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电大《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机考网考形考网络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机考网考形考网络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66c22a0242a8956aece41a.png)
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与社会》机考网考形考网络题库及答案一、判断题题目11.宇宙大爆炸是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推断出来的一个假设。
选择一项:错题目2 : 99.9%选择一项:对题目3 3. 域空间。
选择一项:错题目4 4, 要素构成。
选择一项:对题目5 5.选择一项:对题目66. 关系。
选择一项:对题目7 7.选择一项:对题目8 8.选择一项:错题目9 9.选择一项:错题目10】人的祖先。
选择一项:对题目11 1选择一项:对题目12 1选择一项:对题目13 会秩序。
.太阳是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它占整个系统总质量的.地球表层不是指海陆表而上下具有一定厚度范围的区.地球表层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五大最古老的原始地壳大约出现在37亿年前。
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他们之间有着一定的近亲猿与人都有A、B、0、AB等血型。
劳动在猿变成人的过程中没有起到作用。
爪哇猿人是白色人种的祖先。
・有人认为20万年前非洲的一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据估算,一万年前,地球上原始人类约有一千万。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区域差异上。
13.“农民工潮"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破坏了当地的社选择一项: 题目14 14.共同生活在一个地域上是民族唯一最穏定的特征。
选择一项:错题目15 15.中国汉语在历史地理条件影响下形成七大方言体系。
选择一项:对题目16 1.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包括白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选择一项:对题目17 2.狭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与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物质要素,即自然资源。
选择一项:错题目18 3.资源具有社会效应性和稀缺性的两个重要特征。
选择一项:对题目19 4.无论人类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进步,地球上的白然资源总是固定不变的。
选择一项:错题目20 5.社会资源是指人类创造的、除自然资源之外的其它所有资源的总称。
选择一项:对题目21 6.不可再生资源是指相对于地质年代而言不能再生的各种资源。
《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3090f03b3567ec112d8a23.png)
《人类与社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人类与社会》形成性练习答案作业1一、选择题1、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D)2、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D)3、资源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是(C)4、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C)5、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A)6、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是(C)二、名词解释1、宇宙大爆炸—1948年美国物理学伽莫夫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宇宙为什么会膨胀进行了解释,他认为,宇宙最初处于一个超高温、超高密的微体状态,这种微体在150亿年以前的一次爆炸性事件后开始变化,我们今天的宇宙空间和物质是从这个时刻启始发展的。
2、婚姻----婚姻是基于性爱基础之上的为社会或国家所认可的男女两性结合维持适应和解体的过程。
这样一个过程包括:择偶过程、嫁娶过程、维持适应过程、解体过程。
这一过程通过一•定的仪式以及由婚姻所衍生的社会关系具体表现出来。
3、英美法系…也称英吉利法系,普通法法系,是以英国的普通法、衡平法和制定法为基础,融入罗马法、教会法以及中世纪商法的若干原则而逐步形成的一个世界性的法律体系,是在英国对外贸易、军事侵略、殖民统治和强制推行英国法的过程中形成的。
4、工业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起,在欧美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的重大变革,这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工业革命,亦称产业革命。
工业革命不仅生产技术发生重大革命。
生产力大大提高,而且使社会结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最终确立。
三、简答题1、有哪些证据能证明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答:(1)从外表形态观察,猿的身躯与人相似,处于半垂直位置,后肢可以暂肘直立或用两条腿走路,脸部无毛或少毛,没尾巴,五官位置和形象与人及其相似。
(2)从身体结构上看,猿类骨骼大体上和人类具有同样的类型。
(3)从一些基本生理现象上看,猿与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雌猿有月经等。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ab15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7.png)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以下为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正确答案为D,应改为:“提出著名的‘相对论’和‘能量质量等价原理’的科学家是(D)。
”2.正确答案为C,无需改动。
3.正确答案为D,无需改动。
4.正确答案为C,无需改动。
5.正确答案为A,无需改动。
6.正确答案为C,无需改动。
7.正确答案为C,无需改动。
8.正确答案为A,应改为:“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臭氧等(A)。
”9.正确答案为B,无需改动。
10.正确答案为A,无需改动。
11.正确答案为A,无需改动。
12.正确答案为A,无需改动。
文章中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因此无需删除。
改写方面,只需要微调一些表述即可,如将“提出”改为“创立”、“发表”等,或将“可持续发展”改为“可持续性发展”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出现了新特征。
首先,移民目的地从欧洲和北美洲扩大到了全球范围。
其次,移民群体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再是以单身男性为主,而是包括了家庭和妇女。
再次,移民的原因也多样化,包括了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环境因素等。
最后,移民流动的规模和速度也大幅增加,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象。
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密不可分。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例如,森林资源的砍伐和采矿活动都会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地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
同时,社会发展也需要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支撑,比如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等。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珍贵性,采取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简述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城市化带来了人口的聚集和集中,促进了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
