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西方新闻媒介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西方新闻媒介的功能

一、名词解释

1.监视环境

答:监视环境是指新闻媒介准确地、客观地反映现实社会的真实情景,再现周围世界的原貌及重要发展的功能。社会犹如一个生物有机体,必须时刻监视周围的环境以确保生存的需要。新闻媒介经常向受众发出某些即将到来的危险的预告,向我们提供有关经济、公众与社会的重要新闻等,帮助受众确定自己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监视环境要求准确、客观、及时。

2.“魔弹论”或“靶子论”

答:人们认为新闻媒介具有横扫一切、难以抵御的传播威力,而受众则处于被动挨打、不堪一击的地位。新闻媒介的信息就是“魔弹”,而受众只是应声而倒的“靶子”。这一理论直接产生于受众的“恐惧遗传”,其问世的关键在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宣传战和围绕它进行的大量宣传研究;“大众社会”的假设是“魔弹论”产生的前提。

3.舆论领袖

答:舆论领袖是指那些接触传播媒介较多、热衷选举、关心政治问题的人能够在人际交流中对周围选民的态度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的人。他们上通媒介,下连公众,其传播更具针对性、灵活性,更易为受众接受。

4.二级传播

答:“二级传播”理论是拉扎斯菲尔德及其同事1940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的关于总统竞选宣传调查而取得的意外收获。它是指概念往往先从无线电广播和报刊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再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这种由“大众传媒——舆论领袖——受众”构成的传播过程被称为“二级传播”。

5.议题设置理论

答:议题设置是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有几个因素对新闻媒介实现议题设置具有重大影响:议题本身的重要性;媒介报道时间的长短;地理的临近性;意见、消息来源的可靠性。

6.沉默的螺旋模式

答:沉默的螺旋模式是由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旨在探讨和论述舆论的形成。构成这一模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大多数人力图避免因单独持有某种态度和信念而造成的孤立。因此,认为自己属于持非主导观点的人由于害怕孤立而保持沉默。沉默的人越多,另一派就越占优势。而事实上,在大众传播的压力之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持非主导观点的人数量会逐渐减少。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地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

7.使用与满足

答:这是以“受众”为中心,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来衡量媒介效果的

理论。它与从传播者的角度研究理论的国完全不同。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受众使用媒介的动机包括解闷消愁、人际关系、确认自我和监视环境。

8.选择性理论[南开大学2009年研;上海财大2009年研]

答:选择性理论是大众传播受众研究的一个重要理论,是指受众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选择性理论的存在说明,受众在大众传媒面前并不完全被动,而具有某种能动性,大众传媒并没有随心所欲地支配和左右受众的力量。

9.创新扩散理论[西安交大2008年研]

答:创新扩散理论是指主要研究大众传播对新技术、新观念推广所发挥的作用的理论。1973年,美国传播学家罗杰斯和休梅克在《创新的传播》一书中对“创新扩散”理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四个阶段的说法:①知晓——个体意识到创新的存在,并对创新的功能有所了解。②劝服——个体对创新形成一种赞成或反对的态度。③决策——个体从事于导致对采纳或拒绝创新作出选择的行动。④证实——个体谋求加强他已作出的创新决策。西方学者一般认为,大众传播在“知晓”、“劝服”两个阶段可以发挥相当的影响力;而对“决策”、“证实”的影响力很小。所以,为了推广新技术、新观念,必须把大众传媒和亲身劝服结合起来。

10.文化霸权理论

答:文化霸权理论由葛兰西提出,他认为,任何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有两种霸权,即政治社会的政治霸权,包括军队、法庭、警察,通过暴力实施统治;另一个是市民社会的“文化霸权”,即智慧与道德的领导权,其本质是具有统治性的意识形态。大众传播通过新闻报道,通过它们倡导的大众文化等各种样式,建构并维护着统治性的意识形态。

11.拟态环境[暨南大学2010年研]

答:拟态环境是说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概念,由美国学者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是指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12.新闻建构理论

答:新闻建构理论是从“拟态环境”的概念中转化过来的。新闻建构理论认为,受众头脑中的现实世界就是大众传媒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报道建构出来的。这种建构出来的现实世界并不是虚构的,在微观层面上,每一条新闻可能都是真实的或接近于真实。但新闻报道把某些事实凸显出来,遮蔽某些事实,从而来完成建构。新闻建构是各种力量和各种意识形态博弈的结果。与拟态环境理论相比,新闻建构理论更强调新闻建构者的自觉意识。

13.含义论

答:含义论是从社会学角度对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提出的理论之一。含义论把行为当作

内心理解的产物,也就是说,个人行为是个人对我们文化具有共同解释的符号、形象或事件的意义理解的产物。含义论倡导者认为有三种“世界真实”:客观世界真实;媒介通过连续不断报道而呈现的世界真实;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受众的行为是从其内心对世界的理解出发的。而受众内心存在的世界真实一方面来自对客观世界的亲身感受,另一方面则深深受到媒介的影响。不少研究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人员集体确定对社会现实的解释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即媒介对现实的描绘在含义的确定、延伸、替换和稳定这四个方面发挥了主导效应。

14.模式示范论

答:模式示范理论认为,大众传播能够描述模式化的行为。受众与媒介内容的接触,为自己提供了一种学习的对象,可以从中学得一系列行为方式,这些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成为人们处理反复出现的问题的永久性方式之一部分。也就是说,媒介内容对受众的行为具有模式化的示范效果。

15.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复旦大学2014年研;上海大学2013年研;上财2007年研;北大2006年研)

答:“培养理论”(cultivation theory)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也称培养分析、涵化分析。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了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