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课件)4.亚里士多德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ppt

亚里士多德.ppt

雅典学园
雅典学园细部(一) ——倾听
雅典学园细部(二) ——思索
雅典学园细部(三) ——辩论
生平(二)
•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此后, 他开始游历各地。公元前343年,他受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 担任起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时,亚历山大13岁,亚里士多德42岁。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打败了雅典、底比斯等国组成的 反马其顿的联军,从此称霸希腊。次年,腓力召开全希腊会议,会议 约定希腊各邦停止战争,建立永久同盟,由马其顿担任盟主。在会议 上,腓力宣布,他将统帅希腊各邦联军,远征波斯。至此,马其顿实 际上掌握了全希腊的军政大权,希腊各邦已经名存实亡,成为马其顿 的附庸。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 BC - 322 BC)
生平(一)
•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生于富拉基亚的斯塔基尔希腊 移民区,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 其顿相邻。其父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宫廷侍医,他的家 庭情况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他于公元前367年 迁居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园学习过多 年,成为柏拉图学园的积极参加者。
生平(三)
• 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亚里士多德 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20年。在这段时间里,马其顿在军事和政 治上控制了雅典,但反马其顿的潜力还是很大的。亚里士多德来到雅 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亚里士多德在雅 典受到了很多优待,政治上的地位显赫,还得到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 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 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在学园里,有当时 第一流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等。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 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 遥派”。据说,亚历山大为他的老师提供的研究费用,为800金塔兰 (每塔兰重合黄金60磅)。亚历山大还为他的老师提供了大量人力。 他命令他的部下为亚里士多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 并驾驭他们。

亚里士多德.ppt

亚里士多德.ppt

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 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 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 林地区,这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士多德现存的全部 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吕克昂学园的建立是古希腊科学发展 的中心之一。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 因而得名为“逍遥派”。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雅典时,那里立刻 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 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最终逃出 了雅典。 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去世的 原因可能是一种多年积累的疾病所造成的。同时还存在他被毒死,或者 由于无法解释潮汐现象而跳海自杀致死的猜测。
──亚里士多德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 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孔子
(宫廷教师)
中庸之道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 师生关系-----敬重并不盲从 继承与突破 人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但不要放弃现实 幸福 指出柏拉图理念论的最大弱点在于不承认现 实世界的真实性 肯定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 来源,认识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 唯物论并不彻底
亚里士多德认为:
1.女性是未完成的男人,所以很多方面都是没有男人那样 的性质,这是导致为什么女性没有能够成为哲学家的一个 理由!
柏拉图逝世后,亚里 士多德离开阿卡德米 学园,来到阿塔尔尼 亚城,便开始了他的 科学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兴趣和范围 十分广泛,对当时所 能涉及到的学科都做 过研究,因此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 者”。

西方哲学史课件4.亚里士多德

西方哲学史课件4.亚里士多德

• 行为 我做N
伦理学:美德就是中道(1106b16-30)
品格的美德和恶德
诸美德:勇敢、节制、友谊
• 勇敢是恐惧和鲁莽的中道,不惧怕危险,尤其是死亡。 为了逃避贫困、爱情和痛苦去自杀不是勇敢而是怯弱, 因为逃避困难是更容易的选择。
• 节制是对欲望(如味觉和触觉)和情感(如快乐和痛苦) 采取适度,进行约束而反对放纵,控制其中的非理性 因素,追求那些导致健康和幸福的东西。
• 例子:橡子有变成橡树的潜能,当它事实上变为橡树 时,潜能就得以实现。
• 仅凭潜能也不能解释变化。现实先于潜能,潜在性预 设了现实性。逻辑上,“能够是X〞 预设了“是X〞 ; 除非是能够成为X,Y并非是潜在的X。只有具有现实 性,潜在性才有意义(没有纯粹的潜在性)。
• 现实性是潜能指向的目的。永恒之物本性上先于可消 灭之物,没有事物是凭借潜能永恒的。
形而上学:神学
• 不包含任何未实现的潜能、具有绝对现实性 的存在是上帝。上帝是不会变化、生长或转 化的。上帝是“不动的推动者〞。
• 为防止无穷倒退,不动的推动者就是第一因。 现实性先于潜在性,存在先于变化。上帝的 存在是逻辑必然的。上帝不可能不存在。
• 非位格的上帝。
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学
• 亚里士多德的中心问题是“什么是人的善〞,他的答复 是“灵魂的活动符合德性〞,“幸福是与美德相一致的 灵魂活动〞。换言之,具有某些品格特征就会使人成为 好人。
等于把其功能实施得好的X。 〔5〕将功能实施得好即意味着该事物表现或到达了其
优秀状态。这种优秀状态即是一物的德性。
结论:人类善或幸福是理性灵魂表达德性的活动。
理学?〕
〔参见余纪元?亚里士多德伦
伦理学:美德与幸福
• 美德分为心智的美德(知德),它通过遗传和教育获得; 以及品格 或行为的美德(行德),它是通过习惯形成的。

