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姑县联合水库工程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凉山州美姑县联合水库工程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一)
年~2004年连续3年、2009年~2012年连续4年。
另一特点是连续出现春夏旱或夏伏旱等持续时间长的连旱。
如2009年入秋以来的西南五省特大干旱,美姑县是四川省最突出的干旱地区之一,从2009年11月开始,出现持续少雨天气,达到气象冬干标准,连续5个月降水总量均偏小,全县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冬干连春旱,由于高温少雨,造成全县大部分地区水田缺水,旱地缺墒,人畜出现饮水困难;2011年夏天,美姑县遭遇几十年不遇的伏旱,高温天气持续多日,进入秋季,未出现大雨量的降雨过程,大部分地区达到秋旱标准,1~8月,全县降水量只有454.2mm,历史同期500.6mm,偏少46.4mm。
2011年全年降雨量仅567.2mm,较历史平均817.2mm减少250.0mm,减少30.6%。
持续的高温少雨,致使大面积的大春作物玉米、黄豆等农作物被灼热的阳光晒干,几乎颗粒无收,全县干田面积达85%以上。
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8.13万亩,其中轻灾3.05万亩、重灾4.76万亩,绝收0.322万亩,粮食损失在1.2万吨左右,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万元以上。
美姑县属长江流域,过境水虽较丰沛,但集中在美姑河,受制于灌区地形地貌特点,开发利用较为困难。
在枯水年或枯水期,广大农村群众要到数公里以外去运水、挑水。
遭遇连续干旱时,溪河断流,农村人口生活用水无保障。
由于水利设施不足,无法保证当地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已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灌区内水利工程开发滞后,灌溉用水高峰期常发生争水事件,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的稳定。
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灌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加快灌区供水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解决水源问题的基础水利设施的建设。
联合水库建成后,可为供水区内的居民提供优质、安全、稳定、充足的水源,水量和水质均能得到保障,彻底解决灌区生活供水存在的安全隐患,从根本上解决灌区缺水问题。
因此,兴建联合水库是灌区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对本区的社会和谐稳定和良性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们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据此,美姑县水务局委托四川省国环环境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制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我单位接受委托后,通过对项目所在
地区的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以及对项目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
1.2 项目概况
美姑县联合水库工程位于美姑县洛莫依达沟中游河段,坝址地处洛莫依达乡,
已列入国家重点抗旱水源工程、西南五省重点水源项目。
该水库总库容480万m³,供应农田灌溉及乡村供水,并作为抗旱应急水源。
本工程设计灌面26360亩,其中新增灌面25860亩,改善灌面500亩,乡村供水人口1.9万人,并为洛莫依达乡子史、莫尼、维史、木格觉、布尔5个村和拉木阿觉工业园区共约0.8万人提供抗旱应急水源。
工程总工期为30个月,水库总投资约15972.08万元。
1.3 编制依据
1.3.1 主要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8.2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6.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29);
