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含义
WK-财政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答:
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1)财政补贴影响经济的机理分析:
①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它是通过影响价格水平发生的。②财政补贴还可以改变供给结构,它是通过改变企业购进产品的价格,从而改变企业盈利水平发生的。③将外部效应内在化,对科学研究的补贴就是矫正外部效应的一个典型案例。2)财政补贴的积极效应:
(3)调节经济。国债是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
国债资金用于生产建设,将扩大社会的积累规模,改变既定的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用于消费,则扩大社会的消费规模,是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向消费一方偏移。
3.简述分级预算体制的基本内容。
答:
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它的核心是各级预算主题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1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3)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4)税源普遍,课税有弹性5)计税方法复杂,稽征管理难度大
2.简述政府失灵的主要表现。
答:1)政府决策失效。大的方面包括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失误,小的方面包括一个投资项目的选择或准公共物品提供方式的选择不当等,而政府决策失误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巨大损失。2)寻租行为。在市场经济下,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由于滥用权利而发生的寻租行为,即公务员特别是领导人员,凭借人民赋予的政治权利,化公为私,受贿索贿等。3)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提供信息是多方面的,诸如经济形式判断、气象预报、自然灾害预测等都是引导经济运行的重要信息,一担失误,都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4)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财政职能的“越位”,是指应当而且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办好的事情而政府却通过财政手段人为地参与,如政府热衷于竞争性生产领域的投资,代替了市场职能。财政职能的“缺位”,是指该由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办的事情而财政没有办或者没有办好,如公共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等。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1)经济稳定和发展:是指通过财政活动影响生产、消费、投资和储蓄等活动,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2)四大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3)机制和手段:
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推动供求平衡。
②通过财政补贴、贴息、公债等调节需求水平,通过财政投资等调节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供给。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
④财政加大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投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word庄欣-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精讲班-第2部分 财政 第11章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本章考情本章属于非重点性章节,历年考试分值为1-3分左右,单选题1-3个,多选题0个。
2019年教材有一定删减,预计本章分值为1分左右。
本章重点:1.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2.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
3.财政的基本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4.公共选择,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
5.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
知识点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1.定义: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注意】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
2.特征:非竞争性(主要特征):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注意】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
(只增加收入,不增加产量)非排他性(派生特征):指的是要排除一个额外消费者技术上不可行,或者成本很高。
【注意】指出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例题·单选题】(2016年)在某种纯公共物品的总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个人增加该物品的消费,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会()。
A.相应增加B.相应减少C.不受影响D.趋于平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定义。
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自愿的市场交易出价多少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强制性的政治交易投票程序【注意】市场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效。
原因在于,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如果阻止未付费者消费,从社会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缺乏经济效率的,也就是说,排他性地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
而且排他性消费的成本很高。
(三)公共物品的融资和生产1.公共物品的融资(1)政府融资(强制融资)【注意1】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政府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注意2】缺点: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福利和保障。例如,政府可以建立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制度,为老年
人、残疾人等提供一定的福利和保障。
THANKS
感谢观看
财政在改善公共服务中的措施
加大投入
优化结构
财政应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 是对于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要确 保其经费来源稳定和充足。
引导社会资本
财政可以通过调整预算结构,优化公共服 务的投入结构,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改善民 生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加强监管和评估
财政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资本合作, 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04
CATALOGUE
财政的公共服务职能
公共服务的定义与范围
定义
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或公共机构提供的,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交通、社会保障 等。
范围
公共服务的范围广泛,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国家和地区也会根据其国情和发展阶段,确定不同的公 共服务范围。
财政在提供公共服务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政策工具,二者需要 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需要与产业政策相互配合,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措 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与区域政策的协调配合
财政政策需要与区域政策相互配合,通过转移支付、税收优惠等措 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目标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调节资源分配
01
通过税收、补贴等财政手段,调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之间的
资源分配,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财政学-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