亚里士多德PPT

亚里士多德PPT

人物简介
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古代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述 据说有一千多种,已查到目录有360多种,涉猎物理学、逻辑 学、形而上学、自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心 理学、诗学、修辞学、植物学、动物学,还有《论灵魂》、 《论天》、《论生灭》、《气象学》、《动物志》等著作, 内容不仅遍及当时的所有知识和学术,而且还为后来几千年 的历史奠定了基本的学科体系,具有法典的地位. 作为柏拉图的得意门生,其思维风格与柏拉图迥异.诚如罗 素所说:“作为一个哲学家,在许多方面和所有他的前人都 非常之不同.他是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他的 论著是有系统的,他的讨论也分门别类,他是一个职业的教 师而不是一个凭灵感所鼓舞的先知.他的作品是批判的、细 致的、平凡的,而没有任何巴库斯激情主义的痕迹.柏拉图 思想中的奥尔弗斯成份在亚里士多德里面被冲淡了,而且被 掺进了一剂强烈的常识感.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专门讨论悲剧、喜剧和史诗的著 作,也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讨论艺术的著作.它通过 对大量悲剧、喜剧作品以及荷马史诗的分析,展开了对 于艺术的本体论问题、艺术的基本性质和艺术的美感特 征的论述. 亚里士多德深刻揭示了艺术与现实和历史的关系. 不仅 肯定人们的历史生活是艺术的本源,还要求艺术的理性 内容必须与生活的内在逻辑具有统一性.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艺术如何表现历史和现实生活的 问题,以及艺术与真理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一个重大的理 论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他特别强调美的“整一性”,这种整一 性,把秩序、匀称等比例关系与有机整体的内在统一结合 起来,把形式的美感与形而上的善结合起来,连接了感性的 美与理性的、精神的美,内在地沟通了美本体与艺术的关 系,表述了一种从具体到抽象的比较系统的美学思想,比毕 达哥拉斯学派和柏拉图前进了一步. 而且,他明确肯定了艺术对于历史生活“可然律和必然律” 的揭示,可以达到对于历史真理性的把握.他与柏拉图由此 开辟了这个话题两条相对的路向,展示出艺术与真理的关 系的深刻内涵. 关于悲剧情节、性格的整体要求,以及关于悲剧观众心理 特征的论述,涉及悲剧性的本质,揭示了悲剧范畴的重要内 涵.关于艺术起源的思想,是西方最早的艺术起源理论.与当 代的某些艺术起源理论非常接近,得到人类学研究成果的 证实.仍然具有当代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简介-课件

亚里士多德简介-课件

天每
开个
放孩
;子
有的
的花
孩期
子不
是一
菊样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秋是
天牡
开丹
放花
;,
而选
有择
的在
孩春
➢ He who falls today may rise tomorrow.
子天
是开
梅放
花;
,有
选的
择孩
在子
冬是
天荷
开花
放,




