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教案设计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三单元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内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授课课时1课时总课时第7课时授课形式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认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形成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2、通过学习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1、通过对教材中插图和地图的观察,形成识读图表的能力..2、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叙述古代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商路──丝绸之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等知识..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教学方法图片辅助法、探究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学习方法合作探究、讨论法教学资源中学学科网板书设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1、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文化和伊斯兰教阿拉伯商人 2、将印度人的计数法加以改造,传遍世界,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3、翻译保存许多希腊著作,在数学、医学上有重要贡献在中国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记叙他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教学环节、主要内容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具体教学目标或设计意图课堂导入多媒体动画展示“0--9”这十个数字,然后提问“同学们知道这十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吗?”由此导入新课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回答0-9数字的由来..激趣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本节第一自然段,多媒体投影《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提问:连接亚欧的商路主要有几条?通过这些商路,东西方各国有哪些物产和文化的交流?结合教材内容和多媒体地图,找出东西方的三条主要商路..学科间知识的交叉和整合组织学生讨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什么作用?讨论,回答:阿拉伯人把中国古代发明传入西亚、欧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最重要的是他们改进了阿拉伯数字并把它们传到欧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讲述早期人类结绳、刻木记事的故事和古人发明0—9十个数字的故事听故事懂得文字、数字的发明源于生活提问: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发明创造的?为什么被称之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他们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对它加以改造,12世纪初这一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简便,看起来清楚,演算便利,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和进位法阅读教材内容,找出相应内容3、阿拉伯人在数学、医学方面的成就指导学生阅读第42页小字内容,找出阿拉伯人在数学、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阅读教材内容,找出相应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节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马可波罗来到元朝的前后经过及其在元朝的生活工作经历,认识到马可波罗是东西方友好交流的重要使者思考:对于马可波罗一行来到中国的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你有何感想?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和挫折,顽强坚毅的品格..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思考: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归纳: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元朝时交通发达;元朝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讨论问题,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1971年意大利驻联合国代表芬奇在欢迎我国参加马可波罗东游700周年纪念活动代表团时说,它“向西方世界展现了迷人的中国文明”..讨论:《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讨论,回答:1、向西方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非洲东部的各国的情况..2、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憧憬,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3、促进了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友好往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问:有人认为马可波罗根本没有来过中国,《马可波罗行纪》是伪造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自由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组织学生讨论: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总结: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对学生畅谈的打算做恰当的点评..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培养学生开放意识,国际意识和交流协作的意识课堂总结提问:学习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课堂练习1、尽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但人们都能认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首创者是古代A、印度人B、苏美尔人C、埃及人D、阿拉伯人2、元朝时到过中国,他的一本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西方财富的渴望,他是A、亚历山大B、马可波罗C、亚里士多德D、屋大维3、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各种各样..下列所举的哪一项与其他明显不同A、亚历山大大帝东征B、希波战争C、罗马帝国的扩张D、阿拉伯数字传播作业布置练习册第7课。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教学设计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的史实;知道马可·波罗来华的事迹和《马可·波罗行记》。
理解阿拉伯数字发明的意义;探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课前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讲述马可·波罗的事迹,提高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讲述有关马可·波罗的事迹,评价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
根据文字资料中提到的地点绘制马可·波罗的旅行路线。
讨论阿拉伯数字发明和传播的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流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马可·波罗等文化交流使者的艰辛,认可他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
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阿拉伯数字的改进和传播,他们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战争,但和平共处、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树立起一种开放意识、国际和平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来华的事迹。
