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余映潮老师讲咏雪课堂实录
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
![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b90a34d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60.png)
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下面是由整理的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希望对您有用。
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第一课时㈠、读得正确流畅1、师:这是一首韵律优美的诗。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研究的第一乐章诵读感悟。
(PPT)大家先把诗歌读一读,我提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力争做到读得准确,读得流畅。
生:散读师行间倾听2、师: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试一试的?生:读师:嗯,声音响亮,正确流畅。
你为我们这节课开了一个好头,谢谢!3、师:有两个字的读音我要特别提醒同学们留心一下:竞折腰,读zhé,稍逊,这个字读shāo。
同学们把它在课文中注一下。
咱们一起来读一遍。
生:读词语4、师:大家认为朗读诗词要达到哪些要求啊?生:有感情生:读出节奏生:读准字音生:读得流畅㈡、读出音韵美1、师:刚才有同学说到节奏,的确是这样,读准了节奏和重音,我们就能将诗歌读得抑扬顿挫,感受到它的音韵美。
2、师:(PPT出示前三句)大家看词的前三句,应该在哪里停顿呢?那么重音呢?哪几字作重音处理?生:散说3、师:英雄所见略同,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师:这就读出抑扬顿挫的效果了。
4、师:目前,同学们和同桌一同读这首词,一边读一边会商,力图读准重音和节拍。
5、师:好了?我们再来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
生:齐读师:这一遍读得很有韵味儿。
听了大家朗读,我感觉这首词就像一首歌一样韵律优美。
㈢、读出豪迈情。
1、师:刚才有同学一下子就提到了读诗歌要读出豪情,通过刚才的朗诵,大家觉得这首词要读出怎样的豪情啊?生:豪迈生:赞美生:气势澎湃2、师:同学们把握得很正确,墨客柳亚子读后曾经评论:(PPT)咱们一同读一遍。
生齐读:展读之余,觉得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师:连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
同学们,他不是一个通俗的文人,而是一名叱咤风云的魁首墨客,他将自己的胸襟、情怀、斗志注入诗中,写成的诗当然是豪放激昂,大气澎湃。
(板书:红粉笔大气澎湃)3、师:同学们,目前我们也来当一回伟人,放声诵读这首词。
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及赏析
![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966d055ef7ba0d4a733bea.png)
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一、知人论世话?世说新语?师:上课之前,我先作个自我介绍。
“我〞姓X,“X德华〞的X。
名字叫“义庆〞。
不要惊讶,“我〞是从古代穿越来的。
不信?一起来看看“我〞的个人简介。
想了解“我〞的,在课后注释上补充关键词。
〔屏显作者介绍。
〕师:再向大家X重推介“我〞的作品。
〔屏显作品介绍。
〕师: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文学体式和社会风气,如果说汉朝是壮阔,唐朝是盛大,宋朝是清丽,那么魏晋就是洒脱。
如果说一本书能够承载一个时代的话,那么?世说新语?就是魏晋时代的标签。
梳理五千年华夏文化,两句话可以为我们的课堂叠加厚重的色彩:千古士林?世说?梦,魏晋人物晚唐诗。
〔屏显作品影响。
〕【赏析】首先,用第一人称介绍作者,拉近了现实与历史的距离,增强了课堂的活力,为课堂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
其次,教者没有堆砌更多的知识,而是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用三张简洁的幻灯片呈现出来。
另外,对各个朝代的文化现象进展简单梳理,用“千古士林?世说?梦,魏晋人物晚唐诗〞为?世说新语?定位,又为课堂营造了一种浓郁的文化气氛。
这是有趣的、有语文味的、有效的知人论世法。
二、三分文章七分读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我〞的文章。
文章很老了,一千五百多年了。
有一些字词和说法古今有一些变化,同学们默读,根据课后注释来解决。
不理解的地方,“我〞老X在这里现场答记者问。
生1:“寒雪日〞。
师:很好,有问题就是在思考。
文言文讲究的是一字一义,每个字都有相应的现代汉语的意义。
有很多字可以通过组词的方式来了解。
“寒〞,组一组词。
生2:寒冷。
师:“雪〞。
生3:下雪。
师:“日〞。
生4:日子。
师:连起来说说。
生〔齐〕:寒冷的下雪的日子。
师:这不就明白了嘛。
生1:“俄而雪骤〞。
师:“俄而〞看注解。
有个成语叫“暴风骤雨〞,知道吗?这个“骤〞是很大很猛很突然的意思。
眼睛一闭,一睁,雪下得就更紧了。
生2:“兄子〞是什么意思?师:那你先组一组词,看有没有一点意思。
余映潮沁园春雪【语文课文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
![余映潮沁园春雪【语文课文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709c53eaa8114431b80dd884.png)
《余映潮沁园春雪【语文课文余映潮沁园春雪课堂实录】》摘要:、师认朗诗词要达到哪些要啊?,师了?我们再起把课齐遍,、师刚才有学下子就提到了诗歌要出感情通刚才朗觉得这首词要出怎样感情啊?沁春雪这首词是毛主席写这也是不错语课想必很多学生都想知道这首词主要容是什么下面是由编整理余映潮沁春雪课堂实录希望对有用余映潮沁春雪课堂实录课㈠、得正确流畅、师这是首韵律优美诗让我们起走进诗歌学习乐诵感悟()先把诗歌我提基要就是力争做到得准确得流畅生散师行倾听、师哪位学愿起试试?生师嗯声音响亮正确流畅你我们这节课开了头谢谢!3、师有两音我要特别提醒学们留心下竞折腰z稍逊这ā学们把它课下咱们起遍生词语、师认朗诗词要达到哪些要啊?生有感情生出节奏生准音生得流畅㈡、出音韵美、师刚才有学说到节奏确是这样准了节奏和重音我们就能将诗歌得抑扬顿挫感受到它音韵美、师( 出示前三句)看词前三句应该哪里停顿呢?那么重音呢?哪几作重音处理?生散说3、师英雄所见略咱们起生师这就出抑扬顿挫效了、师现学们和桌起这首词边边讨论力准重音和节奏5、师了?我们再起把课齐遍生齐师这遍得很有韵味儿听了朗我感觉这首词就像首歌样韵律优美㈢、出豪迈情、师刚才有学下子就提到了诗歌要出感情通刚才朗觉得这首词要出怎样感情啊?生豪迈生赞美生气势磅礴、师学们把握得很准确诗人柳亚子曾评论()咱们起遍生齐展余以国有词以作手虽苏、辛能抗况余子乎?师连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学们毛泽东他不是普通人而是位叱咤风云领袖诗人他将己胸襟、情怀、斗志入诗写成诗当然是豪放激昂气磅礴(板红粉笔气磅礴 )3、师学们现我们也当回伟人毛泽东放声诵这首词平看电视电影觉得哪位演员演毛泽东演得不错呀?生唐国强师那我们先欣赏唐国强朗诵这首词、视频5、师真是慷慨激昂豪迈气!有提醒下应该还看今朝(板)哎呀你们都很细心呀!6、师哪位学愿向唐国强挑战?你就是伟人毛泽东这儿是你酣畅淋漓法作品刻你登高望远是吟诵――(配乐酣畅淋漓法作品)(掌声)生师别着急咱们握下手我这可是握名人手我觉得你音色特别像水益!你不但出了音韵美而且感情也很投入我们都被深深感染了下页更多精彩余映潮沁春雪课堂实录二课。