我们,还在路上……
也由以订立城邦及其全体各分子所企求的目的
2、区分政体的标准 政府的目的 掌权者人数
3、具体划分六类
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
变态政体:僭主政治→寡头政体→平民政体
(三)理想城邦的设计
1、首先,在土地制度方面,他提出私有公用的原则。 2、其次,在政体主张方面,将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混合起来, 集中两者的优点而避免其弊端。 3、最后,他探讨了城邦的自然和地理配置。 4、此外,城邦应时时关心公民的教育,以培养良好生活所需 的品德与素质。
③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批判地继承和发 展前人的思想,超越了前人的成就。
④他是一个职业教师,使古希腊教育理论发展到一 个更高的水平。
局限性:
完善,他是第一个为奴隶制进行系统 辩护的思想家。
②其次,他从自然的角度,谈论国家的起源, 将国家视为一个道德共同体。这些观点没有揭 示出国家的阶级本质,没有看到城邦实际上是 建立在对奴隶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之上。 ③最后,亚里士多德的公民观念是狭隘的。
一、生平简介:
前384
北方小驹,出生御医家庭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1)“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 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
(2)“每一个论证都是通过三个名词,并且不多于三个名词来进行 的。”
(3)“在所有的三段论中,前提之一必须是肯定的,不然,形成一个 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它并不论说到所提出来的主词,或者原来的 见解被认为是预定的。”
尊师而不盲从;为真理而勇于争辩
哲学思想: 思想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 世界不可分割;物质受形式支配
生物学: 对动植物进行分类、解剖研究 物理学: 物体由形式和物质组成 创立逻辑学:三段论 伦理学: 中庸之道
3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6 前335 前323 前322
5
史料链接
材料一 : 柏拉图认为,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统治 。在 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护国者、卫国者和生产者三个阶级
材料二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 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
——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主张和政治主张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哲学思想: 柏拉图: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是人类认识的
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制度
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关于
城邦政治学说的主要论著。
亚里士多德在书中探讨了
国家的起源、本质、理想
的社会政治制度等一些重
要的政治问题,不仅系统
的论述了过希腊的城邦政
治思想,而且第一次创立
了独立的政治学体系。
11
①他对五百多种动植物进 行分类,对五十多种动物 进行解剖研究 ②他是将生物学分门别类 的第一个人,并为之写出 了专门著作。 ③他也是详细叙述很多种 动物生活史的第一个人。

《亚里士多德》课件

《亚里士多德》课件

亚里士多德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哲学
家和科学家。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背景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的柏拉图学 园学习了20年,这是他接受的 主要教育。
在学园中,他学习了数学、天 文学、音乐、政治学和形而上 学等方面的知识。
柏拉图对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深 远,使他成为了柏拉图主义者 。
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贡献
01
02
03
奠定逻辑学基础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学 理论,如三段论、推理等 ,对后世逻辑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
形而上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实体论 、本质论等思想,对中世 纪经院哲学和近代西方哲 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伦理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 ,如德性伦理、幸福主义 等,对后世伦理学的发展 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逻辑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逻辑推理系统在某些情况下过于简化,无法处理复杂
的逻辑问题,与现代逻辑学相比存在局限性。
03
形而上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由形式和质料组成,这种观点在解释物质世界
的本质和起源时存在困难,与现代物理学和形而上学的观念存在冲突。
亚里士多德思想引发的争议
伦理学领域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主张中存在着一些争议,例如他认为奴隶制 是合理的,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中受到质疑和批判。
《亚里士多德》德的哲学思想 •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 • 亚里士多德的局限与争议
亚里士多德简介
01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希腊,是色雷斯地区的斯塔吉
拉城。
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的御医, 因此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第四讲亚里士多德及其哲学25页PPT

