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课程设计-2012级

合集下载

本科环评课程设计

本科环评课程设计

本科环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原则及方法;2. 掌握环境评价程序、技术路线及报告撰写要求;3. 了解我国环境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环境评价方法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2. 培养学生查阅、整理和分析环境评价相关资料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2. 培养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3. 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课程针对本科年级学生,结合环评课程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环境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同时,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关注环境保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环境评价概述:环境评价的定义、分类、目的与意义,以及环境评价的发展历程;2. 环境评价程序与方法: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程序,包括预评价、正式评价和后评价等阶段,以及常用的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矩阵法等;3. 环境评价技术路线:阐述环境评价技术路线的设计原则,以及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4. 环境评价报告撰写:介绍环境评价报告的结构、内容和撰写要求,以及报告的审核与报批流程;5. 环境评价法律法规:分析我国环境评价相关法律法规,如《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6. 实践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进行科学组织和安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大纲明确各章节内容,确保教学进度与课程目标相匹配。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环境影响评价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教案【篇一:《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使用案例集】《环境影响评价》教学使用的案例1. 实训教学的性质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专业基础课,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性,实训教学既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训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启发思考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很好掌握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配套的指导书2.1. 李淑芹主编.《环境影响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09。

3.适用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44.1.实践项目一4.1.1. 实践目的及要求通过本项目实训,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要求。

4.1.2. 实践内容污水处理厂项目某市有一条s 河自南向北穿过该城市东部,区间有一支流汇入,出该市后10km 进入b 县城,市区段为景观用水功能,出市区为农灌用水功能,该河现状水质超标,并由于河流上游建供水水库,使该河水量减少,枯水期有断流现象,该市由于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

该市拟在城市东北角建设20*104m3/d 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一座,收水范围为东城区全部废水,其中包括40%工业废水,采取二级生化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bod:200;cod:400...... (单位:mg/l),污水处理厂设计出厂水质:bod:30;cod:60;nh-n:15;tp:0.3,污水经处理后排放s 河。

污泥在浓缩池经浓缩、脱水后,加石灰干化处理后交城市垃圾填埋场处置。

污水处理场西侧300 米为居住区,北侧200 米为工厂。

根据以上资料,请回答以下问题:1.为保证s 河市区段景观用水要求,提出水环境保护对策。

2.从环境管理的角度,提出污泥优化处理的措施。

环评 课程设计

环评 课程设计

环评课程设计环评课程设计是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环评课程设计任务:任务名称:某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任务目标:1.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进行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估;3.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任务内容:1. 收集某化工项目的相关资料,包括项目简介、工艺流程、原料和产品、环保措施等;2. 进行项目产污环节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3. 选用合适的预测模型,对项目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4. 根据预测和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优化建议;5. 编写某化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任务要求:1.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评价任务;2. 对化工项目的产污环节进行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3. 选用合适的预测模型,对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4. 根据预测和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优化建议;5. 按照规范要求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任务步骤:1. 收集资料:收集某化工项目的相关资料,包括项目简介、工艺流程、原料和产品、环保措施等;2. 产污环节分析:对化工项目的产污环节进行分析,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量;3.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估:选用合适的预测模型,对项目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4. 提出环保措施与优化建议:根据预测和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和优化建议;5. 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按照规范要求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012届噪声课程设计

2012届噪声课程设计

2012届噪声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噪声的定义、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2. 学生掌握噪声的基本度量单位,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计算噪声级;3. 学生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健康的影响,以及噪声控制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噪声问题;2. 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使用分贝仪测量噪声级,并能够对噪声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噪声控制方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关注环境保护、关注噪声污染的良好习惯,树立绿色生活的理念;2. 学生认识到噪声污染的危害,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噪声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本课程针对2012届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噪声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为实现课程目标,教学设计中将注重目标分解,确保教学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三章“噪声与环境”相关内容,具体安排如下:1. 噪声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噪声的概念、种类(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及产生原因;- 教材章节:3.1 噪声的定义与分类2. 噪声的度量与评价:讲解噪声级、分贝(dB)等基本度量单位,以及噪声对人体的影响;- 教材章节:3.2 噪声的度量与评价3. 噪声控制技术:介绍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案例;- 教材章节:3.3 噪声控制技术4. 噪声污染的影响与防治:分析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及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 教材章节:3.4 噪声污染的影响与防治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噪声测量实验,分析噪声数据,设计噪声控制方案;- 教材章节:3.5 噪声测量与实验教学内容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按照以下进度进行:第一课时:噪声的定义与分类、噪声的度量与评价;第二课时:噪声控制技术、噪声污染的影响与防治;第三课时:实践活动,包括噪声测量实验和噪声控制方案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报告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调查报告/)题目建始红岩寺乡镇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二、设计(调查报告/)主要内容(1)对垃圾填埋场所在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大气、噪声、水环境进行现状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做评价。

