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合集下载

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及说明

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及说明

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书1.项目概况处理水量Q=5万m 3/d ;进水水质BOD 为150mg/L ;COD 为300 mg/L ;SS 为250mg/L ;L mg TN L mg N NH /30,/304==-+。

处理要求出水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即 COD≤60 mg/L ,BOD 5≤20 mg/L ,SS ≤20mg/L ,L mg TN L mg N NH /20,/84≤≤-+。

2. 方案对比三种方案优缺点比较如下表:本方案设计采用氧化沟,氧化沟分两座,每座处理水量Q=2.5万m3/d 。

下面是氧化沟工艺流程图。

氧化沟工艺流程图3. 设计计算3.1设计参数总污泥龄:20d MLSS=4000mg/L MLVSS/MLSS=0.7 MLVSS=2800mg/L污泥产率系数(VSS/BOD 5)Y=0.6kg /(kg.d ) 3.2 工艺计算 (1)好氧区容积计算出水中VSS=0.7SS=0.7×20=14mg/LVSS 所需BOD=1.42×14(排放污泥中VSS 所需得BOD 通常为VSS 的1.42倍) 出水悬浮固体BOD 5=0.7×20×1.42×(1-e -0.23×5)=13.6 mg/ L 出水中溶解性Se=BOD 5=20-13.6 mg/ L=6.4mg/L%.795%100150.461505=⨯-=去除率BOD好氧区容积:内源代谢系数Kd=0.0535.77467.04000)2005.01()4.6150(25000206.0)1()(m X c Kd c Se So YQ V V =⨯⨯⨯+-⨯⨯⨯=+-=θθ好氧停留时间 h h Q V t 7.4424250007746.5=⨯==好氧 校核:)/(17.05.77467.0400025000)4.6150()(5d kgMLVSS kgBOD V X Se So Q M F V ⋅=⨯⨯⨯--=好氧 满足脱氮除磷的要求。

浅析Orbal氧化沟工艺

浅析Orbal氧化沟工艺

浅析Orbal氧化沟工艺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废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在曝气池内不断循环流动,以其独特的水流特征,具有完全混合式和推流式曝气池的优点,对进水水量、水质的变化适应性强,抗冲击负荷的能力高。

污水在池内经曝气、缺氧不停的循环流动,实现氧化、硝化、反硝化过程,与A/O法相比,省去了内回流系统,所以,氧化沟具有管理操作简单,能够除磷脱氮、出水水质好的特点。

Orbal氧化沟是氧化沟中的重要类型,如图一所示,O rbal氧化沟由三个椭圆形或圆形沟道组成,污水和回流污泥先进入外沟道,在不停循环的同时进入中沟道,由中沟道再进入内沟道,最后经中心岛的出水堰排入二沉池。

,相当于三个混合反应池串联在一起,而每个沟又表现出单个反应器的特性。

因此O RBAL 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与推流式的优点,O rbal氧化沟的污泥负荷在0.05-0.1k gBO D5/k gMLSS·d左右,属于延时曝气法。

外沟的容积最大,内沟次之,中沟最小。

Orbal氧化沟的曝气和混合是通过各沟道上安装的曝气转碟来实现的,转碟盘面密布锲形突起,盘面与水面接触时,可将污水打碎成细密的水花,具有很强的搅拌和充氧能力。

在运行时应保持外沟、中沟、内沟的溶解氧分别为0、1、2mg/l,即三沟的溶解氧梯度为0-1-2分布。

氧化沟各沟的溶解氧范围大体可为:外沟的溶解氧0~0.5mg/l,中沟的溶解氧1~1.5mg/l,内沟的溶解氧1.5~3mg/l。

A/O法工艺是一种有回流的前置反硝化生物生物脱氮流程,其中前置反硝化在缺氧池中进行,硝化在好氧池中进行。

图二如图二所示:在A/O法工艺流程中,原污水先进入缺氧池,再进入好氧池,并将好氧池的混合液与沉淀池的污泥同时回流到缺氧池。

污泥和好氧池混合液的回流保证了缺氧池和好氧池中有足够数量的微生物并使缺氧池得到好氧池中硝化产生的硝酸盐,而原污水和混合液的直接进入,又为缺氧池反硝化提供了充足的碳源有机物,使反硝化反应能在缺氧池中得以进行。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4.4.2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4.4.2.1基本设计参数设计污泥龄θc :由于点源曝气,氧化沟中存在缺氧区域,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由于亏氧,缺氧区更大,因此,当只要求硝化时,泥龄应取10d ,再加上除磷要求的厌氧区,以及增加污泥同步稳定的要求,氧化沟总泥龄取20d 。

θc =20d污泥产率系数Y :()()()⎥⎦⎤⎢⎣⎡∙+∙⨯⨯--+=--151500072.117.01072.175.017.02.016.075.0T C T C S X K Y θθ ()()()⎥⎦⎤⎢⎣⎡∙⨯+∙⨯⨯⨯--+=--151********.12017.01072.12075.017.02.011501606.075.09.0 =0.87 KgSS/kgBOD查表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X = 4500 mg/L 。

