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合集下载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不足及对策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不足及对策

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不足及对策摘要:近年来,河南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带动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已具有区域竞争优势。

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实现中原崛起的一个重要战略。

但总体来讲,河南的产业集群大多处于成长期阶段,多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科技含量低,缺乏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河南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要科学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瞄准重点产业,突出产业集群的发展重点,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集群,通过政策引导,提高产业关联度,完善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力,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促进产业集群产业结构、层次优化升级,增强其竞争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河南省;问题及对策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集群现象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浙江和东南沿海不少地区依靠产业集群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近些年来,河南的产业集群也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讲,河南产业集群发展还相对滞后。

此外,理论界也缺乏对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相关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河南产业集群的顺利发展。

因此,研究和分析河南产业集群优势及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对促进河南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提升河南产业集群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及优势(一)河南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分析总体来讲,河南省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具有区域竞争优势,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独特的竞争力。

1、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部分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发展潜力较大。

近些年来,河南省的产业发展无论是在空间布局上,还是在产业配套上,都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集群化趋势,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如食品集群、纺织服装集群规模较大,关联行业多,带动作用强,对促进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据2006年10月15日《大河报》报道,全省现有年工业总产值1亿元以上的工业产业集群388个,涉及全省1399个乡(镇、街道)的6909个村(居)委会,共有企业单位12.9万个,实现工业总产值4501.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303.2万人,上缴税金257.6亿元,产品出口131.6亿元,产业集群已成“燎原发展之势”。

河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内陆地区,河南省成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承接地。

然而,河南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篇文档将分析河南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河南作为一个内陆省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能源供应等方面存在不少瓶颈。

这使得企业在河南进行生产时面临着交通不便和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

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限制了其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对策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河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特别是交通、能源等方面。

加快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修建,提升能源供应的稳定性,为企业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

对策二:优化交通运输网络改善河南的交通运输网络,提升河南与其他地区之间的联通性。

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干线、水运港口等,加强河南与外部地区的交通联系,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问题二:人才匮乏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人才匮乏的挑战。

由于长期以来人口流出的现象,河南的技术人才相对不足。

这给企业在河南的生产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困难,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对策一:加强教育培训政府应该加大教育投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

对策二:引进外部人才和优秀企业除了培养本地人才,政府还应该积极引进外部人才和优秀企业。

为外来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他们到河南工作和创业,推动河南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问题三:环境污染治理不到位河南省长期以来发展重工业,由此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

对策一:加大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政府应该加大环保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鼓励企业采用更加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

同时,加强对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其合规运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河南省是中国的中部省份,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人口众多。

为了实现产业转移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政府应该制定有关产业转移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和规划,明确转移的重点和方向,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税收支持。

2. 优化产业布局:河南省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和优势,选择合适的产业进行转移,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和绿色产业。

要注重平衡发展,避免过度集中。

3. 提供土地和基础设施支持:为了吸引企业进行产业转移,河南省应该提供充足的土地和基础设施支持,如工业园区、交通网络和电力供应等。

也要注重土地利用的合理规划,避免耕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4. 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人才是产业转移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

河南省应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供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机会,同时也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

5. 推动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产业转移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动力。

河南省应该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 加强环境保护: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河南省应该注重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和生态破坏。

要加大对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强化环境执法。

要推广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7. 加强产业链建设:河南省应该注重发展完整的产业链,提高自身的附加值。

可以发展原材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等环节,提高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8. 加强区域合作:河南省可以通过加强与周边省份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可以通过联合建设工业园区、共同开展科研项目等方式,推动产业转移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和实现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共同努力。

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河南省有望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SWOT分析法简介SWOT 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也称波士顿矩阵,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

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或研究对象现实情况的方法。

SWOT分析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SWOT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竞争情报的重要分析工具。

分析直观、使用简单是它的重要优点。

即使没有精确的数据支持和更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但是,正是这种直观和简单,使得SWOT不可避免地带有精度不够的缺陷。

例如SWOT分析采用定性方法,通过罗列S、W、O、T的各种表现,形成一种模糊的被分析对象竞争地位描述,以此为依据作出的判断,不免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臆断。

本文立足于通过运用SWOT 分析法,对洛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内部、外部条件进行具体分析,以便于能够使其在旅游开发中更好地抓住机会、避开威胁、发挥优势、克服弱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促进该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SWOT分析(1)优势分析1)历史文化浓厚多彩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于公元前12世纪由周公营建,是八大古都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有第一个王朝“夏”王朝,有三代之居“夏、商、周” ,是“河图洛书”的故乡,有105位帝王定鼎九州,是华夏民族的精神故乡,是“最早的中国” 。