(2)分析预测垃圾填埋场项目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噪声源、大气污染源、地表水等)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

(3)提出更具参考意义的污染防治措施和建议。

(4)通过对垃圾填埋场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既定性又定量的得出其环境评价结论,并给出相关改进建议。

三、原始资料红岩寺乡镇垃圾填埋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建始红岩寺乡镇环境监测报告垃圾填埋场所在地周围环境情况(照片)四、要求的设计(调查/)成果完成建始红岩寺乡镇垃圾填埋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课程设计文本结构:1.课程设计任务书 2.课程设计目录 3.课程设计正文(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环境质量状况;评价标准;工程分析;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预测;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污染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评价结论。

) 4.致谢 5.附录 6.参考文献五、进程安排设计内容天备注1 搜集资料0.52 设计要求内容的调查 13 设计要求中的环境影响预测 14 设计要求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1.55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编写 1合计 5六、主要参考资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2.1-93)[6]GB/T14623-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7] GB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8]GB12348-9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9] GB 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指导教师(签名):20 年月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前言随着全县人口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建始县红岩寺镇的垃圾产量也急剧增加。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表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表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能够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工具进行简单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2.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环节。

4.能够运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实践。

5.能够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使学生认识到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流程。

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预测和环境影响评价等。

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和主要环节,如前期准备、评价方案制定、评价报告编制等。

4.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应用。

4.实验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实践,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展示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

4.实验设备:准备环境影响评价所需的实验设备,如计算机、投影仪等。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2012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标准讲义1

2012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标准讲义1

2012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精讲班一、精讲班的特点讲课之前,我首先介绍精讲班的授课特点。

精讲班是对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重要考点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我们在每讲后面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课程讲完后,会给出一套模拟试题,帮助学员检测精讲班的学习效果;适合于刚开始复习的学员或者通读完一遍教材后的学员。

二、教材变化今年的教材变化比较大,由原来的11章变成了12章,增加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内容,并且对总纲、生态影响评价等部分内容进行了修订,我们通过下表来了解一下。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教材变化对比表三、考试特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环评师考试),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

原则上每年举行1次。

2012年度环评师考试定于5月26、27日举行。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的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有90题,每题1分,共9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选对得分,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

2.不定项选择题。

(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有4个以上的备选项,在些备选项中至少有1个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四、考点分析大纲将教材全部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即:一、环境标准体系;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三、环境质量标准;四、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环境标准体系(2012年考试大纲的要求与2011年完全相同)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标准属于技术法规,具有强制性,必须执行。

各种不同环境标准依其性质功能及其客观的内在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即环境标准体系。

(一)环境标准体系的构成1.熟悉国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所谓的分级就是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环境保护部标准(08年以前被称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环境评价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评价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

环境评价教程第二版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针对环境评价领域的初学者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并提供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课程内容主要涵盖环境评价的基本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监测、评价报告撰写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设有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课程三个部分,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学习。

二、课程目标1.掌握环境评价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2.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流程和相关技术;3.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4.能够撰写环境评价报告,并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5.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环境评价基础知识•环境评价的定义和意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环境评价报告的写作要点。

2. 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流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和技术;•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生态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 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环境监测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熟悉环境监测过程中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4. 环境评价实践应用•环境评价案例分析和解决思路;•使用环境评价软件进行案例分析;•编写环境评价报告。

四、课程要求•课前预习相关课程资料;•每周参与团队讨论,总结讨论结果并撰写总结;•完成环境评价案例分析和报告撰写;•参加期末考试。

五、参考资料•环境评价学(第二版);•环境影响评价(第三版);•环境监测学(第四版);•环境评价软件使用指南。

六、总结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环境评价领域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并提供相关实践案例的分析与解决思路。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概述1.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培养系统认识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清楚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及方法,熟悉相关法规。

