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内经_阴阳之理探析朱丹溪_阳有余阴不足_思想_黄婉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纵观辨脓法的发展历程,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
初步形成,在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积累经验,在宋 金元时期渐趋充实,至明清时代比较完善。 经过历代 的发展, 中医辨脓法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达到较高的 水平,直至现在,它对现代外科临床仍起到不容忽视 的指导作用。 5 参考文献 [1]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中).上海:上海中一书局,1929 [2] 胡晓峰,主编.中医外科伤科名著集成.北京:华夏出版社,
学术探讨
从《内经》阴阳之理探析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
黄婉怡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120)
摘 要 朱丹溪“阳有余阴不足”思想是以《内经》阴阳互根之理为根基的,常态意义上是指一切生命活动有赖于“阳”
对“阴”的动用,病态上的“阳有余阴不足”实质是指人身精血正气耗损,真阴真阳俱不足,水火俱虚。 朱丹溪的“养阴”思想
第 一 作 者 :江 玉 (1977-),博 士 研 究 生 ,助 理 研 究 员 ,从 事 文献研究。
收稿日期:2010-06-30
编辑:吕慰秋
2010 年总第 42 卷第 11 期 3
学术探讨
的开头直接引用周敦颐《太极图说》论相火,在《吃逆 论》中又指出“先儒谓物物具太极,学者其可不触类 而长,引而伸之乎”。 太极之理作为基本的思维方式, 已经积淀于心,在无形之中发挥着指导作用[3]。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 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 治病求本,本于阴阳。 朱丹溪从 “阳有余阴不足”的角度阐释了阴阳关系,进而形成
4 2010 年总第 42 卷第 11 期
学术探讨
了防病养生与治疗上的“养阴”思想。 丹溪“养阴”思 想侧重“养”和“防”,养阴精,防耗伤。 对于阴精,“养” 重于“补”,“防”胜于“治”,这与《内经》“不治已病治 未病”的思想是十分吻合的。 3.1 “阴不足”需全面顾护调养 正如朱丹溪在《格 致余论》最后所道“阴易乏,阳易亢,攻击宜详审,正 气须保护”,“养阴”的实质是保全精气、正气,“正气” 本身包含了气血阴阳。 真正的“养阴”是要在“阴平阳 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绝不是单纯养阴而不需要 “养阳”。 读其医案、论著,可见其用药颇多甘温健脾、 补肾益精之品,这正是因为朱丹溪所论的“常不足” 的阴气阴精是来源于脾胃化生之气血与肾中所藏之 精气。 正如明·汪机在《推求师意》中概括,“先生(朱 丹溪)治伤阴者,重在脾肾,以精血为要”。 朱丹溪遣 方用药绝非偏重滋阴之品,而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 之 , 以 平 为 期 ”(《 素 问·至 真 要 大 论 》), 同 时 重 视 益 气 血,健脾胃,补肾精,以切中证候为是,因而才能成为 金元四大家中的集大成者。 3.2 防“有余”之阳耗伤阴精 朱丹溪指出“火起于 妄”是“阳有余”耗伤真阴的关键,而这种妄动的相火 也是耗竭真阳的一种表现, 若不加以控制则会发展 到真阴真阳俱损的难治境地。 在养生摄生方面,朱丹 溪援儒入医,从道德修养的高度指出调摄心神、消除 欲念是防止“相火妄动”的首要条件。 “儒家之教曰正 心、收心、养心,皆所以防此火之动于妄也,医者立 教,恬澹虚无,精神内守,亦所以遇此火之动于妄也。 盖相火藏于肝肾阴分,君火不妄动,相火惟有禀命守 位而已,焉有燔灼之虐焰,飞走之狂势也哉”(《格致 余论·房中补益论》)。 另外,又从饮食、起居、房室等 各方面对如何保精摄生均做出详细论述, 指出情欲 过激、五味过重、嗜酒过度等均会耗竭真阴。 在疾病 治疗方面,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指出当时流行的 《局方》采用豆蔻、干姜、肉桂等辛香刚燥之剂,滥用 温燥之剂“积温成热,渐至郁火”,会使“阳亢于上,阴 微于下”,即加重了“阳有余”的病态,造成对阴精、阴
