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
(整理)预可和工可编制办法
![(整理)预可和工可编制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0ad4daa9ec3d5bbfc0a7410.png)
交通运输部交规划发〔2009〕712号发文日期:2009.11.20 索引号:2009-646879关于印发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委),上海市、天津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主要港口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港口企业:原交通部于1988年颁布了《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办法中的部分内容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港口、航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我部组织专门力量对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将《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原交通部《关于颁发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88〕交计字500号)中关于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和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同时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章)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九日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9年11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港口健康、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1988年颁布的《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港口发展与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港口码头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其配套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可行性研究是港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三、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类型、规模及建设条件等,分别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政策、规章文件 国家有关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政策、规章文件 国家有关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f639c127d3240c8547ef2d.png)
序号标准规范名称标准号文号发布机构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 风力发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5067-1996电技〔1997〕16号电力工业部2 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 5020-93 电办〔1993〕112号电力工业部水利部1993年3月30日1993年9月1日3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 70-94 公安部4 广播电影电视部部属单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审办法GY 5003-1995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5 广播电影电视部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审办法GY 5002-1995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6 国防科工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2005年9月1日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试行)国家电网发展〔2007〕812号国家电网公司2007年9月29日8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5020-200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7月20日2007年12月1日9 火力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375-200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6月4日2008年11月1日10 火力发电厂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DL/T5374-200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年6月4日2008年11月1日11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T5206-200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2月14日2005年6月1日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发改投资〔2004〕1973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9月15日13 项目申请报告通用文本发改投资〔2007〕1169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5月28日2007年9月1日14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令第43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年2月28日15 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发改投资〔2008〕2959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1月7日16 机械工业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深度规定JBJ35-2004 公告2004年第30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4年6月17日2004年11月1日17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2006年7月3日2006年7月3日18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9号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6月18日19关于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节能篇(章)”编制及评估的规定计交能〔1997〕2542号厅体法字〔1998〕9号转发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建设部交通部1997年12月19日20 建材工业工程建设投资估算编制暂行办法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21 粮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规定LS/T8006-2010 2010年第3号国家粮食局2010年4月7日2010年7月1日22 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林计发〔2006〕156号国家林业局2006年8月16日23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林资发〔2002〕237号国家林业局2002年10月11日24油气田地面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节能节水篇(章)编写通则SY/T6768-2009国家能源局2009年12月31日2010年5月1日2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国农办〔2007〕199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7年10月22日2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标准征求意见稿国土资源部2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国土资源部28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建标〔2007〕164号建设部2007年6月27日2007年12月1日29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标〔2000〕205号建设部2008年9月18日2008年9月18日30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质〔2004〕16号建设部2004年1月29日31 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88〕交计字500号交通部32 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交公路发〔1996〕611号交通部1996年6月2日1996年6月2日33 公路运输站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试行)交规划发〔2007〕681号交通部2007年11月23日2007年11月23日34关于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交体法发〔1995〕607号交通部1996年1月1日35关于交通行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列“节能篇(章)”暂行规定-实施细则交体法发〔1996〕354 交通部36 水运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2009修订)交规划发〔2009〕700号交通运输部2009年11月9日2009年11月9日37发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交通运输部2009年11月19日2009年11月19日38 教育部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教发〔2008〕27号教育部2008年11月21日39 农业非营利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NY/T1718-2009农业部2009年3月9日2009年5月1日40 农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内容与方法NY/ T1716-2009农业部2009年3月9日2009年5月1日41 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FD 001-2007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42 