2. 课程内容:该课程将重点介绍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包括环境影响的定义、程序和方法、分析方法,效果定量、现场环境情况及经济评价。

二、教学目标1. 能深入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培养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2. 理解并掌握相关国家有关法规,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各项基本知识及流程,不断提高环境经济评价方法的使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1. 实验训练法、讨论法:在课堂上采用实验训练法和讨论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知识及流程,深入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及实践。

2. 案例分析法:利用实例来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及分析方法,加深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

3. 分组活动:通过分组讨论或分工合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更加充分。

四、教学内容1、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原理:概念、内容、主要流程等。

2、国家环保法规:介绍环境管理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内容包括《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保护法》,环境立法等。

3、定量分析方法:此部分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分析环境影响,内容包括单元定量分析、衡量技术评价、可行性分析等。

4、现场环境及经济评价:此部分分析现场环境,提出经济评价方案,内容包括了连带和叠加效应、经济成本评价、环境成本效益分析等。

五、教学时间分配:1. 概念:1-2课时2. 环境管理及保护法规:2-3课时3. 定量分析方法:2-3课时4.现场环境及经济评价:2-3课时5.实践活动:1-2课时六、教学评价:1. 课堂考试:50%2. 课程作业:20%3. 课堂排名:20%4. 综合评价:10%。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表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表
2、回答其他组质疑、项目答辩
围绕课程目标设置答辩问题
学生小组案例分析PPT
模块6:
知识预习
10
引导学生预习下一阶段授课内容
1、下一节次知识点提要
2、提供参考阅读材料目录
3、布置预习问题
下一次课程的知识点
教学P根据案例要求和教学进度,第2、第5模块可互换,如学生小组较多,第3模块压缩为10分钟,第5模块扩展为80分钟。
模块4:
专业能力培养
5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带着问题开展自我学习
布置挑战性问题或综合案例(项目)作业
案例背景和案例信息的解读与释疑,说明完成时间与任务
案例PPT、视频
5
1、知识点应用提示
2、案例(项目)作业要求提示
模块5:
专业能力培养
50
引导学生将专业素养转化为专业能力
1、学生小组案例研究成果或项目设计展示
30
本节知识要点
本节课程内容(知识)的核心概念、难点、要点
重点讲解与逻辑梳理
教学PPT、视频
模块3:
专业素质养成
15
引导学生从知识获取转向专业素质内凝
理论(知识)在国内或国内的实践应用案例及其成效
实践案例介绍、问题提示
案例PPT、视频
10
案例小组讨论
10
研讨成果分享
小组代表发言
5
案例评述与总结
案例的深度剖析
2、小组组长负有组织责任,但不承担成果展示和答辩;成果展示和答辩由其他同学完成或随机抽取
三、课堂时段分配
教学模块
时间(分)
目标导向
主要内容
教学要点
教学工具
模块1:知识复习
10
1、集中精力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Part 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污染源调查 污染源源强核算
气象参数调查
现状评价因子调查
环境空气质量调查现 状评价的具体方法及
参数
Part 3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 价
3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运营期大气污染源的 污染源及源强分析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模 式及其主要参数的含

营运期基本污染物的 空间分布及影响分析
营运期环境保护目标 及网格点的基本污染 物的预测与评价
Part 4
结论
Part 5
总结与收获
--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 设计
XXX:xxx
XXX:xxx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工程分析与等级判定
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目录
3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CONTENTS
4
结论
5
总结与收获
Part 1
项目工程分析与等级判定
1 项目工程分析与等级判定
项目概况介绍
相关资料收集
大气环境影响 评价的重点内 容
等级判定方法 与依据

环评报告书课程设计

环评报告书课程设计

环评报告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环评报告书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内容,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 学生能掌握环评报告书中涉及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的方法,了解相关环境标准和法规。

3. 学生了解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和方案,理解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查找并分析环评报告书的相关资料,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环评报告书中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和评价,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撰写简单的环评报告书,提高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关爱环境、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情感态度。

2. 学生在分析环评报告书的过程中,能够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通过学习环评报告书,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环评报告书的相关知识,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关注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

