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高考题
近十年考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考试题
![近十年考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072984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7f.png)
近十年考过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高考试题单选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0多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世居广西的12个民族心相连、手相牵,共同缔造了一个文明和谐的大家庭。
可见在我国( )A.逐步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B.民族差异已经消除C.伴随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民族问题已经消除D.各民族逐渐走向大同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这充分说明了( )A.我国宗教是信教群众自办的事业B.我国宗教团体是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C.我国依法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D.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012年7月18日,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1周年文艺晚会在拉萨举行。
舞台背景处的大屏幕上,西藏61年来发生的重大事件一幕幕呈现:“十七条协议”签订、首次选举人大代表、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奥运火炬登顶珠峰……西藏61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充分说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有利于( )①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消除民族差异,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③增强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④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在国家法律、政策的保护下,西藏目前有宗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一年中约有150多个大小节日和吉日,大都与宗教文化有联系。
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1】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通过立法、司法、行政等手段,有效地保护了西藏文物古迹、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这有利于( )①保护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活动②引导教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③使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范围④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小题2】目前,到拉萨的大昭寺、布达拉宫等宗教场所观瞻朝拜成为世界屋脊上最大的旅游景观。
到宗教场所旅游的游客必须( )①做到文明旅游②及时宣传无神论③自觉反对民族分裂行为④团结教徒,信教爱国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名校名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名校名题-《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https://img.taocdn.com/s3/m/4b334544f524ccbff0218408.png)
一、单项选择题1.(2019成都经济开发区实验中学)2017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绩。
这离不开党中央的英明决策,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真情帮助和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
内蒙古发生巨变的原因有()①自治区拥有了高度自治权②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③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④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D解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故题肢③说法正确;内蒙古发生巨变,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真情帮助和自治区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奋斗,这是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体现,题肢④说法正确。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拥有一定的自治权,但并非拥有高度自治权,题肢①错误;坚持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原则与内蒙古发生巨变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题肢②排除。
故答案为:D2.(2019南宁市第二中学)毛南族人口较少,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
这表明()A.扶贫开发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B.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C.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D.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利益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历经30年扶贫开发,该县贫困发生率已由77%减少到目前的15%,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987年的27倍和40倍,表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B符合题意。
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少数民族自力更生,实现本民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A错误。
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自治权,C错误。
材料侧重于通过扶贫开发,减少了该县贫困发生率,实现了该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D不符合题意。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广西卷)Word版含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广西卷)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15697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0.png)
由材料“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建水县务工,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增进民族交融、推进产业专业化发展,②③正确;由材料“葡萄的种植、修剪、疏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可知,邻近五县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从事葡萄种植、修剪、蔬果、采摘、包装等附加值较低、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环节,故人口流动对建水县加快生产智能化作用不大,①错误;数万劳动力流入建水县,会加剧当地人地矛盾,不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④错误。故本题选C。
3.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
A.农业结构差异B.文化习俗相近C.人口分布不均D.交通联系便捷
4.人口流动有利于建水县在乡村振兴中()
①加快生产智能化②增进民族交融③推进产业专业化④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建水县葡萄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用工需求大”、“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可知,传统农业县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经济效益低下,当地农民收入较低,建水县葡萄的种植、修剪、蔬果、采摘、包装等生产环节用工需求大,吸引了邻近的五个传统农业县数万劳动力前来务工,综上,邻近五县劳动力向建水县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县际间农业结构差异,A正确;文化习俗相近、交通联系便捷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根据材料无法判断该地区人口分布状况,C错误。故选A。
【点睛】汽车是增长最快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所排放的废气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化学物质,能引起光化学烟雾对动植物有影响,甚至对建筑材料也有影响,并且大大降低能见度影响出行。绿色出行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地球生态环境。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高考真题课课练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高考真题课课练](https://img.taocdn.com/s3/m/f01a9b771711cc7931b7161f.png)
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高考真题课课练1. (2012高考上海卷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自治机关可以A.享有行政管理权、独立立法权和司法权B.根据本地实际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C.同外国签订双边经济、文化、科技等协定D.自行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2. (2012高考江苏卷17)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
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
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A.和睦相处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C.一律平等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 (2012高考海南卷13)某景区利用当地著名佛教庙宇进行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出现了商业开发过度、管理不规范以及“僧人”摆地摊、占卦算命等问题,当地政府为此制定景区游览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方案,进行整改。
