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x-201X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V)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汉武帝时,刺史巡察郡国以“六条问事”考查郡县长吏。第一条是诏问“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另外五条分别是打击地方豪强“侵渔百姓,聚敛为奸”、“怒则任刑,喜则淫赏”、“苟阿所爱,蔽贤宠顽”、“恃怙荣势,请托所监”、“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正令”等行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B. 限制土地兼并,削弱豪强势力
C. 阻止农民破产,增加政府收入
D. 防范官员腐败,稳定社会秩序
2、“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中国古代能够提高办事效率的机构有
A.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和北宋的枢密院
B.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
C. 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清朝的军机处
D.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枢密院
3、“今(西汉),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该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A.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B.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4、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 播种方式的变革
B. 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C.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5、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董仲舒曾大加赞赏,以儒家自居的王莽改制也试图恢复井田制,直到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这种制度称慕不已,这种现象根本上反映了
A. 儒家学者的复古主义
B. 井田制是一种适合古代中国的制度
C. 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
D. 井田制是仁政的标志
6、“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7、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该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由此可见,汉文帝
A. 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B. 提升了商人地位
C. 注重发展对外贸易
D. 注重与百姓同乐
8、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它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它有利于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9、《隋都城图》题记:“畦分棋布,闾巷皆中绳墨,坊有墉(墙),墉有门,逋亡奸伪无所容足。而朝廷宫寺、民居市区不复相参,亦一代之精制也。”由此可见,隋都城的设计重在
A. 打破市坊的空间界限
B. 便利居民的交通出行
C. 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D. 加强官府的严格控制
10、1971年,对唐代洛阳的含嘉仓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其全面积有42万平方米,其中一个窑穴还存有唐代储藏但已碳化的谷子(据估算,这些谷子在唐储放时约25万公斤)。与此同时,粮价越来越便宜,“斗米十五钱”。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封建剥削的残酷
B. 滥发货币的影响
C. 垦田面积的扩大
D. 唐代农业的发达
11、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七月,颁布律令指出:“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系,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这一做法突出反映了
A. 商品经济出现繁荣
B. 金属货币使用量增加
C. 统治者重视中央集权
D. 国家钱币规范化
12、关于唐代是否存在夜市,下列两则材料有着不同的叙述。材料一来自于《唐六典》:“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二来自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则材料理解最合理的是A.两则材料相互矛盾,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具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出现“夜市”
C.两则材料反映的地区情况不同,因此两者并不矛盾
D.反映了当时“市”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了
13、至唐后期,北方高大成材的林木已寥寥。高原植被的破坏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后果。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满目疮痍,导致黄河频繁泛滥。……天灾加上人祸,使黄河流域经济渐趋衰落。据材料可知
A. 唐朝后期黄河流域经济衰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浙地区
B. 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相关
C. 黄河流域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 小农经济模式不利于保护环境
14、中国瓷器在宋代以后外销的主要途径是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郑和下西洋
D.唐僧西天取经
15、《清明上河图》以写实的手法记录了古代开封的繁荣景象。下列场景中不可能在画中出现的是
A. 王家锦帛铺当街而设
B. 刘三叔精装字画铺出售唐代名家字画
C. 驮运丝绸、瓷器的骆驼正在出城
D. 李四出售价格昂贵的青花瓷
16、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史实的是
A.流通铜贝 B.“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17、.南宋时期,苏州等地流传这样一种观念:“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辱先者,皆可为也”这反映了南宋时期
A. 佛教、道家的影响不断扩大
B. 重农抑商观念出现动摇
C. 政府施行宽松的思想政策
D. 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挑战
18、1776 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 500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材料我们知道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