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数学建模全国赛优秀论文
9优秀论文
摘要本文在满足给定设计规范的条件下,以线光源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运用微元法对车灯线光源长度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首先将线光源分为若干段(微元),视每一段为一个点光源。
引进两个物理量:照度和发光效率,分别用来度量光强和建立光源功率与辐射光能的联系。
搜索每个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有多少条经反射后能照到给定的B、C两点,进而建立起光源功率与B、C点照度之间的联系。
再以设计规范中要求的B、C点的照度与额定值之间的关系为约束条件,以线光源功率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
代入距光源25米处照度的额定值和线光源的功率线密度等参数,得出相应线光源的最优长度。
以高压毛细汞灯(发光效率50流明/瓦、功率线密度30瓦/毫米)为例,算出它的优化长度为4.2毫米,并绘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图。
从实际、安全、经济等多角度出发,讨论了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
最后考虑到实际的光源辐射有衰减、灯具反射面的污染等因素,建议引进照度补偿系数,使模型的实用性更强。
一、问题的提出汽车头部的车灯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其对称轴水平地指向正前方,并已知其开口半径为36毫米,深度为21.6毫米。
经过车灯的焦点F,在与对称轴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对称地放置一定长度的均匀分布的线光源。
要求在某一设计规范标准下确定线光源的长度。
该设计规范可简单描述如下:在焦点F正前方25米处的A点放置一测试屏,屏与FA垂直,用以测试车灯的反射光。
在屏上过A点引出一条与地面相平行的直线,在该直线A点的同侧取B点和C点,使AC=2AB=2.6米。
要求C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可取为1个单位),B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只须考虑一次反射)。
我们需要解决的是:(1)满足该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
(2)得到的线光源长度,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
(3)讨论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
二、问题的分析2.1 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线光源——宽度与其长度相比小得多的发光体。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 $’ $’$%-%/$$&’(&")$*%/"(%$)% % $!$’-%/0(%$%%* *’/&$%&(%$! %& "* "$ ’$ ## -$ $$$’$’-%/0(%$%%*%&$ %$$)-%/&$$1(%$"$-%/&(%$)%%
! "
#
$
$! %
将 "#%& 代入直线方程 $!%" 得出此直线与线光源所在直线的交点 2 的坐标 $3# "%&%& 这样 "2 点发出的 光 " 只 有沿 (+# .(,# 的才能 到达 +., 点 & 从而 " 也就可以得 到满足要 求的线光源 长度 " 其优化 结果是 #
’
已知+ 点和 , 点的坐标分别是 $%"’&$%& %" 对应+ 点 "% #%)$$ "对应 ,点 "%#’"$$& 过 + 点或 , 点 " 且垂直于 $) % "# )$% -’&$%&* )$# $ $ 在方程 $) %的直线上 " 点+.,关于切线的对称点+#.$# 的坐标可以求出 & 从而可以得到过点+#.$# 和( 的直 线方程如下 #
) 9’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 年 " 月
米 ! 线源位于 !#$ 平面上的 "#%& 的直线上 "并且是关于" 轴对称的 ! !#$ 平面与抛物面的截线方程为 ##’#"$" !
数学建模论文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国防科技大学问题的重述安装在汽车头部的车灯的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车灯的对称轴水平地指向正前方, 其开口半径36毫米,深度21.6毫米。
经过车灯的焦点,在与对称轴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对称地放置一定长度的均匀分布的线光源。
要求在某一设计规范标准下确定线光源的长度。
该设计规范在简化后可描述如下。
在焦点F正前方25米处的A点放置一测试屏,屏与FA垂直,用以测试车灯的反射光。
在屏上过A点引出一条与地面相平行的直线,在该直线A点的同侧取B点和C点,使AC=2AB=2.6米。
要求C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可取为1个单位),B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只须考虑一次反射)。
(1)在满足该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
(2)对得到的线光源长度,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
(3)讨论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
基本假设1、旋转抛物面反射系数为1,无反射衰减2、线光源上每个点的发光强度相同,功率相同3、不考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干涉等其他现象4、灯丝所用材料为当前汽车前照灯一般所使用的材料,即卤素钨丝灯,其发光效率约为20流明/瓦符号说明η:点光源的发光效率,为一常数E点光源i发射的光线在b点产生的光强:ibФ:点光源发射的光通量p: 单位长度线光源的功率P: 线光源的功率I: 点光源的发光强度L: 线光源的长度ɑ:光线与测试屏的夹角模型的建立1. 线光源的功率由于线光源是均匀分布的,因此我们将其看成由许多功率相同的点光源组成。
那么可将线光源分为若干个长度为dl 的小段,每段视为一个点光源。
假设单位长度线光源的功率为p ,则每个点光源的功率为pdl ,由此可得:线光源的功率:⎰-=22llpdl P 。