2)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2 7 2 3 2 . 0 4 亿元, 居中部六省首位 。 “ 十 一五 ” 以来 , 河南 省的高 新技 术产业年均 增加值在 2 0 %以上 , 比同一时期 的工业 增长 速度 还高 6 个百 分点 。通 过“ 强心 固边 ” 政 策的实施 , 从 区域
交通信息 网络存在 的主要问题表现 在以下几个 方面 : 首
的吸引力 。 二、 河 南 承 接产 业 转 移 过 程 中存 在 问题 分析
这 里 。 目前 由陆空形成 的综 合铁路 、 公路、 航空 运输 网已经
能够到达全 国的各 个角落 , 得天独厚的区位 优势明显 。 ( 二) 能源与原材料 资源等基础 产业优势 明显 河 南不 仅是农 业大 省 , 更是我 国中部地 区重要 的能 源 、 原 材料 、 粮食 和装备 制造业 的基地 。2 0 1 1 年, 河南省 的 工业 增 加值达到 1 4 4 0 1 . 7 0 亿元 , 比上年增 长 1 6 . 1 %。其 中 , 高技术 产 业增长迅速 , 达到 5 3 . 3 %。在一些主要工业产 品产量 中 , 原 煤下降 1 . 1 %, 发 电量增长 1 3 . 8 %, 钢 材增长 1 2 . 3 %, 铝材增 长 4 0 . 2 %, 汽车增 长 5 5 . 0 %。 在农 业 产 品 中 , 畜 肉 制 品 增 长 1 5 . 0 %, 速冻 米面食 品增 长 2 6 . 7 %。不难 看 出 , 完善 的农业 基
少, 制约 了各地方 政府机 关 、 与此 相关联 的企业 在传递 东部 企业 向中西部转移过程 中需要 的及 时信息 。
( 三) 促 进 产 业 集 聚发 展 的相 关基 础 设 施 不 配套
期 。社 会 消费 品 的 零售 总额 达 到 9 3 2 2 . 9 0亿 元 , 同 比增 长 1 8 . 1 %, 市场稳步扩 大的趋势 明显 。依 托交通 区位优 势 , 省 内 和省外 的商品流动正在 加快 , 成为全 国重要 的贸易辐射 中心 及商品集散地 。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1492014年9月下半月刊城市旅游规划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河南省作为经济大省和享誉国内外的文化旅游资源大省,也把文化旅游产业放在突出位置,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抢抓中央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大好机遇,但目前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好说的多、好看的少”,开发项目遍地开花,缺少“眼球”项目的重点突破。

本文利用SWOT 分析法对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目的在于突出资源优势,满足发展文化旅游的迫切要求,以推动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全面、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文化旅游产业内涵“文化旅游产业”的提法在国外文献中很少见,Khalid 在他的工作论文中曾使用过该说法,但并没有对该词作出任何的界定。

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我国旅游界虽然开始热衷于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但从研究成果看,我国学术界始终没有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内容等有一个公认的、权威的 界定。

徐群、张春香观点基本一致,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并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遗产及精神遗产,将文化旅游资源视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提供给旅游者,供旅游者游览、感受和体验,同时提供其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龚绍方将文化旅游产业概括为两大类——历史文化类旅游产业和社会文化类旅游 产业。

本文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依托文化景观资源、文化风情资源、文化艺术资源,通过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为社会公众以及旅游者提供游览、欣赏、感受和体验文化旅游产品的一项产业。

通过对人类精神文明成果进行包装、加工、宣传、推介、利用,并加以市场化的运作来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二、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SWTO 分析(一)河南文化旅游产业优势(Strength )分析1、旅游资源优势河南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占一半:即郑州、洛阳、开封、安阳;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国第一,地上文物全国第二,馆藏文物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被誉为“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 10XIANGCUN KEJI 2018年10月(中)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SWOT 分析宋孟起何琴慧张相如关浩杰(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作为我国粮食核心生产区,河南省在粮食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尚存在一些不足。

本文运用SWOT 分析法对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河南省粮食加工产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粮食加工;粮食产业;SWOT 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32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8)29-10-3粮食加工产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与变革,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加工产业已经从初级农产品加工完成了向深度加工的转变,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

“十二五”以来,我国粮食加工行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7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除烟草行业外)实现总产值10.5万亿元,同比增长6.6%。

而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的河南省,粮食加工行业同样发展迅速。

目前,河南省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相关行业从业人口近1亿。

《河南省食品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020)》指出:“发展食品工业是河南省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任务,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必然选择”。

食品工业已逐渐成为河南省工业的第一主导产业,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16年,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7779家,营业收入共计2.33万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29.16%。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6806.82亿元,同比增长12.20%。

由图1可以看出,近年来河南省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营业务呈快速上升趋势,由2012年的4000多亿元增至2016年的近7000亿元,利润总额也稳步上升。

粮食加工工业分为四大板块: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和酒、饮料和精品茶制造业。

河南省县域工业集聚区建设的SWOT分析——从上蔡县工业集聚区建设谈起

河南省县域工业集聚区建设的SWOT分析——从上蔡县工业集聚区建设谈起

二 、产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1 经济结构仍落后 ,工业基础薄弱 . 省内横向比较 而言 ,上蔡县 是河南省的人 口第三大县 ,人 口
素 有豫 南 “ 仓 ” 称 的 上蔡 县 是 国家 商 品粮 生 产基 地 县 , 粮 之 其
粮食产量位居全国粮食百强县第 4 位 , 4 小麦播种面积常年保持在
培育 了荣光鞋 、豫花面粉 、尚品板材 、澳祥皮革 、豫上铁锅等一 西距京广铁路 、 0 国道2 公里, 17 6 东距 16 o 国道4 公里, 0 北依漯 ( 河) 批知名品牌; 全县粮食产量稳居全 国一百强 , 花木总面积56 i , 蚌 ( .7 亩 埠)铁路 5 公里,开龚公路、高兰路 、商桐路、吴黄路 4 5 条省

向内陆省份转移 ,上蔡县是承接产业转移的理 想地 区。
4 区 位 交通 优 势 明显 .