由MLVSS/MLSS=0.75可知,混合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Xv = 3375 mg/L进水水质:BOD 5浓度S 0=160mg/l SS=160mg/l TN=32mg/l TP=3mg/l NH 3-N =20mg/l COD Cr =320mg/l 最低水温10摄氏度, 最高水温25摄氏度出水水质: BOD 5浓度S e =10mg/l SS=10mg/l TN=15mg/l TP=0.5mg/l NH 3-N =5mg/l COD Cr =50mg/l内源呼吸系数K d =0.055,200C 时脱氮率q dn =0.035kg(还原的NO 3—N/(kgMLVSS •d)4.4.2.2 去除BOD 计算1.氧化沟中BOD 5浓度S)1(42.1523.0⨯--⨯⨯⨯-=e TSS TSSVSS S S e = 10-1.42×0.7×10× (523.01⨯--e )=3.23mg/l2.好氧区容积V 1()()30max 121361)20055.01(375.300323.016.087.02055500)1(m K X S S Y Q V c d v c =⨯+⨯-⨯⨯⨯=+-=θθ3.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 1385.05550021361max 11===Q V t d=9.24h 4.剩余污泥量ΔX剩余污泥量为:dkg K YS S Q X cd /59.360420055.0187.0)00323.016.0(555001)(0=⨯+⨯-⨯=+-=∆θ每去除1kgBOD 5产生的干污泥量)/(433.0)01.016.0(5550059.3604)(50max kgBOD kgDS S S Q X e =-=-∆4.4.2.3 脱氮量计算(a )氧化沟的氨氮量氧化沟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氮率为12.4%,则用于生物合成的总氮量为:l mg k S S Y N c d /1.520055.01)23.3160(55.0124.01)(124.000=⨯+-⨯⨯=+-⨯=θ需要氧化的氨氮量N 1=进水TN-出水NH 3-N-生物合成氮量N 0=32-5-5.1=21.9(mg/l )(a ) 脱氮量N r =进水总氮量TN-出水总氮量TN-生物合成所需的氮N o=32-15-5.1=11.9(mg/L )(c )脱氮所需容积V 2及停留时间t 2脱硝率 20)20()(08.1-⨯=T dn t dn q q10℃时 )]/([02.008.1035.052010d kgVSS kgBOD q dn ∙=⨯=- 脱氮所需容积4.9784337502.09.1155500max 2=⨯⨯==V dn r X q N Q V m 3 停留时间18.0555004.9784max 22===Q V t d=4.32h (b ) 氧化沟总容积V 及停留时间tV=V 1+V 2=21361+9784.4=31145.4m 3t=t 1+t 2=9.24+4.32=13.56 h 校核污泥负荷084.0375.34.3114516.055500Q =F 0max W =⨯⨯=V VX S kgBOD 5/Kg VSS ·d 规定氧化沟污泥负荷在0.05~0.1kgBOD 5/Kg VSS ·d ,故符合规范。

奥贝尔ORBAL氧化沟技术概述

奥贝尔ORBAL氧化沟技术概述

一,奥贝尔ORBAL氧化沟技术概述奥贝尔氧化沟通常由三个同心的沟道组成,平面上为圆形或椭圆形。

沟道之间采用隔墙分开,隔墙下部设有必要面积的通水窗口。

沟道断面形状多为矩形或梯形。

隔墙一般使用100-150毫米厚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

各沟道宽度由工艺设计确定,一般不大于9米。

有效水深以4-4.3米为宜。

污水由外沟道进入,与回流污泥混合后,由外沟道进入中间沟道再进入内沟道,在各沟道循环达数百到数十次。

最后经中心岛的可调堰门流出,至二次沉淀池。

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水平转碟曝气机,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伴作用。

三个廊道的溶解氧分别控制为0-0.3mg/L、0.5-1.5mg/L、2-3mg/L,通知控制曝气强度,是外圈廊道的供氧速率与渠道内好氧速率相近,保证混合液的硝化反应,同时因为溶解氧浓度低。

反硝化菌可以利用硝酸盐座位电子手提进行硝化反应。

氮素在外圈的反应过程是一个同步硝化反硝化过程。

1 典型的ORBAL氧化沟工艺ORBAL氧化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氧化沟工艺,是美国USFilter Envirex公司开发并拥有的工艺技术,该工艺非常适用于污水常规二级生物处理,在去除污水中的碳源污染的同时,还能进行生物脱氮与生物除磷。

ORBAL氧化沟是由若干同心沟道组成多沟道氧化沟系统,沟道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完全混合式及推流式反应池系统的特征,耐冲击负荷能力强,易于适应多种进水情况和出水要求的变化,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ORBAL氧化沟与标准单沟道氧化沟相比,需氧量可节省20%-35%,从而大大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运行成本。

