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语文古诗鉴赏题怎么解题(技巧)我爱古诗词
语文古诗鉴赏题怎么解题(技巧)语文古诗鉴赏题怎么解题一、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模式:①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②解释该字在句中的语表义和语里义;③展开联想和想像,把这个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句中描摹景象;④点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二、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②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
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4、答题模式:①找出诗中的物象、意象;②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③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④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分析主旨型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主旨?2、提问变体:请分析某句诗蕴含了作者当时何种心情。
3、解答分析:分析主旨往往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⑴涉及的文化常识、生活常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自然现象;⑵某一诗句的大意或内涵;⑶诗人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志向追求、生活经历;⑷时代背景、社会现实。
4、答题模式:①分析具体诗句写了什么;②抒发了什么情感,暗寓了什么。
四、分析句意型1、提问方式:这句诗好在哪里?2、提问变体: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3、解答分析:一句诗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可能是写人的。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方法和步骤》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
方法和步骤》
无论是“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结构技巧”,虽然答案的具体内容不同,但解题方法和步骤基本一致。
一、审题目。
1.题型:明考/暗考。
所谓明考,即题干中明确含有“艺术技巧”“修辞手法”“抒情手法”“表现手法”等信息。
所谓暗考,即题目中没有“艺术技巧”“修辞手法”等信息,而是以“如何写”“怎样写”“如何表现”等来提问。
对于明考题型,答题时围绕题目中给定的表达技巧组织答案即可。
对于暗考题型,答题时必须先点明使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再结合相关语句展开分析。
2.角度:大/小。
大角度是指题目中给出的鉴赏角度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命题人往往用“表达技巧”“艺术手法”“艺术特色”等设问。
小角度是指题目中给出了某一个具体的鉴赏角度,如“比喻”“对比”“托物言志”等。
对于大角度题型,答题时要综合考虑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
对于小角度题型,要精准答题,深度挖掘。
3.数量:多/少。
即要分清楚题干中的“一”与“些(多)”的区别。
如果题干中问“哪种”,那么只能答一种;如果题干中问“哪些”,则要多角度切入,不能少答。
二、解题步骤。
1.明技巧。
品读诗歌,明确诗歌含意,结合诗歌相关信息,明确运用的是哪种或哪些表达技巧。
2.释运用。
结合具体句子,说明诗歌是如何运用这种或这些表达技巧的。
3.析作用(效果)。
分析表达技巧在形象塑造、意境营造、结构安排、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作用。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
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范文【篇一】高考语文古诗文赏析题答题技巧一、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二、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三、分析语言特色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怎样的感情。
四、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是什么?了解他的表现手法及题干内容,根据要求答题。
以下就是我整理的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及解题步骤,不会做诗歌鉴赏题的宝宝们要认真阅读哦!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方法及技巧一、答题基本方略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获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精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高中语文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1.抒情言志的方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气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留意情景全都或相对)(三)语言方面: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答题方向:清爽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假如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
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绽开。
古代诗歌阅读方法与解题方略
古代诗歌阅读方法与解题方略一、读懂古代诗歌的语言古代诗歌的语言具有含蓄性、凝练性、跳跃性和抒情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诗词鉴赏中一定要学会“品读”“咀嚼”,从中读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如果我们用解读其他文学作品的方法去解读诗歌,就难以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
1.了解古代诗歌语言含蓄凝练的特点诗歌语言的“含蓄”就是指言近旨远,意在言外;深涵多隐,含而不露;用少量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表现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给读者以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诗歌语言的含蓄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重要特点。
