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集层
石油地质学 第二章 储集层及盖层之一
1000
渗透率(10-3 μm2 )
孔隙度(%)
100 10 1 0.1
陕北斜坡某油田长6油层组孔—渗关系
0.01 0.001 0 5 10 15 20 25 30
孔隙度(%)
陕北斜坡某油田延9油层组孔—渗关系
四、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一般地,孔隙度相同时,孔、喉小的比孔喉大的渗透率 低,孔喉形态简单的比复杂的渗透率高。 从孔隙和喉道的不 同配置关系,可使储层呈现不同的性质,主要有: ①孔隙较大,喉道较粗,一般表现为孔隙度大,渗透率高; ②孔隙较大,喉道较细,一般表现为孔隙度中等,渗透率低; ③孔隙较小,喉道较粗,一般表现为孔隙度低~中等,渗透 率中等一偏低;
主要与岩石本身有关。
2、绝对渗透率(absolute permeability):K
从理论上讲,岩石的绝对渗透率只反映岩石本身的 特性,而与测定所用流体性质及测定条件无关。一般来 说,孔隙直径小的岩石比孔隙直径大的岩石渗透率低, 孔隙形状复杂的岩石比形状简单的岩石渗透率低。这是 因为孔隙直径越小,形状越复杂,单位面积孔隙空间的 表面积越大,则对流体的吸附力、毛细管阻力和流动摩 擦力也越大。
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
刚才我们讲到油储存在储层中,由于油气的密度较小, 会受到浮力的作用,有向上流动的趋势,这时候如果没有 岩层阻止其向上流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情况? 会一直逸散到地表,所以,要想让油能储集在储集层中, 必要要有能够阻止其向上逸散的岩层,这就是接下来要介 绍的盖层所行使的职能。 所谓的盖层就是位于储集层的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 上逸散的细粒、致密岩层叫做盖岩,也习惯地叫做(封) 盖层。通常会见到那些岩石能作为盖层呢?一般一些致密 的粉砂质泥岩、泥岩、盐岩、膏岩等常常作为盖层。
油田开发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名词解释大全
油田开发地质学名词解释砂(砾)岩体:是指在某一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岩性和分布特征,并以砂(砾)质为主要成分的沉积岩体。
排替压力:是某一岩样中的润湿相流体,被非润湿相流体开始排替所需的最低压力。
储集层分类:碎屑岩类储集层(砂岩、砾岩、粉砂岩)、碳酸盐岩储集层(灰岩、白云岩、礁灰岩)、其它岩类储集层(岩浆岩、变质岩、裂缝性泥岩)孔隙性与渗透性间的关系:储层孔隙性和渗透性都受岩石孔隙结构控制。
对碎屑岩而言,在有效孔隙度相同的条件下,储层孔径大、喉道粗、孔隙形状简单者渗透率高。
欠压实:孔隙中流体在排出过程中受阻或来不及排出,孔隙度不能随上覆沉积物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孔隙中的流体将具有高于静水压力的异常值。
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通常由储集层、盖层和遮挡物三部分组成。
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压实作用、流体热增压作用、粘土矿物脱水作用、有机质的生烃作用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和阻力:动力(浮力、水动力)、阻力(毛细管力、水动力)次生油气藏:原来地油气藏被破坏之后,一部分油气运移至地表,在地表形成各种各样的油气显示;还有一部分油气运移至新的圈闭,再次聚集形成新的油气藏。
溢出点:流体充满圈闭后,最先从圈闭中溢出的点。
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构造等高线圈出的封闭面积或其与断层线、剥蚀线、尖灭线等所封闭的面积。
闭合高度:从圈闭的最高点到溢出点之间的海拔高差。
圈闭的度量:圈闭大小由最大有效容积来度量。
它是指能容纳油气的最大体积。
V=A·h·Φe圈闭最大有效容积:取决于圈闭的闭合面积、储集层有效厚度、有效孔隙度油气聚集带:受同一个二级构造单元控制的,具有相似地质构造特征和油气聚集条件的一系列油气田的总合。
含油气盆地:地壳上具有统一地质发展史,长期以沉降为主,发生过油气生成、运移、聚集过程,并存在工业性油气藏的沉积盆地。
油气藏类型:背斜油气藏(挤压背斜油气藏、基底升降背斜油气藏、披覆背斜油气藏、塑性拱张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断鼻油气藏、断块油气藏、)、刺穿油气藏、裂缝性油气藏。
储集层类型
储集层类型砂岩砂岩储层是最重要的岩石类型,砂岩储集层的岩类包括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以及未胶结或胶结松散的砂层。
其中,中砂岩、细砂岩储集物性好、分布广;粗砂岩、粉砂岩也有广泛分布。
砂岩又称中碎屑岩,指砂级陆源碎屑岩体积分数超过50%的沉积岩类,在沉积岩中的分布仅次于泥质岩,约占沉积岩的25%,我国80%以上的油气储集层为砂岩。
砂岩中的沉积组分主要是砂级陆源碎屑以单晶碎屑最常见,有些砂岩中也含相当多的岩屑。
单晶碎屑主要是石英和长石,另有少量云母和重矿物。
