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香格里拉本土化营销策略【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香格里拉本土化营销策略
1本土化概念
所谓“本土化”,是指跨国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在东道国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过程中,为迅速适应东道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淡化企业的母国色彩,在人员、资金、产品零部件的来源、技术开发等方面都实施当地化策略,使其成为地道的当地公司。因此,本土化战略又叫当地响应能力,当地化经营。所谓“本土化”实际上就是当事双方所寻求到的一种战略协调模式。“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经营诸方面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也是着实承担在东道国公民责任,并将企业文化融入和植根于当地文化模式的过程。本土化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更不是族群的对立,而是放眼国际,展望未来。现代社会由于交通发达,地区与地区之间往来密切,旅游、参访,甚至移民风气普遍频繁。到了一个新地方,想要融入当地生活环境,学习当地的语言、接受当地风俗习惯,就成为必要的条件.
2本土化发展现状
1979年,自从1983年西奥多·李维特(Levitt)在《市场的本土化》一书中提出了对本土化进行系统研究。80年代,本土化领域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Levitt,Ohmae,Samice和Roth为代表的学者根据大量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本土化的效果和价值,大大丰富了本土化的理论体系。90年代以来,本土化问题进一步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以Poter,Craig和Douglas为代表的学者分别于1990年和1992年合作发表了《消费者对本土化的评价》和《本土化连续性引入的影响》等两篇论文,并使美国营销协会(AMA)高度重视本土化的理论研究,从而将该领域的研究引入了一个重要阶段。1990-1995年,在JM和JMR 这两份核心期刊上,出现以“Localization”为关键词的论文7篇。
追溯相关文献可知,目前关于本土化研究的涉及面甚广,但最重要的课题还是本土化成败的研究。根据Cavuegit(1984)、Yip(1985)、PhilipKotler 和Keller(1990)、Pork和Milberg(1990)等学者的观点,影响本土化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有:公司的研发、销售渠道、生产、决策以及人才是否本土化,这
些因素都决定了跨国企业本土化是否能取得成功。
国内有关品牌延伸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研究论文以郑红玲教授的《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研究》(1997)、杨宜苗教授的《本土化营销的思考》(1995)和胡秀中《论跨国公司的全球营销战略》(2000)等三项研究为代表。
3 研究本土化营销策略的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大量的国际型酒店涌入中国。中国持续的经济发展势头必将形成巨大的消费市场,也使得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实施品牌本地化营销策略,才能有效地扩大酒店品牌及产品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拓展市场占有率,削弱或消灭竞争对手的品牌,培育并提高中国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致力于在中国的长远发展。首先是来自中国本土酒店的竞争。
通过本土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能有效地扩大其集团品牌及产品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拓展市场占有率,削弱或消灭竞争对手的品牌,培育并提高中国消费者对其品牌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并刻意塑造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致力于在中国的长远发展。跨国公司能成功地再全球范围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很大原因在于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往往把是否在中国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作为判断跨国公司是否对中国有利的一个标准。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在中国投资项目,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鲁夏.广告创意谋略面面观[J].中国广告,1999.
[2]阿辉.百味广告[J].中国广告,1999.
[3]李芃.古文符号抽象审美意识[J].包装工程,2006.
[4]贾枭.浅析国际品牌广告在中国的本土化运作[J].商业研究,2004.
[5]李卉,王佳.探究国际品牌广告中的本土化因子[J].营销导师,2005.
[6]杨雨丹.POP广告的营销心理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5.12.
[7]陈先红,万敏. IT 广告奥秘[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