该工艺操作控制简单,维护管理方便,通常情况下只需定期为曝气机轴承添加润滑剂即可。

典型的奥贝尔氧化沟有三个同心沟道。

三个沟道由于进水负荷和供氧量的不同,溶解氧浓度形成明显的梯度分布:外沟溶解氧一般接近于0mg/L,中沟溶解氧平均为1mg/L,内沟溶解氧平均为2mg/L,从而在三个沟道内形成了恒定的缺氧区和好氧区,为生物硝化和反硝化提供了条件,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3)1.1毕业设计任务书 (3)1.1.1设计题目 (3)1.1.2 设计资料 (3)1.1.3 设计要求 (5)1.1.4 设计成果 (5)1.1.5 对设计成果的具体要求 (6)1.1.6 设计时间进度安排 (6)2 祥云镇污水处理厂工艺的确定 (7)2.1方案确定的原则 (7)2.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7)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7)2.4 工艺流程 (9)3 祥云镇水处理厂的设计计算 (9)3.1设计流量计算 (9)3.2调节池 (10)3.3奥贝尔氧化沟 (11)3.3.1 氧化沟类型选择 (12)3.3.2 设计泥龄 (12)3.3.3 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13)3.3.4 污泥浓度 (13)3.3.5 氧化沟容积 (13)3.3.6 沟形设计 (13)3.3.7 计算需氧量和脱氮 (15)3.3.8 除磷 (17)3.3.9 碱度平衡 (17)3.3.10 进水管和出水管 (18)3.4厌氧池 (18)3.5二沉池 (18)3.5.1 计算池面积 (19)3.5.2 池水深 (19)3.5.3 回流污泥浓度 (20)3.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的设计 (20)3.6.1设计说明 (20)3.6.2设计参数 (22)3.6.3设计计算 (23)3.7集泥井 (24)3.7.1 设计说明 (24)3.7.2 设计计算 (24)3.8污泥提升泵房 (25)3.8.1 回流污泥泵的选择 (25)3.8.2 剩余污泥泵的选择 (26)3.8.3 泵房尺寸 (27)3.9浓缩池 (27)3.9.1 设计参数 (27)3.9.2 中心管面积 (27)3.9.3 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 (28)3.9.4 浓缩池有效水深 (29)3.9.5 反射板直径 (29)3.9.6 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29)3.9.7 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 (29)3.9.8 圆截锥部分的容积 (29)3.9.9 浓缩池总高度 (30)3.9.10污泥浓缩后的设计 (30)4、祥云镇污水处理系统总体布置 (31)4.1附属建筑物面积的确定 (31)4.2祥云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布置 (31)4.2.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1)4.2.2平面布置 (32)4.2.3、污水厂运行中注意事项 (32)4.3处理流程高程布置 (32)4.3.1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 (32)4.3.2 污水高程计算 (33)5.毕业设计总结 (37)6 参考文献 (38)1 概述1.1毕业设计任务书1.1.1设计题目祥云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1.2 设计资料一.城市概述祥云镇位于开县北部,地处云凤山麓,巴渠河畔。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法设计说明书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概述 (3)1.1毕业设计任务书 (3)1.1.1设计题目 (3)1.1.2 设计资料 (3)1.1.3 设计要求 (5)1.1.4 设计成果 (5)1.1.5 对设计成果的具体要求 (6)1.1.6 设计时间进度安排 (6)2 祥云镇污水处理厂工艺的确定 (7)2.1方案确定的原则 (7)2.2可行性方案的确定 (7)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的确定 (7)2.4 工艺流程 (9)3 祥云镇水处理厂的设计计算 (9)3.1设计流量计算 (9)3.2调节池 (10)3.3奥贝尔氧化沟 (11)3.3.1 氧化沟类型选择 (12)3.3.2 设计泥龄 (12)3.3.3 计算污泥产率系数Y (13)3.3.4 污泥浓度 (13)3.3.5 氧化沟容积 (13)3.3.6 沟形设计 (13)3.3.7 计算需氧量和脱氮 (15)3.3.8 除磷 (17)3.3.9 碱度平衡 (17)3.3.10 进水管和出水管 (18)3.4厌氧池 (18)3.5二沉池 (18)3.5.1 计算池面积 (19)3.5.2 池水深 (19)3.5.3 回流污泥浓度 (20)3.6接触消毒池与加氯间的设计 (20)3.6.1设计说明 (20)3.6.2设计参数 (22)3.6.3设计计算 (23)3.7集泥井 (24)3.7.1 设计说明 (24)3.7.2 设计计算 (24)3.8污泥提升泵房 (25)3.8.1 回流污泥泵的选择 (25)3.8.2 剩余污泥泵的选择 (26)3.8.3 泵房尺寸 (27)3.9浓缩池 (27)3.9.1 设计参数 (27)3.9.2 中心管面积 (27)3.9.3 沉淀部分的有效面积 (28)3.9.4 浓缩池有效水深 (29)3.9.5 反射板直径 (29)3.9.6 校核集水槽出水堰的负荷 (29)3.9.7 浓缩部分所需的容积 (29)3.9.8 圆截锥部分的容积 (29)3.9.9 浓缩池总高度 (30)3.9.10污泥浓缩后的设计 (30)4、祥云镇污水处理系统总体布置 (31)4.1附属建筑物面积的确定 (31)4.2祥云镇污水处理系统的平面布置 (31)4.2.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31)4.2.2平面布置 (32)4.2.3、污水厂运行中注意事项 (32)4.3处理流程高程布置 (32)4.3.1高程布置的一般原则 (32)4.3.2 污水高程计算 (33)5.毕业设计总结 (37)6 参考文献 (38)1 概述1.1毕业设计任务书1.1.1设计题目祥云镇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1.1.2 设计资料一.城市概述祥云镇位于开县北部,地处云凤山麓,巴渠河畔。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

关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节能设计计算探讨论文0 引言奥贝尔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最初由南非的Huisman 公司设想提出,沟体通常由三个同心椭圆形沟道组成,三个沟道内均设置有曝气转碟,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其形状如图1 所示。

该工艺除具有普通氧化沟流程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稳定、耐冲击负荷等优点外,更凭借其良好的节能效果,在污水处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 氧化沟主要设计1. 1 容积设计奥贝尔氧化沟容积一般包括好氧区和缺氧区两部分。

其中好氧区容积的计算方法可以参照曝气池容积的计算方法,一般有BOD5—污泥负荷率( Us) 法、容积负荷( Uv) 法和污泥龄( θc) 法,笔者倾向于采用污泥龄法来计算; 因为有脱氮要求,当采用硝化、反硝化动力学计算时,还需考虑反硝化所需缺氧区的容积。

好氧区和缺氧区容积计算参见《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公式。

1. 2 需氧量的计算分为需氧量计算及折算标准需氧量两个步骤,奥贝尔氧化沟需对三条沟道分别计算。

总需氧量包括碳化需氧量和硝化需氧量,还应该扣除反硝化过程所补充的氧量。

1. 3 水下推进器的计算合理减小氧化沟占地,必须加大有效水深,但使用机械表面曝气不能达到深水推流要求,沟深的氧化沟就必须加设水下推流器。

关于水下推流器的设计及选型,国内还缺乏相关的经验,笔者采用国外飞力公司水力计算方法,飞力公司水下推力器的推力计算式如下:T = 12ρAU2 k ( 1)其中,U 为氧化沟的平均流速,m/s; A 为过水断面面积,m2 ; ρ为液体密度,kg /m3 ; k 为沿程和局部总阻力系数( 其中局部阻力系数包括弯道处阻力系数和曝气阻力) ; T 为推动力,N。

2 工程实例结合合肥市某实际工程为例,给出处理规模为20 000 m3 /d的奥贝尔氧化沟节能计算方法。

2. 1 基础资料处理规模: Q = 20 000 m3 /d( 不考虑变化系数)。

2. 2 设计参数考虑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的要求,设计污泥龄( SRT) 取15 d。