规范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①能够拓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发展文化生产力②能够消除封建迷信活动,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③有利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④有利于消除信教群众与非信教群众信仰上的区别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 (2012高考大纲版全国卷34)目前,新疆有清真寺、教堂、佛道教寺庙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万座、宗教教职人员2.9万多人。
西藏有佛教活动场所1700多处,住寺僧尼约4.6万人,僧俗信教群众每年组织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每年到拉萨朝佛敬香的各族信教群众达百万人次以上,由此可见①宗教信仰的本质已经发生变化②各民族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③宗教信仰具有相同的阶级基础④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5. (2012高考江苏卷18)我国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他们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
2024年安徽高考政治试卷
![2024年安徽高考政治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7419b6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2.png)
选择题1.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协商民主(正确答案)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 下列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正确答案)B. 依法治国仅指国家层面的法治建设C.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矛盾D. 依法治国不包括社会治理法治化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坚持的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体现为:A. 仅对发达国家开放B.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正确答案)C. 限制外资进入关键领域D. 单纯追求出口导向型经济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正确答案)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矛盾5. 下列哪项不属于新发展理念的内容?A. 创新B. 协调C. 封闭(正确答案)D. 共享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属于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A. 富强B. 民主C. 爱国(正确答案)D. 公正7. 下列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表述,正确的是:A. 仅限于亚洲国家参与B. 旨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发展(正确答案)C. 是一种排他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D. 主要关注文化交流,不涉及经济建设8. 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A.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正确答案)B. 限制非公有制经济规模C. 将所有企业国有化D. 仅发展高新技术产业9. 下列关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A. 宣告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全面实现B. 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概念C. 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正确答案)D. 标志着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19年高考地理区域地理19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专项练习含答案
![2019年高考地理区域地理19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专项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2159c84693daef5ef73dc3.png)
第三部分第十九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目标达成作业一、单项选择题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了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如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省区全部属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是()A.甘肃、青海、云南、新疆B.湖南、湖北、重庆、广西C.吉林、河南、重庆、江西D.四川、贵州、山东、辽宁解析: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从图中可以看出:位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的包括渝、川、鄂、湘、皖、赣、陕、甘、宁、豫、云、贵、桂14省区。
B正确。
答案:B2.关于“新三大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B.将资源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C.将技术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稀少的远西部地带D.将部分高能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解析:西部地带经济、技术欠发达,但资源丰富。
今后主要承接东部地区转移的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可以接纳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
故D正确,C错误;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生态脆弱的远西部地带会造成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A错误;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已属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产业结构需要升级转型,今后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而不是资源密集型企业,B错误。
答案:D读我国黄河流域六省区的人口(2015年)与面积比较图,完成3~4题。
3.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为()A.青海B.甘肃C.陕西D.山西解析: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读图可知,在图示六省中,青海人口最少,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
答案:A4.与山西相邻的M省区应是()A.四川B.宁夏C.河南D.内蒙古解析:M省区人口数最多,且为黄河流经省区,应为河南省。
答案:C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
据此完成5~6题。
5.关于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乙两省均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②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③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④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甲、乙两省都位于太行山以西,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但甲(陕西)省属于西部经济地带,而乙(山西)省属于中部经济地带;丙省和丁省都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地区,且都在中部经济地带。
高考政治试题分类大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高考政治试题分类大全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71628ff65ce0508763213b2.png)
2010高考政治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实施《宗教事务条例》,充分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树立宗教和谐理念,推广宗教和谐价值。
宗教和谐价值的推广是基于①宗教团体已成为联系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②信教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③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④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已完全消失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解析】我国是多种宗教并行流传的国家,各种宗教教义各不相同,宗教和谐价值可以消除不同宗教教义上的差别的说法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宗教存在和发展的阶级根源问题,故不选④,本题正确答案为A。
(2010福建卷)29.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总量由1952年的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亿元;少数民族的人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40岁以下提高到如今的70岁左右。
以上成就的取得主要归因于A.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更多的经济自治权B.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C.我国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D.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答案:B解析:题干强调的是少数民族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变化,其背后的原因主要应归功于党和国家制定了符合当地的各项民族政策,故本题选B为最佳选项,AC选项由B 引申而来。
C项陈述一种客观事实,与题意无关。
考点定位:涉及考点有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旨在通过陈述党和国家在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面作出的贡献,考查民族团结这一高考比考点。