其次,城市化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同时也加速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2019年新版】电大《人类与社会》专科考试全网最全答案参考资料
![【2019年新版】电大《人类与社会》专科考试全网最全答案参考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3a9406977232f60ddcca1fc.png)
【2019年新版】电大《人类与社会》专科考试全网最全答案参考资料一、选择题1、商业贸易能够产生的前提是(生产的社会分工)。
2、古典宗教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联合国有关研究机构首次使用“知识经济”的概念是在(1990年)5、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外源式、防御性的现代化,它的起点是(洋务运动)6、以下哪一项因素不是文化类型的划分依据(文化冲突)7、最早提出著名的太阳系“星云假说”的学者是(康德)8、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追求更好经济生活条件)9、资源具有的两个重要特征是(社会效应性、稀缺性)10、人类社会婚姻家庭关系变化的根本动因是(生产方式的变化)11、社会阶层划分的基础是(职业划分)12、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是(公元前3000年---1500年)13、知识技术资源是指人们可用于创造社会财富的各种(现实知识技术和潜在知识技术)。
14.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痕量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15、功利型的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平行关系)。
16、内涵型的婚姻,男女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
17、判断战争性质的基本依据是(战争的正义性和分正义性)18、16世纪以来,西欧通常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19、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重要标志是(独立的产权)20、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动力系统)的突破性变革21、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2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笼)23、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24、在人类文化起源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劳动)25.在人类社会的家庭发展历史上,对偶家庭是(C第三种家庭形式)26.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城市出现于(A公元前3500到3000年)27.一般来说,乡村社会的习俗风情,总是产生于特定的(农业文明)28.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 悉达多,它于公元前6—5世纪时兴起于(印度)29.文化类型的概念最早出现于美国民族心理学家拉尔夫? 林顿的( D《人的研究》)30.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于(A 1995年)31.民俗学的英文名为Folklore,这一名词是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在1846年创造的,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同,对这个词原意的正确理解应该是(D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32.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痕量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21cb7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8.png)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以下是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标题为《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自测参考答案》。
在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中,自测是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
以下是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章节的自测参考答案。
第一题:什么是人类?简要概述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人类是一种智慧生物,具有自我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
人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250万年前的非洲大陆,从直立行走开始,逐渐发展演化至今。
第二题:人类和动物有哪些区别?请至少列举三点。
1. 智力和语言能力:相较于其他动物,人类具备更高的智力和语言能力,可以思考、创造和进行复杂的交流。
2. 社会结构和文化: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拥有复杂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可以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和传统习俗。
3. 科技创新能力:人类具备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可以发明工具、改变环境、探索宇宙,并达到了其他动物无法企及的高度。
第三题:国家开放大学有哪些教育特点?请至少列举两点。
1. 开放性:国家开放大学采取开放的招生政策,不限地域和学历,致力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等教育机会。
2. 灵活性:国家开放大学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进行学习,实现学习的灵活性。
第四题:社会学是什么?简要介绍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的学科。
它关注社会组织、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问题。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结构、社会交互、社会组织和社会变迁等。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历史研究等。
第五题:解释社会角色和社会身份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社会角色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个体根据社会期望和规范所扮演的位置和角色。
比如,在家庭中,父亲的社会角色通常是负责赡养家庭和教育子女。
社会身份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地位标识。
比如,职业医生具有医生这个社会身份,他们在社会中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00a07226c85ec3a87c2c56e.png)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1. 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政策。
: 抑商; 重商主义; 重本轻末; 闭关锁国""2.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
: 贵金属的开采; 商品流通量的扩大; 地理大发现; 殖民扩张""3. 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的突破性变革。
: 自动化装置; 转向装置; 蒸汽机; 动力系统""4.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