上蔡县具有的比较优 势
1具 有一 定 的 产 业 基 础 .
地处驻马店、漯河、周口三市之间,可以成为三市产业扩散的
上 蔡县 已初 步形 成 了制 鞋 、 粉 、 材加 工 、 工 等特 色产 业 , 吸纳聚集地。上蔡县境内交通便利,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城 面 木 化
生产 能 力 又 产 生市 场 供 给 的 不足 ,两 者 的结 合 使 上 蔡县 经 济 发 展 于 上 海 、江苏 、广 东 等沿 海 地 区 的 4 %一 5 %,电力 供应 充 足 , 0 O 河 37 13 23 处 于 贫 困 的 恶性 循 环 状 态 。要 摆脱 这 种 状 态 ,实 现 县域 经 济 的跨 南 省 的 电 价相 当于 山东 的 8 .%、江苏 的 8 .%、河 北 的 9 .%
河南省 9 1 80元的平均水平少了2 8 元;全县生产总值 6 1 l 万 还要低 10 元左右 ,另外 ,上蔡县轻工加工业历史悠久 ,有一定 44 6 l5 00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

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及策略分析河南省位于我国中原地区,是中国人口大省和大农业省,也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的省份。

河南省的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的策略分析。

一、河南省产业结构现状1. 第一产业河南省农业发达,农业是河南省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粮食、棉花、油料、豆类、果品等农产品产量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2. 第二产业河南省工业基础较好,是中国重要的冶金、能源和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煤炭、石油、化肥、水泥、建材、机械等行业占有一定的比重。

3. 第三产业河南省的第三产业占比较为较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对GDP的贡献不够。

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1. 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高产业总体效益,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的后发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2. 提升产业附加值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可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 减少环境污染优化产业结构可以减少传统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促进就业和民生改善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可以带动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民生。

三、策略分析1. 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河南省应该加大创新驱动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2. 拓展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应该加大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文化等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

3.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河南省应该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等方式提高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河南省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5. 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河南省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引导和支持,通过改革政策、引导基金等方式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升级发展。

基于SWOT分析法的河南纺织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法的河南纺织产业集聚区发展对策研究

H n nT xi n ut ls ra e ssmeo jciea ayi o eetra e v o met Moev rtee e a eteId s c t sw la o bet n ls f h xen l n i n n. ro e,h r l y r ue l v s t r aesmesget n nted vlp n hsdsett n I’ h p dt rv esmeojciea dueu r o u gsi so eeo meti ti i r i . tS oe po i o bet n sfl o h n s ao o d v
2 1 年第 l 01 2期( 总第 18期 ) 7
山东 纺 织 经 济
基于 S T分析法 的河南纺织产业 WO 集聚 区发展对策研究 术



(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 19 ) 5 1 1
摘 要: 随着国家支持中部崛起政策的逐步落实和 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加快 , 河南纺织业遇到 了千载 难逢 的好 机会 。如何 抓住 机 遇 , 促进 产 业结 构升级 , 就成 为 了河 南纺 织产业 集聚 区亟待 解 决的 问 题。 文章运用 S T分析法对河南纺织产业集聚区发展 的内在 因素 , WO 以及所处的各种外部环境进行 了深 入客 观 的分析 , 并在 此基 础上 提 出了一些发 展 建议 , 以期 为河 南纺 织产业 集聚 区发展 提供 客观 准 确 的决 策 帮助 。
t e i d sra t cu e ? T i s te p o lm ih i e g rt e s le e n n Te t e I d sr s h n u t lsr tr s h s h r be whc s a e o b ov d wh n He a xi n u t i i u i l y g igt e o se ld ae s T i is r to d psteS OT a ay i oa aye tei tr a a tr f on ob c me as mbe ra . hsdse ain a a t h W t n lsst n lz h ne lfco so n

河南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SWOT分析6页word文档

河南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SWOT分析6页word文档

河南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SWOT分析摘要:随着东南沿海地区企业的外部需求、生产成本发生变化,使得其向内陆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不断加大。

河南作为这次产业梯度转移浪潮中的重要的承接地,在产业的承接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

本文基于SWOT分析法对河南所面对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并在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梯度转移;SWOT;波士顿矩阵一、前言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所包括的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新的生产管理和组织方法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逐步由高梯度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根据梯度转移理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处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梯度上,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不断地创新,通过发明新产品,建立新产业,保持区域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处在低梯度上的区域,首先应该发展那些具有较大比较优势的初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通过接受从高梯度区域转移出来的产业来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进而从较低的经济发展梯度向上攀登,最终进入发达区域行列。

梯度理论表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是产业转移发生发展的客观基础。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国内产业和技术梯度转移加速。

目前,世界制造业的生产环节已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许多跨国公司积极在华寻求生产加工基地,建立研发中心,这无疑为中国和河南产业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

据估计2019年我国的FDI规模已达到990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1%,另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东、中、西部的经济水平、技术条件等差异客观上形成了发展的梯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沿海地区的主导产业不断演化和升级,成熟产业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成为必然的趋势。

河南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契机,大力承接来自。

虽然,现在理论界和政府层面在河南省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呼声较高,但是目前的研究仅停留在流量总量上的转移,而针对具体需要转移来的产业结构却很少有涉及。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及承接点研究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及承接点研究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及承接点研究作者:王静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03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接近发达工业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由于能源严重短缺,原材料不足,运输紧张,尤其是近年来劳动力价格的攀升,使沿海发达地区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不再,严重制约了沿海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己势在必行。

河南省作为劳动力大省、资源大省,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如何发挥和利用本省优势,选择合理的承接点以带动河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并促进河南的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显得及其重要。

一、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一)劳动力资源优势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

2009年末,河南省总人口9967万人,就业人数5981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6.8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3万人。

河南省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不仅表现为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巨大,而且表现为劳动适龄人口在未来20多年内的供给总量将持续上升。

此外,河南省的人才资源也非常丰富,据统计,河南省目前共有各类高校99所,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1个,博士点10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3个,硕士点845个。

而从2007年以来,每年的高校毕业生都在30万人以上。

目前全省高等教育总规模达227.96万人。

2008年,河南省职工平均工资24816元,相当于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84%,居全国第21位。