近海风电声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FD 006-2008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2009年1月1日2009年1月1日43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 359-2006 水利部2007年2月2日2007年5月2日44 农村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 357-2006 水利部2007年2月2日2007年5月2日45 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SL 356-2006 水利部2007年2月2日2007年5月2日46 水土保持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 448-2009 水利部2009年5月21日2009年8月21日47 水利信息系统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SL/Z 331-2005 水利部2005年11月4日2006年3月1日48 灌溉排水工程概(估)算编制规程征求意见稿水利部49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水利部2003年1月25日2003年1月25日50 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水利部2005年6月17日51 铁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TB 10504-2007 铁道部2007年8月4日2007年10月1日52 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预估算估算编制办法铁建设〔2008〕10号铁道部2008年2月1日53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卫生部54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评价报告编制规范GBZ/T 181-2006 卫生部2006年11月3日2007年4月1日55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审规程CECA-GC1-2007中价协〔2007〕003号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2007年2月8日2007年4月1日56 民用运输机场建设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民航发〔2008〕6号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08年1月31日2008年1月31日57 轻工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规定QBJS 5-2005中国轻工业勘查设计协会2005年5月1日2005年9月23日58化工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化工投资项目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办法化工投资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编制办法中石化协产发〔2006〕76号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06年4月17日59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节水篇(章)编写通则Q/CNPC122-200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60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规定油计字〔2006〕945号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06年11月6日61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节能篇(章)编写通则Q/CNPC64-200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62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建标〔2008〕162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年9月5日2009年1月1日63 煤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公告第366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9年8月5日64 农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建标〔2010〕1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2010年2月8日2010年5月1日。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45359b25c52cc58ad6be2e.png)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9年11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航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航道健康、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1988年颁布的《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沿海航道和内河航道发展与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包括航道整治、疏浚、炸礁和航运梯级以及船闸工程等。
二、可行性研究是航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者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
航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技术依据。
三、政府投资的航道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小型项目和技术上较成熟的航道工程,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投资的航道建设项目应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备案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四、预可行性研究主要对拟实施的航道建设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依据航道规划和水运相关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通过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货运量发展水平,把握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航道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
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试验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可行性的初步评价结论,为建设项目立项提供依据。
五、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航运梯级工程主体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其他工程内容可按综合指标估列.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过现状调查和运输需求预测,论证航道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初步确定航道建设规模、建设标准和建设时机;(二)分析自然条件、外部条件以及建设项目与有关规划、政策的关系,综合评价建设项目的可能性;(三)初步确定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方案;(四)初步确定整治、疏浚、吹填、航运梯级等工程方案以及水工建筑物结构、布置;(五)初步提出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六)估算工程投资,按相关规定进行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七)提出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六、工程可行性研究是确定航道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最后研究阶段,应依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深入分析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运输市场变化情况,预测航道货运量发展水平及船型变化趋势,深入论证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与建设标准。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69b48c0066f5335b812151.png)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9年11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航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航道健康、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1988年颁布的《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沿海航道和内河航道发展与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包括航道整治、疏浚、炸礁和航运梯级以及船闸工程等。
二、可行性研究是航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者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
航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技术依据。
三、政府投资的航道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型项目和技术上较成熟的航道工程,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投资的航道建设项目应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备案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四、预可行性研究主要对拟实施的航道建设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依据航道规划和水运相关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通过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货运量发展水平,把握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航道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
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试验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可行性的初步评价结论,为建设项目立项提供依据。
