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农业 分区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安顺市自然条件概况
安顺位于贵州省中西部,距贵州省省会贵阳90公里,素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
安顺市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河谷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温暖春干气候。年均气温13.9摄氏度,年日照时数1123.6小时,年无霜期平均284天,年降水量1172毫米,平均年径流量55.2亿立方米,可开发量1592.93兆瓦。冬天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动植物生存生长,是贵州省优质大米、油菜、茶叶、生姜、油桐、烤烟、蔬菜、水果、地方名畜良禽等大宗农畜产品主产地和各类中草药材的生产及加工基地,是贵阳、昆明等城市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之一。
市域内山形地势顺应大地构造的基本骨架而发育,形成以丘陵宽谷为主体的丘原和山地地貌。山地占国土面积的46.8%,丘陵占38.2%,盆地占13.8%,河谷占1.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部平缓,南部地面起伏大,境内最高海拔1847米,最低海拔359米,相对高差1488米,呈现较为明显的多层性。
全市土壤类型主要有红壤黄壤、黄棕壤、石灰土、水稻土、紫色土、沼泽土、潮土等13土类,32个亚类,87个土属,180个土种。受地势、地貌、气候、生物等成土因素的影响,土壤分布呈现垂直地带性、镶嵌性、耕作土同心圆式、阶梯式、对称式的特性,水平地带性分布不明显。
全市大部分耕地的栽培、管理条件较好,坡度<25°的耕地多数土层较厚,水稻土的水利设施已有一定基础,经过长期的耕作熟化和改良已培育出土壤肥力较高的小黄泥田、大眼黄泥田、大眼泥土等高产土壤,约占耕地总量的15%左右,中低产田土比重较大,坡度≥25°的陡坡耕地87355公顷,占全市耕地的
29.46%。
境内植被有自然植被和栽培植被两类,品种多样。自然植被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灌草丛、矮禾草草丛草地等类型;栽培植被有草本、木本、草木本间作等类型,草木类型包括旱地作物和水田作物,木本类型包括用材林和经济林。植被在地理分布上的区域性、垂直带谱性和镶嵌性分布明显。
三﹑农业用地资源分析
安顺市2005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转换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规划基数后,全市土地总面积925306公顷,其中:农用地652953公顷。全市农用地中耕地296519公顷、园地6420公顷、林地192330公顷、牧草地110781公顷、其它农用地46903公顷,分别占农用地的45.41%、0.98%、29.46%、16.97%、7.18%。耕地种植占绝对优势。喀斯特地貌发育显著,难利用的裸岩石砾地及裸土地分布广,数量大,面积达211137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22.82%。陡坡垦殖严重,全市土地垦殖率高达32.05%,分别是全国(12.72%)、全省(25.57%)平均水平的2.52倍和1.25倍。农用地中,耕地比重大,垦殖率高,林地占20.79%,牧草地11.97%。园地过低,只有0.69%其它农用地仅占5.07%。坑塘水面只有0.08%。如此用地结构很不合理。人均耕地0.11公顷,与全省人均耕地持平,略高于全国人均耕地0.09公顷,耕地中尚有87355公顷不宜耕作,需有计划、有步骤退耕还林、改园、改草。1997—2005年全市人口增加20.98万人,耕地面积净减30502公顷,而人口以平均2.33万人的速度增加,耕地则以年均3389公顷的速度减少。全市田少土多,水田106340公顷,旱地190179公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35.86%和64.14%;耕地以坡耕地为主,15°以上坡耕地137454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6.36%,其中25°
—35°的陡坡耕地8735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9.46%。耕地质量差,中低产田土占耕地面积的84.85%,略低于全省87.13%的中低产田土比例。耕地后备资源紧缺,且零星分散,开发潜力不大。其他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四﹑农业生产水平分析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80.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5.84亿元,增长6.2%。2009年农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90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农业产值29.22亿元,增长3.1%;林业产值1.50亿元,增长3.4%;牧业产值23.07亿元,增长9.3%;渔业产值0.72亿元,增长11.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39亿元,增长7.2%。农林牧渔及其服务业产值构成由上年的50.2:2.5:45.4:1.2:0.7调整为53.2:2.8:42.0:1.3:0.7。
五﹑农业发展对策与分区规划
我国是农业大国,贵州是农业大省,安顺市农业大县。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的基础。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面向21世纪,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和“奋力提速发展,实现黔中崛起”的总体部署。本着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安排了农业、工业、交通、能源、城镇建设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各业各类用地。为此,市域内的农业发展对策可规划如下:(一)在整体发展战略上,应加速实行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对于稳定经济,稳定社会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在经济欠发达且人多地少的地区,必须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绝不能放松以粮食为主的农作物生产。
具体的措施是“三个过度”:
(1)产品农业向商品农业过度,实施多领域开发,发展生态农业。在加强粮食生产的同时,实行水路山并进,开发水产,林产,畜产和土特产。
(2)低产农业向高产,高效农业过度,实现深层次增值。要特别重视对初级农产品的系列性开发和深度加工,并形成规模生产优势。
(3)农业兼业化向农业专业化过度,实行全方位提高。
(二)农业用地应保持在652953公顷以上。
这个面积大约占市域总面积的70.6%,其中耕地面积应不少于296519公顷。提出这个规划指标的依据是:
(1)满足市域总人口对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量地基本需求。
据计算,按中等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到2020年,市域的总人口将达到294.49万人,增长率为0.725%。按每人每年平均需要消费粮食280kg,油料10kg,畜禽肉30kg的基本量计,分别需要824572000kg,油料为29449000kg,家畜肉88347000kg.
由于全市农田的现状开发强度已经很大,地力难受重负,作物单产渐趋极限,因此,参照全市农业部门按较理想的年景收成估算结果,并考虑到农业技术进步所创造的增产因素,我认为:需要有不少于652953公顷的农业用地,才能够维持市域总人口21世纪时的生计。14.91
(2)维持全市生态平衡对绿地量地基本需求。
在未来10年内,安顺市将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成为本省最先进的城镇密集地区之一。为了维持该地区生态因子中最重要的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动态平衡,规划提出至少必须保证14.9%左右的国土绿化覆盖率。是满足市域内主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