第四讲亚里士多德及其哲学25页PPT

1、亚氏的“第一哲学”:
科学分类思想:逻辑学、理论科学、实践科学、 制作科学四类是亚氏对科学的分类,而“第一哲 学”即是讲形而上学的,属于理论科学。
形而上学之含义:形而上学是研究“有”本身, 以及“有”凭本性具有的各种属性,是研究一切 事物的产生、灭亡、运动、变化的最根本、最原 始原因,即“第一因”的学问。
后来他离开吕克昂去了阉人赫尔米亚斯那里,这 个人是阿塔纽斯的僭主,他和赫尔米亚斯感情甚 笃,赫尔米亚斯还把自己的女儿或侄女许配给他, 从而用姻亲留住了他。
阿里斯提波在《古代显贵》的第一卷中说,亚里 士多德爱上了赫尔米亚斯的情妇,在得到赫尔米 亚斯同意后娶了她。阿里斯提波还说,他创造了 一首赞歌以纪念赫尔米亚斯;
“潜在的”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一种形成状态, 二是指它在行为中的实行。在后者意义上,醒着 的人可说是有灵魂的,在前者意义上,睡着的人 可说是有灵魂的。正是为了把睡着的人包括在内, 亚里士多德补充了“潜在的”这个词。
总的说来,他的勤奋和创新非同一般,这从他众 多的著作目录可以看出来,这些著作其数目将近 400篇,而且还只是列出那些真实性没有争议的 著作。因为还有其他很多成文著作和敏锐的口头 格言也归属于他。
手持弓箭的波斯国王不公正地杀害了这个人,这 违反了诸神的神圣法律,因为那个国王打败他, 不是在血腥战斗中光明正大地使用长矛,而是在 一个亲信的帮助下使用背信弃义的卑鄙手段。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主要有:
《工具篇》:《范畴篇》、《解释篇》、《分析 前篇》、《分析后篇》、《论题篇》、《辨谬 篇》;
《物理学》、《动物学》、《论灵魂》;
此外,他还认为灵魂也是无形体的,还将其定义 为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有机体的第一圆满(即 实现)。用“实现”这个词他指的是永远无形体 的形式的东西。据他说,这种“实现”有两重: 或者是潜在的;或者它是确定的。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件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课件
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对中世纪 经院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 的政治学思想也对现代政治学的
发展产生了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也对后 世产生了影响,成为西方伦理学
的重要基础之一。
对现代思想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现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西方文化,也影响了 世界各地的文化。
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可以帮助人 们正确地思考和表达,从而更好地认 识和理解事物。
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探讨宇宙本原、本质和结构的学科,他提出了实体、形式 、质料等核心概念,对后世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而上学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探究宇宙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 地理解自然和人类社会。
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政 治制度和国家治理方式,从而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 出贡献。
生物学
生物学是亚里士多德探讨生物种类、 结构和功能的学科,他提出了物种、 器官、生长等核心概念,对后世生物 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里士多德认为,生物学可以帮助人 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
代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THANKS
感谢观看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思想对现代哲学产生了影响,他的政治学思想也对现代政治学产生了 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也对现代伦理学产生了影响,成为现代伦理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04 亚里士多德的著 作与遗产
主要著作介绍
01
02
03
04
《形而上学》
探讨了事物的本质和原理,提 出了“形式与质料”的哲学思
想。
《物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至今仍然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地 位。

《亚里士多德传》课件

《亚里士多德传》课件

理念与现实
理念
柏拉图认为理念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 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亚里士多德则认为 理念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是现实世界 的本质和规律。
VS
现实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是虚 幻的、不真实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现实 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由物质和形式构成 的。
知识与信仰
知识
柏拉图认为知识是通过理性思考和哲学思考 获得的,是对理念世界的认识;亚里士多德 则认为知识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获得的,是对 现实世界的认识。
《亚里士多德传》ppt课件
目录
•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 • 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与贡献 •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与作品 • 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思想比较 • 亚里士多德在现代的影响与启示
01
亚里士多德生平简介
出生与家庭背景
01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公元前384年 的色雷斯,其父亲是马其顿国王 的御医。
信仰
柏拉图认为信仰是对神和灵魂的信仰,是超 越理性的;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信仰是对现实 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理性的产物。
政治哲学观点比较
政治目标
柏拉图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理想国,通过 哲学家统治来实现;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政治 的目标是维护城邦的稳定和繁荣,通过法治 和民主来实现。
个人与城邦关系
柏拉图强调个人对城邦的服从和牺牲,个人 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亚里士多德则强调个人 自由和平等,个人利益与城邦利益相互依存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的经典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4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与作品
《工具论》
总结词
逻辑学著作
详细描述
包括《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辩篇》和《方法论篇》,是亚里 士多德关于逻辑学的著作,主要探讨推理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新版]亚里士多德.ppt

