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请你谈谈对“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理解
请你谈谈对“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理解。
有教无类“指的是无论高低贵贱,贫穷富裕都有取得教育的权利。
“有教无类"提醒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可凭个人好恶、孩子的个性以及家庭背景等给孩子贴标签,要以教师的大爱,平等的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由于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的不同,在学校和教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有教无类强调无论高低贵贱、种族出身,只要一心向学就可以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有教无类的理论基础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性相近"强调人皆可成才的可能性,习相远突出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正确对待每个学生的个性特质,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促成每个孩子的完善发展。
当然,在坚持“有教无类的同时,也应注意因材施教”。
毎个接子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花,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善待孩子的个性发展也是遵循人本理念的教育思想。
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一刀切式的评价机制,不能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以所谓的“好学生作为标准去要求每个孩子。
要因势利导,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和优势所在,尊重并完善其个性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独一无二的、更加完善的人。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意思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意思是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具有丰富的现代内涵,它的实施需要贯彻四个方面的原则。
出处: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因材施教出自《论语·先进篇》原文选段: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曰:“有教无类。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释义:孔子说:“事奉君主,要认真办事而把领取傣禄的事放在后面。
”孔子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互相商议。
”在《论语先进篇》中,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
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
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
《论语·卫灵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内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人物思想成就: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
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从孔子“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分层教学中的实证探讨
从孔子“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分层教学中的实证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孔子“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分层教学中的实证探讨引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强调“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个性化教育。
这一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且对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发展,教育者开始意识到不同学生在音乐学习上的差异性,传统的统一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将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与“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相结合,探索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分层教学,成为提升教育质量、满足学生需求的重要途径。
1.2 研究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从孔子“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教育思想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分层教学中的实证探讨。
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挖掘孔子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理念的内涵,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将这些古代智慧运用到当代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实际教学中。
这不仅有助于完善音乐教育体系,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激发学习潜能,培养更多优秀的音乐人才。
通过对音乐专业分层教学方式的探讨和实践,可以为今后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为构建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教育体系积累经验,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发展水平。
对于教育界、音乐教育者以及学生来说,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从孔子“有教无类”到“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分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通过对这两种教育思想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高职高专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效果。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个性化教育的重要性引言: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常常将学生按照年龄和班级进行划分,统一进行教学。
然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长和学习风格。
因此,个性化教育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话题。
个性化教育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潜能,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因材施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个性化教育。
一、因材施教的意义1. 重视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在认知、情感和学习方法上都有所不同。