朱 丹 溪 《格 致 余 论·阳 有 余 阴 不 足 论 》 谓 “ 以 阴 气 之 成 ,止 供 给 三 十 年 之 视 听 言 动 ”, 指 的 就 是 “ 阳 ” 通 过耗用“阴气”以维系生命,维持全身脏腑官窍的各 项生理活动。 《格致余论·相火论》又谓“人有此生亦 恒于动,其所以恒于动,皆相火之为”,“天之火虽出 于木而本乎地……肝肾之阴, 悉具相火, 人而同乎 天”,常态下的相火是生命的基本维持力量,也就是
“阳有源自文库阴不足论”中生理状态下的“阳”。 可见,常态意义上的“阳有余阴不足”,是指一切
生命活动有赖于“阳”对“阴”的动用,只要生命存在, “阳”对“阴”的消耗就不会停止,“阳”作为动用者, “阴”作为供给者,必然是“动用”相对有余而“供给” 相对不足的。 2.2 病理上的“阳有余”与“阴不足” “阳气者,若天 与 日 , 失 其 所 , 则 折 寿 而 不 彰 ”(《 素 问·生 气 通 天 论》)。 在阴阳基本关系中,阳气是主导,具有主动性。 阳以阴为用, 在消耗阴精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同时又 对阴精有顾护和滋长的作用, 而这种平衡的打破往 往也是从“阳”开始。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凡阴阳 之要,阳密乃故”,“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等论述, 不仅指出阳气“卫外为固”,更强调了阳者静则安、躁 则害的特点。 现代的中医名家也有从“阳静则安”的 角度阐释“阳密乃故”、“阴平阳秘”等的《内经》经典 论述,重视阳气安谧宁静则阴阳和调而能久长[5]。 “夫 ( 阴 ) 阳 之 气 , 清 静 则 生 化 治 , 动 则 苛 疾 起 ”(《 素 问·至 真要大论》),《相火论》的论述与之一脉相承,其中所 述“彼五火之动皆中节,相火唯有裨补造化,以为生 生 不 息 之 运 用 耳 ” 即 为 “ 清 静 则 生 化 治 ”, 而 “ 火 起 于 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 则死”,即为“动则苛疾起”。 相火妄动,阳躁为害,即 为病态的“阳有余”,是虚阳上越,虚火上炎。 若火动 伤阴,真阴真阳俱损,发展到阴阳不相维系,虚阳外 脱,则是“阴阳离决”的危重病候。
1997 [3] 东轩居士.卫济宝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24 [4] 秦 嘉.《外 科 精 义 》的 学 术 思 想 探 微.新 疆 中 医 药 ,1997,15
(4):5 [5] 王 莉.从 《外 科 正 宗 》谈 疮 疡 的 辨 脓.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
1989,13(5):34 [6] 郑彬.肿疡外治法.医学文选,1991,3:8
当溃疡出现稠厚分泌物时,肉芽活红,上皮组织生长 加速,愈合增快,创面分泌液培养无细菌生长,只有 大量吞噬细胞、纤维素及纤维母细胞,他们能促使溃 疡愈合[6]。 也从侧面印证了陈氏观点的先进性和科学 性。
对内痈的诊断,明代《古今医鉴》有记载:“癥者征 也,腹中坚硬、按之应手曰癥;瘕者犹假也,腹中虽硬 而忽聚忽散、无有常处曰瘕也。 ”采用触诊方法,按压 患者的病变局部, 可以获得第一手临床诊断资料,了 解皮肤温度,有无包块,有无触痛等,对辨证论治都极 具诊断价值。 特别是对于采用外治法施治疾病时,“按 诊”更凸显其重要性。 清·《外科大成》记载“大肠痈之 发,必先天枢穴隐痛不已,右边痛甚,脉则右寸洪数”, 将局部症状和脉象结合起来。 清·蒋廷锡等编纂《古今 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之外科·痈疽疔毒门》 中亦引伍氏 文,疮肿赤色,按之色不变者,此脓已成矣。 按之随手 赤色者,其亦有脓也……将前人之法于临床再加以推 广,为辨脓法的发展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这种病态 “阳有余” 对人体的真阴真阳均有损 伤。 对“阴”而言:第一,阳气躁动表现为某些病理性 的、相对的功能亢奋,这种亢奋是以对阴精不必要的 耗损为代价的;第二,“阳强不能密”,不能发挥“卫外 而为固”的功能,则阴精漏泄,阴气易亏;第三,阳不 守其位则不能起生生造化之功,阳不生则阴不长,阴 精得不到再生与补充,三者相合的结局就是“火起— 耗阴—火更燔—阴更伤”的恶性循环。 对“阳”而言, 虚阳躁动上越,对阳气本身就是一种耗用和折损,虚 阳越亢则真阳越虚。 病理上的“阳有余阴不足”实质 是指人身精血正气耗损, 真阴真阳俱不足、 水火俱 虚。 明·张景岳提出“阳常不足,阴本无余”,字面上看 似与丹溪所论相悖,推其本质,张景岳“阳常不足”中 的“阳”实际已经包括在朱丹溪“阴常不足”中的“阴” 里面。 若望文生义,不结合阴阳基本关系,认为朱丹 溪是重阴轻阳,则难以得见丹溪学术全貌。 3 从阴阳基本关系探讨朱丹溪“养阴”思想
