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课件09:概念与分类
心理学导论完整PPT课件

意志行动的心理机制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意志行动中的冲突与解决
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和多重趋避冲突。
意志努力与心理疲劳
意志努力是指个体在意志行动中付出的心理能量,而心理疲劳则是指由于长时间的意志努 力而导致的心理能量耗尽的状态。
动机的理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流派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的行动,并将行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 向或内部驱力。
社会心理学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等多种方法来研 究社会心理现象。其中,实验法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探究 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观察法通过对自然情境下的 社会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来收集数据;调查法通过问卷调 查、访谈等方式来了解被试的想法和感受。这些方法各有 优缺点,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稳定性和可塑性。
03
个性的重要性
个性是影响个体行为、情感和认知的关键因素,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社
会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的结构与类型
个性的结构
个性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 为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相互作 用,共同构成一个人的独特个性 。
个性的类型
根据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个性 可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根据人 的行为方式,个性可分为理智型 、情感型和意志型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研究对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认知、情 感、动机、行为等多个方面,涉 及人类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层 面。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系 统、有计划的观察,收 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的方
法。
实验法
在控制条件下对研究对 象进行操纵和观察,以 探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
北京大学认知心理学课件

知觉的功能知觉PerceptionProcesses of Sensation, Perception, &Cognition有时,我们能够察觉不可能存在的东西7视觉模式识别((模板匹配模型((与模板理论相比,特征模型的优点混战场模型(整体优先效应Global Precedence Effect (Navon, 1977)Kinney特征理论的生理学和神经学证据Gibson, 1969任务:两个字母相同还是不同?V1 LGN What 和Where 通路计算途径(Biederman et al ., 1985Biederman et al ., 1985无字数要求,提交打印纸质版截止时间:30Bottom 知识、期望31Biederman et al ., 197332Schacter Key Themes of Cognitive PsychologyObject PerceptionThe gestalt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Palmer, 1977Face PerceptionFaces: The fascinating test case for many of the Questions on Face Processing Questions on Face ProcessingMargaret Thatcher illusionRotate this!Thompson, 1980Thompson, P. (1980). Margaret Thatcher: A new illusion.Perception, 9(4), 483-484Rotate this!Processing45Nonhuman primate species alsoexhibits the Thatcher effectAdachi, I. et al. (August 11, 2009). Thatcher effect in monkeys demonstratesconservation of face perception across primates. Current Biology, 19, 1270-1273Adachi, I. et al. (August 11, 2009). Thatcher effect in monkeys demonstratesconservation of face perception across primates. Current Biology, 19were presented in 5153Within-items design舒华, 张亚旭. (2008). 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Bottom line55The configural setThe featural setFace Processingthey had had at least nine years of visual experience after treatment before testingseverely impaired at differentiating faces that differed only in the spacing of their featuresnormal in distinguishing those varying only in the shape of individual featuresFarah 59Tanaka & Farah, 1993Study phaseassociate names with faces or housesTest phaseforced choice (part vs. whole condition)Results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hole and part conditions for housesperformance in the whole condition was much better than in the part condition for facesConclusionObject recognition is analytic and part-based, whereas face recognition is holistic and configuralIdentity(actor/non-actor) vs. gender discrimination [12]Viewing faces vs. non-sensepictures [33, 32]Viewing faces vs. non-face objects [6, 7]61The Models of Face Recognition63Neural System for Face Perception ( et al65666768 de GelderSelf Face Recognition72Keenan et al. 2000.Neuropsychologia, 38, 1047-1053Results Questions for this Lecture ReferencesReferences。
《认知心理学简介》PPT课件

课程学习背景调查
• 对心理学感兴趣吗? • 过去读过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吗? • 能列举几个心理学家吗?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室5
什么是心理学
• 心理学的定义 •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 心理学的历史及近代流派 • 七种现代心理学观点
• 关键词:科学、个体、行为、心理过程
心理的本质: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 的反映。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1室4
科学性
• 科学性意味着使用科学的方法; • 科学的研究方法就是可以客观的、可以重
复验证的方法.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1室5
个体性
行为主义
主张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强调 华生、斯金纳 学习是控制和影响所有行为的关键。
精神分析学派 无意识控制着行为,儿童时期的经历是影响 弗洛伊德、荣格、阿
人格发展中的主国要科因素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德勒心理学实验2室4
结构主义(构造主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Titchener) • 心理学的内容应该是意识经验的分析,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2室2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知觉的长度”
中国科学pp技t课件术大学 认知神经心理学实验2室3
1879年以来,整个心理学界出现了前 所未有的、热烈的学术讨论局面。在冯特的 结构心理学之后,相继出现了机能主义、格 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理论。 他们在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 容及方法上都有着独到的见解。
认知神经心理学初步
张效初
认知心理学概念ppt