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往往表现在一个普通的词却包含许多的联想意义、隐含意义,这些意义需要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联想,才能准确地理解。
如“空”字,在不同诗歌中的意义就不相同:2.了解古代诗歌语言文言与变形的特点中国古典诗歌脱胎于文言文,其语言的文言性不言而喻。
文言文的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也同样出现在诗歌中,而且诗歌为了对仗和押韵,必然要在文字上有所变动。
中国古代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形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的空间。
因此,我们读古代诗歌,首先要结合已有的文言文知识来理解。
例如: 《孔雀东南飞》:“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之“可怜”,不可解作“怜悯、同情”,而是“可爱”的意思。
《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之“思”,不是“思念”,而是“悲伤”。
其次,我们要注意诗歌语言的变形,而这往往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特点例句解释④互文见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酬张少府》)在松风吹、山月照的时候,不必感到孤独寂寞,正可以解带弹琴。
这里的“松风吹”“山月照”是互文。
对于古代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在阅读欣赏时只有了解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3.了解古代诗歌语言抒情与暗示的特点诗歌语言的意义指向的是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不是单纯的外在事物。
古代诗词欣赏(答题技巧)
古代诗词欣赏(答题技巧)1. 阅读与理解在欣赏古代诗词时,首先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建议:- 了解背景:熟悉诗词的创作时期、作者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主题。
- 分析结构:观察诗词的结构,包括韵律、字数和句法,以帮助理解诗词的节奏和韵感。
- 理解词意:注意诗句中的隐喻、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推敲词句的意义,以理解诗词的内涵和情感表达。
2. 把握主题每首诗词都有一个或多个主题,掌握主题有助于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以下是一些方法:- 探究诗词的题材:思考诗词所描绘的内容、情景或思想,以推测作者的主题倾向。
- 分析关键词:寻找诗词中的重复词语、象征性词汇或者集中出现的特定词汇,从中找到对主题有启示的线索。
- 理解意象:关注诗词中的意象和象征,思考它们对主题的贡献和象征意义。
3. 感受意境古代诗词的魅力在于其所营造的意境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欣赏诗词意境的技巧:- 聚焦细节:细致观察诗词中所描绘的细节,体会其中的美感和情感。
- 想象情境:根据诗词的描写,设身处地进入其中的情景,感受其中的气氛和情绪。
- 体味诗情:思考诗词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与之共鸣,体验其中的美学享受。
4. 注意审美价值古代诗词不仅仅是文化遗产,更是艺术品。
以下是一些欣赏诗词审美价值的技巧:- 欣赏语言之美:留意诗词中的优美语言表达和节奏感,感受诗词在语言层面的艺术价值。
- 品味文化内涵:深入了解诗词所体现的文化,探索其中蕴含的意义和价值观。
- 比较欣赏:将诗词与其他作品进行比较,思考其独特之处和对文学发展的贡献。
以上是一些古代诗词欣赏的答题技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诗歌鉴赏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然而,面对复杂多样的诗歌,如何准确理解并正确解答鉴赏题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高二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帮助同学们提高解题水平。
一、整体把握诗歌结构在解答诗歌鉴赏题之前,首先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结构。
通常,一首诗歌由标题、主题、诗句、韵律等组成,而这些组成部分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与呼应。
因此,在解答鉴赏题时,我们可以从整体入手,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与思想情感。
二、注重诗歌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语言与修辞手法是诗歌的灵魂,也是鉴赏题中常见的考点。
在解答题时,需要对诗歌中的语言和修辞手法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解读。
比如,可以注意一首诗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者通过何种手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画面,从而对整首诗的独特之处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三、注意诗歌的抒情与意境抒情与意境是诗歌的基本特点,也是解题时需要着重考虑的因素。
在解答题时,我们要从作者的抒发情感和表达意境的角度分析诗歌的内涵。
可以思考作者通过怎样的抒情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又通过哪些意象塑造了作品的鲜明意境,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文化内涵。
四、综合考虑作者背景与时代背景诗歌是作者对时代和社会的思考和理解的产物,因此在解题时,我们不能忽略作者背景和时代背景的影响。
可以探究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等,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五、举一反三,提升思辨与创新能力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思辨与创新能力。
在解答题时,可以将所学的解题思路与方法应用到其他诗歌中,通过对比和分析,更好地领悟诗歌的审美价值。
同时,我们也可以思考如何创造出自己独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在鉴赏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高二语文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需要我们全面把握诗歌的结构、注重语言和修辞手法、关注抒情与意境、综合考虑作者背景与时代背景,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不断提升思辨与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