因材施教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知识和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因材施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 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因材施教,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风格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这样可以确保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匹配,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培养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课程和资源,以促进其个性发展。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二、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方法1. 多元化评估个性化教育首先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多元化评估成为了教师了解学生个性的重要途径。
评估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查、测验等方式进行,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优势和困难,为设计个性化教学计划提供依据。
2. 弹性教学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这些计划应该灵活、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教师可以将学习目标分解为小步骤,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调整教学进度。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以匹配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兴趣。
3. 鼓励合作学习个性化教育并不意味着每个学生都独自学习,而是要创建一个合作的学习环境。
谈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谈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1330631045.doc谈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江西省会昌中学文沐生‚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是春秋晚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其中两条教育思想。
我想关于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则及方法的论述与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我虽为教育门中人~但以目前的阅历~着实想不出这里面还有什么新鲜花样。
因此~我只能对此作一综述。
既为综述~那么文章的很多观点当然已是先前学者、圣贤讲透了的。
我在这里只是略微谈谈我的一些我的所见所闻罢了。
文章先从孔子的身世及时代背景出发~谈了孔子的理想及教育成就~接着论述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涵义与关系~最后再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孔子的身世及时代背景为何要谈“孔子的身世及时代背景”,因为任何正确言论(或真理)的提出都有与其提出人的阅历及时代背景相关。
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僻内乱,从他父亲开始,迁至鲁国定居。
他的父亲叔梁纥,是当时有名的武士,曾经立过两次有名的战功。
在其六十六岁时,娶颜征在为妻,即孔子的母亲。
孔子诞生于鲁国境内尼丘山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取名为丘,字仲尼。
然而,尼丘山并没有给孔子及家庭带来安宁的生活,孔子三岁时,(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
从此,由母亲颜征在携孔子在鲁国过着相依为命而清苦的生活。
家道中落,生活贫贱,因此孔子在同龄孩子中显得有些早熟,同时也因此而无法享有贵族一般的受教育权利。
尽管如此,孔子并没有形成冷酷、孤僻的性格,反而让他成为勤奋好学、关爱苍生,提倡仁爱及受后世景仰的至圣先师。
孔子是好学的,他所拥有的知识与道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而来,同时也学无常师,只要看到、听到谁有他不知道的知识,都虚心向他请教,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孔子通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在他三十岁时,已成为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即所谓“三十而立”~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周朝天子地位衰落,已不再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
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及其实施孔子是位享誉世界的大教育家。
孔子的教育理论,其荦荦大者,首推“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意思是“无论何人,不论贵贱,不论贫富,不论贤愚,只要诚心问学,都应给予教诲。
”孔子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这话正可用作“有教无类”的明证。
所谓“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同时就学的学生,年龄上的差异相当悬殊;其二,这些学生的出身很不相同,既有富有的贵族和商人,也有贫苦的庶民。
“有教无类”已被重新引入当今的教育思想体系之中,我们通常将其解读为“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
我们现在所施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其根本目的,就是要让那些在心灵深处呼喊着“我要读书”的孩子们,不再受到贫困的羁绊,也能和别的孩子们一起走进校园,从而体现“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我们现在所开设的各种特殊教育学校,更是推行“有教无类”的重要举措。
然而遗憾的是,当前的中国教育界仍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使得孔子所首倡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至今未能得到理想的、彻底的实现。
据报道,有些贫困地区的农民家庭,其35年的全部收益,仅够维持一名子女完成本科学业。
学生因为贫困而无法入学,或者因为贫困而中途退学,此类文字经常见诸报端,令众多读者涕泗沾臆、扼腕叹息!至于孔子所倡导的“因材施教”,意思则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分别加以教导,使其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
”在这一教育理念下,孔子培养出了各有所长的3000弟子。
长于德行的颜回、闵子骞、仲弓、冉伯牛,长于言语的子贡、宰予,长于政事的子路、冉求,长于文学的子游、子夏,更是这3000弟子中的出类拔萃者。
谁也不能否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通常都会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差异。
对于一所有着较大规模的学校而言,这种差异更是显得十分可观。
有鉴于此,如今的教育界人士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也一并引入了上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谈谈孔子教学原则和方法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
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这些原则和方法对我们今天的教学实践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有教无类“有教无类”(《卫灵公》)即对人无区别地加以教育的主张,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只要“自行束脯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述而》)即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这样使“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的颜回和“无立锥之地"的仲弓及冬天“以芦花衣之"的闵子骞得以置身于孔子门下,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是面向全民提出的,他希望无论是名门望族、殷实之家还是篷牖茅椽、绳床瓦灶之户都可以接受他的教育.二、因材施教孔子认定“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和“学而知之”,但同时也看到了人的天赋和资质的不同。