岩屑的母岩通常是结构致密和成分稳定的岩石。
砂岩中的基质以粘土为主,也有一些为细粉砂级碎屑,分别称为泥基和杂基。
砂岩按粒度可以分为巨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按杂基含量可以分为净砂岩和杂砂岩;按碎屑成分可以分为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
碎屑岩中孔隙类型分为5种类型:1)粒间孔隙:指局限于粒间的孔隙2)特大孔隙:按照Schmidt的标准,超过相邻颗粒直径1.2倍的孔隙属于特大孔隙。
3)铸模孔隙:是指砂岩中具有一定特征几何形状的介壳碎屑、碳酸盐粒屑、结晶矿物(如盐、石膏、菱铁矿等)被溶蚀后,仍保持原组构外形的那些孔隙。
4)组分内孔隙:一切组分,如颗粒、杂基、胶结物内出现的孔隙,都属于这一类。
组分内孔隙可以是原生的(沉积的和沉积前的),也可以是成岩过程及其后新生的。
5)裂缝:与碳酸盐岩相比,碎屑岩储集层中的裂缝较为次要,但也不可忽视,当沿裂缝发生较强烈溶蚀作用时,它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影响砂岩储集性的因素:1)沉积作用对储集性的影响沉积作用对砂岩的颗粒矿物成分、结构、粒度、分选、磨圆、杂基含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这些因素对储集性都起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一般认为,石英颗粒比长石颗粒更有利于储集性的改善,因为长石亲水性比石英强,石英表面束缚液体薄膜的厚度比长石颗粒薄些,且石英抗风化能力比长石强。
2)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沉积物沉积时所形成的粒间孔隙和杂基内的微粒间孔隙的大小、形态和发育程度受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影响。
储层物理性质
k=
2P2qμ A P12
L P22
渗透性: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控制产能大小→受控于形成条件和工艺改造措施:压裂、酸 化等
绝对渗透率:当单相流体充满岩石孔隙,流体不与岩石发生 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流体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时,所测得 的岩石渗透能力。绝对渗透率与流体性质无关
包括:各种孔隙(狭义)、溶孔、溶洞、裂缝、成岩缝
孔隙空间
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是储集流体的场所, 也称为储集空间。
岩石中各种 孔隙、孔洞及裂 缝组成的储集空 间,其中可储存 流体。
所有具有孔隙的的岩石均可成为储集岩?
总孔隙: 有效孔隙:连通的毛管孔隙及超毛管孔隙
(D= 0.2~500m) (D>500m)
据孔隙或裂缝大小及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a、超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0.5mm,或裂缝宽度>0.25mm
特点:在这种孔隙中,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服从静水力学的一般规律。
b、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之间 特点:在这种孔隙中,由于受毛细管力的作用,流体已不能在其中自由流动,只有在外 力大于毛细管阻F P1 P2 t
Kx: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μm2 Qx:某一流体在t秒内通过岩样的体积,cm3
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共存时,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 对渗透率的比值。与流体性质、岩石本身的微观孔隙结构特 性相关。
Kxr=Kx/K
Kxr:某一流体的相对渗透率,小数 Kx: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μm2 K:岩样的绝对渗透率,μm2
石油地质学3. 储集层
页岩储层
蜂窝状小孔洞
页岩储层
第一节 储集层的物理性质
一、储集层概述
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连通孔隙,能够使流体存储,并在其中渗透的岩层。 从这一定义中可以看出,储集层并不一定储存油气。 储存了油气的储集层称之为含油气层,或含油层、含气层。 对业已开采的含油气层则称之为产油气层或生产层。 储集层的研究对于油田工作来说是首当其冲的。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碎屑岩储集层包括砂砾岩、砂岩、粉砂岩 以及未有胶结好的砂层,其中又尤以中细粒砂 岩和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