简述公共财政的职能答:公共财政指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财政,实质就是市场经济财政。
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
公共财政的要义:并不在于新古典主流经济学所表明的“市场失效”这一逻辑的起因,而在于其“预算法治”和“民主财政”的政治实质内涵。
公共财政的职能有: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使之增长发展的职能、监督管理职能。
下面对职能进行具体阐述:一、资源配置职能:广义:社会总产品的配置;狭义:生产要素的配置。
即,政府主要通过税收等形式形成财政收入,动员社会资源,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优化资源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根据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P=MC),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主要在“市场失灵”领域发挥作用,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要研究的问题主要是:1.资源配置效率用什么指标表示;2.如何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效结合提高资源配置的总效率;3.财政在资源配置在的特殊机制和手段。
(下面具体展开来说:)3-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明确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3-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3-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3-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对每项生产性投资、税收的确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我国编制部门预算、实行政府采购制度、集中收付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加强税收征管,都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的重大举措。
二、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每位社会成员的收入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施加影响,实现公平分配。
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3

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3Ch1三、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市场机制本⾝却存在固有的缺陷与不⾜,即所谓“市场失灵”,主要表现为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分配不公平和经济波动。
3.外部性:⽆法在价格中得以反映的市场交易成本或收益。
4.财政:财政是国家或政府为了满⾜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对⼀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的分配活动。
5.财政职能:财政职能是指财政在社会经济⽣活中所具有的职责与功能。
四、简答题1.什么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垄断、外部性与公共产品、收⼊分配不公平、经济波动。
3.简述财政的基本特征。
第⼀,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第⼆,财政分配的对象是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
第三,财政分配的⽬的是满⾜社会公共需要。
6.简述财政实现资源配置职能的⼿段和机制。
(1)明确政府的职责范围,确⽴财政收⽀占GDP的合理⽐重。
(2)优化财政⽀出结构,提⾼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
(4)通过税收政策、政府投资、财政补贴和公债等⼿段,引导并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平外资和强化对外贸易,提⾼经济增长率。
(5)提⾼财政资源配置本⾝的效率。
7.财政参与国民收⼊分配的原因是什么?财政参与国民收⼊分配的原因有以下⼏点。
第⼀,⼀些稀缺的⾃然资源存在着垄断性,且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差异很⼤,由此形成了垄断性的极差收⼊。
财政有必要对之进⾏⼲预,防⽌某些企业谋取垄断利润⽽损害公共利益,并提取⼀部分垄断利润以实现收⼊的相对公平。
第⼆,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分配通常表现为经济公平,但往往损害社会公平。
市场分配机制强调收⼊分配应以各利益主体为社会供给的⽣产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为依据。
现实⽣活中⼈们的劳动能⼒、财产占有量等⽅⾯存在着客观上的差别,因⽽,市场分配的结果必然会形成收⼊差距,导致社会不公平。
8.简述财政实现收⼊分配职能的⼿段和机制(1)规范⼯资制度(2)加强税收调节(3)完善转移⽀付制度五、论述题1.试论述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
第11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3 一、公共物品
(一)公共物品的含义与特征
(1)含义 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
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3)特征 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
排他性。
(2)对应物 与公共物品相对应的是私人物品
(4)公共物品与帕累托准则
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 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其消费,则会 违反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 要有以下4种。
根据市场和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市场和政府对社会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财政发挥的作用要到位,
1 不能缺位;不属于政府财政发挥作用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位。
加强税收调节,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通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将企业和个人的收益调节到合
2 理水平;通过资源税调节自然资源形成的级差收入等。
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机制往往界于独裁和 一致同意之间,即“多数决策规则”或“少 数服从多数”,基本无法实现一致同意规则。
5 一、公共物品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三)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公共物品的供给一般由政府负责,它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这可以
称为公共物品的融资;另一层是公共物品的产出,可以称为公共物品的生产。
9 一、公共物品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四)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是通过规则的创新以获取来自公共物品交易的共同利益,并公正
地分享收益和分担成本。
(1)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内容
根据公共物品的使用流程,其供给制度结构可以分为决策制度、融资制度、生产制度和收 益分配制度4种,如下表所示。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