《 素 问·至 真 要 大 论 》 谓 “ 阴 平 阳 秘 , 精 神 乃 治 ”, 朱丹溪亦道“气阳血阴,人身之神,阴平阳秘,我体长 春”(《格致余论·色欲箴》)。朱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 思想正是阐释了人体不能实现“阴平阳秘”的原因。 2.1 生理上的“阳有余”与“阴不足” 《素问·生气通 天论》指出“阴者,藏精而起亟也”,这就能很好地解 释常态下的“阳有余阴不足”,即“阴”藏“精”,不断起 而与“阳”相应,供阳之用。
和“滋阴降火法”实质也体现了对真阴真阳双方互根互生的重视。
关键词 阳有余阴不足 阴阳互根 朱丹溪
中图分类号 R-0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97X(2010)11-0003-03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被崇为“滋阴派”的 开创者。 后世多以擅长滋阴概括其学术思想,“阳常 有余阴常不足论”、“相火论”被视为丹溪学说的主旨 性论文。 值得注意的是,朱丹溪并非“过分强调人体 ‘阳常有余’的一面而不知阳亦有亏损的时候”[1]。 丹 溪学术思想以《内经》阴阳互根之理为根基,蕴含了 深刻的阴阳之道,从阴阳互根互用的基本关系出发, 能更全面、 准确地把握和运用朱丹溪 “阳有余阴不 足”的理论和经验。 1 朱丹溪学术思想以阴阳之理为根基,重视阴阳互根
中医学的“阴阳”内容极广,气血、形质与功能、 水火即阴精和君相二火等均在其中,就“阴”与“阳” 本身的含义而言,相对模糊而不确定,但“阴”与“阳” 之间的基本关系却是相对清晰而明确的。 朱丹溪的 学术思想扎根于《内经》和理学太极论,而二者对阴 阳基本关系的认识是相通的, 即互根互用、 消长共 存。 《内经》对阴阳的论述极为丰富,《素问·生气通天 论 》、《素 问·金 匮 真 言 论 》、《素 问·阴 阳 应 象 大 论 》、 《素 问·六 节 藏 象 论 》等 篇 对 阴 阳 理 论 作 了 系 统 论 述 , 其他涉及阴阳的主要篇章有数十篇。 “阴者,藏精而 起 亟 也 , 阳 者 , 卫 外 而 为 固 也 ”(《 素 问·生 气 通 天 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 在 外 , 阴 之 使 也 ”(《 素 问·阴 阳 应 象 大 论 》) 等 论 述 , 强 调的都是阴阳基本关系。 在理学方面,周敦颐明确指 出了阴阳互为一体,互生互用,不可分割,“太极动而 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 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4]。 这为研究朱丹溪“阳 有余阴不足论”和“滋阴”等学术思想提供另一种思 路— — — 从 阴 阳 互 根 互 用 的 基 本 关 系 去 探 析 。 2 “阳有余阴不足论”包含阴阳互根互用之理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总纲, 是中医理论最基
本的指导思想[2]。 对阴阳之理的深刻理解是朱氏学术 成就的根基。 戴良《丹溪翁传》所载,朱丹溪“参之以 太极之理、《易》《礼记》《通书》《正蒙》诸书之义,贯穿 《内经》之旨,以寻其指归”,达到“以阴阳造化之精微 与医道相出入者论之”的境界,其所论的“阴阳造化 之精微”根源于《内经》和理学太极论。 朱丹溪从医之 路就是从自学《内经》三年治愈母亲“脾痛”开始的, 从医后更是反复研读,指出“素问,载道之书也”,“医 之 为 书 , 非 素 问 无 以 立 论 ”(《 格 致 余 论·序 》), 可 见 其 对《内经》的尊崇。 另一方面,朱丹溪理学素养深厚, 引儒入医,始创将“太极之理”引入医学。 在《相火论》
朱丹溪所论“阴不足”中的“阴”是指阴精、精血, 是泛指供“阳”为用的各种储备,包括气、血、精、津、 液等有形或无形的所谓“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人 生至六十七十以后,精血俱耗”又言“六七十后,阴不 足以配阳”(《相火论》),可见“阴”实质指精血;《格致 余论》的《养老论》、《茹淡论》、《吃逆论》等篇中多处 论述保养胃气,以“水谷之阴”养“人之阴气 ”,可见 “阴”是指各脏腑经络中的精气、正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