咏雪课堂实录
![咏雪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a26627b56529647d272852a8.png)
第23课《世说新语》教学实录【教学构想】《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
2、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教学时数: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十一片,飞入草丛皆不见。
——纪晓岚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而我最喜欢冬天下雪时的壮丽景色。
冬天,大雪纷飞人们好象来到了一个幽雅恬静的境界,来到了一个晶莹透剔的童话般的世界。
松的那清香,白雪的那冰香,给人一种凉莹莹的抚慰。
一切都在过滤,一切都在升华,连我的心灵也在净化,变得纯洁而又美好。
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ppt1课题}二、文学常识:知人论世师:这篇文言文选自《世说新语》,那同学们通过课前的预习,对《世说新语》了解多少呢?生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的刘义庆和他的门客所作。
内容是记述汉魏一直到东晋间流传的上层人物的遗闻逸事。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ppt2}师: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
《咏雪》教学实录
![《咏雪》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ddeb77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6.png)
《咏雪》教学实录《《咏雪》教学实录》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生:课前读课文。
师:坚持课前三分钟朗读做得真好,朗读很到位,同学们坚持下去会很棒。
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说新语里的故事《咏雪》,同学们预习过了吗?生:有的预习过了,有的没有预习过。
师:结合注释读课文。
(提示学生:右手拿笔,边读边结合注释作圈点、勾画、批注)生:边读,边结合注释,圈点、勾画、批注。
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批注完了,再抬起书来,身子坐正,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注意,这一遍的朗读要把注释的意思融入到字里行间。
生:结合注释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
师:我们读得怎么样呢?生:不够好,我们读的声音很大,但都是一个调。
师:为什么都读成一个调呢?所以,朗读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文中有几个人的口吻,要注意区分。
生:三个。
师:哪三个?我们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把问题回答全了。
生:有三个,谢太傅、兄子、兄女。
师:还有第四个人吗?生:王凝之的妻子。
二、品读咏雪的“三句话”师:老师问的是文中有几个人的口吻,老师有没有问文中有几个人?王凝之的妻子说话了没有呢?生:没有。
师:文中还有第四个人吗?生:有,是作者。
师:非常好,作者的口吻怎么读?生:旁观者的口吻。
师:请同学读一读,读出旁观者叙述故事的口吻。
生:读。
三、品读第一句问话,读出谢太傅欣喜问句背后的深意师:这个故事最精彩的对话口吻在哪?生: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是最精彩的对话口吻?生:欣然。
师:“欣然”是表达什么意思?生:答不出来。
师:注释上没有,那我们按字面意思猜猜看?生:高兴的意思吧。
生:还有欢快的意思。
师:板书:高兴,欢快。
师:真好,谢太傅的口吻我们知道怎么读了,一起朗读,读出欣慰、高兴的意思。
老师读“公欣然曰:”你们读:“白雪纷纷何所似?”师:高兴、欢快的读:“公欣然曰:”生读:白雪纷纷何所似?师:谢太傅为什么“欣然”?生:高兴。
师:对,很高兴啊他看到什么了?生:雪。
听余映潮老师讲《咏雪》(课堂实录 )
![听余映潮老师讲《咏雪》(课堂实录 )](https://img.taocdn.com/s3/m/8fa32901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b.png)
师:同窗们好!【1 】生:先生好!师:同窗们打开书,也要拿起笔.看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就是谢安,与谢安有关的成语是什么?我提示一下,东山?生:逝世灰复然.师:对,谢安很有作为,年青是隐居东山,后来又出山,所以叫逝世灰复然.看谢安的有关材料.(屏幕)“谢太傅即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逝世后追赠太傅.《世说新语》是追记前朝的工作,所以写谢安的官衔.故事中的谢道韫当时照样小女孩,文中称“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是追书之词.(屏幕)进修义务:课文细读读得清楚读得好听读得有味板块一:读得清楚:(屏幕)读得清楚:其标记就是讲得清楚.师:下面先看几个词语寄义(屏幕):子侄:指子侄辈的年青人雪骤:雪下的很快.骤:迅疾(师:有个成语要写下来:暴风骤雨)未若:不如,比不上因:趁着(师:有个成语“因势利导”就是趁着意思.)即:就是.师:下面依据注解,本身给本身讲得清楚,讲不清楚问先生.(生自立讲述课文)师:两个小组互相讲.(师巡查)谁来讲清楚呀?生:一个大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首在一路,跟子侄讲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愉快地说:“白雪纷纭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孩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久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满天飞的柳絮.”