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甘露醇加压法

合集下载

一次性输液器人工加压快速输液法

一次性输液器人工加压快速输液法

一次性输液器人工加压快速输液法在临床治疗操作中,根据治疗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质,经常需要快速静脉输液。

快速静脉输液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一是升高液体的位置,二是使用输液泵,三是用空针交替推注等。

其中用空针交替推注输液方法是一种较常用的方法,在临床中经常用到。

如治疗脑出血,脑水肿时,快速静滴20%甘露醇作为脱水剂,其用药速度就十分重要,250mL甘露醇应在15~20min滴完[1]。

往往在120急救车往医院的运送途中就要求甘露醇输液结束。

一般输液器配备7号半针头,不能满足20%甘露醇的输注要求。

我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一种方便简单易行的加压输液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加压输液升高液体瓶的方法,往往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输液泵因为成本问题,每个科室数量极为有限,有的科室还没有,在120急救车上更不可能使用,因为精密仪器不能颠簸。

50mL注射器从输液器的空气管内插入,因而用50mL空针交替的方法常被使用。

但是一般需要两个护士配合操作,同时又容易通过进气口污染,还会带来潜在性微粒和病菌的污染[2]。

太浪费人力,又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

根据一次性输液器的特性,采取直接用一次性输液器加压快速输液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

操作方法:按常规输液方法,观察静脉滴注顺利后,先用左手拇指与食指在输液器的孟菲氏滴管上方反折输液器管道,阻断液体下流,然后用右手挤压输液器的孟菲氏滴管,但是输液器的孟菲氏滴管内始终要留有液体,避免空气挤压进入输液管下段。

挤压后两手迅速同时放开。

输液器的孟菲氏滴管利用自身的弹性和上方液体的快速充盈迅速恢复至原状后,按上述操作方法反复挤压,就可使液体快速滴入。

一个护士就可以简单操作,节约人力。

在120急救车上抢救病人时就显的极为重要。

挤压孟菲氏滴管可使液体迅速进入静脉,这时孟菲氏滴管的液体迅速减小,压力呈相对负压状态(低于大气压),加上孟菲氏滴管本身的弹性回力,抽吸孟菲氏滴管上部的液体迅速进入孟菲氏滴管,从而加快了输液的速度。

甘露醇

甘露醇
nnitol Hexanitrate),抗药 心绞痛,分子式C6H8N6O18,学名六硝基 石旋甘露糖醇。制法:将100g右旋甘露醇 加入到400mL硝酸中,在25~30℃下,加 入2L硝酸,将沉淀过滤,用50%硫酰洗涤, 再加入1L含3mol/L 3-氯-1,2-环氧丙烷的 乙醇溶液,搅拌3h,可制得本品 甘露醇
中文名称:甘露醇;甘露糖醇 英文名称:Mannitol 分子式:C6H14O6 甘露醇结构式 分子量:182.17 CAS No.:69-65-8 EINECS号: 201-770-2;200-711-8 [1]
主要来源
一种是以海带为原料,在生产海藻酸盐 的同时,将提碘后的海带浸泡液,经多次 提浓、除杂、离交、蒸发浓缩,、冷却结 晶而得;一种是以蔗糖和葡萄糖为原料, 通过水解、差向异构与酶异构,然后加氢 而得。
制二溴甘露糖醇的原料 二溴甘露糖醇,抗肿瘤药。由甘露醇与 氢溴酸反应制得。 其它用途 甘露醇(约7%)经常用来防止制酸剂氢氧 化铝悬浮液的增稠,亦有建议将它用作软 胶囊的增塑料。颗粒甘露醇流动性好,加 入到其它不易流动的物质内,可改进其流 动性,但加入量不能超过其他物质浓度 25%(重量)。
材料与仪器
• 实验材料 • 海带,浓盐酸,无水乙醇,浓硫酸,氢氧 化钠,氢氧化钙,D-甘露醇,高碘酸钠, 乙酸铵,冰乙酸,乙酰丙酮
试验仪器
• PHS-3C型精密PH计,恒温水浴锅,722S 型分光光度计,离心机
海带中甘露醇的提取分离
选料—切片—浸泡—调PH—浸提—中 和—过滤—脱色—浓缩—除杂—脱色—沉 淀—抽提—重结晶—分离—干燥
(F)、甘露醇精制:将上述的甘露醇半成 品加入2倍蒸馏水加热溶解,加入5%的活 性炭升温脱色30~60分钟,过滤除去活性 炭,滤液稀释至比重1.07~1.08g/mL, 进行离子交换脱盐,再经减压浓缩,冷却 结晶,离心分离,烘干得精制甘露醇。

