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学习——基础知识储备
小说知识储备
![小说知识储备](https://img.taocdn.com/s3/m/106f842358fb770bf78a552d.png)
现代文阅读知识储备小说的基本知识考点——《考试说明》:1.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主题的概括。
2.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3.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句表现力的品味。
4.作品形象的欣赏,作品内涵的赏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
5.对作品所表现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
6.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
7.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
8.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小说的基本知识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的形象。
人物与事件是文艺作品中的重要因素,人物一般地说是组成艺术形象的主体、核心。
叙事性文艺作品大多是通过对人物和人物的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生活意义、展现人生理想的。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
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应当体现出人物行为之间的冲突。
环境:指文艺作品中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特定社会环境,即主人公和周围人物所形成和辐射出来的具体关系。
习惯上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小说的主题也叫“主题思想”。
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
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
(狭义)指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社会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
(广义)指题材概念,是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如改革主题、战争主题等。
3、环境、情节、人物和主题之间的关系三、考试命题类型(一)、按小说内容分1、人物形象题2、情节概括题3、环境作用题4、主题分析题(二)、按命题方向分1、作用(妙处、好处、效果)题2、人物形象题3、人称题4、情节分析题5、行文结构题6、环境题7、主题分析题8、语言理解题9、艺术技巧题10、赏析题11、探究题题型分析一、作用(妙处、好处、效果)题【1】、标题作用题1、线索作用。
小说基础知识
![小说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a84aab7c77da26925c5b049.png)
3、欣赏小说
(1)、欣赏小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欣赏 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体味其 思想内容、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 (2)、欣赏人物形象,可从两个角度入手: 一是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 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因人物的性格通过完整的 故事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二是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 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人物的成长变化、 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共性+个性
如祥林嫂: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勤劳、善良、朴实
共性
倔强、愚昧、麻木
个性
(3)、学习小说中人物语言的口语化、个性化的特点。
欣赏小说的语言,必须细细咀嚼,细心品味,通过 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之处,领悟其 言外之意、含蓄之美,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如 何 鉴 赏 小 说
1、小说的定义
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 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等。 (2)、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 题的作品,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 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3eb0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2.png)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1. 故事结构:小说写作中的故事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一个完整的故事应该包含起承转合的元素,包括引起读者兴趣的开篇,逐渐发展的中间部分,高潮以及合理的结尾。
初学者需要学习如何构建合理的故事结构,使读者能够跟随故事情节发展,并产生共鸣。
2. 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故事中的核心,因此人物塑造也是写作中的重要基础。
作家需要创造出真实、有血有肉的角色,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并与他们产生情感联系。
人物的性格、外貌、经历、动机等方面都需要考虑,让角色具有独特性和可信度。
3. 语言运用:小说是用文字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因此语言运用是非常关键的基础知识点。
作家需要掌握文字表达的技巧,包括词汇选择、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以达到传达情感和意图的目的。
恰当的语言运用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场景描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可以营造出小说的环境和氛围,使读者能够沉浸在故事中。
作家需要学会运用形象、细腻的语言来描绘不同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气候、景物等,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场景感。
5. 冲突与张力:冲突与张力是小说故事的推动力,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要素。
作家需要在故事中设置冲突与张力,如内心冲突、人际冲突、情感冲突等,通过适度的紧张感让故事更具吸引力。
同时,作家也要掌握如何处理冲突与张力的转折与消解,以保持故事的发展和平衡。
6. 主题与意义:每个小说都应该有一个主题或者传达一定的意义。
作家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意义,并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来呈现。
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意义可以让故事更加有深度和内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小说写作的基础知识点远不止这些,但掌握了以上的要点,可以帮助写作者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
![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5a1e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d.png)
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体的文学体裁,通过文字表达想象力和情感的一种文学作品。
下面,我将从小说的定义、类型、结构及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小说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
它通常通过对人物性格、行为、情感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来展现生活的精彩与深刻。
小说具有虚构性、叙事性、艺术性和传播性等特点。
二、小说的类型1.按照题材和内容划分(1)言情小说:以描写爱情与婚姻为主题的小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武侠小说:以武林江湖为背景,描写武功高强的英雄豪杰的冒险故事,如《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等。
(3)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背景,展现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形象,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4)科幻小说:以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为情节内容,描写未来世界的想象故事,如《三体》、《流浪地球》等。
(5)恐怖小说:以鬼怪、怪物、灵异事件等恐怖元素为内容,以引起读者的恐怖心理,如《咒怨》、《红字》等。
2.按照构思和写作方式划分(1)长篇小说:篇幅较长,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短篇小说:篇幅较短,情节简洁,突出某一事件或心理,如《啊Q正传》、《柳亚子小说选》等。
(3)连载小说:将整个故事拆分成多个章节,逐步连载,如网络小说《万能小黑卷》等。
三、小说的结构1.情节结构:小说情节结构包括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和结局五个基本部分。
其中,开端是故事的起点,发展是故事的推进,转折是故事的关键点,高潮是故事的紧张部分,结局是故事的结束。
2.人物结构:小说中的人物结构包括主角、配角与一般角色。
主角通常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他们的命运和成长是故事的核心;配角对于主角的成长有一定作用,与主角互动;一般角色是故事中的背景人物,没有太多的故事性。
3.环境结构:小说的环境结构包括时间与空间。