太傅愉快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老婆.师:讲得很好,“白雪纷纭”好,她如果换成“咏雪的这个女孩”就更清楚了.这三句话可以用原文更高雅些.(屏幕)一路来读:一个严寒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首在一路,跟子侄辈的人讲授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愉快地说:“白雪纷纭何所似?”他的侄子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太傅愉快得大笑.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老婆.师:三句没改,可测验时要写出来,要不先生说你不会.(屏幕)再来读:一个严寒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首在一路,跟子侄辈的人讲授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愉快地说:“这纷纭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侄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久不多.”他侄女说:“不如比风格把柳絮吹得满天飘动.”太傅愉快得笑了起来.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老婆.板块二:读得好听(屏幕)读得好听:其标记就是能掌控停留.(生齐读文章)师:读得不大好听.“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读得好听就是要读出停留,要把句子读清楚,你们适才那叫念.(屏幕)朗读停留:适应语法的停留清楚音节的停留.(生再齐读)师:还有一处不大好听,“即公大兄无奕女”怎么停留?要留意特别语境的停留.(师示范读)师:“公大笑乐”如何读?你尝尝.(生读,师合时点拨:很灵气.一点也不乐,有一点乐……师演读后,生齐读)板块三:读得有味(屏幕)读得有味:其标记就是咀嚼说话俄而雪骤公大笑乐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师:看这几句话,你们每小我选一个地方,说说你的懂得,写出不雅点,预备你的表述.(师巡查)师:四分钟已到,小组交换,互相提看法.生:“俄而雪骤”这是一个转折,引出了下面故事,第二个意思就是写出了雪下得很快.师:说得很好,你们记下来了吗?生:“未若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的轻飘,幽美.师:我再给你优化一下,还给人暖和,给人想象.后来把有才的人成为“咏絮之才”.生:“公大笑乐”解释谢太傅对道韫赞扬.师:也不尽然,不但在赞扬谢道韫,也可以懂得为孩子多讨厌.生:还有“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有层次感,先写了谁,再写了什么事.师:你又带给我一个境界,这一句写出了人物.情况和事宜,多简练,这叫直言不讳.你们很会进修,旁批了那么多的好器械.还有什么发明?生:“撒盐空中差可拟”盐是细的,跟雪一样美.师:“差可拟”大有文章,是什么意思?生:差不久不多.师:语气表达得很英俊,表达了人物的不自负.他是抢答的.好,我要表扬你们尽力地发明课文,下面听先生讲:“俄而雪骤”在文中的感化衬着氛围,激发故事,因为雪骤激发吟诗;“公大笑乐”在文中的感化表示了人物的神色义态,衬着了欢乐轻松的氛围,也与“欣然”形成呼应.呼应要写得大大的,未来读课文时细心看看有没有呼应之处.谢安对小孩很好,便利当面批驳.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表示了侄儿搜刮枯肠,争先答复而又认为心中没底.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表示了谢道韫是思虑后答复,自负且文字幽美.师:念书还要多思,你们看,还有许多奥妙之处:(屏幕)奥妙发明之一:三种表达方法很奥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论述)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描述)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解释)奥妙发明之二: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故事要素)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故事主体)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故事补说)奥妙发明之三:详略表达很奥妙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略)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纭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详)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略)奥妙发明之四:这堂课,你们文雅的对话.聪明的对话,表示了学生们受到了优越的教导,孩子从小就要接收文学教导呀!。
余映潮《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
![余映潮《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407142b7240c844769eaee7c.png)
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
姓氏,是金陵人, 客此。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但我在教学时,我将它划分为四段:
湖心亭看雪
〔明〕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师:你把这句子有感情地,稍微夸张地读一遍。
(生动情读,有意识地夸大处理了 “大”字和“绝”字师生颔首。)
师:想想,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
师:什么声音都没有。
师:用一个成语表达如何?
生(想了想):万籁俱寂。
师:这是从哪个感觉器官来描写的?
生:听觉
师:能从其他角度来写吗?
生:湖上白茫茫的一片,白得刺人的眼睛,人呵出的气,到
(生齐读,老师适时多次幽默提醒:没有陈熙之读得好。学
生会意,迅速主动调整。)
生:老师,我找出来了,这个字是“痴”。
(学生纷纷表示赞成,老师板书“痴”)
【点评:三次朗读,次次要求不一样,抓矛盾是为下文留下 伏笔,抓“痴”是抓全文切入点。三次朗读为学生深入入文本 作了准备。】
师:“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讲啊?