介绍一种简易的静脉加压输液法

介绍一种简易的静脉加压输液法

介绍一种简易的静脉加压输液法
发表时间:2017-03-23T15:22:46.4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何瑞珠[导读] 笔者经临床实践,摸索出新的加压输液法,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五科;福建漳州363000)
在临床医疗过程中,根据治疗的需要及某些药物的特性,常要求将药物快速滴入人体,如20%甘露醇等。

为确保药液能在规定时间内快速输入人体,笔者经临床实践,摸索出新的加压输液法,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

现介绍如下。

1 物品准备
血管钳一把,50ml注射器一个,静脉输液器一个(仅取用头皮针至橡胶管一段)。

2使用方法
将加压装备各处紧密连接,头皮针插入输液瓶内,注意无菌操作,根据输液的滴速要求向内注入气体,取血管钳夹紧进气导管。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输液完毕。

3讨论
3.1 此法与常规加压输液法(采用50ml注射器反复穿刺瓶塞注气)相比,克服了常规加压输液法易造成液体污染的弊端。

分析原因如下:其一,避免了因反复穿刺瓶塞造成的液体污染及瓶塞的渣屑进入药液所造成的污染;其二,因利用了一次性输液器的过滤器,从而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减少了空气对药液的污染。

3.2 此法适用于临床任何包装形式液体的加压输液,从而克服了血压计袖带加压输液法仅适用于软包装的局限。

此法可操作性强,取材方便,成本低廉,适于临床应用。

由于加压输液法是一种介入性治疗"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防并发症(心衰,肺栓塞等)的发生。

如若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处理。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及护理

20%甘露醇静脉滴注对血管组织的损伤及护理
表 示 非 常满 意 。 3 32 对 患 者 进 行 心 理 护 理 、 极 沟 通 .. 积
行心理 护理 , 积极沟通 。护理 人员要 以高度 的责任感和同情 心, 多巡视 病房 , 多与患者进行 不同形式的沟通 , 如手势 、 写 字 、 图呵等。多鼓 励患者 , 指 多关心 安慰患 者 , 除其顾 虑 , 消
中图分类号 : R 7 . 42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7 62—0 6 (0 0 0 0 4 —0 3 9 2 1 )2— 15 1
2 %甘露醇是临床上常用的脱水 剂 , 0 静脉输注时容 易对
血 管组 织产 生 损 伤 , 果 加 强 护 理 则 可 避 免 或 减 少 损 伤 , 如 现 将 护 理 总结 如下 :
先滴 注 无刺激 性 或刺 激性较 小 的药
防止 频 繁 穿 刺 引 起 静 脉 炎 及 渗 漏 损
液, 以便观察注射是否成 功。
( 稿 日期 :09—0 2 ) 收 20 8— 0
( 上接 第 1 1 ) 5 页
症的预防 、 保护心脑细胞及 对症治疗 、 意脱水 药物和补 液 注 量及速度的调整 , 少 医源性心力衰 竭的机会 , 减 能够降低 致 残率 、 致死率 , 提高治疗效果。通过心理护 理 、 积极 的医患 沟
1 原 因
2 2 渗漏性损伤 .
表现为局 部皮肤肿胀 、 温度较低 , 若肿胀
时间过长会出现组织 缺氧 坏死 , 表现为 黑紫色或起 水泡 , 若 水泡破裂 会形成溃 疡 , 常有 焦痂形成 。当出现 渗漏时 , 应立 即停止输注 , 改换其他血管输 注, 热敷局部肿胀血管 , 使血管
1 1 本身具有刺激作用 . 12 快速滴注 .

甘露醇加压输入新方法

甘露醇加压输入新方法

66T O D A Y N U RS E,N O V EM BER,2010,N o.I1更衣室多数不符合防止院内感染标准,通风条件差,面积小,有些简陋的诊所甚至根本无更衣室。

诊疗室、治疗室、更衣室全部混合在一起。

加之南方气候潮湿,所以如此的保存环境势必加重口罩的污染。

3.I.2口罩的错误使用口罩外层往往聚集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故而两面不可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的污染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人人体成为传染源。

将口罩戴到鼻孔下,可使鼻腔在呼吸时吸入到口罩外面大量的细菌、病毒等,而不戴时将其挂于脖子上或吊于一边耳朵上、扯到颌下,口罩的内面将接触到工作服等物品。

造成污染且影响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

用口罩代替毛巾擦拭眼镜、脸部。

会造成口罩及医护人员脸、眼部的双向污染。

另外,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不仅因为污染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该做法严重违法了医院一次性物品处理规定。