时间是故事发生的年代和时间段,空间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空间环境。
小说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小说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17e61d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8.png)
小说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一、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以虚构的故事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作品,通常以散文的形式呈现。
小说的特点包括:虚构性、叙事性、情节性、语言的艺术性等。
小说的种类繁多,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
二、小说的结构和构思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和时间结构等。
在构思小说时,作者需要确定故事的主题,设计故事情节,构建人物形象,并确定故事的时间和空间背景。
三、小说中的叙述方法和语言技巧小说可以采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或混合叙述的方法。
在叙述中,可以运用描写、对话、心理刻画等手法,展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语言技巧方面,小说家要善于运用比喻、象征、对比等修辞手法,传达情感和思想。
四、小说的创作流程小说的创作流程包括构思、写作、修改和润色等环节。
作者在构思时需要考虑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逻辑性,写作时要注重语言的精炼和艺术性,修改时要对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进行修正和提炼。
五、小说的阅读和鉴赏阅读小说要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鉴赏。
读者需要理解故事主题,品味作者的写作技巧,思考小说所揭示的人生哲理和社会现实。
六、小说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于人们的情感和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优秀的小说作品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精湛,还能够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和多样,激发人们的思考和创作。
七、小说家和作品小说家是指以创作小说为生涯目标的作家,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职业类型。
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其作品反映了自己的个性和思想情感。
以上是关于小说文学的一些常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小说文学的理解和创作有所帮助。
写小说知识点归纳总结
![写小说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561f34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e.png)
写小说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章:小说的基本概念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虚构性的文学体裁,是作者通过文字来表现人物、情节和思想感情的艺术性创作。
小说主要以叙事形式展现,包括了对人物形象、情节、背景、心理的描写和塑造,是一种直接表现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的文学形式。
2.小说的特点(1)虚构性:小说是一种虚构性的文学形式,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塑造出一个虚构的世界。
(2)叙事性:小说以叙事的形式展现,通过对情节的描述,展现人物的形象和故事的发展。
(3)多样性:小说的内容、形式、风格等都具有多样性,可以根据不同的题材和风格进行创作。
第二章:小说的分类1.按题材分类(1)文学小说:以艺术性、思想性为主要特点,表现作者对生活和人物的深刻思考和表现。
(2)言情小说:以描写男女之间爱情为主题的小说,情节多为温馨甜蜜。
(3)军事小说:以军事故事为主题的小说,主要以战争、军事为背景,展现出战争和军队生活的严峻与英勇。
(4)历史小说:以历史故事为主题的小说,通过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描述,展现出历史的风貌和人物的传奇。
2.按体裁分类(1)长篇小说:篇幅较长的小说作品,一般情节复杂,描写细致。
(2)中篇小说:篇幅一般在10万字以内的小说作品,情节较长且广泛。
(3)短篇小说:篇幅较短的小说作品,情节简洁,描写精练。
3.按读者对象分类(1)成人小说:以成人为对象进行创作和阅读的小说作品,内容和题材多种多样。
(2)青少年小说:专门为青少年读者进行创作和阅读的小说作品,题材内容适合青少年的阅读。
4.按叙事技巧分类(1)第一人称叙事:故事是由主人公自身视角出发,以“我”为主人公展开叙述。
(2)第三人称叙事:故事的叙述者不是主人公,而是一个旁观者或者旁白的形式。
第三章:小说的创作技巧1.人物的塑造人物是小说中的灵魂,在小说创作中,要注意对人物的塑造。
人物包括主角、配角等,需要塑造出具有生动性和鲜明个性的角色,塑造人物要有特点、要有生命力,要符合整个故事情节。
小说的全部知识点总结
![小说的全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581d5a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f.png)
小说的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小说的定义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是以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为主要内容,通过对生活现实或者幻想世界进行描述和描绘,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的一种文学作品。
小说是一种以叙述的形式来进行表现的文学作品,通常按故事情节的复杂程度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二、小说的结构1. 故事情节安排: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成的,包括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尾等环节。
2. 人物关系发展:小说的人物关系发展是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冲突,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小说的分类1. 按题材分:小说可以按照题材的不同分为爱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等。
2. 按叙述方式分:小说可以按照叙述方式的不同分为第一人称叙述小说、第三人称叙述小说等等。
3. 按篇幅分:小说可以按照篇幅的不同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
四、小说的构思1. 选定主题:小说的构思首先需要确定一个主题,主题是整个故事情节的基础和核心。
2. 塑造人物:小说的构思随后需要塑造一些主要人物,这些人物要形象生动,有性格特点,让读者容易去产生共鸣和认同感。
3. 设计情节:小说的构思需要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并且保持情节的连贯和紧张程度。
五、小说的写作技巧1. 刻画人物:小说的写作需要通过对人物的生动刻画,让人物变得鲜活有趣。
2. 抓住读者:小说的写作需要注意抓住读者的眼球,让读者对故事情节产生浓厚的兴趣。
3. 编排故事:小说的写作需要注意编排故事的起伏和高潮,让故事情节更加精彩。
六、小说的艺术表现1. 人物的塑造:小说艺术表现的重点是如何通过对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描绘,打动读者。
2. 情节的编排:小说的艺术表现需要注意如何通过巧妙的情节编排,引导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3. 文学语言的运用:小说的艺术表现需要注意如何通过对文学语言的运用,创造出生动有趣的艺术形象。
七、小说的阅读与理解1. 分析人物:在阅读小说时,需要通过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深入理解小说的内涵。
小说基础知识
![小说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248ae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1.png)
小说基础知识一、小说概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二、小说分类:1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2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3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三、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1.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2.故事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1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2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3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4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3.环境描写:1概念: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2分类:A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B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3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C.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小说常见考点一、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表达方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景物:借景抒情..事物:托物言志 ..古/今事:借古讽今、怀古伤今描写手法:多视角描写远近高低、多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表现手法狭义:象征、联想与想象、曲笔从对方入笔;展开想象、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3.