[新版]亚里士多德.ppt
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 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 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 林地区,这里有当时最好的图书馆和动植物园,亚里士多德现存的全部 著作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写成的。吕克昂学园的建立是古希腊科学发展 的中心之一。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 因而得名为“逍遥派”。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雅典时,那里立刻 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 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最终逃出 了雅典。 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去世的 原因可能是一种多年积累的疾病所造成的。同时还存在他被毒死,或者 由于无法解释潮汐现象而跳海自杀致死的猜测。
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而使用的语言也要比柏拉图的《对话录》晦涩许多。
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因此有人
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的第一个教科书作者。
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
逃到加而西斯避难。他的学园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 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从他的家庭 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 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开。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 科学饶有兴趣;而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他又对哲学推理发生了兴趣。 他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 公元前366年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院学习,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 住在学院,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 从18岁到38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 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在 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 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所以被称 为北方小驹。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 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 较赞同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了雅先是接受了先前的学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赫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 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论灵魂  ppt课件
• 物之具有灵魂者,所由基本上别异于物之不具有灵魂者,盍有二事— —运动与感觉。
PPT课件
5
由‘乐生遂性’到精神体系
• 乐生遂性的共同归趣:凡符合于天赋本性 的(营养与繁殖)事物,动物们便引以为 快乐而趋向之,这就叫做各种动物在宇宙 间乐生遂性的共同归趣!
• 亚里士多德有上述而展开的思想,在《灵 魂论》与《伦理学》中完成了全生物界, 配合于物身生理体系的一个精神(心理) 体系。
• ·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 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 最恶劣的禽兽。
•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 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 之人。
•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 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 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 (3)“理知灵魂”或心识,即思想灵魂,操持思 想,计算,审议的机能,为人类所独有的“精神 灵魂”。
PPT课件
7
灵魂在哪里?!
• 灵魂处于身体的最热部分,即心脏区域以内,操持“生命 热源”以实现一个活动物的营养机能(生长与繁殖)和感 觉与运动机能者,正是灵魂!
• 生理原热是从“自然(生理)火”亦称“内蕴火”发生的 。灵魂为了操持动物生体的营养功能,在心脏区域内,着 使内蕴之火,发为热量,而一经发热,这又需有冷却构造 ,为之平衡。所以陆上动物各有心脏,又各有肺,致冷功 能就由肺呼吸来运行。
13
“最博学之人”
•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
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
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
。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哲学 ppt课件

《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哲学  ppt课件
比附! 人所想到的都是此岸世界,对上帝都是否定性的,“否定神学”,只能信仰。 为基督教提供了理论的基石。
“基督教教义的叔父”,新柏拉图主义斐洛是“基督教 教义的父亲”
ppt课件
16
三、怀疑论派:否定自我意识的哲学
(一)怀疑论之父:皮浪 感性和理性都怀疑,否认一切知识。
– 但是和东方不同,证明怀疑(求知),eg:撞墙,卧马车,海上的猪-“无 所谓”,死因:90岁参军,刺杀州长。
– 西方怀疑论的内在冲动,以身试法 – 中国:难得糊涂 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不做任何判断,这就是最高的善
第五章 亚里士多德哲学 第一节 生平和著作(约前384—322)
ppt课件
1
(一)“第一实体”学说
(1)第一哲学即形向上学就是关于实体的学说,实体是所谓“有本身”或“作为有的有”亚 里士多德把实体分为第一实体和第二实体,第一实体即客观存在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即种 属概念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依赖于第一实体。
质料是潜能,形式是现实。从质料到形式的过程就是从潜能向现实转化的过渡,而这种过渡 必然以运动为环节。包含了某些自发的辩证法因素。
ppt课件
3
(三)认识论
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承认感觉之外有物存在,把感觉当作认识的起点,感觉是对外物的 反映。感觉和记忆的积累形成经验,经验进而发展为理论。但过分抬高理性的作用,认为存 在着所谓的不死的理性灵魂,在这里又陷入了神秘主义。
ppt课件
4
(四)逻辑学
(1)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把思维形式和规律看作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的规律的反 映,提出和区分了归纳和演绎的逻辑方法。
(2)列举了十个范畴,实际上提出了范畴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的思想。探索了范畴的发展序 列问题。表明认识论和逻辑学一致的特点。