3.2医务人员对121罩卫生给患者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够当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口罩上的细菌、病毒可随着操作者的呼吸、说话起伏、头部运动飞扬于空气中,降落于物体表面,当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接触这些致病源,就将引发医院内感染。

3.3对策3.3.1基层卫生单位应加强医护人员口罩卫生的宣教,提高认识。

促进他们正确使用1:3罩,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降医院内感染率。

3.3.2口罩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口罩前应洗手,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I Z l罩,13罩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不用时应先洗手再取下13罩,不可将13罩挂于胸前、扯到颌下或吊于耳朵上;一般情况下,口罩使用4—8h后应更换,使用一次性E l罩时间不得超过4ht m。

3.3.3棉、纱布13罩应每天清洗,清洗前可用开水浸泡5m i n或清洗后放于微波炉内消毒f4j,而后放于太阳下或通风处晾干,再干燥保存;如条件许可,还可将口罩集中消毒灭菌处理。

参考文献1张数德,牛秀成,王德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标准与操作f M l.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69.2施雁,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2001.17(6):43—44。

甘露醇注射液注入空气加压注射的弊端

甘露醇注射液注入空气加压注射的弊端

甘露醇注射液注入空气加压注射的弊端
1、污染药液:用注射器抽取未经过滤的空气,有的护士是通过输液器的进气管注入,但要把空气过滤器去掉,才能注入。

有的是直接从输液瓶口插入瓶塞推注进去的。

为达到快速定量注入的目的,护士需要多次注空气入瓶,这种经过药液直接注入输液瓶加压输注的方法,简直就是开放式输液,存在着药液污染的风险。

2、污染床单元:由于反复多次的加压注入,瓶内压力加大,才能实现药液快速注入的目的,夹闭不严,或是瓶口针眼密封不紧,就会造成瓶内注射液的喷溅和滴漏。

用这种方法,不但容易造成瓶内药液污染,且容易外漏搞得操作者手上、身上都是甘露醇,更有甚者,患者的床铺上也有可能被喷溅到药液,造成药液污染外环境的现象。

3、有造成空气栓塞的风险:加压注射,瓶内的压力很大,需要护士全程监护,不能离人,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因为护士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大量的空气进入血管,不仅有造成空气栓塞的风险,更易引发护患纠纷。

输液加压袋在甘露醇加压输注中的运用

输液加压袋在甘露醇加压输注中的运用
1 压力表 2 气球及阀门 3 输液袋腔 4 充气袋 5 挂环 6 小挂钩 7 内层上端开口 8 内层下端开口
图 1 输 液 加 压 袋 结 构 图
操作注意事项:液面保持 在 莫 非 氏 滴 管 2/3 以 上,防 止 加 压时空气进入 滴 管 下 端 的 输 液 管。 确 保 输 液 通 畅,避 免 输 液 渗漏。打气加压时,注意观察 输 液 速 度。 专 人 守 护,防 止 形 成 空气栓塞。 参考文献: [1] 肖激文.实用护理药物学[M].2 版.北 京:人 民 军 医 出 版
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櫂
输液加压袋在甘露醇加压输注中的运用
周 荣 ,何 小 玲 ,王 彩 霞
关 键 词 :甘 露 醇 ; 滴 速 ; 加 压 输 液 ; 输 液 加 压 袋 ; 压 力 表 ; 充 气 皮 球
中 图 分 类 号 :R472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01-4152(2012)04-0075-01 DOI:10.3870/hlxzz.2012.04.075
传统法使用注射器加压时因需要在输液软袋口反复穿刺 注入空气,而造成液体在高压下 从 针 眼 处 外 溅,渗 湿 患 者 的 床 单位和护士工作 服,血 压 计 袖 带 加 压 输 注 法 操 作 用 物 准 备 较 多[3],加压过度时 袖 带 容 易 裂 开 ,起 不 到 长 时 间 加 压 的 作 用 。
输 液 加 压 袋 为 双 层 透 明 硅 胶 袋 ,外 层 呈 圆 柱 状 ,与 内 层 之 间 密 封 严 实 ,形 成 一 个 充 气 腔 ,上 端 封 口 边 缘 配 有 挂 环 ,下 端 封 口 处 连 接 1 根 软 管 向 下 分 叉 成 2 根 ,与 充 气 腔 相 通 ,分 别 接 压 力 表 与 充 气 皮 球 ,在 充 气 皮 球 一 端 由 阀 门 相 连 ,用 于 排 气 与 调 节 压 力 。 内 层 为 上 下 开 口 ,左 右 边 缘 固 定 在 外 层 , 作 用 是 放 置 输 液 袋 。 输 液 袋 从 内 层 上 端 的 开 口 处 放 入 ,在 充 气 压 力 的 作 用 下 ,使 输 液 袋 紧 贴 在 内 层 与 外 层 之 间 ,为 防 止 输 液 袋 滑 脱 ,特 将 输 液 袋 固 定 在 小 挂 钩 上 。 输 液 加 压 袋 结 构 图 ,见 图 1。 2 操 作 方 法