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以粒间孔隙为主,所谓粒间孔隙是指具有颗粒支 撑的碎屑岩在碎屑颗粒之间未被杂基充填、胶结物含量较少而留下的原始孔隙 。
二、储集层的特性
世界上绝大多数油气藏的储集层是沉积岩,只有少数油气藏的储集层是岩 浆岩和变质岩。
储集层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两大基本特性。这两大特性是衡量储集层性能 好坏的基本参数。
1、储集层的孔隙性 储集层的孔隙是指岩石中未被固体物质充填的空间。 地壳中没有孔隙的岩石是不存在的,只是不同的岩石的孔隙大小、形状和 发育程度不同而已。
而把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 ,称为相对渗透率。并分别以Kg/K、KO/K、Kw/K表示气、油、水的相对 渗透率。
实验表明: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其饱和度(某一相流体体积与 孔隙体积之比)成正相关的关系。
在水饱和度未达到20%时,水不渗透,只有油渗透;当油饱和度低于15%时, 只有水通过岩石,油不渗透。在两曲线交叉点,油、气相对渗透率相等。
Г.И.捷奥多 罗维奇按渗 透率大小将 储集层分为 五级:
自然界中,储集层的渗透非常复杂,储集层内常有两相甚至三相(油、气、 水)。岩石对其中每种相的渗透作用与单相渗透有很大区别,为此提出了有效渗 透率和相对渗透率的概念。
【石油地质】储集层
➢标准的储集层厚度扣除不合标准的夹层(如泥质
夹层或致密夹层)剩下的厚度。
16
第三节 储集层的侵入
➢泥浆侵入 ➢侵入剖面 ➢侵入特性
17
泥浆侵入及其具体过程:
• 钻井时,由于泥浆柱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此压力差 驱使泥浆滤液向储集层渗透; • 在不断渗透的过程中,泥浆中的固体颗粒逐渐在井 壁上沉淀下来形成泥饼; • 由于泥饼的渗透性很差,当泥饼形成以后,可认为这 种渗滤作用就基本上停止了。 • 在这之前,主要是泥浆滤液径向渗透的过程;此后, 泥浆滤液在纵向的渗滤作用将显著表现出来,油、 气、水和滤液重新重力分异。 • 以上过程称为泥浆侵入。
3
三、储集层的分类
通常按成因和岩性把储集层划分为三类:
➢碎屑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其他岩类储集层
4
碎屑岩储集层:
➢1、岩性: ➢陆源碎屑岩,包括粉砂岩、细砂岩、砂岩、砂砾
岩、砾岩。
➢碎屑岩储集层的上、下一般以泥岩层作为隔层,
在油井剖面上就形成了砂岩层和岩泥层交互的砂泥 岩剖面。
5
碎屑岩储集层:
18
为什么要研究储集层泥浆侵入?
✓正是由于泥浆的侵入,改变了储集层的原有特性,
如流体类型、流体饱和度、渗透率、声、电、核等 特性,使得测井测量值不能反映真实地层的性质;
✓同时,储集层的侵入特性是进行测井系列选择的
基本依据之一。
19
侵入剖面
Rt
SW
原状地层
Rt SW RXO Ri SXO
可动油气饱和度Shm 残余油气饱和度Shr
水,在自然条件下油是气不所能充填的孔隙体积占
自由流动的,称之为整束个缚孔水隙体积的百分比。
石油地质学-3. 储集层
其次大陆架和深海的各种砂体,尤其是与浊流有关的砂体, 已引起了石油界极大的重视和兴趣。
再者是与湖泊,河流有关的砂岩体,以及风成砂岩体,洪积 扇砂砾岩体等。
Clq 2019/11/17
储层空间结构形体类型
Clq 2019/11/17
碎屑岩不同沉积环境中砂体的结构模型
Webert et al, 1990;于兴河,2019
Clq 2019/11/17
第三节 碳酸盐岩储集层
Clq 2019/11/17
Clq 2019/11/17
碳酸盐岩为含油气层的油气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 一半,产量已达到总产量的60%以上。
一般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储集物性好,这主要是因为: 长石的亲水性比石英强,长石表面的薄膜比石英厚且不易 移动,其次石英抗风化力强,表面光滑而长石抗风化力弱, 表面常有次生的高岭土和绢云母,易于吸附油气,甚至吸 水膨胀堵塞油气。
因此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的储油物性好。但是,若长 石砂岩中的长石颗粒风化弱,其储油物性同样可以较好。
Clq 2019/11/17
除了粒径外,岩石的分选对其物性影响也很大, 分选差,则细小碎屑充填在大碎屑的粒间孔隙和喉道 之中,使孔隙度和渗透率均降低。
此外,渗透率和碎屑岩颗粒的轴向有关,垂直层 面方向上的渗透率往往小于平行层面方向上的渗透率, 渗透率最好的方向往往平行于颗粒的主要走向。
Clq 2019/11/17
⑴ 粒间孔隙
从 ⑸ 溶蚀粒间孔隙
溶
按 ⑵ 粒内孔隙
蚀 ⑹ 溶蚀粒内孔隙
储集层的名词解释
储集层的名词解释在石油工业中,储藏层通常指地下储存在其间的可以储存和产出油气的岩石层。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储集层(reservoir),储集层指的是可以储集液态或气态油气的岩石体。
储集层是石油地质学和油气工程中重要的概念。
在寻找和开发油气资源的过程中,准确定位储集层的性质和特征至关重要。
储集层有其独特的形成历史和地质构成,其性质的不同会对油气的储集、运移和产出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储集层的成因可以多样化。