(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10.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8.29);
浆平洞长65m,帷幕垂直深度约为5m~25m。
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2)溢洪道
开敞式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坝肩,全长230.65m,进口为有闸宽顶堰,采用挑流消能,进口底板顶高程2268.00m。
正常蓄水位2272.00m,设计洪水位2272.11m,校核洪水位2272.83m。
溢洪道沿轴线方向分为进口引渠段、闸室段、泄槽段及出口挑流段。
引渠底面高程2268.00m,控制段顺水流向长17m,为有闸平底宽顶堰,泄洪闸共设一孔,净宽5m,进口闸底板高程2268.00m,顶高程2275.20m。
闸室底板厚2.5m,安设平板检修闸门和平板工作闸门各一道,采用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启闭。
闸室下游接泄槽,泄槽段水平投影长163.40m,宽6.00m,采用矩形过水断面,泄槽首端长25m,坡度为1:50,之后接坡度为1:5.5的斜坡将泄槽底板高程由2267.50m降至2242.33m,与末端的挑流段衔接。
泄槽段结构为梯形断面C25钢筋砼整体结构,,底板厚度为0.5m,边墙开挖坡度为0.3m,经水面线计算,边墙高为1.75~5.0m,厚0.8~1.5m。
为保证大坝左右岸交通,在溢洪道闸室上游侧设计一座交通桥,交通桥桥面高程为2275.20m。
出口段采用挑流消能,长10m,桩号为(溢)0+163.40m~(溢)0+173.40m,挑坎高程为2241.50m,挑角15度,反弧段半径20m。
出口边坡进行喷锚支护处理,并设2m厚钢筋石笼护脚。
放空洞布置在大坝左岸,由导流洞改建而成,并兼作取水洞,立面上采用龙抬头形式,由进水口、无压段两部分组成。
其进水口位置在距离坝轴线上游130m 处的岸坡下部,采用岸塔式进水口,进口高程2244.00m,塔顶高程2274.00m,顺水流长6.8m,宽4.0m,塔内设事故、工作平板闸门各一道,采用固定式卷扬机起吊。
塔后接无压隧洞,隧洞采用城门洞型,断面尺寸2.0m×2.5m(宽×高),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
桩号(放)0+000~放0+087.25m为无压隧洞,隧洞底坡1:50;(放)0+087.25m~放0+114.53为龙抬头曲线段,斜坡坡度为1:2.0,反弧段半径R=25m,角度25°25'09";(放)0+114.53~0+365.72m为利用导流隧洞段,隧洞
底坡1:50。
出口为导流洞消能防冲段,消能形式采用挑流。
(3)取水、放空洞
取水、放空采用导流洞改建而成,取水管结合放空洞布置。
为不影响放空洞的泄流,初拟取水管道铺设在放空隧底板下,管道长385.72m,管材为钢管,管径0.8m。
在满足最小淹没水深的前提下,初拟进水口中心线高程2244.70m,出口高程2228.70m,出口管沿左岸铺设,明管段按要求规范要求设置镇、支墩,在进入引水明渠处设一控制阀调节流量。
阀门后接引水明渠,将水流输送至用水点。
水库建成后,为减少工程对减水河段的影响、满足环评要求,需向下游河道24小时不间断下泄0.036m3/s的生态流量,本阶段采取在水库左岸放空洞边墙埋设1根直径0.3m的生态输水钢管,输水管长约380.72m,出口设DN300半球阀控制水量,阀后埋设钢管把水导入下游河道。
1.6.2 渠系工程
(1)暗渠
总干渠从联合水库左岸取水洞取水,取水口底板高程2229.00m。
规划总干渠长度2.002km,设计流量0.85m3/s。
总干渠设计渠道底宽1.50m,为矩形断面,平均坡降i=1/33,渠高1.5m,渠身采用C15混凝土衬砌,厚30cm。
渠道设计水深0.21m,设计水深0.25m。
总干渠引水末端左分瓦尼分支渠,右分尼合分支渠,瓦尼分支渠又在桩号(Y1)0+164.55处分瓦托分支渠。
瓦尼分支渠共计分为三段,总长5830.28m,渠道桩号(Y1)0+000.00~(Y1)0+0164.55为瓦尼分支渠一段,设计流量0.65m3/s,纵坡为1/1500,渠道尺寸按照1.5×1.5m设计,设计水深0.89m。
桩
号(Y1)0+164.55~(Y1)3+500.00为瓦尼分支渠二段,设计流量0.4m3/s,平
均纵坡为i=0.15,渠道尺寸按照1.2×1.2m设计,设计水深0.11m。
桩号(Y1)3+500.00~(Y1)5+830.28为瓦尼分支渠四段,设计流量0.20m3/s,纵坡为陡
坡,平均坡度i=0.15,渠道尺寸按照1.0×1.0m设计,设计水深0.08m。
尼合分支渠为总干渠末端右支,由倒虹吸及明渠等建筑物组成,明渠又分
两段设计,设计引用流量0.20m3/s,渠道总长3854.33m。
桩号(Y2)
0+000.00~(Y2)0+089.71为倒虹吸段,倒虹管进口设进水池,进水池前设置节