教学难点:分析世界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树立国际交流的意识。
7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Word 文档
7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讲读法、讨论法、图表法等。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1、元朝时,有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生活了17年,并在朝廷中做了大官,由他口述的一部书还曾经风靡欧洲。
这个人是谁?(马可·波罗)2、指导学生读“导入框”的内容。
1、讲授新课(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正文。
2、指导学生看课本P42的图《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3、理解:在古代,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把欧亚非三大洲连接起来;一些商人往来其间,交流物产,传播文化,成为不同文明之间交流的使者,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4、弄清陆地和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沿途的自然条件、重要地点。
5、古印度人发明0~9十个数字6、道理:文字、数字的发明来源于生活,科学技术的发明同样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善于发现并总结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意识和独立探究的精神。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知识点分析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能力提升知识讲解1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哪些贡献?⑴把中国、印度文化传到西方。
阿拉伯人往来于三大洲之间,把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运往西欧;把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了欧洲。
⑵给中国带来西方文化及阿拉伯文化、伊斯兰教。
阿拉伯人又把古代印度人创造的十个数字符号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他们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他们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这些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⑶保留和传播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阿拉伯的学者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翻译保存了许多希腊著作,把古代文化的光辉重新展现在西欧人眼前。
他们还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
在医学方面,拉齐斯的《医学集成》和依本西拿的《医典》被译成拉丁文,被欧洲医学界长期奉为权威著作。
例1.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作用的是()A.罗马人B.中国人C.阿拉伯人D.意大利人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
在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主要依靠丝绸之路,阿拉伯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把持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中间者”的角色,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答案:C知识讲解2 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是什么?原因:(1)元代国家统一,幅员辽阔,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农业和手工业高度发展,使西方人产生了对中国和东方的向往与神秘感;(2)元朝时期,中国对外的海陆交通都十分发达,为中外交往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元朝统治者采取了开放的政策,更促进了中外交往的发展。
由此可见,元朝的强盛是推动中外友好往来的重要因素。
例2.以下事例中,以和平往来的方式促进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的是()A.十字军东征B.希波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马可波罗来华解析此题注意题干中的设定“以和平往来的方式”,罗马帝国的扩张、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都是以暴力的方式传播文明的。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纸币:纸币可以用来偿付一切款项,携带 非常方便…
煤炭:华北人民用一种“黑色的石头”当 木材烧…而它的火焰比木炭更大更旺…
驿道:从北京到全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驿 道连接…驿站每个房间全用丝绸…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
阿拉伯 商人
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小组活动:
你知道马通匹过、这石榴条、商瓜路果,蔬东菜西、核方桃有、哪药些材事、物 传到东珠方宝或、西音乐方、?舞蹈、宗教 ……
丝绸、陶瓷、漆器、铁器、冶铁技术、 蚕种和养蚕技术 ……
开辟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 重要通道,东西方交流的桥梁,沟通了 欧亚交通,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 交流。
朝鲜、日本 越南、南亚 中亚、西亚、欧洲
12世纪后期(南宋)
归纳总结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⑴保存并传播了古代文化 ⑵成为东西方文化沟通的媒介 ⑶善于吸收其他文化并加以发展
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 “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 这反映了阿拉伯人什么样的优秀 品德?
➢虚心学习比自己先进 的文化
结绳记事法
刻木记事
刻木记事法
阅读材料: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 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 十进位法。……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 传入欧洲,……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 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 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 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 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使世界各地有了统一的计数方法,从而便利和 推动了各地区各民族的进一步交流与交往;它 还推动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了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
教学主题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上册的第7课,是古代文明交往的两种方式之一——和平交往。在古丝绸之路上,欧亚非三大洲的商人不断进行友好往来,传播各民族文化,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其中阿拉伯人发展和传播的阿拉伯数字,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中国长达17年的生活经历以及《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使西方人对中国及东方国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直接促成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以及开辟新航路的活动。因此在教材中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体验:阿拉伯数字的优越性
引导思考:“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有什么重要意义?
学生分组,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计算一道数学乘法题,在亲自体验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总结:阿拉伯人在东西方交流中的贡献
在学生交流基础上总结
小组讨论交流
屏幕展示
观看录像
出示问题组:①马可•波罗一行哪一年启程赶赴中国?②当时的中国处于哪一王朝的统治时期?③在位的中国皇帝是谁?④要了解马可•波罗在中国的见闻我们应该看哪本书?