亚里士多德 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 PPT课件

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他所面临的全部任务就在于 消除理念世界和可感世界之间的鸿沟,解释一般和 个别的真实关系。——而这,不仅仅是逻辑的主要 任务,也是哲学的任务。
认识事物,无非是认识它的各种属性和“是什么” 的定义。认识的形式和规则就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 论,这就是三段论推理。
亚里士多德确立了形式逻辑的基本内容,提出了形 式逻辑的三大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研究了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首创了三段论 的三种格以及规则(后来经院哲学家又加上第四格)
参见《论题篇》
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系统地为科学知识分类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分类的依据是:知识的目的
理论知识 实践知识 创制知识
是为着自身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 物理学、数学、第一哲学(神学)
是为了行动而被追求的知识。包括 伦理学、家政学、政治学
是为了创作和制造而被追求的知识。 包括修辞学、诗学、辩证法
质料因 形式因 动力因 所为因
形式因
在具体事物上质料与形式是对立的,不可转化,绝对 的;超出具体事物,质料与形式的对立就是相对的; 形式高于质料
潜能与实现
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重要的一对范畴
质料和形式是从静态分析事物的结构、回答本源问题 潜能与实现是从动态的角度,说明事物的运动、变化 和生成,宇宙万物何以生成
亚里士多德多次强调感觉和经验只能认识个别而不能认识普遍
技术
技术即知识,技术可以传授,经验不可以。知与 不知的标志就在于可不可传授。技术分为两类, 一种技术实用,另一种技术只供消磨时间而无实 用,后一种更智慧。因为它不是为了实用。
智慧
有经验的人比有感觉的人智慧,有记忆的人比有 经验的人智慧,思辨学科比创造学科更智慧。可 以称作智慧的知识应该是最普遍的、最不容易认 识的、最确定的、最善于传授的、为了自身而被 认识的、具有最权威指导作用的知识——即哲学。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本体论美学(四因说)
柏拉图对于从理念下降到现象世界中的个别 事物很少兴趣,对他来说只有纯粹的理念是 哲学知识的唯一本质对象。亚里士多德承认 科学知识必然是关于事物的普遍本质的,但 是他不停留在这一点上,他认为从普遍推演 个别是哲学的特殊任务。科学必须从一般的 不确定的东西开始,但必须进入确定的东西。 它必须解释材料,解释现象,所以它不能忽 略任何东西,即使是毫无意义的东西,因为 那里可能有知识的无穷宝藏。
回提纲
公元前343年开始,亚里士多德受 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 了13岁的太子亚历山大的老师。
回提纲
公元前336年, 亚历山大继 承了马其顿 王位,并开 始军事扩张, 征服了大片 土地。
亚里士多德则回到雅 典,在吕克昂阿波罗 神庙附近办起了“吕克 昂”(Lyceum)哲学 学校并亲自任教。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不同于柏拉图的特点在于他: 不仅是一位最高思辨的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最精
确和不知疲倦的观察者,是在这个世界上所知道的 一位最博学的人。在他的一般学说中,他认为经验 是思想的先行条件,思想材料都从知觉中产生,所 以在实践上他为自己的体系提供了广阔的经验知识 基础,将他的哲学建立在对事实材料的全面评估上。 特别是关于自然学说,他认为我们应该首先知道现 象才能寻求它们的原因。
事物成形的原则是通过质料体现形式的原则,因而必然是创造原则。形 式和质料相互关系的创造原则是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上的中心立场。
亚里士多德以“一般在个别之中”去反对以 柏拉图为代表的“一般在个别之外”,在这 点上他是正确的。但他却又认为在个别事物 之中的一般是先于个别、决定个别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先于质料,将活动的能 力、主动性、现实性都归于形式,而质料只 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可能性。这就是使得他存 批判了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念论后, 自己也同样陷入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本原因。

《西方哲学智慧》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PPT课件

《西方哲学智慧》第五讲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PPT课件
即“形式”是第一实体。 《形而上学》第十二卷认为理性-神是最高实
第五讲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 上学
2012年03月
1
2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3
亚里士多德 (Aristoteles,公元前384-322年)
《工具论》 《物理学》 《论灵魂》 《形而上学》 《尼各马可伦理学》 《政治学》 《论诗》
4
5
“我们不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去寻找一个哲学 系统。亚里士多德详述了全部人类概念,把它们加 以思考;他的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在整体的某些特 殊部分中,亚里士多德很少以演绎和推论迈步前进; 相反地他却显出是从经验着手,他论证,但却是关 于经验的。他的方式常是习见的方式,但有一点却 是他所独具的,就是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他是始 终极为深刻地思辨的。”
37
洛克:实体
如果我们问一个印度人: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支撑 着的?他会回答你:世界驮在一头大象的背上。如果 你再问他:大象是由什么东西支撑着的?他会回答你: 大象站在一个大龟的背上。假如你再问他,大龟又是 由什么支撑着的?那位印度人便无言以对了,不过他 会告诉你:我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但是肯定有什么东 西支撑着它。洛克解释说,这个我们不知道是什么的 东西,就是实体。
29
“存在”不可定义。 我们不可能认识存在“是什么”,只能认识存在 是怎样存在的,这就是存在的意义或“存在方式”。 存在有两类意义,亦即“偶然的意义”和“本然的意 义”。“本然的意义”就是必然为存在所拥有的意义 或存在方式。 于是,亚里士多德就将形而上学的任务确定在研 究“存在”的本然的意义或存在方式上,他也称之为 “范畴”。
“创制知识”(poietike)是为着创作和制造而被 追求的知识,包括“修辞学”、“诗学”和“辩证 法”。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亚里士多德PPT课件