修辞手法针对具体的句子: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另外常见的:双关语义或谐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等4.结构特点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艺术构思: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注:1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即表达方式的具体化也是表现手法..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2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表现手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两者的联系:当某种修辞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手法也可以视为表现手法二.小说这种文体的表现手法:1、体现在小说对故事发展的叙述上;有顺叙、倒叙、插叙等;2、体现在叙述的人称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区别;3、体现在小说营造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等方面;有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以及各种描写方式等.. 一般情况下;主要考察两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运用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②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知识运用的技巧三、人物形象分析1、设题类型1、分析人物形象..常见问法:A、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B、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C、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D、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常见问法:有人认为XXX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思路点拨: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揣摩: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神态细节等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即正面塑造人物小说的方法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别人的描述、衬托对比等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2.语言描写: 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b.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4.细节描写:更细腻的展示人物某一特征5.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突出主要人物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4、答题模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答题方法:特点+身份A 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一般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民;诗人等B 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一般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民;诗人等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5、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3赏析XX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思路点拨:从以下几个方面答题①情节:线索②人物:衬托、烘托人物形象或某种心理作用与…形成对比对照③环境:烘托④主题:揭示、升华主题人物作用答题样式:写几点;一般看分值“XX”能起到线索作用;烘托、衬托……形象;突出……;与……形成对比;具有揭示主题作用..6、人物评价题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常见问法:A有人认为XXX怎么样 B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答题时一是观点要明确;是褒是贬要一目了然;二是理由要充分合理;要从小说中找出相关描写来佐证;三是不能脱离小说中人物分析;要紧扣文本;四是评价可多元化;但要分清多种不同的态度..答题模式:叙述+分析+评价..写几点;一般看分值①先写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或“我赞同……”②分析自己的理由;“理由:1.……2.……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抓描写;联情节③可加总结句;“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审题四大注意1审题要细心 2要有分点意识3尽量用原文的话答题 4尽量用专业术语四、情节分析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小说主题服务的..从命题考查的角度来讲;对情节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到与小说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四级概念的紧密联系;因而情节题几乎成为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题..1、情节梳理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理清小说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b、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c、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1、提问形式:a、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b、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c、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d、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2、答题格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具体答题时需要根据小说内容和题目要求对这些要素作适当取舍;但核心要素“何人”“何事”必须具备..答题时要注意按照情节发生发展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的形式组织;切不可纠缠于细节;面面俱到..常见实例例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小说阅读面包第16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参考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第四种提问形式在答题格式上与前三种是不同的;很容易误解为“概括小说的情节”;因此遇到此类题时要特别注意辨析..这类提问形式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②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当然;“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这一步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恰当的取舍;如果题干中有“概括回答”的提示或要求;则说明不需要答出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如果题干中有“简要分析”的提示或要求;则说明需要答出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例如2009年高考四川卷小说阅读想象第15题: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2、情节作用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1、常见题型:a、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b、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2答题思路:内容作用+结构作用..一为塑造人物服务;体现人物的某种性格征;表现作者对其人或其事、物的某种特定情感;二为推动情节发展服务;造成情节的起伏;创造悬念;更引人入胜或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三是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服务;四是前后照应;五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六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①、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②、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④、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⑤、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3、情节的一般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④、照应前文..⑤、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⑧、起线索作用..⑨、埋下伏笔..