学学习习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思考问题】 如何判断一列波是横波还是纵波? 提示:有的介质既可以传播横波,也可以传播纵波,具体是哪一种 波,要根据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间的关系判定。 解析:同一波源产生的波中可同时具有横波、纵波,如地震波,故 选项A正确;虽然传播这两种波的介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 的关系不同,但并不妨碍两者沿同一方向传播,故选项B错误;在同 一介质中,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如地震波中纵波比横波 传播得快,故选项C错误;横波可以在固体内传播,不可以在液体、 气体中传播,而纵波可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故选项D错误。 答案:A 归纳总结横波与纵波 横波和纵波是机械波的两种类型,是按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的振 动方向的关系来分类的。
1 波的形成和传VIP播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课文档前(篇部自分V主IP专预享习文档由于课上传堂者篇设探置不究可学下载习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答案:×
(3)物体只要做机械振动,就一定会产生机械波。 ( ) 解析:机械波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振源和介质。只有物 体做机械振动,而其周围没有介质,远处的质点不可能振动起来形 成机械波。
答案:×
-7-
1 波的形成和传播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探究学习
读一读·思一思 辨一辨·议一议
2.探究讨论。 (1)艺术体操的“带操”表演中,彩带上的波形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细棒振动带动与它相邻的质点发生振动,并依次带动离细 棒更远的质点振动,细棒的振动逐渐传播出去,形成了波。 (2)观察沿绳传播的横波和在弹簧上传播的纵波,思考问题: ①从整体感观上说,你看到的情景分别是怎样的? ②如果你的关注点只放在介质的一个点上,你观察到的情况分别 又是怎样的? 答案:①波峰和波谷都在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密部和疏部都在水 平方向匀速移动。 ②如果我们盯着绳子上某一个点(可以做个标记)看,它就是在上 下往复运动,并没有移动它的平衡位置;如果我们盯着弹簧上某一 个圈或点(可以做个标记)看,它就是在左右往复运动,也没有移动它 的平衡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
<1>.关于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 )
A.有机械振动就有机械波
B.没有机械波就没有机械振动
C.有机械波就一定有机械振动
D.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
程,它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2>、区分横波和纵波是根据( C )
A.是否沿水平方向传播 B.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远近
C.质点振动的方向和波传播的方向
组卷网
形成过程:见P42页 没有
二、波的分类
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凸起的最高处叫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波谷。
波的分类
纵 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 条直线上。
密部:质点分布最密的地方
疏部:质点分布最疏的地方
波的分类
产 2.介质和波源: 生 介质——借以传播波的物质. 条 波源——保持持续振动的物体. 件
D.质点振动的快慢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CD)
A.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时是纵波, 在水中传播时是横波 B.波不但传递能量,还能传递信息 C.质点振动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波 波传播的方向 D.一切波的传播均需要介质
<4>.在机械波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各质点都在各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B、相邻质点间必有相互作用力 C、前一质点的振动带动相邻后一质点 的振动,后一质点的振动必定落后于前 一质点 D、各质点也随波的传播而迁移
第十二章 机械波
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生活中的波现象
思 考
一、波的形成
zxxk
A C O B
D
E
思考:波是怎样形成的呢?
绳波的成因
绳子可以分成一个个小段,一个个小段可 以看做一个个相连的质点,这些质点之间 存在着相互作用。
手握绳端上下振动时,绳端带动相邻的质 点,使它也上下振动。这个质点又带动更 远一些的质点……
机械波: 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3.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同时存在振源和介质。 注意:有机械振动不一定存在机械波 有机械波一定存在机械振动
4.波向外传播的是什么:
运动形式和能量
思 4、振动与波动的区别和联系? 考
1.区别 振动是一个质点的往复运动,而波动是介质中 许多质点的集体运动. 2.联系 (1)都是周期性的运动:波动周期等于质点的振 动周期. (2)从构成介质的某一质点来看,所呈现的现象 是振动,从构成介质的整体来看,所呈现的现 象是波动. (3)振动是形成波动的必要条件,但有振动不一 定存在波动. (4)波动是振动形式(信息)的传播过程.
绳端这种上下振动的状态就沿绳子传了出 去,从整体上看就是一些凹凸相间的波形。
思 考
A C O B E D
1、外力使O点上下振动,后来A点为什 么也上下振动起来了?
绳子各相邻质点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外力使 O 点上下振动时, O 带动相邻的质点上下振动, 这个质点又带动更远一些的质点振动,最终 A 点振动起来。
学科网Biblioteka 思 考A C O B E D
2、绳上A点和B点的振动有什么异同?它 们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什么关 系?
相同点:振动形式完全相同,两个质点的起振 方向都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 不同点:B比A迟一些开始振动。 垂直
思 考
A C O B E D
3、这绳波是怎样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 中波源O点迁移到A点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