可见河南省劳动力不仅资源丰富而且价格低廉,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应是最佳选择。

而东部沿海地区转出的产业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从此层面看,河南省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比较优势。

(二)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离不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河南省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在已发现的127种各类矿产资源中,河南省有8种居全国首位,19种位居前3位;全省电力装机总容量近5000万千瓦,居全国第5位、华中电网首位;水力资源充足,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均流经河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就在河南。

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的SWOT分析

河南省发展加工贸易的SWOT分析


区域发 展不平衡 ,在 l个地 市 中河 南加工 贸易主 要集 中在 郑州 ,其它地区发展规模相对较小。
2 河南省发展 加工贸易的S WOT 分析
( ) 1 河南 省发展加工 贸易的优 势分析 。①丰 富的经济资 源和人 力资源。据统 计 ,河南高等植物有 1 7 , 6 0 9 科 3 0 多种 ;动物40 0 余种 , 占全国 种数 的15 /;矿产资源 12 ,有s 种矿产储 量居全 国前8 , 0种 5 位
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河南省作 为中西 部的重要省份 ,如何迎接这 次机遇 ,又如何面对人民币升值的挑战就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
1 河南省 加工 贸易的现状
() 3 河南 省发展 加工 贸易的机遇 分析 。① 承接 东部加工 贸易产 业转移 。东 部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 ,土地 、能源等要素材料的价格 上涨 、劳动力 成本 的提高 , 加速了东部产 业转移 的进 程 都 。东部 沿 海城市从 事9 - 贸易 的众多企业正掀起 向中西部转移的浪潮。实践表 U r 明 ,一个 区域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伴随着该 区域充 分参 与国际分工 , 积 极融入产业转 移而发展的 ,与 中部其它五省相 比,河 南具有承接东部 产业转移 , 别是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条件 。② 中部 崛起战略 特
知 识 经 济
由枉刁 ;_ 1年 期 1璺 j l o 第 艾2 0 4
河 南 省 发 展 加 工 贸 易 的 S OT 析 W 分
杨 建 成
( 南机 电高等专科 学校经 济贸易 系 ) 河
摘 要 本 文 利 用S OT分 析 法 ,从 优 势 、 劣 势 、机 遇 和 威 胁 四 个 角度 深 入 分 析 了 河 南 省 加 工 贸 易 的 发 展 状 况 ,针 对 出现 的 问 W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摘要: 承接产业转移是当前欠发达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为了使中部六省更加有效的承接产业转移,我利用SWOT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部六省目前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以及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

项目概况:中部六省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地处中国版图的中心地带,中部崛起是继东部开放、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之后的国家宏观区域经济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大体经历了一个从平衡发展不平衡发展,再转向平衡发展的战略转变过程。

当前,在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中部地区产业承接进入了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效应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存在着不少影响产业承接的障碍因素。

伴随20 世纪90 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汹涌澎湃,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进程加快,尤其是受2007年底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要素成本的上升和外部需求的减弱,产业加速转移的态势更加明显,使得中部地区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的难得的历史新机遇。

一、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Strength)一是区位优势:中部地区承东启西、承南启北,交通运输便捷,对出口导向型和现代物流等产业转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南部与福建、广东、广西等省接壤,珠三角、闽南三角和港澳地区产业转移给中部地区带来巨大的市场和机遇,同时在西部与贵州、重庆、陕西等省接壤,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中部六省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是全国区域经济板块中的核心。

二是市场优势:中部地区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巨大,2006 年,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5%,速度加快1.1个百分点。

金融危机后,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中部地区的内需比重较高,同时3.6 亿中部地区人口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都在不断更新。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

市场营销论文题目: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与经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摘要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省目前正面临经济结构调整的特殊机遇和挑战。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河南省正在发挥现有的和潜在的比较优势,进行“有进有退”的经济结构调整。

因此,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适时进行产业转移是中部崛起的核心和重点。

河南省地处中原,承东启西,其经济结构调整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将对整个中西部地区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文主要运用了客观理论研究法和SWOT分析法,提出了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使河南省的经济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同时可以使河南省的经济结构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工业、服务业大省转变,进而构建出产业转移与经济结构的关系,最后得出了承接产业转移能够促使河南省的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结论。

关键字:产业转移,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产业集群Research on Undertaking Industrial Shift and Adjustment of theEconomic Structure in Henan ProvinceAbstractAs the biggest agricultural province, Henan province is currently facing the special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With the rise of the Central China strategy, Henan Province is developing existing and potential comparative advantages, econo mic structure of “advance and retreat” is being developing. Therefore, adjusting and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imely transfer of industry is core and focus to the rise of central China. Hena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central China, which links east and west, and its economic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not only the needs of its own development, but also will have a profound impact throughout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This article has mainly utilized the objective theory methodology and the SWOT analytic method, proposes the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transformation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considers that undertaking industrial shift will enable the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type, at the same time can mak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n Henan Province from a major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to a big province in services sector, then builds relations between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t last obtains that undertaking industrial shift will upgrade the economic structure in Henan Province.Keywords:Industrial Transfer Industrial Structure Economic Structure Industry Cluster1 引言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1 选题研究的背景我国在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梯度差距明显,且由于资源禀赋的显著异同,地区间产业结构差异大,为产业的区域转移奠定了客观基础。