常见的储集层形成方式包括构造储集、沉积储集和改造储集。
构造储集指的是由于地质构造的变形而形成的储集层,例如断裂、褶皱和古河道等。
沉积储集是指由于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储集层,例如河流、湖泊和海洋沉积的砂岩、泥岩等。
改造储集是指岩石原来的储藏层,在后期地质作用中发生了改变,形成了新的储集层。
其次,储集层的地质特征对于油气的储集、运移和产出至关重要。
储集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是衡量储集层储集性能的重要指标。
孔隙度指的是岩石中孔隙的总体积占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而渗透率则是储集层中流体流动的能力。
除了孔隙度和渗透率,储集层的岩石组分和岩石结构也对油气的储存和流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储集层的研究和评价是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环节。
通过对储集层的地质构造、储层特征、物性参数和流体性质的综合研究,可以制定合理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方案。
岩心、测井、地震等技术手段常用于获取储集层的地质信息和储层参数。
同时,流体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数学建模方法也可以用于模拟储集层的动态流体行为和预测油气产量。
对于不同类型的储集层,开发策略和技术手段也有所差异。
获得含油气储集层后,通常需要进行油藏工程来实施油气的开采。
常见的油藏工程方法包括注水、压裂、人工举升等,以提高油气的采出程度。
此外,也需要综合考虑储集层的地质特征、产出机理和油气市场需求,制定合理的采收率目标和油气开发计划。
储集层作为石油工业中的重要概念,对于油气资源的寻找和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了解和理解储集层的定义、成因和地质特征,有助于提高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成功率。
储集层
储集层:凡具有一定的连通孔隙,能使液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层,称为储集层。
储集层中储集了油气称含油气层。
投入开采后称产层。
一、储集层的孔隙性绝对孔隙度: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
P t =V p /V t *100%有效孔隙度:指彼此连通的,且在一般压力条件下,可以允许液化在其中流动的超毛细管孔隙和毛细管孔隙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P e =V e /V t *100%二、储集层的渗透性渗透性: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达西定律:K :为岩石的渗透率,其大小与岩石本身的性质有关。
绝对渗透率:单相液体充满岩石孔隙,液体不与岩石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测得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储集层中有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每一单相流体的渗透率称该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
油气水分别用Ko 、Kg 、Kw 表示。
相对渗透率:对每一相流体局部饱和时的有效渗透率与全部饱和时的绝对渗透率之比值,称为该相流体的相对渗透率。
油气水分别表示为Ko/K 、Kg/K 、Kw/K 。
三、储集层的孔隙结构1. 概念孔隙结构: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以及相互关系。
2. 研究方法① 孔隙铸体薄片法:把岩石切片,孔隙注入红颜色的胶体,制成薄片,在镜下观察其孔隙及喉道的类型、形状、大小等特征。
② 扫描电镜:放大倍数增大。
③ 压汞曲线法四、流体饱和度流体饱和度:油、气、水在储集岩孔隙中的含量分别占总孔隙体积的百分数称为油、气、水的饱和度。
碎屑岩储集层碎屑岩储集层的岩类包括:砾岩,含砾砂岩,中、粗砂岩,细砂岩及粉砂岩,其中物性最好的是中—细砂岩和粗粉砂岩。
一、碎屑岩储集层的孔隙类型①粒间孔隙②特大孔隙③铸模孔隙LPA K Q ⋅∆⋅=μ④组分内孔隙⑤裂缝二、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性的因素1.沉积作用是影响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因素矿物成分:矿物的润湿性强和抗风化能力弱,其物性差。
石油地质学第3章储集层与盖层
物源
沉积环境
沉积后作用
碎屑颗粒成分
结构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1、物源及沉积环境