五、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航运梯级工程主体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4号——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4号——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78e7217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b0.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4号——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9.12.06•【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4号•【施行日期】2020.02.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44号《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已于2019年5月29日经第10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9年12月6日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航道工程建设管理,规范航道工程建设活动,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航道管理条例》《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政府投资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航道工程建设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航道工程建设,是指新建航道以及为改善航道条件而进行的航道整治、航道疏浚工程和航运枢纽、通航建筑物等工程及其配套设施的工程建设。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航道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并具体负责中央财政事权航道的建设管理。
交通运输部具体负责的中央财政事权航道的建设管理工作,可以按照规定委托交通运输部设置的负责航道管理的机构、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负责航道管理的部门或者机构承担。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主管所辖航道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航道工程建设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定,符合航道规划,执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条鼓励航道工程建设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推行施工质量和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施工安全风险管控和应急能力配备,科学组织建设。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https://img.taocdn.com/s3/m/7b29f97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3.png)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的通知正文:---------------------------------------------------------------------------------------------------------------------------------------------------- 交通部关于颁发《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方法》的通知((90)交计字58号1990年2月4日)为了强化港口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宏观控制,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法科学化,现发布《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自一九九0年二月四日起施行。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条为了强化港口发展的行业管理和宏观控制,健全港口建设的科学管理机制,使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程序化、规范化、方法科学化,在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港口建设前期工作和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制订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方面的有益理论和经验,结合当前我国港口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港口总体布局规划是根据全国资源、生产力布局和港口自身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战略,制订的布局性规划。
它是港口建设管理大系统中决策管理系统的重要环节,属港口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订中长期建设规划、计划,选择建设项目的主要依据。
是确保港口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防止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重要手段。
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属港口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充实、完善。
第三条制定港口总体布局规划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充分体现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以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为主轴的交通业”的方针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牢固树立全局观点,使港口的总体布局规划服从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战略、总目标,服从于全国运输网和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妥善安排港口的集疏运布局;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有关制度,严格执行港口工程有关的经济、技术标准。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和工可编制办法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和工可编制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e6e2c7c8d376eeafaa3108.png)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9年11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港口健康、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1988年颁布的《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港口发展与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港口码头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其配套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可行性研究是港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三、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类型、规模及建设条件等,分别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型项目或技术上较成熟的项目,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技术依据。
四、企业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者备案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五、预可行性研究应对港口建设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依据港口布局规划、总体规划,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和港口运输需求,预测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
在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实验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可行性的初步评价结论,为建设项目立项提供依据。
六、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过调查现状、预测运输需求等工作,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建设时机;(二)了解工程自然条件、外部条件,分析工程与有关规划、政策的符合性,综合评价工程建设的可能性;(三)论证确定工程的建设地点;(四)初步确定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装卸工艺及主要设备;(五)初步确定水工建筑物结构、布置及配套工程;(六)初步提出工程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七)估算工程投资,按规定进行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八)提出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港口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港口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c33db49b89680203d825a8.png)
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1章概述第2章建设必要性第3章建设条件第4章总平面布置第5章装卸工艺第6章水工建筑物第7章陆域形成及道路、堆场第8章配套工程第9章港口岸线使用第10章节能第11章安全第12章劳动卫生第13章环境保护第14章项目实施第15章组织管理第16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17章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第18章项目风险分析第19章研究结论与建议第1章概述1.1项目单位概况简述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性质、经营范围、主要投资项目、经营状况等。
外商投资企业还应说明股东情况、注册国家或地区、法定地址等。
