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教案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教案

《再见了亲人》的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再见了亲人》,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孝顺父母的美德,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和家庭观念。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描写亲人离别情景的散文,通过讲述作者离别亲人时的感人经历,表达了对亲人的感激和不舍之情。

2.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朗读与表达的训练。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感悟亲情。

3.2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模拟亲人离别的情景,体验离别之情。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亲人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语气和情感。

4.3 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4.4 互动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互相交流感受。

4.5 情境模拟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模拟,模拟亲人离别的情景,体验离别之情。

4.6 小结课堂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人。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加强记忆。

5.2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分享课文内容,感受亲情的美好。

5.3 思考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并写一篇短文分享。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6.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抄写生字词的准确性和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6.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亲情观念和家庭观念方面的变化。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页是小编帮大家整编的5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揭题引入,激发探究兴趣篇一1、谈话导入英雄邱少云在夺取391高地时为了不暴露目标,任凭烈火烧身仍纹丝不动,而英勇牺牲;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毛主席在听闻爱子牺牲时挥笔在电报上提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名句。

这些感人的事迹都发生在什么时期?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打击美帝国侵略者,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这是为了对方共同的敌人,为了实现共同的心愿和平,这就是爱国精神。

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鲜血凝成了深厚的友谊,当志愿军回国时,朝鲜人民送了一程又一程,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的情景令人感动。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

(板书课题)2、揭题,解题课文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称之为亲人?课文目中的亲人指的是谁?课文中为什么把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称之为亲人?(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再见了,亲人》一教时教学设计篇二教材简析: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较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构思精巧别致。

作者是以志愿军对前来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前3个自然段的写法大体相同。

首先,都是用满含恳求意愿的祈使句开头,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关心体贴之情都饱含在这一声声的恳求中,表达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密不可分的亲情。

同时,这3个自然段还以具有充分肯定语意的反问句结尾,这样的表达避免了平铺直叙,将中朝人民的深厚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3个自然段中间叙述的内容又主要是由送别时的情景和追忆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所组成,把现实的情景和往事结合起来,写得情真意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10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10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10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那些材料。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唯一”“深情厚谊”造句。

3、明白反问句又加强语气的作用,能改写成陈述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要理解资料,概括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样表达中心思想的。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教具:录音机、录相带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课文1--3自然段,完成课后题1(l)、2(l)、(2)、(3),并口头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1、“亲人”是指有血缘关系的人。

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那么课文中的“亲人”是指谁?“再见了,亲人”这句话又是谁讲的呢?(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顺利地把他们带入到学习课文的氛围中。

)2、创设情境,用音乐烘托气氛。

用假设把学生带入志愿军战士的行列中,让学生透过“我们”去体验和表达志愿军的情感。

(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录音起)好像此刻我们就是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志愿军战士了。

二、引读、导读、朗读,学习第一自然段1、感情引读,了解段意。

教师引语:在漫长的八年中,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我们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生死与共。

当我们打败了侵略者,当我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当离别的日子最后不顾人们深重的感情而来临时,有多少朝鲜亲人赶来为我们送行啊!在送行的人流中,匆匆走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我们赶紧迎上去,紧紧握住大娘的手,动情地说:……2、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并思考:这一段叙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赞颂了什么?3、感情导读,理解资料。

(1)出示导读问题: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哪些事情说明大娘像慈母一样为我们花心血,给我们送温暖?为什么说大娘给我们送打糕是“雪中送炭”?大娘为什么要“丢下自我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了防空洞?”(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为什么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朝鲜大娘?(启发学生透过读书,找出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并投影出示这句话。

《再见了亲人》的教案

《再见了亲人》的教案

《再见了亲人》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再见了亲人》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视和感恩之情。

3. 提高学生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再见了亲人》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朗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亲情关系和情感变化。

2. 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再见了亲人》的文本或多媒体材料。

2. 教学卡片或图片,用于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亲情的话题,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亲人的感受和经历。

2. 课文阅读:让学生朗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 内容理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亲情关系和情感变化,讨论主人公的内心感受。

4.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或感受,鼓励他们用语言表达出来。

5. 表达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让学生运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和自己分享的情感体验,总结亲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7. 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位亲人,写一段关于他们对你的意义和感激之情的话。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亲情主题活动,如亲情绘画、亲情故事分享等,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表达对亲人的爱意。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分享彼此的情感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

2.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表达练习,评价他们的表达效果和思考深度。

八、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2.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促进他们的改进和提升。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根据学生的进展和兴趣,引入相关的文学作品或活动,丰富教学资源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8篇)教学目标11.学习第一段,了解三个材料联系的方式。

