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自然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自然观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追溯中国古代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以“气—阴阳—五行”为代表的自然观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用黑格尔的“存在即合理”理论解释就是合理的东西会一直存在,不合理的东西会在历史长河中湮没。

五行学说是我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内容,五行的概念形成于夏商之际,发展于春秋战国,影响持续至当今社会。关于五行学说的产生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当时比较认可的五行起源的观点有两种:五材五行说和五时五行说。

五材五行说最早出现于《尚书》以来就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近代西方唯物思想的传入,这种学说的影响愈加深入而广泛。五材五行说认为五行源自构成世界的五种基本材料: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但是用五材来解释五行学说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的地方:一则,由于五行并非构成自然社会的五种必需物质,如金属于可有可无之物; 二则,以五种物质解释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亦存在一定的牵强之处,如木生火、金生水等皆需要外力才能达成,不符合五行于自然规律的基本定理。且“金生之水”又非“水生木”之水,存在此“水”非彼“水”的问题。

五时五行说最早由民国恽铁樵《群经见智录》中明确提出这一观点,当代学者高思华教授全面阐发这一思想。这个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代表古代中原五种气候“春、夏、长夏、秋、冬”。五时五行说能够很好的解释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的相生,是五季正常气候的轮回递转;五行的相克,则是非时气候的相互制约。气候的轮回递转和相互制约才能保证万物特别是农作物的健康生长,符合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的特征。

除上述两种观点之外,还有五行源自殷商时期的五方以及五行源自手指的计数等等观念。不难看出无论五行学说起源,它们都对中国古代的生产生活有重要意义,是社会实践在产生的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