2. 点光源i 在某点b 附近产生的光照度:ib E某点的光照度与射到这点附近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数值成正比,即:dsd E φ=而点光源单位时间内发射的总光通量为pdl ηφ=,故其发光强度πηπφωφ44pd d I ===容易导出从点光源i 发出立体角为ωd 的光束以角度α射到与其距离为r 的一点b 附近产生光斑的面积为:ibib d r ds αωcos 2=由此可知点光源在与其距离为r 的表面产生的光照度是.22.4cos cos ibibibibib r pdl r I dsId dsd E παηαωφ====即: 2.4cos ibibib r pdl E παη=3. 测试屏上任意一点b 的光强对于点光源发射的光线经过旋转抛物面反射后到达测试屏的情况,因为不考虑反射衰减,所以我们可将其看作是这个点所成的虚像发射的光线。
2002年-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2
摘要本文是关于汽车照明灯线光源长度的优化设计问题,即在给定反射镜面为旋转抛物面和给定设计规范的条件下,确定线光源的长度,使其功率最小(见图1)。
本文从光的反射定律和能量分布规律两种视角解决该问题,建立了两个数学模型。
模型一:利用能量、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利用能量积分法建立了反射屏上任意一点光照强度与线光源上光源点之间、光源点与反射镜面上的反射点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计算出了满足光照强度要求和功率最小要求的线光源的最大长度。
并利用计算机程序对以上结果进行了校核。
模型二:根据光线反射定律,建立了测试屏上反射光线的位置、入射光线的光源点及其反射点之间对应关系的数学模型。
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反射镜面不同区域的反射规律,计算出了在满足光照强度要求下的线光源长度。
由于模型二中没有考虑功率最小的要求(因为功率与线光源长度成反比,当线光源长度最短时,其功率最大),同时C点的光照强度在模型二中很小,所以满足题目要求的最终线光源的长度为mm。
.4l18max根据所建立的两个数学模型,对满足设计要求的线光源长度在测试屏上所形成的反射光亮区进行了模拟,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得到了能够反映反射光变化规律的亮区模拟图(见图2)。
最后,对设计规范的合理性进行了充分和必要的论证。
图1 投影示意图(单位:毫米)图2 测试屏上所形成的反射光亮区(单位:毫米)(注:黑度反映光照强度的大小,黑度越深,光照越强)1 问题的提出:在汽车的照明装置中,前照灯是核心装置,它的反射镜是主要的光学器件。
经过真空镀铝的反射镜镜面通常制成旋转抛物面形,将灯丝发出的散射光聚合,以集中光束的形状射向汽车前进方向的路面。
灯泡灯丝是照明效果的关键,通常制成螺旋形。
灯丝的长度直接决定着光源功率的大小和照明的效果。
因此,在反射镜尺寸和设计规范一定(见A 题)的情况下,选择一定长度的灯丝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论文试图从最优化的角度,建立起满足设计要求的线光源光强的数学模型,借助于计算机的高速运算与逻辑判断能力,求出使功率最小的线光源的长度,并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方案-薛武
而 dx0 dy 0 为光屏上的面积微元,记为 dS ' ,即 则可以推出
dS 2 2 = 1 + z1 x1 + z1 y1 J dS '
�� �� � �� � �� � dm(G ) = − u1 • lG dI (G )dS 取负号是由于n1和lG 夹角超过900
G 点接收到的光强度量
(
)
(
做一条直线交抛物面于 G ( x1 , y1 , z1 ) ,则
x1 − 0 y1 − r z − p/2 = = 1 =t sin α cos β sin α sin β cos α
又 G 在抛物面上,则
x12 + y12 = 2 pz1
⇒t=
p cos α − y1 sin α sin β +
⎧ x1 = t sin α cos β ⎪ ⎨ y1 = r + t sin α sin β ⎪ z = p / 2 + t cosα ⎩ 1
1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方案
薛武,杨铭和,倪冉 指导老师:指导小组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29)
[编者按]本文的主要特点是:在建立反射光强度的数学模型时,用反射点投影至测试屏目标点的变换的 Jacobi 行列式来刻画反 射面元面积与该面元的反射光在测试屏照射到的微元面积之间的精确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近似模型。 遗憾的是在实际离散化计算时,作者们做了过度的简化,未能真正应用上述模型,计算结果偏小。 [摘要]本问题是一个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问题。 首先,我们建立了一个连续的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个优化问题,此模型研究了线光源上任意一点发出的光线经过抛物面反射 后到达光屏的情况, 对于给定的考察点(B 或 C)得到一个联系该点与光的发射点,反射点这 3 个点关系的方程组。由于光在传 播过程中会有发散的现象,我们用 Jacobi 行列式做了一个变换来描述这种散射。根据 C 点的光强度必须大于一个确定的值 (文中 设为 1),B 点的光强度必须大于该值的 2 倍的约束条件将这个问题抽象成一个非线性规划问题。 由于解非线性规划问题是很复杂的过程,我们选择了将连续模型简化成一个离散模型。但是离散模型将光离散成一条一条 光线时,一般不能考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散射问题。根据我们连续模型中用 Jacobi 行列式算出的结果知可以考虑光在传播过程 中的散射问题,但是 Jacobi 行列式是很难求出来的,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我们将光的散射用连续的方法做了一个简化。简化的方 法是用向量投影的方法粗略作出了两个面积微元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了光线打在光屏上的散射效果与光线的起始单位方向向 量和该光线经抛物面反射时的反射点的坐标的关系。 运用以上的离散模型的算法,得到最优的线光源长度为 3.39mm。 ]线光源,非线性规划,散射,Jacobi 行列式,向量投影. [关键词 关键词]
数学建模竞赛车灯设计张世华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摘要:本文讨论了汽车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问题。
文中详细讨论了光线及旋转抛物面的几何特性,并依此在计算机对光线在测试屏上的疏密进行了模拟,得到光线分布的大致图形,并进行了大胆推测。
文中进一步在问题要求下建立了一个优化模型,并在计算机上用Matlab 实现问题求解,得到过A,B,C,水平线上光照强度的对比值,并得到一个大致范围,对所得数值进行多项式拟合,根据实际要求得到线光源长度]4,94.3( l,并模拟出反射光线在测试屏上的照明强度以及照明强度的对比图。