设问与题枝都能有效考查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010江苏卷)1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立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这一事实表明①积极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得关键②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③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着优越性④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07—11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4—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07—11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4—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90ae5815a8956bec0975e3aa.png)
07-11年高考真题汇编:必修一专题4—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1.(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19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
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D.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2.(2009年上海高考24题)“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
”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3.(2007年高考山东文综14题)图9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①民族团结原则②民族平等原则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A.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4.(2009年高考山东基本能力9题)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油画《开国大典》再现了开国盛典这一历史时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该作品属于革命历史②画家吸取了传统山水画的特点③开国大典举行时中国大陆已经全部解放④毛泽东在盛典上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1年高考上海文综32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某中学团委举行“光辉历程”党史知识展览,同学们列举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重大成就如下:①中美建交②粉碎“四人帮”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香港回归。
以时间排序正确的是,以上史实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6.(2009年高考天津文综10题)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8课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必修2)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第8课时)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ed6f3c810a6f524cdbf8508.png)
原因
在我国,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 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
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族 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 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
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来自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
国家的主人
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答案 B 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建立健 全了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城市义务教育免杂费政策和进 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中央奖补政策,这体现了我国积极贯彻处理 民族关系的原则,B符合题意;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本身正确但不符 合题意,排除;大力发展经济是促进民族共同繁荣的物质保证,D错误。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 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完成下题。 变式训练2 (2014课标Ⅰ,15,4分)2010—2012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 (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26 055亿元。 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 ①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 ①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②我国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
的原则
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③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而是对他们 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进行“两个要求”“两个支持”;也不是说宗教已经不存在消极作用,而是通过对宗教进行引导,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 家作主;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 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政治及答案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政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4679b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a.png)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政治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我国国家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我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C. 我国是全民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D. 我国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A2. 下列关于我国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我国政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我国政体是基层群众自治制度D. 我国政体是政治协商制度答案:A3. 下列关于我国民主制度的特点,错误的是:A. 最广泛的民主B. 最真实的民主C. 最管用的民主D. 最虚伪的民主答案:D4. 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实行单一公有制B. 我国实行混合所有制C. 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D. 我国实行私有制答案:C5.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B. 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C.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D.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答案:C6. 下列关于我国外交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护国家利益B.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维护世界和平C.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发展对外关系D. 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是推动全球治理答案:A7.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B.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C.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D.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保障答案:A8. 下列关于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说法,错误的是:A.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B.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C.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要求D. 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外部条件答案:D9. 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A.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C.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D.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答案:C10. 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B. 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C. 教育是推动科技进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柱D. 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疆自治区2020年高考[文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新疆自治区2020年高考[文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45a9ea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8.png)
新疆自治区2020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地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地理环境有关。
图1所示区域有1700多个行政村,其中85%以上村名与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
该区域处于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据此完成1~2题。
图11.与图示区域中地名“河”“梁”“柳”相关的自然要素依次是A.水文、地貌、植被B.地貌、水文、植被C.植被、地貌、水文D.水文、植被、地貌2.图示甲、乙两地区地名中“河”“沟”“湾”等出现的比例很高,表明乙A.风俗习惯改变B.土地利用结构稳定C.人口迁徙频繁D.自然环境变化较大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图2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