受物源和沉积环境控制的因素主要包括: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碎 屑颗粒的粒度与分选、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与圆球度、基质含量
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 碎屑颗粒的构成:石英、长石、云母、重矿物、岩屑 ( 石英+长石 >95% ) • 耐风化性: 石英 > 长石 • 亲水/亲油性: 长石 > 石英
“正常情况” “煤”
孔隙结构的主要变量
(据Wardlaw,1990)
(a)孔隙形状
(b)孔-喉连通性
(c)不相关的孔-喉结构 (d)相关的孔-喉结构
(e)空间无序的孔隙结构 (f)空间有序的孔隙结构
第一节 储集层 2、孔隙结构的研究方法
(1)压汞法(mercury porosimetry)
A、原理:模拟地层条件下,油气的运移--是非润湿相流体 (油气)不断排驱储层孔洞缝中的润湿相流体(水)的过程。
(Photograph by R.L. Kugler)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2、化学压实作用 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即应力集中点上明显的溶解作用。
• 造成颗粒镶嵌接触或缝合接触,使粒间孔变小 • 溶解物质的再沉淀, 进一步使 Ø、K 降低
压溶造成的硅质胶结
孔隙空间缩小
石英增生 压溶接触
第二节 碎屑岩储集层
3、胶结作用
• 胶结物的含量是影响储集物性重要因素
e=VVcrp 100%
• 常简称为“孔隙度” • 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 • 储集层大多在10-20%
第一节 储集层
按孔隙度对储集层的评价
孔隙度 (100%)
02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2.0储集层和盖层我们时常从书本里或新闻节目中了解到,油田开采过程中发生井喷、喷出黑色的油柱或长舌状的火焰(人工点燃气体后),我们还知道,我国大庆油田自1959年被发现(松基3井)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累计采油近20亿吨,而大庆油田仍通过磕头机源源不断地采出石油,保持较高产量的连续多年稳产,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地下真有“油湖”或“油河”?人类历经两千多年来对油气的利用和探索,特别是经过近代150年来的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始终没有发现地下的“油湖”或“油河”的存在,却证实地下的石油、天然气都是储存在岩石的空隙中。
我们把凡是具有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称为储集岩(层)。
并非所有的储集层中都储存了油气,如果储集层中储存了油气,就称为含油气层,业已开采的含油气层称为产油气层。
储集层是油气聚集成藏的基本要素,其物理性质及其分布、发育特征直接影响甚至控制着地下油气分布状况、储量和产能。
§2.1.1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储集层的物理性质通常包括其孔隙性、渗透性、孔隙结构,含油气层还包括其含油气饱和度等。
一、储集层的孔隙性储集层的孔隙性是指空隙形状、大小、连通性与发育程度。
岩石中的空隙按其形状可分为孔隙和裂缝两大类。
孔隙是三维发育的,裂缝主要是二维延展的。
较大的孔隙则笼统地称为孔洞或洞穴,“孔”与“洞”没有严格界限,一般界限为1-4mm。
按照孔隙大小可分为三种类型: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表2-1)。
表2-1 孔隙/裂缝大小分类表(1)超毛细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径大于0.5mm,裂缝宽度大于0.25mm者。
在超毛细管孔中液体能在重力作用下自由流动。
岩石中的大裂缝、溶洞及胶结疏松砂岩的孔隙大多属于此类;(2)毛细管孔隙:管形孔隙直径介于0.0002mm-0.5mm之间、缝宽介于0.0001mm-0.25mm之间者。
在毛细管孔中,由于液体质点之间及液体与孔隙壁之间均处于分子引力的作用下,故其中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不能自由流动。
储集层保护技术
孔隙和喉道尺寸相差不大,不易堵塞,外来固 相易侵入;粒间胶结物少,固结松散,易出砂 和井壁坍塌,
点状喉道:
孔隙与喉道差异大,喉道小,易出现微粒堵 塞、水锁和贾敏损害
片状喉道:
喉道长而细小、弯曲、粗糙,渗透率低,易 出现微粒堵塞、水锁和贾敏损害。
管束状喉道:
喉道细小、弯曲交叉,易导致紊流;微粒在 喉道交叉处易沉积堵塞;易水锁、贾敏和乳 化堵塞损害。
伊利石和蒙脱石平行排列于骨架颗粒表面,呈包覆 状。
损害影响
流道表面光滑,阻力小,不易速敏;
表面带负电,亲水性强,易水化膨胀 而减小流道,甚至导致严重水锁。
骨架颗粒
粘土分布
栉壳型
绿泥石呈叶片状垂直分布于骨架粒表面
损害影响
流道表面粗糙,阻力大,绿泥石易 被折断形成微粒,产生速敏; 酸蚀形成Fe(OH)3胶体,和SiO2凝 胶体,堵塞喉道。
一 . 油气层潜在损害因素
1. 敏感性矿物对损害的影响
敏感性矿物-在与外来流体接触过程中,容易发