最后对设计规范合理性作出讨论并尝试提出车灯设计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模拟优化模型旋转抛物面线光源1 问题重述安装在汽车头部的车灯,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车灯的对称轴水平地指向正前方,经过车灯的焦点,在与对称轴垂直的水平方向,对称地放置一定长度的均匀分布的线光源。
要求在某一设计规范标准下确定线光源的长度。
该设计规范在简化后可描述如下:在焦点F 正前方25米处的A 点放置一测试屏,屏与FA 垂直,用以测试车灯的反射光。
在屏上过A 点引出一条与地面相平行的直线,在该直线A 点的同侧取点B 和点C ,使AC=2AB=2.6米。
要求C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可取为1个单位),B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
请解决下列问题:1) 求在该设计规范标准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 2) 得到的线光源长度,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3) 讨论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
2 模型假设1) 将线光源看作是只有长度而没有“直径”的发光体,从而可将其理解成一组点光源的集合。
2) 均匀分布的线光源的发光强度在每一点恒定,线光源的功率与其长度成正比。
3) 光线射到测试屏上的途径只考虑直射和一次反射两种。
4)光在传播过程中与介质的相互作用未改变光的物理特性。
3 问题分析这是一个关于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问题。
根据题意,线光源通过直射和反射(一次反射)至测试屏,由于光的物理特性和车灯结构使得屏上的光照强度因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模型
5.2非线性规划数学模型
下面建立线光源一点m经抛物面上点q反射到达B点时,t、y的关系:
在抛物线y =60x(如图3)上一点q 在线光源上取点m(15,t)
线光源 在范围内发生的光源经抛物线 =60x上y 反射后到达B点.
当y=36时,t=8.045235675;当y=30时,t=30
线光源 在范围内发生的光源经抛物线 =60x上y 反射后到达B点.
当y=-36时,t=15.31443969;当y=-33.62时,t=29.8713133
线光源在t (15.31443969,29.87813133)范围内发生的光源经抛物线 =60x上y 反射后到达B点.
图1图2
两点的直线的方向矢量为 = =
通过点 的法矢量为
则 ,使 ,且| |=| |
即
于是
则反射光线 的方向矢量为: ,即:
-15
则 的参数方程为:
该方程经过B点,即:
-------------------- (3)
解得: .
当 时有z=60 ,也就是说线光源的光线经旋转抛物面反射到B点时,任何情况下都有z=0,即n点只在抛物面(y )的一个抛物线(y =60x)上,同理可证得线光源的光线只有经y =60x的抛物线反射后才会经过C点,至此,命题得证.
a-----AB的长度;a=1.3m;
R-----抛物面开口半径,R=36mm;
d-----抛物面深度,d=21.6mm;
-----单位长度线光源在单位平面角内发出的光流常数;
2002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1
问题重述:安装在汽车头部的车灯的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车灯的对称轴水平地指向正前方, 其开口半径36毫米,深度21.6毫米。
经过车灯的焦点,在与对称轴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对称地放置一定长度的均匀分布的线光源。
要求在某一设计规范标准下确定线光源的长度。
该设计规范在简化后可描述如下。
在焦点F正前方25米处的A点放置一测试屏,屏与FA垂直,用以测试车灯的反射光。
在屏上过A点引出一条与地面相平行的直线,在该直线A点的同侧取B点和C点,使AC=2AB=2.6米。
要求C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可取为1个单位),B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只须考虑一次反射)。
请解决下列问题:(1)在满足该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
(2)对得到的线光源长度,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
(3)讨论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
模型假设:1.抛物面表面绝对光滑且反射系数为12.灯丝发光强度处处相同3.当光源尺寸远小于它到受照面的距离时可视为点光源4.光线在大气中传播时不考虑尘埃等对光线的散射或其它影响5.将灯丝离散的分成许多小段,每一段的能量集中在该段的中心位置,视为点光源6.灯丝发光强度与功率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符号系统:L:灯丝长度;P:抛物线的焦距;:光通量;I :发光强度; Ω:空间角;模型的建立:首先我们建立如下的坐标系,其中xoy 平面为过旋转轴的水平面,z 轴垂直xoy 竖直向上我们的模型建立在光通转移法原理之上。
光通转移法的原理(如图1所示)是基于照射到一块反射面上的光通量乘以反射系数后,将完全照射到所对应的配光屏上。
详述为: 照射到配光屏上的光通量为:βθαβθαφcos cos *2∆∆=∆∆=Ω=I R R R I I 其中 β——入射线与面元法线的夹角 α∆——入射线与光轴的夹角α的变化量 θ∆——旋转角度θ的变化量 照射到配光屏上产生的照度抛物面坐标系 配光屏坐标系YZ图1βθαρcos SI S E ∆∆=Φ=其中 ρ——反射器的反射系数 S ——配光屏上对应的面积下面我们分单灯丝和双灯丝两种情况来建立模型1.单灯丝模型当入射线与光轴的夹角α与旋转体角度θ发生微小变化(α∆,θ∆)时,配光屏上相应的面积S 求法如下所述:α角和θ角发生微小变化,形成图2所示的微锥体,设微锥体的棱长为R ,则底面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为θα∆∆R R ,,面积为θα∆∆2R 。
基于数学模型构建的车灯线光源优化设计
基于数学模型构建的车灯线光源优化设计摘要:本文依据200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 题提供的资料,对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进行后续研究。