1.2项目背景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或者项目建议书审批情况,属于改扩建工程的项目应对前期工程做简要介绍。
1.3研究依据和过程(1)简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的法律法规、有关政策文件与规划、有关规范与技术标准、基础资料等。
重要文件或协议书应作为本报告的附件列出。
(2)简述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过程,有关单位进行的专题科学试验研究。
附件中列出为配合本项目所做的勘察、科学试验报告名称、承担单位及完成时间。
(3)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多家单位共同编制的,应说明各单位分工情况、研究范围。
1.4主要研究结论(1)简要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建设时机。
(2)简述自然条件和外部条件,评价工程建设可行性。
(3)简述工程建设方案,包括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建筑物、配套工程等内容,提出推荐的建设方案及理由。
列出推荐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4)简述港口岸线使用方案。
(5)简述节能、安全、劳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措施。
(6)简述项目实施及组织管理方案。
(7)简述项目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案。
(8)简述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结论。
(9)简述项目主要风险及对策。
1.5问题与建议简述项目在工程、技术及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建议。
第2章建设必要性本章内容是对港口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的一般要求,电力、冶金、石化等企业配套码头、船舶舾装码头及公务码头等可根据项目情况适当简化本章内容。
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政策、规章文件 国家有关文件
![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政策、规章文件 国家有关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2a538283d049649b665847.png)
教育部委托投资咨询评估管理办法
教发〔2008〕27号
教育部
2008年11月21日
39
农业非营利性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NY/T 1718-2009
农业部
2009年3月9日
2009年5月1日
40
农业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内容与方法
NY/ T 1716-2009
农业部
2009年3月9日
2009年5月1日
41
2006年11月6日
61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节能篇(章)编写通则
Q/CNPC 64-2002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62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建标〔2008〕162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8年9月5日
2009年1月1日
63
煤炭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公告第366号
国农办〔2007〕199号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2007年10月22日
26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估算标准
征求意见稿
国土资源部
2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程
征求意见稿
国土资源部
28
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
建标〔2007〕164号
建设部
2007年6月27日
2007年12月1日
29
房地产开发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GA/T 70-94
公安部
4
广播电影电视部部属单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审办法
GY 5003-1995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总局
5
广播电影电视部基本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审办法
GY 5002-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2号——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2号——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a6f191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1.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2号——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交通运输部•【公布日期】2018.01.15•【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2号•【施行日期】2018.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港口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2号《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已于2018年1月10日经第1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8年1月15日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港口工程建设活动,保证港口工程质量,根据《港口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港口工程建设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港口工程建设,是指在港口规划范围内,为实现港口功能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码头工程(含舾装码头工程)及其同时立项的配套设施、防波堤、锚地、护岸等工程建设。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港口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港口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港口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规、技术标准和港口规划。
第五条港口工程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新建、改建、扩建的码头工程应当规划、设计和建设岸基供电设施。
已建成的码头应当逐步实施岸基供电设施改造。
港口工程应当按照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同时建设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并做好与城市公共转运、处置设施的衔接。
客运码头工程应当按照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建设客运设施,满足旅客安全、便捷出行需要。
第六条鼓励港口工程建设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推行施工质量和安全标准化管理,加强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科学组织建设。
2019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考试标准、规范、规程、技术(设计)手册目录
![2019年度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考试标准、规范、规程、技术(设计)手册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8109d5f8dd3383c4bb4cd2c4.png)
2019年度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考试主要工程技术标准及文件清单工程技术标准类1. 《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 165—2013)2.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3.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设计规范》(JTS 182—1—2009)4.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JTS145-2015)5. 《长江干线通航标准》(JTS180-4-2015)6.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 144—1—2010)7. 《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 146—2012)8. 《水运工程地基设计规范》(JTS 147—2017)9. 《码头结构设计规范》(JTS 167—2018)10.《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 167—6—2011)11.《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54—1—2011)12.《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2011)13.《水运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S 152—2012)14.《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300—2000)15.《水运工程水工建筑物原型观测技术规范》(JTS235-2016)16.《港口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8-2010)17.《水运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JTS153-2015)18.《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19.《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S 153—3—2007)20.《海轮航道通航标准》(JTS 180—3—2018)21.《内河通航标准》(GB 50139—2014)22.《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S 297—2017)23.《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 181—5—2012)24.《航道工程设计规范》(JTS181-2016)25.《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及《〈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2001)局部修订(船闸附属设施设计部分)》26.