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4、答题模式: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5常见答题实例例题2011年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3、情节艺术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1提问形式:A、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B、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C、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D、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2、常见答题术语A、情节安排评价;如:①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③倒叙式开头;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④设疑式开头;作用是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⑤写景式开头;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⑥出人意料式结局;作用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⑦悲剧式结局;作用是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⑧大团圆式结局;作用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⑨留白式结局;作用是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B、情节安排方式①顺叙;作用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②倒叙;作用是造成悬念;引人入胜..③插叙;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④补叙;作用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⑤平叙;作用是使叙事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其他技巧特点;如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渲染、烘托、倒叙、插叙、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仰、先扬后抑等..3:答题格式一般为:艺术点+体现点..所谓“艺术点”是指艺术技巧或艺术特色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例如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1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小说阅读翻浆第113题: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分析这一特点..参考答案:①前后铺垫照应..路面翻浆的交待与后文行车状况的前后铺垫照应;凸显了故事的环境;“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与后文“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的前后铺垫照应;起到解开悬念的作用..②悬念迭出;情节跌宕..青年的突然出现;引起人们的猜忌;他在车厢里又有一系列动作让人以为他要偷东西;扣人心弦..③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猜忌中开始情节;在伤害中发展情节;在震撼中解开悬念;扣人心弦..④在高潮中结尾;余味无穷..以“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一句戛然而止;给人震撼;引人深思..4、情节探究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探究分析能力..1、提问形式:A、你认为小说中某某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B、小说中哪个情节最吸引你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C、探究小说这样安排某某情节的理由..2、答题思路如果题目已经给定探究的角度;就按照给定的角度分析..如果没有给定探究角度;就可从多元角度切入;如这一情节在安排上有什么作用;或者这一情节在安排上有什么艺术特色..具体来说;可以从环境描写、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主题表达、读者感受、时代背景、艺术技巧与特色等方面入手..3答题格式:A、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B、阐述理由;如“理由:A、;B、;C、”;C、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当然;如果题目有字数限制或其他要求限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省略..4常见答题实例例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小说阅读遗璞第114题: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参考答案: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饿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五、环境作用分析1.具体考查内容有: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 2环境描写的特点..3环境描写的手法.. 4环境描写的寓意..5环境描写的赏析..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3.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的作用: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B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C揭示社会关系;D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E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2自然环境的作用:A突出季节特征; B表现地域风光;C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D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 E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 F奠定感情基调;G反映、暗示社会环境; H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I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J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 K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L烘托、映衬人物形象;M表现人物心理、性格; N暗示人物心理转变;O象征、暗示人物命运; P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Q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 R丰富、深化主旨;S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答题示例:2010年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答题点拨特点要答出手法特点及景物特点..参考答案:1特点:采用白描手法特点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物特点的景象..2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了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4.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可从以下五个角度来具体分析:1、联系段落位置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比如首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例如2008年全国卷Ⅲ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解析〕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第一次出现在首段;烘托出幽冷的环境、凄清的夜晚;情节就此展开;第二次出现在鲍勃和吉米一番对话之后;渲染了一种沉寂、尴尬的气氛;这是情节转换的标志..这两处完全相同的景物描写;两相映照;其作用是不相同的..〔参考答案〕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2、联系词语选用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为了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会相应地选择一些能突显主观情感的词语来描绘环境..如用凄风、苦雨、落叶、夕照、寒雁等冷色调的词语;或用艳阳、丽日、春苗、绿柳、蓬勃等暖色调的词语..不同色调的词语营造出迥异的环境效果..比如上例中两次用“冷飕飕”来营造凄冷、孤寂的自然环境;为下文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恰当的氛围;若用“暖烘烘”显然就不合语境了..3、联系描写对象作者在选择描写对象时事先都要进行仔细斟酌;因为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作者往往要为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活动背景;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例如2008年浙江卷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相关原文〕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解析〕此段景物描写围绕乌米展开;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这里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描绘出乌米的生活环境;这里的静谧的气氛同山下和集市上的声音形成对比;突出了乌米的孤独;同时也暗示出乌米夫死子亡的悲惨命运..由此不难发现此处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4、联系情节发展每篇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不可能脱离作品的叙事而独立存在;总是与情节发展或人物心理相关联的;只有把景物描写放到小说的具体情境中来考虑;才能准确把握它的作用..许多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或展示世态风情;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推动情节发展..例如2007年湖北卷16题: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相关原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解析〕第一段描写村西那条河的特点:流水清澈、河滩平阔、水浅、细沙耀眼等;第二段主要描写姑娘给“我”的印象;对姑娘的描写体现了“我”的喜悦之情;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情节的发展自然让人期待..