按照设计规范要求设计,以车灯线光源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将线光源分为若干点光源,通过车灯罩内壁反射点设计,运用微元法对线光源的长度进行讨论,并进行相应数值分析、检验,构建车灯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estion a of national students mathematical modeling contest of 2002 “higher education’s cup”, this paper made follow-up study on optimal design of line light source of the car light. in accordance with design specifications, taking minimum power of line light source of the car light as optimization goal, the line light source of the car light was divided into a number of point light sources, and this paper carried out discussion on the length of line light source using micro-element method, by design of the reflection point of car lampshade inner wall, and carried out corresponding value analysis and testing to build mathematical model of optimum design of the car light.关键词:线光源;微元法;优化设计;数学模型key words: linear light source;micro-element method;optimal design;mathematical model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1-0219-03————————————作者简介:马廷强(1978-),男,苗族,云南威信人,讲师,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奇点理论。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数学建模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重庆大学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2.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承诺书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A/B/C/D中选择一项填写): B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如果赛区设置报名号的话):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重庆大学参赛队员(打印并签名) :1.2.3.指导教师或指导教师组负责人(打印并签名):日期:年月日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编号专用页赛区评阅编号(由赛区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全国统一编号(由赛区组委会送交全国前编号):全国评阅编号(由全国组委会评阅前进行编号):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摘要车灯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部件,不仅影响车子造型的美观,而且是夜间行车时必要的照明工具。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首先,光照效果是车灯线光源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一个好的车灯线光源应该能够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使驾驶员在夜间行驶时能够清晰地看到道路和周围物体,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设计车灯线光源时应考虑选择高亮度、高均匀度的LED作为光源。
LED具有较高的发光效率和长寿命,可提供稳定的光照效果,并可通过调整亮度和颜色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驾驶需求。
此外,还应考虑使用透镜来聚焦光线,以增加光照强度和均匀度。
其次,能耗是车灯线光源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降低能耗,可以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对车灯线光源进行控制。
通过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环境光照条件的变化调整光源的亮度和颜色,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能源回收技术,将车灯线光源在制动和减速时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进行储存和再利用,以进一步降低能耗。
另外,车灯线光源还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以考虑设计一个可调节的车灯线光源,通过改变其形状、尺寸和排列方式,来适应不同车型和不同车辆部位的安装要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将车灯线光源与车辆智能系统进行连接,实现与其他车辆和交通设施的信息交互,如通过变化的光线、颜色和图案来传达驾驶意图和车辆状态,提高安全性和驾驶者的交通参与感。
在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对光线的散射和抑制,以减少光的污染和对其他驾驶员的干扰。
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光学材料和设计透镜结构,来控制光线的传播和聚焦,避免过强的光线直接照射到其他驾驶员的眼睛,造成视觉疲劳和盲点。
此外,车灯线光源的设计还应考虑制造成本和可靠性。
可以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和自动化生产工艺来降低制造成本,并通过质量控制和长期可靠性测试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寿命。
总之,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光照效果、能耗、灵活性、光线散射和抑制、成本和可靠性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得到一个较为理想的车灯线光源,并提高行车安全性和驾驶者的舒适性。
数学建模车灯线光源优化设计方案