❖ 实验结果还表明,在概念形成的过程,假设 的提出与考验还体现出一定的策略。
❖ 总体假设:把主试呈现的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 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该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 部分假设:根据主试呈现的一个肯定实例所包 含的部分属性来形成关于未知概念的假设。
❖ 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假设考验有4种: ①同时性扫描:对所有的假设进行扫描验 证 ②继时性扫描:一次只扫描验证一个假设, 假设考验失败后再更换假设。
❖ 基本思想:让被试在主试不给予反馈的条件 下,对一系列的刺激作出反应,如果被试能 对这些刺激作出系统的反应,那么就可能确 定这种反应的基础即假设。
❖ Levine的空白试验的刺激及对应8种假设的反 应模式。
❖ 空白实验法的实验过程为:给被试成对地呈现两个 刺激,如字母X和T,这两个字母在大小、颜色(黑 白)、位置(左边)三个维量上都有区别。共有4 个维量8个属性值。在一对刺激中,两者都在4个维 量上有区别,但每 次实验只安排一个属性为有关 属性。也就是说,在一对刺激中,一个刺激为肯定 实例,另一个则为否定实例,只有一个属性可以将 两者区分开来,并把这一点告诉被试.
❖ 儿童在实验中常采用以下三种策略: ①位置固执:他们总是选择左边或右边的刺 激而不管刺激的内容。 ②位置交替:这次选择这边的刺激下次选择 另一边的刺激。 ③刺激偏好: 如偏好选择大的刺激而不顾主 试的反馈信息。 总体聚焦呈随着年龄而增长的趋势
3) 内隐学习说
❖ (implicit learning theory)的基本 观点 一些抽象概念的复杂结构是在无意识 的内隐学习中获得的。 在概念形成中,被试依赖于一些属性 在无意识中累加的频次,来区分概念 中的相关属性和无关属性。
❖ 假设库大小
空白实验法实验发现,一个被否定的假设 在以后实验中得到再次应用的概率很低,这 意味着随着实验的进行,被试的假设库也将 变小。其他可应用的假设的数目也越来越少。 最后将会只剩下一个假设,即为概念所包含 的属性。
认知心理学全套精品课件

三种分析水平
具体的神经元
心理水平
心 理 水 平 对应于我们的意识或我们 神经元定位 对身边 刺 激的觉察,以及我们的思 点火模式( pattern of firing) 想。 内在联系
发放冲动的神经元的数量
关心三种关系
认知功能间的关系
(the relation among cognitive functions)
人群熙熙攘攘,你又热又累。你走向附近的一条长凳,
打算在那休息片刻。正当你走过去的时候,一位年龄 与你相仿的女士和你撞了一下。你们双方连忙彼此打 招呼抱歉,并互相对视了一眼,她立刻惊诧道:“噢, 是你!你好吗?我从未想过在这里会碰到熟人。”你
再认
的脸上也立即呈现出友好而略带含混的微笑,以掩饰
心中的困惑:她是谁呢?她看上去挺眼熟,但到底会 是谁呢?以前的同学?从她的说话中可以找到她是谁 的线索吗?
价、对广告的回应、创造力、博弈行为、任务绩效等方面显 示出它对判断和行为的影响(Ferraro 等,2008)。
认 知 心 理 学
教师:
参 考 教 材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M· W· 艾森克,M· T· 基恩, 高定国等译,认知心理学
(第四版),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认知心理
Robert J. Sternberg. 杨炳钧等译 .
学(第三版).
北京工业出版社,2006
(Student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People think about how scientists think about how people think.)
抽象水平 认知层次:认知系统 认知码 用抽象的术语描述发生在神经层次上 的事件的抽象说明 心理水平 判定 我 们 的 感 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将物理 神经水平: 参与 能 量 转 换 成为神经能量,即将物理 “经验的”层次:心理 神经码(neural code) 贮存 能量“编码”成为神经事件。 心理(mind)当作意识(consciousness) 神经水平 提取 awareness) 或觉察( 在抽象水平上描述神经活动的模 具体的或物质的层次:大脑 抽象水平: 在心理层次上可以审慎地从事一些心 式。 在神经层次上标示 认知码(cognitive code ) 理内容的操作 用神经术语来描述神经过程和事件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什么是认知心理学一、什么是认知(一)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1967)指出,认知是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获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
李德(S. K. Read)根据上述定义进一步指出,“认知通常被简单地定义为对知识的获得,它包括许多心理活动,如模式识别、注意、记忆、言语、问题解决、认知的自我监控等。
”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它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使用。
(二)对人的认知活动的理解1、认知活动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2、认知活动是人脑对符号的处理系统3、认知活动是问题解决的过程二、什么是认知心理学1、广义的认知心理学2、狭义的认知心理学1)定义: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指信息加工心理学,或现代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看作一个积极的知识探求者和信息加工者,同时把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把人脑看做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人对信息的加工也经过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是解释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
三、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一)信息加工模型---纽韦尔和西蒙(A. Newell & H. A. Simon,1972)在《人的问题解决》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加工系统。
1、信息加工模型的假设:2、信息加工系统的组成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输入、输出、贮存、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迁移。
纽韦尔和西蒙看来,凡具有这些功能的系统必然表现出智能行为,同样,凡表现出智能行为的系统必然具有这些功能。
(二)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举例分析人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登记2、模式识别3、短时记忆4、长时记忆5、注意四、认知心理学的两种取向(一)信息加工取向主要观点:许多认知过程是以系列和序列的方式进行的。
认知心理学 ppt课件

