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疗糖尿病药物有那些

合集下载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糖尿病至今有一定的历史了,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众多的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的时候应该要充分了解这些药物的成分和适应症,副作用等注意事项,根据自己的实际病情选择治疗相应的药物。

那么,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物有哪些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西药主要有口服降糖化学药、胰岛素两大类。

一、口服降糖化学药1、磺酰脲类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而发挥作用,抑制ATP依赖性钾通道,使K+ 外流,β细胞去极化,Ca2+ 内流,诱发胰岛素分泌。

此外,还可加强胰岛素与受体结合,解除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使胰岛素作用加强。

常用的药物有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波脲,格列美脲等。

(1)、格列吡嗪(美吡达、瑞罗宁、迪沙、依吡达)第二代磺酰脲类药,起效快,药效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由于代谢物无活性,且排泄较快,因此比格列本脲较少引起低血糖反应;作用持续24小时。

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成年型糖尿病。

(2)、格列齐特(达美康、孚来迪)第二代磺酰脲类药,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10倍以上;此外,还有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作用,可有效防止微血栓形成,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

适用于成年型糖尿病、糖尿病伴有肥胖症或伴有血管病变者。

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3)、格列本脲(优降糖)第二代磺酰脲类药,在所有磺酰脲类中降糖作用最强,为甲笨磺丁脲的200-500倍,作用可持续24小时。

用于轻、中度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易发生低血糖反应,老人和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4)、格列波脲(克糖利)比第一代甲笨磺丁脲强20倍,与格列本脲相比更易吸收,较少发生低血糖;作用可持续24小时。

用于非。

糖尿病药品有哪些

糖尿病药品有哪些

糖尿病药品有哪些*导读:糖尿病药品有哪些?糖尿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糖代谢综合征,致使血糖升高。

目前药物降糖是不少糖尿病患者采用的方法,了解多种药物的适应症对合理选择降糖药很有必要。

那么,糖尿病药品有哪些呢?下面介绍常见的降糖药,来了解下吧。

*一、糖尿病药品有哪些?*1、二甲双胍二甲双胍可能是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最为熟悉的一种降糖药,由于它并不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因此服药时间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可以在餐前、餐中或者餐后;但有些患者服用后会产生较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故可餐后或餐中服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一般每日2~3次。

如服二甲双胍缓释片,也可每日1次服用。

*2、-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以阿卡波糖(拜糖平)为代表的此类药物,通过延缓小肠对多糖的消化吸收,主要控制餐后高血糖的发生,尤其适用于饮食习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中国人。

服用方法是进餐时随第一口食物嚼服,不要随水吞服。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在日常用药中包含此类药物,需直接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而口服面包、饼干等食物会因无法立刻吸收而达不到迅速提升血糖的效果。

*3、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达到降血糖的目的,分为长效类和短效类。

短效类包括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喹酮(糖适平)等,需要在一日三餐前半小时服药。

长效类包括:格列齐特缓释片(达美康)、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格列美脲(亚莫利)等,一般每日服药1次,通常建议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缓释或控释片剂是不可以掰开或者嚼碎服用,否则就起不到缓释、控释的效果了。

*4、非磺脲类胰岛素促分泌剂此类药物也被称为餐时血糖调节剂,常用的包括:瑞格列奈(诺和龙,孚来迪)、那格列奈(唐力)等。

顾名思义,它可以快速短效地促进胰岛素分泌,一般每日3次,于进餐前或进餐时口服,如不吃饭则不服药,主要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5、胰岛素①短效胰岛素(如常规优泌林、诺和灵R):三餐前半小时皮下注射。

糖尿病药物及搭配应用指南

糖尿病药物及搭配应用指南

糖尿病药物及搭配应用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糖尿病药物主要分为口服药和胰岛素注射剂。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及搭配应用。

一、口服药物1. 司格列汀:这是一种二肽酶-4抑制剂,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并延缓胃肠系统对食物的排空。

它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患者。

2. 苏格列利酮:这是一种双胍类药物,可以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并抑制肝糖原的合成。

它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存在胰岛素抵抗和肥胖的患者。

3. 格列美脲:这是一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并降低肝脏释放的葡萄糖。

它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身体负荷较重的患者。

4. 二甲双胍:这是一种双胍类药物,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并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