河南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SWOT分析

河南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SWOT分析
到 8 1 .1 0 0 1 亿元 ,居全国前列。 5 、区位 优势 明显 河 南地 处 中原 , 承东启 西 , 是产 业 由东 向西转 移 的联 结 点 , 同时 也是 全 国重要 的 交 通枢纽,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20 年河南 07 铁 路 里程 达 到 3 8 9 9公 里 ,公 路 里 程 达 到 侯 燕 郑 州航 空工业管理 学院经 贸学院 4 0 5 0 5 1 2 87 公里 ,高速 公 路里 程突 破 40 公 里 , 366 00 长 1.%, 33 高等教育普通高校在校生达 19 客运量达到 l 2 5 0. 2 5 7万人次,货运量达到 【 文章 摘 要 】 5 万 人 ,在校 研 究生 近 2 2 万人 ,人数 比 1 1 1 万吨。空运航线达到 5 条 ,航线里 . 04 0 7 近年来 ,东部地 区企业的生产成 本 20 年增 长 2 5倍 。 02 . 程达到 139 公里,较 20 年增长3 .%, 489 06 59 不 断 提 高 ,产 业 转 移 的趋 势 已经 显 现 , 2 、丰富的资源 旅客吞吐量达到32 5 万人次 , 较上年增长l . 8 世 界 金 融 危 机 更 加 快 了产 业 转 移 的 步 河南 是全 国重要 的农业 大 省 ,2 0 年 5 07 %;货 邮 吞吐 量达 到 406 吨 ,较上 年增 68 万 伐 。 河 南作 为 产 业 转 移 的 重 要 承 接 地 , 77 0 5 棉花 产 量 占全 国 9 长 1 . %。 . 在承 接 产 业 的过 程 中 有 着 明显 的比 较优 粮食 产 量 占全 国 1.%, 8 河南 蕴藏 着 丰富 的矿 产 资源 , 全 国矿 %。 是 势 ,也 存 在 着 问题 和 不足 ,河 南应 抓住 产资 源 大省之 一 。 已探 明储 量 的矿 产资 源 二 河南承接产 业转 移 的劣势 在 机 遇 , 充分 发挥 优 势 , 改善 产 业 发 展 的 中,居 全 国首位 的有 8 ,居 前 3 的有 1 1 劳动力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种 位 9 环 境 ,提 高 产 业承 接 地 的 吸 引 力 。 种 ,居 前 5 的有 2 种 ,居前 1 的有 4 位 7 0位 _ 4 20 年全 省 6 06 岁及 6 以上 人 口大 专 以 岁 种 。河南还 是 重要 的 能源基 地 , 油保 有 储 上学 历 所 占比重 为 4 1 石 .%,这 一 比重 不 仅低 【 关键 词】 量 居 全 国第 8 , 位 煤炭 居 第 1 位 , 0 天然 气 居 于东 部 地 区 ,如北 京地 区的这 一 比重为 2 . 9 产 业梯 度 转 移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S O WT 第 1 位 , 18 年起 河 南煤 炭产 量 连续 l 4 1 从 96 9 %,而 且 低于 全 国平 均水 平 2 1 百分 点 , .个 禽 妖 年居 全 国第二 位 ; 止到 20 年 氧 化铝 、 截 05 电 在 中部五 省 内也 是最 低 的 。 中学历 占的 比 高 铝 3 万吨 、 2 万 重为 1 .%, 低 于全 国平 均 水平 ,在 中部 20 15 也 产业梯度转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发 解 铝 、 加工 产能 分别 达 到 30 吨和 9 万 吨 ,氧 化铝 、 0 电解 铝产 量 位列 全 国 五省 中 , 高于 安徽 。 业工 人特 别 是 高级 仅 产 达 地 区 的边 际产 业 在 内外部 力 量 的驱 动 下 , 第 一 ,铝 加 工材 产量 位 列 全 国第 二 。 技工供应 困难, 据统计 , 0 5 20 年河南每千名 通过跨区投资活动 , 转移到发展 中地区 , 从而 使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表现 出区域转移的过程 3 良好的产业基础 城镇 职 工 中 , 级 技术 人 才仅为 l 人 。 高 3 劳动 产业 层 次 和竞 争 力不 断提 升 。目前 , 河 力 素质 还有 待 于 进一 步提 高 。 和 现象 。 区域 经济 发展 是 不 平衡 的 , 、中 、 东 西 南 已经形 成 了食 品、机 械 、电力 、建 材 、冶 2 资 源 的生 产和 利 用水 平 低 。 地 质 勘 查 滞 后 ,资 源 的可 持 续 发 展 能 部 的经 济 水 平 、 技术 条 件 等 差 异 客 观 上 形 金 、化工 、煤 炭 、石 油 及天 然 气 、烟 草 、纺 0 6年 底 ,河 南煤 炭 资源保 成了发展的梯度。随着经济的发展 , 技术的 织 服 装 等 一 批 重 点产 业 和 优势 产 业 。农 畜 力差 。如 截 至 20 有 煤 进 步 ,沿海 地 区 的主 导 产 业 不 断 演 化 和 升 产 品 、 色金 属 、 炭 等 优势 资源 的精 深 加 有储 量 仅 占全 国 的 3 7 .%,而 河南 省生 产 原 级 ,成 熟产业 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成为 工能力不断提高 ,初步成为全 国重要的粮 煤 量 位居 全 国第 四 , 采 比低 于全 国平 均水 储 畜禽加工 、 铝工业、 煤炭加工和 电 平 , 必然。近年来,由于工资、原材料价格的上 食加工 、 后继生产压力较大 。 07 20 年底河南省铝 涨 , 民 币升值 , 部沿 海企 业 的 生产 成 本 力工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 , 阳 土矿保有资源储量达6 1亿吨 , 人 东 洛 .4 据预测 21 00 不断提 高 , 润 空 间减少 ,产业 转移 的趋 势 中硅 、 中信 重 机 等 一 批 高 技 术 企 业 发展 势 年 以后河南每年消耗铝土矿资源将达 4 0 利 00 已经 显现 。再加 上 世界 金 融危 机 的影 响 , 头 良好 ;河 南 拥 有 不 少 具 有 在 全 国 有重 要 万 吨 ,供需 矛盾 突 出 。资源 开 采和 生产 方式 不 如 少 沿 海企 业 纷纷 转 向 内地 。 河南 地 处 中部 , 影 响的工 业 基地 和 企 业 , 洛 阳重 型机 械 工 粗 放 ,利 用 效率 低 下 。精 深加 工 比重 小 , 产 作 为重 要 的产 业 承 接地 ,拥有 明显 的优 势 , 业 基地 、 州有 色 冶 金工 业基 地 、 郑 平顶 山 能 业结 构 层 次 较低 ,资源 加 工产 品 中 , 档产 低 但在承接产 业转 移的进程 中还存在一些 问 源重化工基地 、新乡 电子工业基地 和漯河 品比重大,附加值低 ,竞争力弱 。此外 ,生 题, 如何利用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促进河南 食品加工基地等 。此外双汇、三全、思念 、 产中资源利用的损耗较大 ,20年河南单位 06 经 济 的 发展 、产 业 结 构 的 调 整 是 亟 待 研 究 华 英 、新 飞 、许继 、神 马 、宇 通 、白鹭 化纤 地 区生产 总值 能 耗为 13 吨标 准煤 /万 元 , .4 的 重要 课题 。 等 一 批 重 点 企 业 的名 牌 产 品在 全 国市 场 均 广东的能耗为 0 7 1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高 .7 , 有 较高 的 占有率 。 于东 部 省份 。 4 市场需求潜力大 河南承接产业转 移的优势 3、产业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1 、大 量廉 价 的劳 动 力 河 南人 口多 , 活水 平 不断提 高 , 0 7 生 20 近年 来 , 随 着经 济 的发展 , 伴 河南 产 业 18 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 结构不断优化 , 06 1 河南拥有大量廉价 的劳动力。 07 20 年河 年河南人口达 ̄ 96 万, 20 年河南三次产业结构为 南全 部在 岗职工 平均 工 资295 , 全 国第 尔系数为 3 .%,城镇居 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 .:382 ., 08 河南 为 1.: 6 9 03元 居 80 6 45 . :98 2 0 年 45 5 .: 2 位, 3 仅为上海的4 .%和全 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8 ̄; 23 4o在岗 为 3 .% 。近年来 ,居 民收入有较大的提 2 .,第一 产业 的 比重 下 降 ,第二 产业 的 比 / 46 86 职工平均工资最低 的省辖城市 只有 1 5 高。20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5 . 元 , 重 上升 。 同时也 应看 到 , 三产 业 的 比重 7 2 9 07 8 16 但 第 元 , 为上 海 的 2 .% 和全 国 的 5 .%。近 扣 除价格 因素 ,比 上年 实 际增 长 1.%;农 较 低 ,与东 部 地 区相 比 ,河南 仍处 于工 业化 仅 59 12 21 年来, 劳动力素质也不断提高, 0 7年, 20 全 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27 .1 ,实际 的初级阶段 。 0 8 664 元 20 年长三角地区三次产业结 4 17 . 省人均受教育年限达 84年 , . 义务教育阶段 增长 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l47 构 为 3 3 35 3 2 同期全 国三 次 产业 .:5 . :4 ., 适 龄人 口小 学在 校生 巩 固率为 9 . ,初 中 0 元 , 际增 长 1.‰ 城镇居 民人 均消 费 结构比值为 :1 .:4 .:4 .。河南第一 8 5 实 10 13 86 0 1 为 9 .%。普通高 中在校生人数不断增长, 支 出 72 .2 ,实 际增 长 1 .%。投 资 的 产 业的 比重 比长三 角地 区高 1 . 个百 分点 , 55 86 7 元 11 12 20 年全 社 会固 定 资产投 资达 比全 国高 32 20 年高 中毕业 生达  ̄ 6 .万 人 , 上年增 增 长也 较 快 , 0 7 07 15 1 J 比 . 个百 分 点 。第 三产 业 的 比重 比