描写黄昏的美景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表现场景的美丽;从而衬托出姑娘的美丽;对美好场景的描写目的是体现“我”的欢悦之情等..〔参考答案〕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5、联系作品主题在小说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首先将作品通览一遍;再联系小说创造意图如果有复杂背景;命题者一般会安排注释标明;来反观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六、发掘小说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解题模式: 1梳理文章结构.. 2概括内容主旨.. 3联系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主题的概括:这篇……或文本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反映了表现了……精神;歌颂了赞扬了……品质;揭示了揭露了……实质罪行、问题..抓住小说的文体特征;也就抓住了小说命题的精髓..那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在应考时要充分认识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在任何一点上设置问题;都可以联系到其他另外两点;特别是人物与情节之间..主题的发掘从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可参考前三个分析..七、捕捉精妙技巧1、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主要有三种:①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或者说表达技巧、艺术特色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这就需要考虑到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或句式灵活;富于变化、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用词准确而形象特别注意动词的使用、词语丰富而多样、语言幽默风趣或清新自然质朴等;巧妙使用技巧;形象生动;使读者能感受到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小说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说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9862049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2.png)
小说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小说的定义和特点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是指用一定的篇幅、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方式来表现生活和艺术形象的作品。
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小说的虚构性:小说是一种虚构的文学作品,通过作者的想象和创造,营造出一种虚拟的情境和人物形象。
2. 小说的叙事性:小说是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
3. 小说的综合性: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融合了叙事、描写、对话、心理描写等多种文学手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4. 小说的真实性:小说虽然是虚构的,但通常会以真实的生活为原型,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社会生活。
第二章小说的分类小说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小说分类包括:1. 根据题材可分为爱情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军事小说等。
2. 根据叙事方式可分为实事小说和虚构小说。
实事小说以真实的事件为原型,虚构小说则是完全虚构的作品。
3. 根据受众和用途可分为儿童小说、青少年小说、成人小说、文学小说、通俗小说等。
4. 根据体裁和风格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杂文等。
第三章小说创作的基本要素小说的创作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要素,包括人物、情节、环境和语言等。
1. 人物:小说的人物是故事的主体,是故事情节的承载者。
人物包括主角、配角和群众等,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经历、动机、行为等都需要塑造得丰富有趣。
2. 情节:情节是小说的骨架,是整个故事的发展线索。
情节包括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局等部分,需要有合理的布局和连贯的串联。
3. 环境:环境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包括时间、地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
环境的描述要栩栩如生,能够烘托故事的氛围和气氛。
4. 语言:语言是传达故事的工具,要求用词准确、表达生动。
语言还包括对话和描写等方面,要求幽默风趣、流畅生动。
第四章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的写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下面列举几点小说写作的技巧和方法:1. 熟悉作品风格:要学会熟悉小说的不同风格,包括写实派、浪漫派、幻想派、自然派、现代派等,各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和手法。
语文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e74c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5.png)
语文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手段,通过人物、情节等来表现生活,体现作家的思想感情,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小说在语文学习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将从小说的定义、分类、结构、人物、情节、描写技巧等方面对小说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手段,通过人物、情节等来表现生活,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生命运变迁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逻辑的、有步骤的、行动的、有发展的、综合的叙述文体。
二、小说的分类小说按照内容和艺术手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幻想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小说在题材、风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
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揭示主题;发展部分要展开情节,引起紧张和冲突;高潮部分是故事的顶点,在此部分要紧凑凝练,引起读者的紧张、激动和思考;结尾要给读者以满意的结果,不要画蛇添足、收尾拖沓。
四、小说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作品的灵魂,是表现主题和情感的载体。
人物的性格、形象、言行等都是作家塑造的对象,通过人物的描述可以展现作家的思想和观点。
五、小说的情节情节是小说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它是小说故事的线索,是作品的骨架,情节发展要紧密、连贯、有张有合,情节安排要有冲突、高潮和转折,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六、小说的描写技巧小说的描写技巧包括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
其中人物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性格、思想等,环境描写要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心理描写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感情、喜怒哀乐等。
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体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小说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说常识(小说单元基础知识)
![小说常识(小说单元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e031fe067ec102de3bd8931.png)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主要作品有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精选课件
9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骆 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解 放后写了剧本《龙须沟》、《茶馆》。
此外,还有叶圣陶的《倪焕之》、钱钟书的 《围城》、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 《沉沦》等,都是名家名篇。
苏童、铁凝等。
“80年代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春树、
李傻傻……
精选课件
11
三、小说的常识
1、小说是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 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主题是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中心思想。 3、人物描写(语言、肖像、行动、心理、 细节描写) 4、情节(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5、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6、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精选课件
12