孔子发现了受同样的教育而结果不尽相同的情况,并且提出了“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语以上也”。
因此孔子在教育过程中善于把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针对学生的不同性格、资质、爱好和特点因材施教.⒈知人之深孔子对弟子求学态度的认识非常深刻,他高度赞扬颜回的好学,“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则亡,未见好学者也"《雍也》,宰予因课堂睡觉而遭到孔子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的批评.孔子不但对学生的求学态度认识深刻,而且对学生的个性、才能、德行把握准确,洞悉深刻。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先进》德行(德行好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关于辞令的):宰我、子贡;政事(擅长政事的):冉有、季路;文学(通晓文献知识的):子游、子夏。
孔子对自己的弟子了解非常深刻,为他因材施教奠定了基础。
⒉育人之准下列一则孔子教学案例,可以说孔子因材施教的精典。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同样的问题,异样的回答,分析有针对性.正是凭借这一方法,使其门下不同资质的弟子均受到良好的教育,成为有用人才。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按照一般的理解,则是注重教育公平,尊重并维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按照某学者专家的新解。
则是强调教育的同一性、目的性、规定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达到某种共同的要求或水平。
因材施教是强调教师注重研究学生的差异,促进学生适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发展,这与《礼记》中“长善而救其实者也”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是春秋晚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其中两条教育思想。
我想关于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则及方法的论述与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浅析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浅析子曰:“有教无类。
”是指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
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修,指干肉,“束修”是指十条儿干肉。
按照他的意思,那些自己带十条干肉以上的薄礼来的人,他从未有不教诲的。
平民阶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当然,孔子的“有教无类”不只是表现在贵贱这一个方面,还包括了其它许多方面。
比如地域、贫富、老少、贤愚,甚至善恶等其他方面,都是孔子施教的对象。
不仅讲学兼收并蓄,而且来去自由,人员繁杂,这也正是孔子办学“有教无类”的生动体现。
我校一贯坚持“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正是继承了孔子的这一教学理念。
每一位学生都是学校的一份子,组成了学校的主体,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才能全面、整体的提高学生的素质。
我们不能因为学生的差异而有所排斥,只要他是学校的一份子,是我校的学生,都该得到在我校受教育的权利。
也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笼统来讲,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做到这一点。
而具体在不同的范围,又有不同的理解:在教学过程方面。
由于在不同的学习场合之中,不同类型、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因此,其设计和施行,应遵循以下两点:(1)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特点。
当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时的表现,尤其是值得分析的迹象,其中可能发现他们独特的认知特征和动机倾向。
比如:他们为什么会感到困惑?为什么老是出同样类型的错?是在什么样的场合,是哪一类学生出现了这些问题?这些都可以表明他们到底是怎样学习的,有些什么特点。
征对这些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来加以改善。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一、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无疑是我们教育领域经常性提到的问题,也是经常性做不到的问题。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果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留意观察分析学生学习的特点,需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需根据对学生学习风格的了解,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风格相配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促使学生把学习风格转化为学习策略。
如果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需因性而教、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还要能够促进学生能够因教而学、因材择学。
因材施教,其实是在助长学生的差异性发展、丰富性发展,因此,学生的发展差距差异会朝着更大的方向发展。
二、有教无类许多文史科教师和教育研究者,对有教无类也很熟悉。
一般的认为,有教无类,就是不对学生区别对待,一律视之,很有教育公平的意思。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然而教育的全民化在人类社会上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
“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
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但是许多人给“有教无类”以新解。
比如易中天先生认为:“有教育则没有类别”,也就是:人在教育之前是有差别的,有贫富、贤愚等差别,但是教育之后就没有了这些差别。
易中天先生指出,该观点据他本人所知最早为谢质彬先生提出,并深表同意。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
可见,孔子旳“有教无类”产生了良好旳社会 效果。我国教育史上也所以才有了孔门“弟子三千 ,贤人七二”旳美谈。
孔子旳学生中有贵族,如鲁国大 夫孟懿子和南宫适都是孔子旳学生 ,但更多旳还是平民。据史料记载 :孔子旳弟子子贡是卫国旳商人, 颜涿聚当过强盗,子张是做马匹交 易旳经纪人。
正是因为孔子旳“有教无类”, 才使得这么某些平民、商人,甚至 于强盗,受到教育后成为了社会上 旳显达之士。
这个故事说旳是:子路生性粗鄙,好逞强斗勇 ,志气刚强直率,曾经戴着公鸡旳羽毛,佩着公猪 旳牙齿等示强之物,欺侮过孔子。孔子就设礼乐, 慢慢引导子路。子路终于穿着儒服,带着拜师旳礼 品,经过孔子旳门人祈求作孔子旳学生。后来子路 成为了孔门弟子中旳大贤人。假如孔子因为子路欺 侮过自己而不对他进行教育,那么社会上就会多一 种粗鲁旳人,而少一种贤人。
详细问题详细分析,针对不同事物旳不同特点, 用不同旳措施去处理矛盾。孔子因材施教旳教学思想, 在中国教育史上有较大旳影响。
因材施教小故事
颜渊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
回复和符合于‘礼’,就是仁。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
己,符合于礼,天下就都赞许你是个仁人了。实施仁
,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符合礼旳不看, 不符合礼旳不听,不符合礼旳不说,不符合礼旳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说旳话 去做吧。”
孔子提出因材施教较古代西方教育 理论家昆体良早523年,他对因材施教有 其独特旳看法和做法: 1、 孔子注意了解学生情况,认可学生间 旳个别差别。
对比分析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