奥贝尔氧化沟课程设计

奥贝尔氧化沟课程设计

大连海洋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纸学院:海洋科技与环境专业班级:环工二班姓名: 李润博学号: **********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项目名称: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指导老师:刘恒明编制日期:2014 年9 月30 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5)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 (5)1.2 城市污水的来源 (7)1.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7)第二章编制依据和设计内容 (11)2.1 设计任务 (11)2.2 设计资料 (11)2.3 处理要求 (12)2.4 其它资料 (12)2.5 原始资料 (12)2.5.1 气象资料 (12)2.5.2污水排放收纳河流资料 (13)2.5.3工程地质资料 (13)2.6 设计内容 (13)2.7参考文献 (14)第三章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程度 (14)3.1 设计流量 (14)3.2 水质污染程度 (15)第四章工艺流程选择 (15)4.1 各工艺流程简介 (15)4.2 处理工艺的选择 (16)4.2.2 氧化沟工艺的选择 (18)4.2.3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1)4.2.5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22)4.3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22)4.3.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22)第五章各处理构筑物及其辅助设备工艺及水力计算 (25)5.1 中格栅 (25)5.2 附属设备的选型 (27)5.3集水池的设计 (28)5.4 污水提升泵的设计 (29)5.5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29)5.4 附属设备的选型 (32)5.5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 (32)5.5.1 设计说明 (33)5.5.2 设计参数 (33)5.5.3 设计计算 (33)5.5.4 附属设备选型 (35)5.6 厌氧选择池的设计 (36)5.6.1 厌氧池配水井 (36)5.6.2 厌氧选择池 (36)5.7 三沟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37)5.7.1 设计参数 (37)5.7.2 设计计算 (38)5.7.3 附属设备的选型 (44)5.8 二沉池配水井 (46)5.8.1 设计参数 (46)5.8.2 设计计算 (46)5.9 辐流式二沉池 (47)5.9.1 设计参数 (47)5.9.2 设计计算 (48)5.9.3 附属设备的选型 (49)5.10 消毒池 (49)5.10.1 设计参数 (49)5.10.2 设计计算 (50)5.11 液氯投配系统 (50)5.11.1 设计参数 (50)5.11.2 设计参数 (50)5.12 污泥回流泵房 (51)5.13 污泥浓缩池 (52)5.13.1 设计参数 (52)5.13.2 设计计算 (52)5.14 污泥脱水间 (54)第六章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55)6.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55)6.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55)6.1.2污水厂平面布置的具体内容 (56)6.2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57)6.2.1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原则 (57)6.2.2污水处理系统高程计算 (57)第一章概述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水污染课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水污染课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4.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
五、设计成果
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布置图1张(含土建、设备、管道、设备清单等)
2.高程布置图1张
3.主要单体构筑物(沉砂池、曝气池、二沉池等)平面、剖面图1张
4.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
六、时间分配表(第15~16周)
序号
教学内容
时间
备注
1
下达设计任务书
1天(15周周一)
2
设计计算
3一体化氧化沟
一体化氧化沟就是将沉淀池建在氧化沟内,即氧化沟的一个沟内设沉淀槽,在沉淀池两侧设隔板,底部设一导流板。在水面上设集水装置以收集出水,混合液从沉淀池底部流走,部分污泥则从间隙回流至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将曝气、沉淀功能集于一体,免除了污泥回流系统,但其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4奥贝尔氧化沟
奥贝尔氧化沟由三个同心椭园形沟道组成,污水由外沟道进入沟内,然后依次进入中间沟道和内沟道,最后经中心岛流出,至二次沉淀池。在各沟道横跨安装有不同数量转碟气机,进行供氧兼有较强的推流搅拌作用。外沟道体积占整个氧化沟体积的50—55%,溶解氧控制趋于0.0mg/L,高效地完成主要氧化作用:中间沟道容积一般为25%—30%,溶解氧控制在1.0mg/L,作为“摆动沟道”,可发挥外沟道或内沟道的强化作用;内沟道的容积约为总容积的15%—20%,需要较高的溶解氧值(2.0mg/L左右),以保证有机物和氨氮有较高的去除率。
5天(15周周一~15周周五)
3
绘制CAD设计图纸
5天(15周周六~16周周三)
4
编写设计说明书,装订成册
3天(16周周四~16周周日)
5
总计时间
14天
七、成绩考核办法
根据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的质量及平常考核情况由指导教师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

环境工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环境工程设计-奥贝尔氧化沟

前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污水处理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有一批城市兴建了污水处理厂,一大批工业企业建设了工业废水处理厂(站),更多的城市和工业企业在规划、筹划和设计污水处理厂。

水污染防治、保护水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近几十年来,污水处理技术无论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应用发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大量涌现,氧化沟系统和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如各种类型的稳定塘、土体处理系统、湿地系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

这些新工艺、新技术已成为水污染防治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

在国家科委、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局的组织和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这些课题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不应回避,我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重事实,北方一些城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已受到水资源不足的制约。

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第二水源的趋势,不久将成为必然。

这就是我国污水事业面临的现实。

作为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学生,就更应该深刻地了解这种形势,掌握并发展污水处理的新工艺、新技术,成为跨世纪的工程技术人才,将我国的污水处理事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污水处理厂设计。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排水工程的设计内容及方法,其中包括了城市排水管网的规划及设计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以及工艺流程的选用,收获甚多,为日后的学习及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设计成果包括设计说明书及工艺平面图、高程图。

在此,还要对老师的悉心指导表示感谢。

目录一.设计题目 (2)二.设计目的及任务 (2)三.设计原始资料 (3)四.城市污水处理厂设计 (3)4.1污水厂选址 (3)4.2工艺流程 (4)五 .处理构筑物工艺设计 (5)5.1设计流量的确定 (5)5.2格栅设计计算 (5)5.3.污水提升泵房设计计算 (7)5.4.平流式沉砂池设计计算 (9)5.5.平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 (11)5.6.奥贝尔氧化沟设计计算 (13)5.7.普通辐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 (18)5.8.消毒 (21)六.污泥处理工艺设计 (22)6.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22)6.2污泥消化系统设计计算 (23)6.3贮泥池设计计算 (24)6.4脱水机选择 (25)七.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25)八.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6)8.1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26)8.1.1控制点高程的确定 (26)8.1.2各处理构筑物及连接管渠的水头损失计算 (26)8.2污水系统高程计算 (27)8.3污泥系统高程计算 (28)九.小结 (29)十.参考文献 (29)一.设计题目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二.设计目的及任务1.目的:本设计是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在设计中掌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理论知识。

组合式一体化奥贝尔(Orbal)氧化沟设计原理及实例

组合式一体化奥贝尔(Orbal)氧化沟设计原理及实例

组合式一体化奥贝尔(Orbal)氧化沟设计原理及实例以Orbal氧化沟和圆形二沉池为基础,将厌氧池、二沉池、硝化液回流、污泥回流系统与Orbal氧化沟组合为一体的氧化沟,具有占地面积小、投资省、能耗低、运行管理更方便等优点,其示意图见图。

一体化奥贝尔氧化沟构造示意图无锡市城北污水处理厂采用上述一体化Orbal(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设计进出水水质如下表所示。