细节描写及作用 细节描写(文艺作品中各种生活图 景和人物形象的最小组成单位,是 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的细胞。细节 描写必须真实、典型) 作用:具体、生动、鲜明刻画人物, 凸现作品的主题,增强情节发展的 真实性、艺术形象的可感性以及整 个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课文中细节描写常 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 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为《三国演义》《水浒 传》《西游记》《红楼梦》。
精选课件
7
• 此外著名小说还有明代冯梦龙的“三 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初刻பைடு நூலகம்案惊奇》《二刻拍 案惊奇》)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b1cdd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6.png)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一、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自古代故事、传说和神话中衍生而来,其发展历程千姿百态。
古代小说最早起源于中国,以神话、传说、寓言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二、小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小说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题材可分为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按叙事手法可分为纪实小说、奇幻小说、悬疑小说等;按读者对象可分为青少年小说、成人小说等。
根据不同的分法,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和语言结构。
情节结构是小说故事情节的组织和安排;人物结构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发展;语言结构是小说语言的运用和表现。
一个优秀的小说应当在这些结构上有着合理的安排和丰富的表现。
四、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多,如写实手法、夸张手法、象征手法等。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来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小说的价值小说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的文学形式,它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优秀的小说可以激发人们思考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丰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生活。
小说是文学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
它的起源、发展、分类、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和价值都是我们学习和了解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魅力,拓展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小说知识点总结简要
![小说知识点总结简要](https://img.taocdn.com/s3/m/9aa6a5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21.png)
小说知识点总结简要一、小说的分类1.按内容分类小说可分为文学类小说和非文学类小说,文学类小说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如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历史小说、军事小说等;非文学类小说以教育、科普、励志、成功学等为主要内容,如教育小说、励志小说、科幻小说等。
2.按形式分类小说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等,根据篇幅以及故事情节长度的不同进行分类。
3.按题材分类小说可分为现实题材小说、历史题材小说、奇幻题材小说、科幻题材小说、军事题材小说、武侠题材小说等,根据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
二、小说的结构1.情节小说的情节是小说的灵魂,是故事的骨架。
情节是小说中一系列事件的延续,是小说表达作者观点、观念、思想、情感的重要手段。
2.人物人物是小说的灵魂,是小说中最重要的元素。
人物的形象、性格、言行举止,构成小说的主要内容,也是读者感情共鸣的出发点。
3.语言小说的语言是作者通过文字表达情感的手段,是情节和人物的载体,是小说的外在形式。
4.背景小说的背景主要包括时间、地点、社会环境等。
背景是情节和人物发展的依托,是故事情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小说的创作1.创作构思创作构思是小说创作的第一步,作者应该进行充分的构思和准备,构思故事情节,定位人物形象,搭建故事背景等。
2.创作写作创作写作是小说创作的核心环节,作者应该根据创作构思进行实际的写作过程,选定合适的叙事手法,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展开丰富的情节内容,构建完整的故事结构。
3.创作修正创作修正是小说创作的重要环节,作者应该对创作写作过程中的文学缺陷、逻辑疏漏、情节瑕疵等进行修改和调整,使作品更加完美。
四、小说的阅读1.阅读态度阅读小说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全神贯注地阅读,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品的内在情感,激发阅读兴趣。
2.阅读技巧阅读小说应该掌握适当的阅读技巧,包括读者注记、情感共鸣、细读细品、主次分明、眉批书签等,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会。
3.阅读态度阅读小说应该注重情感沟通,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感受作品的情感、情节、人物形象,培养审美情趣。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893295caaedd3382c4d302.png)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故事情节的结构及其作用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有的包括序幕、尾声)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结尾:深化主题引人思考二、小说人物1.小说中,对形象特点的分析和对性格特点的分析有什么不同?答:形象特点不等于性格特点,形象特点=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外在形象。
如果分析性格特点,不需要写出人物的身份;如果分析形象特点,则必须结合其语言动作、穿戴打扮等,写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如农民、科学家、士兵、商人等。
如果只要求概括,那就只概括要点,不必分析。
2.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3.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一)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
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百合花》中对新媳妇的肖像描写:“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膨松松的刘海。
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2.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
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给形绘色,跃然纸上。
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小说基本知识
![小说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6ddb51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8.png)
• 第四部分(10-12节)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高潮和结局)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二课时
揣摩人物
一.人物形象
• 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 (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 写。
•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 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 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 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 小说的主题思想。
人物描写
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 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 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 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4.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
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山梁上逼
世 道 凄 凉 何 不 揭 竿 而 起
英 雄 末 路 怎 能 安 家 乐 业
思考:
题目是否可设为
《林教头山神庙手刃仇敌》
关于“风雪”
偷 听
鲁迅《大雪“纷飞”》
《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正下得 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 “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 好得远了。
无林 意教 偷头 听庙 听中 得隔 真门
有小 意二 偷妻 听店 听中 不隔 见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作品中多次提到“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烘托了人物怎样的情感?是怎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的?