生化学作用而降低渗透率的矿物。
矿物类型; 矿物产状; 矿物含量。
分析方法
矿物类型对油气层的损害
水敏(盐敏)矿物-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按水化膨胀性大小排列):
蒙脱石 伊/蒙混层 粘土矿物损害机理
伊利石
绿/蒙混层
矿物含量-粘土矿物总含量(泥质总含量)-粘土矿 物重量百分数
粘土矿物总含量<5% 粘土矿物总含量>10%
不易损害; 容易损害。
粘土矿物总含量越高、与液相接触面积越大,损害的
可能性就越大。
2 . 孔隙和喉道结构对损害的影响
孔隙、喉道结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 分布、连通性。
石油地质-第三章-储集层、盖层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储集层的基本性质 碎屑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盖层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含油饱和度(%)
油、气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曲线
三.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间无严格的函数关系,但有一定的内在 联系,因孔隙度和渗透率取决于岩石本身的结构与组成,凡具有 渗透性的岩石均具有一定的孔隙度,特别是有效孔隙度与渗透率 的关系更为密切,对碎屑岩储集层来说,一般是Pe越大,K值越高, 即K值随Pe的增加而有规律的增加。 有效孔隙相同,直径小的孔隙比直径大的渗透率低。
1.岩石的矿物成分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石英和长石,它们对储油物性的影响 是不同的。一般石英砂岩比长石砂岩的储油物性好。其原因是: ①亲水性不同,长石比石英强,当被水润湿时,长石表面形成 的液体薄膜比石英厚,一般情况下,这些液体不能流动,因此, 减少了孔隙流动的截面积; ②抗风化能力不同,石英抗风化 能力强,颗粒表面光滑,油气易 通过;长石不耐风化,表面常有 次生高岭土和绢云母,它们对油 气有吸附作用,可吸水膨胀,堵 塞原来的孔隙。 2.岩石的结构构造 沉积岩粒间孔隙的大小、形态和 发育程度主要受碎屑岩颗粒的粒 岩石颗粒 孔隙系统 胶结物 径、分选、磨圆度和填充程度的 岩石孔隙结构示意图 控制。
岩石中流体的相对渗透率与油气、油水的饱和度(某一单相流 体体积和孔隙体积之比)成正相关关系。随着该相流体饱和度的 增加,有效渗透率在增加,相对渗透率值也在增加,直到有效渗 透率等于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值等于1为止。
022第二章 储层和盖层(第二节 储集层类型)
2、按与组构关系分(如: Choquette&Pray(1970)分类,图2-27)
由组构决定的孔隙:粒间孔(BP)、 粒内孔(WP)、遮掩孔(SH)、生 长骨架孔(GF)、铸模孔(MO)、 晶间孔(BC)。
Φ=25.96%。
(3)颗粒粒度和分选系数
粒度越大,即便孔隙度不变,渗透率也越大。为了更好地说明此问题, 以裂缝为例.
分选系数一定时,颗粒粒度的越大,渗透率越大(图2-19)。
颗粒粒度中值一定时,分选系数越大,渗透率越小(图2-20)。
注: (a)颗粒粒度:φ=|—lg2(d)(d = 颗粒粒径)。 (b)分选系数:颗粒粒径累计曲线上25%粒径(q1)与75%的粒径(q3)之比(或平方根之
表2-4砂岩孔隙类型分类(据Selly,1976)
类 原生的或沉积的
次生的 或 沉积后的
型 粒间孔
铸模孔、粒内孔 裂缝
成因 沉积作用 溶解作用 岩石破裂
注: 并非所有的粒间孔都是原生的。
Schmidt(1977)分类: (1)粒间孔隙:矿物或岩石颗粒之间的孔隙。 (2)特大孔隙:孔隙直径大于1.2倍相邻颗粒直径的孔隙。 (3)铸模孔隙:颗粒被溶蚀后,留下的与原颗粒形态相同或相似的孔隙。 (4)裂缝:
3、简述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影响因素。
三、其他岩类储层 1、砾岩、火山角砾岩:属于广义的碎屑岩。与碎屑岩储渗特点类似。 2、泥质岩和部分煤层:主要是裂缝发育使其产生储渗空间。 3、结晶岩:包括岩浆岩和变质岩。主要是裂缝发育使其产生储渗空间。 4、风化壳:各类岩石经地表的风化作用均可增加孔隙度。
思考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吼道粗、孔径大:孔隙度高、渗透率高 喉道较粗、孔隙较小:孔隙度中-低,K中-低 喉道细、孔隙粗大:孔隙度中等,K低 喉道细、孔隙细:φ、K均低
2.压汞曲线及孔隙结构参数
•基本原理
•
油气的运移、聚集过程
Pc Oil
非润湿相的油排替润湿相水的
过程。
Water
•压汞实验 非润湿相汞排替润湿相水 的过程
b.分选一定时:K与粒度中值成正比。
42.4%
40.8%
39.0%
34.0%
30.7%
27.9%
texture
(3) 颗粒的圆度 圆度好,孔隙度、渗透率高
b.碎屑颗粒磨圆度越好,碎屑岩储集物性越好。
Porosity might decrease with sphericity because spherical grains may be more tightly packed than subspherical ones.