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后续环境科学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评报告书概述:介绍环评报告书的基本概念、作用、分类及其在我国环境管理中的地位。

2. 环评报告书的结构与内容:详细讲解环评报告书的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正文、附件等部分,以及各部分的内容要求。

3. 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方法:分析环评报告书中涉及的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方法,如清单分析法、矩阵法、网络分析法等。

4. 环评报告书中的环保措施与方案:阐述环评报告书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和方案,包括污染预防、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方面。

5. 环评报告书的编写与审查:介绍环评报告书的编写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审查程序。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环评报告书概述,让学生对环评报告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目录1.前言2.总论 (5)2.1编制依据 (5)2.1.1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5)2.1.2 技术导则及标准 (5)2.1.3 工程资料及有关批复 (6)2.1.4 委托文件 (6)2.1.5 其他 (6)2.2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6)2.2.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6)2.2.2 评价因子筛选 (7)2.2.3 评价标准 (7)2.3评价工作等级 (7)2.3.1 评价工作等级 (7)2.3.2 评价重点 (10)2.4评价范围及环境敏感区 (10)2.4.1 评价范围 (10)2.4.2 环境敏感区 (9)2.5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11)3. 建设项目概况 (12)3.1项目简介 (12)3.2产品方案 (12)3.3项目建设内容 (13)3.4平面布置 (12)4. 工程分析 (15)4.1主要原辅材料及燃料 (15)4.2公用工程 (14)4.3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 (16)4.3.1叠层高频振动细筛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16)4.3.2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 (16)4.4水平衡分析 (17)4.5污染源排放分析 (18)4.5.1 废气 (19)4.5.2 废水 (19)4.5.3 固体废物 (20)4.5.4 噪声 (20)4.6非正常工况排放分析 (21)4.7环境保护措施及达标排放分析 (21)4.7.1 废气 (21)4.7.2 废水 (22)4.7.3 噪声 (22)4.7.4 固体废物 (23)4.8小结 (23)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3)5.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23)5.1.1 常规气象资料分析 (23)5.1.2 预测因子及预测源强 (24)5.1.3 预测方法、预测结果及环境空气质量影响评价 (25)5.1.4环境防护距离 (25)5.2水环境影响分析 (26)5.3声环境影响分析 (26)5.3.1 噪声源强 (26)5.3.2 预测点及预测因子 (27)5.3.3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取 (27)5.3.4 运营期噪声预测及分析 (28)5.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29)5.5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小结 (29)6.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29)6.1土地利用 (29)6.2交通运输 (29)6.3能源结构 (29)6.4其它 (30)6.5小结 (30)7.体会8.附图9.《环境影响评价》指导书10.成绩与评语1.前言xxxx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要求关于内容1)根据课设任务书,按照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格式,编写《A县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4人一组,自由结合,共同完成一份报告表,封面上标出每个人负责的内容。

专题建议分为四部分:1、大气现状及预测评价;2、地表水现状及预测评价;3、噪声现状及预测评价;4、工程分析及统筹全稿。

最终每班选四组上台,每组选一人,选择其中一个专题进行答辩(四个人加起来是一个完整的)。

答辩时间10-15min。

其他组提问质疑。

2)根据课设任务书中的要求(红色字体)内容,完成具体评价内容,涉及计算的要求有计算过程。

其他内容根据空白报告表的格式和需要完成。

3)每份报告表要详细列出参考文献。

如参考网站资料,须列出帖子标题、作者。

4)施工期影响评价仅做简要分析。

固体废弃物评价仅做简要说明计算。

5)设计小结:在报告表最后附上课程设计小结,主要是设计中遇到哪些问题,以便在答辩时解决。

关于资料准备1)熟读大气(2008年)导则、地表水(93年)、噪声(2008年)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相关标准(参见软件环评手册1.4),这是做环评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2)同学们可先查阅相关污水处理厂的报告表及报告书,但要注意所参考资料时效性,用现行的相关导则和标准进行评价。

3)参考网站:环评爱好者、中国知网(查污染源源强)。

环境评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工程概况项目名称:A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建设地点:A县城关镇郊区。

项目性质:新建。

处理规模:2万t/d。

其中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项目地理位置及现状监测示意图1.设计进、出水水质本项目所处理原水主要来源于A县的工业、生活污水,其中50%来自于生活污水,50%来自工业废水。