甘露醇加压输入新方法

甘露醇加压输入新方法

66T O D A Y N U RS E,N O V EM BER,2010,N o.I1更衣室多数不符合防止院内感染标准,通风条件差,面积小,有些简陋的诊所甚至根本无更衣室。

诊疗室、治疗室、更衣室全部混合在一起。

加之南方气候潮湿,所以如此的保存环境势必加重口罩的污染。

3.I.2口罩的错误使用口罩外层往往聚集很多外界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而里层阻挡着呼出的细菌、唾液,故而两面不可交替使用,否则会将外层的污染在直接紧贴面部时吸人人体成为传染源。

将口罩戴到鼻孔下,可使鼻腔在呼吸时吸入到口罩外面大量的细菌、病毒等,而不戴时将其挂于脖子上或吊于一边耳朵上、扯到颌下,口罩的内面将接触到工作服等物品。

造成污染且影响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

用口罩代替毛巾擦拭眼镜、脸部。

会造成口罩及医护人员脸、眼部的双向污染。

另外,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不仅因为污染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健康,而且该做法严重违法了医院一次性物品处理规定。

3.2医务人员对121罩卫生给患者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够当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口罩上的细菌、病毒可随着操作者的呼吸、说话起伏、头部运动飞扬于空气中,降落于物体表面,当病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接触这些致病源,就将引发医院内感染。

3.3对策3.3.1基层卫生单位应加强医护人员口罩卫生的宣教,提高认识。

促进他们正确使用1:3罩,认真做好个人防护,降医院内感染率。

3.3.2口罩使用的注意事项使用口罩前应洗手,不可用污染的手接触I Z l罩,13罩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不用时应先洗手再取下13罩,不可将13罩挂于胸前、扯到颌下或吊于耳朵上;一般情况下,口罩使用4—8h后应更换,使用一次性E l罩时间不得超过4ht m。

3.3.3棉、纱布13罩应每天清洗,清洗前可用开水浸泡5m i n或清洗后放于微波炉内消毒f4j,而后放于太阳下或通风处晾干,再干燥保存;如条件许可,还可将口罩集中消毒灭菌处理。

参考文献1张数德,牛秀成,王德年.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标准与操作f M l.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5:169.2施雁,钱引娣.护士工作服口罩细菌污染不容忽视【J].实用护理2001.17(6):43—44。

甘露醇巧加压

甘露醇巧加压

甘露醇巧加压
具体方法是,将20ml注射器针头弃去,与7号头皮针连接。

常规消毒瓶口,回抽20ml气体,将头皮针刺入瓶塞,注入空气后,将头皮针软管端反折,防止液体流出,取下注射器回抽20ml气体,再注入至瓶内,如此反复至所需压力后,连同头皮针一同拔出,守在床旁待液体输完。

方法是:需材料有血管钳2把、50毫升注射器一只、7号头皮针一只、消毒瓶、棉签;常规输液后,先用一把止血钳夹住输液排气管。

消毒瓶塞后将7号头皮针插入输液瓶中,将50毫升注射器回抽空气后与头皮针相连并向瓶中注气,待气体完全进入输液瓶后,用另一把血管钳夹住头皮针软管,撤下注射器。

如压力仍不足,可反复一、二次。

注意事项:使用该方法,20%甘露醇如是玻璃瓶装时,在加压时需注意压力不可过大,否则会使玻璃瓶破裂发生危险;注入空气前要将排气针头拔下,防止液体由此喷出;加压后,要在床旁守候至输液完,防止发生空气栓塞。

20%甘露醇输注对静脉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20%甘露醇输注对静脉损伤的预防和护理

