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结构的优势:

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木结构的缺陷:

1、木材越来越稀少

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3、在南方,还有白蚁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

4、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

5、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

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木构建筑的建筑体系:穿斗式与抬梁式

---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屋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了一个整体框架。(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北方地区、宫殿、庙宇)优缺点:

---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小,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度不大时(如居室、杂屋)才能使用。

---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代表性房屋遗址: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的干阑式建筑;黄河流域由穴居发展而来的木骨泥墙房屋。

---木构架建筑的主要结构部分:大木作:柱、梁、枋、檩(p266)

名词解释:

生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tuan)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槫的生木头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生起。

卷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侧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sun)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雀替(宋称绰幕枋):置于梁枋下与柱相交处的短木,可以缩短梁枋的净跨距离。它可能由实拍栱演变而来,河北新城开善寺辽代大殿中,已有由两层实拍栱组成的绰幕枋,而正定隆兴寺宋代转轮藏殿则为(木沓)头式,端部与底部且作成折线。金、元及以后,发展为蝉肚及出锋,有的下面还附以插栱。

也可用在柱间的挂落(楣子)下,此种形状之雀替,已转变为纯装饰性构建,称为“花牙子”。在建筑的尽间,若开间较窄,则自两侧柱挑出的雀替常连为一体,则称为骑马雀替。

举架(宋称举折):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至少在战国时已对草顶和瓦屋顶面规定了不同的坡度。

在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所以求得的屋面横断面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的,这就是“折”。

---屋顶的形式有多少种,分别的等级:(p283)

1、庑殿(宋称四阿顶)

2、歇山(宋称九脊殿)

3、悬山

4、硬山

5、攒尖(宋称斗尖)

6、单坡

7、平顶

---古建筑的主体由哪三部分组成:台基、屋身、屋顶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特点是:简明、真实、有机。

---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夏)。(p21)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是夏末都城——斟鄩(xun)

这所建筑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居室装饰:山西襄汾陶寺村龙山文化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画的图案。

---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遗址:西周陕西岐山凤雏遗址(由二进院落组成)(已采用瓦)。(p23)---长城/故宫建成时间:

长城:由齐桓公/齐宣王等组织修建的齐长城是迄今有实物可查最早的长城,大约从公元前663年开始,差不多同时的有楚国的“方城”,万里长城是由战国时北方各国的长城(建造时间都晚于齐长城)经秦始皇下令连接而成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20年到公元前206年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

---最早采用榫(sun)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浙江余姚河姆渡村

---最大的木构造建筑群:故宫(紫禁城殿)

---木塔实例以辽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为早,砖塔以五代江苏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最先(p176)---国内现存唯一最古与最完整之木塔(最高的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州塔)(p176)---最早的佛寺:北魏洛阳白马寺(p154)

---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五台山佛光寺大殿(p157)

---石窟:塔院型、佛殿型、僧院型(p36)

---最早的琉璃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

---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城市:大兴城(隋)(p38)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河北赵县安济桥(隋)(p38)

(李春:河北赵县安济桥,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鲁班:著名木匠公输般,春秋时期(p26)

---最大的坛庙:天坛

---瓦的普遍使用和作为诸侯宫室用的高台建筑(或称台榭)的出现:春秋时期(p26)

瓦的发现: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早期遗址中,发现的瓦还比较少,可能只用于屋脊、天沟和屋檐。到西周中晚期,从陕西扶凤召陈遗址中发现的瓦的数量就比较多,有的屋顶已全部铺瓦。(出现了半瓦当)

制瓦技术是从陶器制作发展而来的。

---我国自然山水式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有重大的发展。

---砖石塔的种类:楼阁式(西安大雁塔)、密檐式(西安小雁塔、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单层式(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

---《营造法式》中规定,把“材”作为造屋的尺度标准。

《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书中资料主要采自历来工匠相传经久可行之法。(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

《营造法式》列出的42种小木作制品充分说明宋代木装修的发达与成熟。

---《工程做法》:雍正十二年颁行的工部《工程做法》一书,列举了27种单体建筑的大木做法,并对斗栱、装修、石作、瓦作、铜作、画作、雕銮作等做法和用工、用料都作了规定。(清朝)

---什么时候有城市:近年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大规模宫殿遗址,占地达12万平方米,周围分布着青铜冶铸,陶器骨器制作的作坊和居民区,总占地面积约9千平方米,其间还出土了众多玉器、漆器、酒器等,表明这里曾有过相对较为发达的手工业和商品交换,虽然还没有发现城墙遗址,但被认为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有人则认为这里就是夏朝的都城之一——斟鄩(xun);商代的几座城市遗址——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湖北盘龙商城、安阳殷墟也有成片的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和居民区。

---古代城市有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宫廷、官署)、手工业和商业区、居民区。

---《考工记》——被认为是当时诸侯国都城规划的记录,也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城市规划学说。---著名宋画《清明上河图》就是描绘北宋东京清明时节市民到郊外春游的盛况。汴京是一座商业城市的面貌,和唐以前的都城截然不同。(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

---住宅构筑类型:(p90)

1、木构抬梁、穿斗与混合式(抬梁式(北方):北京四合院;穿斗式(南方):云南白族住

宅的主体部分;彝族住宅构架用穿斗而不落地,形成木拱架。)

2、竹木构干阑式(浙江余姚河姆渡)

3、木构井干式(木垒墙壁的住宅)

4、砖墙承重式(汉洛阳河南县出土的汉代仓房,硬山式住宅)

5、碉楼(高原气候干燥又多风,青藏高原,西康,内蒙古)

6、土楼(客家)

7、窑洞(黄土高原和干旱少雨、气候炎热的吐鲁番一带)

三种类型:开敞式靠崖窑;下沉式窑院(地坑院);砖砌的锢窑

8、阿以旺(新疆维吾尔族,土木结构,平屋顶,带外廊)

9、毡包(游牧生活为主的牧民居住的建筑方式,内蒙古,新疆)

---各地方有什么住宅:北京四合院(中轴对称)、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中轴对称)、河南巩县窑洞、西藏囊色林主楼、安徽歙(she)县棠樾村、山西襄汾丁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