2.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感受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

3.知道反问句的作用,进一步理解惟一、同归于尽、雪中送炭等词语的意思。

总结全文,回归整体21、齐声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是以志愿军的口吻来说的,但是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肯定也有千言万语要表达。

想一想,朝鲜人民会说些什么?请选择小金花、大娘、大嫂三者之中的人以角色,以他们的口气,写一个片断题目,也是《再见了亲人》。

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3《再见了,亲人》这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中的第14篇精读课文。

是一篇抒情散文,描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战士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

本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话别的口吻写的,语言丰富生动,情节十分感人。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部分来说课。

【说教材】根据教材编排意图,本组教学内容围绕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这一训练重点编排,《再见了,亲人》,是训练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的好课例。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国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2、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互称亲人。

2、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教具准备〗大白纸,马克笔。

【说教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充分体现了十六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小组工作、学法指导。

针对以上教学思想,这节课,主要选用“ 自学探究”式教学方式,采用讨论、讲授、质疑,展开想象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修订版《大纲》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的机械练习,“自学探究”是《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

《再见了亲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亲人离别的情景,感受亲情的可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的价值观。

(2)教育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作者情感,培养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亲人离别的情景。

(2)通过课文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珍惜亲情的价值观。

3.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意识,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复习相关生字词。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

(2)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感受亲情:(1)学生讨论:你和家人有过离别的情景吗?你是如何处理的?(2)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家人。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并体验亲人离别的心情培养学生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之情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情感交流的能力1.2 教学内容离别的情景描述亲人的感激和思念表达情感交流的技巧练习1.3 教学方法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第二章:离别的情景描述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离别的心情培养学生描述离别情景的能力2.2 教学内容离别的原因和情景离别的心情描述离别时的行为表现2.3 教学方法讲述离别的故事或情景学生分享自己的离别经历小组讨论离别的心情和感受第三章:亲人的感激和思念表达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培养学生用语言和行为表达情感的能力3.2 教学内容亲人的关心和付出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亲人间的行为表达方式3.3 教学方法分享亲人的关心和付出的故事学生练习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角色扮演亲人间的行为表达第四章:情感交流的技巧练习4.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情感交流的技巧培养学生在与亲人离别时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4.2 教学内容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交流的实用技巧4.3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练习倾听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学生练习表达自己的情感小组讨论情感交流的有效方式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离别和亲情的新认识5.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所学离别的情景描述、亲人的感激和思念表达、情感交流的技巧练习学生分享对亲情和离别的反思和体会5.3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回顾小组讨论亲情的意义和价值「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第六章:亲情的珍贵6.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亲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珍惜与亲人在一起的时光6.2 教学内容亲情的无私和付出亲情的支持和陪伴亲情的失去和珍贵6.3 教学方法分享亲情的故事和经历学生分享自己对亲情的理解和感受小组讨论亲情的意义和价值第七章:亲人的离别7.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亲人的离别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培养学生面对亲人离别的勇气和坚强7.2 教学内容亲人的离别原因面对亲人离别的心理反应处理亲人离别的健康方式7.3 教学方法讲述亲人离别的案例和经历学生分享自己面对亲人离别的感受和应对方式角色扮演练习面对亲人离别的场景第八章:表达感激和思念8.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用言语和行动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培养学生在与亲人离别时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8.2 教学内容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的方式亲人间的行为表达方式制作亲情的纪念品8.3 教学方法学生练习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角色扮演练习亲人间的行为表达学生制作亲情的纪念品第九章:处理离别的情绪9.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学会处理离别的情绪培养学生面对亲人离别的心理承受能力9.2 教学内容处理离别的情绪的方法亲人的安慰和支持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9.3 教学方法学生分享处理离别情绪的经历和策略角色扮演练习处理离别场景小组讨论寻求支持和帮助的方式第十章:课程总结与反思10.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亲情和离别的深入理解和反思10.2 教学内容回顾课程所学亲情的珍贵、亲人的离别、表达感激和思念、处理离别的情绪学生分享对亲情和离别的深入理解和反思10.3 教学方法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回顾小组讨论亲情的意义和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简介二、离别的情景描述三、亲人的感激和思念表达四、情感交流的技巧练习五、课程总结与反思全文总结和概括:本教案以「再见了亲人」为主题,通过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离别的心情,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以及掌握情感交流的技巧。

《再见了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再见了亲人》语文教案设计

《再见了亲人》语文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词汇运用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亲情的珍贵,培养对亲人的感恩之情。

学生能够明白离别的痛苦,学会珍惜与亲人相处的时光。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课文《再见了亲人》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和离别的故事。