它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并且可以用于治疗妊娠糖尿病。

二、胰岛素注射剂1. 快速作用胰岛素:这是一种作用快、作用短暂的胰岛素,用于进食前或进食后血糖较高的时候注射,以控制血糖的升高。

它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2. 中效型胰岛素:这是一种作用较快、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的胰岛素,用于控制空腹血糖水平。

它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3. 长效型胰岛素:这是一种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的胰岛素,用于控制基础血糖水平。

它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患者。

搭配应用指南:1.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药物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病情进展较快,医生会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的口服药物来增加疗效。

2.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或者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不良控制的患者,胰岛素注射剂是必要的治疗手段。

常见的方法是使用快速作用胰岛素和中效型或长效型胰岛素的组合治疗,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3. 在搭配应用药物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年龄,体重,血糖控制情况及合并症等因素。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 7类药物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饮食因素、病毒感染等有关,遗传因素是由于糖尿病患者多数存在家族病史,饮食因素则是患者日常饮食缺少限制,身体肥胖,易诱发2型糖尿病,病毒感染则是由于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影响了免疫系统。

一旦人体胰岛素功能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都会引起血糖水平过高,最终诱发糖尿病。

糖尿病危害性极高,人体长期维持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身体重要器官,眼、肾、心等均会因高血糖受损,因此需要尽早治疗。

疾病治疗以药物干预为主,一般是胰岛素联合降糖药物,就降糖药物而言,较为常见的就有7种,为疾病治疗提供了较多帮助,这7种药物主要是双胍类药物、磺脲类药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格列奈类胰岛素促分泌剂、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临床上最为常用的就是双胍类药物,此类药物对于胰岛功能完成丧失的患者也能起到较好效果,其发挥作用并不依赖胰岛功能。

此类药物能顾促进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并且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药物存在一定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乳酸血症,若是肝肾功能损伤,会增加乳酸血症发生率,临床应用时需要明确患者情况,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药。

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的双胍类药物是二甲双胍,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比之已经停用的苯乙双胍,应用更为安全。

磺脲类药物是最早用于糖尿病临床治疗的降糖药,随着技术发展,已经更新到第三代,此类药物可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从而起到分解糖分的作用,餐前半小时服用能够取得最为理想的效果。

但是需要注意,此类药物降糖效果较强,可能引起低血糖,其中以优降糖最为突出,常会引起低血糖症状,严重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由于磺脲类药物种类较多,并且还在不断发展中,各种药物的临床效果、药理、药代动力学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在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患者身体情况和疾病治疗需要,选取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发挥作用主要是该药物可以延迟食物的吸收,在食物吸收过程中,α-葡萄糖苷酶起到重要作用,食物必须与之结合,才能被正常消化,若是抑制该物质发挥作用,就可以起到延迟食物吸收的效果,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值。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糖尿病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二甲双胍和格列本脲是目前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

在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糖尿病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重要的评估指标。

首先,我们来讨论二甲双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甲双胍是一种双胍类口服降糖药物,通过降低肝糖原合成和抑制肝糖原酶,减少肝脏的葡萄糖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二甲双胍的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和腹泻等。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开始治疗后几天或几周内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减轻或消失。

此外,二甲双胍可以导致乳酸酸中毒,尤其是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

因此,在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时,应该谨慎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并在开始治疗之前进行肾功能检查。

众多研究表明,二甲双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一项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其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减少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因此,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格列本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格列本脲是一种高效的二肽酶-4(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胰岛素分解酶DPP-4的活性,延长胰岛素样多肽的半衰期,从而增加胰岛素的分泌和降低胰高血糖素的水平,以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格列本脲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和恶心等。

这些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微且可耐受,很少需要停药。

大量研究表明,格列本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糖尿病治疗药物。

一项关于格列本脲的荟萃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相比,格列本脲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此外,格列本脲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减少葡萄糖合成和肝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尽管格列本脲的降糖效果较弱,但由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格列本脲适合于一些对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患者,如老年人和肾功能受损者。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2024

糖尿病的常用药物2024

引言概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世界范围内都存在着较高的发病率。

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水平。

在目前的治疗方案中,药物治疗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药物和胰岛素,以及它们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注意事项。