据此完成3~5题。
3.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图2)。
打沟主要是为了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4.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5.近年来,该地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图3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6~8题。
图36.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7.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②③D.①④8.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如图4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
新疆自治区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新疆自治区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c33d63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52.png)
新疆自治区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
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
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
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
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
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
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
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
”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
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
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
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
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
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
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509e140687c24028915fc35d.png)
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
则”的考查。
K12教育课件
17
2.(2014·全国卷Ⅰ)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
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
政平衡制度。2010~2012 年,中央财政对 8 个民族省区(即
5 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 3 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团结,故②③符合题意;变通执行
权是民族自治机关享有的权力,自治地方的人民法院不享有
自治权,①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双语法官的培养,与民
族语言能否成为民族自治机关公务语言无关,④排除。 答案:C
[追根教材] 本题是对教材中“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
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必然性
原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因
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优越性
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
发展
K12教育课件
15
研高考——寻根觅源
1.(2017·全国卷Ⅱ)某社区有汉、回、白、彝、傣等二十多个民
族居住。每逢民族节日,各族群众都一起欢庆,“同过民族
节,众筹百家宴”。在泼水节大家到民族团结广场相互泼水
祈福,在火把节组织篝火晚会一起载歌载舞,在开斋节一起
吃馓子、油香……该社区各族群众同过民族节
()
①是各民族实现共同繁荣的有效途径 ②体现了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③实现了多民族地区社区组织的自
我完善 ④是各民族相互尊重、文化交融的生动写照
A.①②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依法保障西藏
2024年北京市高考政治真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北京市高考政治真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56051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0.png)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 下列关于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C.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C. 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足点
D. 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
答案:ABCD
5.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说法错误的是( )
A.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B.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C.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D. 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
(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4分)
答案:我国民族关系的特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在民族地区发展中所采取的措施。(6分)
答案:我国在民族地区发展中所采取的措施: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保障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
6.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之间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亲密关系。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同时,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保障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权利。
B.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案-2025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https://img.taocdn.com/s3/m/67a8e3d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b.png)
年级:高三学科:政治授课教师:高三政治组授课时间: 2024.9.26 授课题目 6.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型新授教具PPT课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解释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能力正确阐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明确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
情感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性义务,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
教学重点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原则);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3.我国的宗教政策。
教学难点 1.我国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要求。
板书设计手写,拍照后将图像插入到附件中。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思议展评检其他时间(分钟) 3 12 6 8 8 3一、导以提问的方式回顾上节课的重难点知识:1.政党制度的基本方针2.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哪里3.政协的职能二、思通过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内容。
(一)基础感知1.我国民族格局的特点2.民族关系、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自治权4.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如何坚持和完善?5.我国处理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二)探究未知1.(2023·广东·高考真题)某民族自治县围绕本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署,充分利用各种扶持政策,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使该县各方面事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攀升。
由此可见( A )①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②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③该县积极利用相关政策促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④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状况取决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优惠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4年西藏自治区迎来民主改革65周年。
6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了从1959年的1.74亿元到2023年的2392.67亿元的跃升,2023年西藏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83元。
2024年高考真题 地理 新课标卷 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 地理 新课标卷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20b0b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f.png)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新课标卷(适用于河南省、山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双凤村传统民居的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A.适应潮湿环境B.便于就地取材C.充分利用空间D.追求视觉美观3.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①均衡性②经济性③公益性④文化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B2.C3.D【解析】【1题详解】由左图可知,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大多沿溪流分布,B正确;由左图可知,传统民居的分布穿越了3条等高线,并未平行于等高线分布,A错误;公共建筑物分布在河流的下游,仅有零星几户靠近分布,C错误;公路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修建的,传统民居修建时间更早,不可能沿公路分布,D错误。