故事中的主人公小鸟与它的亲人分别,经历了一系列的困难,最终与亲人重逢。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亲人和离别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3.2 课文阅读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学生边读边理解课文的大意。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3.3 词汇学习:教师挑选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解释其含义,并让学生进行朗读和书写练习。

3.4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亲情和离别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第四章:作业布置4.1 学生需要完成的作业:学生需要抄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学生需要写一篇关于亲情和离别的小短文。

4.2 作业要求:作业要求字迹工整,内容完整,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2 教学改进: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6.2 教学媒体:使用课件、图片等教学媒体,辅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6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6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6篇教学目标篇一1.了解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近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8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的意思,并能用惟一深情厚谊造句。

3.知道反问句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并能把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感受中朝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

品读课文,读出感情。

(展示学法,学习第一自然段篇二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老大娘为志愿军战士做了哪些事情?2、创设情境,感受真情(1)自由朗读,画处最令自己感动的的段落或者是语句,并抓住重点词语细细体会。

(2)全班讨论交流。

(自由谈体会)(3)感情朗读。

是啊,素不相识的老大娘,虽然不是志愿军战士的母亲,但是却向母亲一样,甚至胜似母亲。

因此,在离别的时候,志愿军战士动情地说:(学生说)3、迁移学法,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总结学法,归纳:①自由朗读,划句子。

②)读重点句,谈感受。

③感情朗读,体会真情。

(2)按以上学法,展开小组合作,学习2、3自然段。

4小结:大娘、小金花和大嫂的事迹感人肺腑,志愿军战士怎能忘怀呢?是啊,八年的血雨腥风一起度过,八年的峥嵘岁月共同走过,这血与肉凝结成的深情厚谊怎么能不感天动地?怎么不牵肠挂肚呢?让我们走进志愿军叔叔,和他们一起与朝鲜人民话别,让我们齐声朗读再见了,亲人!教学重点与难点:篇三教学重点:了解课文为了说明朝鲜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深情厚谊,安排了哪些典型材料,这些材料又是通过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领会中朝人民的友情,使学生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篇四1.研读第1自然段。

①这一段写谁来送别?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看出愿军与大娘的深情厚谊不忍离别?③从哪些事看出大娘对志愿军的深情谊?(2)讨论以下思考题,再深入理解。

①比山还高比海学深的情谊说明什么?把这句话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后,比较着读一读,课文用反问的形式结束这一段,好在哪儿?②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课文中雪和炭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真是雪中送炭呀?③惟一是什么意思?大娘为什么宁愿舍去惟一的亲人也要救战士?(3)小结,指导朗读。

《再见了,亲人》教案(精选15篇)

《再见了,亲人》教案(精选15篇)

《再见了,亲人》教案(精选15篇)《再见了,亲人》教案篇1一、课题直接引入1、课前激qing:今日来听课的老师多吗?紧急吗?紧急是没自信的表现。

不用紧急,你只要静下心来读书仔细思索大声朗读英勇发言就能让听课的老师对你刮目相看,有自信吗?2、板书课题:今日我们来学习《再见了,亲人》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下,我听听你们感情怎么样?以后再也见不到了,要有这种情感,再读现在亲人就在眼前,你一边跟他握手,一边说:“再见了,亲人!”(语速要快点)现在亲人已经上车了,站在车窗里面往外看,朝鲜人民站在站台上望着车上的战士,怎么说?(比前面激扬)列车已经走远,朝鲜人民望着远去的列车,最终一次深情地召唤:(读声较高,声音悠长)3、小结:同样一句话,不怜悯况下读法就不同。

二、初读后谈体会,整体感知1、读前提要求,让同学明确读时需要做什么课前读了吗?再读读好吗?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读完要说点什么,这是阅读的一个力量,也是一个习惯。

或者是对课文的内容,或者是对课文的结构,课文的情感,要试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来。

不能读完一句话没有。

读完可以先说有关对课文整体方面的感受。

2、同学读书老师巡察3、沟通体会感受老师引导。

4、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记住了等听完后看能不能解决掉啊5、师问:我问一个,你们想想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分别的时候,他们的主要情感是什么?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恋恋不舍)为什么恋恋不舍?由于他们是亲人呀6、由“亲人”引起辩论有道理也好像没道理,什么样的人是你的亲人?有血缘关系的,是亲属,是一个家族的。

那么志愿军是中国人跟朝鲜人民是亲属吗?有血缘关系吗?那他们是亲人吗?不是亲人。

那怎么说再见了亲人呢?想跟我辩论吗?三、深化理解体会表情达意(主要学习第一部分)1、提出要求建议,引导有目标的读我盼望你们做其次轮阅读,这回的要求多了,认真听好。