用梁衡对课文的评价作为讲课的起始,既表现了课文的学习 价值,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增加了课文学习中的 “文气”,起着一箭多雕的效果。
所以, 在教学中, 有时动一下脑筋, 换一种角度, “别出心裁” 一下,效果就会好得多。
这种道理同样适用于工作,适用于工作。
一个人的生活中、工作中,如果没有“别出心裁”四个字,也 许就没有了兴奋的浪花, 也许留在身边的精神世界只是“循规 蹈矩”和“墨守成规”。
《咏雪》教学实录与评析
![《咏雪》教学实录与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c2e5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b.png)
《咏雪》教学实录与评析摘要:“咏雪”是新月三杰之一元稹的一首诗,它作为新月三杰的作品之一,充满了元稹独特的创意和情感,描绘了雪的美丽,它不仅作为一首经典名篇,也是一首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学作品,其创意思想和文学风格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咏雪》的教学实录和评析。
首先,介绍元稹的生平及他的文学风格,然后介绍《咏雪》的创作背景、内容及文学特色,最后着重介绍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咏雪》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上内容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咏雪》,探究其独一无二的文学风格,并且丰富学生对文学の认识,发挥诗歌的社会教育功能。
关键词:《咏雪》;元稹;文学风格;教学实录;评析《咏雪》教学实录与评析一、新月三杰及元稹新月三杰是宋代文学史上一支影响深远的诗歌家团体,主要成员有范仲淹、苏轼和元稹。
宋代文学家们通常认为三杰中的元稹是最伟大的,他的作品多以形象新美为特色,它们不仅具有强烈的伤感情绪,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
元稹,字季,号青莲山人、梦母,宋代江陵人,新月三杰元老,宋代文学家之一。
他为客歌派诗人,擅长写苦难的抒情诗,被誉为“苦情诗的代表”。
他的诗句辞藻雅致,内容抒情,器重抒发情怀,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凄凉感。
二、《咏雪》的创作背景、内容及文学特色元稹的《咏雪》,发表于南宋初年,是宋代文学史上经典名篇,他在此诗中描绘了大自然的雪景,以及雪美丽、清凉等形象,表达了他深切的思念之情。
《咏雪》诗句辞藻优美,内容抒情,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表现出主人公对雪美景的伤心思念,这个思念的情感含括着景物的感受及隐含的倦怠感;二是表现出大自然的美景,元稹描写的雪景有着独特的韵味,强烈地蕴含着他对家乡的思念;三是表现出对故乡人民的思念,元稹借雪景表达情思,虽然主人公留守在江湖,但始终思念着故乡的家人和朋友,表现出无尽的思念之情。
《咏雪》与传统文学不同,它不仅凸现出地方特色,而且有独特的创意,融入了元稹特有的文学风格和情调。
《咏雪》课堂实录
![《咏雪》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a979090f1ed9ad51f01df2bc.png)
时间:2003年12月4日下午15:30——16:30地点: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班级:初一(8)班记录、整理(根据录像光碟):张萍(翠园中学初中部)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同学们,对不起,今天座位要是朝那边就好,但朝这边了,看投影不太方便。
(师边说边展示投影《乌衣巷》)好,请看屏幕,这里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乌衣巷》,大家把它齐读一遍。
《乌衣巷》,预备读。
(生齐读《乌衣巷》)师:这首诗以前见过吗?生:见过。
师:第二行最后一字怎么念?(生有的念xie,有的念xia。
)师:念xie,不错。
刚才有的同学念xia,也行。
在古诗里面可以念xia,押韵。
下面大家再读读此诗,试着把它背下来,好不好?《乌衣巷》预备读。
(生再齐读《乌衣巷》)师:能背吗?(生众说纷纭。
)师:好,试试!找个同学来背一下。
哪个同学最小啊?哦,是你!(师示意生1起来背,生1低声说“不会”。
)师:没关系!哪个会背?举下手!(面对闪光灯熠熠生辉,生害羞不语。
)师:一齐背,好不好?一齐背,可以混,是不是?(笑声)(生神色稍舒)来,《乌衣巷》预备起。
(生齐背《乌衣巷》)师:好,还是找一个同学单独来背一下。
师:你会背吗?好,请你来背一下。
(生2背诵《乌衣巷》,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师:大概意思知道吗?生3:没学过,不知道。
师:没学过也能背下来,不错!你年纪这么小就可将这首诗背下来。
我小时候只能背《毛主席语录》的。
(笑声)毛主席是男的还是女的?(哄堂)生4:男的。
师:啊,那你比我聪明。
我小时候以为毛主席是女的,(哄堂)因为毛主席的头发很长。
(笑声)这首诗很有名,它里面写到“朱雀桥边”“乌衣巷”等等,写的是什么东西呢?写的是一个朝代变更,新旧对比。
刘禹锡这首诗最有名的是后面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谢是当时最有名的两个大家族——两个显赫的贵族,姓谢的家族比姓王的家族还要有影响,连当时皇帝都有点怕他们这个家族。
这个家族出了些非常有名的人物。
《咏雪》课堂教学实录全面版
![《咏雪》课堂教学实录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20a80367ec102de2bd89b6.png)
人教版七上《咏雪》课堂教学实录王金凤组织教学: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麽多的老师到我们六中做客,大家高兴吗?那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好吗?师:自古以来,雪以其洁白轻盈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留传的诗篇,这些诗风格迥异,涵义深远,它们有的壮丽雄浑,如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有的奇异秀丽,如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而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境界大开,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咏雪的诗文,还有许多,同学们已在各小组做好准备,现在,请你们把各小组最精彩的拿出来开个咏雪展示会。
生:“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生:“明月照积雪,朔风颈且哀。