20%甘露醇输注对静脉损伤的预防和护理20%甘露醇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强效高渗性组织脱水利尿药,由于其浓度高,滴速快,因而可对静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具体的干预护理方案及理论支持2.1 选择合适的血管选择有弹性、血流丰富、无静脉瓣并且易固定的上肢静脉,避免在关节附近穿刺,防止活动引起外渗。

2.2 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在保证输液速度的前提下,选择细、短留置针,因其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机械性摩擦及对血管内壁的损伤,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1]。

2.3 穿刺肢体加温穿刺前选好静脉,在选好的静脉肢体用72 ℃~74 ℃的热水袋持续热敷30 min,不仅提高静脉穿刺率,而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防止大分子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和加快新陈代新,有利于减轻静脉刺激症状及血管壁损伤[2]。

2.4 20%甘露醇加温20%甘露醇置于50 ℃水的加热器内4 min至35 ℃~37 ℃时接近人体温度,避免寒冷刺激所造成的血管收缩和全身机体的防御反应。

有研究发现[3],加温后可显著减少甘露醇中的结晶微粒,同时使血管扩张,防止水分子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减轻血管刺激症状和血管损伤,减少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直接损害。

2.5 加压静脉输注甘露醇20%甘露醇使用一般要求在20 min以内输完,迅速提高血浆渗透压,达到降低颅内压的目的,加压注射可以加快小型号穿刺针静滴的速度[4]。

2.6 温敷(1)70%乙醇浸湿纱布持续敷于穿刺针上方至输液完毕,其具有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可抑制局部组织细胞活动,减轻疼痛及静脉炎的发生[5]。

(2)50%硫酸镁局部湿敷,可使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从而减轻对局部组织的损伤[6]。

2.7 应用血管扩张剂2%山莨菪碱均匀涂抹在穿刺部位,扩张局部浅表血管,可以提高静脉穿行成功率,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7]。

2.8 使用前导后冲的方法输注甘露醇前用生理盐水作引针穿刺,成功后连接甘露醇,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快速静脉输注5~10 ml,以冲洗血管,不仅可以使药物完全进入人体,而且还可稀释留在静脉内的甘露醇,减少对血管的刺激[8]。

甘露醇

甘露醇

甘露醇甘露醇(ganluchun)从褐藻细胞中提制的一种脱水剂,可用于医疗上。

当用其20%的溶液注入静脉后,由于它在体内很少被分解,造成一时性的血液渗透压提高,以使组织中的水分进入血液,从而减轻组织的水肿。

甘露醇从肾小球滤过时,在肾小管中不易重被吸收,使肾小管中的原尿的渗透压增高,带出大量的水分而起到利尿作用。

甘露醇可用于治疗水肿、颅内压增高和其他各种水肿。

也可用于青光眼的治疗,以降低眼内压。

甘露醇是褐藻细胞中的一种贮藏物质,海带等大型褐藻是提制甘露醇的主要原料。

从海带中提取的甘露醇,与烟酸合成的烟酸甘露醇脂,有明显的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对高脂血症有较好疗效。

可治疗高胆固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病症。

甘露醇为单糖,在体内不被代谢,经肾小球滤过后在肾小管内甚少被重吸收,起到渗透利尿作用。

(1)组织脱水作用。

提高血浆渗透压,导致组织内(包括眼、脑、脑脊液等)水分进入血管内,从而减轻组织水肿,降低眼内压、颅内压和脑脊液容量及其压力。

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为5.5mOsm,注射100g甘露醇可使2000ml细胞内水转移至细胞外,尿钠排泄50g。

不同浓度甘露醇溶液的渗透浓度如下甘露醇浓度(%)渗透浓度(mOsm/L)甘露醇浓度(%)渗透浓度(mOsm/L)5 275 20 110010 550 25 137515 825(2)利尿作用。

甘露醇的利尿作用机制分两个方面:①甘露醇增加血容量,并促进前列腺素I2分泌,从而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包括肾髓质血流量。

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升高,皮质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②本药自肾小球滤过后极少(<10%)由肾小管重吸收,故可提高肾小管内液渗透浓度,减少肾小管对水及Na+、Cl-、K+、Ca2+、Mg2+和其他溶质的重吸收。

过去认为本药主要作用于近端小管,但经穿刺动物实验发现,应用大剂量甘露醇后,通过近端小管的水和Na+仅分别增多10%~20%和4%~5%;而到达远端小管的水和Na 则分别增加40%和25%,提示亨氏袢重吸收水和Na+减少在甘露醇利尿作用中占重要地位。