正文内容:1.口服药物1.1双胍类药物1.1.1二甲双胍1.1.2吗啉胍1.1.3罗格列酮1.1.4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1.1.5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2磺酰脲类药物1.2.1格列本脲1.2.2糖基内脂1.2.3艾必妥1.2.4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1.2.5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1.3.1阿卡波糖1.3.2米格列特1.3.3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1.3.4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4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1.4.1艾塞那肽1.4.2利拉鲁肽1.4.3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1.4.4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1.5α葡萄糖酶抑制剂1.5.1伏格列波糖1.5.2阿糖胞苷1.5.3作用机制及适用人群1.5.4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2.胰岛素2.1快速型胰岛素2.1.1速效胰岛素2.1.2胰岛素类似物2.1.3作用机制及使用方法2.1.4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2.2中长效型胰岛素2.2.1人胰岛素类似物2.2.2长效胰岛素类似物2.2.3作用机制及使用方法2.2.4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2.3混合型胰岛素2.3.1固定比例混合胰岛素2.3.2可调节比例混合胰岛素2.3.3作用机制及使用方法2.3.4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2.4胰岛素泵2.4.1胰岛素泵的原理2.4.2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2.4.3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2.4.4适用人群和禁忌症2.5其他胰岛素治疗方案2.5.1氨基酸化胰岛素2.5.2胰岛素合剂2.5.3胰岛素释放制剂2.5.4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总结:糖尿病的治疗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药物治疗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

口服药物和胰岛素是主要的药物治疗方式。

常用抗糖尿病药物有哪些

常用抗糖尿病药物有哪些

常用抗糖尿病药物有哪些文章目录*一、常用抗糖尿病药物有哪些*二、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常用抗糖尿病药物有哪些一、胰岛素用于Ⅰ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控制与口服降糖药失效者,以及严重合并症、严重感染、重大手术及妊娠分娩等。

用量根据病人的血糖水平由医生掌握使用。

二、双胍类降糖药1、苯乙双服(降糖灵):开始时一次25mg,一日2—3次,饭前服用,可逐渐增量至每日 50—100mg,但每日最大量不超过0.15g。

老年糖尿病人以不超过75mg为宜。

2、二甲双胍(降糖片)6每次口服0—25—0.5g,一日2—3次,以后根据血糖、尿糖情况适当调整剂量。

三、磺脲类降糖药1、格列齐特(达美康,甲磺毗腮):一般患者每日口服40—80mg,需要时可增加至每次80mg,一日3—4次。

极量一日320mg,老年患者一日用量不超过80mg。

2、格列喹酮(糖适平):每日口服60一120mg,分1—3次服用,宜餐前服用。

可根据血糖水平酌情调整剂量。

3、格列吡嗪(美毗达):初用者早餐前30分钟服用2.5—5mg,老年糖尿病人从2.5mg开始,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每日用量超过10mg时可分为2—3次,在餐前30分钟口服,每日极量为30mg。

4、格列本脲(优降糖):一次口服2.5一10mg,一日量超过10mg时应分早晚两次服用。

出现疗效后逐渐减至维持量,每日2.5—5mg。

四、3、α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1,4-糖苷键水解,延缓淀粉、蔗糖及麦芽糖在小肠分解为葡萄糖,降低餐后血糖。

常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1、阿卡波糖(拜唐平):单独使用不引起低血糖,也不影响体重;可与其它类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合用。

用于各型糖尿病,改善糖尿病病人餐后血糖,可用于对其它口服降糖药药效不明显的患者。

糖尿病的饮食治疗1、总热量总热量的需要量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力活动量、病情等综合因素来确定。

首先要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可参照下述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或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女性的标准体重应再减去2kg。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有哪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控制血糖水平的重
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常见的糖尿病药物治疗方法:
1. 口服药物:
- 口服降糖药物:如胰岛素促分泌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
激动剂等。

- 口服降糖药物:如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和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2. 胰岛素注射:
- 快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之一是使用胰岛素注射。

胰岛
素注射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包括使用胰岛素注射笔或胰岛素泵。

3. 胰岛移植:
- 对一些特定患者,胰岛移植是一种可选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
适用于那些严重胰岛素依赖、糖尿病并发症严重的患者。

4. 膳食控制和运动:
- 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管理和适量的运动也是糖尿病治疗的
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请注意,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应该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
调整,因此在开始或调整任何治疗方案之前,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

谈谈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注意事项临床上常用口服降糖药有很多种,每种降糖药物的作用原理,发挥作用的时间,代谢方式等都不同,药物的选择要根据病人情况和疾病特点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常用口服降糖药的种类、特点以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促胰岛素分泌剂类降糖药1、磺脲类药物主要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格列吡嗪以及格列喹酮等。