制闸和拦污栅,出口设出水池,出水池后接明渠。
倒虹管每6m设置一座支墩,在管道转弯处设置镇墩。
后接矩形渠道,渠道进口底高程为2163.590m,纵坡
为1/1500,桩号(Y2)0+087.71~桩号(Y2)2+000.00为尼合分支渠一段,渠
道尺寸按照1.0×1.0m设计,设计水深0.55m;桩号2+000.00~桩号3+854.33为
尼合分支渠二段,渠道尺寸按照0.8×0.8m设计,设计水深0.42m,渠道末端底
板高程为2161.080m。
瓦托分支渠设计断面为矩形,总长11075.36m。
渠道桩号(Y3)0+000.00~(Y3)0+567.17及桩号(Y3)2+873.04~(Y3)7+000.00为瓦托分支渠一段,设计流量0.25m3/s,渠道尺寸按照1.0×1.0m设计,设计水深0.54m。
桩号(Y3)0+567.17~(Y3)2+873.04为瓦托分支渠隧洞段,平均坡度i=1/1500,设计断面按最小施工断面设计,净宽尺寸为1.5×1.8m,设计水深0.3m。
桩号(Y4)7+000.00~(Y4)11+075.36为瓦托分支渠二段,设计流量0.13m3/s,渠道尺寸按照0.8×0.8m 设计,设计水深0.42m。
(2)倒虹吸
灌区共有倒虹管1座,位于尼合分支渠首段,渠道桩号(Y2)
0+000.00~(Y2)0+089.71处。
倒虹管进口设进水池,进水池前设置节制闸和拦
污栅,出口设出水池,出水池后接明渠。
倒虹管每6m设置一座支墩,在管道
转弯处设置镇墩。
(3)隧洞
灌区共有隧洞1座,位于瓦托分支渠上游段,渠道桩号(Y3)0+567.17~(Y3)2+873.04处。
隧洞总长2305.87m,设计流量0.25m3/s,加大流量0.32m3/s。
断面采用城门洞型,底宽1.5m,直墙高1.0m,顶拱半径R=0.8m,底板厚20cm,直墙及顶拱厚20cm,均采用C15混凝土衬砌。
划》、《国家重点抗旱水源工程》项目。
1.10选址合理性分析
该项目选址地属山区,建成蓄水后,有助于降低冲沟陡峻坡面的水土流失率;水库建成后蓄水量较大,受益面广,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水库所在河段水生生物较少,鱼类区系组成较简单,无国家保护鱼类,不构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项目选址基本合理。
与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搬迁新建项目,周围仅有散居住户,无企业入驻,在拟建场地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及环境问题。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表二)2.1 自然环境
2.1.1 地理位置
美姑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大凉山黄茅埂西麓。
县域介于东经102°53′~103°21′,北纬28°02′~28°54′之间。
东邻雷波县,西接越西县,南连昭觉县,北毗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北与甘洛县连界,东北同马边彝族自治县接壤。
县境南北长94.8公里,东西宽46.4公里。
县人民政府驻地马普镇,位于东经103°07′,北纬28°19′,海拔2082m,距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西昌市170公里,至成都385公里,是凉山州东五县通往乐山、成都最近的交通枢纽。
2.1.2 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两大地貌单元所接壤的大凉山向川中盆地过渡地段,属强烈侵蚀高、中山地貌类型。
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山脉走向以近南北及北东向为主,与构造线展布方向一致,山岭海拔高程多在2000~3500m之间,属构造侵蚀深切割高山区。
金沙江河谷呈北东向深切其间,切深在1500m 左右,河谷狭窄,在横向谷段多形成对称的“V”型谷,在纵向谷段多形成不对称的“V”型谷,河床平均坡降约1‰。
沿金沙江发育有零星不连续分布的五级阶地,金沙江支沟多呈深切的峡谷,坡降大,阶地不发育。
工程区内除石炭系地层缺失外,从震旦系至侏罗系地层均有分布,西北部以中生界“红层”为主,古生代地层则广泛分布于区内,除二迭系峨眉山玄武岩外,其余均为沉积岩,岩性以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灰岩、白云质灰岩和泥灰岩为主。
第四系地层分布零星,由冲积、崩坡积、坡残积、地滑堆积之砂卵石、块碎石土、粘土等组成,分布于河床、漫滩、阶地、缓坡台地和坡脚