污水厂处理后出水排入C河,受纳水体C河的功能类别为Ⅴ类水域,处理后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

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2. 处理工艺本项目采用氧化沟工艺。

其工艺流程见图1。

主要构筑物尺寸和数量见表2。

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见表3。

图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1)进水井与粗格栅合建:粗格栅为旋转式,格栅间距为20mm,以除去大的漂浮物。

2)提升泵房:提高进水的水位,使污水依靠重力自流进入后续处理工序。

3)细格栅与旋转沉砂池合建:细格栅间距为6mm,可以拦截粒径较大的悬浮物,旋转沉沙池利用离心力作用去除污水中悬浮物。

4)改良氧化沟:与普通氧化沟不同的是,A县污水处理厂在氧化沟的前段增加了缺氧段和厌氧段。

5)二沉池采用中进周出的进出水方式,利用虹吸原理把积泥收集起来,再输送到脱泥机房。

6)脱泥机房采用污泥离心脱水机。

二、环境保护目标(1)敏感目标:距离该项目南厂界220m有一敏感目标D村,居住人口300人。

(2)声环境:建设项目所在地为声功能区的3类区。

D村为2类区。

(3)大气环境:建设项目所在地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二类区。

(4)受纳水体:C河,Ⅴ类水体,该河中COD的降解系数取0.8d-1。

河流流速为0.4m/s,平均流量为2 m3/s。

从排污口上游5km至下游10km内无敏感点和取水口,且无支流汇入。

环境保护目标见表4。

表4 环境保护目标三、工程污染因素初步分析该项目为污水处理工程,本身为环保工程,但也会给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根据工程的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影响不同,可分为施工期和运营期。

1.施工期污染分析施工期污染主要来自于:a.环境空气:土方挖掘,回填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污染物主要为TSP。

b.废水:土方挖掘后未及时回填,在雨水作用下,形成的泥浆水;管道制作中,砂石料冲洗、混凝土搅拌排水,污染物主要为SS。

c.噪声:施工机械噪声,即:搅拌机、挖掘机、推土机、装卸机等机械噪声d.振动:施工机械振动。

e.生态环境:施工期对道路和原有绿地的破坏等。

2. 运营期污染分析运行期污染主要表现为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后,其污染主要来自于:a.环境空气:污水处理厂格栅、旋流沉砂池、沉淀池等产生的恶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氨、硫化氢等;b.废水: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水,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D cr、BOD5、SS、NH3-N、P。

c.固体废物: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栅渣、沉砂、污泥。

d.噪声:机械设备运行噪声。

e.突发事件:主要表现为污水处理厂停电造成的事故排污,即进入污水处理厂的全部污水均通过超越管线直接排放水体。

四、环境影响评价因子据类比资料,拟建项目可能影响的环境要素主要为纳污水体贾鲁河、大气和声环境,项目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污水处理尾水的排放、有害废气、污泥及机械噪声等的影响。

项目的特征污染因子是处理尾水中的COD Cr、BOD5、NH3-N、TP等,污水处理过程中散发的恶臭物H2S、NH3以及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等。

主要评价因子:(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10预测评价因子:NH3、H2S(2)水环境现状评价因子:pH、TP、COD、BOD、NH3-N。

预测评价因子:COD Cr(3)声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价因子均为Leq(A)声级。

(4)固体废物:剩余污泥五、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预测评价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 监测点位布设按照功能区结合主导风向,在评价区域布设两个监测点,具体位置为1#:污水处理厂厂址;2#:D村。

2)监测项目根据该地区的污染情况和本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确定监测项目如下:SO2、NO2、PM10。

3)监测时间和频率:监测时间:2011年11月20-22日,连续监测三天。

监测频率:常规项目每天监测一次,每次采样18小时。

4)监测结果见表5。

表5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日均值)单位:mg/m3要求: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如需要可结合超标率,最大超标倍数,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进行评价。

2.大气环境预测评价建设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以无组织面源形式排放的NH3、H2S等恶臭气体,主要恶臭污染源为氧化沟和污泥浓缩脱水车间。