相关图片
情感体验
1、引导学生在观看录像之后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2、引导学生了解各国的纪念活动
1、感受到马可•波罗坚忍不拔的精神。
2、了解人们对马可•波罗的纪念
1、录像剪辑:《艰辛的旅程》
2、相关的图片
思维拓展——马可•波罗是否真的到过中国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碰撞
结合已有知识有理有据进行讨论分析。
相关史料的展示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叙述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等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改进及传播
考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改进及传播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发明者: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传播: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这是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明传播中最重要的贡献。
发展:16世纪,阿拉伯数字的写法已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
此后,“阿拉伯数字”传遍了全世界。
易错微析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易错。
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代印度人创造的。
例题1 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
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A.古代印度人B.古代阿拉伯人C.古代罗马人D.古代日本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古印度人创造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的计数法。
这种计数法经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所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选B。
例题2 “0、1、2、3、4、5、……”我们都认识这些阿拉伯数字,并经常和它们打交道。
这些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A.古代埃及人、巴比伦人B.古代阿拉伯人、罗马人C.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印度人用梵文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学会了这一方法,对它加以改造。
12世纪初,这一简便的计数法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故选C。
1.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有关阿拉伯人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明了被称为阿拉伯数字的0—9十个数字符号B.创立了伊斯兰教C.阿拉伯人把中国的古代发明辗转传入西亚和欧洲等地D.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中起了积极作用2.0-9十个数字符号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是在()A.9世纪B.10世纪C.11世纪D.12世纪3.在平时的历史学习中,我们要培养识读图片的能力,从历史图片中感悟历史。
下图是()A.埃及象形文字B.中国甲骨文C.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D.阿拉伯数字4.“阿拉伯数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A.12世纪初B.14世纪C.15世纪D.16世纪5.阿拉伯人被称为传播东西方文化的使者,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A.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B.造纸术的发明和传播C.开辟丝绸之路D.发现新航路6.读下图,回答问题:(1)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数字?它最早是由什么人发明的?(2)图中所表示的数字后来在何时由什么人传入欧洲?(3)图中所表示的数字写法与现在的写法基本一致是在何时?(4)如果没有这种计数方法,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示0—9这十个数字?1.A 解析: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印度人,故A项说法错误,答案选A。
7.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平度市实验中学 九 年级 历史 导学案学校: 班级: 姓名:第1页 第2页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2013年 9 月 23日 执笔人李洪敏审稿人王新堂总第 7 课时学 习 内 容学习随记【学习目标】: 1.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 2.掌握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经历 【学习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自主学习:1.很久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欧、亚、非三大洲联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 的丝绸之路,通过这些商路,中国的 、 、 、 ,印度的 、 、 等作物也传到欧洲。
2.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 人作出了重大贡献。
3.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人, 人把它发展并传播。
_________(时间),阿拉伯数字与现在写法基本一致。
4. 年,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 的赏识。
《_________》一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 经历与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与向往。
合作探究:1.数字的发明有什么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有什么历史意义?2.学生对照42页《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动手圈点和标注:A 、陆地商路的主要路线:B 、海上商路的主要路线:C 、这些欧亚主要商路的历史作用 达标检测:1.创立了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的是( )A .古代阿拉伯人B .古代腓尼基人C .古代印度人D .古代希腊人学 习 内 容学习随记2.什么时期开始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 )A .10世纪B .11世纪C .13世纪D .16世纪 3.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哪国人 ( ) A .阿拉伯 B .印度 C .英国 D .意大利 4.印度人用什么的字头表示数字,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 )A .汉字B .梵文C .象形文字D .楔形文字5.下列表述不正确是 ( ) A .丝绸之路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通道B .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 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C .中国的糖、稻米、棉花等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D .《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6.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 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有( ) A .传播了中国的四大发明B .传播了印度人创造的0到9的计数法C .传播了伊斯兰教D .阿拉伯人写的《马可·波罗行纪》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二、材料解析题 7.阅读下列材料:乔治·萨顿:"拉丁文化是西方的,中国文化是东方的,而阿拉伯文化却两者兼备"。
最新初中九年级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初中九年级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精品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叙述古代连接亚、欧、非三大洲的商路──丝绸之路,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等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中插图和地图的观察,形成识读图表的能力。
通过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认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形成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
通过学习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图片辅助法、探究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相关图片与地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马可•波罗人物图片,请同学们说出其人其事,进而总结马可•波罗──一个意大利人,在元朝生活了17年,由他口述的一部书曾风靡欧洲。
他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新课: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投影显示]《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由学生在图中找出东西方的三条主要商路,第一条:经过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到达中亚然后经里海、黑海到达小亚细亚,再通过地中海运到西欧。
第二条:由元大都经过海路到达亚洲东海岸经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波斯湾经两河流域再由水路运到西欧。
第三条:由海路到红海,再由陆路到达埃及亚历山大港,再运到西欧。
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些商路,东西方各国有哪些贸易和文化的交流?生答:通过这条商路,东方的胡椒、肉桂等调味品和珠宝、丝绸等奢侈品源源不断地运到西欧,中国的罗盘针、造纸术、火药、火器,印度的糖、稻米、棉花等作物也传到欧洲。
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24
聚集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学生阅读第41页“导入框”、42页《14世纪前后欧亚 主要商路》和45页“自由阅读卡”,提问:《14世纪前后 欧亚主要商路》与“丝绸之路”是一脉相承的。请从这幅 地图提取有效信息,说出:“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地区? 最远到达哪里?