一边读一边抓什么来读呢?第一抓住事实,看看课文都写了哪些事实,有的刚才已经提到,再认真看看这些事实蕴含什么道理,或者说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你得理解它,理解了以后,用自己的话讲给我听,说服我。

《再见了亲人》教案范本

《再见了亲人》教案范本

《再见了亲人》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感激和依依不舍之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作者的感激和依依不舍之情。

2. 学会感恩,珍惜亲情。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再见了亲人》文本。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1.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2.1 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概括每一段的主要内容。

2.2 学生讨论交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3 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感悟亲情3.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为什么作者要告别他们?3.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经历,谈谈对亲人的感激和珍惜之情。

3.3 教师总结,强调感恩亲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关爱亲人。

4. 朗读感悟4.1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4.2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交流感悟。

4.3 教师选取优秀朗读作品进行展示,分享感悟。

5. 课堂小结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并表示要珍惜亲情,关爱亲人。

6. 作业布置6.1 学生回家后,给亲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感激和关爱之情。

6.2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教学拓展6.1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关爱亲人。

6.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互相启发,共同成长。

6.3 教师总结,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关心、关爱亲人。

七、情感升华7.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亲人的关爱?7.2 学生分享自己的打算,表示要努力学习,长大后回报亲人的养育之恩。

7.3 教师总结,强调感恩亲情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再见了亲人》教案范本

《再见了亲人》教案范本

《再见了亲人》教案范本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再见了亲人》,让学生了解亲人离世的情感体验,学会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再见了亲人》是一首描绘亲人离世的诗歌,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情感表达等,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3. 情感表达: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亲人离世的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并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诗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诗歌文本、图片等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4.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首关于亲情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亲人对自己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诗歌解析1. 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情感。

2. 分析诗歌的结构、意境、情感表达等,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3. 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4.3 情感表达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感激的亲人,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让学生尝试用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思5.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

5.2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教学内容是否难易适度,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第六章:作业设计与拓展活动6.1 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诗歌内容,绘制一幅亲人的画面,并附上对亲人的祝福语。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7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7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优秀7篇再见了,亲人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朝两国人民在共同的战斗中结下的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练习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课文前三个自然段中选择一段背下来。

教学重点1.了解中朝两国人民在共同的战斗中结下的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2.练习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进行表达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什么样的人可称为亲人?通过讨论,使同学们理解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的关系。

(有血缘关系的,有亲戚关系的;经常住在一起的;有救命之恩的)志愿军为什么把朝鲜人民看作亲人呢?我们认真学习《再见了,亲人》就能理解在这篇课文中亲人的含义了。

(二)检查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填写生字表。

2.注意字音、字形。

3.解释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有些词可以通过查字典理解。

暂时:短时间。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忘怀:忘记。

阻击: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进攻或逃跑。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唯一:只有一个,独一无二。

同归于尽:一同死亡和消灭。

金达莱:朝鲜常见的一种花。

在我国称杜鹃花,也叫映山红。

代价: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付出相当的物质和精力。

课文中指朝鲜大嫂为了帮助志愿军而失去了双腿。

血泊:大滩的血。

片刻:一会儿,时间很短。

打糕:用大米或江米做成,是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

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

噩耗:指亲近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耗,指坏的音信或消息。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

侦察: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的活动。

深情厚谊: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情谊:互相关怀、爱护的感情与友谊。

4.辨析词义,找出近义词、反义词。

(1)近义词刚强(坚强)战役(战争)温暖(暖和)代价(价值)看守(看管)侦察(探查)(2)反义词温暖(寒冷)刚强(软弱)崎岖(平坦)片刻(长久)唯一(众多)噩耗(喜讯)5.区别形近字,按字义组词。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12篇)《再见了亲人》篇1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情感是架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桥梁。

语文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往往是隐性、长效和综合的,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整体建构的过程。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有回到生活中才具有生命的活力。

因而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整体感悟的机会,使语言文字和人文精神的锤炼融为一体。

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本的精神实质,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是学生感悟语言规律和语言形式的关键。

在积累、理解、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中,采用以读促学的方式体会内涵,引导学生切实感悟。

在有感情地朗读表达中,品味赏析重点句式,体会表达效果,并有意识地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带领学生初步了解叙事抒情,带给学生一种形散神聚的感性认识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再见了,亲人》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这篇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情感丰富强烈。

教学中,要使学生被一个个感人的形象所打动,感受人物心灵的美好和品质的高尚,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本文是一篇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和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意。