对比分析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作为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被中国封建帝王尊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许多闪光思想,在此,我们略谈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两个方面。
一、因材施教现在的考试都有选择题,选择题靠机器阅卷,一定要有标准答案;即使其它题目,也多有统一答案。
不然,学生怎么答题?教师怎么阅卷?莫衷一是,无所适从,评比也不好进行。
但是,当年的孔老师往往不向学生提供什么标准答案,而且他还好像故意给出不同的答案。
举例如下:(一)关于“问孝”1.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2.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4.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5.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二)关于“问仁”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4.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5.樊迟问仁。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三)关于问政1.子路问政。
子曰:“先之,劳之。
”请益。
曰:“无倦。
”2.仲弓问政。
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4.子张问政。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惠。
”5.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四)关于“闻斯行诸”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有教无类总结知识点
有教无类总结知识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往往会存在着“有教无类”的问题,即教育过程中忽视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受到限制。
而“有教无类”总结知识点,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的。
一、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人的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在智力、兴趣、情感还是认知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
而教育的目的正是要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让他们能够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化。
因此,教育过程中必须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有教无类”总结知识点中强调了个性化的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水平,针对不同的学生量身定制相应的学习计划和教学内容。
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是一种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理念,它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这种教学理念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习,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四、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有教无类”总结知识点中还提到了个性发展的教育目标。
教育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因此,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个性特点,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差异化教学的挑战和对策在实践中,实施差异化教学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教师的素质、课程的设置、教学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克服这些挑战。
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提高对个体差异的认识和教学能力。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读书感悟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阅读体会本学期放假前的一个星期,我和几个同事照常来学校上班,照常的签到签退,放假的喜悦与春节的气氛不曾扰乱我们习惯的作息。
就是在这一周里,我仿佛又回到大学时代。
在这隆冬干净又安静的校园,我读了几本书,并有所感悟,比如这本《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初识这本书是被它封面的一句话吸引“传统的教学理论,最新的教学方法”,我不禁想有理论指导与方法案例的书到底是怎样的呢?于是把它从书架上取下来,拿回去,细细读,慢慢品,而后相见恨晚。
这本书的主旨在于探讨学校教育与人成长的关系,进而指导年轻教师找到适合各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本书立足于学校教育与管理,结合理论与实践,就日常学校教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案例性的讨论。
这本书一共有七个章节,分别是:一、如何教育认知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二、如何教育课堂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三、如何教育个性有问题的学生?四、如何教育处理人际关系有问题的学生?五、如何教育情绪意志有问题的学生?六、如何教育个人习惯有问题的学生?七、如何教育自我认识有问题的学生?这七个章节几乎涵盖了学校教育中的所有突出问题。
无论是怎样的班级,都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学生。
我们要做的是积极面对,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相应的教育策略,促使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
在这本书中,关于问题学生的“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的案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教师所利用到的教学策略也让我获益匪浅。
教师采用“利用闪光点改正不足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我们都知道,学生不是一次简单的说教就能改正的,即使一次说服了也会故态复萌,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冷静,有耐心的去了解,去跟踪研究他的心理,研究问题的成因,再制定因人而异的具体有效的措施。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那么在转化这类学生的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
虽然问题学生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里,提到有教无类,就想到孔子有关的另一个词,因材施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因材施教就是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其实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有教无类的因,才有因材施教的果。
既然啥人都可以做学生,三教九流的人都有,那么采用一视同仁的教育方式,肯定行不通,只有因材施教了,这个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办私学的人,打破了官学对学生的限制。
他不分阶级,不分地域,不分智愚,只要肯虚心向学,他一律对他们进行教育。
《〈论语·述而〉》:“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
想成为孔子的学生很简单,一块肉就行了。
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七十贤人中既有贵族出身,比如孟懿子,也有布衣贫民,比如颜回,又有大盗,比如颜涿聚。
孔子的众多学生中,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曾参的智力一般。
孔子的学生中,有的比孔子小的,也有比孔子大的,但经过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就算是同一个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答案。