【业内评价】
• 金圣叹将《水浒传》与《离骚》、《庄子》、 《史记》、《杜诗》、《西厢记》合称为“六 才子书”。
小说的基础知识
![小说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0ca16cfc850ad02de8041f5.png)
小说的基础知识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分类: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
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特点在“短”。
短篇小说一般几千字,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
矛盾说:“一般说短篇小说只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或横断面来显示生活的意义。
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集中发生的事,但是会使读者看了之后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
例如:《麦琪的礼物》就是截取圣诞节夫妇互赠礼物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得伟大和圣洁。
有的短篇小说会把一个人的大半生或一生中一些生活片段连缀起来构成一个故事。
小小说,一般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不过是一两个人物和瞬息场景的扫描。
长篇小说,它篇幅长、容量大、人物多,它能够表现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也能够描绘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叙述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例如《水浒传》反映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农民揭竿起义的社会面貌,描绘了众多主要人物的不同形象。
3、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与场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2)、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叉。
如《还珠格格1》就是按照“自然顺序”写的,先写小燕子与紫薇在宫外认识的过程,这是小说的开端,写了她们进宫之后,与乾隆皇帝之间发生的几件事的事,这是过程,再写了真假格格事件爆发,,这是高潮,最后紫薇认父,这是结局。
而有些作品是按照倒叙的顺序来叙写的。
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用了倒叙的手法,从“我”一家时常去码头等待于勒叔叔归来,交代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原因,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在船上遇到穷困潦倒的于勒叔叔,“我”父母冷酷的态度。
小说知识储备
![小说知识储备](https://img.taocdn.com/s3/m/687a394a0c22590103029d01.png)
小说考点化知识储备语文组逸群小说的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前有序幕,后有尾声)描写的方法: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小说的开头和结尾㈠小说常用的开头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
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㈡小说的结局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思维方向)好处: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
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
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
4、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
它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㈢常见表现手法的分析①铺垫。
②衬托。
③细节描写。
④对比。
⑤象征。
⑥渲染气氛。
⑦制造悬念。
⑧照应。
除上面介绍之外,还有抑扬法、虚(联想、想象)实法等。
㈣小说的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作用。
小说的常识知识点总结
![小说的常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425147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0.png)
小说的常识知识点总结1. 小说的起源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和罗马时期的传说和寓言。
在欧洲中世纪,小说开始以骑士传奇和浪漫故事的形式出现。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小说的传播范围扩大,并逐渐形成了现代小说的雏形。
2. 小说的分类小说可以按照题材、风格和结构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题材,小说可以分为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等。
按照风格,小说可以分为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象征主义小说等。
按照结构,小说可以分为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等。
3. 小说的叙事技巧小说的叙事技巧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对话描写、环境描绘等。
一个成功的小说往往需要有引人入胜的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细致的环境描写。
作者通过这些技巧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进入故事的世界。
4. 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章回和篇幅等。
情节是小说的核心,它由故事的起承转合、高潮和结局组成。
章回是小说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按照时间、空间或主题来划分。
篇幅可以是长篇或短篇的,取决于作者对故事的叙述需求。
5. 小说的写作技巧小说的写作技巧包括人物刻画、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
人物刻画是小说的灵魂,一个成功的小说往往需要有让人印象深刻的主角和配角。
情节安排需要有起承转合和悬念的设置,以吸引读者的兴趣。
语言运用需要简练生动,使得读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情节。
6. 小说的影响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对社会文化和个人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可以反映现实生活和历史事件,引起读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生命题的思考。
它也可以激发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力,使得他们沉浸在虚构的故事世界中。
7. 小说的欣赏欣赏小说需要对作品的内涵和形式进行综合分析。
读者可以通过理解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对作者的思想和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他们也可以通过欣赏小说的叙事技巧和语言表达,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总之,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对我们的生活和思想具有丰富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小说的了解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魅力,并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环境
• 自然环境: 1、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环 境特点; 2、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 垫;或为全文定下基调。 3、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4、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5、深化主旨; 6、象征和暗示。
16
主题
1、歌颂、赞扬、张扬什么。 2、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 3、揭示什么人生道理。 4、对什么现象的反思。 5、表达/表现了什么情感。
“小说”是什么?
巴尔扎克: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 普鲁斯特:小说是沉默之子。
大江健三郎:写小说是救赎。
黄孝阳:小说是写人性的,小说也 是要抵达神性的。
所谓小说
• 小说是一种运用文学语 言,以叙述为主要表达 方式,通过情节安排、 形象塑造、环境描写, 多方面反映和再现生活 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所谓小说