故选B。
【2题详解】由图可知,湖南永顺县地处山区,平地面积狭小,建筑空间有限,双凤村传统民居转角设计主要是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空间,C正确;采用吊脚设计,通风良好,能够适应潮湿的地理环境,A 错误;当地多竹木分布,建筑的主体采用竹木结构,便于就地取材,B错误;传统民居的设计之初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并非追求视觉美观,D错误。
故选C。
【3题详解】摆手堂(含土王祠)、风雨桥为双凤村村民进行公共活动和交流提供场所,这体现了乡村公共空间的公益性和文化性,③④正确;风雨桥和摆手堂主要是村民活动的场所,不以经济活动为主,没有体现乡村公共空间的经济性,②错误;摆手堂和风雨桥集中分布在溪流的下游,无法体现均衡性,①错误。
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专项训练5(含答案)
![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专项训练5(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cd718e3b3567ec112d8a5f.png)
2021年高考政治二轮专题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专项训练51.成立自治区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各项事业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生产总值较70多年前增长642倍(人均增长近145倍),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
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成就()①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成功实践②是民族区域自治形成的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③是因为自治区人民享有法律赋予的高度自治权④是自治区各族人民艰苦创业、守望相助的结果A.①②B. (D④C.②③D.③④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新躺实际和专利事业发展需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订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
这说明( )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本地区的教育事业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少数民族人民享有当家作主的权利③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高度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职权④民族自治地方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3.物换星移一甲子,塞上江南展新颜。
2018年金色时节,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60周年。
60年来,宁夏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经济总量增长1052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9倍,贫困发生率下降到6%。
这表明()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力②我国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赋予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文化、司法等自治权④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②④4.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国家的所有民族只有精诚团结,才能自立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和发展。
下列做法能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有( )①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积极行使了变通执行权②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积极行使经济自治权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④只在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A. ②③B. ①③C. ①④D. ②④5.在云南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傣族与其他民族在日常牛活中结交成为“宾弄赛嗨”(孟连傣语,指“没有血缘但像亲戚一样的朋友”)的关系。
师说政治小本高考版电子版
![师说政治小本高考版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f5c1e40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73.png)
师说政治小本高考版电子版1、74.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民族政治制度。
*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7. 第二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工业由大变强。
* [单选题]*A、走出去B、引进来C、强强联合D、技术进步(正确答案)3、86. 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现代生产力系统的渗透性因素是指()。
[单选题] *A.教育(正确答案)B.管理C.生产资料D.自然科学5、62.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们在行使同级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拥有自治权。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关于新时代历史机遇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 *A.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的机遇B.实现攻坚脱贫一个也不能少的关键期C.发展大国关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期D.中华民族强起来、实现伟大复兴的机遇(正确答案)7、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叫()。
[单选题] *A.内因(正确答案)B.外因C.主流D.支流8、64. 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通过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来的。
*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单选题] *A.“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正确答案)B.“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D.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10、必修1? 深度检测? 单选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单选题] *A.依法治国新的伟大工程B.全面小康新的伟大工程C.深化改革新的味道工程D.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正确答案)11、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这五个经济特区()[单选题] *A.实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B.享有高度自治权C.率先实行国有制企业改革D.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正确答案)12、83. 某企业老板煽动员工围攻、殴打征税人员,这是抗税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5周年,9月8日,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五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 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材料一: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为西藏与全国一起实现共同进步与发展创造了基本 前提。 材料二:1965年7月24日,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正式成立西藏 自治区的请示报告》。当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西藏自治区 正式成立。从此西藏发展进入快车道,西藏社会开启新纪元。 材料三:2015年8月24日中央举行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强调,坚持党的治藏方略,坚定不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 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定不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2015年9月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发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成功实践》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西藏生产总值由 1965年的3.2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20.8亿元,增长281倍。在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西 藏自身不懈努力和全国的大力支持下,今天的西藏,交通通讯、居住环境、医疗卫生、 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和全面进步。
结合材料,说明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据,并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12分) [来源:学_科_
网]
课内探究
1、根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西藏 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国情和西藏的实际,是国家的集 中统一领导与西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 凝聚力,促进国家富强和西藏的繁荣,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2、作用:使西藏自治区充分享有广泛的自治权,保障了西藏人民 当家作主的权利;能够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加强 了西藏的社会建设;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