比如对“仁”的解释,给冉有和子路的答案是不一样的。
因为这两个人性格不一样,孔子期待的成长方向也不一样。
孔子的教育就是从通识教育入手,把学生都培养成君子,君子就是品德上有所树立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那么在学识、能力上要达到“君子不器”的地步,就是看似没有什么专长,却什么都可以做,可以向任何一个方向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任何一类人才。
最后,周山需要指出的是,有教无类就是不要拒绝任何人受教育的权利,当然,因材施教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方式,不能大水漫灌,也不能拔苗助长。
现代教育不能填鸭,也不能复制。
借用现代比较火的表达方式就是:精准教育。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哲学思想
试论“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哲学思想摘要:在提倡公平教育与个性教学的今天,孔子“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伟大思想光芒依旧。
探寻“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蕴含的教育哲学思想,以期为传统文化的更好传承与现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一点努力。
关键词: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共性;个性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教育家。
他的儒家学说已成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对当今教育影响至深。
孔子的思想流传之久、影响之深,与他思想中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不无关系。
一、“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内涵1.“有教无类”的涵义教育对象,是许多教育家探讨与争论过的问题,即什么人拥有受教育的权利的问题。
是统治阶级、富人,还是人人都可以?春秋时期,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观。
他认为“教”即教育,“类”即级别、等级。
教育对象不仅包括血统高贵的贵族,也包括低等级的贫民,包括各行各业的人。
总之,受教育者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
孔子在提出这一伟大的教育对象观的同时,也亲身实践了其主张。
史籍资料记载:孔子的学生不论地域还是出生都十分驳杂。
弟子有来自齐、宋、卫、吴、郑等诸侯国;有出生于奴隶主贵族的孟驿子,也有“穷居陋巷”的颜渊。
这打破了受教育者的家庭出身与地域限制,满足了平民求学的愿望,推动了春秋时期教育的发展,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经过传承与历史沿革,现在讲的“有教无类”一般是这样定义的:教育对象是每一个学生,教师应不论其家庭背景、资质、性格、能力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2.“因材施教”的涵义“因材施教”的概念是由宋代理学家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在总结孔子教学经验时概括而成的,后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在给《论语》作集注时又明确提出,因此而流传。
“材”指“材质”,即每个学生有不同的资质、性格、能力、心理特点。
因材施教是指教育者对每个受教育者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论语》中曾记载孔子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进行不同的教育、教学场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江西省会昌中学文沐生“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是春秋晚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其中两条教育思想。
我想关于孔子提出的教育原则及方法的论述与著作可谓汗牛充栋。
我虽为教育门中人,但以目前的阅历,着实想不出这里面还有什么新鲜花样。
因此,我只能对此作一综述。
既为综述,那么文章的很多观点当然已是先前学者、圣贤讲透了的。
我在这里只是略微谈谈我的一些我的所见所闻罢了。
文章先从孔子的身世及时代背景出发,谈了孔子的理想及教育成就,接着论述了“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涵义与关系,最后再谈“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运用。
孔子的身世及时代背景为何要谈“孔子的身世及时代背景”?因为任何正确言论(或真理)的提出都有与其提出人的阅历及时代背景相关。
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僻内乱,从他父亲开始,迁至鲁国定居。
他的父亲叔梁纥,是当时有名的武士,曾经立过两次有名的战功。
在其六十六岁时,娶颜征在为妻,即孔子的母亲。
孔子诞生于鲁国境内尼丘山附近的一个小山村,取名为丘,字仲尼。
然而,尼丘山并没有给孔子及家庭带来安宁的生活,孔子三岁时,(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
从此,由母亲颜征在携孔子在鲁国过着相依为命而清苦的生活。
家道中落,生活贫贱,因此孔子在同龄孩子中显得有些早熟,同时也因此而无法享有贵族一般的受教育权利。
尽管如此,孔子并没有形成冷酷、孤僻的性格,反而让他成为勤奋好学、关爱苍生,提倡仁爱及受后世景仰的至圣先师。
孔子是好学的,他所拥有的知识与道理,几乎都是通过自学而来,同时也学无常师,只要看到、听到谁有他不知道的知识,都虚心向他请教,所以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孔子通晓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在他三十岁时,已成为学识渊博的知识分子,即所谓“三十而立”!孔子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周朝天子地位衰落,已不再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
先有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接着,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春秋时期开始,从此,周王室衰微。
从前是周天子统帅诸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现在这些权力都落到诸侯手里,“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于“陪臣执国命”。
周朝奴隶制处于“礼坏乐崩”的境地。
这便逐渐形成春秋诸侯争霸的战乱局面,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及楚庄王先后成伯。
即使是周天子也派代表,甚至是亲自参加会盟,承认他们的霸主地位。
孔子的理想及教育成就孔子的最大理想是希望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希望成为“武王之周公”,次之亦愿成为“桓公之管仲”,若再不济能成为“郑国之子产”也行。
然而,由于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但在鲁国担任中都宰、小司空、大司寇的时间里,鲁国大治,即使是强大的齐国也畏惧孔子的才能。
但好景不长,随后孔子与当时实际掌权的鲁国贵族三桓矛盾暴露,同时鲁国君臣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其中权势最大的季孙氏也不想再任用孔子了。
孔子不得已离开鲁国,出外周游列国寻找出路。
公元前497年(已是春秋末期,战国大约从公元前475年开始),孔子登上泰山,放眼望去,遂感脚下的大地竟会如此渺小。
他要用自己宏大的理想来改变这片苍凉的大地,建立一个充满爱心与仁义的社会。
在这里,他走上了自己的木轮牛车,携同自己的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征途。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将很大的心血用在教育事业上。
所以,孔子的最大成就却是在教育领域。
孔子在阙里(孔子故里)收徒授业,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开创了私人办学之先河。
他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
他的学生相传有3000人,其中最著名的有72贤,比如:在德行领域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曾参;在言语外交领域有宰我、子贡;在政事领域有冉有、子路;在文学领域有子游、子夏。