”生:我介绍一下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生:东方虬的《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生:雪是冬的意象,雪是这个冬季特有的风景,雪是这个星球上最纯粹的语言,雪是冬的灵魂。
生:六月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师:同学们背了这么多关于雪的古诗文,你知不知道早在东晋时期还有一个关于咏雪的故事,被编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这节课共分四个教学环节(一)朗读课文(二)疏通文义(三)质疑解疑(四)拓展延伸。
下面我们先进行第一个环节朗读课文,找一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注意点评。
生:朗读课文生:这个同学朗读得不错,但是我觉得人物的语气、语调把握还不够师朗读,找学生点。
生:让我妄加评论一下,老师读得挺好,但是我认为“公大笑乐”速度宜快一些。
师:同学们看文中有三句问答或对话,你认为宜用什么语气来读。
生:第一句疑问的语气,第二句宜活泼,第三句应该用肯定的语气。
师:让我们用这样的语气齐读。
师:下面,让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需四个人,旁白、太傅、胡儿、道韫。
生:分角色朗读。
《咏雪》课堂实录
![《咏雪》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efe407c2f7ec4afe04a1dfaa.png)
《咏雪》课堂实录课前谈话:(18: 44)老师:同学们,早上好!健康:早上好,老师!师:让我们看看你我之间是否有默契,好吗?健康:很好!师:请看!我这里有一只鸟,谁看见了?谁认出来了?这是什么鸟?健康:它看起来像一只啄木鸟部门:要么喜欢,要么啄木鸟恭喜,你猜对了!在他眼里,这是一只啄木鸟。
你呢?健康:我认为这是一个玩笑老师:他能看见,你能听见是的,因为云雀在唱歌你听到它在唱什么歌了吗?健康:欢迎来到北京老师:让我们谈一两句学生:唱歌部门:你可以在不在场的情况下说出来。
不在场叫什么?想像有时候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部门:我这里又有一朵花。
这是哪种花?健康:菊花,因为它非常美丽,已经蔓延开来健康:??老师:学生们,35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一种书写方式,它被刻在龟壳和动物的骨头上。
这种写作后来被称为“盛:薛”部门:没有耳朵你不仅有耳朵,还有眼睛。
健康:甲骨文老师:你怎么知道的?健康:我在书上看过。
第256课+ 课:多读书是好事,但不要看起来很糟糕!这种文字后来被称为甲骨文199师:让我看看雨甲骨文()。
让我们看看甲骨文。
你能猜出现在是什么吗?健康:我觉得有点像雨雪。
老师:只有一个词,什么?健康:雪老师:因为-:因为雪来自天空老师:哦——这六点是——生的:雪除法:这条水平线是-出生:天部门:好吧,有不同的说法吗?199学生:他们应该是雪雨没那么大,文字是雪。
部门:结束了!忘记老师事先给你的所有论文!别看那张纸,别想那张纸。
在这个屏幕上,你说-:我想是下雨了,因为雨很小199师:雪很大,不是吗?三个同学,他猜对了,这就是雨这个词这是雨滴,明白吗?健康:我明白了!师:哦,我明白了!同学们,再看另一个单词,这个单词仍然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雨字,但是如果你仔细看这个雨字,这个雨字和刚才的雨字有什么区别?学生:现在水平线是垂直的老师:刚才是雨点。
现在是——健康:雨线师:刚才是小雨,现在是-盛:现在是大雨科:谁去医院打针了?如果你有针,请举手!健康:举起手来部门:啊,这么多人注射过!当护士用注射器将药物推出时,针尖会发生什么变化?健康:药物会从针尖出来。
《咏雪》课堂实录
![《咏雪》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d447003359eef8c75fbfb356.png)
《咏雪》课堂实录《咏雪》课堂实录课前谈话:(18:44)师:同学们,早上好!生:老师,早上好!师:我们来看看你们和我之间有没有一种默契,好吧?生:好!师:请看!我这儿有一只鸟儿,谁看到了?谁听出来了?这是一只什么鸟?生:好像是一只啄木鸟。
师:不是好像,就是一只啄木鸟。
祝贺你,猜对了!在他的眼中这是一只啄木鸟,你呢?生:我觉得是一只百灵鸟。
师:他是看出来的,你是——生:听出来的。
师:是呀,因为百灵鸟在(唱歌)。
你听到它在唱什么歌吗?生:北京欢迎你。
师:来两句。
生:唱。
师:不是眼前真有你就能说,眼前没有你也能说,那叫什么?想象。
有时候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师:再来一次,我这儿有一朵花,这是一朵什么花?生:菊花,因为它很漂亮,都展开来了。
生:……一、溯源识字师:同学们,在3500多年前,我国的祖先创造发明了一种文字,这种文字被刻在乌龟的甲壳上,又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这种文字被后人称之为——生:雪。
师:耳朵没带。
你不仅带了耳朵,还带了眼睛。
生:甲骨文。
师:你怎么知道?生:书上看到的呗!师:书看得多是好,可别把眼睛看坏了!这种文字被后人称之为——生:甲骨文。
师:出示雨的甲骨文(),我们来看一个甲骨文,你们猜猜它是现在的一个什么字?生:我觉得这有点像雨,又有点像雪。
师:只能一个字,什么?生:雪。
师:因为——生:因为雪是从天上下来的。
师:哦——这六点是——生:雪。
师:这一横是——生:天。
师:恩,好的,还有不一样的说法吗?生:它们应该是雪。
雨没这么大,课文是雪。
师:完了吧!把老师事先发给你们的那张纸全部忘掉!不要去看那张纸,不要去想那张纸。
就这(指荧幕),你说——生:我觉得这是雨,因为雨是很小的。
师:雪是很大的,对吗?三个同学,他猜对了,这是雨字。
这就是雨点儿,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哦,明白了!再看一个字,同学们,这个字仍然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雨字,但这个雨字仔细看看,这个雨字和刚才的那个雨字有什么不一样呢?(出示甲骨文)生:现在的一横下是小竖了。
余映潮执教《咏雪》及讲座《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余映潮执教《咏雪》及讲座《什么样的课是好课》](https://img.taocdn.com/s3/m/7e530f4ae518964bcf847cbd.png)
《咏雪》执教:余映潮(看他短文如何长教?)主持人:有请余老师梅开二度。
上课。
师生问好。
学生声音整齐宏亮。
师:你们这个班级像军队呀,很让我感动。
今天我们来学习《世说新语》的《咏雪》,来看第一句话:谢太傅,大家有没有知道与他有关的成语。
我提示两个字大家就会想起来。
东山。
生齐:再起。
师:讲成语东山再起故事。
师:我们来看一则材料。
屏显:谢太傅,好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死后追赠“太傅”。
文中最后一个人,人称“咏絮之才”,文中称她是王凝之妻,是追书。
屏显学习任务:读得清楚:其标志是要讲得清楚。
每个字都要知道意思,再把故事讲清楚。
一起来,读吧。
生齐读。
再读注释。
自己读起来。
我还给大家补充一点注释:屏显:儿女:指子侄辈的年轻人。