课程设计论文学院: 理学院专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课程名称数学建模课程设计题目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队号007学生姓名老衲学号01学生姓名师太学号02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2年6月摘要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摘要汽车前照灯作为一个完整的光学照明体系,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主要以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为研究对象,根据物理学中的光的反射定律,能量守恒定律,运用了空间解析几何,微积分等方法建立了优化模型。
在研究的过程中,以线光源上任一点为研究对象,在通过积分的手段来研究整条线光源,从而求得使线光源功率最小的线光源长度为 4.68mm。
并通过点光源在抛物面上任一点处反射光线的计算机模拟,给出了线光源反射线在测试屏上形成的亮区。
关键词:线光源,光强度,旋转抛物面目录摘要 (I)1 引言—问题重述与分析 (1)2 模型假设 (1)3 问题分析与建模求解 (1)3.1 求线光源的长度 (1)3.1.1 (1)3.1.2 (1)3.1.3 (2)3.1.4 (2)3.1.5 (2)3.1.6 (2)3.2 求反射光的亮区 (3)4 模型分析 (5)附录: (7)参考文献 (8)1 引言—问题重述与分析汽车头部的车灯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且已经告知开口半径36mm ,深度21.6mm ,所以可以得出抛物面的焦距,经过适当建立直角坐标系,可以得到抛物面的方程。
在焦点F 正前方25米处的A 点放置一测试屏,屏与FA 垂直,用以测试车灯的反射光。
在屏上过A 点引出一条与地面相平行的直线,在该直线A 点的同侧取B 点和C 点,使AC=2AB=2.6米。
要求C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可取为1个单位),B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只须考虑一次反射)。
在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
且在此基础上,精确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
最后提出对规范合理性的意见。
2 模型假设1 只考虑一次反射光情形。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第三组)
车前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摘要汽车的车前灯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照明亮度直接影响司机夜间行车的安全,工业上对车前灯的设计要求很是严格。
题目给出了一汽车前照灯的数据和与照明度相关的要求,我们根据这些要求,运用微积分的思想(更具体的描述。
)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出满足光亮条件的线光源的长度。
在求解线光源长度的模型建立中,我们运用微积分的思想建立模型的模型很理想化,但是实际计算起来很困难,于是我们在不是很影响结果的情况下,运用离散化数值积分法对模型进行了优化,把求所有点简化成了求部分重要点,最后降低了计算量,求得了结果。
(注意摘要在整体上的一致性。
第二段是否可去掉,或者在第三段中加入适当内容即可,或者第二段是否可以放到第一段中?)该问题针对车前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提出了两个问题。
首先,针对第一问提出的“在满足该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得线光源的功率最小”问题,我们基于微积分的思想,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用离散化数值积分法对模型进行了优化求解,得到最优线光源长度为5.00mm。
再来第二问要求“针对得到的线光源长度,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一问,我们用Matlab软件带入数据画图,很容易的得到了反射屏上的亮区图。
随后第三问要求“讨论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我们参考计算所得数据和工业设计上对车前灯的规格要求,考虑到灯的边照和直射产生的眩光,对此题目的设计规范进行了合理的评价。
满足条件的车前灯线光源最优长度为5.00mm,从得到的亮区图来看,符合实际生活,证明我们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
只是建立在微积分思想上的原有模型计算起来很困难,我们不得不对模型进行了优化。
虽然结果较原有模型误差变大啦,但离散化的数值积分方法应用范围很大,改进过的模型更具有实用性。
关键词汽车前照灯;微积分思想;光迹追踪法;线光源;离散化数值积分法一、问题重述1.1问题背景在汽车工业中需要对汽车头部的车灯进行设计和测试。
由于汽车前照灯的照明效果对夜间行车安全影响很大,因而对前照灯的光学性能提出了严格的标准。
cumcm0205
四 模型建立
模型分析
考虑对车灯的设计规范标准 用某一个测试屏去截取车灯发出的所有光 包括直射光和 反射光 则在该测试屏上必然形成一个光照的区域 其中 如果 C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
额定值 f0 B 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 即 2 f0 则认为此时的车灯的照亮区域可
以满足安全行车的要求 该条件可以描述如下
C 的光强度
对 C 点的光强度要求的额定值
概念解释
对称轴 过抛物面的顶点以及焦点的直线 照亮区域 从车灯发出的光线所到达的范围内满足一定要求 如可视度满足 一定标准 的区域 反射面 光线射到该平面后发生反射 即所有反射点所在的平面 对于车灯来说 反射 面即车灯的内表面
建模前的准备
由于车灯的反射面以及线光源都是标准的几何形状 而且由光线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与 入射光与法线之间有严格的几何意义 我们考虑可以建立空间的直角坐标系 借助于解析几 何来分析 以旋转抛物面的定点为原点 O 以对称轴为 Y 轴 指向开口方向为正方向 建 立如图一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以一毫米为一单位长度)
1
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概念解释
关于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对称轴 过抛物面的顶点以及焦点的直线 照亮区域 从车灯发出的光线所到达的范围内满足一定要求 如可视度满足一定标准 的区域 反射面 光线射到该平面后发生反射 即所有反射点所在的平面 对于车灯来说 反射 面即车灯的内表面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_0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参考答案02A0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_02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参考答案02A0问题1:车灯线光源的计算安装在汽车头部的车灯的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车灯的对称轴水平地指向正前方,其开口半径36毫米,深度21.6毫米。