“丝绸之路”有两条,一条在陆地上,另一条在海 上。陆地上是由中国出发,向西经过中亚、西亚,到达北 非和欧洲;海上则是从中国出发经过西太平洋、印度洋到 达地中海一带。
丝绸之路
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路线: 长2020安/8/28—河西走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26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 到什么作用?
• 阿拉伯人把中国古代发明传入西亚、欧 洲等地,也给中国带来了阿拉伯的天文学 和医学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最重要的是他们改进了阿拉伯数字并把 它们传到欧洲
• 3.叙述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的经历 。
• 4.通过学习,认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共 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形成开放意识 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
2020/8/28
21
• 教学重点:
• 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 生活与工作经历。
• 教学难点:
•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
• 总结:他们的足迹遍布亚、欧、非三大 洲,不但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还在钻 研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保存并传播了许多 珍贵的古代文化。例如,他们把中国的古 代发明辗转传到西亚和欧洲等地,也给中 国带来阿拉伯天文学和医学知识,以及伊 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促进了这些地区文 化和经济的发展。
2020/8/28
27
阿拉伯数字
古代 印度人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课题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课型新授课课时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基础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2.能力培养: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以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多媒体动画展示:0~9这十个数字,提问“你知道这十个数字是谁发明的吗?”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1、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多媒体投影图片《14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
提问:连接欧亚的商路主要有几条?通过这些商路,东西方各国有哪些物产和文化的交流?和中国往来最多的是什么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是什么?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阿拉伯数字,你会用什么方法表示1-10这十个数字?阿拉伯数字是由什么人发明创造的?为什么称之为“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的发明有何作用?阿拉伯人注意把学习和创新结合起来,他们不仅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注意吸收别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阿拉伯文化。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马可波罗来华的时间、经历及其贡献
考点:马可波罗来华的时间、经历及其贡献1.马可•波罗来华的时间: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
2.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经历:到达中国后,马可•波罗一行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
马可•波罗学会了汉语和蒙古语,曾奉命外出视察,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他的足迹。
每到一地,他都要认真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物产。
马可•波罗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
3.马可•波罗的贡献——《马可•波罗行纪》内容:记叙了马可•波罗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影响:《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
4.和平交往的意义与启示:(拓展点)意义:和平交往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启示:青年学生要有开放意识、国际意识、交流协作意识,拥护对外开放的政策,认同各国各民族历史与文化成就,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易错微析马可•波罗来华时中国在位的皇帝易错。
1271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留在元朝朝廷中任职。
例题1某历史兴趣小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收集了亚历山大东征、丝绸之路、马可•波罗来华等素材,请你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A.帝国的扩张与崛起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C.文明的冲撞与融合D.大河流域的文明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相关内容。
分析题干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属于文明的冲突,而丝绸之路与马可•波罗来华属于文明的友好交往,故主题是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答案选C。
例题2 马可·波罗来华时的中国皇帝是()A.秦始皇B.汉武帝C.成吉思汗D.元世祖答案:D解析:马可·波罗来华时的中国皇帝是元世祖,故选D。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精品课件7.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对世界的贡献
传播了中国和东方的文化, 促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
马可·波罗被称为促进中西交流的
最伟大的使者…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课堂小结
东西 方文 化的 交流