课文感情真挚强烈,叙事抒情相互交织,语言亲切感人,在表达方法上颇具特色。

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在了解写作背景后,学生可大体读懂文章内容,了解朝鲜人民与志愿军送别的情景,对人物形象有初步感知。

本文情感浓烈,对于学生来说,中朝两国人民那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意,以及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学生不容易理解。

此外,体会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情感是言语的生命。

《再见了,亲人》教案(精选5篇)

《再见了,亲人》教案(精选5篇)

《再见了,亲人》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的5篇《再见了,亲人》教案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再见了,亲人》一课时教学设计篇一【说教材】《再见了,亲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1958年较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这篇课文感情真挚,语言凝炼,句式参差多样,篇幅较长,是一篇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好文章,也是训练学生朗读的好教材。

根据这些特点,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目标〗1、读准生字,读通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一自然段。

2、重点学习一段,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人物情感。

3、在反复中感受中朝人民的深情厚意。

〖教学重点〗体会中朝人民之间有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内容所蕴含的思想。

【说教法】如何根据教材提高学生语文整体素质出发,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呢?我的做法是:1、这篇文章虽然语言凝炼,感情真挚,可由于课文所写故事离生活较远,给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增加了难度,所以我在上课开始,先结合几组图片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了课文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然后我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中朝人民深厚的友谊。

2、注重朗读训练,读中悟情:俗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读的重要性,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各种形式的读,有自由读,有个别读,有齐读,让学生从读中体会中朝军民的深厚情谊,进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该文语言凝炼,为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启发他们展开想象,丰富课文内涵,拓宽思想,强化积累。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

「再见了亲人」 教案教学

「再见了亲人」教案教学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并表达对亲人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1.2 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1.3 教学材料绘本《再见了亲人》亲人照片或画像彩色纸张、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1.4 教学时间共计40分钟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本《再见了亲人》简介介绍绘本的作者和插画家。

简要概述绘本的故事情节。

2.2 亲人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亲人的定义,包括家人和亲人。

讨论学生与亲人的关系和相处点滴。

2.3 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分享一些表达情感的方式,如说话、写信、绘画等。

2.4 思念亲人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思念亲人的情感。

分享一些思念亲人的故事或经历。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亲人照片或画像。

提问学生与亲人的关系和相处点滴。

3.2 绘本阅读朗读绘本《再见了亲人》给学生听。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

3.3 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分享自己与亲人的美好回忆。

让学生思考并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3.4 情感表达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手工制作,制作一份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的手工作品。

学生可以选择写信、绘画或制作小礼物等形式。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享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4.2 观察学生在情感表达活动中的表现。

观察学生是否能够通过手工制作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

观察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完成一项表达对亲人的感激之情的小任务。

可以是一封信、一张卡片或一份小礼物。

5.2 后续课程继续开展有关家庭和亲情的教学活动,如家庭角色扮演、家庭故事分享等。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环境布置将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环境,可以摆放一些亲人照片或画像。

《再见了,亲人》的教案

《再见了,亲人》的教案

《再见了,亲人》的教案语文教案-《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以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知识。

教学中理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淡化教师的主观影响,确保教师的首席地位。

二、说教材处理(一)教学内容讲读课文《再见了亲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内容,记叙了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扬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二)教材简析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两个部分,全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情景,通篇都是志愿军说的话,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话别总是双方交谈的,在依依惜别的时候,朝鲜人民是怎样想的,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课文中没有直接写,但是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些。

在志愿军向朝鲜人民追述种种往事时,朝鲜人民一定也回忆起志愿军的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讲述着志愿军对朝鲜人民那比山还高比还深的情谊,课文中没有作具体叙述。

(三)教学目的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通过朗读,讨论,理解课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 、能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有感情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3 、深刻领会并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4 、结合句子理解唯一、雪中送炭的含义,能用雪中送炭造句。

(四)教学难重点学习作者围绕中心选择典型材料进行表达的方法。

(五)教学准备:课件(分别场面图)、磁带(二胡曲《还乡行》)、火车汽笛声录音。

三、说设计思路上勾下连,整体感知。

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从文章表达的内容中学到知识,受到启发教育和情感陶冶。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2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适用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再见了亲人”这首歌曲的背景和内容,培养学生对亲情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2. 掌握歌曲的曲调和歌词,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唱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合唱形式演唱歌曲。

教学准备:1. “再见了亲人”这首歌的音乐录音和歌词。

2. 教师和学生的合唱练习。

3. 表演道具和音响设备。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问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问“你们最亲近的人是谁?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引出对亲人的思考和感受。