财政学复习简答-论述总汇第⼀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P20):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陷阱,这⾥我们统称之为“市场失灵”。
⼆、简答题与论述题2、什么是市场失灵?表现是什么?(P20-21)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
由于市场效率是以完全的⾃由竞争作为严格假设条件的,⽽现实的市场并不具备这种充分条件,所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本⾝也存在固有的缺陷,这⾥统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1)垄断。
当⼀个⾏业被⼀个企业或⼏个企业垄断时,垄断者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来抬⾼价格,使价格⾼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丧失市场效率。
(2)信息不充分和不对称。
竞争性市场的⽣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求有充分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者与消费者的⽣产、销售、购买都属于个⼈⾏为,掌握信息本⾝也成为激烈竞争的对象,⽽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对称也是影响公平竞争的重要因素。
(3)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完全竞争市场要求成本和效益内在化,产品⽣产者要负担全部成本,同时全部收益归⽣产者所有。
外部效应则是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
当出现正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的外部效应时,⽣产者的成本⼩于收益。
(4)收⼊分配不公。
市场机制效率是以充分竞争为前提的,⽽激烈的竞争不可能⾃发地解决收⼊分配公平问题。
效率和公平是⽭盾的统⼀,效率是前提,⾸先是把“蛋糕”做⼤,没有效率,即使是公平的,也是低⽔平的平均主义;但公平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收⼊差距过⼤,严重不公,会带来社会不安定,反过来⼜会影响效率。
(5)经济波动。
4、试述政府⼲预⼿段(P23),为什么会出现政府⼲预失效?(P24)政府⼲预⼿段可以概括为三个⽅⾯。
(1)⽴法和⾏政⼿段。
这主要是指制定市场法规、规范市场⾏为、制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经济政策、实⾏公共管制、规定垄断产品和公共物品价格等。
财政学第三章 财政职能

• 四、财政政策工具 • 1、税收 • 2、公共支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 • 3、政府投资 • 4、公债
• 五、财政政策类型 • 1、按在调节社会总需求中发挥作用 方式的不同,可分为自动稳定的财 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2、按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时,对经 济产生的效果不同,可分为扩张性 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中性 财政政策
• 3、取得的成绩 • (1)拉动了需求和GDP的增长 • (2)办成了多年想办的大事 • (3)增强了国有企业的活力 • ( 4 )缩小了东西部地区间的差 距 • ( 5 )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 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 4、存在的问题 • (1)国债使用效益不高,出现 了大量的豆腐渣工程 • (2)会引发财政风险
文盲率(00)
• • • • 美国0.6% 日本0.3% 中国6.72%; 2010年为4.08%
国内生产总值三次产业构成 (2000年)
• • • • 产业 世界平均 中国 美国 德国 第一 5.2% 17.6% 1.7% 1.1% 第二 31.4% 49.4% 26.2% 28.4% 第三 63.4% 33% 72% 70.6%
• 采用政策 工具: 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所得 税、转移支付 社会有效需求
• 调节对象:民间投资
2、设计累进税率的所得税制和社 会救济、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 度,使其起到自动“稳定器”的 作用,使经济达到自动均衡。---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2
不超过1500元
• • • •
二、收入分配职能的基本内容 1.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2.调节部门及产业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3.调节地区间的收入分配关系
财政学-习题答案

第1章总论一、复习题1.选择题(1)下述( D)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C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3)下述( A)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C降低关说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4)下述(C )研究不属于财政学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2.判断题(1)财政分配区别于其他分配形式的根本标志是分配对象不同。
错(2)公共商品最重要的标志是消费的非竞争性。
对(3)经济稳定增长指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宜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稳定,实质就是“熨平”经济周期。
对(4)只有不存在任何失业时,经济才实现了充分就业。
错3.简答题(1)如何把握财政概念的内涵?答:财政是为了实现国家的职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并以国家为主体,借助于政府的预算收支,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分配的形式。
围绕财政的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作进一步阐释:1.财政是一个分配范畴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3.财政分配的客体是一部分社会产品4.财政分配的形式与一定的经济形态相联系5.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6.财政分配的过程主要依靠政府预算收支来实现(2)简述公共财政的特性?答: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是指国家或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分配活动或经济活动,其基本特征如下:1、公共性2、非盈利性3、民主性与法治性(3)财政学是如何产生、发展的?答:从财政现象上升为财政科学,从早期的财政学转变为现代公共财政学,这过程交映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反映了政府与市场对人类理性认识财政分配功能的重要影响作用。
财政学 第二章 财政职能