《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 307—2001)27.《船闸启闭机设计规范》(JTJ 309—2005)28.《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 306—2001)29.《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 308—2003)30.《干船坞设计规范》总则第一篇工艺设计(JTJ 251—87)第二篇水工结构(JTJ 252—87)第三篇坞门及灌水排水系统(JTJ 253—87)31.《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2018)32.《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 237—99)33.《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S 150—2007)34.《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5—2016)35.《游艇码头设计规范》(JTS165-7-2014)36.《邮轮码头设计规范》(JTS170-2015)37.《煤炭矿石码头粉尘控制设计规范》(JTS155-2015)38.《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 234—2001)39.《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 232—98)40.《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S/T 231—2—2010)41.《通航建筑物水力学模拟技术规程》(JTJ 235—2003)42.《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 110—4—2008)43.《航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 110—5—2008)44.《水运工程设计通则》(JTS 141—2011)45.《运河通航标准》(JTS 180—2—2011)46.《海港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防腐蚀技术规范》(JTS 153—2—2012)47.《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 257—2—2012)48.《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 131—2012)49.《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 155—2012)50.《水运工程施工图文件编制规定》(JTS 110—7—2013)51.《水运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JTS 271—2008)52.《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规定》(JTS115-2014)53.《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投资估算指标》(JTS/T272-1-2014)54.《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JTS 116—1—2014)文件类1. 《交通运输部关于发布40万吨散货船设计船型尺度及相关设计规定的公告》(交通运输部公告2015年第9号)2.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水发[2004]247号发布)3. 《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7]246号发布)4. 《水运工程营业税改增值税计价依据调整办法》(交水办[2016]100号)5.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附件一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附件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附件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6.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发布)7.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发布)。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685a0d527284b73f3425050.png)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9年11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航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航道健康、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1988年颁布的《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沿海航道和内河航道发展与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内河航道建设项目包括航道整治、疏浚、炸礁和航运梯级以及船闸工程等。
二、可行性研究是航道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者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
航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的主要技术依据。
三、政府投资的航道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型项目和技术上较成熟的航道工程,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企业投资的航道建设项目应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备案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四、预可行性研究主要对拟实施的航道建设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依据航道规划和水运相关规划,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通过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预测货运量发展水平,把握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论证航道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
在对项目的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试验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可行性的初步评价结论,为建设项目立项提供依据。
五、预可行性研究阶段,应对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航运梯级工程主体建筑物、通航建筑物等)进行必要的地质勘察,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
《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2019年11月20日经第26次部务会议通过)
![《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2019年11月20日经第26次部务会议通过)](https://img.taocdn.com/s3/m/06a08ae7168884868662d65d.png)
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题注:《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决定》已于2019年11月20日经第26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部长李小鹏2019年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决定交通运输部决定对《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42号)作如下修改:一、将第四十二条修改为“港口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符合竣工验收条件的,项目单位应当及时办理港口工程竣工验收手续。
”二、删去第四十三条。
三、删去第四十七条第三项。
四、删去第四十九条第四项。
五、删去附件1“XX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中的“六、试运行报告”部分。
条文序号作相应调整。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发布。
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2018年1月15日交通运输部发布根据2018年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9年11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定〉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港口工程建设管理,规范港口工程建设活动,保证港口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港口工程建设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港口工程建设,是指在港口规划范围内,为实现港口功能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码头工程(含舾装码头工程)及其同时立项的配套设施、防波堤、锚地、护岸等工程建设。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主管全国港口工程建设的行业管理工作。
省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港口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地方人民政府的规定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港口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港口工程建设应当符合法规、技术标准和港口规划。
第五条港口工程安全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2018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考试所使用的主要工程技术标准及文件
![2018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考试所使用的主要工程技术标准及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cb22b4e84693daef5ef73da6.png)