甘露醇加压输液操作流程

甘露醇加压输液操作流程

甘露醇加压输液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甘露醇加压输液操作流程如下:1. 操作前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加压快速输液法的探讨

加压快速输液法的探讨

加压快速输液法的探讨作者:许旭张平利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第17期【摘要】目的比较甘露醇注射液两种不同加压方式对药液外溢、污染环境、药物剂量不准确有何差别。

方法对20名患者随机抽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借助头皮针加压特殊法与用注射器直接加压传统法,两种加压法快速静滴甘露醇注射液。

结果两种不同的加压方法对药液外溢、药物剂量不准确等现象经统计学检验比较差异非常显著。

结论采用头皮针加压的方法不仅使治疗时间及药物剂量准确了,而且保证了环境的清洁。

【关键词】输液法;加压;探讨20%甘露醇注射液是笔者所在医院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常用的药物。

此药为高渗性溶液,是脱水药。

静脉滴注后具有使组织脱水和利尿作用[1],对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起到了减压的作用,缓解了患者的疼痛。

治疗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需要20~30 min滴完,但是常规输液速度不能达到此要求和治疗目的。

为确保治疗效果,需要加压快速输液。

可是常规加压过程中经常遇到药液外溢、剂量不准确等现象。

笔者自2009年6月开始采用头皮针加压快速输液的特殊方法(简称试验组),与传统的用注射器直接向瓶内加压快速输液的方法(简称对照组)相比较,结果采用头皮针加压快输液特殊方法优于传统的加压方法:药液不外溢,剂量准确,患者满意,反映很好。

经统计学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9年6月,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输液室的患者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46~70岁。

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法(对照组)和特殊法(试验组)二种加压快速输液法。

1.2方法1.2.1特殊加压快速输液法(试验组)临床操作要领如下取一瓶20%甘露醇注射液250 ml,首先用头皮针替代排气管插入瓶内,穿刺后取20 ml或50 ml一次性注射器空针,吸入45 ml的空气,与头皮针末端连接,然后把空气注入瓶内,最后把头皮针末端反折与注射器空针分离,并用血管钳夹住头皮针的末端挂到输液架上。