经过车灯的焦点,在与对称轴相垂直的水平方向,对称地放置长度为4毫米的线光源,线光源均匀分布。
在焦点F正前方25米处的A点放置一测试屏,屏与FA垂直。
请解决下列问题:(1) 计算直射光总功率与反射光总功率之比。
(2) 计算测试屏上直射光的亮区,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其图形。
(3) 计算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其图形(只须考虑一次反射)。
解: 建立坐标系如下图,记线光源长度为l ,功率为W,B,C点的光强度分别为W和h(l)BW,先求和的表达式,再建立整个问题的数学模型. h(l)h(l)h(l)CCB22x,y以下均以毫米为单位,由所给信息不难求出车灯反射面方程为z,,焦点坐标为60(0,0,15)。
1) 位于点P(0,w,15)的单位能量的点光源反射到点C(0, 2600, 25015)的能量22,,x,ya(,,)b设反射点的坐标为Qxy.记入射向量为,该点反射面外法线方向为,不难得60,c到反射向量满足 ,,,z ,,2a,b c,a,b.,2A C B bc 222记,由r,x,y,2ra,(x,y,w,,15),60 ,b,(x/30,y/30,,1)P ,a c,(c,c,c)从而得的表达式 xyzy 0 Q 2xywc,x2r,900b x 22w(2y,r,900)c, y2r,90042r,1800r,3600wy,810000c,z260(r,900)注意到反射光通过C点,应有kc,,x,xkc,2600,y,y2kc,25015,r/60z2r900,kx,0其中为常数. 从上述第一式可解得或.由此得反射点坐标满足以下两k,,2wy组方程:x,0,5432,y,(w,2600)y,1800y,(1498200w,4680000)y,(9360000w,810000)y,,,1350810000w,2106000000,0.,3750w,y,,13(w2600),,2,x,,5200y,900,y,22CC 通过计算可知,存在,当时第一组方程不存在满足的实根,r,36w,,1.56w,w00C2即无反射点. 而当时,有两个反射点. w,wQ(0,y,y/60),i,1,20iii22,3.8119,w,,1.5609 而第二组方程仅当时存在满足r,36的一对实根,即有两22x,y(,,),个反射点记为. ,xyQ,Q3460若反射点的坐标为,则位于点的单位功率点光源经点反射到CQ(x,y,z)P(0,w,15)Q点的功率密度(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能量, 正比于光强度)近似为,cos L,24,PQ其中2222PQ,x,(y,w),(r/60,15) 而为反射向量与z轴的夹角, ,2,r25015/60, cos,.QCh(l),h(l)2)的表达式 BCldw 长的具有单位功率的线光源位于点的长的微小线光源段反射到C点P(0,w,15)的功率密度为4E(w),f(w)/l,,ii,1其中,cos,Ci,w,[,l/2,w]00,2,f(w),,i,1,2,4PQiiC,0,w,[,30,w]0,,cos,i,w,[,3.8119,,1.5609],2fwi(),,,3,4,i4,PQi,0,,[,3.8119,,1.5609]w, l 长的具有单位功率的线光源反射到C点的功率密度为l/2h(l),E(w)dw.C,l/2,类似可得的表达式.相应的反射点方程为 h(l)Bx,0,5432,y(w1300)y1800y(1498200w2340000)y(4680000w810000)y,,,,,,,,,,1350810000w,1053000000,0.,7500w,y,,13(w1300),,2,x,,2600y,900,y,B相应的而第二组方程的有两个反射点的范围为w,[,1.906,,0.7800005].w,,0.78,03) 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设线光源的功率为W, 则它反射到B点和C点的功率密度分别为和.h(l),Wh(l),WminWCB,ll问题的数学模型为:,s.t.h(l)W20,,B0,,,h(l)W1C,,三. 模型的求解h(l),h(l)可以用数值积分求得. 应具备下列性质: h(l)BCBB,0,0ll2w,,,B0,'h(l),lll,,,, ,BBB',,lll,,,B0,'lh(l)l其中为起亮值,为最大值点,为考察的最大范围,例如取为20mm。
基于数学模型构建的车灯线光源优化设计
关键词 :线光 源; 微元 法; 优化设计; 教 学模型 Ke y wo r d s : l i n e a r l i ht g s o u r c e ; m i c r o — e l e me n t me t h o d ; o p t i m a l d e s i n; g ma t h e ma t i c a l m o d e l 中图分类号 : G 4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1 i 一 0 2 1 9 — 0 3
Ab s t r a c t :B a s e d o n t h e q u e s t i o n A o f Na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s Ma t h e ma t i c a l Mo d e l i n g C o n t e s t o f 2 0 0 2” Hi g h e r E d u c a i f o n ' s C u p ” , t h i s P a p e r ma d e f o l l o w- u p s t u d y o n o p t i ma l d e s i g n o f l i n e l i g h t s o u r c e o f he t c a r l i g h t . I n a c c o r d a n c e wi 山 d e s i g n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 t a k i n g mi n i mu m p o we r
o f l i n e l i g h t s o u r c e o f he t C r a l i g h t a s o p t i mi z a t i o n g o a l , he t l i n e i l g h t s o u r c e o f t h e c a r l i g h t w a s d i v i d e d i n t o a n u m b e r o f p o i n t l i ht g s o u r c e s ,
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