附件11:2018年度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考试所使用的主要工程技术标准及文件工程技术标准类1.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2.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2002年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度部分)(不含附录A)3.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2007年局部修订(设计船型尺度部分)4.《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船型标准》(JTS 165—2—2009)5.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6.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布置设计规范》(JTS 182—1—2009)7. 《海港水文规范》(JTJ 213—98)8. 《内河航运工程水文规范》(JTS 145—1—2011)9.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 144—1—2010)10.《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225—98)11.《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1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 254—98)13.《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J 254—98)2000年局部修订(桩的水平承载力设计)14.《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285—2000)15.《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248—2001)16.《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 167—6—2011)17.《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2011)18.《港口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J 283—99)19.《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09)20.《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1—2010)21.《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3—2009)22.《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4—98)23.《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 295—2000)24.《港口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303—2003)25.《石油化工码头装卸工艺设计规范》(JTS 165—8—2007)26.《滚装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6—2008)27.《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54-1-2011)28.《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300—2000)29.《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30.《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S 153—3—2007)31.《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 311—97)32.《内河通航标准》(GB 50139—2004)33.《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 297—2001)3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 319—99)35.《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 312—2003)36.《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 320—96)37.《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38.《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 307—2001)39.《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 306—2001)40.《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 308—2003)41.《干船坞设计规范》总则第一篇工艺设计(JTJ 251—87)第二篇水工结构(JTJ 252—87)第三篇坞门及灌水排水系统(JTJ 253—87)42.《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1—2007)43.《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 237—99)44.《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S 150—2007)45.《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5—2009)46.《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 234—2001)47.《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 232—98)48.《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S/T 231—2—2010)49.《通航建筑物水力学模拟技术规程》(JTJ 235—2003)50.《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 110—4—2008)51.《航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 110—5—2008)52.《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4—2011)53.《水运工程设计通则》(JTS 141—2011)54.《运河通航标准》(JTS 180—2—2011)文件类1.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水发[2004]247号发布)2. 《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8]112号发布)3. 《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7]246号发布)4.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附件一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附件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附件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5.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发布)6.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发布)。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https://img.taocdn.com/s3/m/0dfd849f4afe04a1b171de20.png)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9年11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港口健康、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1988年颁布的《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港口发展与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港口码头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其配套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可行性研究是港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三、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类型、规模及建设条件等,分别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型项目或技术上较成熟的项目,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技术依据。
四、企业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者备案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五、预可行性研究应对港口建设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依据港口布局规划、总体规划,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和港口运输需求,预测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
在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实验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可行性的初步评价结论,为建设项目立项提供依据。
六、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过调查现状、预测运输需求等工作,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建设时机;(二)了解工程自然条件、外部条件,分析工程与有关规划、政策的符合性,综合评价工程建设的可能性;(三)论证确定工程的建设地点;(四)初步确定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装卸工艺及主要设备;(五)初步确定水工建筑物结构、布置及配套工程;(六)初步提出工程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七)估算工程投资,按规定进行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八)提出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现行设计规范
![港口与航道工程专业现行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ac951dafab069dc502201c2.png)