: 杜蒙;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 季雯; 齐柏林""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
: 自主经营; 成为市场主体; 独立的产权; 积极参与竞争""6. 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
: 崇拜偶像; 崇拜祖先; 崇拜自然; 崇拜神灵""7. 世界三大宗教是()。
: 犹太教、基督教、印度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神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8. 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宗教是()。
: 犹太教; 印度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 雅尔塔体制的形成; 柏林危机的出现""10.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美国实力的衰落; 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11. 1955年召开的(),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 万隆会议; 开罗会议; 日内瓦会议; 雅尔塔会议""12. 1968年,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为借口,公然出兵占领了(),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体。
最新电大《人类与社会》形考作业任务01-03网考试题及答案
![最新电大《人类与社会》形考作业任务01-03网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43aa59be1e650e52ea995e.png)
最新电大《人类与社会》形考作业任务01-03网考试题及答案100%通过考试说明:《人类与社会》形考共有3个任务,任务1、任务2是客观题,任务3是主观题。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01任务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25 分。
)1. 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A. 伽莫夫B. 哈勃C. 康德D. 爱因斯坦2. 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英语B. 阿拉伯语C. 汉语D. 俄语3. 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动荡B. 瘟疫流行C. 文化上的不适应D.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4. 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 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C. 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 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5. 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B.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C.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D.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6. 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 廉价性、实用性B. 再生性、广泛性C.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D. 可获得性、可交换性7. 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 人力资源B. 土地资源C. 矿产资源D. 森林资源8. 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B.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9.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报告,并获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发生的。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
![人类与社会形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e1725b336c1eb91a375dae.png)
、简答题(共5 道试题,共30 分。
)1. 简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每一项进步必然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变革性进步。
(3)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2. “雅尔塔体制”对于世界政治有何意义?答: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
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3. 什么是民俗?它是如何形成的?答:民俗,一般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民情风俗都是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而逐步形成的,也就是说,在俗民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种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实践的陶冶,逐步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和接受,取得了俗民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这样,民俗就得以生成。
民俗生成后,就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俗规则,反过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制约作用,并成为人们所共同拥有的文化财富。
4.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答: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有三大职能:(1)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2)组织多边贸易谈判;(3)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为了履行这三大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1)非歧视原则;(2)市场开放原则;(3)公平贸易原则;(4)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
5. 如何认识文化冲突的意义?答: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国开《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2辅导资料
![国开《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2辅导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72ddad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79.png)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2说明:形考任务2是“第七章社会政策与人类行为”教学结束后的形成性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著名的概念是:()。
A.自我C.生理需要D.超我2.在现代工业社会中,O家庭越来越普遍,扩大家庭越来越少。
A.核心家庭8.联合家庭C.单亲家庭D.丁克家庭3.就我国而言,正式的学校产生于()。
A.夏朝B.唐朝C.明朝D.清朝4.人的行为有很多种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
按照是否合乎(),可以将人的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