济源市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

济源市产业转型升级的SWOT分析


河南 省 中共济源 市委党校
4 4 0 6 5 5
【 关键词】
产 业 ;转 型 升 级 ;S O W T分析
例为 8 5 9 。 。同时支柱 产业 以资源 开 . :15 发 型为主 ,主要集 中在 钢铁 、冶 炼 、机 械 制造 等原料 初级 加工 工业和 原材料 基 础产 业 ,产业 链 较短 ,资源 消耗 较大 。 2 、企 业 自主创新 能力不 强。济源 的
面 ,国 际金融危 机的 影响仍 在持 续 ,美 国 、 日本 等一些 经济 大国经 济复 苏缺乏 动力 ,国 际经济复 苏 充满变 数 ;另一方 面 , 国内 经济 发展 方 式 转变 任 务艰 巨、 扩 大 内需 难 度 很 大 、通 胀 压 力持 续 加
月铁路 在境 内交会 ,2 7 0 国道 穿境 而过 , 业经 营 困难 甚 至面临 倒 闭 ,推 动 了这些 大 ,科 技创新 突破 难度 加大 ,资源环境 高速 公路 形成 “ 十”字 型框 架 ,镇镇 通 企业 向 中西部地 区转 移 。近 年来 ,济源 硬约 束不 断加大 ,这对 以传统产业 为主 高 速 ,村 村通 公交 ,济源 已经成 为沟 通 不 断 强 化 工 业 发展 , 加 大 招 商 引 资 力 的济 源来说 是 个很大 的挑 战 。 晋 豫 两 省 的 重 要 交 通 枢 纽 和物 流 集 散 2 、资 源 、环 境等要 素的硬 约束 。改 地。 表l 济源产业转型升级的内部条件分析 革 开放 以来 中国经 济取得 了举 世瞩 目的 2 、体 制优势 。1 9 年 济源生 升格为 7 9 优势 1 、区位优势 成 绩 ,但这成 绩 的背后是 对 资源和 环境 省 辖市 ,这 种 “ 一竿 子 ”插 到底 的特殊 内 (tegh) 2 Srnts 、体制优势 的破坏 。为 了扭转 资源 消耗型 的经 济发 3 、工业优势 展 方式 ,今年 以来 ,国家启 动 丁新 一轮 管 理体 制 ,减 少 了行 政环 节 ,降 低 了行 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 区域 发 展 研 究。