他把职业性的技艺与今日称之为美的艺术加以 区别,称史诗、戏剧、音乐、绘画、雕刻等美 的艺术是“摹仿”或“摹仿的艺术”。柏拉图 则将两者都看成技术制作,认为只有来自神的 灵感的艺术才与技术有区别。他扩大了“摹仿 艺术”的范围,把颂歌包括在“摹仿的艺术” 之内,就是说,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摹仿”, 不承认有来自神的灵感的颂神艺术和摹仿艺术 的区别。他认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 一实体”,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离开具体存在 的所谓“理式”,肯定了艺术摹仿的对象本身 是真实的存在,提出摹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 人”,是人的性格、感受和行动。
4、.悲剧的突转与发现
他所谓“突转”是指要安排一些行动, 是主人公突然由顺境急转为逆境;所 谓“发现”是指让行动揭示主人公由 顺境转为逆境的潜在的秘密的原因, 这样才能使观众惊奇,形成怜悯与恐 惧的心理,达到悲剧的效果。
5.悲剧冲突的本质——“过失说”
在他看来,悲剧人物必须善良,不善良不能引起观众 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悲剧冲突的本质是好人犯了错误, 这就是“过失说”。希腊悲剧人物的错误有两种,一 种是明知故犯,如《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一种是不 知误犯,如俄狄浦斯。他推崇后者的写法。
第四,悲剧“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感情得到陶冶”。
2.悲剧六个成分
他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情节、性格、思想、言词、 形象和歌曲。认为最重要的是情节,因为他认为,第 一,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模仿的对象决定的,在 他看来,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人的行动。“悲剧 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 不失为悲剧。”第二,情节重于性格是由悲剧的目的 决定的。他认为悲剧艺术的目的在于使人引起怜悯与 恐惧之情,达到“惊心动魄”的效果。要达到这种效 果,关键是组织情节,主要靠“突转”与“发现”来 实现。

亚里士多德.ppt.

亚里士多德.ppt.