A.需要B.规范C.逻辑D.规律5.赋权理论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流派,认为案主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的制度性隙碍8.案主的个体性错误C.案主的社会地位低D.案主的无意识6.性别歧视者常犯的错误是以偏盖全,过分强调:OA.生理性差别B.心理性差别C.社会性差别D.环境差别7.社会政策研究的正式渊源始自于1837年()学者组织的“社会政策研究会”。
A.美国8.德国C.英国D.中国8.美国社区研究中的代表人物一一林德夫妇的代表作是:()。
A.《社区与社会》B.《小城镇研究》C.《人文区位学》D.《中镇》9.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是:()。
A.机遇B.赋权C.优势D.生态10.在对正式结构组织的研究中,()是一种核心研究对象。
A.科层制B.公司制C.首长负责制D.非政府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晏阳初B.梁漱溟C.费孝通D.吴文藻2.“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目标可以解析为:()。
A.强化性别意识B.注重性别分析C.维护性别公正D.推动性别发展3.美国社会学家伊恩•罗伯逊将学校的主要功能归纳如下:()。
A.传播文化C.发展自我4.以下各项中体现自然环境对人类影响的有:()。
A.愚公移山B.南方人细腻,北方人豪放C.沙尘暴令“北雁南飞”D.精卫填海5.男性歧视的主要表现有:()。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类与社会(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类与社会(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8e279610661ed9ac51f344.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人类与社会(本)》形考任务2试题及答案形考作业2
(一)选择题(选出下列备选项中的一项,把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25分)
题目1
1. 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政策。
选择一项:
a. 重商主义
题目2
2.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
选择一项:
a. 地理大发现
题目3
3. 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的突破性变革。
选择一项:
a. 动力系统
题目4
4.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
选择一项:
c.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
题目5
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
选择一项:
a. 独立的产权
题目6
6. 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
选择一项:
b. 崇拜自然
题目7
7. 世界三大宗教是()。
选择一项:
b.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题目8
8. 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宗教是()。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人类与社会》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人类与社会》网课测试题答案卷2](https://img.taocdn.com/s3/m/c268651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d6.png)
国家开放大学智慧树知到“形考”《人类与社会》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0题)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
A、齐柏林B、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C、杜蒙D、季雯2.15世纪前后,()是当时国际间贸易的主要支付手段。
A、白银B、黄金C、英镑D、美元3.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
A、崇拜偶像B、崇拜祖先C、崇拜自然D、崇拜神灵4.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是在()年10月。
A、1989B、1991C、1990D、1988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化发展的原因()。
A、人类社会系统内部的矛盾B、主客体之间的矛盾C、不同语言之间的矛盾D、不同文化系统之间的矛盾6.在人类文化起源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A、气候因素B、圣人创造C、人的劳动D、地理环境7.具体论述阶层分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8.下列时段中,()是世界上城市产生的主要时期。
A、公元前1500—500年B、公元前700—200年C、公元前3000—1500年D、公元前6000—4500年9.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文化上的不适应B、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C、瘟疫流行D、政治动荡10.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土地资源B、人力资源C、森林资源D、矿产资源第1卷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1.参考答案:B2.参考答案:B3.参考答案:C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C6.参考答案:C7.参考答案: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进化的一种途径。
通过必要的社会阶层分化——包括分工意义上的分化和贫富程度意义上的分化,能够激起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社会成员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推动性力量。
其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1)社会阶层的分化是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化过程。
它促使了人的解放,用法治取代人治,用自由流动取代身份约束,用后天的奋斗取代对先赋资格的崇拜。
鄂尔多斯市电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二-100分
![鄂尔多斯市电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二-100分](https://img.taocdn.com/s3/m/1f9a9b8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1.png)
B.疑病倾向
C.健忘症
D.老年痴呆
正确答案:ABC
题24: 最具代表性的家庭功能主要有:()
A.社会的和谐
B.性欲的调控
C.情感的满足
D.子女的养育
正确答案:ABCD
题25: 学界普遍认为,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别主要体现在:()
A.基因差异
B.荷尔蒙差异
C.性格差异
D.身体差异
正确答案:ABD
C.老年亚文化理论
D.连续性理论
正确答案:B
题17:1982年世界老龄大会把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当作老龄
社会的标准。
A.5%
B.10%
C.12%
D.8%
正确答案:B
题18:()主要是男女两性之间一种持久的结合,它不是个人行为,
而是一种社会化现象,是一种制度性安排,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是一种
鄂尔多斯市电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二-100分
题1: 赋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所罗门的代表作是()。
A.《中镇》
B.《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C.《梦的解析》
D.《黑人赋权:受压迫社区中的社会工作》正确答案:D
题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家庭制度的是?