5・
通知》 豫政 ( 0 9 6 ( 20 ] 2号 ) 在 土地 利用 、 境容量 、 , 环 财税 扶 持、 金融支持等方面不 折不扣地 落实各项 政策 , 着力 营造 良
好的政策环 境。例如 省财 政安 排 50 0 0万元 专项 资金 , 专项 用于对市 、 ( 、 ) 业集 聚 区承 接 产业 转 移项 目的 奖 县 市 区 产
部沿海城市来说相对较低 , 东部 沿海城市的部分产业 向河南
河南地处沿海 开放地 区与中西部 地区结合部 , 是我 国经 济由东 向西梯次推进发展 的中间地带 , 区位优势 明显 。2 0 09 年全省高速公路通 车总里程 达 4 6 里 , 8 0公 干线 公路 总里 程 达 17 .8万公里 , 村公 路总里程达 2 .9万公里 , 农 17 三项指标 均连续 四年位居全 国第一 。河南省是 中国重要 的铁路 枢纽 , 京广 、 陇海 、 焦枝 、 九 、 京 太焦 、 月等 1 铁路 干线 在境 内 侯 0条 交汇 , 形成 了纵横交错 、 四通八达 的铁路 网。全省有郑州 、 洛 阳和南 阳三个机场 , 每周有 8 0多个航班往返北京 、 0 上海 、 广
2 中西 部 其 他 省 市 的竞 争 .
就 , 是我们也 看到 , 但 这些成果只是初步的和阶段性 的, 还存
中西部其他省市的竞争 , 以中部六省 的竞争激 烈。中 尤 部六省区位相近 , 资源禀赋相似 , 政策环境相同 , 发展基础处 于同一起跑线上 , 互之 间各 有所 长 , 争激烈 。例如江 西 相 竞 省, 毗邻广东 、 江苏 、 浙江 , 到港 口的物流成本低 , 着力打造 以 香港工业园为龙头的赣 粤产业转 移承接 走廊 和以台湾工业
州 、 安 等 4 大 中城 市 。独 特 的 交通 区 位优 势 , 河 南 省 西 6个 为
转移 , 以使其生产成本 降低 , 可 提高企业 的整体效益 , 增强其
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 4 经 济 环 境 优 势 .
研究表明 , 中西部发展产业集群 有助承接东 部乃至 国际
产业转移。因为以集群形式承 接产业转移 , 一方 面可避免盲 目性 , 选择符合规划 的企业落户当地 ; 另一方面也能借关联企
业聚集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增加对企业的吸引力 。截止到 21 00年一季度 , 河南省产业集群累计 完成投资 6 14亿元 , 7. 其 中基础设施完成投资 17 3 亿元 、 准化厂房完成投资 4 . 标 12亿 元、 工业项 目完成投资 49亿元 , 7 新开工项 目86个 、 产项 9 投
励、 对转移到产业集聚区 的出口型企业实行 国内运费补助政
策、 免收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 障项 目建设用地 、 保 推行用 工 优惠措 施等优惠政策 。 二、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劣势分析 ( an s) Wekes 1 产业基础 薄弱和协作 配套能力差 . 产业 配套 能力是 指在一个 特定 区域 范 围内生产某 种产 品时 , 由本地零部件供应商提供配套的能力 。近年来 虽然河
河南省作 为一个传 统 的农 业大 省 、 新兴 的工业 大省 , 在 承接产业 转移方 面具有 其他 中部省份不可 比拟 的优势 。
1 地 理 区位 优 势 .
业招不到工人 , 民工荒 ” “ 问题 更加 凸显 , 得劳动 密集型 的 使 工业发展 的条件大大 恶化 。河南 省 的劳 动力价 格相 对于东
现象 , 中机械 、 其 玩具 、 器仪表 、 仪 塑胶 四个行 业外迁 企业数 量分别列 居前 四位 。综合考 虑沿海地 区企业外迁 的原 因 , 主
要有 沿海 城市厂房 租金太 贵 、 合人工成 本明显 地提 高、 综 发
展用地需求无 法满 足 、 在地 能源原材料 价格太 高 、 惠政 所 优
南 的工业发展速度很 快 , 是整体 实力仍 然不强 , 但 产业 基础 比较薄 弱 , 特别是着力培 育的新 兴产业 , 如材 料 、 电子信 息 、
软件 、 生物医药等仍缺乏 带动力强 的龙头 企业 、 相互衔 接 的 配套企业 、 紧密对接 的关 联企业 。许 多外 商表示 , 转移 企业
虽然河南承接 产业 转移 基 础较好 , 具有 较 强 的承接 能
力, 但是 面对东部地 区有 限的产业转 移资源 , 东部欠 发达地
区、 中西部省份都在 发挥 自身优势积极 承接 , 使得 河南省 在
承接产业转移 中面临着激烈 的区域竞争 。
1 东部 欠 发 达 地 区的 竞 争 .
区相 比 , 南省的物流业仍 处于较落 后的初级 阶段 , 河 还存 在
中原经济 区战略 的提 出 , 如果 能上 升到 国家 战略层 面 , 将 也 大大加快 向河南 的产业转移 。
四 、 南省 承 接产 业 转 移 的 挑 战 分 析 ( het) 河 T ra s
货物进 出海港 的运输 费用也是投资者考虑 的关键 问题 , 如果从 内地到港 口的运输费用太 高, 甚至抵 消了内地 用工低 廉 的优势 , 就可能会 使一 些企业 外迁 到东南亚等低成 本的 国 家, 也不会 贸然 向内陆转 移。尽管河南省 的区位 交通基 础设 施相对较优 , 有后发优势 , 具 但是 和沿海 省份和经 济发 达地
《 于支持 中西 部地 区承接 加工 贸易 梯度转 移 的意见 》 对 关 ,
东部地 区企 业 包 括 台资 企 业 转 移 起 到 巨 大 的 导 向作 用 。 20 0 8年 4月 , 商务部 公布第 二 批加 工贸 易梯度 转移 重点 承 接地 的名单 , 河南 省 的郑 州 市和 洛 阳市名列 其 中。2 0 08年 下半年 , 国家发 改委 制定 的《 促进 中部地 区崛起 规划 》( 初
目 4 3个 、 建 项 目 29 1 在 67个 。河 南 省 的产 业 集 群 建 设 已 初 具
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 了便捷 的通道 。
2 自然 资 源优 势 .
河南 矿产 源丰富 , 目前 全省 已发现 矿产 资源 17种 , 5
探明储量 的 8 1种 , 已开发 利用 的 17种 。天然气储 量 近 1 1 千亿立方 米 , 居全 国第 三位 。煤 储量 23 5亿 吨 、 0. 石油 近期 已查 明的储量约 5亿吨 。石灰岩 、 珠岩 、 珍 耐火 黏土 、 、 、 金 银 宝石等储量均居全 国前列 。作 为中国的农业大省 , 河南是 中 国小麦 、 玉米 、 棉花 、 油料 、 烟叶等农 产 品和农 畜产 品的重 要 生产基地之一 。20 09年粮食总产量 达到 17 0 8亿 斤 , 20 从 00 年开始 , 粮食 总产 量已连续 9年位居 全国第 一 。
3 人 力 资 源优 势 .
规模 , 为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创造 了有利 的条件。
5 市 场 优 势 .
河 南 省 除 了具 有 丰 富 的 资 源 和原 材 料 外 , 一 个 重 要 的 另
优势就是具有庞大 的消费市 场 , 以郑 州为 中心 , 径 50公 半 0 里的 5小 时经济圈可 以辐射 3 6亿人 口, 径为 10 . 半 0 0公里 的1 2小时经济圈可 以辐 射 7 9亿 人 口。同时 , 南作 为 中 . 河 国人 口第 一大省 , 口过亿 , 人 本身就是一个 巨大的消 费群 体 ,
( 州பைடு நூலகம் 学 商 学 院 , 州 4 0 0 ) 郑 郑 5 0 1
摘 要: 承接产业转移是 当前 欠发达地 区经济 实现跨越 式发展 的一种 重要的 方式。为 了使 河南省更加 有效 的
承接产业转移 , 文章利用 S T分析方 法, WO 系统分析 了河南省 目前承接 产业转移 存在 的优 势(t nt) 劣势 ( ek s eg 、 r h wa— ns) es 以及面临的机遇( potnt) opr i 和威胁 (het) 并提 出了使 河南省更好的承接产业转移 的对策建议 。 u y tra , s 关键词 : 河南省 ; 产业转移 ;WO S T分析法
中图 分 类 号 :2 7 F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7 5 2 1 )2— 05— 3 10 3 1 (0 10 0 0 0