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单位和方法,结果野外实地考察记录,并参考《四川植被》相关部分的描述,工程建设区及影响区的植被自下而上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类型:
1、农耕地植被
主要分布在平缓坡地,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红苕、荞麦、小麦等,耕地边零星分布杂草和灌丛,农田边栽培树木有麻疯树、核桃、油桐、臭椿、脐橙等。
2、低山灌草丛
以草本植物为主,木本植物主要有马桑、胡颓子、悬钩子等,草本植物主要以乔本科,莎草科、菊科植物为主,是当地彝族居民的牛、羊、猪等牲畜的主要放养地,同时也是部分鸟类的觅食地。
3、低山灌丛
主要分布在山体阳坡与农耕地相连的地段,主要是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而形成的,当地居民砍伐薪柴,将区内的乔木树种多次砍伐,树木呈灌丛状生长,灌木树种得到一定的保留和生长,部分乔木呈散生分布,主要树种有灌丛状山核桃。
丛状栎、黄栌、马桑、胡颓子、滇榛、火棘、悬钩子等,草本植物以乔本科,菊科植物为主、沟谷地带零星分布有枫杨、化香、天丝栗、木荷、丝栗等乔木树种,该区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薪柴采集地和牛羊放养地,野兽兽类分布很少。
4、人工针叶林
人工针叶林在区内成块状分布,主要是上世纪80年代种植的日本落叶松,目前已成林,平均高度在15米左右,群落类型简单,针叶林内常见杂有阔叶树,主要以山核桃、枫杨、丝栗等为主。
5、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
评价区域内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主要分布在山体阴坡面和沟谷中,在此地段认为干扰少,原生的常绿阔叶树种被少量选择性的采伐过,落叶树种主要有山核桃、枫杨、栎、化香、珙桐、连香树、桦木等,草本层以乔本科、莎草科。
菊科植物为主。
6、常绿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是该区的基础植被,组成树种以樟科的润楠、油樟、川桂、川滇钓樟、大叶新木姜子、毛叶木姜子以及山毛榉科的栲树、刺果米槠为主。
半生植物中还有许多山茶科、五加科、交让木科等植物,分布于沟谷、山麗缓坡等环境条件较好的地方,部分地块多渗入一些落叶树种,主要有扇叶槭、青榨槭、糙皮桦、连香树等。
7、亚高山针阔混交林
此区气候温凉、湿润,云雾多,日照少,适宜喜阴湿植物生长。
主要组成植物为铁杉、油麦吊云杉、冷杉等,其针叶林与阔叶林交界处多渗入一些落叶树种,主要有扇叶槭、青榨槭、糙皮桦、川滇钓樟等。
林下植物主要包括各种蔷薇科的花楸。
蔷薇、悬钩子和杜鹃花科的各种杜鹃等,草本植物主要包括在菊科、百合科、毛莨科、乔本科、莎草科的种类。
(2)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国函92号文(国务院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的批复)中所列物种,工程建设区及影响区内尚未发现珍稀、濒危和保护植物。
根据以前的历史资料和现时考察访问结果,皆挖电站工程区及影响区域脊椎动物以蛇类、鸟类和兽类为主。
二、陆生动物
(1)蛇类
从大的区域和所在区系组成来看,该区历史上曾涉及蛇类主要有:菜花蛇、乌梢蛇、松花蛇、青标蛇、竹叶青、绣链腹链蛇、八线腹链蛇、王锦蛇、玉斑锦蛇、红脖颈槽蛇。
(2)鸟类
从大的区域好所在区系组成来看该区历史上曾涉及鸟类近100种,主要有:四川山鹧鸪、绿尾虹雉、凤头鹰、鹰雕、白鹇、楔尾绿鸠、斑头鵂鹠、鸳鸯、大噪鹛、画眉、灰头斑翅鹛、金额雀鹛、棕头雀鹛、白领凤鹛、峨眉柳莺、棕背田鸡、大黄冠啄木鸟。
(3)兽类
从大的区域上和所在区系组成来看该区历史上曾涉及兽类主要有:扭羚角、豹、云豹、豺、斑羚、穿山甲、黄喉貂、大灵猫、小灵猫、金猫、水鹿、高山姬鼠、大绒鼠、藏鼠兔。
经实地调查,本工程区不涉及国家和省级保护物种。
2.2.2 水生生物
(1)浮游植物
在该河段浮游植物的区系组成中,以硅藻门种类占优势,这与该河段的地理位置和峡谷地形、急流的水环境有关,是典型的河流浮游藻类群落。
其次是绿藻门的种类较多,最少的是蓝藻门种类。
(2)水生维管束植物
瓦候河水流湍急,不适宜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长。
(3)浮游动物
工程河段浮游动物组成简单,生物量极少,这与该水域环境是统一的,并且这些浮游动物是河流性的。
根据调查,出现率最多的是普通表壳虫,其次是如愿真剑蚤。
(4)底栖动物
常见种类为扁蜉、原石蚕等,均是昆虫纲的种类,并且是江河中常见的水生昆虫。
总的来说,该水域底栖动物适于急流生境的类群组成。
(5)鱼类
工程河段鱼类组成简单,河段内野生鱼类主要为细鳞裂腹鱼和青石爬鮡,属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经实地调查,本工程区不涉及国家级保护物种。