2013年度注册土木工程师(港口与航道工程)执业资格专业考试主要工程技术标准及文件清单(规范名称为黑体字加粗者,为新规范)工程技术标准类1.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2.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2002年局部修订(航道边坡坡度和设计船型尺度部分)(不含附录A)3. 《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 211—99)2007年局部修订(设计船型尺度部分)4.《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船型标准》(JTS 165—2—2009)5. 《河港工程总体设计规范》(JTJ 212—2006)6. 《渠化工程枢纽总体设计规范》(JTS 182—1—2009)7. 《海港水文规范》(JTS 145—2—2013)8. 《内河航运工程水文规范》(JTS 145—1—2011)9. 《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S 144—1—2010)10.《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S 146—2012)11.《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S 147—1—2010)12.《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 167—4—2012)13.《港口工程嵌岩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285—2000)14.《港口工程灌注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248—2001)15.《港口工程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大管桩设计与施工规程》(JTS 167—6—2011)16.《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 151—2011)17.《水运工程钢结构设计规范》(JTS 152—2012)18.《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2—2009)19.《高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1—2010)20.《板桩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67—3—2009)21.《斜坡码头及浮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294—98)22.《开敞式码头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JTJ 295—2000)23.《港口工程地下连续墙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TJ 303—2003)24.《石油化工码头装卸工艺设计规范》(JTS 165—8—2007)25.《滚装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6—2008)26.《防波堤设计与施工规范》(JTS 154—1—2011)27.《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JTJ 300—2000)28.《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 275—2000)29.《海港工程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S 153—3—2007)30.《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 311—97)31.《内河通航标准》(GB 50139—2004)32.《码头附属设施技术规范》(JTJ 297—2001)33.《疏浚与吹填工程设计规范》(JTS 181—5—2012)34.《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 312—2003)35.《港口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TS 133—1—2010)36.《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 305—2001)37.《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 307—2001)38.《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 306—2001)39.《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 308—2003)40.《干船坞设计规范》总则第一篇工艺设计(JTJ 251—87)第二篇水工结构(JTJ 252—87)第三篇坞门及灌水排水系统(JTJ 253—87)41.《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S 149—1—2007)42.《装卸油品码头防火设计规范》(JTJ 237—99)43.《水运工程节能设计规范》(JTS 150—2007)44.《液化天然气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5—2009)45.《波浪模型试验规程》(JTJ 234—2001)46.《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J 232—98)47.《海岸与河口潮流泥沙模拟技术规程》(JTS/T 231—2—2010)48.《通航建筑物水力学模拟技术规程》(JTJ 235—2003)49.《港口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 110—4—2008)50.《航道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定》(JTS 110—5—2008)51.《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JTS 165—4—2011)52.《水运工程设计通则》(JTS 141—2011)53.《运河通航标准》(JTS 180—2—2011)54.《海港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电化学防腐蚀技术规范》(JTS 153—2—2012)55.《海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JTS 257—2—2012)56.《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 131—2012)57.《码头船舶岸电设施建设技术规范》(JTS 155—2012)文件类1. 《沿海港口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水发[2004]247号发布)2. 《内河航运建设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8]112号发布)3. 《疏浚工程概算预算编制规定》(交基发[1997]246号发布)4. 《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1325号)附件一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附件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附件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5.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发布)6. 《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规划发〔2009〕712号发布)。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035031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1f.png)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一、总则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关于规范交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编制工作的通知》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具。
本办法旨在规范和统一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确保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报告编制基本要求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一)立项依据:明确项目建设的依据,包括上级规划、政策法规等。
(二)项目背景与现状分析:对项目的背景和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区域交通状况、交通需求和港口航道现状等。
(三)项目定位和目标:明确项目的定位和目标,包括项目的功能、规模、年吞吐能力等。
(四)工程可行性论证: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进行全面论证,包括工程设计方案、材料设备供应保障、环境影响评价等。
(五)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估算。
(六)项目管理组织和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方案,包括项目建设的主要责任单位、建设进度计划和资源保障等。
三、报告编制程序及内容港口和航道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程序如下:(一)确定编制组织。
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编制,编制组织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资质。
(二)召开编制方案会议。
明确报告的编制内容、格式和时间安排。
(三)进行前期调研工作。
包括项目背景和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及可行性论证和影响评价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四)编制草案。
根据前期调研工作的结果,编制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草案。
(五)组织专家评审。
将编制完成的报告草案组织专家评审,征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六)修改完善。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09年11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港口健康、持续发展,在认真总结1988年颁布的《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港口发展与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港口码头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其配套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二、可行性研究是港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三、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类型、规模及建设条件等,分别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小型项目或技术上较成熟的项目,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技术依据。
四、企业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者备案文件的主要技术依据。
五、预可行性研究应对港口建设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依据港口布局规划、总体规划,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和港口运输需求,预测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
在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实验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可行性的初步评价结论,为建设项目立项提供依据。
