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启迪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索能力等。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这些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启迪创造思维,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研究科学,从事各种科技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谈谈在科学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启迪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内进行观察、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要想真正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仅凭老师灌输一点现成的书本知识是不够的,而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努力发掘教材中适合于学生活动的一些因素,培养学生主动去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例如,我在讲《日食和月食》这节课时,考虑到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却难以真正掌握。为了使教学更加形象具体,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示范表演,让学生观察、思考。将开着的灯光当太阳,让甲学生举着小球当月亮,乙学生站着不动以头当地球。然后让举着小球的甲学生在灯泡与乙学生之间转,当灯光、小球和乙学生的脸在同一直线上时,乙学生说他看不见“太阳”。其他学生也从阳影中观察到这一点。通过示范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观察,学生从观察中,真正掌握了月食的知识。
二、创设情境设疑,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大纲指出,科学课的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
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因此,老师要尽可能地启发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自行进行探求活动。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创设情境设疑,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学生就会随着老师设置的疑点,不断思考,探求知识。例如,我在讲《宇宙》一章是,给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1)既然地球是圆的,那么地球另一面的人,是不是头朝下,会不会掉到地球外面去呢?(2)我们为什么上斜坡会感到吃力呢?(3)地球上的飞行物能否飞到宇宙去呢?学生带着一连串的问题,紧张思考,去探求知识,在老师的引导下终于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才能有所发现。并举例说明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就是看苹果落地的现象后引发了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能巧设疑点,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余地,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分强调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并把动手能力视为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只有通过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才能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融知识、技能为一体,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例如,教《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时,我安排了玩橡皮泥的一个游戏,让学生想办法使那块下沉的橡皮泥上浮。与此同时启发学生可以用一个空饮料罐、一根吸管制成一个简单的“船”,还启发学生用更多的材料、想出更多的方法来制作自己的“船”,激发学生乐于去尝试的兴趣。这样,很
多学生从船能上浮的现象而引发把橡皮泥涅成船形,使它上浮。同样,在做“声音是怎样传播的”的实验时,我也让学生在学习先把连接扬声器的一根导线压在电池的负极下,再把连接扬声器的另一根导线在电池上摩擦,就会听到声音的知识前提下,让学生做实验。做实验时,有的学生由于连接的方法不正确,怎么用力摩擦也听不到声音,有的学生动作很快,方法正确,当听到声音时,就高兴地叫了起来:“老师,我听到了声音了!你来听听。”成功的喜悦会使学生激动不已,正是这种实践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总之,创设情境,巧设疑点,实验操作,都能激发学生无穷的求知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