雪骤:雪下得猛快。
骤:迅疾。
一边解释,是快的意思。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趁着。
因循守旧,书下是凭着的意思。
应是趁着好一些。
即:就是。
师:现在大家自己给自己讲这篇课文。
比如说: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
自己说。
(自主)师:同桌之间互相讲。
(互动)学生同桌互讲热烈。
师:大家再一齐讲。
不要全部用现代汉语把它说出来,比如说,“公欣然日”,就说公欣然问。
一齐说,我来听。
生大声说。
师:现在看大家跟老师说的是不是一样?屏显课文译文,生齐读。
这是文言文的一种特殊的方法,但是考试的时候又是另一种方法。
就显是这样。
翻译。
课堂上不要像这么样。
咱们都清楚了吧?读清楚了还要:读得好听的标志:能把握好停顿。
屏显:《咏雪》朗读中的停顿:顺应语法的停顿。
师:其实读清楚三个要素,就读清楚了。
谁什么时间干什么?引导学生读。
再如:公欣然日。
谁什么样?。
生齐读。
师:好听。
继续:屏显:清晰音步的停顿师:胡儿日:撒盐。
,未若柳絮因风起。
什么样情太?。
生齐读。
师:你们自己是不是已经感觉到读得好听了。
但是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你们忽略了。
屏显:特殊语境的停顿你们读的:即公大兄。
我还以为是日本人的名字呢。
该怎么读:示范,生齐读。
还有一个地方:公大笑乐。
余映潮《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docx
![余映潮《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b6a11490ed630b1c58eeb502.png)
[转载 ]余映潮《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余映潮《湖心亭看雪》课堂实录余映潮下面是课文《湖心亭看雪》,在课本中,它被编者划分为两段:湖心亭看雪〔明〕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
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但我在教学时,我将它划分为四段:湖心亭看雪〔明〕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这一来。
课就好讲了:(开头一段交代时间、地点,表现出大雪封湖、天寒地冻、寒气逼人的情景,与下文写“我”夜深人静时到湖心亭赏雪巧相映衬。
第二段具体写看雪。
作者从上到下,由宏而微,动静结合,层次清楚地展现出一幅天地茫茫、物我相融的西湖雪夜水墨画。
第三段移步换景,写湖心亭上两位金陵人对坐饮酒、作者被邀勉力喝了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
结尾段借舟子之口,画龙点睛。
舟子的大惑不解,为文章平添了无限趣味,深化了文章的意境,突出了作者的自欣之情。
这样的四段,将课文的“文脉”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目了然,原来——此篇美文的写作思路是:背景→情境→故事→意味不仅让同学们读通了课文,而且于他们的写作也有好处。
同样是《湖心亭看雪》,老师们开讲时都是自己编写的“导语”,非常优美,非常流畅,非常动情。
快乐学文言文咏雪 教学实录与赏析
![快乐学文言文咏雪 教学实录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73be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db.png)
教学实录
《咏雪》一文选自《世说新语》,讲述了东晋谢家才女谢道韫咏雪的故事。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描绘冬日雪景的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感 受下雪时的氛围。
2、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魏晋 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特点。
3、朗读课文:教师先进行范读,让学生认真听讲,感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 奏。然后,学生集体朗读两遍,教师纠正学生的字音和断句。
通过这次教学实录,我们深刻认识到快乐学文言文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提 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文言文。
赏析
《咏雪》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以清新的笔触、生动的比喻和富于诗意 的想象,赞美了谢道韫的才情和机智。下面从三个方面进行赏析:
3、注重实效:通过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等活动,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 基础上,锻炼了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
1、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小组合作和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 积极,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
2、教学时间掌控不当:在疏通文意环节,花费时间过多,导致后面的角色 扮演环节较为仓促,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时间。
1、内容分析:《咏雪》记叙了东晋名士谢安一家在大雪天团聚叙谈时,他 的侄女谢道韫以雪花为比喻,巧妙地赞美了雪花的高贵品性。文章通过谢道韫的 咏雪故事,表现了古代才女的聪明才智和优雅气质,以及家庭生活的和谐快乐。
2、精彩片段:在《咏雪》中,最精彩的片段莫过于谢道韫以“未若柳絮因 风起”来形容满天大雪的壮观景象。这一比喻不仅形象贴切,而且极具诗意。在 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和情感,以及讨论这个比喻的深层含义, 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
![快乐学文言文——《咏雪》教学实录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08b24cf5335a8102d22054.png)