• • • • (1)喉道是孔隙的缩小部分 (2)可变断面收缩部分是喉道 (3)片状或弯片状喉道 (4)管束状喉道
孔隙喉道的类型(据罗蛰潭,1986)
四、影响储集性能的地质因素
(一) 沉积作用
texture
颗粒成份、胶结物、岩石结构、构造 (二) 成岩作用
(三) 构造作用
(一) 沉积作用
沉积因素:分布:砂体分布模式、储层构型 储集性:粒度、分选、排列方式
超 大 孔
胶结物与颗粒一起被溶解所致,孔径>相邻颗粒的 1.2倍;
粒内溶孔
颗粒、胶结物内部部分溶解而产 生的孔隙;
次生晶间孔 晚期形成的高岭石、 白云石等晶体间的孔 隙。
粗粒石英砂岩 高岭石具晶间孔。红色
铸体,单偏光×100。
石炭系太原组,长庆油田麒参1井2750.0m。
裂缝
溶蚀缝 构造缝
三、碎屑岩储集层的喉道类型
• 分析渗透率和测井解释渗透率
• 横向渗透率、垂向渗透率Leabharlann 三、孔隙度与渗透率间的关系
1. 一般来说,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率 也越高。
物 性 分 类
砂岩储层级别
有效孔隙度 (%)
绝对渗透率 (×10-3μm2)
特高 高 中 低 特低
>30 25-30 15-25 10-15 <10
>2000 200-2000 100-500 10-100 <10
第三章 储集层和盖层 seals Reservoir
储集层基本特征**
砂(砾)岩储集层*** 碳酸盐岩储集层**
其它岩类储集层
盖层**
第一节
储集岩:
储集层基本特征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储集层: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称储集层。
油层、气层、油气层
若储集层(岩)中含有油气——含油气层;
二、岩石的渗透性: (permeability)
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渗透性岩石:一般把地层压 力条件下流体能较快通过其 连通孔隙 砂岩/砾岩/多孔石灰岩/白云岩
非渗透性岩石:泥岩/石膏/泥 灰岩
——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相对渗透率
(1)绝对渗透率(K)
其中:Q—流量, cm3/s P1-P2=△P—压差,Mpa; F—截面积,cm2; L—岩样长度,cm; μ—液体粘度,mPa.s; K—绝对渗透率,达西;
解释孔隙度:测井法、地震法和试井法三类。
测井解释孔隙度包括传统的孔隙度测井(声波、中子 和密度测井)和现代测井(脉冲中子测井和核磁共 振测井)
25
岩心孔隙度(%)
20 15 10 5 210 y = 0.2221x - 39.385 R = 0.983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声波时差(μ s/m)
1、原生孔隙
** 粒 间 孔 隙: 碎 屑 颗 粒 之 间 的 孔 隙 孔 粒 内 孔 隙: 沉 积 时 颗 粒 内 原 有 的 隙 填 隙 物 孔 隙 : 胶 结 物 或 填 隙 物 中 微隙 孔
Sandstone
(1)
原 生 粒 间 孔
b.细粒长石砂岩,粒间 孔隙发育。绿色铸体,单偏 光,×100。 下第三系东营组,辽河 油田海26井385.5m。
(2)次生孔隙
粒间溶孔: 粒内溶孔: 铸模孔:
裂缝
粒 间 溶 孔
颗粒边缘或粒间填隙物溶解
颗 粒 铸 膜 孔 隙
颗粒、晶体、生物体溶解而保留外形;
细粒长石砂岩(油浸) 有的(斜)长石颗粒被完 全溶解形成颗粒铸模孔, 蓝色铸体,单偏光×100。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胜
利油田义3-7-7井3202.0m。
孔喉半径,um
MPa
毛细管压力,
P b
S m i n
S m a x
汞 注 入 量 , %
75
S 饱 1 0 0
50
0
——通常用Pd、r、Smin%、Pc50作为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参数
孔喉结构分析
100
W266-6 沙三上
10
1
主要为 长平台型,粗喉; 3个样品斜坡型,较粗喉 1个样品短平台型,细喉
径大、喉道粗、孔隙形状简单者渗透率高。
砂岩有效孔隙度与气体渗透率的关系图
1-粉砂岩,2-细砂岩,3-粗-中粒砂岩
四、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1 孔隙结构 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 状、大小、分布及其连通关系。