丝绸之路 阿拉伯数字
发明:印度人发明从0-9十个数字的 计算法
发展:阿拉伯人对数字加以改造 传播: 12世纪时传播到欧洲称“阿 拉伯数字”
国经商,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直到1295年,马 可波罗才回到了故乡。由於他经常向人们提起那个繁 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形容词来描述 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戏称他是“百万先生”。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马可·波罗在华经历
(1)学习中国语言 (2)受皇帝赏识做官 (3)受皇帝之命巡游中国 各地、出使亚洲一些国家。
• •
一一 本段 改无 变聊 了的 世铁 界窗 的生 旷涯 世 奇 书 。
马可波罗描绘的中国元朝版图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他盛赞 了中国的繁盛昌明;发达的工商业、繁 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 宠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 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书中的内容,使 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无限神往。
——《马可·波罗游记》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动脑筋
你认为《马可波罗游记》会对欧洲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从《游记》诞生之日起,这部作品的真正性就引起了广泛
的争论,当时的欧洲人根本不相信东方有那样繁华的城市,发 达的经济和昌明的文化,世界上怎么会有可以燃烧的石块呢? 一张印刷过的纸就能买到贵重的商品吗?很多人都把《游记》 当做是一部天方夜谭式的作品,马可波罗被看作是一个骗子, 喜欢吹牛的人,甚至有人在舞台以小丑的形象来扮演马可波罗。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案新人教版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阿拉伯数字的来源;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古代贸易路线;阿拉伯对世界文化传播的贡献;马可波罗的旅行及其影响。
2.能力目标: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传播的贡献;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了解马可?波罗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和平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流方式。
教学亮点:阿拉伯数字的起源,马可波罗在中国的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流的历史意义简述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的扩张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课堂导入:阿拉伯文化位于东西方之间,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它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阿拉伯人走遍了亚洲、欧洲和非洲。
他们不仅善于吸收其他文化,而且在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
他们保存和传播了许多珍贵的古代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本课程主要介绍阿拉伯人对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以及意大利马可波罗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贡献。
二、设问导读:(一)“阿拉伯数学”的由来1.很久以前,连接欧洲、亚洲和非洲的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包括连接亚洲和欧洲的著名丝绸之路。
2.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阿拉伯人作出了重大贡献。
3.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印度人,阿拉伯人发展并传播了它。
16世纪,阿拉伯数字与现在的文字基本相同。
(2)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1.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受到忽必烈的赏识。
2.《马可波罗行纪》一书记述了马可波罗在东方经历与见闻,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与向往。
三、合作探究:1.阿拉伯人在世界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什么作用?2.《马可波罗游记》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这本书向西方世界展示了迷人的中华文明。
)“,他还向西方介绍了当时中亚、西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的情况;这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和向往,刺激了新航线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友好交流。
【ysj】第7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泉州
公元1254年,马可· 波罗出生於意大利威尼斯的 一个商人家庭。公元1271年,17岁的马可· 波罗跟随 父亲和叔叔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旅行,他们从地中 海出发,经大小亚美尼亚,穿过了波斯和帕米尔高 原,走过“丝绸之路”上的茫茫沙漠,最终在蒙古 草原的元上都见到了中国最高的统治者忽必烈,被 委以官职。此后的17年间,马可· 波罗居住在当时的 元大都,在中国经商,到各地视察,足迹遍布中国 的大江南北,还出使亚洲一些国家。直到1295年, 马可· 波罗才从海路回到了故乡。由於他经常向人们 提起那个繁荣强大的东方帝国,动辄以百万之巨的 形容词来描述它的富足,所以威尼斯人戏称他是 “百万先生”。
活动园地
除本课提到的这些史实外,再 举出几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事例。
中国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明朝郑和下 西洋;拿破伦战争、西方殖民主义扩张等
课堂小结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历史过程看, 伴随着各国家和民族活动范围的扩大,各 地区内部和各地区之间的交往也逐渐增多。 这种交往的途径和方式大致上有两种类型, 即和平友好的往来和残酷的暴力冲撞。和 平往来是交往的主流。