一体化Orbal(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设计进、出水水质(mg/L)工程中使用的一体化Orbal(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污水处理厂一体化Orbal(奥贝尔)氧化沟工艺平面布置图1)工艺组成设计采用组合厌氧池Orbal(奥贝尔)氧化沟,包括中心岛、外沟、中沟、内沟。

考虑到有较高的除磷脱氮要求,利用其中心岛所占的体积作为厌氧反应器,将污水和回流污泥在其中进行厌氧混合强化释磷。

中心岛沟为一条狭长形渠道,其余三沟均为环状渠道。

生物处理系统包括中心岛厌氧区④、外沟①、中沟②、内沟③;周进周出辐流沉淀池⑤,位于中沟外壁与外沟内壁之间,与外沟内壁共享半圆墙体;利用中沟外壁、外沟内壁与二沉池间的空余空间分隔为4个区,一侧设置传统的外回流系统,分为进水、泥水混合区⑥和污泥回流区⑦;另一侧设置传统的内同流系统,分为氧化沟出水区⑧和硝化液同流区⑨。

2)工艺流程原水先进入泥水混合区,与从污泥回流区回流的活性污泥混合后通过管道进入中心岛厌氧区,依次进入Orbal(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中沟、内沟,完成有机物的降解、脱氮和除磷生物处理过程。

内沟的混合液通过管道分别进入出水区和硝化液回流区,进入氧化沟出水区的混合液通过调节堰门进入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在沉淀区内完成泥水分离后,出水排放。

而混合液通过安装在外沟内壁的水下推进器(内回流泵)同流至外沟。

沉淀区污泥在静水压力的作用下进入污泥回流区,大部分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至进水泥水混合区,小部分由剩余污泥泵排出至污泥处理系统。

氧化沟设计计算公式表

氧化沟设计计算公式表

25 ℃
15 ℃
100 mg/L mg碱度/mgNH4-
7.14 N氧化 mg碱度/mgNO3+-
3.57 N还原
0.2 mg/L
混合液浓度X= 曝气池出 水溶解氧 浓度 活性污泥 产率系数 Y=
20℃时反 硝化速率 常数 qdn,20= 反硝化温 度校正系 数= 硝化反应 安全系数 K=
硝化所需 氧=
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
设计处理水量Q=
300 m3/d=
进水水质:
进水CODCr= BOD5=S0= TN= NH4+-N=
碱度SALK= SS=
1620 mg/L 840 mg/L 250 mg/L 180 mg/L 280 mg/L 180 mg/L
(一)设计参数:
12.50 m3/h
出水水质:
CODCr=
(4)硝化剩余污泥 NH4-N需氧量
D4=0.56×WV×f=
(5)总氧量 D=D1+D2-D3-D4=
254.17 218.7 33.76 16.79 422.31
kg/d
kg/d
R0
DCS (20) [ CS(T ) C] (T -20)
678.83
kg/d
7 污泥回流量计算
kg/d 按设定条件 X0=
5.5 m 22.5 m
4.00 d
4 碱度平衡计算
(1)硝化消耗碱度= (2)反硝化产生碱度=
(3)去除BOD5产生碱 度= (4)剩余碱度=
1030.25 mg/L 154.54 mg/L
71.4 mg/L 175.69 mg/L
5 实际需氧计算
(1)碳化需氧量
D1 Q(So Se) 1.42Wv= 0.68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题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始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水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成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时间分配表(第19周)错误!未定义书签。

成绩考核办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设计说明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始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题目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始资料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质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出水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的确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流程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工艺简介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的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工艺设计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沟式氧化沟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的详细设计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沟体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的几何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进、出水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导流墙和导流板错误!未定义书签。

曝气器的位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走道板和防飞溅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原始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取设计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去除BOD5 的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污泥龄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出水BOD5和去除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曝气池体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核停留时间和污泥负荷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剩余污泥量错误!未定义书签。

校核挥发性固体产率错误!未定义书签。

复核可生物降解MLVSS比例(fb)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氮的设计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要氧化的NH3-N量为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氮所需容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氮水力停留时间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总体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曝气设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氧量的计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配置曝气设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沟的尺寸错误!未定义书签。

奥贝尔氧化沟需氧量计算

奥贝尔氧化沟需氧量计算

三、充氧量计算奥贝尔氧化沟充氧量的计算方法与普通氧化沟一样,可分为需氧量计算及折算标准需氧量两个步骤,结合奥贝尔氧化沟的工艺特点,应对三条沟道分别计算。

1. 需氧量(AOR)计算对于硝化/反硝化完全的氧化沟系统,需氧量(AOR)包括碳源氧化需氧及硝化需氧两部分,并考虑扣除剩余活性污泥排放减少的有机物耗氧及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

具体为:(1)碳源氧化需氧量碳源氧化需氧量以降解的BOD值来计算,根据BOD的定义,降解1kgBOD需消耗1k gO2。

通常情况下,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是以BOD5来表示的,在20℃时,BOD与BOD5的比值为1.47,故碳源氧化需氧量为1.47QSBOD5,其中Q为设计进水流量(m3/d),SBOD 5为设计BOD5去除浓度(kg/m3)。

(2)剩余活性污泥排放减少的有机物耗氧如果系统中每日排放的剩余活性污泥为ΔXVSS(kg/d),那么该部分有机物不参与耗氧,则减少的需氧量为1.42ΔXVSS(kg/d)。

(3)硝化需氧量从硝化反应的反应式可知,每硝化1g氨氮需4.57gO2,若每日所需硝化的氨氮量为ΔN NH4(kg/d),则硝化需氧量为4.57ΔNNH4(kg/d)。

(4)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在脱硝过程中,每还原1gNO3-可提供2.86gO2,若每日所进行反硝化的硝态氮量为ΔN NO3(kg/d),则反硝化过程可利用的氧量为2.86ΔNNO3(kg/d)。