晶石等。
现已探明玄武岩储量达38282.44亿吨,铁矿储量达461万吨,煤储量达9298.26万吨。
3、森林资源
美姑县有林地43607公顷,覆盖率达15.8%,林木总蓄量641.41万立方米。
林木种类有冷杉、云杉、铁杉、滇杨、欧美杨等21余种;森林仅荞木树种就有50个科,65个属,180余个种;经济林木有女贞、漆树、油桐、核桃等19余种。
药用林木有厚朴、黄柏、年夷、杜仲、川桂等10余种。
4、水利资源
美姑县境内水系分属金沙江水系和岷江水系,汇集大小河流159条,总长287公里。
水能资源在美姑的自然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
美姑河、溜筒河、连渣洛河、瓦候河等河流及支流均是山区河流特征,水量丰富,全县水资源达29.0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85.4万千瓦,可开发量达到45万千瓦。
5、其他资源
美姑县野生动物和野生药材种类繁多。
野生动物有187种,分属62个科。
受国家一类保护的动物大熊猫等5种,二类保护的有猕猴、小熊猫、白腹锦鸡等27种。
牧草共有79个科,232个属,374个种;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荞子、麦类等,果品以花椒、核桃为代表;野生药材达103种,且蕴藏量较大,主要有天麻、木香、黄柏皮、大黄等58种,年产量上万斤的有33种,名贵药材麝香、鹿茸、熊胆、贝母、虫草也具有一定的数量,蜡虫以质量好,产量高而著称全川。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表五)4.1 主要污染工序
4.1.1 施工期污染分析
⒈施工期扬尘
该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扬尘的环节有大坝工程中挖填方作业,水泥、砂石等散料的运输、卸载和临时堆放场,物料级配拌合过程。
污染因子为TSP。
施工场地地处丘岭地带农村环境,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植被茂密,对扬尘有抑制和阻隔作用;山间小路无法通行汽车,减少了扬尘的发生量;居民住宅距离施工场地较远,扬尘对其影响较小。
但扬尘会影响工地周围林木和农田作物的光合作用,导致生物量损失和作物减产,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⒉施工期噪声
施工期噪声源主要来自于挖掘机、打夯机等机械作业以及人工修凿石料等作业,噪声源暴露A声级值范围在65~80 dB(A)之间。
由于施工机械投入较少,等效A声级值将比暴露声级减少5~10dB(A),可以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标准限值要求。
工地距居民区较远,施工噪声经过长距离的衰减后,对当地村民的生活基本不会造成影响。
⒊施工期废水
施工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两大部分。
⑴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水库枢纽区施工高峰人数320人,分别居住在大坝下游和分干渠区,按生活用水0.12m3/d人计,则施工高峰期用水量约为38.4m3/d,取污水排放系数0.8,污水量约30.7m3/d。
修建简易旱厕收集处理后由周边农民用作农肥。
⑵生产废水
主要产生于混凝土拌和系统。
另外,施工机械维修停放场地处由于施工机械的漏油及清洗,也会产生一部分含油废水。
①混凝土拌和系统冲洗废水
处理目标按SS出水浓度控制在200mg/L以下,pH控制在6~9范围内,处理后废水循环用于混凝土拌和楼冲洗,不外排。
②含油废水
含油废水排放量较小,呈随机排放方式。
主要污染因子石油类,按类比,浓度可达30~150mg/l。
在施工机械停放场处设置简单的废水收集系统,含油废水通过集水沟汇集后,经隔油池处理达标后用于场区或周边洒水降尘。
⒋施工期固体废物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修凿石条适方会产生一定数量的砂岩碎屑,散料堆放会遗留残余物料在堆放地。
该类废料为惰性组分的建筑垃圾,其对环境的损害较轻,主要是混入土壤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
对其需采取防范措施。
4.1.2 营运期污染分析
营运期管理房固定人员7人,负责进行水库巡查,监管水库运行和供水配给等项工作。
每日会有少量生活污水和垃圾产生。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用作肥料,不外排。
设置垃圾桶收集生活垃圾,运送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这部分污染物能得有效处置,不会给环境带来影响。