数学建模汇报人:陶砚蕴数学建模的简介数学和建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数学研究是纯理论的研究;建模是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得到实物和过程的表现形式,形成人们认识事物的概念框架;建立的模型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的探索,并没有现成普遍适用的准则和技巧,它需要成熟的经验见解和灵巧的简化手段,需要合理的假设,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判断。
随着数学理论的不断完善,数学建模水平的不断提高,某些领域的通用数学模型已经具备,而时代的发展又给了我们更多的课题去探索,现实世界中情况错综复杂,基本模型已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必须不断拓展才能适合当今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数学建模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出现问题,再解决的反复过程。
数学建模是通过量之抽象建立起数学与现实间的联系(桥梁) ,建模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完整的数学建模过程还包括求解数学模型、检验等辅助步骤。
数学建模全过程大致分为以下5 个步骤:(1)问题分析——提出问题,对所给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做必要的简化、基本假设和抽象,确定主要变量、参数等。
(2)建立模型——建立变量、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即数学模型)。
多数情况下单一模型无法满足要求,需要对模型进行改进。
通常会先建立一个简单模型,然后推广到复杂模型,也有先建立理论模型,然后推出简化模型,这些都因人而异。
(3) 求解模型——求出所建数学模型的解。
如果无法求解或求解过程很复杂,则回到第(1) 步,重建或修改数学模型。
模型的求解是数学建模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步,建立的模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取决与是否有合适的算法对其进行求解,只有在计算机模拟结果的佐证下模型才具说服力,才有生命力,才能对实际问题进行理论指导。
(4) 应用、检验模型等——结合应用检验所得数学解。
如果所得数学解难以检验、难以应用或不合理、不满意,则回到第(1)步,重建或修改数学模型。
建立的模型不但要求正确,还必须合理、符合实际需要,这些都要靠检验来判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一等奖(轩辕杨杰整理)车灯线光源的优化设计电子科技大学指导老师:***参赛队员:吕骥余白敏肖世尧2002年9月23日摘要本文在满足给定设计规范的条件下,以线光源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运用微元法对车灯线光源长度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讨论。
首先将线光源分为若干段(微元),视每一段为一个点光源。
引进两个物理量:照度和发光效率,分别用来度量光强和建立光源功率与辐射光能的联系。
搜索每个点光源发出的光线有多少条经反射后能照到给定的B、C两点,进而建立起光源功率与B、C点照度之间的联系。
再以设计规范中要求的B、C点的照度与额定值之间的关系为约束条件,以线光源功率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
代入距光源25米处照度的额定值和线光源的功率线密度等参数,得出相应线光源的最优长度。
以高压毛细汞灯(发光效率50流明/瓦、功率线密度30瓦/毫米)为例,算出它的优化长度为4.2毫米,并绘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图。
从实际、安全、经济等多角度出发,讨论了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
最后考虑到实际的光源辐射有衰减、灯具反射面的污染等因素,建议引进照度补偿系数,使模型的实用性更强。
一、问题的提出汽车头部的车灯形状为一旋转抛物面,其对称轴水平地指向正前方,并已知其开口半径为36毫米,深度为21.6毫米。
经过车灯的焦点F,在与对称轴相垂直的水平方向上,对称地放置一定长度的均匀分布的线光源。
要求在某一设计规范标准下确定线光源的长度。
该设计规范可简单描述如下:在焦点F正前方25米处的A点放置一测试屏,屏与FA垂直,用以测试车灯的反射光。
在屏上过A点引出一条与地面相平行的直线,在该直线A点的同侧取B点和C点,使AC=2AB=2.6米。
要求C点的光强度不小于某一额定值(可取为1个单位),B点的光强度不小于该额定值的两倍(只须考虑一次反射)。
我们需要解决的是:(1)满足该设计规范的条件下,计算线光源长度,使线光源的功率最小。
(2)得到的线光源长度,在有标尺的坐标系中画出测试屏上反射光的亮区。
(3)讨论该设计规范的合理性。
二、问题的分析2.1 首先我们来明确几个概念线光源——宽度与其长度相比小得多的发光体。
光通量——光源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光能,用国际规定的眼(对光适应的眼)的灵敏度来估定。
发光效率——光源每消耗1瓦特功率可辐射出的光通量,又叫光效。
照度——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单位为勒克斯。
2.2 分析问题首先解决本问题的一个难点:由于问题讨论的主要对象是线光源,而线光源处理起来不太容易,因此想到用微元法将线光源划分为若干小段(微元l ),每一段可视为一个点光源。
这样就将线光源的问题转化为了点光源的叠加问题。
由于该线光源照射到测试屏上,有两种途径:直射和反射。
因此我们在考虑某点的光强时,必须同时考虑两种情况。
现在我们还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度量光强,光强的额定值为多少,如何建立起功率与光强的关系。
通过查资料,我们引入了描述光强的物理量——照度。
同时查到距车灯25米处的照度额定值为1勒克斯,即光强额定值为1勒克斯(见参考文献[1])。
另外,还引入发光效率这个量来建立起光源功率与光强的关系(见参考文献[2])。
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分析,我们认为可以建立一个以给定设计规范为约束条件,以线光源的功率最小为目标的规划模型。
可以通过步长搜索,来求得线光源长度的最优解。
三、模型的假设1、光在反射时及整个传播过程中,能量均无损耗。
2、只计此线光源的长度,其体积忽略不计。
3、此线光源均匀分布,各点同性。
且任意一点向整个空间各个方向均匀辐射能量。
4、光强额定值为1勒克斯。
5、不考虑光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6、光强在某点叠加时,可直接取其代数和。
7、只考虑一次反射。
四、符号说明符号含义单位c焦准距mp线光源的功率Wφ光通量lmη发光效率lm/ WE照度lx(lm/m2)E照度额定值lx(lm/m2)k发光功率线密度W/mL线光源长度m lm——流明W——功率m——米lx——勒克斯(1 lx=1 lm/m2)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5.1 准备工作首先建立如图坐标系:图一车灯测试装置三维坐标图其次,明确下面的定理:定理1 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反射后均为平行于对称轴的光。