一次性9号头皮针用于瓶装甘露醇的加压

一次性9号头皮针用于瓶装甘露醇的加压

一次性9号头皮针用于瓶装甘露醇的加压
林丽鲜
【期刊名称】《柳州医学》
【年(卷),期】2002(015)001
【总页数】1页(P49)
【作者】林丽鲜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肿瘤医院5450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9
【相关文献】
1.巧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加压输注甘露醇 [J], 孙焕杰;高国清
2.一次性头皮针在静脉加压输液中的应用 [J], 唐磊;岳新霞
3.头皮针用于加压输入甘露醇 [J], 睢琦;崔金娟;李复华
4.头皮针用于加压输入甘露醇 [J], 睢琦; 崔金娟; 李复华
5.加压输入甘露醇时巧用7号头皮针 [J], 周俊卿;张春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甘露醇加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甘露醇加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甘露醇加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蔡江;彭劲;郭迎春
【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7(022)023
【摘要】@@ 临床护士用甘露醇加压输液的时候,注射器需要反复插入输液瓶,由于瓶内的压力过大,瓶口橡皮塞的弹性有限,经常发生甘露醇液体外漏现象,不仅违反了无菌操作原则,同时影响了患者输入液体量的准确性,并造成环境污染.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笔者设计了甘露醇加压装置,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36-36)
【作者】蔡江;彭劲;郭迎春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60;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6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R197.39
【相关文献】
1.一次性注射器护帽用于甘露醇加压装置的方法
2.甘露醇注射液的溶化及恒温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3.氧气袋弹性加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4.甘露醇加压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5.潜孔锤跟管钻探套管防断加压装置研制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科护理 21 0 0年 1 月 第 8卷 第 1 期 下 旬 版 ( 第 1 5期 ) O O 总 9 物 品 进 行 包 装 , 内放 化 学 指 示 卡 , 外 用 化 学 指 示 胶 带 贴 封 , 包 包 并 注 明 名 称 、 菌 日期 、 菌 有 效 期 、 作 人 员 代 号 等 。包 装 松 灭 灭 操 紧 适 度 , 格 齐 全 , 量 准 确 , 寸 规 范 ( 菌 包 用 于 脉 动 真 空 蒸 规 数 尺 灭 汽 灭 菌器 体 积 ≤ 3 I × 3 m ×5 m, 属 包 重 量 ≤ 7 k , 0C I 0 c T 0c 金 g 敷
每 次 3 n 并 定 期 进 行 紫 外 线 灯 管 强 度 监 测 , 射 强 度 ≥ 7 0mi, 照 O
f c。 W/ m 。不 合 格 者 , 即更 换 。 立 3 4 蒸 馏 水 质 量 监 测 为 了 保 证 蒸 馏 水 的质 量 , 周 监 测 1 . 每
[ ] 曹 菊 梅 , 瑞 琴 , 海 燕 , 加 强 医 院 感 染 管理 [] 中华 医 院感 染 2 许 李 等. J.
2 优 点 采 用 一 次性 头 皮针 进 行 加 压 , 皮 针 细 , 避 免 了 注射 器 反 头 且
操 作 原 则 。笔 者采 用一 次性 头皮 针 进 行 加 压 , 单 易行 , 避 免 简 且 了上 述情 况 的发 生 。现 介 绍 如 下 。
1 方 法 根 据 医嘱 确 定 输 注 剂 量 , 瓶 上 作 标 记 , 一 次 性 头 皮针 ( 在 取 7
测 , 物监测合格后 , 可发放 。 生 方
32 空气、 作 台、 作人员手监测 . 操 工
每 月常 规 进 行 1次 , 求 要
无 菌物 品存 放 区 , 气 培 养 细 菌 菌 落 总 数 ≤ 2 0cu m。 操 作 空 0 f/ ;
台 、 作 人 员 手细 菌菌 落总 数 ≤ 5 cu c 。 工 f/ m 3 3 紫 外 线 消 毒 效 果 监 测 坚 持 紫 外 线 灯 管 照 射 , 日 2次 , . 每
料 包 ≤ 5 k ) g 。
4 2 严 格 存 放 规 程 加 强 灭 菌后 无 菌 物 品 的质 量 管 理 , . 合格 的 灭 菌 物 品 应 标 明灭 菌 日期 、 效 期 、 格 标 志 , 批 灭 菌 处 理 完 有 合 每 成 后 , 按 流水 号登 记在 册 , 录 灭 菌 物 品 的 种 类 、 量 、 应 记 数 灭菌 温 度 、 菌压 力 、 用 时 间 、 菌 日期 与 操 作 者 等 , 归档 备 查 。灭 灭 作 灭 并