情节
• 概括情节: 1、理清思路,寻找线索,抓住重要 事件。 2、何时、何地、何人、何事。
3、概括时避免情节交叉。
情节
• 情节的叙述方式: 1、顺叙 2、倒叙 3、插叙 4、补叙 5、平(分)叙
情节
• 情节作用: 1、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2、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铺垫/埋下伏笔 4、照应前文 5、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6、刻画人物性格或表达人物情感 7、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多样性:如《边城》
关于《边城》的主题思想,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一幅世外桃源般的自然山水画
观点二:一帧趣味盎然的湘西人情风俗画
观点三: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悲剧
——通过以上探究,我们可以看出要探究小说主题,可以 从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情节、人物、等方面入手。
英国小说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 提出:“我们可以将人物分为扁平的 和圆形的两种。”
《孔乙己》
以物件
《药》
括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
为题
《项链》
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
征意义
以形象特 征为题
《装在套子
里的人》 《祝福》
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
讽刺,强化主旨效果
标题的作用
1.点明时间、地点、环境,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关注以时间、地点、 环境为题的文章。(环境) 2.标题是否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关注以人物为题的文章。(人物) 3.标题是否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转折。关注以人物特征为题的
象征形人物通常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常规含义上的象征人物,他只是用具体的人物形象来 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和思想感情。如鲁迅的《狂人日记》 中的狂人,便是一个象征人物。 另一种特殊的象征性人物又可称之为抽象人物或符 号化人物。这种人物已不再具有具体可感的外观和日常人 们的言行生活习惯,充其量仅有一点日常生活的行为痕迹, 往往有意加以扭曲、变形,或以荒诞的形式出现。在他们 身上抽象代替了具体,人物完全符号化了。这种怪诞的人 物形象,一看便知是明显的虚构,但它又潜藏着深刻的寓 意。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利高尔变成了一 个大甲虫。作者用人变为虫这样一个荒诞的情节,反映了 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严酷的生存状态,暴露了资本主义 社会中人的异化问题。人在社会的压力下完全丧失了自己 的个性尊严,人变成了非人。
所谓扁平人物,也就是单一性格的人物。
扁平人物又称为类型人物,“是按照一个简单的 意念或特性而被创造出来的”,常常可以用一 个句子来加以描述概括。这些人物性格可以用 忠诚、奸猾、粗鲁、勇敢等词语概括殆尽,同 时这种性格特征永远保持不变。在文学史上我 们可以找出许多这样的扁平人物,如《西游记》 中的沙和尚,《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阿Q 正传》中的假洋鬼子。扁平人物并不局限于 “反面人物”或小丑式人物,“正面人物”也 可以是扁平人物。
17
18
标题的含义/作用:
拟题方法 典型例子 含义作用
以事件为 《林黛玉 交代人物、概括故事
题 进贾府》 情节 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 提供事件发生的范围、
以地点为 《故乡》 题 《边城》
渲染环境氛围
拟题方法 典型例子
以人物为题 《阿Q正传》
含义作用 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作为结构线索贯穿全文、概
远古时代:神话、传说
寓言故事、史传文学、 民间传说、人物轶事…… 明清小说
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容量分类 长篇小说:十万乃至数百万字。 中篇小说:三万至十万字。 短篇小说:三千至二万字。 微型小说:几十字、几百字至一千 多字。
小说的分类 2.按体式: 日记体、书信体、笔记体、 传记体、诗体、章回体小 说……
人物
• 人物形象的塑造: 1、直接描写。 2、间接描写。
13
人物
•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1、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 下去理解。 2、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 和评价。
14
环境
• 社会环境(《祝福》《边城》《药》) 1、交待人物成长/活动的时代背 景,揭示社会关系(背景、习俗、 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等) ; 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 3、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暗示主题。
小说的分类
3.按形象特点分类 现实主义小说 浪漫主义小说 超现实主义小说 纪实小说 ……
小说的分类
4.按照内容: 古典——神魔、历史、言情、 志人、志怪…… • 现代——武侠、言情、科幻、 玄幻、历史、侦探……
小说要素 1、小说三要素包括 ( ) 2、通过人物、事件反映的 中心思想,叫做小说的 ( )。
扁平人物的优缺点有哪些?
优点: 一、在于易于辨认 二、容易为读者所记忆 • 三、他们身上往往具有喜剧性的因素
缺点:
一、性格比较单一,缺乏丰富的性格内涵,不需要 读者通过自己的联想想象去丰富完善它,因而它 不能留给读者再思考、再创造的空间,剥夺了读 者反复玩味的乐趣。 二、扁平人物性格是封闭型的静态性格,没有发展 性,往往一以贯之,始终如一。这种性格特征常 使情节或人物显得生硬,容易给人造成不真实的 感觉。 • 三、扁平人物容易理想化或漫画化。
[对型指导] 标题作用“4思维法”
人称类作用(少见,了解)
•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 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便于感情交流。 •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 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 比较灵活自由。
小说标题的一般作用: ①交代或突出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我的叔叔于勒》 《 变色龙》(指向人物形象)。 ②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如《故 乡》《边城》等。 ③概括故事情节,如《范进中举》、《林黛玉进贾府》、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等。 ④设悬念,引起阅读的兴趣。如《吸血鬼案》。 ⑤贯穿全文起线索作用,如《项链》、《药》等。(指向 情节结构) ⑥具有象征意义,一语双关,揭示小说主题,画龙点睛, 如《子夜》、《红与黑》等。(指向主题)
圆形人物
圆形人物是扁平人物的复杂化和丰富化, 当扁平人物的塑造“再增多一个因素, 我们开始画的弧线即趋于圆形”。圆 形人物我们无法以一句简单语句将它 描绘殆尽,他的性格内涵像“月亮那 样盈亏互易,宛如真人那般复杂多 面”。
象征人物
福斯特的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理论为我们的 人物形态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福斯 特的理论也有不完美之处,那就是圆形人 物和扁平人物只涉及到20世纪初的小说, 而对20世纪汹涌澎湃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中出现的新的人物形态就没有也不可能作 出理论概括。所以在福斯特的理论之外, 我们还要补充一种人物形态,那就是象征 人物。
文章。(情节)
4.标题是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关注以事件为题的文章。(情节) 5.标题是否是小说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旨;揭示主题,隐含比
喻象征意义。关注以物象为题的文章。(情节、主题)
6.标题是否一语双关,是否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关注以情感为题的 文章。(主题) • 分析标题的作用,往往还要考虑对读者的作用,也就是要达到的效果。
对于小说的主题,历年来有两种观点:单一性主题和多 样性主题。 1.单一性: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文章通过记叙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杀仇、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
揭示了在封建社会人民只有奋起反抗才有生路的道理。 通过这篇文章的主旨概括,我们可以知道要概括小说主 题,需要梳理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变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