孔子的学生大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他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他的学生。
纵观孔子的一生,有一大半的时间,他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
他对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
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
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善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
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他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
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如:“性相近,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以致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材施教”等等。
他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不愧为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二者的涵义一)“有教无类”的涵义有教无类,是指不应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进行教育。
西周时期,政府设国学和乡学两类。
国学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而乡学则多称为庠、序、校、塾等。
西周前期(大约至周成王时),战事频仍,学校教育以武事为主。
西周后期政权稳定,开始倾重文化教育。
当时大学学习以礼、乐、射、书为主,而小学则多学六艺基础知识。
然而,此时的教育以贵族教育为主,平民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奴隶就更不用说了。
我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孔子之所以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的理想及内心使然。
他把“仁”作为行人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既为“大同”,则理应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同时,当时西周王室势力的衰微,再也难以牢牢控制教育的垄断权。
这也为孔子实施“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提供很有利的社会环境。
孔子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
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可以受教育外,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和某种机会。
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
所以,我们说,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二)“因材施教”的涵义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在孔子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个这样的关于“因材施教”的教学案例: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
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
”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
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
”附原文:《论语·先进第十一》节选: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如今,教育已实现大众化,在学校里既有很多的男生,也有很多的女生。
不同的教育阶段之间,学生年龄差别大。
不同的学生又有其不同的家庭背景,形成不同的个性,其学习的悟性能力也有差别。
所以,现在看来,“因材施教”的涵义是在教育教学中要因性别差异、年龄大小、个性区别及学习领悟能力差异,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掘。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关系应该这么说,我们的教育欲实施“因材施教”这个方法理念,其前提是我们的社会及教育已经实现了“有教无类”的理想。
因为只有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生活环境的受教育对象,无论其生活富有还是贫困;无论其天资聪颖还是平平;无论其性别是男还是女,……我们的教育才谈得上“因材施教”。
教育因为有这些不同的“材”,方有实施不同的“法”的可能,进而造就将来社会合格之公民,使其成为不同岗位上的“才”。
“有教无类”,更多的是体现了社会及教育的公平性。
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在当今的任何一个国度及社会里,其公民都应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同时,在一个国度里,比如说我国,由于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虽然国家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更落后,其享有的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
尤其是在现有的高等学校招生体制下,对中西部地区及广大的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儿童来说,是有欠公允的。
我想,我们现在对“有教无类”这个教育理想,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公民应接受教育”这个层面上来理解,而应更多地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公民享有的教育条件及教育资源在同一个国度及社会制度下,其差异是否很大”这个角度来理解。
如果差异太大,也就不能说教育公平了,社会公平了。
当然,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因为不同地区的天然禀赋及发展条件不一样。
但作为在同一个国度及社会体制下,尤其是在我国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下,差异一定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否则和谐的社会难以建立。
因为中西部地区也为国家整体的发展及东部的优先发展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同样,农村为城市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而“因材施教”,就当今而言,主要是说明在教育中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态度,更多地从“针对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群体,作为实施教育内容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因人而异”这个微观层面上来提倡的。
盖而言之,“有教无类”反应的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及教育理想,而“因材施教”反应的则是从微观层面上应提倡的教育方法和态度。
两者当然是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只有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才能使教育发挥“人尽其才”的理想境地,也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公平。
“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在当今教育实践中的运用如前所述,“有教无类”是我们社会和教育的理想。
那么这个理想我们实现了吗?当然,依据我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个成就来看,我们可以说已经实现了。
但仍须强调的是:我们对“有教无类”这个教育理想,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公民应接受教育”这个层面上来理解,而应更多地从“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公民享有的教育条件及教育资源在同一个国度及社会制度下,其差异是否很大”这个角度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