孔隙结构影响储集性能 (孔隙结构与孔\渗性的关系)
喉道的粗细特征严重影响岩石的渗透率 K主要受喉道控制
K p1 p2 F Q L Q K L F p
当单相流体存在的情况下,依据达西定律求得的渗透
率称绝对渗透率。
绝对渗透率仅与岩石性质有关,而与流体性质及测定条件无关
(2)有效渗透率(相渗透率)
当岩石中有多相流体通过时,岩石对每一相流体的渗 透率,又称相渗透率。 Ko、Kg、Kw
MPa
P c
0 . 0 7 5
孔喉半径,um
毛细管压力,
P b
S m i n
S m a x
汞 注 入 量 , %
75
S 饱 1 0 0
50
0
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 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非润湿相汞饱和度为50%时对
应的毛细管压力:
——Pc50对应的孔喉半径≈平均喉道半径
P c
0 . 0 7 5
Hg
Pc
Water
2.压汞曲线及孔隙结构参数 • (1)对岩石而言, 水银为非润湿相,水银注 入于岩石孔隙系统内, Pc 即必须克服毛细管阻力。 Hg
(2)毛细管压力与孔隙喉道半径R成反比,
Water
2Cos Pc r
其中:r-毛细管半径; —润湿角; -两相界面张力
Pc
R
Pc
•压汞法测岩石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参数
排驱压力(Pd)、 孔隙喉道半径中值 (r50)、 毛细管压力中值(P50)、 最小非饱和的孔隙率 孔隙喉道半径频率分 布直方图
(2)毛细管压力曲线特征参数:
排驱(替)压力:
非润湿相开始(大量)注入岩样
中最大连通喉道时所需克服的毛 细管压力。 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 (Smin%):残余未被汞注入的 孔隙体积百分数,称Smin%。 含量大,孔隙结构差。
砾岩 粗砂岩 中砂岩 细砂岩 粉砂岩
孔隙
二、储集空间类型
1 不同部位:
孔隙—颗粒间较大的部分
喉道
喉道—连通相邻孔隙之间的狭窄通道。
第二节
砂(砾)岩储集层
二、储集空间类型
2 成因、形成时间
原生孔隙:粒间孔为主 次生孔隙:溶蚀孔隙、裂缝
Time of formation(Murray ,1960)
Porosity Classification
• Pc=?
2Cos Pc r 0.735 Pc r
=0.735/0.2MPa Pc—MPa r--μm
(3)按孔隙对流体渗流的影响
• 有效孔隙 • 无效孔隙
• 有效孔隙为连通的毛细管孔 隙和超毛细管孔隙 • 微毛细管孔隙,死孔隙或孤立 的孔隙。
2.孔隙度(porosity)
——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Vp)占岩石总体积 (Vt)的百分数。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2 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 通常无严格的函数关系。 K的影响因素较多
Log K = a + b
• 碎屑岩储层(孔隙型):
有效孔隙度与渗透率 正相关关系。
• 碳酸盐岩:
对于孔洞不发育的颗粒灰岩、晶粒白云岩等,与碎屑岩相似
• 裂缝型储层: 泥岩、致密石灰岩储层孔隙度很低,渗透率很高 • 岩浆岩、变质岩储层
压力(MPa)
0.1
0.01 100 4 22 56 80 7 26 61 60 40 汞饱和度(%) 9 28 64 11 30 70 15 43 75 20 18 48 78 20 51 0
(3)孔喉分布图及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
孔喉分布图
2Cos Pc r
(ri+1-ri )%=SHgi
碳酸盐岩储集层:灰岩、白云岩、礁灰岩 其它岩类:岩浆岩、变质岩、裂缝性泥岩
碎屑岩类和碳酸盐岩类储集层所储油气占 总量的99%,二者油气储量差不多各占一半。
第二节
砂(砾)岩储集层
一、岩石类型 二、储集空间类型 三、碎屑岩储集层的喉道类型
四、影响储集性能的地质因素
五、砂(砾)岩储集层的成因类型
一、岩石类型
其中:Q—流量, cm3/s P1-P2=△P—压差,Mpa F—截面积,cm2; L—岩样长度,cm; L=3cm,F=4.9cm2,μ=1mPa·s,Sw=100% μ—液体粘度,mPa.s; △P=0.1MPa,Q=0.5cm3/s,K=? K—绝对渗透率,达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