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充分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思想,重在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强调重视了解学生思维合理性和灵活性,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命题范围遵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适当增加了开放性的试题,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内容和繁琐计算;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题目,综合性题目,切入容易,深入难,大多数学生能够入手但得高分不易。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份力求遵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恰当评价学生成绩一份试卷。
一、试卷分析:
1.形式:
这套试卷与往年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没有明显变化。
2.难度:
试题整体来说难度中等偏下,命题综合性不太强。
3.考查知识及能力:
这套试卷考查的知识,各个单元都有所涉及,试题比较侧重学生对运用能力的考查。
4.试题特点:
注重计算能力的考查,测试学生是否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熟练的运算能力。注重对学生生活实际经验在数学中的运用的考查,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加强了数学的实用性。如:
选择题: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1/5,已知口袋中的红球是3个,则袋中一共有()个球。此题十分接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又为学生增添了趣味性。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试卷成绩:
从统计来看,这次测试成绩良好。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特别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这部分知识的形
成过程理解到位,认识深刻,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但部分学生成绩很低,分数只有五、六十分,说明教学还存在死角。
2、存在问题:
(1)第一大题第8小题学生丢分相对较多,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质数合数的概念掌握不牢固。第12小题失分也很多,没有认真审题,从中反映出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能力欠缺。
(2)第二题第8小题,大于3/7而小于5/7的最简分数只有一个。很多学生认为只有4/7,而忽略了异分母分数。
(3)第六题第3和4题错误率较高。错误原因是学生对题目意思还理解不透,致使在列式时只列一步算式,或列错算式。
三、学生答题分析:
1、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判断题、应用题。
2、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四、几点反思
1、坚持形象直观和抽象概括的有机结合。
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要重视学具拼摆、直观感知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学具操作、观察等活动中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之在头脑里形成相应的表象。并且,要充分利用表象的中介作用,及时引导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把感性上的认识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可先直观后抽象、边直观边抽象,促进学生的认识由具体到抽象,由感知到理解,使他们在这一认知过程中感知数学知识,理解数学知识。
2、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有密切联系的学习情景,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现实问题中去理解数学知识。引导他们去发现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去理解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法则是怎样归纳出来的,
问题是怎样分析和解决的。总之,要引导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根据学生的思维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沿着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有序展开,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全面理解,促使思维能力进一步得到发展。
3、精心设计练习,加强知识的整理。
在教学中,除了设计一些理解、巩固所学知识的基本练习以外,还要根据教学实际适当设计开放性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对答案不唯一的问题的解答,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小学学段学习中,即使遇到没有见过的实际问题,学生基本上也能够独立解答出来。在教学中,要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复习课教学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再现,要加以整理和沟通,将那些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联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网络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在复习中“温故知新”,促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4、数学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是说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一方面对数学有浓厚兴趣且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加以引导,使他们有更好地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针对学困生的知识缺陷,做好补缺补差的辅导工作,要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