(5)总需氧量对上面4项求和,则总需氧量为:AOR=1.47QSBOD5-1.42ΔXVSS+4.57ΔNNH4-2.86ΔNNO3(公式1)如果认为奥贝尔氧化沟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及污泥龄(θc)在三条沟道一致,氧化沟总容积为V,则公式1可改写为:AOR=1.47QSBOD5-1.42V•MLVSS/θc+4.57ΔNNH4-2.86ΔNNO3(公式2)前面已经论述,奥贝尔氧化沟可看作是由外沟、中沟和内沟串联的多级氧化沟,三条沟道功能不同,进行碳源氧化、硝化、反硝化的程度不同,设定在外、中、内三条沟道中:对BOD的去除比例为a1、a2、a3;三沟容积比为b1、b2、b3;硝化反应的发生比例为c1、c2、c3;反硝化反应的发生比例为d1、d2、d3,则公式2可改写为:AOR=1.47(a1+a2+a3)QSBOD5-1.42(b1+b2+b3)V·MLVSS/θc +4.57(c1+c2+c3)ΔNNH4-2.86(d1+d2+d3)ΔNNO3(公式3)(6)各沟需氧量拆分公式3,可得各沟需氧量,分别为:AOR外=1.47a1QSBOD5-1.42b1V•MLVSS/θc+4.57c1ΔNNH4-2.86d1ΔNNO3(公式4)AOR中=1.47a2QSBOD5-1.42b2V•MLVSS/θc+4.57c2ΔNNH4-2.86d2ΔNNO3(公式5)AOR内=1.47a3QSBOD5-1.42b3V•MLVSS/θc+4.57c3ΔNNH4-2.86d3ΔNNO3(公式6)2. 折算标准需氧量(SOR)由于氧转移速率受水质、水温、大气压力、水中溶解氧浓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对前面计算的需氧量(AOR)应乘以一个系数进行修正,折算为标准需氧量(SOR)。

奥贝尔氧化沟计算说明书

奥贝尔氧化沟计算说明书

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是延时曝气法的一种特殊形式,一般采用圆形或椭圆形廊道,池体狭长,池深较浅,在沟槽中设有机械曝气和推进装置,近年来也有采用局部区域鼓风曝气外加水下推进器的运行方式。

池体的布置和曝气、搅拌装置都有利于廊道内的混合液单向流动。

通过曝气或搅拌作用在廊道中形成0.25—0.30m/s 的流速,使活性污泥呈悬浮状态,在这样的廊道流速下,混合液在5—15min内完成一次循环,而廊道中大量的混合液可以稀释进水20—30倍,廊道中水流虽呈推流式,但过程动力学接近完全混合反应池。

当污水离开曝气区后,溶解氧浓度降低,有可能发生反硝化反应。

大多数情况下,氧化沟系统需要二沉池,但有些场合可以在廊道内进行沉淀以完成泥水分离过程。

1、氧化沟类型选择本工艺所采用的Orbal氧化沟具有如下工艺特点:1)采用转碟曝气,混合效率较高,水流在沟内的速度最高可达0.6~0.7m/s,水流快速地在外沟道进行有氧、无氧交换,同时进行有机物的氧化降解和氮的硝化、反硝化,并可有效的去除污水中的磷。

中沟与内沟中污水的有机物进一步得到去除降解。

出水水质好。

2)供氧量的调节,可以通过改变转碟的旋转方向、转速、浸水深度和转碟安装个数等多种手段来调节工艺系统的供氧能力,使沟内溶解氧值保持在最佳值,使系统稳定、经济、可靠地运行。

3)污水进入氧化沟。

具有推流式和完全混合式两种流态的优点,出水水质稳定。

对于每个沟道来讲,混合液的流态基本上为完全混合式,由于池容较大,缓冲稀释能力强,耐高流量。

高浓度的冲击负荷能力强;对于3个沟道来讲,沟道与沟道之间的流态为推流式。

有着不同的溶解浓度和污泥负荷,兼有多沟道串联的特征,难降解有机物去除率高。

并可减少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

4)椭圆形沟平面布置有利于利用水流惯性,节约推动水流的能耗。

在曝气过程中。

串联的沟道水流形成典型的溶解氧浓度变化O~1~2(mg/L),因而自动控制了系统的生物脱氮过程。

外沟溶解氧平均值很低。

奥贝儿氧化沟设计计算书 (2)

奥贝儿氧化沟设计计算书 (2)

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设计计算1.已知条件(1)设计水量Q=100000d /m 3 =4166.7h m /3 =1.157s m /3=1157L/s(2)设计进水水质BOD 5浓度m g /L 150S 0=;TSS 浓度m g /L 250X 0=,VSS mg/L 175=(VSS/TSS=0.7);mg/L 45T KN =(进水中认为不含硝态氮);NH 3-N=35mg/L ;mg/L 45T KN =;最低水温14℃;最高水温25℃。

(3)设计出水水质BOD 5浓度S e =20mg/L ;TSS 浓度mg/L 20X 0=;mg/L 20TKN 1=;NH 3-N=15mg/L2.设计计算(1) 基本设计参数污泥产率系数 Y=0.55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X=4000mg/L,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 X V =3000mg/L (MLVSS/MLSS=0.75);通常的泥龄取值为10~30d 。

本设计污泥龄d c 30=θ。

污泥自身氧化率(1/d ),对于城市污水,一般采用0.05~0.1。

设计中取d K =0.05, 20℃时脱氮率kg 035.0q dn =(还原的NO 3—N/(kgMLXSS ·d ) 去除BOD 5计算① 氧化沟出水溶解性BOD 5浓度S 。

为了保证二级出水BOD 5浓度S e ≤20mg/L ,必须控制氧化沟出水所含溶解性BOD 5浓度。

)523.0e 1()(42.1⨯--⨯⨯⨯-=TSS TSSVSS S S C )523.0e 1(207.042.120⨯--⨯⨯⨯-= )(L /mg 41.6=② 好氧区容积V 1,m 3()()c d c e K X S S YQ V θθ+-=1v 01式中 1V ——好氧区有效容积(3m );Y ——污泥净产率系数(kgMLSS/kg 5BOD ),一般采用0.5~0.65之间;0S 、e S ——分别为进、出水5BOD 浓度(mg/L );X ——污泥浓度(mg/L );c θ——污泥龄(d );d K ——污泥自身氧化率(1/d ),对于城市污水,一般采用0.05~0.1。