距离该项目南厂界220m有一敏感目标D村,居住人口300人。

要求:1)首先应搜集类似工艺恶臭源强资料,确定恶臭源强,计算并判断大气评价等级。

(注意选用估算模式。

恶臭污染物标准参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2)采用估算模式,计算污染源在厂界的污染物浓度是否达标,厂界标准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9918-2002)。

3)计算污染源在D村的污染物浓度是否达标。

根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对居住区NH3和H2S的限值,计算并说明D村的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情况。

4)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说明敏感点与污染源的现有距离是否满足其要求。

六、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及预测评价该项目处理后出水排入C河。

C河为Ⅴ类水体,该河中COD的降解系数取0.8d-1。

河流流速为0.4m/s,平均流量为2 m3/s。

从排污口上游5km至下游10km内无敏感点和取水口,且无支流汇入。

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C河选取三个监测断面,监测结果见表6(在最后)。

要求: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试利用单项指数法进行计算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写出具体计算过程,类似计算可举一例说明。

2.地表水预测评价预测因子:COD预测模式:一维模式预测内容:本项目排放的影响值(贡献值);正常排放时COD超标污染带范围;非正常排放时COD超标污染带范围。

预测时段分为正常和非正常两种情况,其中正常情况为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非正常情况选取最不利的典型情况:污水处理厂全部停产,污水处理效率为0%,全部通过超越管道直接排入C河。

C河背景值:该项目建成后,沿途的生活污水将截污纳入本项目的污水处理工程,不再直接排入C河。

为更准确地反映项目建成后水环境的实际情况,将排污口上游5000m未受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水作为C河的背景值,即COD Cr为20.45mg/L。

预测结果见表7。

表7 项目COD Cr排放对下游水质影响预测结果要求:补充完成预测结果表格,写出计算过程,分析水质达标情况。

七、环境噪声现状及预测评价1. 环境噪声现状该项目位于城郊,东、西、北厂界外均为耕地,距离该项目南厂界220m有一敏感目标D村,居住人口300人。

建设项目所在地为声功能区的3类区,D村为2类区。

现状监测功设置5个点位,分别为东、南、西、北厂界中点和D村。

监测结果见表8。

表8 污水处理厂周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要求: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对环境噪声现状的达标情况进行分析。

2. 环境噪声预测评价该项目主要噪声源强及消声措施见表9。

鼓风机房、泵房等噪声源采用表中消声措施后,可降低噪声20dB左右。

表9 主要噪声源强及消声措施要求:(1)计算各噪声源叠加、衰减后在厂界预测点的噪声值,并叠加背景噪声后,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判断其是否达标。

(2)计算各噪声源叠加、衰减后在敏感点D村产生的噪声预测值,并叠加背景噪声后,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分析达标情况。

八、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1.自然环境1)地理位置A县处某市南端,距某市区约18公里,属薄水地带。

辖区面积149.98平方千米,辖66个行政村,辖区总人口约5万人,其中镇区范围常住人口约1万人,赤岸因地处西南山区,工业经济相对欠发达,但却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山清水秀,朱丹溪、冯雪峰等名人辈出,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随着某市经济的发展,生活污水直排至C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象,对照创建国家卫生模范城的具体要求,营造更好的招商引资环境及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县政府决定将某县区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污水处理厂总体规划4万吨,一期工程建2万吨,二期2万吨。

建成后在今后5—10年内将能基本满足全镇污水处理的要求,为某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做出积极的贡献。

2)地质、地形、地貌A县所处平原系全新世以来河流不断冲积而成,岩石成因系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洪积冲积而成,地表地下岩石多为砂粒土、亚砂土、亚粘土、粘土,地基承载力基本值为50~150Kpa。

某属山前地带,有许多冲积洪积扇连成一片,埋藏深度在1~10m,厚度可达10m左右,其深层有承压水埋藏。

某属丘陵、半山区,北部是丘陵地,间有山间盆地,南部群山自柏峰水库绵延至永康境内。

镇内平畈占总面积的6.3%,岗地占51.8%,低丘占9.5%,高丘占19.6%,低山占12.8%,主要土壤类型有红紫砂、砂性黄泥田、紫泥田、黄泥田、红紫泥田和泥砂田等。

3)水文情况C河位于全长45km,流域面积163.2km2,流经某市至佛堂季村桥与淡溪江汇合后,在佛堂镇下游约3km汇入某江。

4)气象特征某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并具有盆地小气候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