一、资源配置职能 (二)财政介入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
1. 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 2.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3. 合理运用财政收支政策,调节市场机制 4. 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
二、收入分配职能
• 收入分配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 个人等多种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割,以及由此形成的收入流量的分 配和存量的财产分配格局。
四、财政职能的总体考察
矛盾性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的矛盾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侧重于“削高补低”区别对待的再 分配效应,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则侧重于公共性、基础性、 规模性的公共产品供给。
2.资源配置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矛盾
财政资源配置的顺周期需求与财政调节经济稳定与发展 的逆周期需求之间的矛盾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否可分割 竞争性 排他性
公共品 不可分割 不具有 不具有
私人品 可分割 具有 具有
• 2.公共产品的分类 • (1)纯公共品与准公共产品 • 按照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有无和程度差异,可以划分为
纯公共品
准公共品
公共资源 俱乐部产品 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
• 公共资源:具备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产品。 森林、空气、江河湖海等都是公共资源的例子
第二章 公共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第二节 财政职能
第一节 政府与市场
• 一、市场有效性 (一)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 作用,通过价格机制,消费者和生产者在市场上相互发生作用, 很好地解决了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实现了最 优资源配置效率。
财政学重点内容

《财政学》§重点一:外部性及政府职能等内容1:外部性概念外部效应:指某些个人或厂商的行为影响了其他人或厂商,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费用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的现象。
外部效应就是未在价格中得到反映的经济交易成本或效益。
【外部效应是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之一,也是政府运用公共支出等手段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的一个重要领域】内容2:外部性矫正当存在外部效应时,无论是正外部效应,还是负外部效应,都意味着资源配置不合理和效率损失,因此,需要对外部效应加以矫正【对外部效应的矫正必须着眼于对私人边际效益或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矫正措施:1、政府管制(对生产消费行为作出某些限制)条件:了解生产者的供给曲线;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及社会边际效益;对外部边际成本进行衡量和测定。
困难:它要求政府掌握大量准确信息;社会的供给和需求状况经常发生变化;政府不但要规定(污染)产品的总量,而且还要为每一企业规定个别的限量;限量之内的产品的外部成本并没有内在化。
2、法律手段,可以看作另一意义上的管制;因权益界限不明确而造成的外部效应问题,通过法律手段的管制可使产权得以明确;在产权明确界定的情况下,在相关交易方之间将既定的权力自由交换为现金支付就是有效率的,政府仅仅通过设定资源使用的权力就可以使外部效应内在化;在通过法律确定产权归属的情况下,借助市场机制的作用来矫正外部效应。
3、实行一体化,实行一体化意味着全面地实行集中计划的公共生产,这既需要条件,又有很大难度;一体化生产对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社会是不适宜的。
4、政府税收,主要是用来矫正负外部效应,着眼于私人边际成本的调整。
征税额与外部效应相等是这种矫正性措施的基本特征。
将负外部效应减少至可以容忍的水平,但不能减少至零。
5、政府补贴(subsidy)矫正正外部效应,着眼于私人边际效益的调整。
补贴额与外部效应相当是这种矫正性措施的基本特征。
政府补贴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
内容3:市场市场是一种实现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经济联系的系统空间,同时又是“一种物品的买主与卖主之间互相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公共财政概论》课程思维导图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稳定中求发展)
运用各种收支手段,逆经济风向调节,促进社会 总供求的平衡
财政介入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机制和手段
运用财政收支活动中的制度性因素,发挥“自动” 稳定的作用
通过合理安排财政收支结构,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财政体制在治国 安邦中始终发挥基础性、制度性、保障性作用
公共选择学派(布坎南、图洛克):公共部门经 济、国家的组织和机构、政治制度
现代主要理论
原因:市场失灵论
决策:公共选择论
西方财政理论基本内容
对象:公共产品论
模式:公共财政论
目的:公共需要论
中国古代的财政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财政思想
马克思主义的财政思想
列宁的财政思想
毛泽东的财政思想
“国家分配论”
“国家资金运动论”
收入分配不公平
市场经济 → 要素分配 → 形成收入差距(个体要 素禀赋不同)→ 市场失灵
宏观经济波动
表现:市场机制 → 过度竞争 → 供求失衡的反复 →市场失灵
原因:需求冲击、供给冲击、技术进步、体制变 化
市场无效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财政的核心问题
政府与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
市场配置资源 → 市场失灵 → 政府介入和干预配 置资源 → 财政
政府活动扩张理论(瓦格纳法则)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理论分析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科克和威斯曼的替代—规 模效应理论)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非平衡增长理论
政治
宏观
经济
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
微观
社会
政治决策程序
财政支出职能结构
2022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十一章思维导图分享