高中语文诗歌赏析的答题技巧或步骤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或步骤一、答题总则:在回答问题之前,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须回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须回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谈谈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须回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回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回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须回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例如:1.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___、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3.咏物言志类。
如咏物诗,则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4.怀古咏史类。
这类诗,则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___、对比、衬托、扬抑、讽刺(表现手法)。
5.边塞征战类。
这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___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
常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___、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优秀版)word资料
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优秀版)word资料古代诗歌鉴赏题解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在高考中历来是失分较多的一种题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或不注意审题,答非所问;或不懂解题技巧,信笔所至;或用语不规范,泛泛而谈却不着边际……如何提高诗歌鉴赏题的得分率,方法可能很多,我想仅从标题、意象、术语三个方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并借此就教于各位专家同行。
一、审视标题,推敲诗歌意旨。
看人先看头,赏诗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时间、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有不少诗歌考题的设置,是和该诗的题目有关,研读诗题,往往能从中得到提示性的暗示,据此可大致推断出作品的范畴和的写作用意。
下面试从几个方面作一分析。
1、怀古诗,凡标题中点出古迹或在古迹(或古人)前冠以“怀古”、“咏怀”或“咏”等字眼的,多为此类。
这类诗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样建功立业之志,抒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或发昔盛今衰之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或批判,多借古讽今。
如陶渊明的《咏荆轲》、杜甫的《咏怀古迹》、杜牧的《赤壁》、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等。
2、咏物诗,多以某一物象为题或在物象前冠之以“咏”或“题”。
此类诗歌的特点是咏物言志,借所咏之物表达自己的志向或品质,因此对咏物诗的分析,要注意物我合一的分析和理解,比较出物和我的相同点。
这类诗歌比较典型的如贺知章的《咏柳》、骆宾王的《在狱咏蝉》、黄巢的《题菊花》、1994年全国考题所选诗歌元稹的《菊花》以及2002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所选诗歌虞世南的《蝉》。
3、山水田园诗,多以田园风景入题。
这类诗歌的特点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绘山川美景,抒发喜爱之情,表达不同流俗之志;或写田园生活,寄寓闲适情调,表现朴素的人情美。
代表性的诗篇有李白的《望天门山》、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及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4、送别诗,标题中多有“送”或“别”等标志。
这类诗歌或发抒“黯然消魂”的依恋与伤感,基调多低沉哀惋;或寄托诚挚的安慰与祝愿,感情多旷达刚健。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古诗词阅读常常都会花费我们很多时间,首先就是对于文人作者的背景不熟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快速解题与规范答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一、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孤桐王安石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思解愠(1),愿斫五弦琴(2)[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
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
再看下面这首诗: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
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
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请看下面这首诗: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鉴赏解答古代诗歌的解题以及方法
3、读懂注释 诗歌下面的注释我们也不能小看。一般来说, 命题者所提供的注释,对理解该诗是很有帮助 的,它不是无缘无故地放在那儿的。它一方面 解释诗歌当中难以理解的词语,另一方面也向 考生传递诗歌当中隐含的内容和信息,以降低 考生理解诗歌的难度。如2003年上海夏季高考 试题米芾的《望海楼》,该诗下有三个注释, 我们结合注释可知诗中“铁瓮”就是望海楼所 在地镇江的古称,该诗题目是《望海楼》,可 以知道作者是自远处仰视高楼。2003年的全国 高考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二、入题
入题即能找到诗歌中的形象、能品味诗 歌的语言和领会表达技巧