《马可波罗行纪》片段 印度一个国王“项上戴环,全饰宝 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及其 他宝石之类……胸前项下,悬一丝线, 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数粒。……臂上亦 带三金环,全以重价珍珠宝石为饰;腿 上,甚至脚趾亦然。因是国王所带之黄 金珍珠宝石价值连城。此事不足为异, 盖其所藏甚多,兼为国中之所出也。”
文 化 的 传 输
希腊著作
科技 商品
阿拉伯使者 天文学 医学
伊斯兰教文化
知识拓展
四大发明的传播
10世纪末起(北宋) 印刷术 造纸术
向东 向南 向西 始于元代 朝鲜、日本 越南、南亚
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七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学案及练习题含答案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预习学案研学设计探索研究研究主题一、探索题1.阅读下列材料早期人类记载数量的方法是结绳、刻木。
例如,被人借走10碗豆子,就在木头上刻10刀。
数量少的时候还好记,数量多了以后就很麻烦了。
(1)为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古代印度人是怎么做的?(2)人们把他们发明的数字称为什么?(3)数字的发明与运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重大作用?2.观察《十四世纪前后欧亚主要商路图》,写出途径我国的主要商业城市。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
二、学科综合题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元1271年,他们从威尼斯出发,渡过地中海,沿丝绸之路东进,途经土耳其、伊拉克、伊朗等国,越帕米尔到达东方,又取道新疆、甘肃东行。
他们在甘州(即甘肃张掖)居住了一年。
在此期间,曾游历过今额济纳旗、西宁等地。
然后东北行经宁夏、陕北等地,历时三年半,于公元1275年(一说1272年)到达元朝上都,以后又到达大都(今北京市)。
材料二这是对丝绸之路见闻的描述:唐代诗人所描写的“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杨师道《陇头水》),“黄沙西际海,白草北连天”(岑参《过酒泉忆杜陵别业》),西行取经僧人笔下所描写的“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回答:(1)马可·波罗要经过几大洲,来到了中国?(2)陆上丝绸之路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是气候异常干燥,降雨量极其稀少。
在丝绸之路的中部地带,有号称为“世界屋脊”什么高原,以此为中心,向四周延续出哪些山脉?这里的另一富有特色的地貌和景观有哪些?同步达标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1.创立了包括“0”在内的阿拉伯数字的是A.古代阿拉伯人B.古代腓尼基人C.古代印度人D.古代希腊人2.什么时期开始阿拉伯数字的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A.10世纪 B.11世纪C.13世纪 D.16世纪3.著名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是哪国人 A.阿拉伯 B.印度C.英国 D.意大利4.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人如果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他会选择下列哪部书作为参考A.《荷马史诗》 B.《三国演义》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马可·波罗经历的事情?A.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B.在中国生活了17年C.出使日本D.与热那亚人作战6.马可·波罗一行何时来到中国 A.隋朝 B.唐朝C.元朝 D.清朝7.把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世界的哪国人?A.阿拉伯 B.印度C.英国 D.意大利B级能力检测(登高望远)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一、教学目标:了解古代东西方文化交往的和平方式及涉及的相关人及史实。
认识到和平交往对促进世界文化传播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教学重点:了解阿拉伯人(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所做的贡献。
三、教学难点: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有关马可波罗的史实
四、教学方法:自学,交流,默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往,除了战争,还有和平的方式进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出现了文化交流的使者(亚洲、欧洲都有代表)。
(二)学生根据预习题,熟悉教材,明确问题。
(三)学生交流,教师归纳知识点。
1、概述:很早时候东西方除了战争交流外,也有和平交流——丝绸之路。
2、亚洲的使者:阿拉伯人。
阿拉伯人的贡献:阿拉伯数字的由来(改造),发明是印度人,
12世纪传到欧洲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16世纪写法与现在一致,开始传向全世界。
3、欧洲的使者:意大利人马可波罗。
重要史实:元世祖,17年,《马可波罗行纪》:东方
经历见闻。
影响: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导致新航路开辟。
(1271、1275、1292——1492)
4、分析和平交往的意义。
回顾战争对文化交流的积极影响。
5、启示。
两种促进文化交流融合的方式:战争与和平。
但战争一方面又破坏了当地的文
化,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要认识双重性。
当今世界应该崇尚和平交往,战争只能带来苦难。
(四)学生巩固知识点,完成练习册。
7、《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预习题
一、课标要求:了解古代东西方文化交往的和平方式及涉及的相关人和史实。
认识和平交往对促进世界文化传播和交流的积极意义。
二、基本知识点:
1、著名的连接亚欧的商路:是________。
在这些商路上奔波的商人中,比较多的是______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
2、阿拉伯数字的创造、发展和传播。
1)创造者:____2)改造:____;3)___传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4)时写法与现在基本一致,并开始。
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把中国古代发明即,传入___和___等地,也给中国带来阿拉伯的_____和______,以及______和____。
P41N1
4、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1)人马可·波罗岁前往中国得到_____的赏识,在朝朝廷中任职。
2)学会了说___语和____语,3)在中国生活了___年
5、《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
1)记述马可·波罗的书是《_________》
2)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