按工程特性和运作方式,营运期基本无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4.2 主要生态影响
4.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⒈取料场地质环境影响分析
水库工程料场和渠系工程料场均采用波洛料场开采加工,波洛料场位于洛莫依打河左岸。
料场采用自上而下分层开挖的方式,每10m高差设置一个宽2m的临时马道,开挖坡比根据岩体情况为1:0.5。
岩体中结构面主要为构造裂隙及层间剪切破碎带,岩层呈厚层状,由于岩层倾向山内,为反向坡,天然状态该料场边坡整体稳定。
只要取土场位置选择合理,施工过程不会对地质环境造成触动
⒉临时占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临时占地包括施工便道和作业场占地。
其共计造成310亩土地原有的水土保持面的破坏,引发少量水土流失,并造成土壤板结,不宜耕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4.2.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⒈土地占用影响分析
水库建成蓄水后,淹没区造成永久占地227.34亩,其中耕地43.76亩,林地28.5亩,草地103.97亩,宅基地4.0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7.06亩。
淹没耕地基本上为低洼荫蔽的低产田,属于非基本农田。
在土地权属为集体所有制情况下,通过村内调整等方法,可以对宅基地、耕地和林地进行补充,符合土地法相关规定。
⒉生物量损失
水库建成蓄水后,将淹没大面积坡面上的林地、灌木和草地,造成生物量损失。
水库运行后,提供充足的灌溉水,可使保灌土地面积增加,由其增加的生物量足以弥补该项生物量损失。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较大,且存在大量荒地,损失生物量约占全村生物量3%,尚在人工和自然生态系统可调节恢复范围,不构成显著影响。
⒊对库区下游的影响分析
水库截流后,坝下流量接近枯竭,其造成的影响包括对下游居民取用水的影响和对下游河道水生生物的影响。
⑴对下游居民取用水影响分析
坝下河道两侧仍有居民依赖沟河供水,水库截留后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建设方应事先与涉及各方达成分水协议,不能单方面修建,并报水务局批准;此外,在水库蓄水后,应考虑通过涵闸泄放一定的流量。
⑵对下游河道水生生物影响分析
联合水库截流后,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坝下溪沟下游段的水量,可对水生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由于沿途支流汇入,在其下部段已基本上具有长流水状态,相应水生生物的物种和种群数量将会较为稳定。
因此,要求水库蓄水后,应考虑通过涵闸泄放一定的流量,保证下游水生生物小生境不发生改变。
环境影响分析(表七)5.1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5.1.1 拆迁安置问题分析
分散安置美姑县洛莫依达乡洛莫村12户60人。
安置点选择在本村内的建设征地范围以外的平缓台地上。
地形坡度应小于10°,由于地形平缓,适宜修建移民安置点,其建房条件与原居住地基本相同,即移民可利用现有电力、道路及通信等基础设施,其用地规模人均70m2,户均用电2.0kW,生活用水通过山溪沟取水解决,入户道路可与外部机耕道或农村道路相接,对外交通方便。
引起的社会环境影响问题可被缓解和消除。
5.1.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水库建成后能够供给美姑县洛俄依甘乡、拉木阿觉乡和洛莫依达乡3个乡14个村的生产生活用水。
据统计,灌区内现状总人口16508人,其中农村人口15726人。
牲畜2.03万头,其中大牲畜0.48万头。
并可作为抗旱应急水源,其对解决群众生活生产困难,建设和谐社会和促进小城镇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水库运营后,新增灌面25860亩,改善灌面500亩。
按每亩仅增产值500元计,年增收13.18×106元,对于提高灌区群众收入效果显著。
水库建成后能够提高灌区抗旱能力,保障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
此外,库区经过绿化防护带建设,利用丘坡沟壑自然地貌和本地特色农副产品的优势,还可进一步开发旅游业,使本地居民就业渠道拓宽,收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