2. 介绍歌曲:播放“再见了亲人”这首歌的音乐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

然后,向学生介绍这首歌的背景和内容,简单地说这是一首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的歌曲,歌词中包含了对亲人的祝福和告别。

3. 学唱歌曲:将歌词分发给学生,让全班合唱这首歌曲。

教师可以先分段教唱,学生跟着唱一遍,然后逐段连起来唱整首歌曲。

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和音准。

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唱出整首歌曲。

4. 合唱排练: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有一个组长。

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进行合唱排练,熟悉歌曲的演唱顺序和配合动作。

教师逐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唱歌中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协调好各个组之间的配合。

5. 合唱表演:安排学生在班级或学校的集会上表演这首歌曲。

在表演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鼓励和指导,让他们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表演时,教师可以负责控制音响设备和引导学生的合唱。

6. 总结:谈谈学生在学唱歌曲和合唱表演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鼓励学生珍惜和爱护自己的亲人,让他们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教学拓展:1. 给学生们布置一篇作文,写一封给亲人的信,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和祝福。

2. 邀请学生带来自己亲自制作的贺卡或礼物给亲人,并分享他们制作的经历和感受。

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5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认识并学会书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体会重点词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亲人”,读词,谁是你的亲人?(与我们有着血缘关系的人)2、补充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1、介绍时代背景2、快速浏览课文,想象文中的亲人有哪些?3、学习词语4、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那个自然段分别描写的是大娘、小金花、大嫂?三、精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2.看大屏幕,老师把它分为了三层,想想每层分别写了什么?3.师总结(深情话别——回忆往事——真情赞美)4.思考: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几件事?5.学习大娘为志愿军送打糕的句子a、指明读送打糕的句子b、圈出令你感动的词语(重点理解动词和雪中送炭)c、全班有感情的齐读6、学习大娘救伤员的句子a、出示句子,全班齐读b、圈出令你感动的词语(重点理解唯一)7、大娘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这是一种什么情谊?8、比较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9、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四、总结学法1、初读课文,按话别——回忆——赞美给课文分层;2、再读课文,找出事件;3、细读课文,理解内容;4、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读课文,自学生字生词,通过核查资料,了解“战役、捣米谣、打糕、阿玛尼、金达莱花”的意思,并结合上下文,读懂“供应、硝烟、雪中送炭、噩耗、同归于尽、血泊”的意思,并结合读懂这些词语,读懂__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初步感知段落的意思。

查资料,了解志愿军战士援朝的背景,并结合这个背景,读懂“曾经洒满献血的土地”的意思。

2、研究“反问句”、“第二人称”的写法的作用,深入体会送别场景那感人的“依依惜别的深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通用16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篇1课文分析:《再见了,亲人》选自随军记者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

课文叙述了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与朝鲜亲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作者在众多告别场面中,选取三个最有代表性的镜头,集中表现中朝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情感浓郁。

既是一篇出色的语言文字训练教材,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进行情感陶冶和心灵净化的优秀教材。

达成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中朝人民的友谊是鲜血凝成的,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2、理解最能表达真情实感的句子,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和中心,并体会文章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中心的写作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会用“暂时、雪中送炭”造句。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前三个自然段中选择一段背诵。

设计特色:1、巧用情境教学法,渲染情境,激发情感共鸣:这篇文章所叙述的事件距今已近半个世纪,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的距离。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同作者情感的共鸣,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本设计充分创设情境,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2、运用有感情朗读,读中悟情,读中悟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浓郁。

宜用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领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在读中理解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之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伟大友谊;在读中感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3、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课文前面的三个自然段结构层次相同,因此可采取举一反三的方法,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总结学法,再迁移学法,指导自学第二、三自然段,培养自学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

2、能力目标:以读作为突破口,以读悟情,培养语感,有感情朗读。

3、情感目标:学习课文,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教学重点】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中亲人的不同含义;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志愿军战歌》音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是志愿军战歌,当年志愿军战士就是高唱着这首歌踏上了朝鲜的土地,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1958年最后一批志愿军即将离开朝鲜回到自己的祖国,面对着许许多多送别的人们,每位志愿军战士都从心理默默的说着一句话,那就是“再见了,亲人!”二、复习旧知,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遍课文,想一想志愿军战士把谁称作亲人?他们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

三、合作学习,交流,体会情感1、师:在这些事例中,哪位亲人的事例给你的感受最深,就学习哪件事。

怎么学呢,老师为同学提供了一个自学提示,谁来读一读。

课件:默读,思考志愿军回忆了和这位亲人的哪些事?事例中的哪句话给你的感受最深,把这句话画下来读一读,想一想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请你用朗读的形式,读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小组交流:谁对大娘的事例感受深,小金花、大嫂、学习相同段落的同学就近两三人结合小组,进行交流。