1、诗歌中的形象 诗歌往往以其生动形象来感人。客观存在 着的事物、景色及活生生的人,一旦出现 在诗人的笔下,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 象。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事物形象、景物形 象、人物形象(也即诗人形象),把握形象 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 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这对于我们理解诗歌 是很有用处的。
表现手法的技巧:虚实结合、动静相衬、 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渲染烘 托、联想想象、对比、象征等。 修辞方法的技巧:比喻、比拟、借代、夸 张、对偶、排比歌是有很大帮助的。 我们答题就会有的放矢了。如2000年的《约客》, 诗人期盼客人的敲门声,然而他听到的却是蛙声和 雨声,显然,此处运用的是衬托的艺术手法,表达 出诗人此时在等客人时的寂寥心情,再如2001年 的《赋得暮雨送李胄》的C项,“尾联中将沾巾的 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 出诗人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结合了起来”,作者 此时的感情再也控制不住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喷涌 而出,此处应为直接抒情,而不是十分含蓄,因为 它没有借助任何事物抒情,作者的泪水与雨水混在 一起,这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
古代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为什么而“感伤”。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捕捉信息研读意象规范答题——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而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不难看出,高考和新课标在古诗歌鉴赏这一点上,其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怎么样进行古诗歌鉴赏呢?本文主要以2020年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来浅析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一、捕捉信息、读懂诗意读懂诗意,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读懂全诗,就必须借助于诗歌蕴藏的信息。
因此,我们解题时要有捕捉信息的灵敏嗅觉。
下面,就本人的理解着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三种信息。
信息一:标题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
它可能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辽宁卷王维《秋夜独坐》中的“秋夜”、周弼《夜深》中的“夜”;它可能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重庆卷苏轼《海棠》、白居易《惜牡丹花》;它可能直接点明的是情感,如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全国卷2 王维《新晴野望》考题(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从“新晴野望”这个标题中,我们可以明确此诗描写的是雨后“新晴”,诗人“野望”时所见到的景色,结合第三联“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幅“雨后(新晴),在阳光照耀下(新晴),上涨的河水显得分外明亮夺目(明);冲洗过的群山显得更加清新秀出(出)”的景色。
至此,该考题的答案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可见标题可以是赏析古代诗歌的切入点与出发点。
信息二: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创作风格方面: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江西卷韦庄《金陵图》考题(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我们分析诗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可知:诗人描述的是六朝古城的衰败景象。
鉴赏古代诗歌“四步”解题法
鉴赏古代诗歌“四步”解题法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炼总结出鉴赏古典诗词“四步”解题法,为考生理解诗词本体,进入鉴赏层面,作出满意的答案提供一条符合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地理解答题思路以及具体的答题操作要领。
第一步:读诗文,明确本体信息这里所说的本体信息,不僅仅指诗文的内容,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要关注在考试题目区域内出现的任何信息,如诗题,诗前的小序,诗后的注释,这些都是明示信息,有用信息,可能给考生提供帮助,应如获至宝。
这一点粗枝大叶的考生尤其要注意。
从“诗题”中可以获知诗歌的题材,主题及诗人的情感等信息。
如2007年全国卷||鉴赏王维的诗《新晴野望》从题目可知题材是田园诗,调动平时的积累推知,田园诗表现的主题大致有三种:一是“农家乐”,表现农家忙于耕种,夺取丰收的希望;二是“悯农”,同情农民的辛苦生活;三是“羡农”表现在官场的孤单,苦闷,羡慕农家闲逸,描写心灵的回归。
那么,哪种主题符合王诗的内容呢?再进一步依据诗文推定,诗文描写了雨后新晴,风调雨顺,农家倾家出动,忙于耕作,画面清新,平和而生气勃勃。
因此,推知王诗的主题是第一种“农家乐”。
另外,诗下注释不放过,有的诗下注释了一个典故,如果要1/ 5考查表达技巧,这就暗示考生此诗“用典”。
命题者在诗后加注,是为考生准确地理解内容提供了线索,明确了这些,你就可以胸有成竹地进一步解读诗文了。
第二步:挖题眼,透视暗示信息“题眼”指的是问答题问的是什么。
这好像不是问题,但再追问一句,究竟问的是什么,恐怕被考者就有些动摇,不大肯定了。
而不大肯定,态度含糊,答题时必然含糊其词。
下面就阮籍的《咏怀》加以解说: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问题是:请从表达技巧角度说说诗中为什么要写“孤鸿”“翔鸟”,诗人借此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读完题干后,挖掘题干中的问点即题眼,明确考查目标。
此题要回答出“表达技巧”“心情”以及“孤鸿”“翔鸟”的深曲涵蕴。
古诗歌鉴赏和解题方法
3.表达方式
写作中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
常见于诗词中,鉴赏时须注意。如卢梅坡的《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 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后两句从“雪白”“梅香” 的特征出发,评判出梅雪均佳,各有千秋:梅花虽白, 终究逊霄三分;雪白胜梅,但没有梅的清香。诗人通 过这个评判在暗喻人们,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 但又是美中不足的,梅雪是这样,社会生活方面的事 情何尝不是这样呢?