A.婚姻制度
B.生育制度
C.家庭制度
D.财务制度
题26: 男性与女性在心理上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个性、行为和脑力之上。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题27:交叉文化的研究结果标明,男性和女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但这种差别更多的是社会环境作用的结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题28: 人类行为中的个人问题,其真正原因常常是个人问题。
国家开放大学 第二次形成考核作业 问题详解
![国家开放大学 第二次形成考核作业 问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0bdbef2e84868762cbaed54c.png)
国家开放大学第二次形成考核作业答案第1题单选题 (2分) 对于来自外来的威胁、灾难与危险情况所表现出的焦虑是()A 生存焦虑B 神经症性焦虑C 现实焦虑D 预期焦虑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2题单选题 (2分) 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是一套高度复杂的自动追逐目标的机制,该观点特指人的()A 自我催眠机制B 心身交互影响机制C 目标导航机制D 压力调节机制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3题单选题 (2分) ()已经成为现代人在各个阶段的第一需要A 学习B 工作C 考试D 运动您的答案:A参考答案:A第4题单选题 (2分)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有一半的记忆会在()消失,因此对所学的知识在遗忘前及时、反复的复习是保持记忆的有效方法。
A 1小时B 2小时C 3小时D 4小时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5题单选题 (2分) 下列不属于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是()A 学习期间,师生分离,学习活动不受时空限制B 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C 双向信息交流,交互性较强D 学习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开展学习活动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6题单选题 (2分)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就人群而言,需要呈()分布。
A U型B 倒U型C 金字塔状D 线性您的答案:C参考答案:C第7题单选题 (2分) 按照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努力属于()A 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B 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C 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D 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您的答案:B参考答案:B第8题单选题 (2分) 学习策略种类繁多,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三部分。
A 复述策略B 提问策略C 计划策略D 资源管理策略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9题单选题 (2分) 开始打算跳槽或者转行,甚至想提前退休是职业倦怠的()A 认知特征B 情绪特征C 意志特征D 行为特征您的答案:D参考答案:D第10题单选题 (2分)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际互动中有()以上的信息是由非言语的形式传递的。
国开人类与社 会第2章章节自测试题及答案
![国开人类与社 会第2章章节自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6a1d2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89.png)
国开人类与社会第2章章节自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 世纪以来,西欧通常奉行()政策。
A 重商主义B 重农主义C 闭关锁国D 殖民扩张答案:A解析:16 世纪以来,西欧各国普遍奉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出口,限制进口,以积累财富和增强国家实力。
2、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
A 地理大发现B 殖民扩张C 贵金属的开采D 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地理大发现开拓了新的贸易路线和市场,使得欧洲的商业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引发了商业革命。
3、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的突破性变革。
A 动力系统B 传动系统C 运输系统D 道路系统答案:A解析:动力系统的变革,如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使交通工具的性能得到极大提升,是人类交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4、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
A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B 季雯C 杜蒙D 齐柏林答案:A解析:1903 年,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成功驾驶飞机飞行,开创了人类航空的新纪元。
5、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
A 独立的产权B 积极参与竞争C 自主经营D 成为市场主体答案:A解析:独立的产权使企业能够自主决策、自主经营,是企业拥有自主性的基础和核心标志。
二、多选题1、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有()。
A 农业的出现B 陶器的制造C 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D 畜牧业的发展答案:ABC解析:农业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陶器的制造方便了生活和储存;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2、以下关于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
A 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快速增长B 工业革命使得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降低了死亡率C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人口向城市聚集D 工业革命导致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答案:ABC解析:工业革命期间,生产力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城市化的发展都促使人口快速增长,而人口出生率在工业革命后期才逐渐下降。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可下载编辑)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可下载编辑)](https://img.taocdn.com/s3/m/eaa983fee518964bcf847cfa.png)
国家开放大学《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选择题(选出下列备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把字母填在括号内。
每题1分,共25分)1.提出著名的“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科学家是()。
a. 哈勃b. 伽莫夫c. 爱因斯坦d. 康德2.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 汉语b. 阿拉伯语c. 英语d. 俄语3. 驱动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 政治动荡b. 瘟疫流行c. 追求更好的经济生活条件d. 文化上的不适应4.目前,支持中国人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而非非洲来客的主要证据是()。
a. 中国人祖先的头盖骨化石比较特殊b. 中国人祖先的语言比较特殊c. 中国人祖先的门齿化石比较特殊d. 中国人祖先的DNA比较特殊5.我们通常称的“七曜”,指的是()。