柏拉图逝世后,亚里 士多德离开阿卡德米 学园,来到阿塔尔尼 亚城,便开始了他的 科学研究工作。 他研究的兴趣和范围 十分广泛,对当时所 能涉及到的学科都做 过研究,因此被称为 “百科全书式的学 者”。
①确定了哲学的研究对象。 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 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 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 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 争论的中心。
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前384 前367 前347 前343 前336 前335 前323 前322
出 生
求 学 雅 典
( 柏离 拉开 图雅 死典 )
大成 王为 子亚 老历 师山
马 希其 腊顿 征 服创重 Biblioteka 立 返 雅次 学 雅 典离 园典 开
逝 世
“北方 小驹”
“学院 之魂”
“博 学家”
德国著名学者海德 格尔评述亚里士多德 的生平: “亚里士多德出生, 思考,而后死去。”
①三段论 作用: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 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 之中。
①《尼各马可伦理学》探 讨了道德行为发展的各个 环节和道德关系的各种规 定等问题。该书是西方伦 理学史上第一部伦理学专 著,是西方近现代伦理学 思想的主要渊源之一。 ②提出“中庸之道”的理 论。
(1)“一个三段论推理的结论是从两个前提得到的,不多于两个前提。 因为三个名词构成两个前提。” (2)“每一个论证都是通过三个名词,并且不多于三个名词来进行 的。” (3)“在所有的三段论中,前提之一必须是肯定的,不然,形成一个 三段论就是不可能的,或者它并不论说到所提出来的主词,或者原来的 见解被认为是预定的。” (4)“在每一个三段论中都必须有一个全称命题,并且只有在所有的 前提都是全称的时候,才能证明一个全称的陈述,而一个特称的陈述则 从两个全称前提或仅仅一个全称前提就得到证明了,故如果结论是全称 的,则两个前提也必然是全称的,但尽管两个前提都是全称的,而结论 并不全称也是可能的。” ──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前分析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作:逻辑学
逻辑学著作:
• Categories (10 classifications of terms) • On Interpretation (propositions, truth, modality) • Prior Analytics (syllogistic logic) • Posterior Analytics (scientific method and syllogism) • Topics (rules for effective arguments and debate) • On Sophistical Refutations (informal fallacies)
亚里士多德
西方哲学史第四讲
漫步学派peripatetic school
漫步学派
吕西昂学园遗址
分期和著作
• 柏拉图学园时期 (B.C. 367-347) • 过渡时期( B.C. 347-335) • 吕克昂学园时期( B.C. 335-322)
逻辑著作;自然科学著作: 形而上学著作: 伦理学和政治学著作: 美学著作: (著作与口头教育;讲义式著作)
它科学只是截取存在的一部分及其独有属性。
• 一般本体论探究存在者存在的原因和原则,考察属于存在者本身 的固有范畴,例如:“一”,“多”,“同一”,“相似”、 “差异”,等等。
• 探究适用于所有“作为存在者的存在者”的普遍原则,这些原则 中的最基本原则是不矛盾律。
作为关于实体的理论的形而上学
• 存在(being;that which is)是什么,也即实体是什么? • Substance,中译“本体”或“实体”。实体是存在者,是由于
著作:自然科学
动物学和自然史著作: 1. History of Animals (physical/mental qualities, habits) 2.On the parts of Animals 3. On the Movement of Animals 4. On the Progression of Animals 5. On the Generation of Animals 6. Minor treatises 7. Problems
反驳诡辩(辩谬篇)
逻辑学:范畴
• 范畴:不能被进一步还原的基本概念
形而上学:内容和结构
形而上学:13个主要问题
作为一般本体论的形而上学
• 存在是一切存在者所共有的属性。形而上学是研究存在者之为存 在者的科学,研究”作为存在者“是什么意思?
• 一般本体论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及存在之本性的科学;其
• 亚里士多德追问:相如何脱离具体事物存在?具体事物如何分 有相?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形式和质料统一于实体。
•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哲学王主导的政府;亚里士多德提倡的政府 形式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混合政府。
• 柏拉图认为诗歌远离真相,诗人使得灵魂败坏;亚里士多德认 为诗歌比历史更具有普遍性,悲剧具有净化灵魂的作用。
心理学著作: 1. On the Soul (explains faculties, senses, mind, agination) 2. On Memory, Reminiscence, Dreams, and Prophesying
著作:哲学
哲学著作: 1.Metaphysics (substance, cause, form, potentiality) 2. Nicomachean Ethics (soul, happiness, virtue, friendship) 3. Eudemain Ethics 4. Magna Moralia 5.Politics (best states, utopias, constitutions, revolutions) 6. Rhetoric (elements of forensic and political debate) 7.Poetics (tragedy, epic poetry)
其自身的原因而不是和外在于它的事物的联系。实体是独立的。 无论在定义中,还是认识中,实体都是居先的(“不陈述一个 东西,而别的东西都陈述它的那个东西)。 • 实体先于范畴;实体是范畴作用于其上的东西(分别对应主词和 谓词)。一个东西不是所有特定性质的总和,在所有这些性质之 下存在着某样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使实体成为实体的东西,它 把诸性质结合于其上,是归属这些性质的基底(substratum)。 • 研究实体从可感之物出发,再看有没有不同于可感实体的实体。 亚里士多德最终否定了抽象实体(如数)的实在性。(第一)实体 是个体事物,虽然不可定义,但能够通过直觉或感知被认识。
亚里士多德主义
• “The Philosopher”. • 所有知识领域的大师 • 目的论与中世纪世界观 • 传统逻辑学就是亚里士多德逻辑 • 存在与本体论 • 德性伦理学的复苏
逻辑学:结构
• 绪论:词项(范畴篇)和命题(解释篇) • 推理的结构:三段论(前分析篇) • 推理的特征与科学知识(后分析篇) • 论辩推理(论辩篇)
对科学的分类: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 科学分为理论科学、应用科学和生产科学
• 理论科学:以为了自身的知识为目标 包括形而上学(神学)、自然科学和数学
• 应用科学:以指导行动的知识为目标 包括伦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修辞学
• 生产科学:以用于使某物变得有用或美为目标 包括诗学
与柏拉图的关系:吾爱吾师
• 柏拉图认为存在两个分离的世界: 相的世界(不变的可知世界) 现象世界(变化的可感世界)
著作:自然科学
物理学和自然哲学著作: 1.Physics (explains change, motion, void, time) 2. On the Heavens (structure of heaven, earth, elements) 3. On Generation (through combining material constituents) 4. Meteorologics (origin of comets, weather, disaste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