ppt课件
33
可见,这两个学派在许多理论问题上有相似之处。 但是,皮亚杰更多地受到生物学机能主义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则更受计算机功能类比的启示,它们是 两种不同的认知心理学发展模式,在研究领域、实 验操作方法、成果表述方面很少相同之处。
ppt课件
34
第四节 科学技术背景
认知心理学也是心理学与邻近学科交叉渗 透的产物。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 语言学的发展是现代认知心理学产生的重要 的科学基础。
ppt课件
30
(二)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经验的整体性,认为整体是不 可分析为元素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而是先 于部分并决定各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认知心理学强 调研究的整体性和内部心理机制,强调对信息的破 译、编码和整合,重视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相互联 系,采用模拟的方法进行综合性研究,这与格式塔 心理学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认知心理学与格式塔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比较接近。
ppt课件 16
认知心理学研究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问题,因 此,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 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 由于它强调意识和心理机制,因此被称为“心 理主义”;又由于它强调人的行为受其认知过 程的制约,也被看作一种理性注意的心理学。
ppt课件
17
第六节 认知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ppt课件
27
而后者又分为知性的先验要素(如原因和结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等范畴)和理性的先验要素(如灵 魂、宇宙、上帝等理念)。他认为,在一个完整的 认识过程中,感性、知性和理性这三种认识能力及 其先验的知识要素,是逐一加入并起作用的。这种 思想不仅成为现代心理学中图式(schema)概念的重 要思想根源,而且对现代认知心理学也有深刻的影 响。
认知心理学PPT教学课件

•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
• 活动主义认知心理学
3
1 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1.1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1.1.1 社会背景
– 20世纪40年代,随着科学知识与技术尤其是武器装备技术的迅猛发展,人 们面临着信息的大量积聚与增长的局面,形成了与人的信息处理有关的急 需解决的问题: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及其特点;如何对仪器设备进行恰当 设计,使人更容易对信息进行识别、对设备进行操作。
认知心理学
1
– 广义认知心理学 • 以认知为研究对象所开展的一切心理学研究和所建构的所有心 理学理论,包含结构主义、心理主义和符号主义的认知心理学。
– 狭义认知心理学
• 以“认知可计算主义”为研究纲领,按照自然科学模式进行研 究和理论建构的认知心理学,包括信息加工和联结主义取向的 认知心理学。 • 关注认识过程;关注心灵如何建构和组织经验;相信个体积极、 创造性地安排从环境接收到的刺激。 – 认知科学 • 以认知为研究对象的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是哲学、心理学、 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神经科学、生物进化学和动物 行为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学科。包括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 认知神经科学等。
10
11
信息加工论的目标与研究方法
• 目标:寻找一种形式结构,将人类的认知和知识活动转换为抽象的 符号系统的运作。 • 主要研究方法 • 信息加工方法 • 口语报告法 • 计算机模拟法 •
12
• 信息加工论简评 • 意义 • 局限
13
联结主义认知心理学
• • • • • • 一、基本假设与特征 分布式表征与平行结构和平行处理机制 连续性和亚符号性 容错性 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等特点 抵制噪音
5
认知心理学课件