该类药物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达到降糖功效。

如果病人胰岛功能已经受到破坏,此类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该类降糖药起效较慢,所以通常需要在用餐前30分钟左右服下,此外要注意,磺脲类降糖药的作用时间比较长,比较容易发生低血糖反应。

2、非磺脲类药物常用的有那格列奈和瑞格列奈。

该药物也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达到降糖功效。

药物优缺点:该类药物作用时间较快,被称作是餐前血糖调节药,多用于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和一些不按时用餐的病人,通常要在用餐前即刻服用,服用后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可发挥理想的降糖功效。

所以这类药物只是在用餐时增强胰岛素的分泌,这样避免在空腹时刺激到胰岛β细胞,使用期间多不会造成低血糖,也不会增加体重。

不足之处是该类药物属于一种超短效的降糖药,降糖作用持续时间较短,空腹血糖控制情况不理想。

用药注意事项:如果糖尿病病人胰岛素功能已经完全破坏或是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无效,使用非磺脲类降糖药治疗可达到明显效果,该类药物的低血糖反应相对会比服用磺脲类药物出现的少。

如果病人患有轻、中度的肾功能不全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瑞格列奈,该药产生的代谢产物几乎都是经过胆汁排泄,只有很少部分是通过肾脏排泄的。

二、促进葡萄糖代谢剂常用的代表药物是二甲双胍作用机制:可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避免肝糖输出太多,还可改善肌肉糖原合成情况,避免小肠吸收太多的葡萄糖,降低血糖。

药物优缺点:优点是降糖效果非常好,特别是对于空腹血糖降糖效果尤为明显,在单独使用此药时不用担心会发生低血糖的危险,还可帮助减轻体重,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该药是降糖药物指南中2型糖尿病的首选一线类药物。

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特点

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特点

糖尿病常用治疗药物特点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特征是血糖浓度升高和胰岛素分泌异常。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治疗和胰岛素注射等手段。

其中,药物治疗是糖尿病患者经常需要依赖的治疗方法之一、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常用的药物分为口服药物和胰岛素。

一、口服药物:1.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是糖尿病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降低血糖水平,例如增加胰岛素分泌、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抑制葡萄糖产生。

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和α-糖苷酶抑制剂等。

其中,二甲双胍是第一线的口服降糖药物,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

2.α-糖苷酶抑制剂:α-糖苷酶抑制剂是一类能抑制糖分解酶-α-糖苷酶的药物,通过减缓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来降低血糖水平。

常见的α-糖苷酶抑制剂有糖及诺韦、阿卡波糖等。

3.糖皮质激素: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糖皮质激素也可以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增加肝糖原的分解来提高血糖水平。

但同时,糖皮质激素也会导致胰岛素阻力和糖尿病的发展。

二、胰岛素: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产生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浓度。

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中重要的药物治疗方法之一,特点如下:2.使用便捷:胰岛素具有方便使用的优点,可以通过皮下注射或者胰岛素泵等方式进行给药。

患者可以根据饮食和血糖水平的变化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和给药时间,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

3.适应范围广泛:胰岛素治疗适用于几乎所有类型的糖尿病患者,包括Ⅰ型、Ⅱ型和妊娠糖尿病等。

在一些情况下,如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严重不足等,胰岛素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总的来说,糖尿病常用的治疗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糖控制目标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法。

同时,药物治疗也需要结合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定期监测血糖等综合措施,以达到最佳的糖尿病管理效果。

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血糖指标,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以及治疗方案,以保持血糖稳定。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

糖尿病药物一览表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有多种药物可用于控制血糖。

以下为您介绍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药物:一、双胍类药物二甲双胍是这类药物的代表。

它主要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

二甲双胍适用于 2 型糖尿病,尤其是肥胖和伴有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多数患者在持续用药后可逐渐耐受。

二、磺脲类药物常见的有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美脲等。

这类药物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发挥降糖作用。

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其副作用可能包括低血糖、体重增加等。

三、格列奈类药物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作用机制与磺脲类相似,但起效更快,作用时间更短,能有效控制餐后血糖。

低血糖风险相对较低,但仍需注意。

四、α糖苷酶抑制剂包括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等。

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增多等。

五、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它们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可能引起水肿、体重增加以及心血管方面的风险。

六、DPP-4 抑制剂常见的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等。

通过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的活性,提高内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的水平,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具有降糖效果平稳、低血糖风险低等优点。