行 操作 , 确 掌 握 灭 菌 器 操 作 规 程 及 监 测 手 段 。每 日灭 菌 前 对 正 灭 菌器 进 行 常 规 检 查 和卫 生 清 洁 , 道 内 的 冷 凝 水 排 完 ( 1 管 ≥ 0 mi ) 方 可 进 行 灭 菌 处 理 。灭 菌 过 程 中 要 坚 守 岗 位 , 意 观 察 n后 注 温 度 、 力 、 间 等 灭 菌参 数 及 设 备 运 行 状 况 。灭 菌 后 的物 品手 压 时 感干燥 , 分≤3 , 菌合格率应达到 10 。 水 灭 0
( ): 9 4 4 0.
4 1 严 格 灭 菌 方法 .
灭 菌 方 法 要 严 格 按 照《 毒 技 术 规 范 》 消 进
[ ] 张 芳 . 毒 供 应 室 的 运 行 管 理 E3 中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0 0 2 5 消 J. 2 1 ,0
( ): 9 . 2 1 4 、
学 杂 志 ,0 8 1 ( ) 1 9 2 0 , 8 9 : 2 4—1 9 . 25
次 。要 求蒸 馏 水 p ~ 7 无 热 源 反 应 , 化 物 、 酸 盐 、 盐 、 H5 , 氯 硫 钙
易氧化物、 金属监测结果阴性 。 重
4 严 格 操 作 规 程
E 3 李 鸿 雁 , 彦 言 , 维 英 , . 应 室 和 临 床无 菌 物 品存 放 质 量 管 理 3 郭 李 等 供 E3 中华 医 院 感染 学 杂志 ,0 6 1 ( ) 7 6 J. 2 0 ,6 7 :9 . [ 1 王 克 . 应 室 灭 菌 效 果 监 测 E ] 中 华 医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 O O 2 4 供 J. 2l.0
号 ) 反 折 头 皮 针 接 头 处 , 针 头 插 入 瓶 塞 , 注 射 器 ( 0 mL 以 , 将 取 2 上 ) 吸 空 气后 将 乳 头与 头 皮 针 连 接 , 瓶 内 注入 空 气 , 反 折 抽 向 再 头皮 针 , 射 器乳 头 与 头 皮 针 分 开 , 吸 空 气后 再 与 头 皮 针 连 注 抽
复 穿 刺 瓶 塞 , 瓶 塞不 会 造 成 破 损 , 会 导 致 药 液 外 溢 , 染 环 对 不 污
境 。 ( 稿 日期 :0O一0 2 ) 收 21 6— 5 ( 文 编 辑 郭海 瑞 ) 本
作 者简 介 吕丽 萍 工 作 单 位 : 3 6 0 山西 省 左 权 县 人 民 医 院 。 0 20 , ( 稿 日期 : 0 0一 本
临床 揄 零
简 易甘 露 醇加 压 法
4 1 0 湖北 省天 门市 第一人 民医 院 3 70
菌 工 作 ; 菌 物 品存 放 区 进行 无 菌 物 品储 存 、 管 、 放 工 作 。 无 保 发 总 之 , 高 医 院 消毒 供 应 室 的管 理 水 平 , 从人 员 素 质 的 培 提 要 养 、 理 操 作 的规 范 、 菌 效 果 的监 测 等 方 面 进 行 , 而 使 医 院 护 灭 从 消 毒 供 应 室 的 管 理 水 平 走 向 规 范 化 、 序 化 、 度化 、 学 化 , 程 制 科 达
限 , 格 执 行 由“ ” “ ” 工作 程序 。去 污 区 内进 行 回收 、 严 污 到 洁 的 分 类 、 洗 、 毒工作 ; 清 消 检查 、 装 及 灭 菌 区进 行 检 查 装 配 、 装 、 包 包 灭
3 完 善 监 测 过 程
加 强 消 毒 供 应 室 灭 菌 质 量 监 测 是 控 制 医 院 感 染 的关 键 , 为 了保 证 消 毒 灭 菌 的 质 量 控 制 , 对 消 毒 灭 菌 物 品 处 理 过 程 中 的 应 灭菌设备 、 境 、 作台 、 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 环 操 工 3 1 灭 菌 设 备 ( 力 蒸 汽 灭 菌 器 ) 测 预 真 空 ( 括 脉 动 真 . 压 监 包 空 )压 力 蒸 汽 灭 菌 器 , 日开始 灭 菌运 行 前 , 行 B—D试 验 , 每 进 试 验合格后 , 可使用 ; 方 每锅 进 行 物 理 监 测 ; 包 进行 化 学 监 测 ; 每 每
接 , 此 反 复 加 压 至瓶 内压 力 大 到 注射 器 无 法推 动 , 折 头 皮针 如 反 后 分 离 注射 器 , 头 皮 针 拔 出瓶 塞 。输 液 器 的 空 气过 滤 管 需 用 将
血 管钳 钳 夹方 能 插 入 瓶 塞 , 防 止 液 体 自空 气过 滤 管 喷 出。加 以 压 输 液 时 , 士 留在 病 人 床 旁 守护 , 防 止 空 气栓 塞 的发 生 。 护 以
到 预 防 和 控 制 医 院 感 染 的 目的 。
参考文献 :
[] 李 梅 花 . 压 蒸 汽 灭 菌 后 出 现 湿包 的 原 因及 排 除 方 法 E3 中 华 医 1 高 J.
院 感 染 学 杂 志 ,0 9 1 ( 3 : 2 3 2 0 , 92 ) 3 4 .
周 进 行 1次 生 物 监 测 。对 灭 菌 植 入 型 器 械 每 批 次 进 行 生 物 监
临床 上 常 需 加 压 输 注 甘 露 醇 , 降 低 颅 内压 。 传 统 方 法是 以 用注 射 器 反 复 穿 刺瓶 塞加 压 , 由于 瓶 塞 弹 性 有 限 , 内压 力过 大 瓶
后 , 液通 过瓶 塞 破 损 处 溢 出, 造 成 环 境 污 染 , 违反 了无 菌 药 既 又
王 淑兰
菌 后 物 品 应 放 人 无 菌 间 的 柜 内 , 按 有 效 日期 的 先 后 顺 序 分 类 并 固 定 放 置 。对 发 出 去 的 物 品 , 论 是 否 使 用 , 视 为 污 染 物 品 , 不 均 应 重 新 灭 菌 , 应 再 进 入 无 菌 间存 放 。 不 43 严格供应室环境 . 供 应 室 要 严 格 按 照 去 污 区 、 查 、 装 检 包 及灭 菌 区 、 菌 物 品 存 放 区 划 分 。各 区 域 要 有 明 显 的标 志 和 界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