这类题型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A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B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 的心绪? C渲染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D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诗人怎 样的情怀?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
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元稹《菊花》后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 开尽更无花”用了议论,表明作者爱菊的原因, 从而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赞美菊花历
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高考诗词鉴赏题常 考查诗词的表达方式,故须加强诗词表达方式 的训练。
这种题型会有以下的提问方式:
A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来表达诗人的思想
感情?这首诗的XX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B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的,结合全诗 做简要的分析。 C作者在表达感情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 具体说明。 D这首诗的XX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 E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F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G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解答这种题,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来把握,结 合诗句来分析,答出运用这种手法表达的思想 内容和好处。如提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一:靠文段大意断句拿到一道文言断句题,首先要讲文段整体阅读一遍,联系上下文粗略地揣摩出大意。
关于叙事性文段,要大致清楚其叙的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关于说理性文段,要大致明白其论点和主要论据;关于对话性文段,应先清楚是哪几人的对话,各人的身份和观点如何;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整体阅读',强调的是陶渊明式的"不求甚解'的"读',这关于某些文段来说,或许就相当于已经得出了答案。
二:以动词宾语断句和现代汉语一样,在古汉语中,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构成一句话的重要成分。
一般地说,只要找准了动词(或形容词),弄清楚它们的宾语,就可以宾语之后断句。
2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解题技巧一、据句式特点断句文言中有一些固定句式,如果能比较熟悉地掌握,关于断句也很有帮助。
比如,了解了"不亦乎?'"得无耶?'"之谓也。
'"如(奈、假设)何?'"何为?'"何之有?'等固定句式,可以给我们在给文言断句时以十分显然的指示。
此外,还应该知道,古汉语比较讲究句式的对称,给文言断句时可据此查看文段中有无对称句式。
二、参照他题断句有时,我们还可以依据文本中的内容和试题中其他题所提供的信息,作为断句的参照。
总之,如果我们能在复习备考时,按照以上"锦囊'所提到的方法,深入细致地思索,适当地多做学习,那么,曾被视为畏途的文言断句题,就一定会比较容易地得出正确答案。
3高中语文古代诗歌答题技巧分析形象型1.提问格式:⑴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形象?⑵试说说这首诗中的形象特点?⑶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解答分析:形象(意象):A、人(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B、物(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C、景(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⑴懂得意象合成意境,意境凸现形象。
浅析:“古代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doc
浅析:“古代诗歌鉴赏”的解题技巧自1994年以来,诗歌鉴赏一直是高考的必考试题。
高考对诗歌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两个要求:一是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是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然而由于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基础等方面的原因,诗歌鉴赏题成了高考语文失分最多的题目之一。
要想准确、快速地完成诗歌鉴赏题,不仅要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而且还要掌握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总结了一些有效的解答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够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做题有一定的帮助和启发:1、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联系背景答题就很容易切入。
2、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
3、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凝炼性、形象性。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言志”角度出发。
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等问题时,就考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臆或间接抒情(借物抒情、情景交融)。
4、看技法一抒情手法⑴直抒胸臆、⑵间接抒情【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B 借景(物)抒情C情景交融】二描写手法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