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分析 (t nt ) S egh r
17个 。随着经 济形 势的变化 , 海地 区的劳动力 价格不 断 0 沿 上涨 ,0 9年 8月 以来在 中国的珠 三角长 三角等地 , 20 很多企
育阶段适龄人 口入学 率 , 学 为 9 .4 , 中为 9 . 9 ; 小 99 % 初 87 %
高等 教育 毛入 学率 达 到 1. 8 , 9 6 % 高校 博 士学 位点 增加 到
收 稿 日期 :0 1 0 0 2 1 — 2— 8
作者简介 : 文燕(9 7 ) 女 , 屈 18 一 , 河南潢川人 , 州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学专业 20 郑 0 9级 硕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为产 业经济 研
着多头投资 、 重复建 设 、 专业化程 度低 、 服务功 能差 等 问题 , 使得物流成本 比较高 。同时高速公 路收 费也造成 了物 流费 用居高不下 , 提高了企业 的成 本。
3 发 展 软 环 境 特 别 是 政 务 环 境 改 善 不 够 .
东部欠发达地 区如 山东西南部 、 江苏北部 、 东北部 等 广 地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的政治 、 经济 、 文化 、 地理等方 面有 着 密切的联系 , 这就使得这些 区域在 承接本 区域发达地 区产业 转移的过程中具有不可 比拟的优势 。同时 , 各地 区从促进本
难 以找 到合适 的配套企业 , 一些当地的产品和原材料往往又 达不到转移企业 的要求 , 转移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 部地 区或者 国外采 购 , 这增 加 了企业 的负担 , 消 了企 业 向 抵 河南省转移 的优势 , 从而限制了产业的转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