a. 木、土、太阳、月亮、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b. 水、金、火、木、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c. 水、金、火、木、土、太阳、月亮d. 水、金、火、木、土、太阳、地球6.资源具有两个重要的特征()。
a. 可获得性、可交换性b. 再生性、广泛性c. 廉价性、实用性d. 社会效应性、稀缺性7.英国是工业化最早的西方国家,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依赖的主要资源是()。
a. 森林资源b. 矿产资源c. 人力资源d. 土地资源8.所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某些气体含量增加,引起地球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这类气体称之为温室气体,包括()。
a. 一氧化碳、甲烷、氯氟烃、氧气等b. 二氧化碳、甲烷、氯氟烃、臭氧等c. 二氧化碳、甲烷、氮气、臭氧等d. 二氧化碳、氨气、氯氟烃、氢气等9.“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全世界的被重视,是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发表了著名的()报告,并获得第4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之后才发生的。
a.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京都议定书》d. 《世界自然保护大纲》10.基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联合国于1992年6月3日至14日在()召开了人类历史上有183个国家参加的首脑会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01233《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作业资料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01233《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作业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254505a158f5f61fb6366610.png)
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1. 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政策。
a. 重商主义
b. 重本轻末
c. 闭关锁国
d. 抑商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重商主义
【题号】
2.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
a. 地理大发现
b. 贵金属的开采
c. 殖民扩张
d. 商品流通量的扩大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地理大发现
【题号】
3. 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的突破性变革。
a. 自动化装置
b. 动力系统
c. 蒸汽机
d. 转向装置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动力系统
【题号】
4.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
a.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
b. 季雯
c. 杜蒙
d. 齐柏林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
【题号】
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
a. 成为市场主体
b. 独立的产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与社会》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5 道试题,共 25 分。
)1. 与封建时期的中国不同,16世纪以来的西欧通常奉行(D)政策。
D. 重商主义2. 对世界商业与贸易的影响十分巨大,引起了所谓商业革命的是( A)。
A. 地理大发现3. 人类实现从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B)的突破性变革。
B. 动力系统4.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驾驶飞机自由飞行的是美国人(A )。
A.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5.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拥有自主性的根本条件和主要标志是(A)。
A. 独立的产权6. 人类历史上所出现的最原始的宗教是(A)。
A. 崇拜自然7. 世界三大宗教是(D)。
D. 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8. 实行政教合一制度的宗教是( C)。
C. 伊斯兰教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之间全面冷战开始的标志是(C)。
C. 杜鲁门主义的出笼10.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两极世界政治格局最终崩溃,它的标志是( A)。
A.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1. 1955年召开的(C ),表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
C. 万隆会议12. 1968年,苏联以保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利益为借口,公然出兵占领了( A ),社会主义阵营最终解体。
A. 捷克斯洛伐克13.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实现了德国的统一,是在(C)年10月。
C. 199014. 早在1953年12月,(C)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应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基础,获得印度方面的赞同。
C. 周恩来15. 当今世界,随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激化,( A)已成为危及世界和平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A. 恐怖主义16. 在区域经济集团组织中,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C) C. 欧洲联盟17. 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典型的外源式、防御性的现代化,它的起点是( A)A. 洋务运动18 人类社会出现现代化变革的前提条件最早是在西欧、主要是在( D)出现的。
D. 英国19. (B)年11月11日,在阿联酋的多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部长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200120. 1996年,(D)在一份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首次给予了明确的定义。
D. 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21.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各国都在进行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其共同点是加强(C)的发展C. 科技和教育22. 在人类文化起源问题上,起决定作用的是(B)B. 人的劳动23. (A)有利于打破文化系统之间交流的屏障,为文化的传播、交流、融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大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A. 信息传输手段的变化24. 一方面,人类文化是不断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另一方面,世界文化的发展存在着(C)的特征。
C. 多元性2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文化发展的原因(D) D. 不同语言之间的矛盾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 简述现代交通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答:交通运输事业的巨大进步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极大发展。
(1)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