师:还有没有?你说。 生 3 :大兄无奕,还有左将军。 师:说得很好。 这是有面子但是没出场的人物, 还有出场了但是没台词的人 物。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谢太傅是对谁讲论文义? 生 4 :与儿女讲论文义。 师:谢家子弟是非常多的,名门望族都是如此。听起来这么热闹,应该不止 是谢朗和谢道韫吧? 师:好,人都数齐了,一个也没有落下。那谢朗和谢安是什么关系?谢道韫 和谢朗是什么关系?关系不搞清楚是要闹笑话的。 生 1 :谢朗是谢安的儿子。 师:好像有点乱。 生 2 :谢朗是谢安的侄子,谢道韫和谢朗是兄妹。 师:看来你是懂事懂礼仪的孩子。谢朗叫谢安叔叔,他们是叔侄关系,谢道 韫和谢朗是堂兄妹关系。 师:好,再读,在有节奏的基础上我们要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不能读糊涂 书啊。 (生齐读。) 【赏析】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从梳理人物入手进入文本,先理清人数,再 弄清关系,并且用读的方式来深化理解,顺畅,自然。 师:我们再来互动一下, 我发问你们作答。 我一人问,你们像一个人一样答。 (师生就文本内容一问一答。 ) 师:开篇写何人?生(齐) :谢太傅。 师:太傅做何事? ,, 师:道韫何许人? 生(齐):即公大兄无奕女。 师:还是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同学们太强了,声震林樾,气势磅礴啊! 师:接着探讨,他们聚会的氛围如何?哪里可以看出? 生 1 :轻松,愉快。由文中“公大笑乐”可以看出。
四、且吟且写试才华 师:和同学们合作很愉快。 看同学们意犹未尽, 我讲个小故事吧。来点掌声。 唐朝有个人叫张打油, 喜欢作几句歪诗。 有次下大雪,他就诗兴大发,作了四句。 他是这样说的:“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雪下得 大吗?虽然不登大雅之堂,可是特别生动。再讲一个。乾隆皇帝游江南,入冬季 节,芦苇随风而飘,景色迷人啊!正欣赏着,一片一片下起了白雪。乾隆皇帝也 诗兴大发。他是中国历史上作诗数量最多的人啊! 他见景生情,不由吟诵道:“一 片两片三四片。”好诗好诗!接下来怎么写呢?“五片六片七八片。 ”好诗好诗! 金口玉言,不同凡响。“九片十片十一片。”拐了,接不下去了。跟随的文武百官
《世说新语》两则课堂实录
![《世说新语》两则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676c38df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f.png)
《世说新语》两则课堂实录《<世说新语>两则课堂实录》一、课程导入师:同学们,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将一起走进一部有趣的古典文学作品——《世说新语》。
这部书记录了魏晋时期许多名人的言行轶事,充满了智慧和风趣。
今天我们要学习其中的两则故事,看看能从中收获怎样的启示和乐趣。
二、文本解读1、《咏雪》师:首先,我们来看第一则《咏雪》。
大家先自己默读一遍,初步感受一下。
(学生默读)师:好,现在谁能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这则故事?(一位学生朗读)师:读得不错,声音洪亮,字音也很准确。
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这则故事的内容。
文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这里的“内集”是什么意思?生:家庭聚会。
师:对,理解得很准确。
那“与儿女讲论文义”中的“儿女”呢?生:子侄辈的人。
师:很好。
那“俄而雪骤”,“骤”怎么理解?生:急。
师:没错。
那在这个雪下得很急的时候,谢太傅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呢?生:白雪纷纷何所似?师:对,那他的侄子和侄女分别是怎么回答的?生: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师:那大家觉得谁的回答更好呢?(学生们纷纷讨论)生:我觉得兄女的回答更好,因为柳絮随风飘舞,更能体现出雪的轻盈和优美。
师:说得很有道理。
那谢太傅对两人的回答是什么态度呢?生:公大笑乐。
师:对,那他为什么大笑乐呢?(学生思考)生:可能是觉得两个孩子的回答都很有想象力,也可能是更欣赏兄女的回答。
师:大家的理解都很有道理。
这则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才智,也展现了家庭聚会的温馨氛围。
2、《陈太丘与友期》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则《陈太丘与友期》。
同样,大家先默读一遍。
(学生默读)师:谁来给大家讲讲这则故事的大致内容?生: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中午一起出行,结果朋友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就先走了。
朋友到了之后,问元方陈太丘在哪里,元方说父亲已经走了,朋友就生气地说陈太丘不是人,元方反驳说朋友不讲信用和礼貌。
师:概括得很完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堂实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课堂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976e9c05a98271fe910ef9d7.png)
《咏雪》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课堂实录:课前板书:“咏雪”师:今天我们学习《咏雪》,这课文本来早该教了。
但搁到今天讲,也蛮好。
我们学了好几篇文言之后,再回头来看这文章,应该会容易点,这也方便我们学得更深入些。
师:文章很短,我们先来读一遍,响亮、整齐些。
生(齐):咏雪……师:嗯,读得不错!有些节奏可能还要有点变化,待会我们慢慢调整。
师:我们之前已经说过,从体裁看,这《世说新语》是一部怎样的集子?生:志人小说集。
(板书“小说”)师:嗯,小说集,所以《咏雪》也算是小说。
我们讲小说,一般都要讲到人物,看看,这篇文章里有几个人?生:三个。
师:哪三个?生:谢太傅(谢安)……师:说名字。
生:谢安。
师:对,谢安。
太傅是谢安死后,皇帝追赠他的官位,说明谢安生前非常厉害!他是东晋有名的政治家、名士。
师:还有谁?生:谢朗。
师:还有一个呢?生:谢道韫。
师:好!这三个人,他们是啥关系?文中有个词叫“儿女”,是不是谢安是父亲,另两个是他儿子和女儿呢?生:不是。
师:那这“儿女”在文中该怎么理解?生(齐):侄子、侄女。
师:这词和我们《论语》中学过的“三”一样,有泛指的意思,泛指……生:小辈(齐)。
师:嗯,看来大伙预习得不错,你们注意到了古今词义的变化。
师:好!再明确一下他们的关系……生:叔叔和侄子、侄女。
简言慢语师:现在,我们把小说的人物弄清楚了,那再来看看情节。
师:所谓情节,说简单点,就是一个故事里的几个阶段。
你们看,这故事可分几个阶段?我们先在课本上用“/”划划看。
《咏雪》课堂教学实录
![《咏雪》课堂教学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aa4455d9172ded630b1cb6b3.png)
《咏雪》课堂教学实录
组织教学: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有这麽多的老师到我们六中做客,大家高兴吗?那麽,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好吗?