七、GLP-1 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艾塞那肽等。

这类药物可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从而降低血糖。

常见副作用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八、SGLT-2 抑制剂代表药物有达格列净、恩格列净等。

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促进尿糖排泄来降低血糖。

可能的副作用包括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九、胰岛素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包括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等。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7类药物

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常见 7类药物糖尿病是因为身体的胰岛素产生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一种以慢性高血糖为主的代谢阻碍疾病。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一些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糖尿病的患者在逐年上升,对患者的身体、心理和日常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糖尿病比较特殊,患上此病就意味着要一辈子进行用药治疗,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糖尿病药物治疗上比较常见的7种药物,他们的分类和应用方式。

1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制剂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和2型这两种,1型是指患者由于胰岛素细胞被破坏,造成其产生缺乏而患病的,2型是由于胰岛素减少而患病的。

口服降糖药的治疗是口服降糖药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的选择,所以以下分析了常见的六种口服药和一种胰岛素制剂。

1.1磺酰脲类此类药物是用于胰岛素的促泌药,患者口服后可以刺激胰岛素的产生。

根据相关的研究显示,这一类药物对胰岛素的敏感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血液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血管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2型的糖尿病患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低血糖或年龄偏大、肝肾功能有缺陷的患者不建议使用。

1.2非磺酰脲类此类药物也是一种胰岛素的促泌药,和上一种比较相似,不同之处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的结合点,这种药不会直接与β细胞接触,不会阻碍患者细胞之中的蛋白质组合,也不会影响本来就已经较弱的胰岛β细胞再分泌胰岛素,所以不会对β细胞的功能造成损害。

其中瑞格列奈,对于血糖的控制效果极好,能够降低心血管方面的并发症,对2型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1.3双胍类此类药物是一种降糖药,对患者的肝脏的葡萄糖输出有很好的控制作用,能够强化周边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程度,提高不是胰岛素的介导的其他葡萄糖吸收消化功能,加强旁边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以此来防止血糖的升高。

其中二甲双胍,是一种很安全副作用较少的药物,此药只对已经增长的那部分血糖产生作用,不会对正常的血糖有任何影响,对患者的内脏也有一定的保护功能,推荐2型的肥胖患者使用。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1. 引言1.1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高血糖。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4.28亿人患有糖尿病,其中90%以上是2型糖尿病。

而中国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患病率持续增长,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2型糖尿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和运动。

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其中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常用的药物之一。

这两种药物都是胰岛素增敏剂,能够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血糖水平。

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在药理作用、疗效和不良反应方面有所不同。

有必要对这两种药物进行对比研究,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本文旨在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及副作用,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

具体来说,我们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的药理作用,分析两种药物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机制及影响;2. 比较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的疗效,包括降血糖效果、控制血糖稳定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3. 研究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其安全性和耐受性;4. 分析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局限性,为临床医生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全面了解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及潜在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我们也希望能够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进一步完善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2. 正文2.1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药理作用格列齐特缓释片是一种口服药物,属于胰岛素增敏剂。

其主要成分为格列齐特,通过增加肝脏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和降低血糖水平。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

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格列齐特缓释片与瑞格列奈治疗的效果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水平。

目前,口服药物是2型糖尿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

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是常用的口服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来降低血糖水平。

本文将重点讨论这两种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效果,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

1. 格列齐特缓释片的治疗效果格列齐特缓释片属于二甲双胍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肝葡萄糖生成和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临床研究表明,格列齐特缓释片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改善胰岛功能,减少体重增加,并且对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格列齐特缓释片还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减少内脏脂肪,改善血管功能,从而减少心血管风险。

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患者服用格列齐特缓释片通常不会出现低血糖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口服药物。

瑞格列奈还可以减少肝脏糖异生,减少内脏脂肪,改善胰岛素表观抵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在临床应用中,瑞格列奈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联合使用,具有很好的降糖效果。

3. 两种药物的优缺点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格列齐特缓释片和瑞格列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格列齐特缓释片作用于肝脏,通过抑制糖异生和提高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来降低血糖,具有降低心血管风险和减轻体重的优点,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乳酸性酸中毒和消化道不适的副作用。

瑞格列奈作用于肌肉细胞,通过增强胰岛素的作用来降低血糖,具有较好的降糖效果和对体重的减轻,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和水肿的副作用。

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适当的口服降糖药物。

格列齐特缓释片适用于血糖控制不佳、并发症风险增加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合于长期控制血糖和改善心血管风险的患者。