第十一章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一、公共物品的定义及其融资与生产(一)公共物品及其特征1、公共物品的含义:公共物品是指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
2、公共物品概念的提出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3、“纯公共物品”的特征(双非)(1)非竞争性(主要特征):指的是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增加任何额外成本,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这一特征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2)非排他性(派生特征):指的是一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要排除一个额外的消费者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尽管技术上排他是可行的,但这样做的成本过高。
这一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
(二)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1、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资源的市场交易实现的。
在商品和服务市场上,人们用出价多少表示对私人物品的需求强度和需求数量。
2、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具有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机制显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3、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机制对公共物品并不完全有限的原因公共物品一旦被生产出来,如果阻止未付费者消费,从社会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是缺乏经济效率的,也就是说,排他性消费不符合效率原则。
更何况,在很多情况下,排他性消费的成本很高。
4、公共物品的投票程序(1)一致同意规则:自由社会要求每个人的价值都得到尊重,因而一致同意规则最符合社会主义原则。
然而,任何民主制度都不是免费的,在所有实物中都运用一致同意决策原则,必然带来高昂的决策成本,甚至出现久议不决的情况;(2)多数决策原则(少数服从多数):现实生活中的决策机制往往介于独裁和一致同意之间,称之为“多数决策原则”或“少数服从多数”。
常见的多数决策规则有:相对多数决策、二轮决选制、逆向排除法、博尔达计分法、孔多塞规则、赞同投票等。
(三)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即公共物品的供给的两层含义)1、公共物品的融资(1)含义:是指公共物品的资金来源,即谁为公共物品付费、以何种方式付费;(2)类别①政府融资(或强制融资)结论:政府应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缺点: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②私人融资(或自愿融资)结论:非排他性成为对资源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缺点:可能导致公共物品供给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平衡;③联合融资结论:在多数情况下,应在私人融资和公共融资之间作出分工。
财政学概论课后答案

财政学概论课后答案【篇一:财政学习题参考答案(袁崇坚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txt>财政学习题答案袁崇坚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一章市场失灵和财政职能一、名词解释1.市场失灵:就是市场没有能够发挥高效率地配置资源作用。
经济学界称之为市场机制自身固有的缺陷。
2.政府失灵:指政府的行政活动或对宏观经济的干预措施缺乏效率,或者说,政府作出了降低经济效率的决策或不能实施改善经济效率的政策。
3.公共物品:指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和服务。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4.混合物品:是介于纯粹的公共产品和纯粹的私人产品之间的一个范畴,较为典型的混合产品是具有拥挤性,并在价格上可以排他的公共产品。
5.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涵盖的范围颇广,包括政府执行其职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
从以上讲,还包括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
6.公共财政: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收支活动,并通过收支活动调节社会总需要与总供给的平衡,以到达优化配置、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
7.免费搭车:即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8.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所产生的,它的特点和作用是通过本身的收支活动为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财力,引导资源的流向,弥补市场的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
9.非排他性:是指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10.非竞争性: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或者说,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
二、填空题1.政府;经济主体2.分配;历史3.财政4.国家5.非排他性;非竞争性三、单项选择题1.b2.a3.c4.b5.b四、多项选择题1.ac2.abde3.ac4.ace5.abcde6.abcde7.abce8.abcd五、简答题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①自然垄断,垄断有可能通过限制产量,抬高价格,使价格高于其边际成本,获得额外利润,从而丧失市场效率。
财政学习题集