师:自古以来,雪以其洁白轻盈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了许多千古留传的诗篇,这些诗风格迥异,涵义深远,它们有的壮丽雄浑,如毛泽东的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有的奇异秀丽,如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而岑参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则境界大开,让人回味无穷。
关于咏雪的诗文,还有许多,同学们已在各小组做好准备,现在,请你们把各小组最精彩的拿出来开个咏雪展示会。
生: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生:明月照积雪,朔风颈且哀。
”
生:我介绍一下韩愈的《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生:东方虬的《春雪》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
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余映潮老师讲咏雪课堂
实录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打开书,也要拿起笔。
看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谢太傅就是谢安,与谢安有关的成语是什么我提醒一下,东山
生:东山再起。
师:对,谢安很有作为,年轻是隐居东山,后来又出山,所以叫东山再起。
看谢安的有关材料。
(屏幕)“谢太傅即谢安,是东晋后期的一代名相,死后追赠太傅。
《世说新语》是追记前朝的事情,所以写谢安的官衔。
故事中的谢道韫当时还是小女孩,文中称?“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也是追书之词。
(屏幕)学习任务:课文细读
读得清楚
读得好听
读得有味
板块一:读得清楚:
(屏幕)读得清楚:其标志就是讲得清楚。
师:下面先看几个词语含义
(屏幕):
子侄:指子侄辈的年轻人
雪骤:雪下的很快。
骤:迅疾(师:有个成语要写下来:暴风骤雨)
未若:不如,比不上
因:趁着(师:有个成语“因势利导”就是趁着意思。
)
即:就是。
师:下面根据注解,自己给自己讲得清楚,讲不清楚问老师。
(生自主讲述课文)
师:两个小组互相讲。
(师巡视)谁来讲清楚呀
生:一个大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讲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像什么呢”他哥哥的孩子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满天飞的柳絮。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讲得很好,“白雪纷纷”好,她要是换成“咏雪的这个女孩”就更清楚了。
这三句话可以用原文更雅致些。
(屏幕)一起来读: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何所似”他的侄子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太傅高兴得大笑。
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师:三句没改,可考试时要写出来,要不老师说你不会。
(屏幕)再来读: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侄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侄女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咏雪的女孩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板块二:读得好听
(屏幕)读得好听:其标志就是能把握停顿。
(生齐读文章)
师:读得不大好听。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读得好听就是要读出停顿,要把句子读清楚,你们刚才那叫念。
(屏幕)朗读停顿:顺应语法的停顿?清晰音节的停顿。
(生再齐读)
师:还有一处不大好听,“即公大兄无奕女”怎么停顿要注意特殊语境的停顿。
(师示范读)
师:“公大笑乐”怎样读你试试。
(生读,师适时点拨:很灵气、一点也不乐,有一点乐……师演读后,生齐读)
板块三:读得有味
(屏幕)读得有味:其标志就是品味语言
俄而雪骤
公大笑乐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
师:看这几句话,你们每个人选一个地方,说说你的理解,写出观点,准备你的表述。
(师巡视)
师:四分钟已到,小组交流,互相提意见。
生:“俄而雪骤”这是一个转折,引出了下面故事,第二个意思就是写出了雪下得很快。
师:说得很好,你们记下来了吗?
生:“未若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的轻飘,柔美。
师:我再给你优化一下,还给人温暖,给人想象。
后来把有才的人成为“咏絮之才”。
生:“公大笑乐”说明谢太傅对道韫称赞。
师:也不尽然,不仅在夸奖谢道韫,也可以理解为孩子多可爱。
生:还有“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有层次感,先写了谁,再写了什么事。
师:你又带给我一个境界,这一句写出了人物、环境和事件,多简洁,这叫开门见山。
你们很会学习,旁批了那么多的好东西。
还有什么发现?
生:“撒盐空中差可拟”盐是细的,跟雪一样美。
师:“差可拟”大有文章,是什么意思?
生:差不多。
师:语气表达得很漂亮,表达了人物的不自信。
他是抢答的。
好,我要表扬你们努力地发现课文,下面听老师讲:
“俄而雪骤”在文中的作用渲染氛围,引发故事,因为雪骤引发吟诗;
“公大笑乐”在文中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神情意态,渲染了欢快轻松的气氛,也与“欣然”形成呼应。
呼应要写得大大的,将来读课文时仔细看看有没有呼应之处。
谢安对小孩很好,不便当面批评。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表现了侄儿不假思索,抢先回答而又觉得心中没底。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表现了谢道韫是思考后回答,自信且文字优美。
师:读书还要多思,你们看,还有很多奇妙之处:
(屏幕)奇妙发现之一:三种表达方式很奇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叙述)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描写)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说明)
奇妙发现之二: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故事要素)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故事主体)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故事补说)
奇妙发现之三:详略表达很奇妙?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略)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详)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略)
奇妙发现之四:
这堂课,你们高雅的对话、智慧的对话,表现了学生们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接受文学教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