奥贝尔氧化沟课程设计

奥贝尔氧化沟课程设计

大连海洋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纸学院:海洋科技与环境专业班级:环工二班姓名: 李润博学号: 1118110201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项目名称: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指导老师:刘恒明编制日期: 2014 年 9 月 30 日目录第一章概述 (4)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 (4)1.2 城市污水的来源 (5)1.3 城市污水处理工艺简介 (5)第二章编制依据和设计内容 (8)2.1 设计任务 (8)2.2 设计资料 (8)2.3 处理要求 (8)2.4 其它资料 (9)2.5 原始资料 (9)2.5.1 气象资料 (9)2.5.2污水排放收纳河流资料 (10)2.5.3工程地质资料 (10)2.6 设计内容 (10)2.7参考文献 (10)第三章设计流量和水质污染程度 (11)3.1 设计流量 (11)3.2 水质污染程度 (11)第四章工艺流程选择 (11)4.1 各工艺流程简介 (11)4.2 处理工艺的选择 (12)4.2.2 氧化沟工艺的选择 (14)4.2.3 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16)4.2.5 污水、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17)4.3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17)4.3.1污水处理厂总平面设计 (17)第五章各处理构筑物及其辅助设备工艺及水力计算 (19)5.1 中格栅 (19)5.2 附属设备的选型 (21)5.3集水池的设计 (22)5.4 污水提升泵的设计 (22)5.5 细格栅的设计计算 (23)5.4 附属设备的选型 (25)5.5 曝气沉砂池的设计 (26)5.5.1 设计说明 (26)5.5.2 设计参数 (26)5.5.3 设计计算 (26)5.5.4 附属设备选型 (28)5.6 厌氧选择池的设计 (28)5.6.1 厌氧池配水井 (28)5.6.2 厌氧选择池 (29)5.7 三沟氧化沟的设计计算 (29)5.7.1 设计参数 (29)5.7.2 设计计算 (30)5.7.3 附属设备的选型 (35)5.8 二沉池配水井 (36)5.8.1 设计参数 (36)5.8.2 设计计算 (36)5.9 辐流式二沉池 (37)5.9.1 设计参数 (37)5.9.2 设计计算 (37)5.9.3 附属设备的选型 (39)5.10 消毒池 (39)5.10.1 设计参数 (39)5.10.2 设计计算 (39)5.11 液氯投配系统 (39)5.11.1 设计参数 (40)5.11.2 设计参数 (40)5.12 污泥回流泵房 (40)5.13 污泥浓缩池 (41)5.13.1 设计参数 (41)5.13.2 设计计算 (41)5.14 污泥脱水间 (43)第六章污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44)6.1污水处理厂的平面布置 (44)6.1.1平面布置的一般原则 (44)6.1.2污水厂平面布置的具体内容 (45)6.2污水厂的高程布置 (45)6.2.1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原则 (45)6.2.2污水处理系统高程计算 (45)第一章概述1.1 我国水污染的现状中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2奥贝尔氧化沟的设计4.4.2.1基本设计参数设计污泥龄θc :由于点源曝气,氧化沟中存在缺氧区域,在奥贝尔氧化沟的外沟,由于亏氧,缺氧区更大,因此,当只要求硝化时,泥龄应取10d ,再加上除磷要求的厌氧区,以及增加污泥同步稳定的要求,氧化沟总泥龄取20d 。

θc =20d污泥产率系数Y :()()()⎥⎦⎤⎢⎣⎡∙+∙⨯⨯--+=--151500072.117.01072.175.017.02.016.075.0T C T C S X K Y θθ ()()()⎥⎦⎤⎢⎣⎡∙⨯+∙⨯⨯⨯--+=--151********.12017.01072.12075.017.02.011501606.075.09.0 =0.87 KgSS/kgBOD查表知,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X = 4500 mg/L 。

由MLVSS/MLSS=0.75可知,混合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 (MLVSS )Xv = 3375 mg/L进水水质:BOD 5浓度S 0=160mg/l SS=160mg/l TN=32mg/l TP=3mg/l NH 3-N =20mg/l COD Cr =320mg/l 最低水温10摄氏度, 最高水温25摄氏度出水水质: BOD 5浓度S e =10mg/l SS=10mg/l TN=15mg/l TP=0.5mg/l NH 3-N =5mg/l COD Cr =50mg/l内源呼吸系数K d =0.055,200C 时脱氮率q dn =0.035kg(还原的NO 3—N/(kgMLVSS •d)4.4.2.2 去除BOD 计算1.氧化沟中BOD 5浓度S)1(42.1523.0⨯--⨯⨯⨯-=e TSS TSSVSS S S e = 10-1.42×0.7×10× (523.01⨯--e )=3.23mg/l2.好氧区容积V 1()()30max 121361)20055.01(375.300323.016.087.02055500)1(m K X S S Y Q V c d v c =⨯+⨯-⨯⨯⨯=+-=θθ3.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t 1385.05550021361max 11===Q V t d=9.24h 4.剩余污泥量ΔX剩余污泥量为:dkg K YS S Q X cd /59.360420055.0187.0)00323.016.0(555001)(0=⨯+⨯-⨯=+-=∆θ每去除1kgBOD 5产生的干污泥量)/(433.0)01.016.0(5550059.3604)(50max kgBOD kgDS S S Q X e =-=-∆4.4.2.3 脱氮量计算(a )氧化沟的氨氮量氧化沟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氮率为12.4%,则用于生物合成的总氮量为:l mg k S S Y N c d /1.520055.01)23.3160(55.0124.01)(124.000=⨯+-⨯⨯=+-⨯=θ需要氧化的氨氮量N 1=进水TN-出水NH 3-N-生物合成氮量N 0=32-5-5.1=21.9(mg/l )(a ) 脱氮量N r =进水总氮量TN-出水总氮量TN-生物合成所需的氮N o=32-15-5.1=11.9(mg/L )(c )脱氮所需容积V 2及停留时间t 2脱硝率 20)20()(08.1-⨯=T dn t dn q q10℃时 )]/([02.008.1035.052010d kgVSS kgBOD q dn ∙=⨯=- 脱氮所需容积4.9784337502.09.1155500max 2=⨯⨯==V dn r X q N Q V m 3 停留时间18.0555004.9784max 22===Q V t d=4.32h (b ) 氧化沟总容积V 及停留时间tV=V 1+V 2=21361+9784.4=31145.4m 3t=t 1+t 2=9.24+4.32=13.56 h 校核污泥负荷084.0375.34.3114516.055500Q =F 0max W =⨯⨯=V VX S kgBOD 5/Kg VSS ·d 规定氧化沟污泥负荷在0.05~0.1kgBOD 5/Kg VSS ·d ,故符合规范。