3、汇报自学,读中悟情(大娘):师:谁对这件事感受深,读出你的感受。

谁也找的这句话读出你的理解?同学们注意听看他们哪读的不一样。

师:她是通过抓重点词语弄懂句子的含义的,大家要向她学习这种好的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重点指导。

课件: 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这真是雪中送炭啊!点拨:结合课文想一想雪指的什么,炭指的什么。

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战士们送来的仅仅是打糕吗,对,你们体会的真好,是他们的精神感动了志愿军,鼓舞了志愿军使他们的斗志倍增,顽强拚搏取得了阻击战的胜利。

愿意再读读吗,把大娘关心志愿军的情感以及志愿军拚搏的精神读出来。

谁来读读。

课件:我们还记得…您为我们失去了唯一的亲人。

师:在这部分中还有哪件事给你感受深。

点拨: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抢救的是谁,是和自己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志愿军,失去的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唯一的亲人,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朗读:面对这位可亲可敬的大娘,你一定有很多感受,愿意读出你的感受吗?(指导朗读)我也想读,听听有没有和她读的不一样的地方。

为什么这样读。

师:想像一下当时的画面,进入情境感情就出来了。

4、汇报:小金花:谁对这件事感受深。

课件:同志们伤心的…你怎么落泪了呢?点拨:学生朗读,失去妈妈小金花没有哭,可是与志愿军就要分别的时候,小金花却落泪了你还体会到了什么5、师:还有哪件事令你感受深。

投影:“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你来读读。

问:这样高的代价指的是什么代价?6、小结:学习了他们的事例后,你现在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选择你感受最深的段落用你的朗读,读出朝鲜人民与志愿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感情。

四、换位感悟1、师:听着这样的话看着这样的战士,如果你是大娘小金花大嫂你会对志愿军说什么,任选其中一个角色练习说。

2、汇报:谁来说,你以谁的身份说。

(还谁想说)3、小结:听了同学的介绍,感到志愿军为朝鲜人民也是付出了太多太多。

再读读课题你对课题有没有新的理解。

4、师:那么今天就是亲人送亲人了,让我们共同抒发一下对亲人的依恋之情吧!五、运用悟情1、师:既然是亲人送亲人,你能不能将这段话改为朝鲜人民对志愿军说。

自己先练一练,也可以互相说说。

2、汇报:改为:再看一眼志愿军战士,让他们再停留片刻。

3、师:志愿军不愿走,朝鲜人民不愿他们走,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洒过他们的鲜血,大娘小金花的妈妈、大嫂还有更多更多的亲人为志愿军洒过鲜血;罗盛教、邱少云、黄继光、毛主席的爱子毛岸英等14万志愿军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他们的鲜血和朝鲜人民的鲜血凝在一起。

六、渲染升华1、师:你们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用什么凝成的?可称之为伟大的友谊。

2、火车慢慢的启动了,让我们再读读最后三段,再次感受一下两国人民那依依不舍的深情吧!3、师:火车越去越远,可是两国人民的心却是越来越近。

两国人民共同说着一句话:“再见了,亲人!”4、师:多么感人的场面,咱们来写首诗吧,永远记住当时的场面。

出示诗句填空“血火凝深情,依依相送行。

无言默默泪。

(你我一家人“惜别知情深“有缘再相见“只见车影远”“天涯若比邻”“彼此常牵挂”。

)【板书设计】再见了,亲人大娘小金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志愿军大嫂第一篇:《再见了,亲人》教学设计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白正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的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

4.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从课文容中体会中朝两国人民的伟大友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文字、图像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1.我们每个同学都是在爱的海洋里成长,谁能说说最关心你、与你最亲的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2.出示图片,志愿军赴朝鲜图同学们,嘹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在响起。

1950年10月25日,我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在战斗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出示图片,火车站分别图1958年3月15日那天,在最后一批志愿军胜利返回祖国的前一刻,千万朝鲜人民噙着泪花前来送行,志愿军们也含泪告别,大家都深情地说着这样一句话──出示课题图片,板书课题:再见了亲人(不打标点)3.读课题①指名读课题:再见了亲人②加标点(板书:,)再读:再见了,亲人③体会:哪一句的感情更强烈些?(齐读)4.提问:①”亲人”一般指哪些人?②”再见了,亲人”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板书:志愿军③课文中的“亲人”指的是哪些人?板书:朝鲜人民④他们是亲人吗?不是。