谢谢
THANKS
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语言与文化相互 依存、相互影响。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认识和理解他人时出现的错误或偏差。
社会认知与情感
社会认知与情感相互影响,情感会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评价。
社会认知与人际关系
03
04
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 程不仅包括对客观事物的认 知,还包括对自己的认知的
认知,即元认知。
元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 的思维、学习、行为等方面 的认识和调控能力,认为个 体应该具备对自己的认知过
程的反思和调节能力。
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元认知 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 来提高的,例如通过自我反 思、自我规划、自我调节等 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
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而认知心理学则更侧重于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两者 在研究方法和对象上有一定的交叉。
02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CHAPTER
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 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 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处理和输出等环节。
和思考,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04
认知建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环境和经验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和更新。
认知灵活性理论
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人的认 知过程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适 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 和任务进行灵活的调整和转 换。
认知灵活性理论强调个体在 认知过程中的适应性,认为 个体应该具备多种不同的思 维方式和方法,以便更好地 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基础心理学知识ppt课件

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建立扎实的基础,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ABCD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
根据考试内容和时间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备考 计划。
保持积极心态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调整心态,保持自信、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
THANKS
感谢观看
算法式与启发式方法,影响因素与 优化途径。
02
情绪与动机理论介绍
情绪定义及其功能分类
情绪定义
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 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是人对客 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
的态度体验。
情绪功能
情绪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和社会功能。
情绪分类
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 包括喜、怒、哀、惧等,复合情 绪则是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
性格形成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
基因对性格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如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等。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个体性格形成具有塑造作用。
相互作用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性格形成过程中相互交织、共同作用。
自我概念、自尊和同一性在人格发展中地位
自我概念
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强调个体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通过倾听、理解等技巧 帮助个体解决问题。
精神动力学疗法
关注个体内在的心理冲突和无意识的动机,通过解析和理 解个体内在心理结构来解决问题。
预防措施在促进心理健康中作用
1 2 3
一级预防 针对一般人群,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心 理素质等措施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级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如经历创伤性事件的人群,通过 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等措施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 率。
认知心理学ppt课件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1、内容
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 和语言等内部心理过程。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2、方法论:
8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3.方法
巧妙精致的实验 计算机的模拟
9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11
Donders(1868)的实验
R1(单位:毫秒)
反应时