定理2 点光源发出的光以球面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
定理3 光源从一点A 经反射到达另一点B 所走过的光程等于点A 的镜像'A 到点B 的直线距离。
此定理可由图二直观表示:即'AC BC A B +=图二再根据几何推导,可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结论 在旋转抛物面上,每个反射点的法线都与对称轴相交。
下面我们对此结论进行证明:从图一,我们可以看出此旋转抛物面是由曲线()2200x cyc z ⎧⎪⎨⎪⎩=>= (5.1.1)绕y 轴旋转得到的。
于是推出此旋转抛物面的方程为222x cy z += (5.1.2)设()0,0,0x y z 为此抛物面上任意一点,求得过此点的切面方程为()()()000002202x x c y y z z z x ---+-= (5.1.3)进而得法线方程为00000x x y y z z x c z ---==- (5.1.4) 联立对称轴方程x z =⎧⎨=⎩得到交点坐标为(0,0c y +,0)至此,结论得证。
最后将开口半径及深度等数据代入(5.1.1)式,得出焦距152c=(mm )=0.015(m )然后代入0.015y =,推得该线光源的范围为[-0.03, 0.03]m 。
5.2 建立模型(1)计算线光源长度首先说明一点:以下我们将对B 点进行分析,对于C 点,所用方法及运算过程完全类似。
① 光源功率与照度的关系如果光源的发光强度为I ,光源与被照面的距离是r ,光线方向与被照面法线的夹角为θ。
那么,这个面上的照度就是2cos IE rθ=(5.2.1) 可见,在点光源垂直照射的情况下,被照面上的照度跟光源的发光强度成正比,跟表面法线与光线方向之间夹角的余弦成正比,与光源到被照面问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通过查资料,可知光通量与发光强度之间有如下关系式:4I φπ= (5.2.2)由(5.2.1)和(5.2.2)得 2cos 4E r φθπ=(5.2.3) 对于功率线密度为k 瓦/米,发光效率为η流明/瓦的线光源,在距它r 米的物体表面,照度为2cos 4kL E rηθπ= (5.2.4) 光源功率为 p kL = (5.2.5)即可推出 2cos 4P rE ηθπ=(5.2.6)② 微元法将线光源转化为点光源对于线光源来说,我们利用微元法的思想,将其分为若干小段(l ∆),每一段可视为一个点光源,各自独立向四周辐射光能。
而在测试屏上的任意一受光点的照度等于各点光源在此处的照度代数和。
这样我们就把对线光源的讨论转化成了对点光源的讨论。
③ 求直射光的强度线光源上任一点光源D 直射到测试屏上B 点处有且只有一条光线。
因为D 发出的光是以球面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的,设该点到B 点的半径为r ,则在B 点处的波面面积为24S r π= (5.2.7)据(5.2.4)式,可得任意一点光源直射到B 点时该点的照度为:2cos cos 4k l k l S re ηηθθπ⋅∆⋅⋅∆⋅⋅=⋅=直 (5.2.8)可以看出此量与距离有关,也就是说,不同的点光源在B 点所对应的照度值不同。
但注意到所有的r 差别太小,因此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对r 作近似处理,令它为一个常数:2225 1.3r +==25.034(米) 于是得出此线光源的直射光在B 点辐射出的总照度为2cos cos 4kL kL S r E ηηθθπ⋅=⋅=直 (5.2.9) 而此时线光源所消耗的功率p kL = (5.2.10)④ 求反射光的强度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图一抽象出来,并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图三。
D —线光源上任一点 N —对应于D 点的反射点 G —法线与中轴线的交点图三对于线光源上的任意一点D (设坐标为(t ,0.015,0)),假设从它发出的光线经旋转抛物面上的点N 反射后,可以射到B 点上。
下面利用向量来推导旋转抛物面上满足此条件的所有反射点N 的坐标。
设反射点N 的坐标为(x ,y ,z ),由上文的证明可知,在旋转抛物面上,每个反射点的法线都与对称轴相交,且交点G 的坐标为(0,c y +,0)。
又已知点B 的坐标为(-1.3,25.015,0),点D 的坐标为(t ,0.015,0)。
经过分析,知道N 点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NG 是BND ∠的角平分线,即:BNG DNG ∠=∠ cos cos BNG DNG ∠=∠BN GN GN DNBN GN GN DN⋅⋅=⋅⋅=(5.2.11)2)点G 、B 、N 、D 四点共面,所以:0BN DN GN ⨯⨯=1.325.01500.015x y z x c z x ty z+--=-- (5.2.12) 3)点N 在抛物面上,所以应该满足抛物线方程:222z cy x += (5.2.13)联立方程(5.2.11)、(5.2.12)、(5.2.13),即可求解出与线光源上一点D 对应的所有的反射点N 。
但实际上我们并不关心N 点的具体坐标值,而看重的是线光源上每一点能发出多少光线经抛物面反射后照到B 或C 点。
由于光源发出的光能否反射受灯反射面几何尺寸大小的限制,并且B 、C 点的位置相对灯而言是处在斜前方,所以,N 点的位置并不具有对称性。
对于线光源上不同的点,与其对应的N 点数目也不同。
但在线光源上位置十分相邻的两点,可认为它们对应的N 点数目相同。
即它们发出的光中有相同数目的光线经抛物面反射后恰好照射到B 点(或C 点)。
我们采用在小区域采集离散点的方法,使用Mathematic 软件,通过改变微小l ∆,得到线光源上当前D 点对应的反射点(即N 点)的数目。
以此作为此微小区域 [,]l l l +∆内各点所对应的N 点数目。
(列表详见附件1)如果把整个线光源划成m 个相等的微小区间,则由上述分析,第i 个微小区间的点发出的光线经抛物面反射,如果能恰好射到B 点(或者C 点),那么在B 点的照度为22cos cos 44l li i i ln k n k l e dl r r ηηθθππ+∆==⎰2211cos cos 44m mi i i i i n k l n kL E e r m rηηθθππ=====∑∑反 至此,我们已分别求得了E E 反直于是我们可以得到 22()cos 44i n kL kL E E E r m r ηηθππ=+=+反直⑤求得长度的优化解通过条件,建立线光源长度的优化模型:00min 2.B B B C p kLE E E E s t E E E E ==+≥⎧⎨=+≥⎩反直C反C直代入照度额定值(1勒克斯)、高压毛细汞灯和卤素灯的参数,得到以下结果:材料 发光效率 (流明/瓦)功率线密度 (瓦/毫米)B 点照度 (勒克斯)C 点照度 (勒克斯) 线光源的长度 (毫米)高压毛细汞灯 50 30 2.0121 1.3677 4.2 卤素灯30202.12671.51227.9(2) 反射光亮区的绘制首先我们称光能照射到的区域为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