比重。
二、单项选择
1、将财政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是按__B__分类。( )
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2、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社会性支出,是按__A__分类。( )
A.政府职能 B.经济性质 C.具体用途 D.受益范围
3、行政管理支出属于 (B)
周期性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2、物价稳定(1)指物价总水平 (宏观价格)(2)指基本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在进行国际经济交往时,其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收支大体保持平 衡 4、经济稳定是指经济发展基础上的稳定 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内容: 要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关键是要做到社会总供给与总 需求的平衡。 1、通过财政预算政策进行调节,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实行预算盈余政策,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社会总供给=社会总需求,实行预算收支平衡政策 2、通过制度性的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1)累进所得税机制:经济过热 ——需求扩张——收入增加——税收更快增加——收入相对减少——抑制需求;反之亦然。 (2)社会保障支出机制:经济过热——需求扩张——收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减少——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人类社会的需求总体上可分为( )、( ) 。
2、公共商品的两个基本特征是 (
)和(
)。
3、依据公共商品的公共程度,可将公共商品分为 (
)和(
)。
4、财政是伴随着(
)的产生而产生的
5、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B )
2、试述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3、试述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答:财政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 指政府运用财政工具和政策保障宏观经济稳定运行与 发展的职责和功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充分就业——“就业”的含义:泛指一切用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计的活动。“充分就业” 的含义:指就业率达到某个社会认可的比率。(提倡创业,宁可我养人,不可人养我) ——失业的类型及原因(1)自愿性失业(2)摩擦性失业(3)结构性失业(4)周期性失业 ——财政在实现充分就业方面的主要任务:降低或减少?
《公共财政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财政学》在线练习一一、判断题1、发展一定是增长,但增长不一定是发展。
(√)2、公平是效率的前提条件。
(×)3、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是一项经常性支出。
(×)4、亚当.斯密关于税收方面提出的四项原则的核心是公平。
(√)5、从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相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的趋势。
(×)6、我国预算内投资在转轨时期比重下降,这与GDP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
(×)7、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高低。
(×)8、商品和劳务的最后售价不同,其所承担的增值税额也就不相同。
(×)9、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10、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外部效应的纯公共物品。
(√)二、名词解释1、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支出本身不直接形成政府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仅仅是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单方面的货币或实物的授予。
它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公共财政补贴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国际组织捐赠支出和对外援助支出等。
2、纳税期限:是国家税收制度对纳税义务人规定的缴纳税款期限。
税制构成要素之一。
3、公共收费:广义的公共收费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收费,包括管理性收费和财政收费。
现代意义的公共收费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务或实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规费,以及政府对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费。
三、简答题1、请简述税收的含义。
答:税收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向社会成员强制、无偿地征收而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它是各国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最基本的形式。
税收属于分配范畴,它的分配的主体是国家,分配的依据是国家的政治权力,税收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
税收的形式特征是指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请简述我国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答:财政补贴的性质:(1)是财政支出中转移支付的一种,国家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领受者;(2)由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付;(3)不需相应取得商品和劳务。
第一章 财政概论

政府提供充分的信息,是一种社会性服 务,也属于一种公共物品。
(五)市场不完全 还有许多物品市场也无法提供或无法充 分提供。此时则存在市场不完全的问题。
如在保险方面,很多重要的风险保险及 由政府行为引起的风险的保险(如失业 会受到政府宏观政策的影响),市场不 能提供或不能充分提供。
(二)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必要性 财政配置职能的依据是资源配置上的市 场失灵。
其主要是: ①市场机制不能提供具有非竞争性、非 排它性及存在“搭便车”问题的公共物 品。
②市场无法解决外部效应问题。 ③市场机制具有“不完全性”。 ④市场无法提供供非竞争性产业、耗资 大、周转慢及起主导作用的产业的投资。
准公共物品或混合产品市场也不能充分 有效地提供。这主要因为混合物品亦都 是有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和一些程度的 非排他性(或正的外部效应)。
(二)外部效应。 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 大于收益,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因 而相应的物品市场不能充分提供,会造 成供给不足和效率损失。
当存在负的外部效应时,供给者的成本 小于收益,不完全承担自己受益的代价, 因而会导致相应的物品供给过度,造成 资源的浪费和损害他人利益。
当出现外部效应时也要求政府干预,以 实现对经济主体外溢的补偿和外部成本 的内在化。
(三)垄断(即竞争失效) 在规模经济显著(规模递增和成本递减) 的行业,特别容易形成垄断,此即自然 垄断。
英:道尔顿,1922,《财政学》“财政一 词即为货币事物及其管理”
凯恩斯,1929-1933,《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 是关于公共部门经济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