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三修辞手法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
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A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捕捉信息研读意象规范答题——浅析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新课标在“课程目标”的“必修课程”部分中指出:能感受形象,品位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而近几年高考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1)鉴赏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其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不难看出,高考和新课标在古诗歌鉴赏这一点上,其要求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怎么样进行古诗歌鉴赏呢?本文主要以2007年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为例,来浅析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解题方法与步骤。
一、捕捉信息、读懂诗意读懂诗意,是解答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的基本要求。
我们要读懂全诗,就必须借助于诗歌蕴藏的信息。
因此,我们解题时要有捕捉信息的灵敏嗅觉。
下面,就本人的理解着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三种信息。
信息一:标题古代诗歌的标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对理解全诗有指向作用,是解读诗歌的切入口。
它可能揭示跟诗作有关的季节或时令特征,如辽宁卷王维《秋夜独坐》中的“秋夜”、周弼《夜深》中的“夜”;它可能直接点明作品内容涉及的主体或重点,如重庆卷苏轼《海棠》、白居易《惜牡丹花》;它可能直接点明的是情感,如江苏卷辛弃疾《鹧鸪天•送人》。
全国卷2 王维《新晴野望》考题(1):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
从“新晴野望”这个标题中,我们可以明确此诗描写的是雨后“新晴”,诗人“野望”时所见到的景色,结合第三联“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我们可以感受到一幅“雨后(新晴),在阳光照耀下(新晴),上涨的河水显得分外明亮夺目(明);冲洗过的群山显得更加清新秀出(出)”的景色。
至此,该考题的答案就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可见标题可以是赏析古代诗歌的切入点与出发点。
信息二:作者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创作的时代背景、创作风格等,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比如,创作风格方面: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江西卷韦庄《金陵图》考题(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我们分析诗句“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可知:诗人描述的是六朝古城的衰败景象。
结合平时对诗人(选修教材中出现过韦庄的《菩萨蛮》,他生活在唐王朝由衰弱到灭亡,直到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混乱时期。
在文学创作上,他面对天地翻覆的社会巨变,冷静而深入地思考,效法杜甫,写下了不少焦虑时难的诗篇)的了解,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在诗作中是怀古伤今,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答案:诗人为唐王朝的衰败而伤心.信息三:注释命题人往往有意识地添加注释,注释有时交代了诗作的写作背景,暗示了本诗的思想内容,如王安石《示长安君》的注释:长安君为王安石(1021—1086)的大妹,工部侍郎张奎之妻,封长安县君。
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佑(1060)五年,出使辽国前所作。
此时他尚未拜相变法;有时交代了相关的词句,暗示了与本诗作相关的或典故或意境或内容,如山东卷徐兰《出关》的注释:关,居庸关;有时交代了诗人的相关情况,暗示了本诗作的写作风格,或暗示了时代背景,或暗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等等,如福建卷谢枋得《武夷山中》的注释: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佑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当然并非所有诗作的作者、相关的历史背景等均有提示的必要,教材中出现过的或已经为大部分人所熟知的诗作作者、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命题人看来,这些都是考生应该具有的知识储备。
北京卷《诗经•召南•芣苢》该诗第⑶题: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命题人为这首诗加了一条注释“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是唱的民歌。
”认真审读此条注释,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捕捉到两个信息:劳动和唱歌。
据此,我们就可以给这题列出答案:看到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集野菜边唱歌,并表现出一派欢乐的劳动景象。
若没能从注释中捕捉到这些信息,恐怕答题时就会遗漏了得分点,甚至答非所问,从而造成失分。
二、研读意象、体悟意境鉴赏古代诗歌,我们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的情感。
而要准确解读诗句、文辞,我们就必须认真研读诗歌中的意象,体悟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意象就是诗歌作品中凝聚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形象。
这一艺术形象,即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
不外乎这几类: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亲属、名流、友人等)、自然形象(包括植物、动物、地名风物等)、音乐曲调形象等。
所以,我们读完诗歌,就要看诗歌中塑造的是什么形象,形象把握住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也就基本上把握住了。