瑞格列奈适用于较重症糖尿病患者,单药治疗或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使用,适合于需要强效降糖和保护心血管的患者。

常见的糖尿病药物

常见的糖尿病药物

常见的糖尿病药物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会在患者的体内引起血糖浓度的紊乱,导致一系列的身体损害,如肾病、神经病、眼病等。

早期诊断及治疗是保护患者健康的必要步骤。

糖尿病的治疗基本上是从改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等角度出发,然而一些药物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其中固然有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药物。

一、降糖药降糖药指的是用于控制血糖浓度的药物,可分为胰岛素类、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可溶解物类和非胰岛素类。

其中以胰岛素类为最常用的药物。

1.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是由动物胰腺分离出的胰岛素,主要是在进食前用来控制餐后血糖。

短效胰岛素使用后能快速降低血糖浓度,但起效时间不稳定,可造成一定的低血糖风险。

2.中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比短效胰岛素起效时间稍晚,作用时间也更持久。

它常常被用于控制夜间、空腹血糖浓度。

3.长效胰岛素长效胰岛素起效时间较慢,但作用时间可以长达24小时。

它常常被用于控制日常的血糖浓度。

二、口服药口服药相对于注射药物更方便,较为常见的口服药包括双胍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磺脲类药物等。

1.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是常用的口服药物之一。

这类药物有降血糖、降甘油三酯、升高HDL胆固醇等多方面的作用。

双胍类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丙磺舒而二甲、格列本脲等。

这类药物能够提高机体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制糖、提升胰岛素的生物活性,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浓度。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常用的成分有雷格列汀、皮格列酮等。

三、其他药物除上述药物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药物也被用于治疗糖尿病。

1.肠激素样肽类药物肠激素样肽类药物在体内可以抑制胃肠动力,从而延缓肠道中的糖吸收,使血糖浓度得到控制。

常用肠激素样肽类药物的成分是美托莫啡。

2.口服胰岛素增敏药物口服胰岛素增敏药物也是常见的一种药物。

它的作用机制是增加胰岛素从胰腺释放到体内的量,从而起到控制血糖浓度的作用。

常见药物的成分是罗格列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哪些帐号:wj908Wj11、磺脲类:磺脲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和分泌胰岛素而发挥作用。

因此要它发挥作用,一定要有足够的胰岛β细胞。

所以该药对1型和胰腺切除所致糖尿病无效。

磺脲类药物同时还有增加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的作用。

药名商品名①苯磺环已脲(格列苯脲Glyburide)优降糖②甲磺吡脲(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来克胰③甲磺二冰脲(格列博脲Glibornuride)克糖利④吡磺环已脲(格列吡嗪Glipizide)美吡达、利糖妥、灭糖尿、优哒灵⑤喹磺环已脲(格列喹酮Gliquidone)糖适平、糖肾平磺脲类药物的副作用:(1)由于磺脲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和分泌胰岛素而发挥作用的,因此,长期服用容易造成那些好的、正常的胰岛β细胞因过度超负荷工作而形成新的功能衰竭,出现继发性失效,进而由2型向1型糖尿病转变。

(2)低血糖反应:是磺脲类药物最常见最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约2%。

尤其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病人,这类患者由于磺脲类药物在体内代谢与排泄缓慢,有可能在服药期间或停药后低血糖反复发作,严重低血糖或反复发作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或致死。

(3)消化系统反应:少数病例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4)皮肤过敏反应:偶有皮肤瘙痒、红斑、荨麻疹、麻疹样皮疹或丘疹、光敏性皮炎等,近年来有使用磺脲类口服药出现严重剥脱性皮炎的报道,这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此类药物。

(5)神经系统反应:少数病人可出现头痛、头晕、嗜睡、视力模糊、共济失调、四肢震颤等。

2、双胍类:该药物主要是一方面通过延缓葡萄糖(单糖)在肠道内的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促进血糖进入细胞内、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特别是加速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无氧酵解,产生乳酸。

如果没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影响乳酸排泄和利用;没有心、肺疾病导致机体慢性缺氧,增加乳酸产生,乳酸是不会在体内积聚,导致乳酸中毒的。

药名:(1)苯乙双胍(别名:降糖灵,DBI)(2)二甲双胍(别名:降糖片;商品名:迪化糖锭、美迪康、格华止、立克糖)双胍类药物的副作用:(1)胃肠反应:如口干苦、金属味、厌食、恶心、腹泻;(2)乳酸性酸中毒:这也是有些国家已明令禁止使用双胍类药物的原因。