板书:不是亲人T:可是……(出示课题:再见了,亲人)二、介绍背景,导入新课1.诗配乐朗诵,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

那是一个现在看来非常久远的年代……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年轻的人们拿起了枪奔赴战场,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无情的战争让人们倒下,但没有人退缩,哪怕是伟人的儿子……平静的生活又回到了我们身边,但14万年轻的生命消失在滔滔江水边……2.同学们课前也查找了相关的资料,对这段历史,你们还了解到些什么?(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是什么让不是亲人的人却比亲人还亲呢?带着这个问题学习最使你感动的小故事,选择你喜欢的读书的方式,想一想,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能用朗读来表达你的情感吗?可以和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一下,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

2.学生自学,讨论。

3.汇报交流。

出示人物图片你最喜欢哪个小故事?(点击人物图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你能读读吗?初读课文,五、评读课文,加深理解在文中找出“亲人”具体指的是哪些人?(用自己喜欢的线条勾划)你最想交流的是哪个故事?根据学生的顺序,来安排三个故事的教学顺序。

1.重点理解第一自然段。

①大娘明明送去的是打糕,书中为什么说是“雪中送炭”呢?为什么这样比喻?(因为大娘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若不是他们比亲人还亲,能冒着硝烟冒着炮火雪中送炭吗?)②战斗异常激烈,战士们已经几天几夜没合眼了,这时,大娘……(导读,尽情让学生去感受文章感染人的语句)③”救助伤员,失去”这一部分,你读懂了什么?从哪个词体会出来?(唯一)指导学生饱含深情的读。

小是大娘唯一的后代,唯一的希望。

可是为了救志愿军,大娘却失去了他。

这种情谊岂止是亲人,这真是(比山还高比海还深啊!)生读。

④“您说,这比山好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谁能把这个反问句换个说法?哪种说法好些?为什么?(这句话是多么的亲切,又是多么的热烈啊!)八年来,大娘一次次地把慈母般的爱给了志愿军,难怪志愿军们舍不得让大娘拖着疲惫的身体送了他们一程又一程,于是他们恳切地对大娘说──(学生齐读)“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志愿军对朝鲜的关心体贴都尽在这一声声恳求之中了。

过渡:还有哪个故事让你感动呢?2.第二、三自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的能力,去挖掘文中感染人的词句。

六、小结1.我们在与朝鲜亲人告别时,回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往事,这一件件一桩桩令人感动的事,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对于他们,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问题?(学生交流)2.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3.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留到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一、赏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1.仔细默读课文想想文章里大娘、小金花、大嫂三个人的故事都催人泪下,凝聚着他们对我们的深厚情谊。

那是不是朝鲜人民就只是这三个人有这样感人的事呢?(那为什么只写这三个人的事呢?(因为要写的事太多了,不可能一一记下,只能选择重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老、中、小),作者用概括的手法写全体,这是一种经常用得到的选材组材方法,你们以后写一次活动,写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2.快读课文想想这三个故事在表达上共同的特点?(开头亲切称呼亲人,中间回忆感人事情,结尾赞颂双方的深情厚意。

)二、精读课文最后三段,体会文章感情的升华1.在这片土地上,不仅居住着许许多多像大娘、小金花、大嫂一样的亲人,而且还渗透着我们与亲人们并肩战斗而洒下的鲜血,还留下了许许多多我们共同浴血奋战的故事。

那一件件催人泪下的事情,无不凝聚着朝鲜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

而另一个个让人泣不成声的故事,更让我们看到了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一片赤诚。

(投影:英雄图)2.但此时此刻,列车的汽笛长鸣,车轮已经启动。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充满留恋之情的场面,两国人民是在捧着一颗颗赤诚的心向最亲最爱的人告别呀!同学们,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读读这三段吧!(齐读)3.师引读(投影句子)战士们登上回国的列车,望着这些可敬可爱的人,望着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志愿军从心底里喊了声──投影第一句。

汽笛响了,列车徐徐开动了,战士们多乡再看亲人们一眼啊!于是,他们只好请求隆隆前进的列车──投影第二句。

然而,列车飞快地向前驶去,亲人们离战士们越来越远了。

他们只好挥动手,大声喊着──投影第三句。

4.小结:他们的确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可他们是比亲人还亲的人呐!板书:(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这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珍贵的友谊。

战争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我们彼此的心中切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愿中朝两国友谊永存!(板书)三、回顾全文,归纳总结1.本文作者巍以志愿军战士的口吻,生动的记述了中朝两国军民依依惜别的情景,赞颂了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