4.4.2.4需氧量计算(a )设计需氧量AOR 。

氧化沟设计需氧量AOR=去除BOD 5需氧量-剩余污泥中BOD 5的需氧量-剩余污泥中NH 3-N 的耗氧量+去除NH 3-N 的需氧量-脱氮产氧量(b )去除BOD 5需氧量D 1D 1=a ×Q(S 0-S)+bVX v其中a ——微生物对有机底物氧化分解的需氧率,取0.50;b ——活性污泥自身氧化需氧率,取0.10;D 1=0.50×55500(0.16-0.00323)+0.10×31145.4×3.375=14861.94kg/d (c )剩余污泥量BOD 需氧量D2(用于合成的那一部分)D 2=1.42×YQ (S 0-S )/(1+K d θc )=1.42×0.87×55500×(0.16-0.00323)/(1+0.055×20)=5118.5kg/d (d )剩余污泥中NH 3-N 的耗氧量D 3D 3=4.6 x 污泥含氮率x 氧化沟剩余污泥=4.6 x 0.124 x3604.59 =2056 kg/d(e )去除NH 3-N 的需氧量D 4D 4=4.6 X (进水TN-出水后NH 3-N )x Q max /1000= 4.6 X (32-5)x 55500/1000=6893.1kg/d(f )脱N 产氧量D 5D 5=2.86×脱氮量x Q max /1000=2.86 x 11.9 x 55500/1000=1888.89 kg/d总需氧量=D 1-D 2-D 3+D 4-D 5=14861.94-5118.5-2056+6893.1-1888.89=12691.65kg/d 考虑安全系数1.4,则AOR =1.4×12691.65=17768.31kg/d=740.35kg/h 校核去除每1kgBOD5的需氧量=17768.31/[55500×(0.16-0.00323)]=2.04kgO 2/kgBOD 5氧化沟设计值在1.2-2.5 kgO 2/kgBOD 5之间,设计合格。

(g )标准状态下需氧量SOR0(20)(20)(())1.024T A O R C s S O R C s T C βρ-⨯=∂-⨯ 式中Cs (20)-20℃氧的饱和度,取Cs (20)=9.17mg/LCs (25)-25℃氧的饱和度,取Cs (25)=8.38mg/LC-溶解氧浓度α-修正系数,取0.85β-修正系数,取0.95ρ=0.900T-进水最高温度,℃奥贝尔氧化沟采用三沟通道系统,计算溶解氧浓度C 按照外沟:中沟:内沟=0.2:1:2。

充氧量分配按照外沟:中沟:内沟=65:25:10来考虑,则供氧量分别为:外沟道AOR 1=0.65AOR=0.65×17768.31=11549.4kg/d中构道AOR 2=0.25AOR =0.25×17768.31=4442.08kg/d内沟道AOR 3=0.1AOR =0.1×17768.31=1776.831kg/d各构道标准需氧量分别为:d k g O R S /15889024.1)2.038.89.095.0(85.017.94.115490251=⨯-⨯⨯⨯⨯= d kgO R S /16.6904024.1)138.89.095.0(85.017.908.44420252=⨯-⨯⨯⨯⨯=d k g O R S /36.3296024.1)238.89.095.0(85.017.983.17760253=⨯-⨯⨯⨯⨯=SOR=SOR 1+SOR 2+SOR 3=15889+6904.16+3296.36=26089.52kgO 2/d=1087.06kgO 2/h 校核去除每1kgBOD 5的标准需氧量26089.52/[55500×(0.16-0.00323)]=3.0kgO 2/ kgBOD 54.4.2.5氧化沟尺寸计算:氧化沟的沟型设计要看二沉池的尺寸,故需要先设计二沉池。

(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F根据生物处理段的特性,选取二沉池表面负荷q=0.9m 3/(m 2·h),设2座沉淀池 n=2。

2m a x 7.12849.025.2312m nq Q F =⨯== (2)池子直径Dm FD 45.407.128444=⨯==ππ ,取D=40m 。

此二沉池直径较大,不宜采用合建式。

同时为了使氧化沟总宽接近二沉池直径,沟形采用棒形。

氧化沟设二座,M=2则单座氧化沟容积:V 1=V/2=31145.4/2=15572.7m 3氧化沟弯道容积按总容积的80%算,直线容积按总容积的20%算V W =0.8×15572.7=12458.16m 3V Z =0.2×15572.7=3114.54m 3设计有效水深:h=4.0m ,超高0.8m 则沟深H=4.8m设外沟,中沟,内沟宽分别为B 1=10m ,B 2=8m ,B 3=8m 。

隔墙宽:d=0.3mA W =V W /H=12458.16/4.8=2595.45m 2A Z =V Z /H=3114.54/4.8=648.86m 2直线段长度:L=m B B B A Z 48.12)8810(286.648)(2321=++=++取L=14m由此可得,氧化沟外沟内侧圆弧半径为:R 1=B 1+B 2+B 3+r+2d=10+8+8+r+0.6=26.6+r中沟外侧圆弧半径为:R 2=B 2+B 3+r+2d=8+8+r+2×0.3=16.6+r内沟外侧圆弧半径为:R 3=B 3+r+d=8+r+0.3=8.3+r外沟圆弧段面积:][2221R R -π 中沟圆弧段面积:])3.0[(2322R R --π外沟圆弧段面积:])3.0[(223r R --π则W A r R R R R R =--+--+-])3.0[(])3.0[(][22323222221πππ解得 r=2.56m 取r=3m则外沟,中沟,内沟面积分别为:222188.17688142)6.196.29(14.3m A =⨯⨯+-=2222672.9928142)3.113.19(14.3m A =⨯⨯+-= 222368.5758142)311(14.3m A =⨯⨯+-= 外沟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为:53.068.575672.99288.176888.1768=++ 30.068.575672.99288.1768672.992=++ 17.068.575672.99288.176868.575=++ 外沟,中沟,内沟面积分配比例分别为:53%,30%,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