因此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心、肺疾患及缺氧患者使用时一定要慎重。

(3)体重降低、消瘦:长期阻碍机体对葡萄糖的吸收,可导致过度消瘦。

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多糖和双糖到单糖的消化分解,葡萄糖苷酶是必不可少的。

葡萄糖苷酶是位于人体消化道(回肠壁微绒毛)上皮细胞的一种消化酶。

该药是通过对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的抑制,使多糖和双糖到单糖的消化分解减慢,延缓了消化道对糖的吸收,从而降低了餐后血糖的升高。

药名:阿卡波糖,由德国拜耳公司生产,商品名:拜唐苹(拜糖平)。

副作用:主要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如腹胀、排气多、腹泻等。

4、胰岛素敏感性增强剂类:该类药物主要通过对胰岛素受体的作用,增强肌肉和脂肪组织的胰岛素的敏感性,以减少肝糖原的生成,从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

药名:(1)吡格列酮(Actos)商品名:艾汀、安可妥(2)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商品名:文迪雅副作用: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微水留的症状,表现为踝关节或双下肢轻度水肿。

心、肝功能不全者不宜服用此药。

5、胰岛素类:由动物内脏(猪、牛)提取的动物胰岛素或由基因工程合成的人胰岛素。

一般国产的浓度为40IU / ml,进口的浓度一般分为80IU / ml、100IU / ml二种;每瓶10ml包装。

按作用时间分为:短效、中效、长效、预混等。

副作用及保存要求:(1)长期肌肉注射会使注射部位皮肤萎缩、增生甚至硬结;(2)过敏反应:个别患者注射部位会出现发红、发痒、肿胀等;(3)注射后必需在规定的时间内进食,否则会出现低血糖;严重的低血糖是致命的;(4)过量注射或误注到小静脉血管内会出现低血糖;(5)低温4℃—10℃避光保存。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因胰岛素分泌和(或)胰岛素作用的缺陷,引起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

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特征,久病引起多系统损害。

不仅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感染等急性并发症,而且还可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疾病、肢端坏疽、失明、尿毒症以及神经病变等严重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糖尿病类型•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特异型糖尿病糖尿病的药物治疗(一)促进胰岛素分泌剂(促泌剂)1.磺脲类对正常人和糖尿病人都有效,但对胰岛功能丧失或胰腺切除者无效,30%胰腺功能。

刺激胰岛B细胞释放胰岛素 K+通道阻断剂磺酰脲类与胰岛B细胞表面磺酰脲受体结合,使与之相偶联的ATP敏感性K+通道阻滞,膜去极化而使电压敏感性Ca2+通道开放,Ca2+内流而引起胰岛素释放。

胰外作用增加外周组织靶细胞表面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增强胰岛素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亲和力,从而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加强了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糖原合成酶的活性,使糖原合成增加;减少蛋白激酶活性,抑制肝糖异生,并抑制肝糖原分解,减少肝糖输出。

甲苯磺丁脲(D860)氯磺丙脲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磺酰脲受体而促进胰岛素释放.产生降糖作用格列苯脲(优降糖)格列吡嗪(美必达)格列齐特(达美康)作用较第一代强,降糖作用维持时间达24h。

但这种长时间的降糖作用极有可能导致低血糖格列美脲格列奎酮(糖适平)作用强,起效快,维持时间较短(8-10h),低血糖可能性小。

格列美脲降糖作用比甲苯磺丁脲强400倍,较格列本脲强2倍,每日服用1次即可控制24小时血糖,应用单用饮食治疗不能控制,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原发性失效大约10%的糖尿病患者在开始使用磺脲药物治疗时血糖不能控制。

继发性失效有些患者在初始治疗时反应良好,但经过1~3年后疗效减弱或消失,服用足量的磺脲类药物后血糖仍然控制不佳。

继发性失效主要原因为β细胞功能逐渐恶化和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抵抗不能缓解。

联合用药,如与双胍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胰岛素合用可以降低继发性失效的发生率2型DM患者的β细胞功能随时间而衰减,对于临床诊断超过10年的2型DM患者疗效相对较差。

由于β细胞功能的逐渐衰竭,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磺脲类药物治疗都不能完全有效,应联合应用胰岛素和其他类型的口服降糖药物(包括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二甲双胍)。