交通运输领域中的每一项进步必然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2)现代交通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变革性进步。
(3)现代交通的进步加快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2. “雅尔塔体制”对于世界政治有何意义?答:雅尔塔体制是战后大国之间达成的对世界政治秩序重新安排的协议和谅解,这一体制虽然奠定了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的和平共处的基础,客观上减弱了美苏之间激烈对抗的程度,使战后的世界政治秩序获得了相对稳定,但是,这一体制又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严重地侵犯了广大中小国家的主权,损害了中小国家的利益,成为战后世界政治局势紧张和动荡的根源。
3. 什么是民俗?它是如何形成的?答:民俗,一般指由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情风俗或民间习俗,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特殊文化。
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独特的民情风俗。
民俗是约定俗成的,即在俗民群体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一种行为习惯,经过社会生活实践的陶冶,逐步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和接受,取得了俗民群体的“共识”,从而成为大家有意无意所共同遵守的风俗习惯。
4. 简述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答: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有三个:第一,制定和规范国际多边贸易规则;第二,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第三,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
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三大职能,世界贸易组织确定了以下基本原则:第一,非歧视原则;第二,市场开放原则,实行贸易自由化;第三,公平贸易原则;第四,权利和义务平衡的原则。
5. 如何认识文化冲突的意义?答:文化冲突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它促成了文化的分化,打破了旧的文化体系,诞生出新的文化体系;它导致了文化的整合,使不同的文化系统在矛盾冲突过程中相互吸引、融合,以至于逐步趋于一体化。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文化冲突是文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对于推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论述题(共 3 道试题,共 45 分。
)1. 结合实例论述宗教的本质特征。
答:(1)宗教的本质:恩格斯指出:“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 由此可见,宗教的本质是人们的幻觉通过超人间力量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
(2)宗教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扭曲的反映。
在人与自然力量的关系上,它把自然力量人格化;在人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上,它把社会力量神秘化;在人与人的本质关系上,它把人的本质异化,它是以一种非理性化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心甘情愿地按照神的意志和命令行事的社会组织。
第二,它是一种颠倒了的世界观,反映了人们主观世界对客观世界的异化。
它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是依靠信仰的非理性的情感力量建立的唯心主义体系。
第三,它是一种精神麻醉剂。
在承认现实社会制度合理性的前提下,它为人们设想了一个虚幻的天国世界,关注的是来世的幸福,要人们把幸福寄托在虚构的天堂,用虚幻的自我安慰来充当“人民的鸦片”。
如以公元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创立的伊斯兰教为例,“伊斯兰”的阿拉伯语的意思就是“顺从”,立教之初,穆罕默德就被奉为先知,信徒要以顺从安拉的意志为已任。
联系当前阿拉伯半岛的派系斗争,和世界上恐怖活动的出现,就可认清宗教的本质。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结合实际论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它已成为影响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大问题。
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但是,整个世界并不太平,局部战争、地区冲突不断出现,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虽然世界大战并没有发生,但距离实现真正的世界和平目标,还差得很远,维护世界和平依然是世界人民的重大责任,是当前的一个基本潮流。
发展问题主要是要解决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也就是要对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进行调整。
战后,世界经济虽有发展,但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至今依然是维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关系的基础,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根源。
要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必须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应打破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一个公正、合理、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维护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
寻求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实现各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样,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保障。
扩大国际经济合作,缩小世界贫富差距,也是制约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因素。
3.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结合实际进行具体论述。
答:一般认为全球化是一种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程度加深,使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范围迅速扩展,从而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促使世界经济趋向某种程度上的一体化。
按照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的报告,经济全球化应该包括自由市场、投资流动、贸易和信息的一体化等,也就是使货物、服务、生产要素能够更加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使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形成一个统一的、紧密联系的经济运行体系的过程。
它的特点是贸易、生产与经营、金融的全球化。
但是经济全球化是由发达国家起主导作用的世界经济,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也有进一步扩大与发达国家之间贫富差异的消极效应;既提供了利用外资、技术和世界市场,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提高自己工业化水平的机遇,又使自己的经济命脉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别人手中。
国际贸易或金融市场出现变动时就可能使本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甚至出现严重的危机。
因而,经济全球化也是一场挑战,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它的消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就有陷入困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