12
反应时R2(单位:毫秒)
13
反应时R3(单位:毫 秒)
14
Donders(1868)的实验结
R1:看
果
简单反应时= R1
R2:看+区分红绿 R1
辨别反应时=R2-
R3:看+区分红绿+选择左右 选择反应时=R3-
R2
15
Posner等(1969,1970)的实 验
31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2.作用
描述被试在注意什么、思考什么 (足够的训练、避免干扰、录音)
32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3.不足
出声思考 ≠ 思考 (1)说出来的话与做出来的行为不一 致 (2)不在意识层面的信息,无法出声 思考
22
23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因素相加法 1、逻辑假设:
假设完成一项作业所需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 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那么如果发现可以影响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单独或成对的应用 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反应时间的变化。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 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 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就各自作用于 某个加工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本观点:
– 认为人们总是在样例和类别之间有意义的关 系的基础上对样例做出分类。
经典理论
• 观点:
– 任何一个概念都是由一系列必要的和充分的 特征加以定义的。
– 概念不是由样例作为表征,而是由特征信息 的抽象形式作为表征的,类别的成员泾渭分 明,没有较好或较差的样例。
样例的隶属程度评价
偶数 4 8 10 18 34 106 女性 母亲 主妇 公主 女招待 女警察 喜剧女演员 1.7 2.4 3.0 3.2 3.9 4.5 1.1 1.5 1.7 2.6 3.4 3.9 3 7 23 57 501 447 几何图形 正方形 三角形 长方形 圆 不规则四边形 椭圆 1.3 1.5 1.9 2.1 3.1 3.4 奇数 1.6 1.9 2.4 2.6 3.5 3.7
图式/念看作图式,它包含一 系列的信息,构成若干组成部分,这些信息 可以作为缺省内容填补到情境中。
基于相似理论的缺陷
• Goodman (1972) 的议论:
fork and spoon plum and lawnmower
基于解释的理论
• 观点:
– 基于解释的理论认为,人们在分类活动中受 到分类目的的指导。
概念与分类
• 概念的本质
– 分类是将近似的物体、时间、模式分门别类。 – 概念则是这些类别的心理表征。概念可以帮 助我们组织知识,将新遇到的事物与旧事物 联系起来。
五大流派,两大阵营
• 对于概念的理解有五大流派:
– – – – – 经典理论 原型理论 样例理论 图式理论 基于知识的理论
• 它们又被分为两个大的阵营:基于相似 派和基于解释派。
• 与原型理论一样,概念没有明确的界限;
• 样例最终被储存的标准?
• 不同样例如何被提取?
Rosch的其他贡献
• Basic Level概念:一种心理上认为是基 本的概念,是求同和求异的妥协点
Superordinate Musical instrument Basic Level Guitar
Piano
概念与信息
• nominal-kind 概念――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 natural-kind 概念 ―― 本质特征;家族相似 性 • artifacts 概念 ―― 目的、功能,基于解释的 理论。 •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概念,关键在于 归类的理由。
人工语法
非分析性概念形成
关键特征还是家族相似度?
• 概念形成的策略受到概念性质、样例和 指导语等因素的影响
脚本的使用与形成
• 人们的脚本在内容上高度重合,在描述 上高度一致; • 脚本起到补足情节的作用; • 脚本的代价是其他信息侵入记忆。
心理本质说
• 人们的一般行为似乎都是在承认物体、人、事件都 有某种实质或潜在的本质,是它造就了事物的现象。 • 实质限制了样例的变化范围。 • 人们对于不同类别的本质的知识帮助他们将深层特 征和表面特征联系起来。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 表面特征做出判断;但是当要研究细微差别时,需 要专业知识。 • 人们形成概念和表征概念的方式随着概念本身的特 征而改变。不同种类的概念包含不同的信息。 nominal-kind概念――特征、natural-kind概念―― 相似度、artifacts概念――目的、功能。
• 样例:children, pets, photo albums, family heirlooms, cash
概念形成理论面临的共同任务
• 在“经济性原则”与“信息量原则”之 间求得平衡 • 分类一致性
概念获得的策略
• 与认知研究的其他领域一样,应当认为 人们加工信息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是 随着情境和任务的目的而变化的。
• 番茄是蔬菜还是水果?(当作蔬菜使用, 由花而结果)
原型理论的缺陷
• 概念没有明确的界限;这与人们形成概 念和使用概念的目的有关; • 隶属度(典型性)评价与上下文有关。
– 鸽子在人民广场还是在打谷场
样例理论
• 观点:
– 人们将具体的个别样本储存在记忆中,以后 利用它们进行分类。
样例理论的缺陷
Tool
Hammer
Screwdriver
Subordinate Classical guitar Folk guitar Grand piano Upright piano Claw hammer Ball-peen hammer Phillips screwdriver Regular screwdriver
原型理论
• 观点:
– 人们在进行分类的时候,将事物与心理抽象 物做比较,而这个心理抽象物就是原型,它 是某类事物的理想化的表征。
– 概念的家族相似性:不同成员之间有相似之 处,也有不同之处。最典型的样例就是具备 最多共同特征的样例。
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
• 样例不一定需要概念的所有特征。
• 家具(椅子、沙发;钟、电话)
基于相似派
• 包括:
– – – – 经典理论 原型理论 样例理论 图式理论的某些部分
• 基本观点:
– 认为人们根据样例相对于类别的某种抽象形 式(例如定义或原型)的相似性进行分类; – 或者根据新样例相对于其他已经储存于记忆 中的样例的相似性进行分类。
基于解释派
• 包括:
– 图式/脚本理论的某些部分 – 基于知识的理论
概念获得的策略
• Bruner, Goodnow and Austin(1956) 对于 概念形成策略的研究
Bruner实验材料
概念获得的策略
• • • • 同时性扫描 继时性扫描 保守性聚焦 赌胜性聚焦
原型的获得
原型的获得
• • • • 原型策略(58%) 特征频率策略(28%) 样例策略(10%) 平均距离策略(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