当β细胞功能下降到胰岛素分泌很少或丧失时,磺脲类药物将不再有效,应该停用磺脲类药物,换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不良反应1.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饮食不配合、使用长效制剂或同时应用增强磺脲类降糖作用的药物有关,尤其多见于肝、肾功能不全和老年患者,格列本脲明显。

2.胃肠道反应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胃痛、厌食和腹泻,多与剂量有关,减少剂量或继续服药可消失。

3.其他皮疹、光敏性皮炎,少数病人可出现胆汁郁积性黄疽、肝损害或粒细胞减少等,应注意定期检查肝功能和血象。

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药,并积极给予相应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1.血浆蛋白结合:水杨酸类、磺胺类、保泰松、双香豆素和甲氨喋呤等。

2.肝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异烟肼等3.与噻嗪类、皮质激素等合用使药效降低4.肝药酶诱导和抑制剂可影响本类药物的作用,5.从肾小管分泌排泄的有机酸如丙磺舒、别嘌呤醇等可影响排泄作用。

2.非磺脲类瑞格列奈类似磺酰脲类,通过关闭ATP-钾通道促进胰腺β细胞分泌内源性胰岛素。

本药作用快而短暂,降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作用部分通过葡萄糖介导,依赖于一定浓度的血浆葡萄糖水平。

餐前服用~4mg,从小剂量开始,每日3次,根据血糖逐渐调整剂量,不进餐不服药,用药较灵活,又称餐时血糖调节剂。

适用于通过饮食、运动及其它药物控制不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

尤其是肥胖、老年人及肾功能不良者。

应用原则是“进餐服用,不进餐不服药”。

不良反应较少。

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少数病例可出现低血糖,与二甲双胍合用会增加低血糖危险,可出现头痛、暂时性视觉异常、胃肠道反应如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和便秘。

可发生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发红、荨麻疹。

肾功能不良患者慎用,营养不良患者应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可增强瑞格列奈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水杨酸盐,奥曲肽,酒精以及促合成代谢的激素。

肝药酶抑制剂如酮康唑、伊曲康唑、红霉素、氟康唑可能升高瑞格列奈血浆水平。

可减弱瑞格列奈降血糖作用的药物:口服避孕药,噻嗪类药,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和拟交感神经药。

肝药酶诱导剂如利福平或苯妥英可降低瑞格列奈片血浆水平。

(二)双胍类对正常人无效,对胰岛功能无要求1. 抑制葡萄糖在小肠的吸收;2. 加强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肌肉无氧酵解;3.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释放;4. 抑制糖异生;5. 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抑制胰岛素拮抗物的作用;6. 降低血浆LDL和VLDL的水平(三)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小肠上皮刷状缘α-葡萄糖苷酶,防止1,4糖苷键水解,使多糖(淀粉)、双糖(蔗糖、麦芽糖)的水解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减慢,血糖峰值降低,因而主要降低餐后血糖。

不刺激胰岛素分泌,可缓解高胰岛素血症。

主要用于2型DM患者:可作为一线药物,单独应用或与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胰岛素增敏剂中的两种、或三种药联合使用,也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

尤其适用于餐后高血糖者;不单独用于1型DM,但可与胰岛素联用,减少胰岛素用量。

常用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应在进餐时随第一口主食一起嚼碎后服用。

轻、中度Ⅱ型糖尿病,尤适用于肥胖病人。

可单用或合用。

也可与胰岛素或磺酰脲类合用于中、重度病人,以增强疗效,减少胰岛素用量。

常用药物为二甲双胍,口服从小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餐间或餐后服用可减少胃肠道反应。

药物相互作用或注意事项常见的不良作用为胃肠反应,如腹胀、腹泻、腹鸣、排气增多等,少数患者有腹痛。

单用本药不产生低血糖,但如与磺脲类、胰岛素合用时仍可发生低血糖,且一旦发生,应直接应用葡萄糖处理,进食双糖或淀粉类食物无效。

β受体阻滞剂、水杨酸制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贝特类降脂药、华法令、抗酸药、消胆胺、肠道吸附剂和消化酶制品可降低其作用。

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能降低该类药物的降糖作用。

(四)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主要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作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高度选择性及强有力的激动剂。

PPARγ被激活后调控与胰岛素效应有关的多种基因的转录。

加强胰岛素所导致的葡萄糖转运子(GLUT)向细胞运转,促使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