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就要把握一些典型的意象。
如杜鹃(杜宇、子规)—啼血、不如归去—纯洁、失意、哀怨、悲凉思归等;孔雀徘徊、鸳鸯戏水—恋偶、和美自在、幸福美满;鸿雁迁徙—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愁;鸿雁传书—寄托情思,充满浪漫色彩;杨花、柳絮、飞蓬、浮萍—身世飘零、萧瑟悲凉、感伤离别等;燕子—历史变迁,今非昔比,物是人非的兴亡;……当然,除了意象的“普遍性”,我们也要注意意象用法的“特殊性”,比如诗歌作者常用美丽的意象来表达悲凉的感情。
浙江卷第16题考题⑴这三篇作品均通过燕子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兴亡之感。
如果,我们平时积累了“燕子”这一典型意象,此题就轻而易举了。
而对于平时没接触到的意象,我们就要结合诗歌中具体的诗句对出现的陌生意象进行联想分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中的“(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诗歌的意境,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简而言之,体悟意境就是要体悟作者在诗歌中所营造的一种情景交融的诗意的境界。
诗歌中的意象与诗歌中“独”、“缥缈”、“恨”、“寂寞”、“冷”等感情色彩的词和“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就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意境氛围,从而表达出诗人的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
至此,我们可看出,意境的概念比意象大,它由意象构成,意象包含在意境之中,但意象又不等于意境,二者是两个不同的而又密切联系的概念。
具体到分析鉴赏某一首古诗歌,大致可以有这么几步:①多读全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先对全诗有个总体印象;②找出诗中的写景、写物、写人的名词,当然更重要的是融入情感的形象(意象),弄清全诗写了什么;③找出这些名词或前或后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惜、怨、悲、空、独等),弄清全诗所营造的意境;④结合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等信息作总体分析鉴赏。
福建卷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
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
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分)读完诗歌,我们找出诗歌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做些标记。
分析诗句,可以知道第一句说,诗人自己十年来不能圆还家之梦;第二句说,自己独自一人隐居在这青山绿水之中;第三句说,山雨停歇,天地一片寂静;第四句说,自己用几生几世才能修得到象梅花(植物意象,常常是孤芳自赏、洁身自好、孤标卓立的象征)一样呢。
再结合这首诗歌中的信息(注释①②,见上分析),我们就不难回答问题了:(1)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并借梅花的意象,来表现诗人自己的孤傲坚贞的情感。
(2)这句诗借景抒情,诗人借山雨过后寂寥的天地景象,抒发自己孤傲孤寂的思想感情。
三、扣紧考题、规范答题读懂了诗意,研读了意象,体悟了意境,文字的表述就该“粉墨登场”了,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高考阅卷老师对于这类题型,是着眼于各个得分点给分的。
这就要求我们考生答题时要讲究解题的规范性。
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⑴审清题干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小视题干中的细微要求,审清题干要求可以让我们避免答非所问,造成失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命题人给我们答题的指向,继而找到答题的切入口,针对问题作答,提高得分率。
广东卷林景熙《溪亭》考题①: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通过认真审读题干,我们抓住“哪些”“时间变化”“意象”这几个要求,就明确“哪些”应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变化”应该是表示时间的词而且要突出“变化”一词,“意象”应该是寄寓诗人情感的“景”“物”,这样分析之后,我们就可以扣紧这些要求轻松地来作答:诗人运用日(暮)、月(初白)这两个意象,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的孤独寂寞的情感。
⑵运用鉴赏术语平时的复习训练中,我们应该积累必要的鉴赏术语。
比如说语言风格方面:清新自然、简洁明快、准确凝练、含蓄委婉、悲慨沉郁、朴实无华、华美绚丽、雄浑豪放、明白晓畅……;思想感情方面: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表达技巧方面:卒章显志、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描写、虚实相生、以动写静、想象联想……;意象意境方面: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积累了这些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古代诗歌鉴赏术语,我们在答题时应用它们,就可以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
浙江卷第16题考题②:简要分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这一小题的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的诗句抒发亡国之痛,温婉悲凉,体现出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运用了“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亡国之痛、温婉悲凉、婉约词”等鉴赏术语,答案的表述就显得准确到位。
⑶掌握表述方式古诗歌鉴赏考题,我们大致可以作以下六大分类:托物(人)言志类、炼字类、意境类、语言鉴赏类、关键词类、表现手法类等。
不管哪一类,一般来说,在表述答案时,我们都尽量采用总分或总分总的结构形式。
以“表现手法类”为例,答题步骤要分为三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此种手法;此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湖北卷吴融《华清宫》李约《过华清宫》考题①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