六、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过调查现状、预测运输需求等工作,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建设时机;(二)了解工程自然条件、外部条件,分析工程与有关规划、政策的符合性,综合评价工程建设的可能性;(三)论证确定工程的建设地点;(四)初步确定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装卸工艺及主要设备;(五)初步确定水工建筑物结构、布置及配套工程;(六)初步提出工程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七)估算工程投资,按规定进行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八)提出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见附件一。
七、工程可行性研究是确定港口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最后研究阶段,应依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深入分析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完善港口吞吐量预测内容,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和建设时机。
通过全面调查研究和勘察、科学实验,从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对建设方案进行比较、论证,提出项目可行性评价结论,为项目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八、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过深入调查现状和运输需求预测,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建设时机;(二)分析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外部条件等及对工程的影响;(三)通过多方案比选基本确定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四)通过多方案比选基本确定装卸工艺及主要设备方案;(五)通过多方案比选基本确定水工建筑物结构及布置;(六)提出集疏运、供电、给排水、消防等配套工程方案;(七)提出港口岸线使用方案;(八)提出节能、安全、劳动卫生措施;(九)提出工程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十)基本确定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工程工期和进度安排,拟定项目招标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十一)研究项目运营的组织机构方案及人力资源配置;(十二)提出主要工程量、设备及材料用量,详细估算工程投资;(十三)研究提出项目融资方案;(十四)按规定深化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十五)研究项目风险管理方案;(十六)提出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
港口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见附件二。
九、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需要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专项内容的,可在研究报告中增设专门章节。
如果建设项目不涉及研究报告编制规定的有关内容,可作说明,不再开展相关工作。
根据有关规定,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内容需要进行专题论证或者专项评价、评估的,其内容可从专题报告中摘录。
十、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应按以下要求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符合港口规划和港口工程相关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二)认真进行调查、勘察、试验及研究工作,使用的基础资料应当真实、准确、齐全;(三)应对研究内容进行多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四)推荐的建设方案应当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五)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型材料。
十一、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应由获得水运行业工程设计证书或者港口河海工程专业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大、中型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应同时持有水运行业甲级工程设计证书和港口河海工程专业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
十二、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文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研究报告、附图、附件(专题报告单独成册),以书面文件和电子文件两种方式表达。
以书面文件表达的研究报告按A4规格装订成册,单独成册的附图按A3规格装订。
文件各册封面,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淡黄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墨绿色。
十三、报告编制单位应对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和主要结论负责。
项目法人应加强对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监督、管理。
十四、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超出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10%的,应重新履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程序。
十五、本办法由交通运输部负责解释。
十六、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原交通部1988年8月9日发布的《关于颁发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88〕交计字500号)中《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一、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二、港口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附件一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Ⅰ封面格式×××港×××港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年月报告编制单位资质证书×××港×××港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编制单位:×××(盖章)主管行政负责人:×××(职称)(签章) 主管总工程师:×××(职称)(签章) 主办部门负责人:×××(职称)主办部门技术负责人:×××(职称)项目负责人:×××(职称)主要专业负责人及参加人员Ⅳ目录目录第1章概述第2章建设必要性第3章建设可能性第4章建设方案第5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第6章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第7章研究结论与建议附件附图Ⅴ报告格式及内容要求第1章概述1.1 项目背景及研究依据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预可行性研究过程、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等。
1.2 主要研究结论概述研究的综合结论,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可能性、建设方案及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等方面给出简要明确的结论性意见。
列出推荐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 问题与建议简述项目在工程、技术及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建议。
第2章建设必要性本章内容是对港口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的一般要求,电力、冶金、石化等企业配套码头、船舶舾装码头及公务码头等可根据项目情况适当简化本章内容。
船舶舾装码头、公务码头等非经营性港口工程可不进行港口吞吐量预测。
2.1 港口发展状况2.1.1 港口设施状况概述港口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外交通状况,现有水陆域的基本情况,码头泊位数量、吨级、通过能力,航道、锚地、堆场、仓库等情况,现有设施的利用和适应状况,在建、改建的工程项目情况。
重点阐述与本工程有关的港口设施基本状况。
2.1.2 港口生产运营状况概述近年来港口吞吐量增长情况,主要货类构成及变化趋势,货源地分布,与周边港口的运输关系等。
重点阐述与本工程有关的港口生产运营状况。
涉及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等重要货类的建设项目,应阐述相关货类区域运输系统的运输状况。
2.1.3 现状评价从能力缺口、吨级规模、功能调整、设施改造、市场竞争等方面对港口现状进行综合评价。
针对重要货类区域运输系统中的问题、产业布局调整引起的需求结构调整等,有针对性地提出港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2.2 港口吞吐量预测2.2.1 项目目标及定位从腹地经济社会、行业及企业自身发展或者政府履行职责要求等角度,阐明拟建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及功能、市场定位等。
2.2.2腹地经济社会及交通发展(1)腹地经济社会发展。
从腹地资源、经济贸易、产业结构及布局等方面,阐述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及特点;结合全国及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和相关规划,阐述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主要行业、主要地区发展趋势。
(2)腹地综合交通运输发展。
概述港口腹地各种运输方式状况及发展规划,分析其对所在港口及本工程建设的影响。
2.2.3 港口吞吐量预测(1)阐述预测思路、预测依据和采用的主要预测方法。
(2)全港吞吐量预测。
根据腹地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规划,结合相关港口(港区)总体规划,预测全港吞吐量和主要货类吞吐量发展水平,重点对与拟建工程相关的主要货类进行预测。
(3)拟建工程吞吐量预测。
在全港相关货类吞吐量预测基础上,结合各港区的功能分工、现有及在建码头可达到的合理通过能力测算以及港口码头能力平衡分析,考虑项目定位及周边地区其他相关项目建设情况等因素,提出拟建工程吞吐量;结合全港相关货类流量流向、拟建工程集疏运条件,提出拟建工程流量流向、集疏运量。
列出港口吞吐量、流量流向和集疏运量预测表。
涉及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煤炭等重要货类运输系统布局的港口工程,其吞吐量预测应根据区域运输系统布局规划的结论或者合理运输系统论证结果(涉及区域运输系统布局调整的项目)、通过分析与区域内相关港口码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